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總額
」 台中 雙11 阿里巴巴台灣投資人爆買美股! 前十月複委託交易破6.3兆最愛買「這10檔」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個月來,台股小漲0.22%,而隨著美國FED啟動降息循環,根據券商公會最新公布國人透過券商複委託交易海外商品金額,今年前十月國人前進美股的交易動能也再創新高超過6.3兆元,年增近8成。根據多家美股交易平台顯示,以輝達NVDA、VOO、特斯拉TSLA、QQQ、VTI、VT、蘋果AAPL、META、SOUN、英特爾INTC等為熱門股。台股6日開盤走高來到23,361.12點,上漲了93點,台積電開盤漲了五元到1080元;美股則靜待11月非農就業報告,三大主要指數雖皆跌,不過,台股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個月來的漲幅為小漲0.22%。根據CMoney統計前一日美股交易量排行榜,可見MTEM、SOUN、輝達NVDA、英特爾INTC、PLUG、LCID等佔榜前十名之外,在美股ETF部分,則為SOXL、TSLL、SPXS、TZA、XLF等。再看豐存股統計,受到國人喜愛的美股ETF第一名是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主要投資美國大型股;第二名Invesco那斯達克100指數ETF(QQQ),主要投資美國國內外市值最大的非金融業公司;第三名是Vanguard全球股票ETF(VT),主要投資於全球約47個國家,包含已開發市場與新興市場。國泰證券進一步觀察海外複委託交易趨勢,投資人對美國市場的熱情依舊不減,以國泰證券複委託今年前10月交易金額已達4.81兆元,占全市場比例高達75%,尤其隨著數位轉型、AI以及雲端運算等新興產業的崛起,美國科技公司於第三季「傳統旺季」接連發表新產品、新技術,帶動公司市值持續攀升,同時更激發散戶投資人前進海外市場。國泰證券今年前10月複委託交易總額一舉突破兆元大關,達近1.3兆元,較去年同期大增逾7成,持續坐穩市場龍頭寶座,今年可望創下連9霸複委託龍頭歷史新紀錄。
前彥陽董座涉「內線交易」洩密 檢訊後請回
前興櫃IC通路商「彥陽科技」吳姓董事長,於2021年間事先得知上櫃公司「全達」將溢價收購彥陽股票的利多訊息,涉嫌將訊息洩漏給親友及彥陽公司高階主管,讓這些人提早進場購買彥陽股票,獲擬制性獲利合計60餘萬元,違反《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罪。台北地檢署27日指揮新北市調查處兵分3路搜索吳男住處等地,並約談吳男8名被告到案。檢方訊後,認為依據目前蒐證結果,已大致釐清案情,尚無對吳男等人實施交保等強制處分之必要性,諭知吳男等人全數無保請回。據調查,全達公司於2021年2月25日透過股市觀測站發布重訊,將以每股12元溢價收購彥陽科技股票,但時任彥陽科技負責人吳男因職務機會,事先得知此一利多訊息,竟將訊息洩漏給其親友及彥陽公司高階主管多人。吳男親友及彥陽公司主管在彥陽股票禁止交易期間,進場購買彥陽股票,估計擬制性獲利合計約60餘萬元,涉嫌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今指揮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持法院核發的搜索票,兵分3路搜索吳男等人住居所,並約談吳男在內的8名被告到案。彥陽公司在發生這件內線交易案後不久,於2021年9月30日被電子元件代理與解決方案供應商益登科技,以每股18元併購,益登公司發表重訊表示,該併購交易總額約7.8億元。
美6月期權交易散戶佔逾18%創新高 小摩:科技股最受青睞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非專業投資者現在在美國期權市場中所佔的比例,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他們將大量資金投入短期押注,並青睞科技股。以Bram Kaplan為首的摩根大通策略師上週五(28日)表示,散戶在6月份的期權交易總額中佔18.3%,創歷史新高。超過60%的訂單是一週或更短時間到期的合約,在單股交易中,科技期權的需求最高。就科技股而言,散戶期權交易員似乎一直看漲,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則相反。輝達和其他人工智慧公司推動標普500指數在2024年屢創新高,隨著投資者試圖抓住漲勢,看漲期權的需求有時會大幅高於看跌期權。摩根大通策略師表示,這可能表明,投資者將期權作為股票的替代品,以獲得更好的槓桿渠道;另一方面,他們可能使用期權作為其廣泛市場ETF看多的疊加,以獲得收益和避險。另外,根據投資和交易平台eToro上週三(26日)公佈的報告,金融服務類股票和現金目前受到美國散戶投資者的青睞。54%的投資者表示他們持有金融服務類股票,隨後是佔比49%的科技股,隨其後的是能源股占39%和通信股的36%。
國泰建設砸逾10億買下北屯區營建用地 建住宅大樓銷量上看45億元
農歷春節後建商購地需求回溫,建築業龍頭國泰建設(2501)上周六(17日)公布重大訊息,率先開第一槍,以交易總額約新台幣10.45億元,買下台中市北屯區營建用地。國泰建設資深副總經理林清樑表示,全案預計以危老重建方式,更新成以中小坪數為主的住宅大樓,估計未來總銷量可望達45億元。龍年開工之後,國泰建設率先公告以10.45億元的交易價格,買下台中市北屯區北平路三段的營建用地,包括有土地及建物各一筆。其中土地面積達567坪,每坪平均取得成本約184.4萬元;至於建物,面積約717.98坪。賣方為協承國際有限公司及5位自然人,非關係人。國泰建設向來被視為房市的領先指標,此次選在台中大手筆出手搶地,也在新春開工之後,拔得頭籌,開出買地第一槍,為房市搏得好采頭。林清樑表示,這次取得的營建用地,在台中市四期重劃區,位於北平路三段、河北路二段。為當地開發較早的重劃區,由於地上建物為幾戶透天厝,具備危老重建條件。預計未來將重新開發為住宅大樓,並以中小坪數為主,總銷金額暫估約在45億元左右。
高利率衝擊...今年全球併購交易創10年新低 銀行家樂觀預期可望回溫
高利率和經濟成長減速打擊交易意願,今年全球併購交易額創下10年新低紀錄,不過銀行家樂觀預期,隨著市況好轉,併購活動可望回溫。根據Dealogic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約達3兆美元,較去年銳減18%,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紀錄,當時的金額為2.8兆美元。高利率是抑制交易活動的一大因素,因為高利率拉高私募基金和低信評企業為交易籌資的成本。在此同時,經濟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波動,讓併購交易的買方和賣方更難談妥收購價碼。全球最大投資銀行市場-美國今年併購交易額年減8%,至1.42兆美元,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交易額縮幅更大,分別為32%和20%。私募基金主導的併購交易更為沈寂,年減幅高達38%,至4,336億美元,反映槓桿收購交易萎縮,和出售較少企業。高盛美洲併購部門共同主管梅洛特拉(Avinash Mehrotra)指出,在併購交易頂盛時期,私募基金約占整體活動的3成,然而過去12個月來,私募基金產業大致沒有交易流。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今年宣布數起大型併購案,協助推升交易額。美國能源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斥資600億美元收購頁岩油商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以及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Chevron)以530億美元將同業赫斯(Hess)納入麾下,為第四季和今年最大交易。併購活動在今年末開始出現復甦跡象,第四季交易額年增19%,主要由能源業推動。此外,反托拉斯主管機關加強審查,亦打擊董事會信心和削弱企業策略併購意願。今年價碼逾50億美元的併購案由去年的93件降至79件,超過100億美元的大型併購案由37件減少至33件。投資銀行家與併購律師指出,跨境併購案變得越來越難實現,因為法規轉趨嚴苛,且不同國家的審查曠日費時。今年全球跨境併購交易額年減3%,至8,440億美元。大選是影響明年全球併購活動的因素之一,美國和印度等多國將舉行選舉,部分企業可能先在場邊觀望,確認政府政策是否變動。
永豐餘前三季獲利13.27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0.8元
永豐餘(1907)董事會通過砸10億元參與旗下工紙紙器事業現增案,總經理駱秉正表示,主要是因中長期國際經濟情勢,仍看好越南發展,就南北越的「台商」、「出口科技產業」不同導向做市場差異區隔。永豐餘為全球首家加入RE100倡議紙業,15日獲頒「第16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右為永豐餘投控總經理駱秉正。(圖/永豐餘提供)永豐餘董事會在13日通過前三季財報,稅後純益13.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8元;並決議參與100%持股子公司永豐餘工紙現增案,交易數量5,711萬股、 發行價格每股17.51元,交易總額逾9.99億元,認股基準日12月10日。14日召開法說會,永豐餘投控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541.42億,因受到總體經濟復甦平緩,消費者支出意願仍偏保守,故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10.2%;前三季合併稅後淨利歸屬於母公司約13.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80元。前三季合併營業利益為-4.63億元,營業外主要投資收入貢獻約22.93億元,主因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受惠於元太科技,加上認列永豐金等轉投資事業股利收入。在各事業群營運發展方面,林漿紙事業群第三季獲利狀況已較上季改善,第四季為傳統旺季,預計營運能回歸到較健康的狀況。工紙紙器事業群第三季營收及獲利均較上一季成長,但整體市場需求暫還未見明顯拉抬,加上外在系統性風險仍未解除,廠家備貨仍趨審慎保守,市場消費力復甦還有待醞釀,將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資源效益,隨時因應市場需求變化。永豐餘工紙目前在台灣有1座造紙廠、6座紙器廠,居台灣前三大造紙廠;在越南有6座紙器廠,居越南最大紙箱供應商,大陸則有一座造紙廠、12家紙器廠。消費品事業群第三季營收較上一季成長,高品質產品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持續強化產銷結構,優化營運模式。永豐餘並表示,再生能源與低碳製造是實踐ESG的重要主軸,永豐餘為全球第一家紙業加入RE100倡議,發展出再生能源循環,將製程中的餘料轉化成替代燃料用於發電,利用厭氧系統產生沼氣發電,是製造業中少數能自發自用的循環經濟產業,並延伸此項技術優勢與經驗,協助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轉型為綠能中心,實現轉廢為能的減碳減廢效益,預計每年減少2,5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第16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於15日頒獎,永豐餘在循環經濟等ESG相關各面向上的實踐與創新,獲頒六座獎項肯定,包含永豐餘投控(1907)榮獲永續報告書「白金獎」,並蟬聯永續綜合績效類「台灣100大永續典範企業」;旗下子公司中華紙漿(1905)、永豐餘消費品實業(6790)雙雙獲得「永續報告書-銀獎」,並分別獲頒永續綜合績效類「台灣100大永續典範企業」、「台灣永續企業績優獎」。
「帶貨一哥」不受醜聞影響 李佳琦雙11收入突破1111億元…平均每分鐘7535萬
象徵著電商狂歡節日的雙11,已於日前順利地落幕。而雙11的起源地中國,卻面臨著「最冷淡」的銷售結果,不僅各家電商均未公布成交額,就連部分網友也表示「不知道要買啥」。而如今有消息指出,在中國堪稱是直播帶貨一哥的李佳琦,即便是深陷在多個醜聞當中,其在雙11的收入估計超過人民幣250億元(折合新台幣約1124億元)。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報導中引述李佳琦團隊的統計資料測算,再加上李佳琦直播間的銷售量、售價來進行推估,估計在今年雙11期間,李佳琦的總收入保守超過人民幣250億元,換算下來平均每分鐘達到人民幣1700萬元(折合新台幣約7535萬)。報導中也提到,李佳琦自從帶貨中國國產美妝品牌花西子翻車後,近期陷入一連串的醜聞事件中,包含了強迫商家二選一、假貨、合約保證全往最低價等事件中,甚至早在雙11之前,就被各方質疑涉嫌壟斷價格,聲譽可以說是一落千丈。但即便如此,在這次雙11中,李佳琦還是與其團隊繳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但在報導曝光後,李佳琦團隊隨即發表聲明,表示人民幣250億的收入等訊息,均屬不實傳聞。目前李佳琦直播間尚未公布GMV(商品交易總額)等資料,而且收貨與資料統計均尚未結束「所謂的250億收入純屬無稽之談」。而根據《證券日報》的估算,李佳琦在這次雙11首日的銷售額其實僅有人民幣95億元,報導中也引用南督大數據研究院的資料,李佳琦在2022年雙11首日,直播間創下215億人民幣的GMV,而在2021年是創下106億人民幣的GMV。
非現金支付前三季金額衝5.39兆 達標率近九成
非現金支付金額今年前三季衝5.39兆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9日指出,今年前三季國人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達5.39兆元,已達全年6兆元目標的89.79%,筆數49.59億筆、距78億筆的目標達成率僅63.31%,他坦言,照此速度,今年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可達標、但筆數難達標,由於該計劃已到期,目前確定會再繼續推動,可能會朝「筆數不動、金額調高」的方向設定,但尚未定案。金管會在2021年3月宣布非現金支付三年計畫,訂出2023年底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要成長50%,從52.21億筆要成長到78.32億筆、交易總額要達6兆元。林志吉指出,目前正徵求大型支付金融機構、聯卡中心、電支機構、財金公司,訂出未來訂三年目標值,會抓近三年成長比率。林志吉分析,疫情解封之後,出國觀光購物潮,使得金額增加相較筆數增加,明顯比率增加速度較快。對於筆數的達標落後,他認為,主要是疫情期間使國人外出減少,尤其以悠遊卡為媒介進行非現金支付的學習因此遞延至少半年有關,此外,電支帳戶也會飽和、成長趨緩,不可能一直高度成長,已接近2,000萬戶的帳戶,自然成長速度也會減少。金管會也公布國人刷卡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達3,203億元,雖較上月減少9%,但還是創史上同期新高,林志吉指出,今年9個月中有7個月超過3,000億元,比過去每月平均2,500億元的水準再上升,現在每月要站上3千億才算不錯,但疫後刷卡量爆發後是否會急跌也要再觀察。林志吉分析,9月較8月刷卡量少334億元主要是8月是暑假、中元節是季節性旺季,9月較恢復常態,前五大刷卡行在量販、百貨餐飲學費旅遊、交通的刷卡量就掉了130億元。至於今年前三季刷卡金額累積來到3兆1,022億,較去年同期的2兆5,381億元成長22.23%,林志吉指出,疫後出國、海內外觀光消費潮為主要動能。在電子支付帳戶部分,金管會統計至9月底,總使用者人數約2,607萬人較上月增加約37萬人;當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150億元較上月增加約1.5億元。
雙11惡戰3/60兆商機頭部主播握生殺大權 馬雲壯志及廠商消費者恐淪韭菜
地球上最大的商業活動「雙11購物節」,源於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為了拉抬11月淡季,搭上大學生開玩笑說要在11月11日「脫離光棍」節日,打出促銷購物狂歡節,七年前又找來網紅直播主帶貨,創造驚人銷售額,幾乎取代美國每年11月底購物旺季「黑色星期五」的地位。然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去掉盤商剝削」創造廠商及消費者雙贏的初衷,今年「雙11」恐遭打臉。儘管景氣不好,去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4兆人民幣(約193兆元新台幣),但其中網路購物13.7兆元人民幣(約60兆元新台幣),約占31%,比前一年成長4%;而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直播電商銷售額達1.98兆元人民幣(約8.7兆元新台幣)、年成長60.6%,占網路零售額的18.3%,除了消費增量,還能促進創業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可說是官方當前大力扶植的商業行為。為避免年度網路購物旺季「雙11」物流集中而大塞車,各廠商都已在10月最後一周先啟動預購活動。阿里系的天貓表示,155個品牌開賣就破億,第一個小時7.19萬個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首日一整天的業績;淘寶直播的29個直播間也是開局破億,280個店鋪成交破千萬人民幣。京東開場不到4分鐘,百億補貼頻道成交額就破億,雙11的第一周,近30個品牌賣超過10億元人民幣(約44億元新台幣)。雙11在大陸除了賣東西,也會促使廠商開發出很多新科技。(圖/陳曼儂攝)CTWANT記者過去曾多次採訪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他常說,他做電子商務不是要取代實體經濟,是要做「新零售」,把中間環節去除,廠商可以直接了解消費者需求,讓廠商沒有庫存、創造出更適合消費市場的商品,而消費者也不用經過大盤商、中盤商的剝削,可以拿到價格實惠的產品。CTWANT記者也見證2017年的上海雙11活動,單日交易總額1682億元人民幣(約7397億元新台幣)的金額很亮眼,而阿里的技術人員,開心地向記者展示他們最新打造的網紅導購系統,希望用年輕漂亮的美女教你化妝、搭配衣服的影片來匯聚人氣,甚至還有AR和VR虛擬實境系統,讓你體驗沉浸式選擇商品。網路購物平台的全面崛起,直接受到衝擊的就是實體店面,在大陸經商的台商也不例外。不少台灣業者曾向CTWANT記者抱怨,網路平台搶走他們實體店面的生意,若將商品放在網路上賣會被平台抽成、且要求低價販售,利潤更低了,還很容易被消費者比價且留負面言論,「然而在網路時代,不轉型會死、轉了是慢慢死。」而今,不少當年曾叱吒一時的台商品牌,也真的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大家都在網路上買東西,讓實體店家叫苦連天,也只好跟著一起促銷。(圖/陳曼儂攝)曾有台商想培育網紅進軍直播帶貨,但坦言不好做,原本以為以台灣過去稱霸華語樂壇的演藝經驗,可以在大陸順風順水,但總摸不到廣大底層消費者的喜好,加上台商不敢像其他沒包袱的素人網紅一樣踩道德紅線拍片,所以很難火爆起來,且當時不知道怎麼讓流量變成真金實彈的鈔票,所以大多不了了之。這場「新零售」革命,的確做大了中國零售市場,挑戰實體店面模式,但也給了手握流量的頭播主播龐大的議價、甚至定價權利,一個使力過大,廠商和消費者就會淪為韭菜,連同馬雲當年創業的一番壯志,都一起被收割。
Foodpanda「第三波裁員」擬出售部分亞洲業務 台灣10萬外送員皮皮剉
各產業似乎吹起裁員潮,繼晶片大廠「高通」驚爆裁員後,竹科管理局表示,竹科園區已有40多家公司申報裁員,沒想到這股風潮也吹向外送平台,總部位於新加坡的Foodpanda在22日證實,為了讓營運更精簡、更敏捷,公司正進行最新一輪裁員,Foodpanda的母公司Delivery Hero甚至透露,已經在尋求出售東南亞業務的可能性。Foodpanda台灣沒有正面回應裁員消息。(示意圖/報系資料照)根據《CNBC》報導,Foodpanda亞太區執行長安捷爾(Jakob Sebastian Angele)在給員工的信件中表示,公司目前首要任務是變得更精簡、提高效率,被裁員的人員,會依當地規定得到資遣費和離職前有薪假,但安捷爾並沒有提及此次裁員影響的員工人數以及部門。德國媒體《WirtschaftsWoche》在20日指出,Delivery Hero正在把Foodpanda位於新加坡、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和泰國的品牌業務出售。對此,DeliveryHero和《CNBC》證實了正在和多方討論,出售東南亞市場Foodpanda業務的可能性,不過該公司並沒有提及具體的市場。這也是Foodpanda繼去年2月及9月以來的第3波裁員。Foodpanda自2012年創立以來,Delivery Hero尚未盈利,2023年上半年淨虧損8.323億歐元(約289.14億元新台幣),2022年上半年淨虧損14.95億歐元(約519.36億元新台幣)。台灣是Foodpanda營運最成功的國家,擁有10萬個簽約商家,並有10萬名外送員,去年商品交易總額(GMV)達新台幣7百億元。另外,德國媒體聲稱,買家可能是新加坡叫車平台Grab。但當《CNBC》詢問時,Grab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針對外送平台吹起裁員風,據《數位時代》致電向Foodpanda台灣求證,對方僅表示會遵從亞太區的指令,目前並沒有多訊息分享。Foodpanda傳擬出售部分亞洲業務提升效率。(圖/翻攝自推特)
旅館轉疫手1/觀光業起死回生?大宗旅館交易上半年僅1筆 總成交額暴跌逾9成
疫情走向復甦,國際旅客回流,市場反彈,前兩年出現的「旅館轉手潮」也有消停跡象。觀察近年大宗旅館交易量,從2021年的高峰走下坡,到今年僅出現1筆5億元以上旅館出售案。商仲業者觀察,旅宿業競爭激烈,又得面對缺工、成本漲的壓力,即便觀光回溫仍缺乏投入誘因;而購地大戶建商們受到打炒房、選舉年影響,獵地趨向保守,都讓今年旅館交易量停擺。根據商仲世邦魏理仕統計2022年至今全台總金額超過5億元的大宗旅館交易,截至今年上半年,較大型的旅館交易僅有「台北綠蒂大飯店」1筆,成交金額5.44億元,其餘10筆皆是2022年產生。對比2021年全年總成交金額接近250億元的盛況,可說是天差地遠。估計今年全年旅館交易總額比起2021年將爆跌9成以上。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推測應與房市盤整、建商購地態度保守有關。央行在2021年12月祭出第四波打炒房,除了限制建商購地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保留1成動工款外,為了遏止借錢養地陋習,也在2022年1月公告購地後18個月內須動工,因此建商獵地腳步放緩。根據世邦魏理仕報告揭露,2023年上半年建商購地金額僅剩308億元,較2022年同期銳減54%。國門開放後大家搶出國玩,不過入境的外國旅客復甦腳步緩慢,又有產業缺工問題,旅宿業者嘆經營不易。(圖/方萬民攝)除此之外,疫情解封後,觀光業回溫,也讓部分旅宿業者心態有所轉變。李嘉玶觀察,「疫情間原有意出售資產的業者,開價本來就不低,因此遲遲沒有成交,照理說乏人問津時,理應會降價,但沒有,到了解封,對於售價更是期待,買賣雙方很難找到平衡點,短期內將不利於成交量能回升。」據了解,量體大的旅館、飯店多半會交由商仲標售,中小型規模的旅館、民宿則會透過房仲或售屋平台銷售。以世邦魏理仕而言,2021年最多同時手握5間旅館出售案,遍佈台南、台北、宜蘭,合計銷售金額接近百億,目前僅剩1件待售案。有趣的是,根據元宏不動產統計各大房仲售屋平台待售旅館數量,早在2018年就掀起中小型旅館的出售潮,且待售高峰竟是落在疫情前的2019年,一度突破200間以上,其中以花蓮、高雄、台中、台北為重災區。今年7月再度統計,掛售數量只剩23間。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觀察,觀光業持續回溫,部分旅宿業者心態亦有所轉變,有意出售資產的業者可能提高對售價的期待,短期內不利成交量能回升。(圖/李嘉玶提供)元宏不動產研究總監陳傑鳴分析,因是疫情爆發後,來客量差,旅館營運面臨困境,也導致賣價越來越差,希望趕快脫手的已經低價成交,不願低賣的選擇直接關門歇業或走都更,因此中小型旅館掛售數量反而在疫情後下降。他直言,解封後,遊客都回來了,更不需要賣了,因此今年待售旅館數不多。不過現在旅館業就真的一片欣欣向榮嗎?一位本土連鎖品牌旅館集團的高層就說,雖然解封,但要跟疫情前比仍是不盡理想,只有港澳韓客回來較多,日客恢復不到5成,陸客也沒進來,今年以來入境國際旅客300萬人,大家都搶出國玩,國人出境卻有600萬人,真正留在台灣消費的不多,「旅館業長期供過於求,沒這麼樂觀,又面臨缺工,前線作戰很辛苦,想投入這行的少,旅館產業的興衰,還要段時間觀察,或許明年第2季之後,才會見真章。」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也分析目前旅館交易停滯的原因,1.觀光客仍未達到疫情前水準,2.國際連鎖飯店以軟品牌方式協助提升傳統本土飯店的競爭力度,3.租金漲幅追不上經營、整修成本,4.餐旅業普遍缺工問題,5.建築投資業從補庫存轉為去庫存,投資動能有限,6.利率上升,符合投報門檻的物件有限。「旅宿業競爭大、成本越來越高,想接手繼續做旅宿的不多;原本還有建商買來改建,但現在重建成本也高、融資條件更難,使得建商接手的動能也消失。」不過黃舒衛也從中觀察到商機,目前待售旅館大多都是「帶租約出售」或「售後回租」,有穩定現金流,反而是中長期置產客進場的機會,尤其在中南部,還是有較易入手且風險較低的產品。他進一步解釋,現在很多連鎖旅館都走向「以租賃代替持有」輕資產的營運模式擴張,像某知名旅館連鎖品牌,目前高雄及花蓮的分館,就打算售後回租,投報率估有3.5%,投資人要進場可以優先找這類產品。北部地區賣相較好的,大概都是具有「危老題材」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全棟旅館。像是去年北投成交的3件旅館案都符合危老條件,皆由建商買下或協議合建;今年唯一成交的「台北綠蒂大飯店」也是屋齡達44年的危老建築。李嘉玶透露,11月將公開標售的「安和精品旅館」,就位於大安區精華地段,業主持有很久想活化資產,所以決定割愛出售,由於雙面臨路方正角地,又是單一產權全棟大樓,具危老及都更開發潛力,應可為下半年急凍的旅館交易市場增添活水。
中國電商618業績不佳? 消費增速創3年最低
中國電商平台迄今均未公布618消費節總成交額,大數據顯示,今年618全網交易總額增速創3年來最低;快遞業者多表示,618快遞量未見明顯增加。作為疫情3年後的第一次大促銷,今年的618成果似乎顯示消費尚未復甦。儘管電商們拚低價、搶流量,但6月18日結束迄今,無論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還是抖音、快手,都沒有公布今年618總成交額。這是繼去年「雙11」購物節,中國電商第二度未發布這個半年一次大促銷的成績單。根據中國電商大數據公司「星圖數據」統計,今年618全網商品交易總額達人民幣7987億元,創近6年來新高,較去年多1028億元;但增速已連續3年放緩,今年僅比去年增長14.77%,增速降至近3年來最低點。星圖數據指出,「但消費者的熱情似乎不比當年,冷靜中透出些許麻木,行業整體趨於平淡。」電商大打低價促銷的618,未見消費明顯復甦,也反映在快遞量上。根據中國交通部公布的數據,5月29日至6月4日以及6月12至18日兩個618大促銷高峰期,郵政快遞累計攬收量僅比前期增長逾8%;6月5日至11日,郵政快遞攬收量甚還下跌7.04%。儘管去年物流受到多重因素影響,618的單日入庫快件量最多還能達到1500多件,沒想到今年表現更差。快遞業者認為,消費熱情下降,低價策略失靈是618快遞業務冷清的根本原因。
搶21兆美元B2B商機 研華推工業物聯跨境電商平台IoTMart
工業物聯網大廠研華(2395)14日宣布推出全新工業物聯跨境電商平台IoTMart國際站,是研華除既有的經銷模式外,新創的線上商業模式服務,將以中小型客戶為首要目標,目標在2025年為研華帶來3億美元的營收貢獻,占比10%。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預測,直至2027年,全球B2B電商的總商品交易總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GMV)預計將達21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7%。Gartner更預測, 2025年全球有近八成的B2B交易將發生在網路上,因此,跨境電商在未來的產業貿易市場中越顯重要。研華全球物聯網電商事業副總經理張仁杰表示,公司不斷思考並推出創新且多元的模式來服務客戶,由過去傳統的電話客服、三角貿易模式轉向數位服務,到即將上線的IoTMart國際站,都是希望以最適性之服務來滿足各類客戶之需求,以達到長尾效應,並進一步增加營收。張仁杰進一步補充,對於現有客戶而言,全新的IoTMart國際站不僅解除採購最低數量要求、隨時備有庫存並快速交貨的最基本需求,平台上的跨境快捷(IoTMart Xpress),更能加速拓展海外業務和技術轉移,使概念驗證(POC)快速且無縫實踐,同時省去中間可能產生的庫存壓力、金流和物流等繁瑣作業和費用。IoTMart國際站接受全球訂單,提供快速接單、發貨和到貨服務,客戶可以透過自助操作和訂單追蹤功能進行全程透明的交易,平台上也提供研華最熱銷的前500款工業物聯網產品,藉由AI預測提供個人化的產品推薦,提升客戶體驗。此外,IoTMart國際站還引進智慧倉儲機器人,實現倉庫操作的自動化,提高揀貨和上架的效率,進一步加快訂單處理速度,實踐當天發貨直達全球192個國家,並提供全天候的客戶服務。
新法上路前黃燈期 豪宅買氣有望回暖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過關,私法人購屋申請許可制規定對豪宅市場的衝擊,在1至2月多個連假後逐步走出冷靜期,「豪宅剛需族群」陸續回籠看屋。由於內政部再三強調不溯及既往原則,讓高資產族群,尤其有以私法人名義置產節稅需求的買方,趕在新制上路前這段「黃燈期」加速佈局,尤其聚焦豪宅地段內少數「國際建築大師光環加持」、「具備收藏價值」的破百坪成屋豪宅。琢白258坪住宅空間禮聘有「資本圈第一時尚先生」之稱的香港CCD鄭中設計事務所規劃。(圖/業者提供)銷售業者指出,近年建築原物料漲勢不見盡頭,購買新落成的建案可說物超所值,可以迅速讓資金轉成抗通膨資產,享受通膨的增值利多。尤其像「琢白」這類成屋超豪宅社區,住戶全是擁有雄厚事業影響力的企業主,更不乏外籍跨國企業老闆,都有絕對實力捍衛社區資產價值不墜。位於頂層31樓的凌空公設俱樂部,對坐台北101享稀有絕佳視野。(圖/業者提供)「琢白」樓高31樓,建築通體純白,輕快明亮,猶如一座現代主義雕塑。從建築外觀到室內空間都由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紐約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麥爾(Richard Meier)全盤操刀設計,是信義區最高的住宅大樓,也是理查麥爾全球含括公共建築、私人別墅與住宅大樓等兩百多項作品中,第五座超高層住宅大樓。「去年11-12月間出現首波趕修法前出手的台北豪宅買氣,交易總額逾20億元,且超過七成是私法人名義、無貸款全額現金購買。今年第二季台北有望出現第二波搶在新制上路前的豪宅交易熱。」銷售業者指出,綜觀去年底豪宅交易兩大特色,其一是高比例法人名義買豪宅,著眼於未來長期的持有成本和部分裝修費用都可做節稅之用,也利於家族置產規劃和公司資產配置。其二是動輒3-6億元的豪宅仍有高比例是無貸款現金購買,對實力雄厚的高資產族群並沒有構成障礙,長期抗通膨且具收藏價值的超豪宅,仍是高資產族群的剛需。
豪宅新列傳2/潤泰父子情深砸17億住上下樓 有史來最猛豪宅交易是「這筆」
《平均地權條例》私法人購屋限制,去年吵得沸沸揚揚中,加速法人搶購豪宅。據實價登錄,去年12月北市至少有8間法人公司趕在法案上路前購置豪宅,其中就有6筆為無貸款交易。而去年最大筆豪宅買賣,則是龍巖李世聰家族的凱叡物業,以13.7億現金進駐「文華苑」,寫下實價登錄以來最高成交總價的紀錄。去年法人購置的豪宅中,2022十大豪宅排行居三、四、五名的「松濤苑」、「文華苑」及「潤泰敦峰」頗受歡迎,不但成交在最高單價,且現金購入零貸款。排名第三的「松濤苑」,位於北市博愛特區植物園旁,由潤泰集團打造的12層樓豪宅,去年潤泰總裁尹衍樑兒子、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以鵬霖投資公司名義,買下自家豪宅11樓戶,以總價8.2億元、單價250萬元成交。由於北市植物園總面積占地約8.2公頃,被稱為「台北市都市之肺」,彷彿是社區後花園,還具有遼闊的綠蔭景觀,讓「松濤苑」曾名列蘇富比國際物業所選出的全球5大夢幻豪宅之一。「松濤苑」總戶數僅20戶,每戶規劃約162、181坪,11、12樓甚至規劃330坪。2013年剛推出時,尹衍樑就以總價8.75億元、每坪260萬元買下12樓頂樓戶為社區「定錨」,大咖住戶還包括華威創投的資深合夥人張志成。今年1月31日傍晚,尹衍樑與尹崇堯父子倆被民眾直擊,下班後在杭州南路牛肉麵店用餐,兩人點了千元有找的排骨麵與小菜。當時本刊曾詢問尹衍樑,與兒子是否不時在巷弄間尋美食,飽餐順便話家常,獲尹衍樑親切回應:「是。小店味道好!」據了解,尹衍樑年輕時曾邊上班邊攻讀博士學位,「晚上右手寫論文、左手抱剛出生的尹崇堯」;知情人士也指出,尹衍樑珍惜親子關係,不時會找尹崇堯聚聚。這次尹崇堯買進自家豪宅,就住在父親樓下,父子情深可見一斑。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曾在2015年買進「文華苑」其中一戶,不到1年即脫手,時隔7年,女兒KELLY LEE再度出手,這次大手筆買下頂樓戶,總價高達13. 7億元,且無貸款買進。(圖/龍巖提供、報系資料庫)高掛第四名的則是松山區豪宅「文華苑」,去年14樓頂樓戶以13. 7億元、單價244萬元成交,含14個車位權狀高達700.2坪,買家為凱叡物業,公司登記代表人KELLY LEE,地址就登記在龍巖集團起家厝、天母華廈「李氏龍園」的2樓,推測正是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的女兒KELLY LEE買下。「文華苑」為地上15層建物,全社區僅26戶,以酒店式管理著稱,受到國巨集團董座陳泰銘、精英電腦前董事長蔣東濬青睞,2人持有多戶。李世聰家族曾在2015年間,以約5.3億元買進「文華苑」11樓其中一戶,不到1年,即轉手給陳泰銘,賠售1,700多萬元;時隔7年,再度大手筆回頭買下頂樓戶。「文華苑」睽違3年首見交易,就創下社區單價最高紀錄,也一舉締造台灣豪宅史上單宗交易總額最高紀錄。松山區豪宅「潤泰敦峰」,英屬維京群島商「晶安投資」一次豪砸4.5億元,於去年5、6月分批買下次頂樓22樓2戶,1戶總價2.5億元,另1戶2億元,單價皆為239萬元,為「潤泰敦峰」擠上第五名。去年三商集團創辦人陳河東(左)的夫人許昌惠(右),也以法人名義買進豪宅「潤泰敦峰」,圖為1997年兩人雙胞胎兒子,雙雙同時舉行婚禮時所攝。(圖/報系資料庫)去年買進「潤泰敦峰」的還有法人「闔圓投資」,1月時砸1.9億元買進13樓戶,每坪單價約190萬元,進一步查詢,買家為三商集團創辦人陳河東夫人許昌惠;5月還成交17樓戶,總價1.78億元、單價201.9萬元,買家是「華源資產管理」,代表人為楊耀程,經查,背景是一家香港室內設計公司。另外,15樓、21樓也有法人成交,「澄美國際」砸1.71億元、每坪193萬元買進15樓,代表人為洪鈺珍,公司登記在信義計畫區資深豪宅「國際名邸」;僑外資「菊川國際」則是花砸1.88億元、每坪215萬元買進21樓,代表人為徐淑鈺,背景為照明器材零組件製造及銷售。「潤泰敦峰」基地原為黑松集團持有,後由潤泰集團標下興建,雖非傳統黃金門牌,但訴求垂直綠化風格,景觀視野無虞,又有無邊際泳池等豪宅公設,出門就可逛微風百貨,吸引不少低調的隱形富豪,亦有不少境外法人入手,堪稱松山區最吸鈔豪宅。
豪宅冷氣團報到1/北市億元宅爆交易「腰斬」 急售讓價千萬明年現形
今年下半年,房市交易量能縮減,有感降溫,豪宅市場也上演大跳水戲碼。據房仲業者統計,今年北市指標豪宅區價格未見明顯跌勢,但總價億元起跳交易件數明顯不如去年,尤其中山、信義區呈現交易量砍半慘況,業者認為,在資金洪水滾滾退潮下,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上路,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2023年下半年恐出現更多讓價千萬賠售的交易出現。今年9月,信義計畫區知名豪宅「冠德信義」一戶12樓含4車位,共267.7坪的豪宅物件,被以總價4.1億元現金購入,換算每坪單價約188.5萬元。由於相較2年前出售同一社區不同棟別的12樓時,實價登錄每坪單價約216.7萬元,等同讓價5800萬元、打87折出售,引起市場一片譁然。雖然業者多認為恐是單一個案,卻十足有感豪宅市場出現交易走冷。台灣房屋就實價登錄統計發現,北市豪宅匯聚的信義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4區,今年1~10月總價億元起的豪宅與去年同期相比,交易全進入寒冬,中山區量減5成2,信義區也有4成的跌幅;價格方面4區漲跌互見在1成之內,目前尚無因量縮而有明顯崩盤情況。信義區豪宅「冠德信義」今年9月一樁交易,屋主比起同層不同棟的鄰居讓價千萬引發討論,不過房仲業者認為願讓利這麼多,若非屋主個人因素急售,可能還與面向或現金交易有關。(圖/翻攝自冠德信義臉書)大安和信義區的豪宅均價,分別年跌3.3%、6.8%,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主要是因大安區去年成交較多單價200萬元以上豪宅,像是「信義聯勤」成交10筆、「仁愛帝寶」1筆等,因此也拉高整體單價,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信義聯勤」僅成交6筆,其他像是「和平大苑」、「吉美大安花園」,單價則落在140~175萬元上下。台灣房屋信義安和捷運加盟店店東廖德欣表示,今年股市走跌、美國持續升息、俄烏戰事頻傳、兩岸對立升高,使得資金開始出逃流向國外,尋找更好的標的,豪宅買方因卻步,讓市場趨近不動,最大影響就是經濟層面,「不過豪宅掛售1、2年是常有的事,除非屋主真的遇到自身經濟出現大問題,不然要看到大幅價跌的狀況並不容易。」東龍不動產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觀察「量跌最兇,漲幅卻最多」的中山區表示,中山區豪宅分布有分散落市區的個體豪宅與大直豪宅聚落,今年走跌較多的是市區豪宅,都是靠大直豪宅在撐量;價格方面小漲7.4%,推測是因為今年「西華富邦」主要交易集中在高樓層,每坪單價動輒200萬元起跳,拉抬整體成交單價。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即便近2、3年全國房價創高,但豪宅產品一直有賠售資訊傳出,可見豪宅市場有多不景氣。以目前市況看來,在升息與熱錢退潮的環境下,2023年整體房市只能保守看待,豪宅市場想繼續復甦難度相當大,估計僅能維持指標豪宅「偶有佳作」的格局。陳泰源也說,雖然前2年整體房市大好,但豪宅市場表現並沒有到多亮眼,頂多喜新厭舊下,新豪宅才陸續有成交,但中古豪宅賣得比較辛苦。去年有很多豪宅屋主只要小賺就願意跑,今年眼看市況衰退,屋主也都知道錯過最佳賣屋時間,若不急,寧可擺著不賣,也不願賠售,但若碰上需資金調度、資產調整的,頂多撐個半年,「預期明年下半年後,陸續會出現降價求售的案例,尤其是幾億元的房子砍價動輒就是千萬,雖是少數個案,但金額卻相當可觀。」不過有「豪宅王」稱號的住邦佳士得國際資產總經理劉陳傳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今年交易量跌主要是「前幾年該買都買了」,導致今年不會像以前持續追加價,但因原物料上漲和通膨影響,也不太會出現跌價。北市松山區指標豪宅「文華苑」,今年7月也傳出交易,14樓戶以總價13.7億元成交,買家推測為龍巖集團董事長李凱莉,一舉締造台灣豪宅史上單宗交易總額最高紀錄。(圖/龍巖提供、翻攝自東方文華酒店臉書、報系資料庫)劉陳傳認為明年房市,在豪宅供給量不多的情況下,「量不會增,價也不會跌」,他也強調,他指的豪宅不包含一般高價住宅,在高資產族眼中,能稱得上「豪宅」的,如信義區的「琢白」、「冠德信義」、「信義首席」、「信義文心」、「皇翔御琚」等,或依世界趨勢有飯店服務進駐的酒店式公寓,如東方文華酒店和「文華苑」、台北萬豪酒店和「西華富邦」等,才稱得上是真豪宅,「而市場永遠不缺買豪宅的大咖!」劉陳傳專為國內金字塔頂端客戶服務,就他觀察,這幾年出現疫情與戰事衝擊,都不會影響豪宅市場,因為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創造出另一批有錢人,例如發疫情財的產業、企業,「豪宅市場比較特別,買家除了自用,還帶有點收藏心態,就看市場上有沒有出現真正條件好的豪宅吸引買家出手而已!」
急擴廠 仁寶砸9億取越南土地
代工大廠仁寶(2324)於上個月11日公告將於越南設立子公司CEV,目標透過旗下子公司Billion Sea Holdings Ltd.(BSH),挹注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4億元)於越南設立100%持有之越南子公司,名稱暫定為Compal Electronics(Vietnam)Co., Ltd.(CEV),再藉由CEV在當地取得生產用之預定基地的土地使用權,以因應客戶需求、擴充產能。16日再代其越南子公司CEV公告,在越南太平省連河泰工業區(Lien Ha Thai Industrial Park)以交易總額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2億元)已經取得土地使用權,正式加速產能擴充計畫。該土地占地達12.1萬坪。依仁寶先前規畫,新擴之產品線初期將以智慧裝置為主。至於原有位於永福省的越南兩廠,皆以非PC產品線為主,生產含括部分網通產品及智慧手持裝置產品,甫完成擴產的越南二廠亦於去年下半年完工投產。仁寶第3季稅後純益20.4億元,年減53%,主要受終端需求下滑影響,第3季EPS0.47元,第2季0.46元,去年同期為1.0元。仁寶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62.14億元,年減34.2%,前三季EPS1.43元,去年同期為2.17元。仁寶持續降低中國地區產能預估,並聚焦伺服器、車電、5G、智慧物聯網、醫療等新事業,內部預估今年第4季整體PC出貨,將較第3季下滑5至10%,明年首季PC出貨將持續衰退,但明年全年整體業績衰退幅度將小於今年。
南韓史上最大軍火出口!波蘭採購近1700輛坦克、自走砲 專家提出質疑
波蘭國防部於當地時間28日宣布,將向南韓採購980輛K2主戰坦克、648輛K9自走炮,以及48架FA-50輕型攻擊機,據悉此次採購的部分軍武是用來填補俄烏戰爭爆發後,波蘭軍援烏克蘭舊式坦克所留下的武器缺口。而本次交易的軍備總數之大,也堪稱是南韓有史以來最大宗的軍火出口案。據波蘭國防部接受美國CNN採訪的報導,現代汽車集團旗下之「現代樂鐵」製造的180輛K2主戰坦克將在年底前運抵波蘭,其餘800輛升級版的K2坦克將會在2026年於波蘭本土的生產線直接量產。由多產業巨頭韓華集團旗下之「韓華防務公司」製造的48輛K9自走炮,也將在年底前交付波蘭,其餘600輛則會自2024年起陸續交貨,並於2025年開始授權在波蘭本土生產。波蘭國防部指出,這些新到貨的軍武,將會取代該國先前軍援給烏克蘭的200多輛自走榴彈炮和蘇聯製坦克,但並未說明此次軍購案的交易總額。此外,FA-50攻擊機則是由韓國航空宇宙產業(KIA)與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聯合打造的超音速輕型戰鬥機,自2013年起在南韓空軍中服役,它的戰鬥和教練機等系列款式至今已外銷至菲律賓、泰國、印尼、哥倫比亞及伊拉克等國。南韓退將、特種部隊前指揮官全仁釩(Chun In-Bum)也對此表示,該軍購案是南韓史上最大的一宗軍火出口案。然而,部分國防工業分析師卻質疑韓國的武器可能不適合歐洲國家使用。專門從事陸戰研究的國防工業分析師、前英國陸軍軍官德拉蒙德(Nicholas Drummond)就指出,韓製的K2主戰坦克本質上是德國豹2主戰坦克的弱化版。「同樣的炮管、發動機和變速箱,但電子結構較差。不錯的戰車,卻不是一流的主戰坦克。」他還補充,歐洲若要仰賴亞洲製造的硬體零件最終可能會面臨供應鏈問題。「亞洲國家從韓國購買是正確的,因為這些客戶在戰時很容易獲得後勤支援。但歐洲若發生戰事,要取得南韓的硬體供應可能更具挑戰性。」
與百年道瓊資料庫合作 奧丁丁進軍全球B2B跨境支付
在全球跨境支付使用率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各國對於金流掌控更趨嚴謹,主打區塊鏈技術的奧丁丁集團特別與財經數據提供商道瓊(Dow Jones)合作,運用其風險資料庫已滿足各國對金流的監控,預計在下半年與海內外金融機構合作,提供更多元的金流服務。英國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指出,全球B2B跨境交易總額將從2021年34兆美元成長至2026年42兆美元,因此奧丁丁集團近日宣布與成立超過130年的財經數據提供商道瓊(Dow Jones)合作。使奧丁丁支付(OwlPay)可以運用其全球合規風險資料庫(Dow Jones Risk & Compliance)強化認識客戶(KYC)落實客戶盡職調查(CDD)滿足各國金融規範。在2021年Q4,奧丁丁先是推出B2B一站式整合性支付服務OwlPay,2022年Q2將服務範疇擴大至全球跨境支付服務,同時與英國金融犯罪防制系統供應商Napier落實洗錢防制(AML)、打擊資恐(CFT)等措施。OwlPay合作夥伴關係拓展總監彭鈺真表示,目前正積極和台灣數家中大型銀行、海外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串接,並持續與房地產、汽車、農產品進出口等不同產業企業客戶洽談合作,而全球跨境支付服務自5月推出至今已獲新加坡企業導入串接。奧丁丁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王俊凱透露,OwlPay於推出海外企業B2B跨境支付服務後,首波將進軍美國、日本、新加坡與歐盟地區,接下來將公布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新訊,未來將在符合國際監理規範基礎下,以不同區塊鏈結算網路、美元穩定幣應用,持續與合作夥伴推動更快速、成本更低的全球B2B跨境支付服務。
光環跟著獎勵褪 北市老透天交易總額減3成
危老條例自2017年5月公布實施後,台北市老宅成房市亮點,屋齡30年以上老透天的交易量也攀升,2020年交易量來到顛峰514筆,成交總額251.8億元,但隨著危老容積獎勵10%在2020年5月結束,2021年交易量也下滑至409筆,成交總額僅171.8億元,與2020年相比大減31.7%。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危老重建需要100%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同意,但沒有基地面積限制,而透天產權通常較單純,是危老議題下的熱門物件類型,不過危老容積獎勵10%在2020年5月結束,之後每年減少2%容積獎勵,多少降低投資人及開發方的進場意願。統計2017年至2021年共5年台北市各行政區30年以上透天交易,成交總金額最高為士林區177.6億元,第二高為北投區143.1億元,另外中山區及大同區近5年的成交總金額也破百億;然而成交筆數最多的萬華區,雖然成交388筆居冠,但銷售總金額未達百億,成交總金額僅排台北市第5名。郎美囡分析,台北市居住密度高、素地稀缺,因此土地坪數大的透天成危整合開發的目標,近幾年經過危老及都更議題發酵,具開發價值、產權單純的透天更顯珍貴,士林區、北投區及萬華區,開發早且供給多,近年不少移轉個案因為繼承發生而積極轉手,更讓交易加溫。其中,士林區及北投區透天若位在主要道路、面積大者,總價可在5000萬元以上,加上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加持,近幾年成交表現不俗;至於萬華區雖然交易筆數最多,但大多為屋況老舊、土地面積小的透天,而地段佳、具有店面效益的透天屋主通常惜售,或買賣雙方價格拉鋸,故成交總價偏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透天產權單純,具有進可攻退可守優勢,近年若符合危老條件者可單獨重建的個案,更頗獲投資人青睞,不過提醒有意願轉進這類產品的購屋人,時程獎勵逐年減少,雖然各地方政府也各有危老補助,其申請期限不同,若有長期作戰打算的投資人,個案本身最好有租金收益,此外更應充分掌握有利資訊及條件,始能創造更高的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