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供應鏈
」蘋果首款生成式AI手機9/10亮相 分析師:看好換機潮喊上273美元
消費電子巨頭Apple計劃於9月10日清晨推出其最新款iPhone和其他幾款全新產品, Wedbush資深分析師丹·艾夫斯的領導團隊在投資報告中表示:「對於亞洲供應鏈的調研讓大眾對蘋果新一代智能手機需求更有信心,在這個超級升級換代週期中,蘋果將在未來一年迎來期待已久的增長復興。」分析師們補充表示,他們現在更加相信iPhone 16全系列的初始出貨量將超過9000萬部。27日蘋果公司發出秋季產品活動邀請函,宣傳標語正式定爲「Glowtime」,這可能是蘋果對升級版Siri及其新推出的「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新型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認可。蘋果總計市值目前高達3.45萬億美元,穩坐「全球最高市值上市公司」寶座。Wedbush Securities對蘋果的股票評級爲「跑贏大盤」,12個月內的目標股價則定爲285美元。截至收搞,蘋果股價盤中228.03美元。而其他華爾街機構普遍看好蘋果未來12個月內的股價走勢,其中摩根士丹利予以273美元為目標股價。蘋果已經宣佈將在9月10日於加州庫比蒂諾總部舉辦新聞發佈會,預計將發佈全新款的iPhone、Apple Watch以及AirPods。此次發佈會對蘋果無論股價還是業績而言都至關重要。
iPhone 15系列需求強勁 分析師:上調蘋果目標價至240美元
上週五(22日)美股盤前,蘋果股價小幅上漲,四款iPhone 15系列機型於當日正式發售。外媒報導,Wedbush證券分析師艾夫斯(Daniel Ives)表示,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艾夫斯指出,目前為止消費者最關注的是iPhone 15 Pro Max,這款機型的短缺情況,已經開始在整個供應鏈中加劇。並將蘋果的股票評級調整為「優於大盤」,目標價為240美元。艾夫斯補充稱,iPhone 15系列手機的預訂量,超出了他和華爾街大多數人的預期,對亞洲供應鏈的調查顯示,蘋果的出貨量可能達到8500萬部,甚至可能達到9000萬部,理由是美國三大電信巨頭AT&T、Verizon以及T- mobile等電信業者的促銷活動非常吸引人。不過,在美國銀行分析師Wamsi Mohan看來,電信業者的促銷活動不太可能成為需求的主要推動力,因為iPhone 15系列手機的促銷活動補貼,似乎與去年iPhone 14系列的相同。因此,分析師維持對蘋果的「中性」評級。
製造業加速撤出中國 經濟學人:台灣等14國亞洲供應鏈「Altasia」壯大中
美中兩國對峙情勢日益明顯,全球製造業也加速撤離中國。據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期刊指出,包括台灣在內的14個國家共同構成亞洲替代供應鏈「Altasia」(alternative Asian supply chain),未來可望逐步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生產活動重心。不過,這其中也隱含挑戰,在出口額方面,Altasia各國加總起來與中國不相上下,去年9月以前的一年期間,Altasia總計對美出口6340億美元商品,較中國對美出口總額6140億美元稍多。不過中國對美出口以電子產品為大宗,Altasia中不是各國都能供應具有競爭力的相關產品,無法在所有產業類別完全取代中國,且各國基礎建設發達程度不一,彼此之間還存在法規和行政作為差異等。經濟學人期刊在今年2月即提出Altasia這個概念,近日則進一步刊登文章指出,美、中兩國地緣政治分歧促成Altasia,促使全球製造業者在亞洲尋找中國以外的新生產基地。這14個國家是台灣、南韓、日本、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汶萊、孟加拉、柬埔寨、菲律賓、寮國。雖然區域裡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和中國匹敵,但加總起來還是有可觀的競爭力。目前對許多企業來說,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供應鏈已是當務之急,未來幾年可能在14國裡持續找尋商機。至於技術勞工,Altasia和中國在數據上也差異不大,Altasia擁有1.55億的25至54歲、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人口,中國則是1.45億。另一方面,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2018年最新物流績效指數(LPI),以滿分5分為基準,中國得分3.61,在160個受評國家排名第27,而在Altasia,得分從日本的4.03、新加坡的4,到孟加拉和柬埔寨的2.58都有。日、星高居世界總排名前10名,而孟加拉和柬埔寨的排名則落在後半段。「經濟學人」指出,整體而言,中國的生產能力難以被完全取代。此外,Altasia 樣態多元的經濟體無法如中國單一實體般運作。儘管各項貿易協定有助減緩法規障礙,基礎建設和後勤物流服務仍是一大障礙。
台股午盤站回萬八 海運航空股成交量續噴 聯電華邦智原上漲
台股虎年開紅盤大漲加權指數收在17900.3點,今天(8日)則是站回萬八,目前約為18024.39點,成交逾2411億元,其中華航、長榮、長榮航、陽明、聯電、開發金、萬海、華邦、中信金、智原股價上漲且為成交量前十。根據中華徵信所最新研究指出,過去五年來28大類股合併營收成長率,除了觀光類股先後受到陸客禁來台以及連續兩年的Covid-19疫情影響營收總額呈現是41.05%的衰退外,其他27大類股營收總額均為正成長。其中五年(2017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前到2021年後疫情經濟反彈)國內上市公司(不含KY股)營收成長率類股,又以半導體類股營收成長率達103.24%表現最為強勁。航運類股靠著2021年全球貿易復甦以及塞港的特殊情況,以81.74%居次。資訊服務、電子通路業及建材營造類股則各54%、53.38%及42.06%分局第三到第五名。永豐投信指出,升息壓力下,市場偏好業績題材與美財報正向的科技股供應鏈表現,此外,科技股跌深權值標的,股價下跌後殖利率上升,基本面穩健等利多因素護體下,也帶動紅包資金回流挹注。若再度出現行情大幅回弱,將提供投資人市場短期修正後的較佳進場點,其中,ESG權值型ETF與偏重科技股配置的ETF為近期回檔後反彈潛力較大標的。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則表示,在基金投資策略中,以風險承受度的差異分成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的資產配置。積極型配置以追求更多報酬為目標,可承擔較大波動的投資人,建議可選擇收益多重資產基金。以中長期財務規劃為目標的投資人,可選擇穩健型配置,以兼顧資本利得及收益的海外平衡組合基金;保守型配置是想建立穩定現金流來源,如退休族、或找尋資金停泊的投資人,則可選擇以穩定債券收息的債券組合基金做為母基金,搭配較活潑的基金達到穩中求勝的成效。比較活潑的股票型基金像是台股、亞股中的印度、中國、東協,或是美股生技基金都是不錯的標的,如此可將原先穩定的投資組合,加入較活潑的獲利因子,優化長期投資報酬。富邦ETF 基金經理人楊貽甯則表示,鑒於越南今年升息機率極低,加上近350兆越盾振興經濟方案加持,研判越股可望整理後打底反彈。楊貽甯分析,展望2022年,基於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調查結果,越南工人的工資比中國低3分之2,但勞動力品質卻與中國相當,廉價勞動力成本將成為越南最大的競爭優勢。其次,越南近亞洲供應鏈,尤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將為吸引外資就近設廠最大關鍵,加上日韓兩國正面臨結構性問題,使其被迫必須加強對外投資,預估FDI將延續去年淨流入越南的趨勢,越南將被視為日韓兩國企業對外投資首選。
不甩疫情美陸大亂鬥 華爾街上演V彈主角的是他們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美國失業率躥升,國內生產毛額(GDP)暴跌,但尖牙股(FAANG)為首的美國科技大廠股價仍然逆勢上漲,在華爾街上演V型強彈。尖牙股為近期美股反彈的主要推動力。尖牙股中的臉書、網飛和亞馬遜,近幾日股價皆再創歷史新高,而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距離歷史新高水準也只有咫尺之遙。此外,成份股包括特斯拉、推特、輝達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大廠的紐約證交所(NYSE)FANG+股價指數,2020年迄今躥升24%,盤旋在新高水準。同期標普500指數下跌7%,美國小型股指標羅素2000指數跌幅達15%。投資人湧進尖牙股不僅意味著,市場相信科技大廠能安然度過這場公衛危機,也反映疫情只會讓大眾更加依賴科技。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策略師薩賀(Seema Shah)表示,科技大廠因為封城和社交距離限制而受惠。亞馬遜可以說是最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居家防疫加速民眾轉往線上購物。隨著美國數百萬名員工在家上班,企業依賴亞馬遜和微軟等大廠的雲端運算平台。疫情期間民眾出不了門,又沒有時況比賽可看,只能追劇解悶,因此,使網飛也是因疫情受惠的企業之一。疫情雖然影響蘋果的亞洲供應鏈,和衝擊iPhone需求,不過該公司第一季營收仍然增加1%。臉書與Alphabet的廣告業務也受疫情影響,不過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糟。Alphabet第一季廣告收入依舊成長,只是不如以往強勁。在目前充滿不確定的時代,科技股逆勢上漲反映投資人渴求成長。SunTrust Advisory Services首席市場策略師勒納(Keith Lerner)表示,投資人對科技股深具信心,所以願意付高價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