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患者
」 乾眼症 3C 角膜乾眼症患者10年增7成 「全球首款鼻噴液藥」將在台上市
全世界首款以鼻噴給藥方式治療乾眼症的星特潤®TYRVAYA®乾眼症噴鼻液,已獲得衛福部食藥署的新藥取證通知,這是東生華(TW-8432)今年內成功取得的第二個藥品上市核可。東生華總經理楊思源表示,星特潤®TYRVAYA®於2021年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新藥許可證並成功上市,這款由美國製藥公司Oyster Point Pharma研發的新藥,將為台灣乾眼症患者帶來突破性的治療選擇。去年,東生華通過與箕星藥業的策略合作,迅速展開星特潤®TYRVAYA®在台灣的查驗登記與商業化運作,歷經不到一年即取得藥證。乾眼症是一種複雜且多因素導致的眼表疾病,表現為淚膜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東生華所推出的星特潤®TYRVAYA®,屬於一種高選擇性的膽鹼受體促效劑,可促進天然淚液的分泌。在臨床試驗中,參與的1403名乾眼症患者在使用星特潤®TYRVAYA®兩週後,症狀和癥兆即有所改善,持續使用四週後,天然淚液分泌量仍顯著增加。楊思源總經理引用《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數據指出,全球乾眼症治療市場預計在2030年將達到113億美元,預測年複合成長率為7%。而根據台灣衛福部的資料統計,全台乾眼症門診就醫人數在近10年間激增七成,顯示市場需求日益攀升。
《黑白大廚》看健康2/小三生喊「眼睛好乾」 機車族剉著等!風吹空汙增風險
熱門實境秀《黑白大廚》冠軍、評審猛眨眼,疑似有乾眼症症狀,事實上,隨著3C產品普及,乾眼症已成為困擾民眾的常見文明病,甚至出現年輕化趨勢,醫師透露,竟有小三患者因眼乾而就醫。另外,廣大機車族也要當心,因為眼睛長期接觸風、空汙,也容易讓乾眼症更加惡化。依據美國眼科學會估計,全球約有3.4億人罹患乾眼症,光是美國就約有2,000萬名患者,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健保署統計,乾眼症發生率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近20年間每年患者增加人數從38萬人,大幅上升至70萬人,台灣乾眼症盛行率高達30%,每3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推估約有700萬人飽受乾眼症所苦。林口長庚研究團隊更針對1997至2013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的乾眼症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發現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暴增53倍,而且確診時大多已出現角膜損傷的情形,風險較年長患者增加6.66倍,若不及早確診治療,可能致角膜穿孔、發炎潰瘍等併發症,恐有失明風險。「年齡雖然是乾眼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但並非絕對,臨床上看到很多年輕人病況比老人家更嚴重!」朝沐和安診所院長、眼科醫師陳韵臻透露,這與使用3C產品年齡逐漸下探有關,遇過最年輕的乾眼症案例是小三學生,自述眼睛乾澀不舒服,另一個小六學生則是眼睛乾到角膜已破皮。「過去幾乎不會有年輕的乾眼症患者!」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說表示,林口長庚研究團隊發表於美國眼科醫學會的期刊報告卻發現,1998年時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僅占0.01%,但2013年時卻暴增為0.53%。正常的眼睛表面有一層淚液層,由外而內分別為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經由眨眼的動作而均勻分布,形成一個潤滑保護膜,如果有一層分泌不足或是分布不均勻,都會造成乾眼症,因此乾眼症成因可分為缺水型、缺油型、缺黏液型,其中缺油型乾眼症最常見,大多與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孫啟欽教授說,一般來說每分鐘應該眨眼10~12次,每次眨眼就能刺激淚腺分泌,而使用3C時由於眼睛緊盯螢幕,就會減少眨眼次數,長期下來就會增加罹患乾眼症的機率。乾眼症的症狀千變萬化,包括畏光、疲勞、流淚等,多數人不容易立刻察覺。(示意圖/報系資料照)「體質也是原因之一!」陳韵臻表示,如果屬於易發炎的體質,眼瞼的瞼板腺也容易發炎,當影響分泌油脂的功能時就會造成乾眼症。「但乾眼症的症狀其實千變萬化,除了較常見的眨眼,還會視力模糊、眼疲勞、刺痛、畏光、分泌物、流淚等,有些人不會聯想到自己罹患了乾眼症。」若是在不知罹病的情況下,長期騎機車讓眼睛接觸強風、空汙,都可能進一步讓乾眼症更惡化。「例如新竹的乾眼症患者比例就很高,除了多是緊盯電腦螢幕的工程師族群之外,也和新竹風勢強勁有關。」陳韵臻建議機車族選擇有面罩的安全帽,或是配戴具有包覆性防風眼鏡來保護雙眼。想要治療乾眼症,必須多管齊下、內外調理。「首先要就醫確認乾眼症原因,如果屬於最常見的缺油型乾眼症,平常可熱敷眼睛軟化異常油脂,幫助維持瞼板腺通暢,也可以多點人工淚液維持眼部濕潤,避免因長期乾燥引發的慢性眼表發炎。」陳韵臻說,平時使用3C產品時則要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抗疲勞的多焦眼鏡或防藍光眼鏡,盡量減少眼睛的負擔,同時使用20~60分鐘就要看遠方讓眼睛放鬆。如果需要進一步治療,可以採用乾眼針疏通術,利用瞼板腺探針、瞼板夾、顯微刮刀、震動儀清潔儀等疏通瞼板腺。「另外,也可搭配使用用光熱儀器如全脈衝、ㄧ般脈衝或熱脈動儀,同步疏通瞼板腺及促進腺體分泌正常化。」不只如此,飲食習慣也要調整。陳韵臻建議多補充魚油、維生素D、抗氧化營養素等,同時也要多運動、睡眠充足,才能降低身體發炎指數,減少乾眼症機率。
全球首款乾眼症鼻噴劑 年底可望在台取證
台灣目前約有300萬的民眾受乾眼症所苦,乾眼症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眼表疾病,以淚膜受損為特徵。健康的淚膜能保護和潤滑眼睛、沖走異物,然而台灣現行的治療藥物卻尚未能滿足病患需求。東生華(TW-8432)引進全球第一個乾眼症治療鼻腔噴霧劑,其中的活性成分Varenicline,通過結合菸鹼型乙醯膽鹼(nACh)受體而發揮作用。當受體活化後,三叉神經副交感神經通路被激活,導致天然淚液分泌增加,從而達到治療乾眼症的目的。透過新的給藥途徑,藉此增加天然淚液分泌,適用於輕度至重度的乾眼症患者,提供更簡便、安全的用藥選擇。此款鼻腔噴霧劑已獲美國FDA批准作為多劑量包裝,治療乾眼症徵候及症狀, 東生華去年7月宣布在台的查驗登記和商業化權利,已於今年初接獲食藥署新藥查驗登記的續審通知,若審查順利有望於年底取證。東生華總經理楊思源表示,此款噴鼻劑是由美國製藥公司 Oyster Point Pharma 開發的新藥,並於2021年在美國獲得FDA新藥許可證並成功上市。東生華透過與箕星藥業合作,並進行台灣的查驗登記及商業化。根據兩項臨床試驗共940名乾眼症患者使用資料顯示,患者平均在僅使用一劑噴鼻液就有淚液分泌增加的改善,在使用2週期間,患者的乾眼症症狀和癥兆有明顯治療反應,使用4週後平均產生的天然淚液量仍然顯著增加,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楊思源指出,乾眼症全球醫藥市場規模龐大,且呈現迅速增長。根據Global Data的「Dry Eye Syndrome: Global Drug Forecast and Market Analysis to 2028報告」,顯示自2018年到2028年,乾眼症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0.6%,預估至2028年全球市值最高可達111億美元。
好嚇人!眼睛長「12顆白珍珠」 竟是乾眼症找上門
眼科醫師陳韵臻日前在臉書發布一張照片,圖中可見一名女子眼睛睫毛根部長出12顆大小不一的「白珍珠」,讓網友看得直呼「好嚇人!」。醫師解釋,這其實是瞼板腺分泌的異常瞼脂,屬於乾眼症的其中一類。陳韵臻解釋,「瞼板腺」是上下眼皮裡的皮脂腺,大約有2、30條。開口在睫毛根部,主要的功能是分泌油脂層,潤滑眼睛表面、避免淚水蒸散。若瞼板腺分泌出的油量太少、品質不好,或是油無法順利分泌的狀況下,都會造成淚水的油脂層功能不佳,稱作瞼板腺功能障礙。她補充,正常的油脂是清澈的,會隨著每次的眨眼被擠壓出來;不好的油會變得濃稠,像牙膏一樣,這樣的情況會讓眼表發炎,長期下來將造成易有乾眼症狀、分泌物濃稠、結膜紅腫有血絲、反覆長針眼等問題。陳韵臻說,雖然年輕人的瞼板腺型態比老人完整,但因為長時間盯著電腦和手機、熬夜、用眼過度、長期待在乾燥的冷氣房中、過度使用隱形眼鏡等習慣,造成眼板腺功能不佳,加上角膜神經的密度較高,對痛覺較敏銳,因此乾眼的症狀反而更嚴重。她建議缺油性乾眼症患者透過熱敷及按摩,幫助排出堵塞物;也可以選用另含油脂成分的人工淚液或人工淚膠,於睡前使用更能幫助保濕,避免起床睜眼時因過度乾燥造成角膜破皮;或是使用抗生素和調整生活型態,都能幫助舒緩乾眼症狀。她提醒民眾,乾眼症有許多成因,治療方法也有很多種,最重要的還是在出現症狀時及早就醫,經眼科醫師評估後,確認是哪一類型的乾眼症,才能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有時需要多層次的階段性治療,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真正解救乾眼症。眼科醫師陳韵臻在臉書分享患者眼睛長出12顆白色顆粒的照片,讓網友驚呼「好嚇人」。(圖/翻攝自臉書《陳韵臻醫師|眼科學研究室》)
「吹冷氣玩3C」乾眼症求診增1成 不治療影響其他眼疾
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大學眼科榮譽總院長林丕容就門診觀察,乾眼症患者佔了一般門診患者的比例約2成左右,且門診求診人數攀升,較去年成長近1成。主要現在20世代年輕族群因長期置身冷氣房、配戴隱形眼鏡、熬夜習慣以及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等,因此乾眼症不再是年長者專利。民眾普遍對乾眼症的病識感仍較低,忠孝大學眼科侯宗昀院長提醒,事實上乾眼症對其他眼疾治療的連帶影響很大。自己曾收治過一位60歲患者,需進行白內障手術,但又同時患有中重度乾眼症患,因此建議他必須先做乾眼症治療,維持眼球表面淚膜層穩定,才能減少白內障術後併發症的發生。乾眼症跟肌膚的分類方式有些雷同,分成缺水型、缺油型,以及同時缺油又缺水的混合型。我們的淚液構成不單是水,也包含了油脂、黏液,都是由不同腺體製造。如果是缺水型,淚腺問題導致的乾眼症,通常可透過補充人工淚液、淚膠或淚膏治療。然而有高達8成的乾眼症患者,是屬於缺油或混合型,就像臉部T字部位混合肌一般,往往是最難照顧的種類。這類型的乾眼症往往是因為瞼板腺阻塞、萎縮等問題,導致油脂分泌異常,眼睛水分就會一直蒸發,如同臉部保養的邏輯,擦完保濕後還要有油才能鎖水,所以一但瞼板腺異常,乾眼症就會越來越嚴重。忠孝大學眼科江令楣主任建議乾眼症輕度患者,可透過維生素A、C、E攝取、洗臉時清潔睫毛、毛巾熱敷,加上正確眨眼操3部曲:輕輕閉眼、用力緊閉、張開眼睛,每個步驟維持2秒,每天重複5-10次,以緩解不適感。而針對較難根治的中重症缺油、混合型乾眼症患者,可考慮採用眼科專用脈衝光或熱脈動治療治療效果較佳。忠孝大學眼科陳玉芬主任也提醒,眼瞼脈衝光術後應加強眼周皮膚保溼,並在治療部位使用高係數(SPF30以上)防曬乳,預防可能的反黑作用。此外,也應保持看書或打電腦30分鐘、休息10分鐘,搭配熱敷、眨眼操的護眼好習慣,以免乾眼症又悄悄找上門。
全球首見!鼻腔噴劑激活副交感神經分泌淚液 乾眼症治療新選擇
東生華製藥總經理楊思源今(11)日宣布,將開拓新治療科別進軍眼科治療領域。根據調查發現,目前台灣約有300萬的民眾受乾眼症所苦,看準目標市場,東生華在眼科的首發產品是由美國Oyster Point Pharma所開發用於治療乾眼症的新藥。乾眼症是一種以淚膜受損為特徵的眼睛表面多因素疾病,須持續治療與保養。而人類天然淚膜則能保護和滋潤眼睛,洗去異物,含有生長因子和抗菌成分,形成光滑的表面,形成眼睛的主要屈光面。現行治療選擇卻無法完全滿足患者需求,因此東生華引進全球第一個乾眼症治療鼻腔噴霧劑,其中的活性成分Varenicline,通過結合菸鹼型乙醯膽鹼(nACh)受體而發揮作用。當受體活化後,三叉神經副交感神經通路被激活,導致天然淚液分泌增加,從而達到治療乾眼症的目的。透過新的給藥途徑,藉此增加天然淚液分泌,適用於輕度至重度的乾眼症患者,提供更簡便、安全的用藥選擇。根據2項臨床試驗共940名乾眼症患者使用資料顯示,患者平均在僅使用一劑後就有淚液分泌的增加,在使用2週期間,患者的乾眼症症狀和癥兆有明顯改善,使用4週後平均產生的天然淚液量仍然顯著增加。透過乾眼症治療鼻腔噴霧劑來增加天然淚液分泌,為乾眼症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反應與感受,目前已在2021年取得美國FDA新藥許可證並上市,東生華與箕星今年正式簽約並啟動在台灣的查驗登記及後續的銷售準備。
陽光殺手2/眼睛要防曬!15歲少年竟罹白內障 6大族群疏忽恐失明
過去總認為老年人才有白內障,但近年來年輕患者竟然增加3成,甚至有15歲少年中鏢!除了三高年輕化之外,眼睛不防曬也是其中的主因,其實無論陽光強弱,只要踏出戶外、會接受到陽光就該戴上太陽眼鏡保護眼睛,尤其是孩童、乾眼症患者、白內障患者、黃斑部病變患者、高度近視者、進行眼睛手術者6大族群一定要幫眼睛防曬,否則況惡化,嚴重可能會導致失明。眼睛的構造是一個感光體,紫外線中的UVB會對眼睛水晶體造成白內障傷害;UVA能量雖然低但穿透力比較強,對視網膜的破壞最多,容易造成黃斑部病變。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以往白內障的平均年齡是65歲,但是近十年,年輕型白內障患者增加,35~55歲的病患,增加了3成,除了高度近視、三高年輕化的關係,戶外活動也是其中一個因素。陳瑩山透露,曾有一名15歲的少年求診,因為他發現自己其中一隻眼睛視野總是昏暗,本來以為只是近視加深,沒想到檢查後竟發現是白內障,一問之下才知道少年喜歡釣魚,但並沒有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長期下來竟惡化成白內障。相較於成人,孩童眼睛的水晶體特別清澈,所以紫外線照射時也會直達眼底,造成更大的傷害,建議外出一定要戴太陽眼鏡。(示意圖/報系資料庫)眼科醫師陳韵臻表示,孩童的眼睛尚未發育完成,水晶體會更加透徹,所以紫外線造成的傷害也會更明顯。「每個人外出時都應該戴太陽眼鏡來保護眼睛,避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但大多數國人還沒有這個習慣,不過,由於小朋友眼睛較為脆弱,所以建議一定要幫眼睛防曬。」陳韵臻說,尤其是點散瞳劑的學童更要注意,由於瞳孔放大會對光線更加敏感,就算陽光不強,最好還是戴上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直接傷害眼睛。而乾眼症患者由於眼睛較為敏感,也需要幫雙眼防曬,否則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增加發炎的機率,很容易導致病況加劇。另外,近視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者,由於眼軸增長,會讓眼球猶如就吹氣球般膨脹,視網膜也會被繃得愈來愈薄,就會影響眼睛對抗紫外線的抵抗力,眼睛細胞的健康狀態也比較差,所以更需要多一層保護。至於眼睛就已有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疾病的患者,由於水晶體、視網膜都已經狀況不佳,當然更需要預防紫外線進一步的傷害。黃斑部病變嚴重可導致失明,而白內障雖可置換人工水晶體,但若沒有好好防曬,可能會引發黃斑部病變。其他如近視雷射手術之後也一定要幫眼睛防曬,因為紫外線會使手術傷口發炎較嚴重,恐有後遺症發生,所以手術後半年內都應配戴抗紫外線太陽眼鏡。
農曆新年麻將聚會多! 中醫推「3茶飲」助改善眼睛乾澀
過年熬夜麻將,跟家人朋友聚會,隔天上起床最常見的就是眼睛乾澀,甚至嚴重時可能會誘發乾眼症,乾眼症是現代人極為常見的疾病,症狀不是只有眼睛乾澀,眼皮沉重、有異物感都可能是乾眼症的表現。中醫師吳宛容分享,利用中藥材泡成茶飲,天天喝來解救眼睛吧!乾眼症分3種 對症治療效果好老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乾眼症,工作太勞累、睡眠不足也會使眼睛疲累和乾澀。有些人甚至會覺得眼皮有緊繃感、沉重感,眼睛黏黏的、視物突然模糊等等。雖然乾眼症的症狀表現在眼部,但原因與內臟機能有關。吳宛容醫師表示,從體質區分,乾眼症患者可分為3類:1. 肝腎陰虛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水分、氣體的通道。吳宛容指出,若體內氣、水循環不好,會影響到眼睛,有些乾眼症患者就是分泌淚液的通道不通暢。另外,腎主陰水,有滋潤濡養的作用,腎不好也會影響眼睛。加上肝經、腎經這兩條經絡都會經過眼部,因此肝、腎有問題,容易導致乾眼症。常見族群: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更年期後的婦女、長期熬夜者。身體機能老化的年長者,容易有這種體質。年輕人熬夜、愛吃烤炸辣等食物,易生熱化燥,消耗津液,也會讓體質偏向肝腎陰虛,導致眼睛乾澀。症狀:眼睛乾澀和疲勞,但不會有刺痛感、眼睛紅的情況。治療:治療方向以補肝陰為主,使用杞菊地黃丸。飲食:建議常食用富含黏液、可滋陰的食物,例如山藥、秋葵、白木耳、黑木耳。2. 肝火濕熱這類體質的患者,多有作息不規律、工作壓力大、情緒起伏大且容易生氣的情況。同時,飲食較不節制,愛吃燒烤、油炸、辛辣食物,還愛喝冷飲、脾酒。外觀看起來臉色較紅,眼球略呈紅、黃色。除了眼睛乾,還會出現血壓偏高、口臭、便祕等問題。常見族群:以青壯年為主,且男性多於女性。症狀:眼睛乾癢、刺痛、血絲多、眼球覺得熱熱的,以及眼屎比較多。因處於發炎狀況,這類患者容易長針眼。治療:使用洗肝明目湯,清熱明目、消腫解毒。飲食:飲食要清淡,蔬果要多吃。吳宛容表示,尤其是水果,多含抗氧化成分,可保護眼睛,例如奇異果、蘋果。3. 氣陽兩虛年紀大、久坐、久臥的人都會造成氣虛,氣虛情況惡化後會變陽虛。當陽氣耗損過多,體內能量不足,會使體內的氣循環變差,沒有足夠的浸液能濡養眼睛,水分代謝也會變差。常見族群:好發於年紀大的人、久病長期臥床者、長時間久坐的人,以及愛吃冰冷食物且不愛運動的女性。不少女性愛吃水果,但水果多偏寒,加上不常運動,時間久了導致氣虛或陽虛。症狀:眼睛乾澀和疲累,眼皮覺得有沉重感,想閉著眼睛休息。眼皮有沉重感在老年人身上蠻常見的,是他們的主訴症狀。治療: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此藥方不僅可補氣,還可把氣提升到頭面部。當頭面部的氣循環變好,眼睛滋潤度也會改善。飲食:不適合吃太寒涼的食物,水果要適量食用。飲食以溫食為主,餐點中可加點薑,或吃點龍眼。生薑要確實蒸熟,才能加強暖胃溫腸的功效。3道茶飲為眼睛補水 改善乾眼症針對3種乾眼症體質,吳宛容醫師分享3道茶飲。這些茶飲可以每天喝,但最好在白天飲用,避免影響睡眠。1. 肝腎陰虛:枸杞菊花茶材料與作法:枸杞10克、菊花5朵,放進保溫杯用熱水沖泡,悶10分鐘後即可飲用。枸杞有補肝腎、明目的作用;菊花可抒風熱,也具有明目效果。肝腎陰虛的患者,還可喝白木耳飲、黑木耳飲。2. 肝火濕熱:決明子菊花茶材料與作法:決明子10克、菊花5朵,用熱水泡開,同樣悶10分鐘就可飲用。決明子有清肝明目和潤腸的作用。吳宛容提醒,如果用這個配方比例來泡,飲用後出現腹瀉情況,決明子可減少一點。3. 氣陽兩虛:黃耆枸杞紅棗茶材料與作法:黃耆5片、枸杞10克、紅棗3~5顆,煮法一樣。黃耆能補氣升陽,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氣陽兩虛的人偏寒,氣的循環不好,血液循環也會較差,食用紅棗可改善。枸杞有明目的作用,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適合氣陽兩虛的患者。熱敷加穴道按摩 改善眼部循環改善乾眼症,不同體質有各自適合的藥方、食療,有些改善方法則是不分體質的。除了讓眼睛適當休息,吳宛容醫師強調還要保有充足的睡眠。最好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之間處於熟睡狀態,因為此時是肝經和膽經循行的時間。平時還可熱敷雙眼加按摩眼周,改善眼部循環。● 熱敷:毛巾以40度的溫水浸泡,擰乾後敷在眼部,以蒸氣加強眼睛局部的氣血循環。● 按摩眼周:從眉頭攢竹穴開始、依序按眉毛中間的魚腰穴、眉尾的絲竹空穴、眼尾的瞳子髎穴、眼睛下方的承泣穴,最後到眼內角的晴明穴。定點按壓這6個穴位,各旋轉20次。按摩時,是以指關節施壓於眼眶骨,而不是按在眼球上。如果按摩時,眼睛有酸脹感,代表眼周循環差、肌肉緊繃,建議增加每天按摩的次數。
患乾眼症眼睛乾澀刺痛 接受「這療法」有效改善
63歲阿伯因眼睛長期乾澀刺痛而無法開車,影響日常生活非常困擾,確診為「乾眼症」,接受「脈衝光」治療後,不用擔心無法開車出門工作,起床時因刺痛無法睜眼的夢魘不再,眼睛也只剩下偶爾乾澀,大幅改善症狀,如釋重負。缺油型乾眼症 「瞼板腺功能障礙」造成彰基角膜科主任劉又綾表示,乾眼症一般治療方式分為四種,包含1.人工淚液、刺激淚液分泌的藥品、玻尿酸眼用製劑、自體血清製淚液、黏液溶解劑、抗發炎眼藥水。2.口服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配合眼瞼清潔、熱敷和按摩等物理療法。3.淚管栓塞、眼瞼縫合手術。她進一步說明,因為絕大多數人(86%)的乾眼症是缺油型或混合型(缺水及缺油),阿伯是屬於後者,接受乾眼症一般治療已三個月但效果有限。缺油型乾眼症主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基本治療方法就是清潔及熱敷眼瞼、抗生素治療及補充Omega-3脂肪酸。嚴重阻塞者 脈衝光提供進一步治療瞼板腺阻塞較不嚴重的患者經上述治療就可改善;但是嚴重阻塞者,熱敷眼瞼時瞼板腺接受的熱度仍不足以軟化油脂,導致效果不彰,而「脈衝光」(IPL)可以針對這類患者提供近一步有效的治療。脈衝光治療 降低發炎物質、殺死細菌「脈衝光」治療是利用強烈的光線,穿透表層皮膚達到深層瞼板腺,讓瞼板腺吸收這些光線轉換的熱能,而不會燙傷表皮。「脈衝光」對於MGD的治療機轉尚未完全清楚,它可減輕毛細血管擴張,降低發炎物質,殺死細菌及螨蟲,並以熱度軟化瞼板腺內的瞼脂,使其易於排出,疏通瞼板腺,進而改善缺油型的乾眼症狀,讓乾眼症患者多一項治療選擇。
新藥股全福生技將現增近6億 加速乾眼症BRM421三期臨床試驗
新藥股新兵全福生技(6885)今天(12)日召開董事會,因旗下新藥處於研發與臨床試驗階段,為加速推動乾眼症新藥BRM421的臨床試驗及充實營運資金,董事會通過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約20,000~24,000張,預計募集資金5~6億元,每股發行價格暫訂25元。全福生技成立於2013年,實收資本額為6.9億元,董事長簡海珊兼任總經理,公司專注於轉譯醫學的實踐與應用,今年6月23日正式登錄興櫃一般板股票市場交易, 8月12日收盤價為26.75元。全福生技花費七年將乾眼症新藥BRM421,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短胜肽鏈(PDSP)技術平台所自主開發,由基礎科學推進到二/三期臨床試驗完成,為一全新機轉治療乾眼症之原創新藥。全福生技表示,將於今年第四季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進行臨床三期前會議(end-of-phase 2, EOP2),討論三期臨床試驗計畫。若FDA同意EOP2會議提出之BRM421三期臨床試驗設計,全福就會依之儘速啟動。為備妥充足的資金提供臨床試驗所需,本次董事會遂通過辦理現金增資,以加速開發來爭取BRM421早日上市,造福廣大的乾眼症患者。
乾眼世代1/青少年患者暴增53倍 14歲國中生罹病!醫大驚「怎麼可能?」
「過去幾乎不會有年輕的乾眼症患者!」但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在今年7月發表於美國眼科醫學會的期刊報告卻發現,1998年時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僅占0.01%,但2013年時卻暴增為0.53%,近年3C產品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可以預料數字一定更加驚人。正常的眼睛表面有一層淚液層,由外而內分別為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經由眨眼的動作而均勻分布,形成一個潤滑保護膜,如果有一層分泌不足或是分布不均勻,都會造成乾眼症。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說,「過去乾眼症患者大多為50~60歲女性,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淚液分泌功能本來就會逐漸退化,再加上女性停經後荷爾蒙減少,以及較容易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都會影響淚腺分泌。」林口長庚研究團隊針對1997至2013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的乾眼症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發現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暴增53倍,而且確診時大多已出現角膜損傷的情形,風險較年長患者增加6.66倍,若不及早確診治療,可能致角膜穿孔、發炎潰瘍等併發症,恐有失明風險。許多年輕人根本沒想過自己會罹患乾眼症,建議若出現眼睛畏光、怕風等症狀,就要趕緊就醫。(圖/業者提供)孫啟欽教授就曾治療過一位14歲的國中女生,「媽媽帶著小妹妹來看診,小妹妹說自己的眼睛感覺很乾。」進一步詢問,發現小妹妹常常熬夜、使用3C產品,當時孫啟欽雖然覺得很像乾眼症的症狀,但小妹妹才只有14歲,「我心裡想『怎麼可能?』沒想到做完檢查之後,真的確定是乾眼症!」不只醫師難以相信,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也壓根不會想到自己會罹患乾眼症,所以研究顯示,這些未成年患者都是眼睛已經極度不適時才就醫,角膜損傷風險比老年患者增加6.66倍、較一般成年民眾也提高2.7倍。孫啟欽教授表示,如果角膜破損相當嚴重就可能有失明風險,建議若懷疑罹患乾眼症,可以先透過「眼表疾病指數量表(OSDI)」自我檢測(https://osdi.com.tw/),若數值超過13分,應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另外,如果總覺得眼睛很乾,眼睛畏光、怕風,同時有灼熱感,也都代表角膜可能有所損傷,要趕緊治療。上述14歲國中女生及時就醫,因此經過治療便恢復靈魂之窗的健康,但畢竟角膜曾經受損過,是否未來更容易罹患青光眼、白內障等嚴重眼疾?孫啟欽說目前尚未有完整的追蹤研究,但可以想像「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想知道自己是否有乾眼症,可以先進行「眼表疾病指數量表(OSDI)」自我檢測(https://osdi.com.tw/),若數值超過13分則建議就醫。(圖/翻攝自網路)
乾眼世代2/角膜整個爛了!妙齡女差點雙眼失明 「2大原因」是關鍵
根據林口長庚醫院今年7月發表的研究顯示,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占比從0.01%暴增至0.53%,足足增加了53倍。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表示,未成年罹患乾眼症有2大原因,第一是頻繁使用3C,另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竟是頻繁使用隱形眼鏡。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9年進行的「全民護眼趨勢調查」,發現台灣人每日使用3C的總平均時數長達10.7小時,扣除睡眠時間,國人一天當中幾乎有2/3的時間都在看3C,尤其多數孩童、青少年從小就接觸3C,更是幾乎24小時離不開手機、電腦。今年5月時本土疫情爆發,許多孩子轉而在家線上教學,頻繁使用3C讓乾眼症病況更惡化。(圖/宋岱融攝)孫啟欽教授說,一般來說每分鐘應該眨眼10~12次,每次眨眼就能刺激淚腺分泌,而使用3C時由於眼睛緊盯螢幕,就會減少眨眼次數,長期下來就會增加罹患乾眼症的機率。這樣的情況在疫情期間更加明顯,居家防疫、線上教學讓青少年更頻繁使用3C,再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更加重乾眼症的症狀,孫啟欽坦言「這陣子疫情趨緩,乾眼症患者也一下子增加很多,其中就有許多青少年,很明顯是疫情宅在家的影響。」不只如此,隱形眼鏡也是讓青少年乾眼症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小學一年級的近視率約二成,到了高三則飆升至九成,許多近視的孩子則選擇配戴隱形眼鏡。隨著近視人口愈來愈多,也讓更多通路如超商、藥妝店都開始販售隱形眼鏡,方便消費者購買。(圖/報系資料庫)根據經濟部統計,2016年台灣生產約14億1600萬片隱形眼鏡中,其中內銷達2億5000萬片。若以台灣人口2300萬人換算,平均來說每位台灣人每年購買10片隱形眼鏡,而隱形眼鏡的販售通路也不斷擴大,就連超商也能方便買到。但隱形眼鏡卻可能造成乾眼症,「這和每個人的基礎淚液量有關,有些人戴隱形眼鏡沒事,但有些人就會越戴越乾。」孫啟欽說,隱形眼鏡會干擾眼睛內的氧氣接收、養分運輸跟廢物代謝,而且也會影響淚腺分泌。「如果使用隱形眼鏡的習慣不佳,更會讓乾眼症風險大幅增加!」例如一天配戴時間超過8小時、或清洗不乾淨,甚至戴著隱形眼鏡睡覺,活生生將「日拋」變成「兩日拋」,「想像一下,隱形眼鏡一直在眼睛裡吸收淚水,這樣能不乾眼症嗎?」相反來說,如果正確使用隱形眼鏡,例如經常清潔、配戴時間少於8小時,也可以選擇透氧能力較強的隱形眼鏡,就能降低乾眼症風險。如果上述方法都嘗試了,但乾眼症狀愈來愈嚴重,就要考慮停止配戴隱形眼鏡,改戴一般眼鏡。孫啟欽提醒,千萬別輕忽乾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有一位24歲的女患者,雙眼幾乎都看不到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眼睛已經極度乾燥並導致角膜破損,只好進行角膜移植搭配用藥治療,所幸視力恢復至0.6,才得以重拾日常生活。」
乾眼世代3/看韓劇哭不出來?醫示警「恐罹此病」 4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據衛生福利部2018年統計,台灣的視障人士已超過五萬五千名,相較於2000年的三萬八千名,呈現持續成長趨勢,而近年來增加的視障者多是18歲以上的中途失明者,原因除了意外撞擊受傷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嚴重眼疾的併發症,如果在青少年時就罹患乾眼症,甚至角膜曾經受損過,都會增加嚴重眼疾的機率。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鄭惠川主任指出,許多人認為乾眼症只是一種症狀而不以為意,其實乾眼症是一種需治療的疾病,長期忽視恐造成角膜病變、甚至視力受損、失明。鄭惠川說,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角膜前方有淚液分佈,淚液由外而內共3層,分別是油脂層、水層和黏液層,主要維持眼睛濕潤,如果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就會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這四大症狀。如果罹患乾眼症,可適時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舒緩症狀,再依病況逐步治療。(圖/123RF)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表示,每個人天生的基礎淚液量都不同,例如一個很容易流淚的人,可以推估基礎淚液量應該很充足,「相反來說,如果看感人的韓劇卻依舊哭不出來,那可能就要去檢查看看是不是有乾眼症了!」孫啟欽笑說。如果確診為乾眼症,依嚴重程度可分為四個等級,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孫啟欽說,第一級輕度乾眼症可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搭配熱敷按摩緩解症狀;第二、三級中度乾眼症,建議除了使用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外,加入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方式控制病情;第四級重度乾眼症,除了上述治療方式,必須接受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以避免視力損害。如果經常久待冷氣房,建議在桌上放一杯水提高空氣中的濕度,才不會使淚液過度蒸發造成乾眼症。(圖/周志龍攝)此外,孫啟欽建議民眾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處於「良好環境」中,避免室內過強空調,「多保濕、多保養、多休息」也能遠離乾眼症,例如在桌上放一杯水提高室內濕度、透過熱敷或增加眨眼頻率促進淚液分泌,維持充足睡眠也有效減緩乾眼症狀。其實不只青少年乾眼症患者增加,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報告顯示,各年齡層患者占比都明顯成長,其中65歲以上乾眼症患者更是高達20.72%,主要是老化導致淚腺分泌減少所致。鄭惠川提醒3C產品重度使用者、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四大高風險族群」要提高警覺;若眼睛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常見症狀,應盡速就醫。患者除了遵照醫囑治療,平日也應遵守「適當使用人工淚液、用眼過程適度休息、避免長時間使用隱形眼鏡、均衡飲食,多補充維生素A」四種日常照護準則,以改善乾眼不適、促進眼睛健康。
眼睛絕症2/太妙!吃炸雞反讓「目啾」缺油 青少年乾眼症暴增2倍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最新資調查也發現,國人每日緊盯3C產品的平均時數超過10小時,可能正是乾眼症增加的主因。其中64%國人使用3C是為了追劇,由於觀看影音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進而降低淚水分泌,長期下來就容易導致乾眼症。過去乾眼症好發於50至59歲族群,但此次調查發現,10至19歲乾眼症患者從3.6%增至12.1%,成長幅度達到2.36倍!以往乾眼症屬於老化疾病,但隨著現代人用眼習慣改變,10至19歲患者人數大幅增加2倍以上。(圖/王永泰攝)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眼睛的瞼板腺若分泌清澈的油脂,就能鎖住保護眼球表面形成的淚膜,使淚液不容易蒸發,保持眼睛的濕潤。一旦瞼板腺功能發生障礙,分泌的油脂變得濃稠、甚至凝固狀,缺乏油脂就會使得眼睛感到乾澀。想要預防乾眼症,可多攝取好的油脂食物,例如堅果、鮭魚等,才能讓瞼板腺分泌清澈的油脂,滋潤眼球。(圖/趙世勳攝)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說,過去瞼板腺功能障礙的主因是老化,因為瞼板腺會逐漸退化、萎縮,慢慢變得無法分泌油脂,所以乾眼症患者大多50歲以上,但現在造成瞼板腺功能障礙的原因太多,除了緊盯3C螢幕之外,包括服用A酸、過敏、憂鬱症藥物都會影響瞼板腺分泌油脂,更重要的是,現代人的外食機率愈來愈高,若是經常攝取不健康的油,例如炸雞、薯條等等,就容易影響瞼板腺分泌,反而造成缺油性乾眼症。想要預防乾眼症,可多攝取好的油脂食物,例如堅果、鮭魚等,才能讓瞼板腺分泌清澈的油脂,滋潤眼球。(圖/123RF)想要改善乾眼症,飲食上就要加以調整,建議多吃蔬果,還有補充富含Omega-3的優質油脂,例如堅果、魚油都是不錯的選擇,少吃油炸物這類不健康的油膩食物,以免壞油濃稠凝固,反而堵塞瞼板腺出口。
眼睛絕症4/發癢流眼淚以為是過敏 醫揭密「幾乎全民都中鏢」
「幾乎所有人都患有乾眼症,只是情況輕重的差別而已,所以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罹病。」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說,輕微的乾眼症不容易發現,甚至非常容易與過敏混淆。秋冬是乾眼症好發季節,除了天氣乾燥,空氣汙染也會加速眼睛發炎反應,引起更多不適。32歲的阿華最近就常常感覺眼睛發癢發紅,有時甚至會流眼淚,他以為是過敏引發的症狀,但吃了過敏藥物卻沒有改善,到醫院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其實病因是乾眼症。「很多民眾覺得乾眼症不是缺水嗎?怎麼還會流眼淚?」杜培寧說,眼睛的淚水分為基礎、反射兩種,乾眼症缺乏的是基礎淚水,也就是真正的淚水量,但如果遇到外界刺激還是會產生反射性淚水,這是因為刺激才產生的淚水。若確診罹患乾眼症,經由醫師指示可適時使用人工淚液舒緩症狀,但不要擅自購買眼藥水,以免更傷眼睛。(圖/施岳呈攝)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說,尤其秋冬天氣較為乾燥,再加上PM2.5和空氣汙染的因素,更容易刺激乾眼症患者的角膜,進而導致淚水分泌。「如果輕忽乾眼症,長期可能會造成結膜鬆弛、角膜脫皮、潰瘍,容易引發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至有失明風險!」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瞳孔變色片,容易降低角膜敏感度,加上鏡片水分蒸發後會吸收淚液,導致淚液分泌不足,增加罹患乾眼症機率。(圖/報系資料庫)想要改善乾眼症需要找出原因、多管齊下,例如減少用眼、正確眨眼、調整飲食等等,但如果病況嚴重,眼睛的瞼板腺已經完全萎縮、無法分泌油脂時,就只能持續點人工淚液緩解不適症狀,杜培寧說,不要誤以為點人工淚液會傷眼睛,而堅持忍著不點,事實上正如同皮膚乾燥要擦乳液,眼睛乾燥也要點人工淚液保濕,只要是經過醫師開立,長期使用並不會傷害眼睛。
三餐外食竟導致乾眼症 2大原因揭密
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乾眼症不奇怪,但3餐外食竟也會造成乾眼症,這就相當特別了!一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且工作長達12小時,加上工作繁忙,時常3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自行頻點人工淚液長達2年,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效率後才緊急就醫治療,經診視後發現其眼瞼邊緣有新生血管,角膜破皮,透過眼表面干涉儀發現,眨眼時眼皮經常不完全閉合,等致瞼板腺膨大或萎縮,診斷為瞼板腺功能障礙,經由熱脈動加熱按摩眼瞼、眼藥水及口服抗發炎藥物治療,並配合眨眼訓練後,眼睛不再腫脹、疼痛,也恢復正常視力。乾眼症是因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缺水性)或是過度蒸發(缺油性),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並引起發炎反應,最終造成眼表損害、眼睛不適及視力不穩定。國泰綜合醫院眼科杜培寧醫師指出,造成乾眼症的原因除3C產品使用的增加外,年紀老化(40-50歲以上)、女性更年期荷爾蒙失調及服用抗組織胺、精神和神經科藥物等也都會造成。此外,經常外食也是導致乾眼症的原因,因外食飲食不均衡,容易缺乏維他命A、C、E等抗氧化護眼營養素,加上外食多油膩,高脂攝取會干擾人體在必須脂肪酸的利用與代謝導致乾眼症。上述這名女士就是因高度使用3C產品、更年期及3餐外食,眨眼時眼皮常不完全閉合,導致乾眼症加劇之典型個案。杜培寧醫師指出,傳統乾眼症檢查為使用試紙進行淚液分泌試驗,只能檢查淚水分泌量是否不足,但乾眼症患者高達8成伴隨瞼板腺功能障礙,因此,傳統檢查容易低估乾眼症的發生機率,僅使用人工淚水或其他消炎藥水達到症狀緩解,卻無法針對瞼板腺功能障礙達到根本治療目的。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近年可透過眼表面干涉儀測量眼表的脂質層厚度是否變薄、眨眼次數是否正常及閉合不全的頻率及利用紅外線掃描瞼板腺的型態是否擴張或萎縮,達到良好的診斷效果,並對症治療。若檢測出有瞼板腺功能障礙,治療可分保守治療包含:早晚眼瞼熱敷以軟化阻塞的瞼板腺,並配合眨眼訓練;藥物治療包含:人工淚液、自體血清眼藥水、亦可口服四環黴素衍生物、使用免疫調節眼藥水或搭配類固醇眼藥水。近年來發展的熱脈動治療儀,經由12分鐘的眼瞼內加熱和眼瞼外的脈動式擠壓,可將長期阻塞的瞼脂融化排出以疏通瞼板腺,恢復瞼板腺正常的瞼脂性狀與功能,根據研究指出治療效果可達9個月至1年。杜培寧醫師呼籲,預防乾眼症應減少高脂攝取,可多補充魚油等Omega-3食物與維他命A、C、E等抗氧化物,注意室內空調風扇勿正對眼,避免過度用眼,建議每用眼40-50分鐘就要休息5-10分鐘,用眼時眨眼頻率1分鐘不得少於6次,並可於早晚熱敷眼瞼各5-10分鐘,溫度建議攝氏40-45度左右,可舒緩瞼板腺功能,減少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