人類活動
」 氣候變遷 氣候 生態 高溫 熱浪可以同步生活在陸地與水中的新品種老鼠 秘魯發現27種全新物種
秘魯西北部阿爾托馬約(Alto Mayo)地區近期成為科學界矚目的焦點。一支由「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主導的探險隊從2022年起便在當地進行調查。後續在調查約190萬英畝的森林與農業區域後,意外發現27個全新物種,包括擁有奇特頭部的「腦袋腫脹魚」和一種可以同時在水陸兩棲、腳上長有蹼足的老鼠。根據《CNN》報導指出,研究團隊調查記錄的2000個物種中,其中有4種哺乳動物、8種魚類、3種兩棲動物及10種蝴蝶被認定為新物種。據了解,這些物種雖生活在人類活動深刻影響的環境中,但此前從未經過正式命名。其中一種半水生老鼠因其蹼狀腳趾而備受關注,但這種老鼠僅出現在一片受農業威脅的沼澤森林中,也因為這種水生老鼠的出現,該片沼澤森林成為優先保護地區。另一個引起關注的新物種是「腦袋腫脹魚」。該款魚類以其巨大的腫塊狀頭部,目前科學家對這部位的用途仍不甚了解。負責此次調查的拉森(Trond Larsen)推測,這個腫塊可能與魚類覓食行為有關。拉森也提到,這種獨特的特徵,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而研究人員的報告也指出,當地有49個物種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面臨滅絕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森林砍伐與農業擴張是當前最大的威脅,呼籲進一步採取行動保護當地生態。調查團隊強調,這些新發現不僅填補了學術空白,也為制定保護策略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基礎。研究人員希望,透過與原住民社區的合作,能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尋求平衡發展的解決方案。
全球44%河流下游水量「35年來都在下降」 科學家示警:飲用水將大幅減少
12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的項最新研究表明,遍布世界各地的近300萬條河流的下游有近一半 (44%)的水量,過去35年裡都在逐年下降,科學家示警,這可能對飲用水供應及洪災風險等各個面向,造成巨大影響。科學家結合衛星資料和電腦建模,繪製了過去35年裡全球河流的每日河流流量圖,他們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下游河流中近一半(44%)的水量正在逐年下降。例如非洲第二大河流及世界上最深河流「剛果河」、亞洲第一長河和世界第三長河的「長江」,以及南美洲的「拉布拉他河」等河流的水量都大幅下降。然而,大多數位於山區的上游河流,情況卻有所不同,17%的河流顯示其流量正在增加。儘管研究沒有深入探討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但研究的主要作者、辛辛那提大學水文學教授Dongmei Feng表示,明顯的驅動因素是人類活動和化石燃料開採及使用所引發的氣候危機,這些氣候危機正在改變全球各地的降雨模式並加速融雪。研究的合著者、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Colin Gleason也表示,先前的研究往往只關注最大河流的水流,並且得出的結果僅限於特定時間點的特定地點。如今這項最新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使他們能夠「同時觀察所有地方」,雖然這可能還無法像其他研究那樣,提供局部河流的流量精確度,但「我們認為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準確的河流流量圖。」報告指出,下游河流水量的大幅減少,意味著可供人們飲用、澆灌農作物和維持牲畜的淡水正在減少。水流較慢也代表河流移動導致泥土和小岩石組成沉積物的現象正在變小,這將對下游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沉積物對於形成河流三角洲至關重要,而三角洲則為陸地提供了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天然保護。與此同時,上游河流水量的增加,則是因為全球暖化導致許多山區加速融雪。更快的水流雖然可以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例如為魚類提供營養並幫助它們遷徙。但上游水量的增加也會帶來問題,因為更快的水流可能會對喜馬拉雅山等地區的水力發電計劃「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更多的沉積物會被輸送到下游,這可能會堵塞基礎設施。此外,它還可能加劇洪水災害,研究顯示,35年來上游小河流的洪災數量增加了42%。英國雷丁大學水文學教授Hannah Cloke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她表示,一些最致命的洪水並不一定發生在人們想像的下游大河流上,「相反,它們與上游甚至經常乾涸的河流相連,這些河流會突然充滿大量的水,並威脅人類、動物及建築物。」她也表補充,下一步是搞清楚這些河流流量之所以變化如此之快的確切原因了,這樣人類才能找出應對解方。
綠鬣蜥之亂蔓延...民眾再喊吃「三杯恐龍肉」 專家警告:小心寄生蟲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Iguana iguana)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對此,有民眾喊出「吃綠鬣蜥救生態」,還有網友翻出昔日不少網紅們拍攝「三杯恐龍肉」料理的影片,掀起討論話題。不過專家指出,綠鬣蜥恐有寄生蟲、重金屬汙染等問題,並不建議貿然食用。由於綠鬣蜥野外族群擴張迅速,農業部林業署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禁止輸出入及飼養、繁殖及買賣,也要求地方政府追蹤飼養情形,呼籲民眾勿私養繁殖,以免觸法。在2020年綠鬣蜥危害浮現之初,就曾有網紅搭上話題,拍攝影片從野外獵捕綠鬣蜥,到把牠們運進廚房做成鹽酥、三杯料理。如今網路上還能找到昔日的教學影片教授如何烹飪。然而,不少專家學者都不建議食用綠鬣蜥肉做的料理。過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就曾表示,綠鬣蜥在原產地確實有被當成食材,但由於綠鬣蜥在原產地多棲息於溪、湖等水域,水質較乾淨,但到了美國及波多黎各等被入侵國,曾有人嘗試要賣到超市及外銷,食品檢驗都沒過。陳添喜還指出,綠鬣蜥在台灣多棲息在水溝或排水系統,這些地方的水多為畜牧或工廠廢水,因此綠鬣蜥可能會有寄生蟲及工廠廢水污染的疑慮,並不建議吃。中研院生態研究人員李宗宸同樣不建議名種貿然食用,他指出問題不僅是食安疑慮、食安法規的問題,也因為目前綠鬣蜥族群擴張,主因就是被人類活動驚擾,導致族群遷移,越跑越遠也越廣;倘若貿然一旦開放民眾自行捕捉食用,恐怕會衍生更多生態問題。林業署則表示,綠鬣蜥的原產地中南美洲,確實有食用綠鬣蜥的習慣,或作為動物飼料之用,雖然我國目前沒有任何法令規定或禁止民眾自行食用綠鬣蜥,但仍需注意避免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台北市立動物園迎新夥伴!侏儒河馬Thabo抵台 埋頭狂飲可愛畫面曝
台北市立動物園與「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及「美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跨區域合作,於今年由新加坡動物園Mandai Wildlife Group調度一隻雄性侏儒河馬Thabo來台。Thabo於昨(19日)順利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已在新環境中安頓好,將為期1個月的檢疫期,之後再移至新居,視適應狀況後擇期與大家見面。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雄性侏儒河馬「Thabo」今年2歲又1個月大,Thabo名字在南非恩古尼語中意指「開心」與「愉悅」,是個充滿祝福的名字,期待年輕的侏儒河馬為保育工作帶來希望與正能量;侏儒河馬(Hexaprotodon liberiensis)是原本分布於西非的瀕危物種,目前野外數量正在快速減少中,主要面臨危機為棲地喪失、非法獵捕,以及人類活動干擾等威脅。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儘管牠們的體型相對較小,但卻是十分難以察覺的物種,野外數量的減少也讓牠們成為保育工作中的優先物種之一;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侏儒河馬目前被列為「極危」亟需保育物種,在野外僅有少數區域的族群能夠倖存。台北市立動物園提到,目前動物園園非洲動物區有2母1公的侏儒河馬,其餘家族分族群居住在壽山動物園、台東池上牧野、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及旅居美國微風灣動物園Gulf Breeze Zoo。為了強化侏儒河馬的域外保育工作,台北市立動物園參與全球多個動物園跨區域物種協調與管理計畫,透過合作來確保這些珍稀物種能夠在專業的照養與管理下持續繁衍與生存,強化動物園保存物種基因的多樣性。參與此項計畫也反映台北市立動物園對全球物種保育的承諾,並藉此合作成為物種保育、科學研究與教育工作做出貢獻,期待Thabo在新家園中茁壯成長,為未來的侏儒河馬保育工作注入活力與希望。
喜馬拉雅山發現新蛇種! 專家命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原因曝光
西喜馬拉雅地區近日發現一種全新的蛇類物種,雖然這款新蛇種的基因與已知蛇類有相似之處,卻屬於完全不同的物種。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將這款新蛇種命名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之蛇」(學名:Anguiculus dicaprioi),原因是為了表彰李奧對環境保護付出的心力。根據《紐約郵報》引述在10月21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科學家最初是在2020年發現這款全新蛇類物種,目前為止僅在尼泊爾和印度喜馬偕爾邦地區目擊,科學家分析該蛇的DNA後,發現雖然具有其他蛇類特徵,但卻是一個全新物種。這種新蛇體型細小,僅有22英吋,約56公分長,頭部短,鼻孔大,牙齒眾多,還有圓頂狀的鼻部,在頸部略顯一圈淡灰色的領圈。專家表示,當時是在在泥濘的山地上發現這款蛇,直到被捕捉才動了一下,完全沒有試圖咬人。專家認為,這種蛇可以在海拔高達6100英尺,約1859公尺的地方生存。至於為何以好萊塢男星的名字命名,專家表示,這是因為「狄卡皮歐身為美國演員、電影製片和環保人士,一直積極參與提高全球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意識」。據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2016年接受《People》雜誌訪問時表示,由於從小就接觸環保主義,「年輕時,我對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物種感到非常難過,所以這讓我展開一段漫長的旅程,投入環境議題」。李奧納多在1998年成立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支持全球35個創新的保育計畫,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和關鍵物種。全球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區近日發現全新蛇種,以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命名。(圖/翻攝自X)
海保署攜手遠見天下文化 世界候鳥日前夕推出《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 澎湖青螺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推出以保育類「小燕鷗」為主角的新繪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在世界候鳥日前夕(11日)於高雄港港史館舉行新書暨動畫發表會,開場由大伙房書院帶來小燕鷗保育行動劇,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總經理何瑋、繪本作者王文華、審校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崇航博士及港務公司高雄港職場互助教保中心小朋友,共同攜手倡議海鳥保育行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及海保署署長陸曉筠同時透過影片,與在蘭嶼的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候鳥棲地,讓臺灣永遠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並致贈小朋友小燕鷗布偶。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通路(「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購買,或至海保署官方網站(https://www.oca.gov.tw/海洋保育教育>海洋保育教案)閱覽。《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封面(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表示,臺灣是許多候鳥及遷徙物種的中繼站,有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以及書中黃嘴黑帽的小燕鷗等7種保育類燕鷗在臺灣繁殖,每年季節悄然變換時,候鳥們便開始漫長的遷徙旅程,在這裡避暑、過冬、繁衍下一代;繪本故事引導我們跟著小鷗與小燕幫下一代找尋適合的居所、覓食、度過風雨,再一起透過守護行動讓可愛的燕鷗寶寶小黑、小圓順利成長,到離巢遠去,澎湖青螺棲地保育有成,志工們等待小燕鷗們再次回來,這裡就像是牠們的第二個家。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與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補充,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關心這些遠道而來的海洋嬌客—小燕鷗,特別邀請金鼎獎作家王文華創作《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透過故事與插畫展現守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海保署一貫致力於推動海洋保育政策與行動,此次推出第四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同時出版動畫與教案,期盼孩子們能從繪本小燕鷗的眼中,思考我們對待環境的方式,學會愛護環境,守護小燕鷗的棲息地,呼籲社會各界將保護海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實現海洋保育的目標。大伙房書院小燕鷗保育行動劇(圖/海保署提供)。海保署指出,臺灣每年迎接無數遷徙物種,其中,小燕鷗是臺灣最小的鷗科鳥類,每年4至8月,這些小巧的海鳥從南半球飛抵臺灣沿岸,在河口與沙灘築巢繁殖。然而,牠們的繁殖過程充滿挑戰,不僅要面對天敵與氣候變遷,還要應對流浪犬貓入侵、車輛輾壓及人類活動的破壞,這些威脅大大影響了小燕鷗的繁殖成功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也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這裡,真的不一樣了!》透過中文、英文雙語編譯,希望藉由繪本推廣,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繪本中找到屬於自己對海洋的那份感動及愛護海洋的心,讓關心海洋的行動全齡化、國際化。海保署進一步說明,今日發表會上,參與貴賓共同呼籲大眾「守護燕鷗、珍惜海洋」,遵守「四不一要」原則,首次公開《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內容,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國家書店及五南書局通路購買,繪本教案刊登於海保署官網,動畫也公開在海保署Youtube。此外,今年10至11月也將在北、中、南及澎湖舉辦海洋保育繪本工作坊,歡迎親子家庭報名參加,活動報名資訊後續將公布於海保署及未來Family Facebook官方社群平台,敬請期待。
全球平均氣溫再飆高!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證實:7/21創人類歷史上「最熱一天」
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的情況與日俱增,熱浪、洪災、野火等天災不斷傳出,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歐盟(EU)氣候監測機構發布監測數據,證實7月21日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綜合《路透社》、《CNN》等外媒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周二(23日)公布監測數據,指7月21日的全球平均氣溫達攝氏17.09度,相較去年7月的攝氏17.08度,高出0.01度,創下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天。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主任卡洛布翁坦波(Carlo Buontempo)坦言,近期的這些監測數據記錄確實令人感到震驚,「人類正處在未知的地球領域中,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我們勢必會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裡看到新的記錄被打破。」事實上,這已經是全球平均氣溫連續第二年打破氣候記錄,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汙染,是促使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推動地球溫度上升的主因,全球氣溫將持續突破至驚人的新高記錄,2024年恐將超越2023年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氣候變遷日益惡化影,今年上半年印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及墨西哥等地遭到酷暑肆虐,希臘及加拿大也被野火侵襲,肯亞、中國、巴西、法國則降下致災性暴雨,引起大規模洪患發生,人類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生存極限一再受到考驗。
沙塵暴肆虐全球 引發環境健康人類雙重危機
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發布的《浮塵公報》顯示,2023年沙塵暴活動高於長期平均。公報指出,人類活動加劇沙塵暴對環境、經濟和健康造成重大影響,而土地和水資源管理不善則讓問題日益嚴重。報告指出,每年約有20億噸沙塵進入大氣層,足以讓數千公里外的天空變暗、空氣品質下降,並同時影響經濟、生態系統、天氣和氣候。沙塵雖屬於自然現象,但發展至當今的程度,仍有相當比率必須歸咎於人類活動。溫度升高、乾旱及蒸發量增加都會導致土壤濕度降低,再加上土地管理不善,兩項因素共同導致沙塵增加。公報指出,因為全球多處主要沙塵來源地的排放量減少,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塵濃度略低於2022年。中亞西部、中國中北部、蒙古南部的年均地表浮塵量濃度則略高於2022年。沙塵會被氣流從來源地被輸送到數百、甚至數千公里以外的地區。最容易受到長距離浮塵輸送影響的地區是西非與加勒比海之間的熱帶大西洋北部、南美洲、地中海、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和中國中東部。2023年,來自非洲的沙塵橫跨影響部分加勒比海地區,而來自戈壁沙漠的沙塵也不停進入渤海和黃海。東亞地區在2023年3月至5月期間受到13次強烈沙塵影響。最大規模的一次甚至讓北京的能見度下降到500公尺以下,嚴重干擾交通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沙塵對於海洋漁業與生態系卻有正面影響。公報指出,沉降於大西洋水域的沙塵,提供有利於浮游植物生長的鐵、磷和微量元素,由此產生的新有機物在食物鏈中從小魚轉移到大型捕食動物,有利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有史以來最熱!今年5月氣溫創同期新高 全球連續12個月創高溫紀錄
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引起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出現的越來越頻繁,日前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就分享了最新數據,2024年5月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並且全球平均溫度已連續12個月創下對應月份的新高溫紀錄。賈新興在臉書貼出數據,指出2024年5月的溫度再創紀錄。(圖/翻攝自賈新興臉書)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引用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的數據表示,2024年5月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全球平均表面空氣溫度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出0.65°C,這代表著全球平均溫度連續第12個月創下對應月份的新高溫紀錄。根據C3S的數據,2024年5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52°C,這也是自2023年7月以來連續第11個月達到或超過1.5°C。整體而言,過去一年(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的全球平均溫度創歷史新高,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出0.75°C,比1850-1900年的工業化前平均值高出1.63°C。此外,世界氣象組織與英國氣象局也發布了新的氣候預測報告,表示未來五年中至少會有一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C3S主任表示,這12個月的紀錄令人震驚,但並不意外,縱使這段連續高溫的紀錄最終會中斷,但氣候變遷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也再次強調,現在是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並呼籲全球動員、行動並實現氣候行動改革。事實上,先前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在臉書上提到,2024年5月的溫度再創紀錄,不僅在全球陸地和海洋,北半球和南半球都經歷了極端高溫,今年1月至5月的全球溫度也同樣創下新高紀錄。
唯一在草叢中築巢的貓頭鷹!瀕危「蘋果鳥」南台灣有158對 台南曾文溪、鹽水溪為重要棲地
草鴞因臉圓如蘋果又獲喻「蘋果鳥」,是臺灣的12種貓頭鷹當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的物種,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署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山游為草鴞分布重要區域。因國內缺乏草鴞科學調查紀錄,嘉義分署已善保存相關影音數據,作為推動保育草鴞的珍貴依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草鴞有張呆萌可愛的蘋果臉。(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為建立更多草鴞基礎資訊,研究團隊經常使用棲架及自動相機調查草鴞的生活行為。(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林業署嘉義分署指出,草鴞分布於亞、澳洲,在台灣屬於稀有留鳥,多半棲息於地面,白天隱藏於高草叢底部的空間休息,會在草叢底部鑽出一條條的隧道,可作為獵食、進出或緊急逃生之用。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的生活範圍與人類活動的重疊性高,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方偉宏於《臺灣受脅鳥種圖鑑》裡提到全台數量少於100隻。嘉義分署指出,2021年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利用草鴞分布預測模型,於臺灣南部四縣市進行系統性調查,估算臺灣南部地區有158對草鴞。河灘地上一整片的草原及周邊鑲嵌的農田是草鴞喜愛使用的棲地。(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生存正面臨五大威脅,包含棲地持續喪失、鼠藥毒害、非刻意獵捕、研究不足、社會支持不足等,嘉義分署推動草鴞保育計畫,針對各項威脅訂定短中長程的改善方針,盤點掌握草鴞棲地,而臺南地區的河川流域以及丘陵地大面積草生地即是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嘉義分署監測發現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的重要區域,監測團隊並於已知草鴞重要棲地架設棲架及錄音機監測草鴞活動共8組,每一處均記錄到草鴞活動,但部分僅由錄音機記錄到,由於國內極度缺乏草鴞科學調查資料,嘉義分署珍貴保留這些紀錄,作為持續推動保育草鴞的依據。
古木敲響氣候警鐘 去年是「2000年來最熱夏天」
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嚴重,而科學家從古木中發現,去年是北半球2000年來最熱夏天,學者呼籲,如果拖越久,時間成本就越高,扭轉局面的機會就越困難。據《BBC》報導,科學家研究歐洲阿爾卑斯山到俄羅斯阿爾泰山脈的數千棵高海拔活樹跟死樹,因為那些樹在夏季生長最明顯。據悉,年輪在溫暖的時刻較寬,寒冷時就較薄。研究人員用9個樹年表,描繪追溯至2000年前的北半球夏季氣溫圖,從古樹中表明,2023年是北半球2000年來最熱的夏天。研究人員說,去年6到8月的氣溫,比最冷夏季高了4度。羅馬一名男子在噴泉旁給狗降溫。氣候科學家一再警告,近幾十年來全球氣溫一直在迅速上升,據聯合國氣候機構的數據,全球上一次如此溫暖,已是10萬多年前。據了解,冰芯和深海沉積物雖然也能揭開地球的過去,但無法精確追溯個別年分,而樹木年輪不僅能看樹的年齡,還記錄了每棵樹生長的氣候狀況。劍橋大學環境系統分析教授本特根(Ulf Büntgen)說,這就是年輪的美妙之處。科學家表示,要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年輪中可見,在工業時代之前最暖夏季在246年,但研究人員表示,即使這樣,也與最近的溫暖程度差很大,儘管紀錄有一些差異。研究人員說,樹木年輪讓人類了解歷史上的氣候變遷。研究人員指出,去年夏季的高溫高於工業化時期,大多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不過,聖嬰現象也加劇了氣候變遷。研究主要作者、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的埃斯珀(Jane Esper)教授說,結論就是要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越久時間成本越高,想扭轉局面的機會就越困難。聖嬰現象加劇了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惹禍…地球5生態系統面臨崩潰邊緣 專家示警「恐有大規模災難」
英國艾希特大學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與自然的損失可能很快就會將地球生態系統推向崩潰邊緣。報告更指出,包括格陵蘭地區的冰蓋、南極洲西部的冰蓋、溫水珊瑚礁、北大西洋副極地地區的環流、永凍土地區5個主要系統已面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另在COP28召開的同時,今年11月氣溫更成為連續第6個破紀錄的月份,2023年將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教授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與自然的損失可能很快就會導致自然世界的臨界點。雖然報告中列出的26個臨界點,許多都與全球暖化有關,但其他人類活動,像是砍伐亞馬遜雨林,也可能將地球生態系統推向崩潰邊緣。該報告指出,全球暖化導致5個主要的系統已面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分別是格陵蘭地區的冰蓋、南極洲西部的冰蓋、溫水珊瑚礁、北大西洋副極地地區的環流、永凍土地區。報告警告,從冰蓋融化威脅到災難性海平面上升,再到熱帶珊瑚礁大規模死亡,一旦世界跨越一個臨界點,應對眼前的人道主義災難可能會分散人們對阻止其他災難的注意力,從而造成大規模飢餓、流離失所和衝突的「惡性循環」。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院士王寳貫表示,臨界點的研究,是希望找出哪些可能會引發某些環節產生「一發不可收拾」的改變,例如年雨量減少到某個數值,可能會造成某個植物群落整個永久消失,那就是一種臨界點。目前的結論只能當作參考,但國家應積極投入研究,作為長期規畫的根據。而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6日表示,在非同尋常的11月氣溫成為連續第6個破紀錄的月份,2023年將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另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紀錄表示,今年11月的月均溫攝氏14.22度,比之前最熱的11月高了近3分之1攝氏度,打破過往11月高溫紀錄,使2023年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46度。這給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帶來了壓力。
強聖嬰現象發威!降雨機率增強 熱浪、乾旱、山火等極端事件將加劇
氣象專家林得恩日前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指出,聖嬰現象來勢洶洶,目前仍持續發展,預計至少會持續到明年4月。而今年已經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年,因此2024年可能會比今年來的溫暖,且在未來3個月降雨機率增強,熱浪、乾旱、山火等極端事件也將加劇。氣象專家林得恩23日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 WMO)在本周表示,聖嬰現象目前仍持續發展,預計將至少會持續到明年4月。且WMO秘書長佩泰里(PetteriTaalas)更進一步指出,由於今年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年」,2024 年有可能會比今年還要來的溫暖。而根據NOAA統計發現,今年的5、6月,環境條件監測已達到聖嬰現象的門檻,到了8、9月,聖嬰不但持續增強,且進入強聖嬰的訊號也開始出現。有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所產生溫室氣體的吸熱效應,可能是造成今年截至目前所肇生高溫記錄的原因之一。WMO還預估,在未來的3個月,非洲、南美洲以及中亞和東亞部分地區將出現更多降雨機會。而各類極端氣候,像是熱浪、乾旱、山火、暴雨和洪水等,將在局部地區加劇,可能會造成重大影響。
小學操場驚見「腳印」!日本鬧區現熊蹤 專家曝原因:應遠離柿子樹
日本山形縣尾花澤市(Obanazawa shi)一間小學的操場上日前出現一隻約50公分的熊,雖然沒有造成任何人受傷,但是學校就要求步行上學的學生必須在放學時由家長親自接走。據悉,截至11月5日止,已有多起目擊熊事件,該縣也發出警告,敦促人們進入山區時也要多加留意。根據日媒報導,8日在尾花澤市的玉野小學,一名40幾歲的學校職員稱在返回校園歸還設備時,於操場上看見了一隻身長約50公分的熊;校方得知消息後,隔日就要求步行上學的學生必須在放學時由家長接走。據該縣統計,2023年該縣市目擊熊的數量大幅增加,截至11月5日止,已有691起,比起2022年多了322起;正常狀況下,11月份是熊的冬眠,因此目擊熊的機率應該會降低。對此,該校自然老師就表示因為「山毛櫸堅果歉收,因此尚未進入冬眠的熊會來到人類住區尋找食物,整個11月恐怕會持續看見熊出沒。」 8日在大阪茨城市,一名男子在上班前也目擊了熊的身影;位於伊豆原地茨城市成慶小學也在校園內更是看見了熊的「腳印」。另外,在同一地區的住宅附近也出現相同的痕跡,似乎是熊爬上私人住宅的樹所造成。茨城市官員表示,這些熊雖然經常出沒在柿子樹附近,但他們不認為這些熊愛吃柿子,可能還會尋找其他人類的食物食用。因此當局下令居民應將柿子及其他熊可能會拿來吃的食物清除,避免熊闖到人類活動的區域。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林業科學系教授山崎晃司透露,隨著熊不斷出沒在人類的居宅附近,「柿子樹」也順勢成了他們聚集地,且熊爬過的樹上確實也有很多果實,而樹的周圍也有許多柿子被吃過的痕跡。他進一步解釋,因為熊進入冬眠為了要囤積脂肪,因此牠們會選擇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柿子就非常符合牠們的要求;其實山毛櫸堅果的脂肪含量最高,但是山裡像這樣的堅果不多,因此這些熊就被迫吃柿子,以增加體內的脂肪量。最後山崎指出,母熊會在冬眠期間生下小熊,因此身體需要較多的營養,但有些母熊會因為身體無法負荷而放棄生育機會,甚至有可能在生下小熊後在隔年4月甦醒時又開始找東西吃,因此他也呼籲人們應要避免靠近柿子樹,或是山區,看見熊時也要適當保持距離。
10月破紀錄!2023成12.5萬年來最熱 科學家:極端氣候「災難」恐增多
2023年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AMS)日前指出,10月的平均氣溫比2019年高出攝氏0.4度,幾乎是12.5萬年以來最熱的一年;科學家擔心人們將面對更多致災性的極端氣候。綜合外媒報導,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進行;根據非營利研究組織氣候中心表示,9日發布的國際數據分析顯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底是最熱的12個月,平均溫度比工業時期時高出攝氏1.32度。該報告發現,促使全球暖化的主因為大量的石燃料燃燒所致;氣候中心科學副總裁安德魯表示,「我們因為項大氣中釋放太多二氧化碳,以至於現在必須經歷這些。」相關研究人員發現,過去12個月裡,大約全球90%的人口(約73億人)經歷了至少10天的高溫;在印度有12億的人經歷了至少30天的高溫;而美國至少有8800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6%,其中德克薩斯州(Texas)休士頓在7月致8月時連續22天出現極端的高溫。在此期間僅有冰島(Iceland)及非洲賴索托(Lesotho)2個國家的氣溫低於平均值。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副主任莎曼沙(Samantha Burgess)指出,2023年10月是全球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10月,地表平均溫度為攝氏15.3度,這也表示上個月的氣溫比近期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85度,比之前最熱的10月高出攝氏0.4度」。除了前所未有的地表溫度之外,海洋溫度也持續飆升;據悉,南極冰海也連續6個月維持在最低水平,儘管2023年已經進入尾聲,但是異常熱的氣溫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至於不斷飆高的氣溫,主因其為人類活動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加上今年聖嬰現象導致東太平洋海洋水溫上升。氣候變遷也助長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包括今年造成數千人死亡的利比亞洪災、南美洲的嚴重熱浪,以及加拿大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科學家因此擔心,未來幾年,甚至幾個月人們可能將在面對更多極端氣候災難。
地球越變越熱!世界海洋表面溫度攝氏20.96度 創下歷史新高
極端氣候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你有發現地球氣溫越來越熱嗎?根據歐洲聯盟氣候觀測站所公布的最新數據,,海洋表面溫度,於上月30日測到攝氏20.96度的溫度,等於世界海洋溫度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提高了人們對地球氣候、海洋生物所造成連鎖效應的憂心。法新社引用了「歐洲聯盟氣候觀測站」的數據,提到海洋表面溫度於7月30日,測得攝氏20.96度(華氏69.7度)的創新高溫度紀錄。而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Climate Change Service)發言人提到,根據前一次的高溫紀錄,是2016年3月測量到攝氏20.95度。使用不同數據資料庫的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也提到,最近這幾個月,其單位也記錄到類似的高溫趨勢。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則指出,海洋表面均溫在今年4月4日也量到了攝氏21.06度的新高紀錄,前高紀錄是2016年的攝氏21.01度。今年8月1日,海洋均溫也發現來到了攝氏21.03度。根據科學研究,海洋溫度之所以越來越高,是因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海洋吸收了人類活動所產生90%的過剩熱量,地球大氣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等燃燒,都會讓溫室氣體持續累積,地球多餘的熱量,跟著也繼續增加。
泰斯卡攜手海洋環保組織Parley推出聯名限量版!首次以XO干邑白蘭地橡木桶過桶
與海洋有著緊密關係的泰斯卡單一麥芽威士忌,於近兩百年前誕生於四面環海的蘇格蘭斯凱島上。由於斯凱島是一座火山島,而泰斯卡酒廠又坐落於海岸邊,一年四季不間斷的受著強烈海風吹拂,由海風帶來的海鹽鮮鹹融合火山的特性,讓這位於斯凱島上歷史最悠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有著獨具風格辨識度的海島風味。如此深受海洋影響的泰斯卡,今年與國際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聯名重磅推出Talisker x Parley聯名限量版-「Talisker Wilder Seas單一麥芽威士忌」,共同為保育海洋生態、守護海洋森林的理念限量發售。首次使用XO干邑白蘭地橡木桶 前所未有的深度象徵海洋強大的深藍色力量 Talisker Wilder Seas單一麥芽威士忌,為酒廠首次使用XO干邑白蘭地橡木桶;於二次填充美國橡木桶及歐洲橡木桶中熟陳後,再於法國XO干邑白蘭地橡木桶中進行過桶。XO干邑白蘭地不僅豐富了泰斯卡單一麥芽威士忌特有的海島風味層次,於海潮的香氣中,李子和葡萄乾的柔滑香氣陣陣浮現,如此豐富的果味、海鹽和一絲煙燻及辛香味猶如前所未有的深度,令人聯想起海洋潛藏著強大的深藍色力量。Talisker攜手Parley for the Oceans聯名推出限量版 -「Talisker Wilder Seas單一麥芽威士忌」協助海洋生態保育 留給後代一個美麗海洋深受海洋啟發的泰斯卡近年來致力於保護海洋行動中;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於2018年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僅有13% 被歸類為真正的野生海洋,並且未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海洋中的有光層又稱為海洋森林,有許多的藻類、藍綠菌等光自營生物在這裡行光合作用,並把大氣的二氧化碳轉為自身可用的有機養份。如此的海底光合作用稱為固碳量,而每年地球上的總固碳量就有一半來自於海洋森林;也因此。海洋森林無論對地球或是海洋的健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但如今,珍貴的海洋森林卻以比珊瑚礁快兩倍、比雨林快四倍的速度消失中。為守護美麗的海洋,Talisker於2021年至2023年與非營利性國際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啟動 「恢復海洋原生環境」的三年計畫,以恢復和保護海岸沿線的水下森林健康,更在今年首度推出Talisker x Parley聯名限量版「Talisker Wilder Seas單一麥芽威士忌」以保護海洋森林為目標,每售出一瓶將會捐出3英鎊 (約台幣110元) 做為海洋森林保育用途。泰斯卡Talisker Wilder Seas 單一麥芽威士忌 單品圖除此之外,Talisker x Parley聯名限量版更以「永續性」為核心概念為此次包裝帶來新意。除去了消耗樹林的紙盒,以100%回收材質製作吊牌,取代傳統的紙盒及產品說明。更首次選用100%回收玻璃瓶,將包裝總碳排放量減少了80%,瓶身部分則特別將斯凱島沿海的海底地形,以彩繪方式完整重現於瓶身上,品飲的過程中於包裝上也能感受泰斯卡致力於守護海洋的堅持及深度。「Talisker Wilder Seas單一麥芽威士忌」全球限量17,940瓶,透過和Parley for the Oceans的合作,提高大眾對海洋環境保育的意識,一同為守護海洋貢獻心力!
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 疾管署揭2種傳播登革熱病媒蚊
隨著夏季氣溫不斷飆升,偶爾還會伴隨午後雷陣雨,登革熱疫情也持續升溫,國內上周更新增125例本土個案,台南就占8成以上。對此,疾管署也提醒,在山區非常常見且咬人很痛的「小黑蚊」並不是蚊子,也不會傳播登革熱,真正會傳染登革熱疫情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圖/疾管署)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圖/疾管署)台灣每到夏季,伴隨著午後雷陣雨和颱風,總是容易讓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等病媒蚊孳生,尤其南部更常成為登革熱重災區。對此,疾管署也發布了一系列消息,教導民眾如何辨別病媒蚊、有效清潔環境及避免病媒蚊孳生。疾管署指出,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人會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且病媒蚊叮咬處於可傳染期之登革熱病人後,亦會被病毒感染,此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則造成社區中的傳播。其中「白線斑蚊」分布於全台海拔1900公尺以下的區域,棲息習性以戶外為主,偏好地點為植被多的環境,由於北、中、南都有白線斑蚊的蹤跡,因此無論在哪都可能被傳染,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務必注意防蚊措施。至於「埃及斑蚊」,則主要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近年監測顯示並無向北擴散的跡象,棲息習性則是容易進入室內,且吸血時「非常靈敏」,因此就算不出門,也可能感染登革熱,造成在家中活動時間較長的小孩與長者,更容易透過埃及斑蚊感染登革熱,且長者還容易發展成重症。對於病媒蚊如何防治?疾管署則特別提醒民眾,務必落實防蚊「3不措施」,消滅病媒蚊,遠離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的威脅,以確保你我的健康。首先是清除家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例如貯水桶、水缸、花瓶、花盆、水盤、廢輪胎、空瓶、空罐等等;接著就是不讓蚊子進入屋內,包括設置紗窗、紗門,並經常檢查補修,或是在室內點燃蚊香驅蚊、噴灑殺蟲劑或置放電蚊燈。最後當然就是不讓蚊子叮咬,尤其早上9時至10時及下午4至5時為斑蚊叮咬的2個高峰期,請儘量避免到戶外樹蔭、草叢等陰暗處所逗留。出門時也請穿著淡色的長袖衣褲,並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膏)。睡覺時也可以懸掛蚊帳,減少遭受蚊子叮咬的機會。至於現在非常常見的「小黑蚊」是否為病媒蚊的一種?疾管署則解釋,其實小黑蚊不是蚊子,而是名叫「臺灣鋏蠓」的吸血昆蟲,目前也沒有證據證實,小黑蚊會傳播任何疾病。而小黑蚊常常出現的高峰期,大約落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之間,雖然沒有傳播疾病的疑慮,但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常常出沒的範圍則是樹蔭下、走廊、涼亭、庭院及廟口、遊樂場等處,雌蟲會在交配後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等待吸血,與蚊子的習性、種類完全不同。
光汙染日益嚴重 地球科學家:星星恐在20年後絕跡
過去12年中,世界各地的地球科學家觀測並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未來趨勢,由於光污染的快速增長,夜空中的星星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看見。據《衛報》的報導,地球科學家的報告指出,星星能見度的變化相當於天空亮度每年增加了9.6%,這一數據甚至還並未包含人造衛星無法監測、但越來越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的LED藍光照射,儘管多國採取了減緩光污染的政策,但狀況還是持續惡化。研究作者指出,換個角度看,天空在這種亮度增加的趨勢下,本來在夜間可看見250顆星星的地區,在20年後只能看到不到100顆。在繁華的都市裡,夜空從來沒有真的變暗過,相反的,天空中充滿著人造光,這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光在大氣中散射的結果。這種光污染導致了肉眼可見的夜空變亮,並削弱了星星的能見度。為了更好地理解不斷增長的光污染會如何影響我們對星星的觀察,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基帕博士(Christopher Kyba)蒐集了2011至2022年間由5萬1351名地球科學家用肉眼觀察星星能見度的評估。研究結果顯示,人造光使夜空的亮度每年增加了約7至10%,這相當於在不到8年的時間裡,夜空的亮度增加了一倍,《華盛頓郵報》記者甚至認為這種「失去夜晚」的態勢堪稱是行星等級。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引起學者對於明亮夜間環境對於人類健康危害的擔憂,儘管這方面的研究還未有定論,不過該研究小組成員也表示,夜間的人造光源算是項新的人類壓力來源,同樣也將對於自然環境帶來適應的問題。唯一可確定的是,這樣的問題將持續成長且不斷侵蝕地球的夜空,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完全看不到梵谷眼中的美麗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