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介面
」 友達 鴻海映泰法說業績持平 積極佈局AI邊緣運算
板卡廠映泰(2399)因最近30個營業日起迄2日收盤價漲幅達101.41%,被證交所列入注意股。9月歸屬母公司虧損884萬元,每股淨損0.05元,相比8月虧損1,533萬元、每股淨損0.09元較為收斂。映泰25日舉辦法說會,發言人鄭仲賜指出,疫情期間因虛擬貨幣需求帶動挖礦板卡業務勁揚後,過去兩年明顯下修、表現持平,預期今年因主板新品放量出貨落在第四季後,顯卡尚無新品效益拉抬下,全年業績估將收斂至優於疫情前2019、2020年的水位。以業務比重來看,主機板業務仍占5成以上,顯示卡及IPC工業電腦/工控應用部分,則皆約在一成以下。儘管存貨水位持續降低,映泰本業營運尚未由虧轉盈,連五季營收損益皆為赤字。今年上半年每股純益(EPS)0.24元,較2023年轉虧為盈,主要仰賴業外投資、利息收益等。其中,三年前投資的元澄半導體,因近期搭上與超微AMD在矽光子領域上合作的利多,連帶催動映泰股價強勢走升,近五個交易日亦罕見連續買超。鄭仲賜強調,包括對元澄半導體及其旗下先發電光晶片製造廠之投資持股,映泰皆以財務投資角色為主,未介入其營運、也未有業務上的合作規畫。展望後市,映泰業務處副總經林坤德表示,在消費性的主機板、顯示卡等業務,短期內不易有新突破。映泰將積極投入IPC工業電腦/工控等領域,聚焦AI/Edge應用需求,以人機介面應用、Edge迷你電腦系統、次世代數位看板,及工廠自動化等四大方向,建立消費型產品線之外的營運支撐力道。
Lamborghini首款混合動力休旅Urus SE售價破千萬 總代理:現在訂要等一年
Lamborghini台灣總代理嘉鎷興業16日發表首款混合動力Super SUV,採用插電式混合動力的Lamborghini Urus SE,在台售價為1298萬元起。嘉鎷興業表示,正式交車日期會在明年第1季,「現在訂車要等超過一年。」Lamborghini Urus SE位於儀表板中央的12.3吋全新觸控式人機介面(HMI)搭配電子儀表板,操作體驗更為直觀。(圖/Lamborghini提供)Automobili Lamborghini亞太區總監Francesco Scardaoni提到,「Urus已成為Lamborghini全球最暢銷的車型,而Urus SE的發表象徵品牌電氣化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Lamborghini Urus SE採用全新造型設計、更進化的空氣力學、前所未見的車載科技、以及高達800 CV的混和動力輸出,同時減低80%碳排量,結合跑車性能與SUV的日常實用性。歸功其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Urus SE在各路面條件皆有絕佳的動態性能表現,引用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於前後軸間設有電動扭力配置系統和電子後差速器,使車輛於任何轉速皆可輸出更大的扭力和更高的動力。Urus SE配載的雙渦輪增壓4.0升V8引擎經過重新設計,可迸發620 CV動力輸出以及81.63kgm扭力峰值;與內燃機引擎結合的電能動力系統則可單獨輸出192 CV動力以及49.38kgm扭力,綜效輸出達800 CV。EV Drive(純電)模式可提供超過60公里電動續航里程,最高時速超過130 km/hr。若行駛速度超過此速度範圍或扭力需求超過電動馬達的最大可用扭力,V8引擎則會自動介入支援電動馬達。Hybrid模式可於Strada模式中選擇,具有最大效率和舒適性,並在內燃機引擎和電動馬達中取得最佳動力平衡,為日常駕駛最適宜的選擇。Recharge模式可於Strada、Sport、Corsa和Neve模式下選擇,表現最佳性能的同時,可將電池充電至80%。Performance模式專為希望在柏油路面、賽道和越野路面的Terra和Sabbia模式中充分體驗Urus SE百分之百潛力的車主所設計,展現Urus SE全方位動態特性。Lamborghini在2023年8月18日發表首款純電概念車Lanzador,預計在2028年量產,在規格上並沒有詳細的介紹。對於往後品牌將邁向電氣化之路,會不會擔心影響原本的消費客群?Francesco Scardaoni在專訪時提到,「純電車款的推出對Lamborghini來說也是一個里程碑,不過我們也會保有品牌重要的DNA。」也就是說,即使內燃機發展不如以往,蠻牛依舊是蠻牛。此外,對於歐盟考慮延後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政策,Lamborghini將如何應對?Francesco Scardaoni則表示,「到2024年底,全系列會實現電氣化,而到2028年依然會致力於純電車的發展。」預計今年第4季將帶來「小牛」Huracan後繼車款插電式油電車型,並與Urus SE同採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為基礎的油電混合動力。隨著Urus SE正式發表,作為Lamborghini Direzione Cor Tauri品牌電氣化之路第二階段的里程碑,Lamborghini首部V12混和動力超級跑車Revuelto以及首輛混合動力Super SUV Urus SE將於19日至21日在台北101水舞廣場限時快閃亮相。
黃仁勳喊「來台設廠」地點出爐?新竹縣長楊文科證實:輝達已聯絡產發處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訪台參訪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不僅成為鎂光燈焦點,受訪時所說的每一句話,也都成為業界焦點。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在這波AI浪潮下,新竹早已提前部署,除了擁有科學園區,清大、交大等研究人才能量充沛,並證實輝達已主動聯絡產發處,希望能落腳竹縣。楊文科指出,AI將成為全球未來幾年重要的關鍵字,更是台灣未來確保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科技領域。在這波AI浪潮下,新竹縣不但沒有缺席,更早已提前部署,其中新竹縣AI智慧園區,吸引全球最大雲端伺服供應商「緯創資通」、全球網路通訊大廠「智邦科技」、全球人機介面晶片領導廠商「義隆電子」及精準醫療生技大廠「普生」進駐,最快今年下半年就會陸續開始正式營運。不只如此,楊文科進一步說,新竹縣擁有竹科、新竹縣鳳山工業區、新竹產業園區(新竹工業區)、台元科技園區、生醫園區等完整產業供應鏈,與半導體、ICT、生醫產業重鎮及工研院、清大、交大等研究人才能量充沛。新竹縣所具備的各種優勢,和黃仁勳執行長希望尋找「研發人才多的地方」不謀而合。楊文科提到,近年來,護國神山「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及後續2奈米晶圓廠、IC設計龍頭「聯發科」新竹高鐵專二辦公大樓等多家高科技企業增加了對新竹縣的投資,縣府團隊也積極推動招商引資,吸引更多民間廠商投入公共建設,促進新竹縣產業發展及經濟繁榮。楊文科說明,更重要的是,新竹縣位處北部和中部都會圈承接軸線上的中心點,串連了整條科技廊帶,擁有最完善的科技供應鏈,「我想這也是為何輝達願意主動聯繫我們的產發處,表示希望能來竹縣設廠。」楊文科強調,為了滿足大量產業用地需求,目前縣府正積極推動「台知園區及科學園區三期」2項計畫案,都是桃竹苗大矽谷計畫中重要的組成;另外,還有15案通盤檢討及11案個案變更。其中,台知園區計畫面積435.13公頃,科學園區三期計畫面積453.9公頃。這2個案子不僅可提供充足的產業用地,也提供住宅生活及商業機能,還有公園綠地、學校等公設用地規劃,滿足科技人才來新竹移居後的就業與居住生活。楊文重申,站在AI發展的浪頭上,新竹縣以AI智慧園區的發展經驗,成功帶動科學園區走出園區、走進地方,「我在此對輝達進駐竹縣表示熱烈歡迎,也邀請黃仁勳執行長有時間能來新竹走走,蒞臨新竹縣參訪,我會用我們最道地的客家美食來歡迎他!」
佳世達小金鷄眾福科強攻戶外顯示器 預計3月下旬上市
佳世達(2352)旗下顯示艦隊核心眾福科(3168)董事長黃漢州今(22日)表示,公司是戶外、耐候、強固顯示器解決方案專家,不僅是強項,更要把它做到全球第一。眾福科也預計將於3月下旬掛牌上市。眾福科成立於1997年,於2018年加入佳世達集團,主要專注於專業型顯示器。眾福科執行長余思平表示,公司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領域,包括航海、工控、特殊車輛及醫療,其中航海則早已掌握全球五大休閒船舶的訂單,看好下半年動能回溫,特殊車輛預估今年將有雙位數成長。另外工控部分,則是在5年前進入充電樁市場,現在則是跟國外廠商合作建置充電站,目前已經在義大利、德國、法國都有實績。黃漢州分析,像是高耐候性的船舶航海專業海圖儀表,需要適應戶外整日的曝曬雨淋、鹽水腐蝕的挑戰,難度更甚汽車面板,近五年公司更挾著此項競爭優勢,專注在耐候與強固的領域,「戶外沒屋頂沒窗戶的、或是像醫療需抗血水常清潔消毒等,就是眾福科發揮優勢的市場應用。」舉例來說,航海專業顯示器需要具備耐海水腐蝕及防水防護的特性,經過嚴格的太陽光輻射測試,確保產品在太陽光照射下依然達到良好可視性;即使在下雨天,使用者也可以透過厚手套操作儀表,而不會造成操作延遲;透過航海儀表技術,有效抵抗電磁波干擾,滿足使用者於航海過程中遇到的各項顯示需求。而這些需求,也都陸續出現在戶外電動車快充站的人機介面顯示器、極地雪車及重型機車的儀表板上,將成為眾福科後續成長動能。
AI TV大車拚2/電視產品持續長大 法人估面板雙虎第一季營運可望延續第四季
每年年底因為下游備貨需求已逐漸告一段落,原本就是面板產業的淡季,但法人分析,2024年有奧運、歐洲盃等大型賽事登場,加上品牌廠庫存去化結束,接下來新產品也將在上半年陸續上市,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等面板廠營運將開始回溫。其實從面板廠近期公布的2023年12月營收,友達為219億元,為去年第四季的高點,月增9%,年增率則達22%,也推升全年營收年增率轉正。群創12月也寫下去年第四季的高點,達187億元,月增7.5%,年增率達16.5%,也讓全年營收年減率由7%,縮小到5%。2023年下半年65吋電視面板報價。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經歷長達半年產能稼動率的控制,LCD電視面板庫存水位於2023年首季已回到健康水位,需求端則伴隨節慶促銷和漲價預期心理也開始浮現,並帶動電視面板價格自2023年3月起開始轉漲,以65吋為例,2月報價110美元,3月就漲到120美元。「雖2023年第四季報價受到品牌終端銷售不如預期而開始轉跌,但在面板厰快速反應,減少生產的策略下,跌價幅度仍受到控制。進入2024年第一季,雖然步入需求淡季,但面板廠持續透過大規模的減產與歲修計畫,成為電視面板供需反轉的契機。」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說。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去年12月指出,面板產業景氣已經在2023年上半年落底,第四季是季節性淡季,隨著2024年景氣將可望溫和成長,預期整體面板市場仍會有較2023年3-5%的成長。彭双浪說,雖然產業不會有很激情的成長,但是在人機介面應用等產品帶動下,相關面板應用仍會持續蓬勃發展。友達今年以「智慧移動」為主題參展CES,並獲得最佳創新獎。(圖/友達提供)群創總經理楊柱祥也同樣在去年12月表示,隨著高庫存及通膨等不利因素已逐漸落幕,2024年面板整體產業秩序應會開始轉好,加上又有全球性的體育賽事,以及AI PC等產品換機潮,預料2024年下半年景氣與市況將會轉好。同時公司也在積極發展半導體封裝等非面板業務,目標2024年面板及非面板的營收比重,有機會從8比2,變為7比3。而友達今年CES展以「智慧移動」為主題,展出Micro LED終極顯示技術量能的全新智慧座艙,包括裸眼3D Micro LED儀表板、互動式透明智慧車窗等多項產品,重新定義智慧座艙,也獲得CES 2024最佳創新獎。群創則是展示包括Micro LED無縫拼接顯示器、車用顯示器、電競面板等。觀察友達及群創股價表現,友達前波低點為2023年10月下旬的14.95元,1月上旬來到19.7元;群創前波低點也是在2023年10月下旬,為11.35元,1月上旬來到15.7元。法人指出,2024年的面板產業,隨著通膨趨緩,加上第二季開始將有如奧運等全球大型賽事登場,有望帶動電視等終端產品需求,同時大尺寸的需求成長態勢不變,預估平均出貨尺寸可望較2023年增加1吋以上,有助產能去化。隨著面板報價中小尺寸已止跌,大尺寸跌幅也收斂,預料整體價格走勢將從2月開始翻揚,面板族群第一季的營運將持續走揚。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持續專注面板本業,並全面優化未來生活。(圖/劉耿豪攝)
友達豪砸204億元收購德國BHTC 董事長彭双浪:致力成為智慧移動服務解決方案領導廠
友達(2409)今(2日)晚間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董事會已通過並簽訂正式協議,將以企業價值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元)收購德商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以下簡稱「BHTC」) 100%股權。將在取得所需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以自有資金完成交割。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友達持續強化雙軸轉型的目標,深化拓展垂直場域,延伸建構生態圈的價值鏈。透過此股權收購案,整合雙方資源,發揮互補綜效,進一步體現友達落實全球化策略布局與完善智慧移動生態圈之決心,期望提升長期股東權益及創造企業永續成長價值。彭双浪指出,友達以世界領先的創新顯示技術為核心基礎,深耕車載顯示器領域已逾20年,為汽車產業高度信賴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因應全球電動車、自駕車蓬勃發展,汽車產業經歷快速變革,顯示應用扮演著最重要的座艙體驗角色。友達從面板、車用系統、結合感測與軟體服務等人機介面整合,逐步拓展至智慧座艙,致力成為未來智慧移動服務的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BHTC成立於1999年,為MAHLE Behr GmbH & Co. KG (下稱「MAHLE」) 與 HELLA GmbH & Co. KGaA(下稱「HELLA」)各持有50%股權之合資公司,專精從事車用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s;HMI)、車用空調控制系統(Climate Control)及電子控制元件等產品之研發、製造與銷售。BHTC具備一級供應商(Tier 1)能力,與國際OEM車廠有著深厚之合作關係,使其在人機介面市場快速發展之趨勢下具備絕佳優勢。總部位於德國利普施塔特(Lippstadt),於美國、日本、保加利亞、芬蘭、墨西哥、印度、中國大陸等地均設有子公司,員工人數約2,900名,2022年度銷售額為6.19億歐元,營業利益為1620萬歐元,EBITDA為7680萬歐元,稅後純益為900萬歐元。
友達重磅收購!砸204億買「德國BHTC」 彭双浪親上火線說明
友達光電(2409)今晚(2)在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已簽訂正式協議,並將以企業價值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收購德商BHTC(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100%股權。友達指出,希望透過此次股權收購案整合雙方資源、發揮互補綜效,落實全球化策略布局與完善智慧移動生態圈決心,期望提升長期股東權益及創造企業永續成長價值。本場記者會由董事長暨集團策略長彭双浪、執行長暨總經理柯富仁親自出席,說明收購成立於1999年、由MAHLE(MAHLEBehr GmbH & Co. KG)與HELLA(HELLAGmbH & Co. KGaA)各持有50%股權之合資公司BHTC,其專精車用人機介面、車用空調控制系統,以及電子控制元件等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擁有世界領先資源及研發實力,具備一級供應商能力,與國際OEM車廠有深厚合作關係,為人機介面市場快速發展趨勢下,具備絕佳優勢廠商。員工人數約2,900名,去年年度銷售額為619.1佰萬歐元,營業利益為16.2佰萬歐元,EBITDA為76.8佰萬歐元,稅後淨利為9.0佰萬歐元。彭双浪表示,面對全球生態系競爭與產業鏈架構重組,友達與BHTC的結合將發揮最佳優勢互補綜效,「利用雙方覆蓋全球的營運據點、完整在地生產基地、頂尖的前瞻研發與工程服務團隊,加速串連各地汽車產業供應鏈與價值鏈,期能為全球客戶與夥伴提供卓越多元的創新解決方案」。友達表示,本次在雙軸轉型的策略目標、升顯示技術附加價值與的深化垂直市場應用併購交易,已獲得友達光電董事會決議通過,將在取得所需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以自有資金完成交割。另摩根士丹利為本次友達併購交易之獨家財務顧問,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 & Wardwell LLP)為本次併購交易之法律顧問。
3M前瞻趨勢報告:97%國人支持汽車電動化
美商3M台灣子公司今(23)日公布「3M全球前瞻趨勢2023年度洞察報告」,其中提及3大重要趨勢包含「氣候變化與資源稀缺」、「人口結構和社會變遷」,以及「數位與實體世界的融合」。其中,報告顯示國人高度關心全球暖化問題、更支持使用新能源車款。3M全球前瞻趨勢2023年度洞察報告座談,(中)美商3M台灣子公司技術長 陳君杰、(左)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兼資深產業顧問 洪春暉、(右) 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 曲建仲博士。(圖/3M提供)根據2023年度3M科學狀態指數(State of Science Index)調查報告顯示,91%台灣人(全球為82%)擔心全球暖化會導致人們流離失所;92%台灣人相信科學可以幫助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在台灣,有93%的民眾(全球為89%)認為運輸業應該使用更永續的運輸方式,並且相較全球其他國家 (85% 對全球77%)台灣人更支持至2032年所有國家生產的車輛都應要是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為回應汽車電動化趨勢,3M與汽車廠商和配件供應商們從熱管理、裝配、絕緣等角度入手,在提升電動汽車電池性能的同時,降低鋰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舉例來說,關注電動車使用者體驗、在實現未來人機介面的同時,採用3M先進顯示材料,可減少耗能並降低冷卻能耗,並藉由抬頭顯示器、駕駛行為偵測、電子後視鏡和資訊顯示來達成更佳的設計、安全與效率;電動車輕量化的部分,採用高強度、低密度的3M中空玻璃球,可在許多種不同材質中減輕高達30%甚至更多的重量。電動車室溫度控制部分,3M具專利技術的汽車隔熱紙可隔絕太陽能與產生熱源的紅外線,在使用更少能源的情形下讓車內空間更涼爽,里程數更長。以大眾運輸公車預計2030全面電動化為例,不少公車司機其實都有「里程焦慮」,尤其夏季炎熱下,大開窗設計的公車接受大量日照,車內冷氣越開越強將消耗電力,並增加電動公車停擺在半路的可能性,3M玻璃隔熱膜,通過阻隔車廂外99.9%的紫外線,可降低車廂內的溫度並減少空調耗能。
英飛凌與鴻海簽訂MOU 車用系統應用中心年底在台啟用
全球車用半導體領導廠商英飛凌與鴻海科技(2317)今(9日)宣布已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電動車領域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計畫於台灣共同設立系統應用中心,以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作範圍,共同致力於開發具備高能效與先進智慧功能之電動車。根據此次協議,雙方將聚焦於碳化矽(silicon carbide, SiC )技術在電動車大功率應用的導入,例如:牽引逆變器(traction inverters)、車載充電器 (Onboard Chargers, OBC) 以及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s)等。其中英飛凌運用對於車用系統專業知識、車用技術以及碳化矽產品資源,結合鴻海在電子設計及製造領域的專業優勢以及在系統層級整合的能力,共同打造性能更出色、效率更高的解決方案。而該系統應用中心將針對汽車應用進行最佳化,包括智慧座艙應用、先進輔助駕駛以及自動駕駛應用,同時也在電池管理系統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BMS)、牽引逆變器等電動車應用進行合作。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總裁 Peter Schiefer 表示:「汽車產業正在演進。隨著電動車市場的高速成長,對於更多續航里程及性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電動車的發展必須不斷推進與創新。」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表示:「很高興能與英飛凌攜手,我們有信心利用這次的合作,能夠共同打造電動車的最佳化架構、產品性能、成本競爭力以及高度的系統整合,為客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電動車解決方案。」本次合作產品範圍涵蓋了英飛凌廣泛的車用產品組合,包括:感測器、微控制器、功率半導體、特定應用高效能記憶體、人機介面 (HMI) 以及安全解決方案等。
台廠搶元宇宙4兆美元商機 強攻硬體主導方案+場域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行政長李博榮,在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智慧創新論壇」致詞指出,調研機構麥肯錫預估2030年元宇宙相關技術,在企業端與消費端應用將創造4兆到5兆美元價值,目前約創造2千億到3千億美元價值,並且從建築業、保險業、教育業、零售業、製造業等場域應用十分廣泛,更是產業數位轉型重要關鍵技術。李博榮表示,面對不斷推陳出新的AI應用,如ChatGPT和各類生成式AI,都會加速元宇宙或智慧移動等數位科技產業的發展。而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不應只是使用者,更需進一步成為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而亞洲・矽谷計畫以推動物聯網產業和創新創業生態系為目標,將持續協助整合資源,形成產業生態系,推動元宇宙及智慧移動等數位科技產業發展。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智慧視覺系統組組長劉建志博士,以元宇宙發展趨勢及未來機會為主題,分享國內外不同元宇宙產業政策白皮書,並點出台灣的元宇宙供應鏈機會在於硬體為主、方案+場域為輔,並點出元宇宙服務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包括異地協作、虛擬工廠、設計研發、組裝維修、協助銷售等應用,預估2026年全球將有三成產業導入元宇宙技術。並表示,高雄可朝元宇宙城市邁進,因為高雄具有完整法人、技術、廠商、場域與人才(學校),只要再加上政府資源與配套持續投入,協助建置基礎環境、技術與服務,並加速技術演進從AR/VR到AR/VR+AI,搭配上硬體為主、方案+場域為輔,可讓元宇宙應用與服務在高雄落地,加速產業發展。鈺立微電子商務與策略長王鏡戎指出,元宇宙是虛實融合的互操作網際網路架構,因此包括數據、連網、設備的資料傳輸量會大增,也帶來AR晶片運算上的壓力,因此要提升元宇宙設備端的運算效率,要透過半導體晶片設計上的異質整合技術(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將不同功能晶片整合在單一晶片上,有效縮短介面資料傳輸效率,解決AR運算中即時產生的大資料記憶體介面傳輸問題,並透過AI、聲音處理、影像轉換等各類深科技提供高速運算能力,才能設計出在元宇宙智慧互動情境中,最重要的無線低功耗AR眼鏡,進而實現與元宇宙相關的各類垂直場域應用。佐臻董事長梁文隆,以「創新未來.眼見微屏」為主題,從人機介面的演進分析元宇宙核心技術,並認為AR/VR穿戴裝置、新的人機(HCI)交互介面、AI ChatGPT、擬真的數位工具、區塊鏈、NFT與5G/6G基礎設施,將加速元宇宙時代來臨,將搶佔或替代的是人們現在使用手機和PC的時間,而科技巨頭透過掌握話語權和主導性,實現數位殖民(Digital Colonization)的新商業模式,而AR擴增實境與VR虛擬實境是連接元宇宙世界的關鍵裝置。宇萌數位科技營運中心總監楊淑圓,分享元宇宙與XR應用的實際案例,包括工業製造業、交通觀光產業、教育產業等。舉例來說,透過AR+LBS(包括室內/室外定位服務)+AI技術的整合,可以解決GPS定位不準的痛點,並創造更好的AR導航用戶體驗。針對南臺灣製造業居多特性,也分享了台電使用的XR SOP設備操作訓練與VR設備操作訓練,如在GIS開關箱操作訓練導入的MR電驛輔助操作、VR模擬真實情境操作、GIS開關箱立體說明書,以及變電所XR遠端協作等,可有效提高人員訓練與執行效率。在專家座談中,不少與會者都提到,台灣廠商除了切入元宇宙硬體供應鏈商機之外,政府協助導入實際產業應用是很重要的關鍵,再加上ChatGPT與GPT-4的新一代AI技術出現,更可以為新創創業帶來更多面向,降低元宇宙創新應用的技術門檻。
汽車科技成2023 CES熱點 工研院:「物宇宙」商機比想像中更快實現
今(2023)年全球開始擺脫疫情干擾回歸常態,隨著行業的逐漸適應及業務重啟,科技浪潮會湧向何處?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堪稱年度科技業風向球,也是全球突破性技術及創新應用的試煉場,為協助產業掌握2023年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日前舉辦線上「展望2023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專業分析師分享5個最新觀察洞見。(一)2023年消費電子景氣仍面臨考驗 CES 2023展會新創動能不停工研院指出,受到通膨壓力、俄烏戰爭未歇、疫情延續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成長普遍性放緩,有待創新應用帶動新成長動能。由於智慧電動車市場逐漸成熟,今年共有逾300家車商參與展出,幾乎已成為東京車展、法蘭克福車展、底特律車展等三大車展以外,全球第四大車展;此外,以5G、AIoT、高速運算、感測融合、Web/3D等關鍵技術,驅動各種創新的落實。觀察CES 2023,創新科技主題上仍然吸睛,包括:各種移動載具的自駕化與電動化、沉浸式健康與健身體驗、元宇宙、智慧居家聯網、環境永續創新等議題為展示重點。(二)個人至家庭體感影音再進化 物宇宙商機將快速發展雖然全球已由疫情居家回歸正常的生活模式,元宇宙數位孿生發展已成大趨勢,透過虛擬化(virtualization)及沉浸式體驗(immersion)的兩大技術融合的「物宇宙(Metaverse of Things,MoT)」商機預期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實現。從家庭、個人、乃延伸到汽車座艙的空間,均較疫情前更強調私領域沈浸感氛圍的建立,透過優化顯示螢幕與使用者互動連結感受。在家庭的應用情境上,尺寸及畫質為廠商首要競逐戰場,透過 80 吋及 8k 高畫質螢幕,嘗試建立以電視為主的家庭客廳連結中心,回歸電視本質的硬派訴求;同時OLED持續發展各種變形,透明、可撓、3D等應用於特殊利基型市場。在個人的應用情境方面,更多VR穿戴裝置上身:除了VR頭盔外,包括衣服、手套、護具等也成為提高沈浸感的配備。借助於 AR/VR 的快速發展,逐漸由專業領域走向個人日常,並加入AI 智能,打造專屬個人化的服務應用,更推波助瀾 AR/VR 由酷炫步入實用性的階段。在車室空間的情境發展上,除了配置更多的顯示屏幕,汽車擬人化提高也使得人機介面不再只停留在單向的語音控制指令,包括BMW、SONY等大廠均嘗試建立人與車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的造車工程。(三)疫後健康科技從醫院進入家庭生活 成為新的家庭健康樞紐未來,疫後健康科技將如3C科技進入家庭生活,以往昂貴的專屬教練或營養師,透過科技進入醫學領域後,普羅大眾皆能輕易獲得相同的服務體驗,例如:搭配視覺、壓力感測及情境輔助,屋內變身運動健身房,室內運動更有樂趣;此外,自行車、滑板、直排輪等移動型運動器材均加入電動化行列,除了可增加運動距離外,也可擔任通勤的另一選擇,但電池的輕量化發展為影響關鍵。在增進愉悅生活的面向上,藉由將日常生活小物科技化,則可降低壓力、焦慮、不安、失眠等負面生理狀態。例如韓國MotionPillow止鼻鼾智能枕可感應打呼聲,自動充氣調整枕頭高度,可自然改變打呼者頭部睡姿,停止打呼,增進全家人的睡眠品質;生活日常用品也開始加入自駕功能,例如:加拿大公司GluxKind推出名為Ella型號的嬰兒推車,由於車身具有感應雷達及電池,可跟隨主人行動,自動前進或剎停(遇到障礙或是主人停止前進)。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主移動設備可降低執行家事之負擔,但信賴度仍需提高,才能達到生理及心理負擔的雙重釋放。(四)汽車科技進入開放競爭時代 聚焦安全、娛樂、連結、自駕4大趨勢汽車相關科技是今年關注度最高的主戰場之一,車用領域的廠商越來越不侷限於傳統的汽車供應鏈,隨著車輛的智慧化和電動化程度大幅提升,車用電子也走向開放,迎來各業界的生力軍;隨著高階車用晶片運算力的提升,推升自動駕駛發展,車用半導體將迎來高速成長,高階中央電腦晶片三巨頭已然成型,Nvidia、Qualcomm、Mobileye 的研發規劃接近,車用生態系的建立,將是搶攻市場的關鍵。工研院觀察今年汽車科技的四大亮點趨勢:第一,大量感測器被導入座艙內,進行駕駛者狀態的監控,保障行車安全;第二,在車內的時間也將被更積極地運用,可將遊戲導入車用系統供乘客娛樂外,讓駕駛在等待充電的時間能夠更徹底的放鬆。第三,透過車用系統與家用系統的連結,讓住家與汽車兩個場所進行交互控制,無縫連結以幫助管理時間。同時,自動駕駛的程度也持續提高,可預期相關技術成熟度和導入商用市場的規劃都將展現於不久的未來。正當車用供應鏈正在大革新之際,這也代表著臺灣廠商進軍汽車產業並扎根的機會來臨。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包含晶圓代工、專業晶片設計、開發客製化晶片、通訊及影像處理技術等都是很好切入車用供應鏈的機會。(五)「連結」與「永續」是智慧家庭的兩大重點趨勢全球被疫情襲捲的這幾年,強化人們對居家環境的重視,也創造出各式需求,從臥室、廚房、浴室到居家安全監控,都持續推出幫助生活更便利、使用更直覺的電子產品。家電的個人化趨勢顯示家用電子產品已從滿足基本功能需求,進階到打造生活品味的一環。工研院觀察,無縫且直覺的連結體驗是家用電子產品能夠更加深入市場的要素,除了各大品牌持續耕耘的互聯技術,由Google、Amazon、Apple等廠帶頭發展的智慧家庭標準Matter的正式推出,高度整合家電產品互相溝通,也強化了眾廠商對智慧家庭市場的信心,預期Matter的開放生態系將為智慧家庭帶來新一波成長。另外,永續也是各大廠商努力執行的目標,紛紛推出更加環境友善的技術和產品,例如:韓國家電大廠三星發表眾多家用電器節能技術,致力打造Net Zero Home;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發表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提供一站式管理智能家居電源及蓄電需求的解決方案,降低管理的複雜性。工研院預估,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受惠創新消費型電子產品帶動下,在未來持續保有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3.2%的正成長動能,預期至2026年,全球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市場可達801億
鴻海旗下鴻騰1.86億歐元收購德PRETTL SWH集團 擴大EV元件布局
鴻海(2317)旗下鴻騰精密科技(FIT)今(2日)宣布,以1.86億歐元100%收購德國車用元件設計製造廠PRETTL SWH集團,預計第二季完成收購程序。鴻騰表示,預期將可帶來約3.5-4億歐元的年營收貢獻,亦可創造更佳的產品組合以提升整體毛利率。鴻騰表示,公司看準PRETTL SWH集團產品組合專注利基型市場,與過去公司在資通訊市場鎖定高毛利、高精密製造的競爭策略不謀而合,且不同於車用元件製造廠傳統按圖施工,且其憑藉著紮實的車用元件設計能力,長期與車用客戶群緊密合作而擁有相當穩定的訂單。鴻騰指出,PRETTL SWH集團旗下三大事業體感測器部門(Sense)、車用電源管理部門(Electrify)、連接器數據傳輸系統部門(Connect),也與鴻騰現有EV產品互補,分別對應鴻騰現有EV策略發展方向「電源管理(Power Connection)、車聯網(Data Connection)及人機介面(Human to machine)」,除了將會為客戶帶來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將水平擴展公司在EV關鍵零組件的全球製造、銷售及技術布局。PRETTL SWH集團總部位於德國普富林根(Pfullingen),在全球13個國家/地區設有18個分支機構,約有全球8000名專業員工。該集團在協助客戶開發、製造高階車用傳感線束及連接器與車用電源解決方案等也具有領導地位。
鴻海佈局加拿大 攜手Mitacs啟動量子技術研究
鴻海(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與致力於促進加拿大創新的非營利組織Mitacs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於加拿大進行量子前瞻技術研究。Mitacs將運用其在加拿大龐大且重要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網路,提供資金及人才發展方面的建議,鴻海研究院專注於推動量子領域研究。鴻海也宣布在加拿大成立軟體研發中心(Softwar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SRDC)。成立初期,SRDC 將專注於軟體開發,特別是在電動車的駕駛體驗、人機介面設計、可用度工程,以及其他內部或客戶需求的設計專案。SRDC 將在第一階段聘用超過百名的設計與工程人才。此次與Mitacs的協議也是鴻海擴大在加拿大的研發及創新能力,關鍵佈局的第一步。除了量子研究外,鴻海亦尋求在加拿大建立研究及設計機構,進一步創造就業機會並推動在地經濟成長。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表示:「藉由與 Mitacs 的合作夥伴關係,希望研究院能鏈結加拿大的專業人才,共同投入前瞻技術研究,初期將以量子技術領域為研究主軸。透過 Mitacs,我們希望在加拿大建立量子計算研究專案,並在第一年網羅約五到十名研究型實習生。」Mitacs 執行長 John Hepburn 表示 :「加拿大建立的國際研究網路越成功,帶來的創新經濟潛力也就越大。透過今天的協議,Mitacs 將與世界首屈一指的電子企業合作,建立人才聯繫管道,進一步推動關鍵的量子研究。」
面板雙虎合併? 友達彭双浪:「不會為合併而合併」
台灣面板雙虎友達及群創是否會合併,近期成為台股熱門話題,對此,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暨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今(23日)表示,合併必須對未來發展產生綜效,「不會為合併而合併」,友達態度持續開放。彭双浪指出,經常可以聽到專家發表意見,對於合併的議題,友達本身的態度持續開放,不過前提是,合併必須對未來發展產生綜效,友達價值轉型表現佳,可以創造更高價值,不一定要因合併來創造價值。彭双浪強調,「不會為合併而合併」。彭双浪也在記者會中說明,友達在研發投注許多心力,包括micro LED、次世代顯示器技術等,這對公司未來發展有很大助益。彭双浪也直言,特別看好元宇宙,會有很大商機,友達也積極打造相關的人機介面,例如整合控制室等,希望透過合作與夥伴共創價值,一起面對世界挑戰。對於目前的全球景氣,彭双浪表示,目前市場有提前消費的現象,加上升息、通膨、俄烏戰爭、中國封控等多個「灰犀牛」、「黑天鵝」變數,讓消費端受到壓抑,另外通膨也讓民生物資,尤其是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也會對消費有排擠效應,這些都要密切關後續變化。至於下半年的面板狀況,彭双浪說,友達4月營收因為中國封控,材料物流受阻,產線無法順利生產,因此確實有受到部分影響,接下來還是要觀察中國的情發展狀況,畢竟封控會使得消費下降,另外通膨影響也要再觀察。
唐榮漢翔CTP聯盟電巴Alighter追上歐系車打趴國產同級車 Q3登陸美國
由唐榮車輛、漢翔航空工業(2634)、亞力電機(1514)、大同(2371)等12家企業組成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電動車聯盟,歷經近半年的努力推出,正式發表鋁合金全低地板電動巴士Alighter。今年準備打造10部試水溫,預計下一站就會前進美國,預計今年第三季就會在美國正式發表,更搶攻美國市區公車與校車共6萬多輛市場。唐榮車輛董事長何義純表示,Alighter有五大領先優勢,包括配置362kwh高電量電池,車輛續航可達450公里的國際水準。電池「液冷」技術,可以讓電池控制在25度的溫度,大幅提升電池的使用壽命與防止電池電力衰退問題。輕量化的鋁合金車身,是傳統鋼材三分之一重量,減重也帶來低能耗的效益及鉛合金的回收率達90%以上,具高經濟價值與環保趨勢。Alighter電動巴士除了輕量化航太級材料車身,還有電池溫度管理、雙屏儀表板等一共有6項先進技術。何義純直接就座位數、電量、車身材質、低地板、實際路況里程及電池熱管理等關鍵項目與VOLVO、BENZ及國內已發表的電巴比較,Alighter評比與歐洲車型不相上下甚至更優,直接打趴國內車種。全車有34個坐位,大幅領先當前巴士只有20多個,提升載運量。僅24公分高的全低地板設計,讓老弱婦孺上下車時更容易與安全。車輛行駛中車內僅有67分貝。電池設計與歐洲同步放在車頂位置,讓車身空出更多空間,提升搭乘舒適性。還有18項的人機介面的智慧化項目、一機多屏設計有兩個12.3吋液晶螢幕、整合液晶儀表板、抬頭顯示器(HUD)、車載資訊、語音與身份辨識、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也支援OTA線上軟體更新,可以讓車輛隨時獲得最新升級與保養資訊。Alighter電動巴士上由駕駛角度看,結合環景系統、盲區輔助偵測系統、安防系統,讓駕駛操控無死角。漢翔表示,由於Aligter運用了航太級的複合材料打造,車重大幅減少600公斤、續航力提升至450公里,0至20公里的加速僅需2.3秒,漢翔透露,未來會對車身結構重新設計,提升材料的應用,預計還可以減重三分之一。此外,電動巴士最重要除了車輛的安全、乘客的舒適感外,駕駛的操作經驗更是重要,Alighter的整車電控系統也運用了航電科技,以車輛使用的CAN Bus網路系統,整合了數位儀表雙屏系統可完整呈現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各項資訊,包含駕駛行為偵測系統、環景系統、盲區輔助偵測系統、安防系統、抬頭顯示器、空氣濾淨器、車身控制模組等。此外,為提升全車擴充性與營運彈性,亦配置完善的各類訊號及電源輸入輸出裝置,可因應客運業者不同的需求及駕駛環境,方便快速加裝各式設備,也讓Alighter具備輕鬆客製化的條件,滿足客戶的需求。產業鏈方面,除了12家CTP聯盟的核心企業,還有32家Tier 1的供應商,產業鏈相當完整。
鴻海攜手Stellantis車廠成立Mobile Drive 主攻智能座艙及先進車聯網服務
鴻海科技集團(2317,TW)宣布攜手旗下子公司富智康集團(2038,HK)和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STLA,紐約證交所/義大利證券交易所/泛歐交易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各持股50%投入合資公司Mobile Drive,憑藉著雙方在產業技術的優勢互補,加速提供先進智能座艙和車聯網服務的解決方案,在人機介面上,為客戶帶來全新用戶體驗。Mobile Drive將結合Stellantis在車輛設計開發與工程經驗,與鴻海在消費性電子領域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及深度的全球供應鏈垂直整合,雙方強強聯手,在先進智能座艙中共同打造全新車用資訊娛樂系統,實現汽車內外使用者體驗的無縫接軌。「時至今日,如何透過車載功能進而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與車輛造型設計、創新技術同等重要」,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表示,「軟體開發是未來汽車產業的關鍵。Stellantis將和Mobile Drive攜手加速開發車聯網功能與服務,這將是汽車業的一次重大變革,其影響力不亞於汽車電動化帶來的改變」。「未來汽車產業越來越強調軟體驅動和軟體定義,消費者對軟體創新的要求與期待日益高漲,Mobile Drive的設計與軟硬體工程團隊,將滿足甚至超越汽車內外無縫接軌的使用者體驗需求」,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不斷致力提升全球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在這個原則下,我們將不斷拓展在智慧科技開發應用領域。」Stellantis 和鴻海將共同擁有 Mobile Drive 所有開發成果。 未來新合資公司總部將設在荷蘭,提供Stellantis 和其他汽車製造商具競爭力的軟體解決方案及相關硬體服務。富智康集團執行長池育陽表示,「Mobile Drive將結合鴻海在移動通訊生態系統的用戶體驗和軟體開發的廣泛經驗,提供顛覆性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讓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生活可與汽車無縫結合」。「與鴻海的合作將讓我們打破車聯網的技術界限,提供使用者結合虛擬與現實的沈浸式體驗」。Stellantis首席軟體負責人Yves Bonnefont表示,「Mobile Drive將依據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速度,來彈性調整數位化車用體驗的靈活性」。Mobile Drive將專注於車用資訊娛樂系統、車載通訊解決方案和雲端服務平台開發;軟體服務涵蓋智能座艙、人工智能車載應用、5G通信及電子商務等,為客戶提供智慧出行解決方案。鴻海與Stellantis此前已合作開發Airflow Vision概念車,並於全球消費電子展(CES®)上展出,該車款揭櫫兩大公司在下一代旗艦車款與使用者體驗的想法。
電動車商機1/利用半導體及電子優勢抓住4大商機
近年來電動車成為產業的顯學,市場從特斯拉(Tesla)一枝獨秀到福斯汽車、BMW、日本豐田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全球各地,有新創的公司也有傳統車業轉型,前撲後繼加入戰局;電動車更有別於傳統燃油引擎設計,電子化成為主要架構,台灣在電子科技領域的多與廣,也成為電動車世代來臨之際的最佳出口,究竟電動車可以為台灣帶來那些商機,正是台灣產業鏈中的企業最關心的一塊。電動車掘起,讓台廠切入電動車供應鏈有了新的想像,包括鴻海、和碩、廣達、台達電、國巨等電動車五哥,也早已經布署,其中,由鴻海主導的MIH聯盟,半年時間就吸引超過1,500家企業加入結盟,搶進電動車商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汽車產業目前產值約4兆美元,未來一定會成長到6兆美元,更突顯了電子業下一步的方向。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指出台廠電動車產業鏈4大商機。(圖/王永泰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電動車戰略布局有「三電」,包括電池、電機與電控。電動車時代來臨,他建議台灣可以發展電控相關產品,並分析點出台廠有4大商機,分別是助攻非傳統車廠開發車款、供給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軟硬整合衍生人機人機介面商機及發展新型態應用服務系統。蘇孟宗認為,開發車款要像打群架一樣揪眾集合大家力量來做,而台灣廠商在晶片、模組、功率轉換控制器、充電椿、電動車整車等,都有累積不錯的技術能力與布局,具備供應車用高功率模組實力,台灣廠商可以朝向電控相關產品,配合台灣IC設計與半導體優勢,扮演供應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角色。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點出電動車龐大商機。(圖/王永泰攝)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電動車電控生產上比伺服器還要難,不僅製程更複雜、設計與材料都跟電子業不一樣;電控必須整合控制、運算與通訊,不過,這些都是和碩現有技術,電控是最合適和碩發展的領域。蘇孟宗也預估,2年後電動車產值將是智慧手機產值的2.3倍,電動車銷量在2035到2040年間有機會超越燃油車,如果台灣能抓住大方向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電動車商機2/跟時間賽跑 揪眾打群架創造產業加值機會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點出電動車產業「現在的關鍵在於電池,未來電動車兩大關鍵在於電池革命與能源管理」,因為電池模組成本占整台車大約40%。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說:「得三電系統得天下」,這是台灣難得的機會,一定要掌握。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分析,現有台廠供應鏈主要供應動力系統、車身系統、車電系統、電池系統及充電系統內零組件出發來看,藉由具備Tier 1能量廠商帶領,以平台方式協助傳統車廠快速開發電動車款,創造產業加值與整車廠機會,而鴻海MIH聯盟正是可以發揮產業聚集戰力的地方。台廠在人機介面的機會方面,目前台廠已經有2D/3D智慧儀表板、AR抬頭顯示器、智能異型車用顯示器、全彩主動式Micro LED、雙層液晶(Dual Cell)、低溫多晶氧化物(LTPS)面板等特色產品,已經具備協助全球車廠快速開發人機互動介面能力。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分析,以平台方式協助傳統車廠快速開發電動車款,創造產業加值與整車廠機會,MIH正是可以發揮產業聚集戰力的地方。(圖/王永泰攝)在發展新型態應用服務系統方面,可以運用國產智慧電動車供應鏈能量,針對物流、短程接駁、偏鄉交通、都市接駁等主題的應用,進一步整合元件、模組、系統等不同層級供應鏈廠商,發展新型態服務及特色產品,例如是OTA、自駕車隊、自駕捷運(ART)等。 MIH聯盟執行長鄭顯聰就表示,因為聯盟成員的背景多元,未來會透過分組方式讓彼此一起合作,彼此共用資源,不浪費重複開發的成本,當技術開發出來後彼此可以共享。想開發電動車的廠商,就可以用最少的時間,把車子做出來。舉例來說,MIH底盤平台有50%到100%的元件共用率,可以大幅降低開發成本與縮短開放時程。廠商可以依照自己的設計與需求來更換車燈、車殼等主要零部件,對供應鏈來說,規格化與標準化有助於大量並快速將產品銷售出去。
對全球市占7成的產品侵權 義隆電對大陸2公司提侵權求償人民幣2,500萬元
人機介面晶片大廠義隆電子今(2)日發布重大訊息說明,對大陸2家公司因侵犯其知識產權提起訴訟,並求償人民幣2,500萬元(約新台幣1.08億元)。義隆電公告指出,已經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完成立案,起訴深圳市匯頂科技(匯頂)及北京星意通達科技。說明提到提起訴訟的主張在於匯頂所製造銷售應用於觸控板的電容觸控晶片,侵犯義隆電所擁有的大陸發明專利第ZL03158451.9號的權利範圍,侵害了公司所擁有的專利權。義隆電請求法院對匯頂立即停止製造、銷售以及許諾銷售侵害本公司專利權的晶片產品,並立即銷毀庫存的侵權晶片產品以及製造侵權晶片產品的專用設備和模具外,同時,也向法院請求因專利侵權行為對義隆電子所造成的損害,要求賠償人民幣2500萬元。義隆電在全球筆記型電腦的觸控面板市場已經是龍頭,去年市占率至少50%,今年可望達到60%~70%,累計今年前10個月營收為118.84億元,年增達53%。
滑鼠發明創造人過世享耆壽91歲 1968年全球第1支滑鼠展示影片曝
人們使用電腦時慣用的滑鼠,是1968年由恩格巴特(Douglas Englebart)和英格利西(William English)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開發的,根據《紐約時報》報導,William English在7月26日已經因為呼吸衰竭而離世,享耆壽91歲。這2人的開發過程中,2013年因腎衰竭逝世的Douglas Englebart博士是負責構思滑鼠的使用概念,而我們在用的滑鼠,第1款原型設計才是由William English所發明,這2人被視為人機介面研究的先驅。早期滑鼠設計。(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在1968年的滑鼠DEMO秀裡,影片配音稱恩格巴特為「誕生滑鼠的人」;不過根據恩格巴特留下的手稿筆記, 似乎英格利西才是滑鼠的「製造者」。從影片中可見當時的滑鼠操作的情況,整個滑鼠看起來很陽春,只有一個小木盒加上一些簡單的零件,但卻是影響後世極深的創作,時至今日,滑鼠依舊是人機介面操作的主流。不少人認為,蘋果(Mac)電腦的成功部分要歸功於滑鼠的發明,讓人可以透過「觸控」電腦,發揮工作最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