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 癌症 乳腺癌 乳癌 大陸 研究喝酒傷肝傷身「增加女人味」 醫抖恐怖後果:不可逆影響
喝酒會傷害健康,尤其傷肝,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還可能會減少男性特徵,因為睾酮(男性荷爾蒙)會變少、雌激素變多,而且對身體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專業指出,喝酒看似「男人味十足」的行為,卻可能偷偷削弱男性特徵,不但不會更有男子氣概,而會變得更有「女人味」。酒精之所以會影響男性賀爾蒙,主要是因為會提高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李思賢說明,酒精對肝臟的影響非常大,肝臟是負責代謝體內雌激素的主要器官,但酒精會干擾肝酶的正常運作,使雌激素無法順利被分解,長期飲酒甚至會導致肝臟損傷,如脂肪肝或肝硬化,讓雌激素在體內越積越多。再來,酒精會促進脂肪細胞中的芳香酶活性,芳香酶的功能就是把睾酮轉化為雌激素,喝得越多、脂肪越多,結果就是睾酮變少,雌激素卻變多了。另外,酒精還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進一步增加雌激素的再吸收。肝臟、脂肪組織和腸道這3重機制,讓喝酒成為「女人味」增加的推手。酒精會對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影響。(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不過,更年期女雌激素不足,也無法用喝酒解決,雖然有短期的緩解效果,但風險遠大於好處。酒精會增加乳腺癌這類雌激素依賴性癌症的風險,也會損害肝臟和心血管健康,最好的方式還是透過醫師的指導進行激素替代療法,或者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植物性雌激素,例如豆類和亞麻籽。假如無法完全避免喝酒,是否有辦法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李思賢解釋,可以補充一些保健品來輔助代謝,比如維生素B群,能幫助肝臟更有效地分解酒精產物;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和NAC則能減少氧化壓力,保護細胞健康;益生菌則能幫助腸道維持平衡,減少雌激素的再吸收。護肝成分如水飛薊或薑黃素,也能進一步保護肝臟免受酒精的損害。李思賢強調,戒酒是最根本的解決方式,需要一些計畫性,可以從減少飲酒頻率開始,同時尋找其他無酒精飲品代替。雖然喝酒可以在短時間內感到放鬆,但長期來看,「男人味」正被一點一滴帶走,甚至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下次端起酒杯時,不妨問自己:「這杯酒到底能帶給你什麼?」
愛吃「超加工食品」大腿會變粗! 研究示警: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風險
現代飲食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超加工食品」,吃多不僅會變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失智症風險。對此,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也在粉專發文分享研究結果顯示,常吃超加工食品,大腿肌肉上會有更多脂肪堆積,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因而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臉書粉專《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近日分享北美放射學會(RSNA)年會發表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共找來666位測試者,平均年齡為60歲,來觀察他們的飲食習慣與大腿肌肉骨骼間的變化。研究指出,吃超加工食品會使更多脂肪囤積在大腿肌肉上,而脂肪增加會加重膝蓋關節的負擔,因而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這樣的脂肪堆積,與卡路里的攝取或運動量無關,食用超加工食品越多,大腿肌肉的脂肪就會越多。粉專續稱,不僅如此,從研究結果得知,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影響肌肉脂肪的堆積,因此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中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才能養成健康體質,更能為我們帶來健康的生活。據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添加了更多成分,除了糖、鹽、油之外,還會添加多種化學成分(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試圖讓食物外表變得更吸引人、把味道變得更濃郁等,如含糖飲料、玉米脆片、餅乾、蛋糕、超商販售的包裝麵包、香腸、薯條、微波即時食品等都是屬於這類食品至於吃超加工食品對健康有什麼影響?超加工食品吃多了會誘發胰島素反應增加,使吃下去的營養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在相同份量下,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量,導致體重增加。2019年權威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的前瞻性世代研究也指出,攝取超加工食品與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有正相關。此外,研究指出,飲食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增加10%,就會增加12%整體癌症、10%乳腺癌風險,就連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會增加25%。
「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 專業醫點名「6大飲食惡習」
許多人都知道,身體的健康維持,其實與日常飲食有很大的關係。重症醫師黃軒日前就發文表示,有6種飲食惡習如果不多加改善的話「你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黃軒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許多民眾喜歡吃加工食品,這類食品含有大量鹽分、糖分及人工添加劑,長期食用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並增加自由基,進而提高癌症風險。特別是加工肉類,像是香腸、培根等,與大腸癌的關聯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根據研究,每日攝取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腸癌風險會增加18%。黃軒醫師也提到,過量食用紅肉也需注意。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致癌物,未加工的紅肉被列為可能致癌物,每天攝取紅肉超過100克,會使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提高17%。黃軒醫師解釋,紅肉在高溫烹調時,容易產生多環芳烴(PAHs),這類物質會損害DNA,引發基因突變。此外,紅肉中常含有亞硝酸鹽,經胃酸或高溫烹調後,可能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纖維攝取不足也是一大隱憂。長期缺乏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的飲食模式,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降低腸道防禦功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一項韓國研究發現,男性若每日攝取大量植物性食物,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可降低23%。而美國癌症研究所則指出,每天攝取80克全穀類食物,大腸癌風險可減少17%。高糖飲食習慣也是危險因子。長期食用高糖食品容易導致肥胖及胰島素抵抗,這與乳癌及胰臟癌的發病密切相關。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攝取過多糖分,死亡風險也會增加。除此之外,黃軒醫師也提醒,不規律的飲食模式和暴飲暴食,也會引發代謝紊亂和肥胖,進而提高罹患乳癌、大腸癌和胰臟癌的機率。飲酒過量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根據2019年數據,美國有5.4%的癌症病例與飲酒相關,尤其是頭頸癌、肝癌和胃癌。若成年早期就大量飲酒,50歲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150%。因此,黃軒醫師建議,女性每日飲酒量應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為了降低罹癌風險,黃軒醫師表示,根據多項研究,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罹癌風險。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a. 高纖維飲食:蔬果和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降低大腸癌風險。• 建議:每天至少攝取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並選擇全穀類如糙米、燕麥等。b. 抗氧化劑和植化素:蔬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多酚類和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於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 推薦食物:西蘭花、菠菜、莓果類、番茄等。2. 減少加工肉類與紅肉的攝取a. 針對 加工肉類: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加工肉類(如香腸、培根)列為致癌物,特別是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建議:每周加工肉類攝入量應低於50克。b. 針對 紅肉:過量攝取紅肉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烹調方式(如燒烤)也會產生致癌物如多環芳烴(PAHs)。•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克,並以蒸、煮方式取代燒烤和煎炸。3. 限制糖和高熱量食品a. 高糖飲食:長期攝取高糖食品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是乳癌、胰臟癌等癌症的風險因素。• 建議:避免含糖飲料和甜點,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全穀類和豆類。b. 高熱量食物:過量攝取高熱量食品,會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是多種癌症的高危因素。• 建議:控制份量,注意總熱量攝入。4. 增加健康脂肪的攝取a. 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風險。• 推薦食物:深海魚(如鮭魚)、亞麻籽、核桃。b. 避免反式脂肪:反式脂肪與慢性炎症和癌症相關。• 建議:避免油炸食品和含人造奶油的產品。5. 控制飲食時間與規律性a. 規律飲食:生理時鐘的紊亂可能影響代謝,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定時進餐,避免夜間進食。6. 避免過量飲酒a. 酒精的致癌性:酒精被列為1類致癌物,與口腔癌、食道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相關。• 建議:女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7. 多喝水,減少含糖飲料a. 水的作用:多喝水有助於促進代謝,降低尿路癌症的風險。• 建議:每日飲用2-3升水,避免含糖飲料。8. 增加益生菌和發酵食品的攝取a. 腸道健康:優質的腸道菌群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減少癌症風險。• 推薦食物:優酪乳、味噌、泡菜等發酵食品。9. 減少高鹽食品的攝取a. 高鹽飲食與胃癌:高鹽飲食會損害胃黏膜,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癌風險。• 建議: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10. 維持健康體重a. 肥胖與癌症:肥胖與乳腺癌、結腸癌、腎癌等多種癌症密切相關。• 建議:透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將BMI維持在18.5-24之間。黃軒醫師最後也提醒,健康飲食,仍是降低罹癌風險的重要策略。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品,控制熱量和鹽分的攝取,同時保持飲食規律和均衡,能顯著改善身體健康並降低癌症風險。你們做好嗎?
抗衰老、防止癌細胞轉移 醫曝茄紅素「4大健康益處」
隨著科學對健康益處的深入研究,茄紅素的神奇功效逐漸被揭示。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茄紅素能幫助我們對抗衰老、減少炎症,以及預防各種慢性疾病。同時他也列出,4個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李思賢在臉書《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茄紅素(Lycopene)是一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色素,擁有多種生理功能和潛在的健康益處,它以全反式(all-trans)茄紅素的形式最為常見,並因其獨特的結構和特性受到食品、營養和醫學領域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是一種天然色素,茄紅素還被認為具備強大的健康作用。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包含:1.抗氧化作用茄紅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蛋白質、脂質和DNA的氧化損傷,從而降低氧化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2.心血管健康茄紅素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風險,幫助降血壓,預防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氧化,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3.抗癌作用高濃度的血液茄紅素與前列腺癌、肺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風險的降低有關。茄紅素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並防止癌細胞的轉移。4.其他潛在的健康益處茄紅素可能還具備神經保護、肝臟保護、骨骼健康、皮膚護理和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李思賢也提到,茄紅素是脂溶性物質,因此與脂肪一同攝取能更好地被吸收,相較於其他類胡蘿蔔素,茄紅素的熱穩定性更佳,加熱反而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包含番茄及其製品(如番茄醬、番茄汁,是茄紅素的最佳來源)、西瓜、紅葡萄柚、紅甜椒、紅番石榴。
洋蔥全身是寶 醫曝能防4癌:促排便、增好膽固醇
你喜歡吃「蔬菜皇后」洋蔥嗎?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說,常吃洋蔥能讓胃癌下降25%,得卵巢癌、乳腺癌、咽喉癌等機會也會下降,洋蔥也能降血壓又助排便,有為病人天天吃半顆洋蔥,2個月後好密度膽固醇增10%,洋蔥「全身是寶」。劉博仁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說,他在門診常推薦病人吃洋蔥,因為洋蔥有槲皮素與微量元素硒能抗癌,而由研究指出,常吃洋蔥的人,患胃癌機率會下降25%,胃癌死亡率下降30%,所以如果胃不好要多吃洋蔥,多吃洋蔥也能降卵巢癌、乳腺癌、咽喉癌比例。劉博仁說,洋蔥的前列腺素A是個特殊東西,能讓血管擴張,血壓就會下降,血壓也會較放鬆,有高血壓的人可多吃。劉博仁指出,洋蔥還有抗氧化物質,含硫化合物也防壞膽固醇氧化,有位病人膽固醇一直控不好,每天吃半顆洋蔥後,2個月,高密度膽固醇增加10%。劉博仁說,洋蔥纖維量很多,能助消化,所以吃洋蔥腸道蠕動好像較快,如果有便秘也能多吃洋蔥促進排便,女生便祕吃洋蔥特別好;如果停經婦女吃楊淙也能刺激女生雌激激素,增加鈣質吸收,降低骨質疏鬆,所以洋蔥入菜可以說全身都是寶。農業部也曾教大家如何挑洋蔥,農業部在臉書發文,「挑選時以球體完整堅實、表皮完整光滑、乾燥、無萌芽、無鬚根及無腐爛為佳。」至於要怎煮,農業部指出,「洋蔥烹調方式多元,生食清甜爽口,烹煮後柔軟甘甜,無論涼拌沙拉、洋蔥炒蛋、咖哩、蓋飯、搭配肉類快炒或熬煮鍋物高湯,生熟料理都好吃!」
江蕙罹癌肺栓塞、大出血 醫推測是3種癌:嚴重恐低血壓休克
金曲歌后「二姐」江蕙自2015年封麥引退後,鮮少在幕前曝光,近日宣布復出,將現身台北大巨蛋為國慶晚會獻唱,並於今(10日)證實罹癌消息,「在開刀與反覆的化療中,多次面臨生死交關,肺栓塞、大出血等等。」對此,胸腔科名醫蘇一峰推測,根據江蕙的說法,很可能是罹患肺腺癌、大腸腺癌或乳腺癌。江蕙今天透過公開信表示,她曾經認為在有生之年,可以一直與歌迷共度,「9歲為了生活而走唱,長大後享受音樂帶給我的充實與快樂」,直到2015年演唱會前夕,她的身體出現極大變化,因為不想影響團隊與大家的心情,也惟恐歌迷擔心,於是自行吃藥控制,所以演唱會取名為「祝福」,祝福大家也祝福自己。江蕙透露,她原本以為休息就會好轉,沒想到身體狀況不如預期,也開始有了不安與恐懼,不知如何面對,最終做了化驗檢查,證實真的存在「嚴重疾病」。這段時間裡,醫院成為她的第2個家,在開刀與反覆化療度過,多次面臨生死交關,包括肺栓塞、大出血等接連而來,就連自己最重視的嗓音都受到波及。江蕙強調,自己是用生命唱歌的台灣女人,自9歲開始,除了唱歌什麽都不會,她知道選擇復出外界會有一些議論,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關頭後,而疫情帶給全世界極大的震撼與遺憾,也讓她看待事情更加通透,那所謂的「聲音」也不再重要了。對此,蘇一峰在臉書發表看法,根據江蕙的抗癌日記,不難看出二姐非常辛苦,「反覆的化療與開刀,產生肺栓塞,肺栓塞是內科的重症,發生的當下會有生命危險。腺癌類譬如肺腺癌,大腸腺癌,乳腺癌等等,都容易出現血栓導致肺栓塞,也容易出血。肺栓塞嚴重時會心肺功能驟降,突發喘出血甚至低血壓休克」。
60歲婦人半年急瘦8公斤「確診食道癌末期」 專業醫提醒:10習慣養出一身癌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期分享案例,內容提到一名年過60的婦人,因為吞嚥困難導致半年內急瘦8公斤,後來該名婦人確診食道癌末期,甚至還轉移到肺部肝臟。洪永祥醫師解釋,該名婦人日常習慣吃過鹹的醃製醬菜、喝酒,久坐,這些都是容易致癌的壞習慣。洪永祥醫師也為此列出10大養癌的壞習慣清單,呼籲民眾不得不防。洪永祥醫師解釋表示,在討論致癌的壞習慣時,大家往往會想到抽煙、喝酒和嚼檳榔這三個主要因素。然而,有許多其他容易被忽視但卻有罹癌風險的生活習慣,希望大家能及時改正。洪永祥醫師也為此列出10大養癌的壞習慣清單:第十名:喜歡喝會燙口的熱湯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逾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黏膜,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民眾遇到感覺會燙口的熱湯熱飲,務必再放涼一些再入口。第九名:保麗龍碗裝泡麵並用書本重壓在講到泡麵之前先來澄清一下用紙杯塑膠蓋裝熱騰騰咖啡會不會致癌?台灣人愛喝咖啡出名,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台灣人2021年全年咖啡消費總數約28.5億杯,平均每人每年約喝122杯,一大早上班族都會人手拿著一杯用紙杯與塑膠蓋的熱咖啡,大約於 2013 年傳出熱咖啡杯蓋會致癌, 6 號PS(聚苯乙烯)杯蓋不夠耐熱,溶出致癌物苯化合物的疑慮,衛福部當時也公開澄清,6 號塑膠的標準為耐熱度攝氏 95 度、持續 30 分鐘的條件,強調正確使用就不用擔心。後來咖啡業者改用更耐高溫5號 PP聚丙烯可耐熱達100-140度。來消除大家喝熱咖啡致癌的疑慮。洪永祥醫師表示,基本上若業者守法照規定來,喝熱咖啡用紙杯裝與塑膠蓋還算安全,但這邊要特別提醒當心的反而是泡麵碗,很多6號塑膠會使用在泡麵碗,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大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如果燒開水沖泡麵、又用鋁箔蓋上再壓一本厚厚的書泡好幾分鐘,高溫悶燒,這樣就可能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使用範圍,而 6 號塑膠在動物實驗中確實會增加動物的罹癌風險,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建議,外帶咖啡還是自備不銹鋼或陶瓷保溫杯、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第八名:喜歡吃烤焦的食物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烤肉、烤麵包、焦掉的鍋貼、鍋巴等,肉類的脂肪和蛋白質燒焦產生危險的致癌物是多環芳香烴,這是在人類已經發現有致癌風險的一級致癌物。而鍋貼麵皮麵包是澱粉,產生的致癌物是丙烯醯胺,這個物質是歐盟食品安全局在2015年發現在動物實驗具有致癌風險,認為不管任何族群都可能造成癌症發生的增加,因此在2017年入法,歐洲要求速食店提供的產品需抽查丙烯醯胺濃度,而美國FDA要求洋芋片及餅乾廠商需提供產品丙烯醯胺的濃度於成分表。洪永祥醫師說明,當然所有致癌物都是總量的問題,澱粉食物高溫烹煮,難免會出現丙烯醯胺,所以並不是都吃不得,但千萬不要過量。洪永祥醫師建議,烤肉烤麵包烤得金黃可以吃,但是燒焦黑就建議不要吃。建議把燒焦的部位剪掉、切掉不要吃進肚子,並且同時多攝取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降低風險。第七名:睡覺不關燈洪永祥醫師說明,開燈睡覺有機會提高患甲狀腺癌的風險。《Cancer》癌症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比起睡眠時接觸較少光線的人來說,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之下的人,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5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高危。《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長期在睡眠時暴露在人工光線之下,會增加變肥的機會,而體重增加的比例,還會跟着光的強度而有所增加,也就是光源越強,體重便增加得越多。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第六名:經常做電腦斷層檢查洪永祥醫師表示,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就相當於照100次胸部X光攝影;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攝影。 刊登在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罹癌風險會增加,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占了81%。電腦斷層仍是X光攝影的一種,因此會有輻射致癌風險。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報導一項研究發現,電腦斷層攝影(CT)釋放的輻射,每年可能導致2.9萬美國人罹患癌症,其中婦女占三分之二。洪永祥醫師建議,每個病人一年照胸部X光最好不要超過50次,而電腦斷層則是除非必要才做。第五名:不喜歡刷牙漱口洪永祥醫師提到,頭頸部癌在台灣的發生率節節升高,其中以口腔鱗狀細胞癌佔多數,以前都認為與抽菸、喝酒、檳榔或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有關,但是口腔裡面的細菌也是不是可能會引起口腔鱗狀細胞癌?以前的研究指出口腔的細菌也可能會引起腸胃道癌症,但是會不會也引起口腔內的癌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在最近的研究已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引起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其中最顯著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洪永祥醫師建議,每天記得刷牙漱口做好口腔的清潔習慣第四名:經常裝潢住家與買新櫥櫃洪永祥醫師表示,2004年國際癌症研究署把甲醛歸類為一級致癌物,根據統計,有4成的5年裝潢仍然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30%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會有甲醛氣味殘留,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 洪永祥醫師說明,長時間的甲醛曝露,除致癌外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受到影響,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洪永祥醫師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是低甲醛建材;選擇建材櫥櫃時,可先試聞氣味,若氣味刺鼻則建議不要購買。也可選甲醛多已揮發完全的中古家具,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避免毒害。第三名:喜歡吃加工紅肉洪永祥醫師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而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對人類致癌),該署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都有劑量效應關係,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解釋,國人過去1天紅肉攝取量超過100公克者就高達24.3%。進一步分年齡看,有36.8%的13歲至15歲的青少年每日紅肉攝取超過100公克!洪永祥醫師建議,日常最好遠離加工肉品及少吃紅肉(豬、羊、牛),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攝取同時多吃天然蔬果。第二名:久坐洪永祥醫師解釋,所謂的久坐,是指睡覺除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及以上,「久坐不動」是非常確定致癌危險因子。許多研究表明,久坐的生活方式與增加罹患各種癌症風險相關。2022年,知名期刊《歐洲流行病雜誌》刊登了一篇綜述論文,研究人員納入了來自 77 項原始研究超过 200,000 個癌症病例。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六種癌症的風險,乳腺癌發病率增加8%、結腸癌增加25%、前列腺癌增加8%、直腸癌增加7%、子宮內膜癌增加29%和卵巢癌增加29%。另外,久坐行為還能導致癌症患者生存率下降,其中結直腸癌患者確診後的久坐行為增加其特異性死亡風險61%。洪永祥醫師建議,民眾買個會升降的辦公桌儘量站著辦公腿酸再坐,減少坐沙發看電視時間且每坐三十分鐘起來伸展與活動。第一名:吃太甜太鹹洪永祥醫師提到,先前美國研究人員給小鼠餵食含糖很高的加工食品,結果發現,小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增高,且增加癌細胞存在擴散到肺部的潛在風險。另一項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也顯示,每週喝3杯以上、每杯約355毫升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說癌細胞喜歡吃糖,事實是在食用過度的碳水化合物(例:高GI值的食物或精製糖)時,會使得血糖快速飆升而導致的體內的一連串作用而有促癌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最近發表報告,指出胃癌與攝取高鹽食物關係密切。英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如果每天吃高鹽分、醃漬類、醬菜等食物加上本身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胃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不要養壞你的味蕾,從小養成品嚐天然食物的天然美味,減少高鈉與高GI精緻糖的攝取 。
華夫人逝世/鄭佩佩擁3女1子感情極好 兒媳「急募款醫藥費」他親曝:深受打擊
一代螢幕女俠鄭佩佩19日傳出在美國時間17日離世,享壽78歲,她和台灣富商前夫原文通育有三女一子,鄭佩佩生前淡出演藝圈許久,在美國享受天倫之樂,不過在今年2月,曾傳出她的外籍兒媳安德莉亞(Andrea Loeffler)生完小孩半年後罹患乳腺癌,兒子原和玉更發起募款籌醫藥費。原和玉妻子安德莉亞生完小孩半年後罹患乳腺癌,兒子原和玉更發起募款籌醫藥費。(圖/翻攝自IG)根據港媒在今年2月報導,鄭佩佩的兒子原和玉在社群網站上發文,他先是曬出一張Andrea在哺乳的照片,提到2月12日是妻子最後一次餵奶,原來,妻子於去年的感恩節期間發現乳房有一個持續腫大的腫塊,最後確診罹患了乳腺癌,帶給家人相當大的打擊。原和玉妻子安德莉亞生完小孩半年後罹患乳腺癌,兒子原和玉更發起募款籌醫藥費。(圖/翻攝自。(圖/摘自gofundme網站)由於兩人的兒子才剛出世半年,原先享受新手媽媽喜悅的安德莉亞,也因為病症頓失笑容。面對妻子罹癌,原和玉更是有感而發表示,「記得花時間多陪陪你所愛的人,做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生命很短暫」,同時透露積極尋找更適合Andrea的治療方式,而原和玉也向愛妻喊話,強調不會讓她一個人面對癌症,家人以及朋友都會在旁邊陪伴著她。除此之外,Andrea的姊姊也在募款網站上發起募款,希望各界能夠幫助他們,在上海出生的鄭佩佩,移居香港後於1963年考入邵氏「南國實驗劇團」,畢業後即進入邵氏當演員,憑藉文藝片《情人石》獲得國際獨立製片人協會的「金武士獎」,是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亞洲女演員,隨後她在名導胡金銓作品《大醉俠》飾演「金燕子」一角成名,奠定其一代銀幕女俠的地位。鄭佩佩和原文通1970年在台北補辦婚禮。(圖/報系資料照)不過鄭佩佩在24歲當紅之際,和富商原文通結婚並息影,跟著老公到美國生活20年,可嫁入豪門的她並沒大家想像中幸福,婚後曾懷孕8次,卻也流產了4次,鄭佩佩最終產下3女1子,據《香港01》報導,長女原麗淇、二女原和珍和三女原子鏸皆為演員,獨子原和玉為極限運動員以及節目主持人,華語、英語流利,並曾在《中國好功夫》節目中挑戰多項傳統特技。鄭佩佩為前夫原文通誕下三女一子,長女原麗淇、二女原和珍和三女原子鏸皆為演員,獨子原和玉為極限運動員以及節目主持人。(圖/翻攝自IG)大女原麗淇憑處女作《三更之回家》奪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並演出過《見鬼2》、《B+偵探》及《臥虎藏龍:青冥寶劍》等電影,近年已消失於香港影壇,原來原麗淇選擇留在美國發展,演小成本製作或角色。原和珍也曾擔任過演員,並參與電影《黎明之眼》演出,原和珍目前是名製作公司老闆,除了經常曬出與母親的互動外,也經常與外籍男友曬恩愛,而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原子鏸,1999年曾參選港姐並獲得亞軍,直至2021年嫁給摩洛哥丈夫並誕下可愛混血兒後就待在美國,陪鄭佩佩。
婦罹1病剩半年可活!醫曝「10大壞習慣」搖頭嘆:養出一身癌
生活習慣與健康息息相關!一名6旬婦人因吞嚥困難,就連流質食物也難以下嚥,短短半年內暴瘦了8公斤,就醫發現原來她竟是「食道癌」末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肝臟,存活期大概只剩半年,醫師追問其飲食,才得知原來婦人平常會在電視機前面坐一整天,邊看電視邊喝米酒,下酒菜是醃製醬菜及重複烹煮的鹹菜肉湯,而且習慣喝燙嘴的熱湯。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揭曉「10大養癌習慣」,呼籲民眾盡快戒除這些壞毛病。「10大壞習慣養出一身癌!」醫師洪永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抽煙、喝酒、嚼檳榔等致癌3兄弟外,生活中也有許多地雷習慣恐增加罹癌風險,但卻非常容易被忽略,以下為10大養癌壞習慣:第10名:喜歡喝會燙口的熱湯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逾攝氏65˚C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黏膜,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建議燙口的熱湯、熱飲,務必放涼一些再入口。第9名:保麗龍碗裝泡麵並用書本重壓很多泡麵碗都會使用6號塑膠製成,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大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如果燒開水沖泡麵、又用鋁箔蓋壓厚書,在高溫悶燒好幾分鐘下,可能會超過6號塑膠的耐熱使用範圍,而6號塑膠在動物實驗中確實會增加動物的罹癌風險,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建議還是使用陶瓷碗泡麵最安全。第8名:喜歡吃烤焦的食物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的食物,像是烤肉、烤麵包、焦掉的鍋貼、鍋巴等,但肉類和蛋白質燒焦會產生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而澱粉類食物燒焦則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建議把食物燒焦的部分去除,並多加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降低風險。第7名:睡覺不關燈開燈睡覺有機會提高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癌症期刊研究顯示,比起睡眠時接觸較少光線的人來說,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之下的人,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55%,尤其女性風險更高,而睡眠時長期暴露在人工光線下,也會增加肥胖的機率,建議關燈入睡。第6名:經常做電腦斷層檢查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就相當於照100次胸部X光攝影,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攝影,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增加罹癌風險,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占了81%,建議每人1年內照胸部X光不要超過50次,除非必要才做電腦斷層。第5名:不喜歡刷牙漱口頭頸部癌在台灣的發生率節節升高,其中以口腔鱗狀細胞癌佔多數,近期研究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引起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其中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幽門桿菌,恐引起胃癌或胃淋巴瘤,建議每天刷牙漱口,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第4名:經常裝潢住家與買新櫥櫃根據統計,有4成的5年裝潢仍被偵測出一級致癌物甲醛超標,且甲醛氣味殘留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長時間曝露在甲醛環境中,除了致癌外,還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第3名:喜歡吃加工紅肉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而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少吃加工肉品及紅肉,並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同時多多攝取蔬果。第2名:久坐研究發現,久坐會增加6種罹癌風險,包括乳腺癌發病率增加8%、結腸癌增加25%、前列腺癌增加8%、直腸癌增加7%、宮內膜癌增加29%及卵巢癌增加29%,且久坐還會降低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建議盡量站著辦公,且每坐30分鐘就要起身伸展與活動。第1名:吃太甜太鹹研究顯示,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而攝取高鹽食物則容易罹患胃癌,建議多吃天然食物,減少高鈉與高GI精緻糖的攝取。
高壯肥肚族群要注意 12種癌症罹患風險明顯高於常人
民眾大多都有觀念,肥胖族群本來就比一般身材正常的族群很容易罹患一些疾病,但至於是哪種肥胖,似乎大家沒有特別的概念。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在FB發文指出,那種身材高大、腹部的族群,在面對甲狀腺癌、腎癌、胰腺癌等12種癌症的罹患風險,較常人升高12%。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引述一項由33萬人參與的研究,當中依據參與人員的體重指數(BMI)、身高、體重、腰臀比、腰圍、臀圍,將他們大致歸納為四種體型: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第2組: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在歷經15年的追蹤研究後,33萬人中有4.7萬人罹患癌症,透過後續的分析,發現其中有2組人的罹癌風險更高,分別是「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與「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兩組,其罹癌的機率相較於正常人分增高了10%與12%。而「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的罹癌風險則提高3%、「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的罹癌風險沒有升高。研究人員也發現,在「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這個組別中,有10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這些癌症包括:子宮癌、食道(腺)癌、肝癌、腎癌、膽囊癌、胰腺癌、骨髓瘤、乳腺癌(絕經後)、結腸癌、直腸癌。而在「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這個組別中,食管癌、甲狀腺癌、腎癌、胰腺癌等12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此外,這些身材的人還與食管鱗狀細胞癌、口腔癌、咽癌、肺癌等癌症風險有較高的關聯。在「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這個組別中,與甲狀腺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等5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黃軒醫師最後也總結如下:1.全身性肥胖(包含大肚腩):罹癌風險升高了10%2.個子高,腹型肥胖(大肚腩):罹癌風險,更升高了13%3.這兩種肥胖身材,只要併有「大肚腩」,罹癌風險就會增加➕10%以上!4.這次研究通過大量數據分析發現,「大肚腩」同時併有「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黃軒醫師也解釋,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身材中存在這兩個特點—大肚腩和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這可能與脂肪分布、體重指數、腹圍和臀圍等因素有關。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體型對於降低患癌症的風險非常重要。肥胖確實會增加患癌風險,但大肚腩的「腹型肥胖」與癌症風險的聯繫更為緊密。至於何為「腹型肥胖」,黃軒醫師解釋,其最大特徵就是大肚腩,腰圍大於臀圍,四肢較細。脂肪主要沈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肚子里的肝臟、胰腺、胃腸道等器官周圍和內部。他也引述《BMC醫學》上的研究發現,表示腰圍越粗,患癌風險越大。研究人員對350萬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時間隨訪研究,發現有超過27萬的人最終罹患癌症。為此,黃軒醫師也建議民眾日常要做好體重管理,以及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簡要概括:1.營養的平衡維持健康體重首要步驟是:攝取均衡的營養。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如果營養足夠,可幫助維持體重,從而更好地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並減少感染風險。此外,適量的體重也能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活力,對身體的復原有著積極的影響。2.運動的重要規律的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還能提高整體健康水平。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並且可以直接影響癌症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根據香港大學癌症專家研究建議:癌症康復者,應該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有效控制體重。3.飲食的控制除了運動,飲食控制也是體重管理的重要部分。避免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選擇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重,並減少癌症風險。研究表明,減輕體重可以顯著降低某些類型癌症的發生率黃軒醫師最後也提到,體重管理防癌,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涉及營養、運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透過這些方法(飲食/營養、運動)我們不僅能夠減少癌症的風險,還能提高生活品質和整體健康。最後也強調「飲食控制、均衡營養、適當運動」缺一不可。
「康熙」女星診斷患乳腺癌 小林優美淚崩:晚上都睡不著
日籍女星小林優美當年被小室哲哉發掘入行,她曾來台灣發展演藝事業,推出和杜德偉一同合唱〈Why〉大受歡迎,也曾多次登上《康熙來了》節目。日前小林優美在社群上發文,透露自己得了「 乳腺癌」,她說:「自從知道是乳腺癌後,每天都在哭,因爲不安,經歷了好幾次晚上都睡不著覺的日子。」婚後育有兩子的小林優美,透露6年前已做了右乳切除手術,「發現變故的契機是兩個兒子還小,在養育孩子和工作上奮鬥的時候,2017年10月左右自己發現了,我拜託醫生做細胞診斷,結果是惡性,腦子裏一片空白」。小林優美透露得了乳腺癌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和孩子們一起度過的時間,和家人一起的日常生活,和朋友一起度過的時候,對今後工作的想法,一切都變得不是理所當然了。術後恢復健康的她也說:「我失去的右乳通過整形外科重建手術,從那以後,我的人生價值觀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存在的日常瑣碎的不滿等,真的變得無所謂了,開始深刻思考自己出生在這個世界的意義和人生的角色是什麼。覺得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非常可愛和珍貴。珍惜生命吧!爲了周圍人的幸福而使用吧!是的,我強烈地想到了。」她透露現在回到日本,正在做術後第6年的乳腺癌檢查:「每年都害怕聽到結果,術後現在沒有復發,非常感謝我還活著,感覺是第二人生的開始。」
33歲女狂嘔以為懷孕 醫檢查搖頭:只剩6個月壽命
以為即將迎來新生命,結果竟是人生的終局。英國蘇格蘭一名33歲女子因為連續2個月嘔吐、腹脹,猜測自己可能懷孕前往就診,未料竟被醫師告知自己只剩6個月到1年壽命。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北拉納克郡(North Lanarkshire)的加拉赫(Fiona Gallacher),今年1月遭診斷懷孕陰性後,立刻被轉到急診室及其他部門,並在同月確診罹患第4期腺癌(Adenocarcinoma;可發生在身體數個部位的癌化腫瘤)。加拉赫被告知只剩半年到1年壽命雖積極對抗病魔,惡化速度卻超出醫師預料,奮鬥僅11個禮拜就在3月22日病逝,令親友無比震驚與哀傷。加拉赫的姊姊表示,這一切實在太不真實,妹妹的16歲、15歲、7歲和3歲孩子,在短短時間內失去母親。透露妹妹起初把嚴重胃痛當成單純的不舒服,之後腹部也腫得像真正懷孕。希望妹妹的遭遇能帶給大家警惕,千萬別忽視任何症狀,或是淡化任何感受到的異狀。腺癌可能發生在身體不同器官及部位,部分患者可能直到晚期才有症狀,常見的腺癌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肺腺癌、腸癌、腎癌以及子宮頸癌,治療方式視腫瘤位置及大小決定,可採取手術切除、化療、放射治療和免疫療法。
飲酒會增加罹癌風險 衛福部推3酒癮防治政策正式啟用酒防中心
長期過度飲酒會影響身體健康,根據國健署估計,國內約有843萬的飲酒人口,其中多達100萬人有暴飲情形。為推廣正確酒精知識、提升酒癮防治識能,衛福部委託馬偕紀念醫院成立首家「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並於11月24日正式啟航。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除了服務有飲酒問題、戒酒需求的民眾外,也期待能透過研究、人力培育等,使國內酒癮戒治體系更加健全,讓酒癮者能重拾健康生活。酒精與7癌風險有關 影響身心、家庭、社會酒精成癮又稱為「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酒精使用障礙症」列為影響全球十大疾病之一,根據2021年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資料,酒精造成的傷害包含大腦、心臟、肝臟、胰腺、癌症、免疫系統等。此外,飲酒也會增加罹癌風險,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顯示,酒精是第一類致癌物,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和乳腺癌等7種癌症有因果關聯。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方俊凱主任表示,酒精使用障礙不僅會影響患者生理與心理,也會造成後續家庭及社會問題,像是酒癮患者合併憂鬱症而產生自殺風險極高,酒駕事故影響波及家庭幸福與社會安全。衛福部推3酒癮防治政策 酒防中心11/24正式啟用因此,社會必須正視酒癮的危害。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也強調,飲酒與7項癌症有關且具有身心共病問題,而今(2023)年衛福部已推動以下3項重大酒癮防治政策:製作聰明酒杯:以提升酒精標準量識能,推廣適量飲酒,不喝最好更健康擴大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經費:讓問題性飲酒者能得到酒癮治療補助開辦酒癮防治中心:衛福部特別委託馬偕紀念醫院,成立了全台第1間「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透過實體櫃檯及諮詢專線,提供民眾專業諮詢。關於「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的部分,也已在11月24日正式啟航,將提供民眾臨櫃與專線諮詢酒癮相關議題、酒癮篩檢與轉介服務,並著重於酒精與酒癮的知識推廣、酒癮專業人才培育、提升酒癮治療及共病照護服務品質等,全面協助提升我國酒癮預防與治療品質與量能。酒癮治療費用有補助 籲及早治療、減少威脅除了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外,事實上目前全國共有135家酒癮治療機構提供酒癮治療服務,另外衛福部也提供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補助每人每年4萬元,減輕就醫負擔。薛瑞元部長呼籲,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的民眾,應勇敢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專業諮詢及早接受治療、解決共病,不再被酒精所控制。尤其酒精使用有年輕化趨勢,對兒少族群身心危害不容小覷。凡是有飲酒問題或戒酒需求的民眾及家屬可以透過免費的專線 0800-255959尋求專業的諮詢與服務。
肚子腫到像水蛙!脹氣、便秘竟是「婦科癌王」作怪 醫:6大症狀別輕忽
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也是婦癌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因為症狀較不明顯且沒有任何檢測的工具,逾7成的患者皆在末期才被診斷出來,因此有「婦科癌王」之稱。對此,婦產科醫師王樂明以多年前家中一名確診卵巢癌的家人為例,提醒女性若出現這「6大症狀」,千萬別輕忽其嚴重性。王樂明日前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多年前他一名50多歲的女性家人,常出現便秘及肚子脹氣的症狀,第一時間先至消化內科問診,透過照胃鏡、不斷吃藥緩解等方式,最終仍找不出原因。這名家人在聊天時曾提到她的肚子近期大到像水蛙,且拍肚子時還會有水波震盪的感覺,但她不以為意,直到有次真的脹氣太嚴重就醫後,進一步會診婦產科才被確診卵巢癌末期,後來即便有開刀和追蹤治療,但症狀都未能被改改善,1年後就過世了。王樂明表示,婦產科有3大癌症,其中最容易被發現的就是子宮頸癌,但近幾年透過抹片宣導,發生率已經下降許多,唯獨卵巢癌,除了沒有篩檢工具,也因為卵巢結構位在骨盆腔最底部,僅一個小拇指大,「要長到一定的大小去壓迫周圍的組織,要感受到疼痛並不容易,等到大到感受到時通常都是晚期了。」即便卵巢癌初期徵兆並不明顯,但王樂明指出,若出現腹部脹痛、腰痛、月經量過少或停經、女性賀爾蒙紊亂、下肢及外陰部水腫及莫名消瘦等症狀時,就要務必要注意。至於高危險族群,他提到,未生育或不孕者、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者、單獨服用雌激素藥物超過10年者、乳腺癌易感染基因發生突變的人群、卵巢腫瘤或惡性腫瘤家族遺傳史者及年逾50的女性,「50歲正值更年期,卵巢正在退休,這種退而不休的時期更要小心,因為它可能在長東西。」王樂明說,許多女性朋友都會詢問,「卵巢癌要如何發現?」對此,他呼籲,一切只能靠定期檢查及超音波的追蹤,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可能性。婦產科醫師王樂明日前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家中一名確診卵巢癌家人的實例,並呼籲女性出現這「6大症狀」務必當心。(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YouTube)
癌末婦砸88萬「敷水泥殺癌」慘死 老中醫不認害命嗆:我才是受害者!
以為遇到神醫,竟是一場騙局。中國大陸一名癌末婦人,花費超過人民幣20多萬(約新台幣88萬)向「老中醫」購買口服藥、扎針放血與水泥外敷等療程治療癌症,但仍不幸逝世。而她女兒直到母親亡故,才發現老中醫的所有專利證明、國家授予榮譽全是假的。據《封面新聞》報導,李姓婦人2021年11月底確診乳腺癌末期後,透過網友介紹認識在武漢高檔大樓開研究所治療癌症的70多歲喻姓「老中醫」,對方拿出多份專利證書、論文、獲獎紀錄與國家授予榮譽,聲稱其獨家口服藥能絞殺癌細胞,再透過排泄排除癌症毒素。不知證書全是假的李婦及其女兒,當天即購買1桶2萬(約新台幣8.8萬)的20斤重(約5公斤)桶裝黑色口服液,而他們光是口服藥,前後就共買了20多萬(約新台幣88萬),還沒算把針刺在乳腺周圍,再用火罐吸附放血、在乳腺附近敷水泥和裝修用白灰的「敷藥」,以及多次來回遼寧與武漢的機票等支出。李婦女兒控訴,母親才敷2個月皮膚就潰爛,今年4月告知老中醫母親癌細胞嚴重轉移,對方還說是正常過程,堅持服藥就會好,但母親還是在6月中因乳腺癌引起的梗阻性黃疸過世。她也是直到母親過世後,有醫護人員告訴她可能被詐騙,才驚覺上當。陸媒調查發現,老中醫的所有「榮譽」只需交每張1600元(約新台幣7071元)就可向商業公司辦理,老中醫對此辯稱,「是機構主動給我的,我沒辦法查證真假」,更聲稱自己是受害者、李婦早在去年9月就被他治好,且對方是死於梗阻性黃疸,跟他沒關係。不過,當地多個部門獲報已進行調查。
塑膠瓶「這物質」恐致癌 研究證實更與自閉症、過動症有關
雙酚A(BPA)是種內分泌干擾物質,存在於塑膠容器、水瓶,甚至是太陽眼鏡中,不僅會模仿人體激素、影響天然激素的產生,也與男性精子產量降低、不孕症、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等有關。而在日前,外國1項相關研究首次發現,自閉症、過動症兒童自體排出雙酚A的能力,會較一般孩子弱1至2成。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雙酚A由於和荷爾蒙、性有關,又被稱為「性別扭曲」(gender-bending)的化學物質。而來自美國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和羅格斯大學(Rutgers)的研究人員發現,患有自閉症和過動症的兒童,無法像正常孩子那樣快速地將雙酚A從體內排出。這項研究在9月被發表於科學期刊《PLOS ONE》上,研究人員測量了66名自閉症兒童、46名過動症兒童,及37名神經正常孩子的解毒效率,參與者的年齡為3至16歲。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兒童自體排除雙酚A的能力低於正常值10%,而過動症兒童則低了17%。鑒於雙酚A這種物質的危害,早在今年初,歐洲官員就已將雙酚A的最大含量大幅降低了2萬倍,而報導指出,美國是世界上自閉症和過動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自2017年來,自閉症發病率更增加了52%,但該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卻允許更高的雙酚A含量限制。不過,該研究小組也表示,目前僅發現自閉症和多動症兒童難以排出雙酚A,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接觸雙酚A是否會增加自閉症或過動症的風險。
18年相繼確診5種癌症!竟是因為這種易患癌體質 女子公開求助
大陸南京女子王夢琳今年32歲,卻已經與癌症抗爭了18年。她在14歲的時候確診骨肉瘤,2015年確診第二個原發癌癥乳腺癌,最近幾年更是每年查出一種新的原發性癌症,目前確診5種癌癥。王夢琳說,「和這些腫瘤相愛相殺了18年,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膽小的我了,有老公、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勵,讓我可以重拾信心。」綜合陸媒報導,這幾天王夢琳正在廈門求醫,下周又要到廣州請一位肺癌專家診斷。18年的抗癌鬥爭讓她身心俱疲,所以曾在13日投書網站,希望能得到專家、病友等人的幫助。1991年夏天,王夢琳出生在南京。她父親是一位大學老師,母親在企業工作,一家人過著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切在2005年發生了轉變。那一年王夢琳14歲,正在上初三,有一天下課的時候,她的左胳膊不小心撞在了階梯教室的扶手上,被撞部位幾天後開始腫起來,一直未見好轉,大約一個月後感覺到了異常,去醫院拍片發現已經發生了溶骨現象,需要立刻住院治療。她還記得那天是2005年12月13日,也是人生中第一次住院。經過一系列檢查,最後判定可能是惡性骨肉瘤,但具體是哪一種無法判定。醫生原來認為需要截肢,後來經過化療和手術,保住了左臂,但是切除了一根尺骨。後來經過了2個療程的化療,2009年又做了一次修覆手術,從她的左腿取出腓骨以及胯骨上的部分骨頭植入胳膊。2010年,王夢琳平安度過了5年危險期,實現了骨肉瘤臨床治癒。但是,病魔不肯放過她。2015年10月,王夢琳正處於工作上升階段,厄運又一次降臨,她在體檢中被查出左側乳腺有腫塊,醫生高度懷疑是腫瘤。她得知結果後,在醫院的長廊哭了很久,不過在愛人的安慰下漸漸振作起來,開始了乳腺癌的求醫治療。在穿刺檢測後,病理提示左側乳腺癌不是早期,並且左側腋下淋巴結有轉移,這個乳房必須要全切,以防後續復發轉移。同時檢查時發現右側乳腺有纖維瘤,和醫生溝通手術中一起取掉,但在手術中的快速病理檢查中發現,右側纖維瘤下方還有一個小腫塊,屬於雙側乳腺癌。當時王夢琳處於手術麻醉之中,母親替她做了右側也全切的決定。「手術出來的我發現雙側乳房全切,情緒瞬間就爆發了,眼淚止不住地流,閨蜜告訴我,母親做過決定後就在手術室前哭了,但也是沒有辦法。」在朋友和家人的安慰下,她逐漸恢復平靜,接受了這個事實。經過小半年的痛苦治療,她又回歸了正常生活。後來她又接受了乳房重建手術,植入了假體,生活似乎平靜了下來。然而平安的日子只過了5年。2021年,在醫院的一次複查中發現,王夢琳的肺部有一個結節較之前明顯增大,醫生懷疑是早期肺癌。「當時的我又一次被拉下了深淵,無法平靜,醫生讓回家等待手術,等待的這半個月中我在想,為什麽我會得這麽多癌症?我平時飲食健康,不熬夜不喝酒,唯一可能就是基因的問題。」王夢琳說,和這些腫瘤抗爭了18年,大大小小做了10次手術,還經歷了化療、放療、靶向藥治療以及各種報告單帶來的強烈衝擊。但是,王夢琳依然有很多疑慮,以前都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能間隔5年、10年出現一種新癌症,現在感覺有點失控,幾乎每年都能查出一個新的腫瘤,所以希望找到全面性的治療方案。
長太帥被富婆女星包養12年 繼承百億後買勞斯萊斯仍不滿足
大陸一名富豪慈善家李春平,生平故事近日再度受到討論,身高超過180公分濃眉大眼的他,在29歲時遇上了一名大他38歲的美國女子主動追求,經過波折後他和對方交往並到美國同居,才發現對方竟然是好萊塢明星且超有錢,直到妻子過世他繼承了大筆遺產,成為富豪回到大陸,甚至是大陸第一個開勞斯萊斯的人,不過晚年他卻不滿足,感嘆「來生想要有自己的愛情」,也在晚年娶了21歲的女學生。李春平中年(左)與年輕(右)的照片。(圖/翻攝自微博)李春平曾將生平出版成書《真情李春平》,隨後更改编為電視劇《人間情緣》播出。透露年輕時因失志、遭到女友背叛等,到了29歲那年他天天精心打扮,在北京飯店渴望可以遇上有錢的女人來讓自己翻身,沒想到真的來了一位外國老太太,足足大了他38歲(67歲),當時對方看到他就表示他很像自己過世的先生,雖然對方看起來很有錢,兩人也聊了不少,也互相得知對方的故事,不過女子實在大他太多歲,就算對方拋出結婚「你真的太像我愛人了,跟我結婚我就可以帶你去美國了。」,他也沒有和對方多聯絡。隨後他赴英国留学、打工8個月,但因為車禍回到大陸,仍發現女子還在等著他,他迫於生活無奈下以對方養子到了美國,到達後才發現對方不僅出動豪車接送他,還專門設宴為其接風,排場堪比明星待遇。更發現這位老太太以前是個好萊塢明星,還曾和席維斯史特龍等知名巨星合作過,不過他始終沒有說出對方身分,曾透露已答應妻子不透露對方私生活。他也就這樣陪伴在對方身邊,名義上是富婆女星的養子,事實上卻是情人,兩人就這樣在一起12年,直到對方因乳腺癌過世,但過世前兩人登記結婚,富婆身後所有財產也過給他,他也就這樣擁有了百億財產,並回到大陸買了多台萊斯萊斯,成為大陸第一個擁有勞斯萊斯的人。而他也用這些錢來生出更多的錢,買豪宅與店面並出租收租,成為過去的北京首富,也經常慈善捐款,被稱為「中國第一慈善家」的美譽。但出名後他也被世人認為是「吃軟飯的鼻祖」,而且晚年的他得了老年癡呆症,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被家人送到養老院,晚年曾感嘆沒有享受過真愛情的他,也娶了一個21歲的女學生並生下一子,可惜最終爭產的人眾多,也讓他的晚年被認為相當淒涼。
李玟驟逝/Bruce大動作發聲明反擊 友幫喊冤「沒小三」!曬證據撇渣男罵名
歌壇天后李玟(CoCo)7月5日驟逝,享年48歲。而李家姐姐曾崩潰哭喊「他害死了我妹妹」,引發外界猜測丈夫Bruce(樂裕民)可能跟李玟的死有關。Bruce今(15日)再發聲明表示,堅決否認任何被錯誤陳述的虛假言論。Bruce聲明指出,去年夏天和CoCo在馬爾地夫度假時,當CoCo告訴他可能罹癌,自己在第一時間便安排她回香港檢查,之後收到CoCo確診乳癌的消息,CoCo決定於完成中國好聲音的節目製作,才回港就醫。Bruce提及,與CoCo的婚姻及財產狀況均為個人隱私,任何主體都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Bruce強調,堅決否認任何被錯誤陳述的虛假言論,「CoCo已經離世了,我請求各界尊重CoCo,讓她得到安息。」針對小三傳言,Bruce友人駁斥,這是荒謬的,對無辜的人造成很大影響,Bruce已5年沒去過上海。至於外傳Bruce不給李玟換卡拉OK設備、告別式當天沒送花籃,Bruce友人則曬出更換卡拉OK設備以及訂製花籃的收據澄清。Bruce聲明全文:去年夏天,我和CoCo在馬爾地夫度假時,CoCo告訴我她覺得自己可能罹患癌症。我第一時間安排CoCo回香港就診檢查,CoCo檢查後的次日因工作需要前往大陸,而我則前往歐洲探望家人。在CoCo於大陸隔離期間,我收到CoCo確診乳腺癌的消息,而她決定於完成中國好聲音的節目製作,才回港就醫。我與CoCo的婚姻及財產狀況均為個人隱私,任何主體都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而所謂我與CoCo的婚姻及財產狀況的言論嚴重背離事實,系部分主體為博取流量的惡意炒作行為,已嚴重侵犯我的名譽權。嚴正警告相關侵權行為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刪除有關我與CoCo的婚姻及財產狀況的不實言論。網路非法外之地,我已委託律師事務所,對任何主體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線,拒不刪除或繼續傳播侵犯我本人和家人的合法權益的言論,運用法律手段追究到底,絕不姑息!我堅決否認任何被錯誤陳述的虛假言論,CoCo已經離世了,我請求各界尊重CoCo,讓她得到安息。我不會再對任何不實言論,背離事實的報導作出任何回應。特此聲明!◎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癌症將在10年內治癒?美醫院研發「AOH1996」 一顆藥丸可殺死70種癌
美國最大癌症研究機構洛杉磯希望之城醫療中心(City of Hope Medical Center)宣布,他們日前成功研發出一顆名為「AOH1996」的小藥丸,這顆藥丸,能夠殺死多達70種實體癌症細胞、腫瘤,同時不傷害其他細胞,被認為是未來10年內治癒癌症的新希望。琳達馬洛卡斯(Linda Malkas)教授和她的團隊在歷經長達20年的研究後,終於成功鎖定DNA內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增殖細胞核抗原」(簡稱PCNA)以藥物進行標靶破壞。馬洛卡斯教授指出,目前已知PCNA是DNA中負責複製、修補、染色質重塑和細胞週期調控的蛋白質,也就是負責控制癌細胞/腫瘤的增長,她形容,PCNA就像是一個擁有多個登機口的航站大樓,但新研發的藥物「AOH1996」就像一場暴風雪,可以直接讓航站停擺,不允許僅載有癌細胞的班機起飛。「AOH1996」通過影響PCNA,破壞癌細胞的正常繁殖週期、阻止DNA受損的細胞分裂,以及阻止有缺陷的DNA複製來「從根本殺死癌細胞」,不只可以抑制腫瘤生長,或與其他癌症治療結合使用,更重要的是「不會產生毒性」。目前已在實驗室中對70種不同的癌細胞(包括來自乳腺癌、前列腺癌、腦癌、卵巢癌、宮頸癌、皮膚癌和肺癌的癌細胞)進行了測試,發現對所有癌細胞均有效。而藥物名稱「AOH1996」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一名因神經母細胞瘤過世的小女孩安娜奧利維亞希利(Anna Olivia Healy),馬洛卡斯教授表示,當年她在實習時,遇到安娜的爸爸,對方得知她正在研究乳腺癌,當下立即給她一筆實驗經費,希望她能夠多研究一點神經母細胞瘤,馬洛卡斯教授說「我知道我想為那個小女孩做一些特別的事情」。目前「AOH1996」才要進行預計為期至少2年的一期臨床實驗,首名參與測試的病患才於去年10月服用了藥物,該藥物仍需經過嚴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以及大規模臨床試驗後才能廣泛投入臨床治療中,但科學家仍樂觀地認為,此藥物能在10年內治癒癌症。希望之城醫療中心創建於1913年,是美國最大的非營利癌症研究機構之一,也是美國西岸排名第一的癌症治療醫院,擁有逾300項研究專利,其中包括人工合成胰島素、人工合成生長激素等創世紀的醫學里程,更研發出多款現廣為使用的抗癌藥物如賀癌平(Herceptin)(乳癌藥物)、標靶藥物阿瓦斯汀(Avastin)等。去年更砸下3.9億元,併購美國癌症治療中心 (Cancer Treatment Centers of America,CTCA),其據點橫跨美國4州,每年可為大約11萬5000名患者提供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