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震
」 地震 餘震 花蓮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台南居民下午「連2震」心驚驚 氣象署提醒:還有小規模餘震
台南今(16)日下午在10分鐘內接連發生2起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指出,這2起地震並非0403花蓮大地震餘震,僅與台灣位於板塊碰撞活躍區域有關,不過今年中南部地震確實較去年來得多,且今日麻豆2起地震發生後,可能還會有小規模有感餘震,但規模不會超過主震,提醒民眾不需要太過緊張,做好防震準備,平常心應對即可。根據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天下午3時01分台南發生規模4.5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在台南市政府北方 23.0公里,位於台南市麻豆區,地震深度11.7公里;而在下午3時07分,台南麻豆又發生芮氏規模3.4的小區域地震,震央在台南市政府北方24.4公里處,深度10.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讓不少台南地區網友驚呼「晃超大力,可以明顯感受到震波!」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這2起地震都發生在台南地區,與0403花蓮強震距離相當遠,研判並非是0403餘震。不過,西部地震帶有仍許多沒有出露的斷層,屬於正常的能量釋放,過去台南也有不少大地震發生,如知名的白河地震、新化地震等。氣象署還指出,0403花蓮大地震後,所有斷層會重新調整應力狀況,所以大大小小的斷層都會偶爾釋發出能量,今年嘉義、台南頻發地震就與此有關。今(16)日麻豆2起地震發生後,可能還會有小規模有感餘震,但規模不會超過主震,提醒民眾不需要太過緊張,做好防震準備,平常心應對即可。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還表示,台灣地震70%發生在東部及東北部,地震發生過程往西邊傳遞,因此台南、嘉義及台中發生地震時,大都淺層地震,深度不超過15公里,且發生頻率比較零星,這2起地震也未達到國家級警報發布標準,是許多民眾疑惑於本次地震「未接獲國家警報」的原因。
花蓮規模5.4地震「屬0403餘震」 7個月累積1746震…氣象署說話了
花蓮縣今(14日)上午10時38分發生芮氏規模5.4的地震,震源深度30.5公里,最大震度4級,南投、彰化、宜蘭等地也有3級以上,全台有感。不過,這起地震也是今年4月3日規模7.2大地震的餘震,氣象署提醒周邊地區仍可能會有較大規模地震發生,且近期颱風靠近,山區民眾務必留意土石情況。根據氣象署資訊,花蓮縣政府南方9.8公里處,位於花蓮縣近海,今天上午10時38分發生芮時規模5.4地震,地震深度30.5公里,花蓮縣最大震度達4級,南投縣、彰化縣、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最大震度3級,台中市、台東縣、苗栗縣、新竹縣、嘉義市、台南市最大震度2級,其他地區最大震度則為1級。今天上午10時38分發生規模5.4地震。(圖/氣象署)據悉,這起地震的震央位於花蓮近海,相較4月3日主震位置更深,導致震度相對較小,因此氣象署特別針對花蓮發布國家級警報,提醒當地居民提高警覺。氣象署指出,餘震距離4月3日主震僅約6公里,雖然位置接近,但深度不同,截至目前為止,0403地震後已累計發生1746次有感餘震。氣象署提醒,4月3日的大地震釋放的能量龐大,不會立刻完全釋放,因此餘震活動會持續一段時間,未來仍可能有規模5以上的餘震。此外,天兔颱風近期接近台灣,預計周末對台灣東部地區造成較明顯的雨勢,可能帶來土石崩塌等風險,民眾要特別小心。
花蓮凌晨連3震「都是403餘震」 氣象署:能量仍在逐漸釋放
今(7日)凌晨台灣東部海域接連發生三起地震,其中以1時19分的芮氏規模5.5地震最為強烈,全台多處有感。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些地震屬於今年4月3日花蓮強震的餘震,並提醒未來仍可能發生規模5以上的地震,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根據氣象署測報資料,今日凌晨1時19分發生芮氏規模5.5的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方52.2公里,地震深度29.3公里,震度4級地區為花蓮縣及台東縣;震度3級地區為南投縣、嘉義縣、台中市、雲林縣、彰化縣、嘉義市;震度2級地區為宜蘭縣、高雄市、台南市、苗栗縣、新竹縣;震度1級地區為桃園市、屏東縣、新竹市、新北市、澎湖縣。僅1分鐘後,1時20分再發生規模4.1的有感地震,最大震度出現在花蓮縣水璉,達到3級;隨後凌晨2時10分,花蓮縣壽豐鄉又發生規模3.5的小區域地震,震源深度僅5公里,最大震度同樣出現在花蓮縣水璉3級。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這三起地震均屬於4月3日花蓮7.2強震的餘震。雖然主震已過去半年多,但能量仍在逐漸釋放,餘震活動尚未完全結束。他以1999年921大地震為例,強震後的半年到一年內仍會陸續發生較大的餘震,提醒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據吳健富觀察,0403強震後的前三至六個月內,餘震活動頻繁且強度較大,隨著時間推移,餘震的頻率與強度已有所減少,但偶爾仍會發生規模5以上的地震,並伴隨較小規模的餘震。近期餘震的發生頻率略有上升,氣象署將持續密切觀察,評估何時能恢復至正常的背景地震活動。
嘉義發生3.1地震 專家示警「和中埔大地震同位置」
昨(26日)凌晨1時58分,嘉義縣中埔鄉發生規模3.1的地震,震源深度為5.6公里。對此,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也指出,這次地震的震央與1941年發生的中埔大地震相同,警示台灣可能已進入大地震時代,需提高警覺。根據氣象局資料,嘉義縣於凌晨1時58分發生規模3.1的地震,震源深度為5.6公里,中埔鄉嘉義市及台南白河地區的最大震度達2級,嘉義民雄則有1級。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雖然此次地震規模不大,但這次地震的震央與1941年發生的中埔大地震相同,警示台灣可能已進入大地震時代,需提高警覺。郭鎧紋指出,這次地震發生的地點位於木屐寮斷層南邊,九芎坑斷層北邊,還有彰化斷層、六甲斷層和口宵里斷層交匯的區域。這些斷層帶是彰雲嘉南平原與東部丘陵的交界處,也是造山帶的前沿地帶,屬於地震活動頻繁的區域。郭鎧紋強調,雖然這次地震規模不大,但過去曾有大地震的歷史,加上震央位於地震活躍區,台灣及日本都已進入大地震時代,民眾應該保持警覺,隨時留意地震安全相關資訊。據了解,1941年12月17日發生在嘉義中埔的強烈地震,規模高達7.1,對當時的台南州(即現今的雲林、嘉義及台南地區)造成嚴重災害。這場地震導致360人喪生、729人受傷,並大規模摧毀超過1萬戶住宅。除了帶來重大的人員傷亡,地震還引發了草嶺地區的山崩,形成堰塞湖,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持久影響。此外,這場大地震之後,餘震頻繁發生,特別是在主震後的一週內餘震次數較多,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根據觀測,主震後一直到翌年2月底,共發生了1,259次餘震,其中有感餘震達到227次。
東部連2震!震央近「琉球海溝」極淺層 專家示警:恐有5級以上餘震
全台近日地震頻傳,先是宜蘭近海週四(15日)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花蓮外海昨(16日)上午7時35分左右又發生規模6.3強震,最大震度4級,全台除了高雄、屏東和桃園,大家一早都被國家級警報嚇醒。專家表示,昨天的地震震央非常接近所謂的琉球海溝,且深度也是極淺層,未來不排除再出現規模5以強餘震。臉書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15日傍晚先是在和平海盆跟和平溪間發生一個極淺層中型地震,16日早上的震央更是令大家嚇了一跳,不僅比較接近0403的震央,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點非常接近所謂的「琉球海溝」,深度也是極淺,讓外界不免聯想台灣地震與九州地震是否有關連性。專家提到,「巧合的是從8/8的宮崎地震以來,琉球海溝八重山段就開始出現多次淺中層地震,特別是前2-3天花蓮外海就出現疑似前震的情況。」粉專指出,可以參考日本前幾天的南海海槽預警機制,先觀察餘震震央有沒有再往東移(也就是海溝巨震好發點),地震次數是否頻繁增加,規模有無超過5以上。「觀氣象看天氣」分析震度及共振機制,由於15日的地震雖然同屬東部海域(海盆/海溝)系統,畢竟震央跟構造不同,因此主要強震區在北部,特別是宜蘭,「硬要說昨天的國家級警報比今天的還稍微低估;至於7:30的這個(暫時定為主震),由於震央較南邊,影響轉為以西部沿海為主」。另外,專家認為,雖然發的國家級警報範圍比昨天更多,不過氣象署的防災意識提升,比起0403強震的荒腔走板,值得給氣象署鼓勵,但是也請氣象署別再遺漏桃園,桃園的地理位置比雙北還更西,特別是這區塊地震的共振區集中在台灣海峽。
今年地震多不尋常!規模逾6已10起 專家:台灣恐進入新地震時代
近2日地震頻繁,繼15日宜蘭近海規模5.7極淺層地震後,中央氣象署才示警未來1周須注意餘震,16日一早花蓮外海又發生規模6.3強震,最大震度4級,全台有感,提醒3天內可能有5.5以上餘震。地震專家郭鎧紋說,今年地震多,不尋常,可能開啟新地震時代。中央氣象署昨上午原表示,這起地震深度9.7公里,判斷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所致,位置靠近0403餘震區,但其餘震能量釋放已達一個階段,不納入餘震序列;但稍晚經完整分析後,地震深度由原9.7公里更新為19.36公里,震央略西移,並調整參數,改為納入0403餘震序列。氣象署統計,0403主震加餘震已發生408起顯著有感地震與1245起小區域地震,累計達1653起。郭鎧紋說,是否屬餘震應觀察在同個震源區,若其能量未調整完,就可能有餘震,甚至持續很久,大陸唐山大地震經30年後仍有餘震。「台灣可能進入新地震時代!」郭分析,台灣每年地震平均釋放8顆原子彈能量、規模6以上約3起,但2022年發生12起規模6以上地震,原以為平靜期將至,豈料今年又增加,已有10起規模6以上地震,累計釋放能量達47顆原子彈,若持續至年底,可能打破921大地震當年的15起紀錄。針對台灣接連2天發生有感地震,內政部昨召開海嘯整備因應作為會議,並與20個臨海縣市政府視訊,了解及模擬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可能引發海嘯的影響評估,強化減災、整備與應變機制。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因應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假想設定,將海嘯第一波影響陸地的時間、疏散所需時間、避難設施強度是否容易被大型漂流物破壞等因素納入整備考量,以降低海嘯造成的人命與財產損害;各地方政府應評估海嘯影響範圍,重新檢視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交通部長李孟諺昨視察花蓮航站、港口時,遇上有感地震,除喊話要大家幫助推廣花蓮特色,也提到花蓮的觀光確實需要夠多的關心跟協助,因颱風天災路斷靠航運接駁發揮成效,至於未來是否能將航運變成常態性,並加入觀光有關的疏運工具,會再繼續努力。
連續二天「搖到全台有感」 住宅地震險最新投保率出爐
花蓮、宜蘭縣外海連續兩天發生地震,全台有感,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也即將屆滿25週年。根據統計,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截至2024年7月底止,以全國戶數932萬戶計,投保率約38.6%,顯示仍有超過六成屋主尚未投保。宜蘭縣近海8月15日17時06分,宜蘭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5.7、最大震度5弱之強震,震源深度僅9公里。今天(16日)早7時35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6.3地震,最大震度4級,全台有感,中央氣象署稍早宣布將上午地震納入0403餘震序列,經統計目前0403主震加餘震已達1653起。地震保險基金表示,已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的保戶,倘發現建築物有嚴重受損情形,請聯絡您的產物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將派員前往處理。自民國91年4月1日起,住宅火險擴大承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民眾可投保後減輕火災及地震等災情造成之財物損失,並記得於投保時勾選「續保約定」條款,以確保保障不中斷。民眾若想獲得更多保障,可在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後,評估加購超額、擴大及輕損等商業地震險。
氣象署改口了!今早6.3地震「納入0403餘震」 目前已達1653起
今(16日)早7時35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6.3地震,最大震度4級,全台有感。中央氣象署原宣布,該起地震為獨立事件,非0403花蓮大地震與昨日宜蘭近海地震的餘震,不過經過進一步分析,氣象署今傍晚宣布,將上午地震納入0403餘震序列,經統計目前0403主震加餘震已達1653起。中央氣象署表示,今早7時35分於花蓮縣外海發生規模6.3地震,受大眾高度關注,依氣象署地震測報作業,第一時間為防災需求,會以近震央少數測站自動化提供強震即時警報資訊,包括地震預警和國家級警報,再來則是利用有限地震觀測站資料,快速製成地震報告供大眾參考。 中央氣象署統計,目前0403主震加餘震已達1653起。(圖/中央氣象署提供)為進一步確認此地震位置與0403花蓮地震關聯性,氣象署將此地震以完整地震觀測資料處理後,深度由原9.7公里更新為19.36公里,位置則較原(北緯23.74,東經121.82)略西移至(北緯23.78,東經121.71)。中央氣象署表示,由於地震參數的更新調整,該地震將納入0403花蓮地震餘震序列。氣象署統計,截至今日傍晚4時19分,0403花蓮大地震主震加餘震,已發生408起顯著有感地震與1245起小區域地震,累計達1653起。
規模5以上地震「已累計50起」!氣象署認了:今年情形較異常
台灣進入地牛活躍期!宜蘭縣外海昨(15日)下午5時6分發生規模5.7地震,最大震度5弱,全台多處有感搖晃,怎料花蓮地區今(16日)上午7時35分又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最大震度4級,12縣市國家級警報大響。對此,中央氣象署表示,截至目前台灣已發生多達50起的規模5以上地震,坦言今年的情形「較異常」。宜蘭近海昨(15日)下午5時6分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震央位在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38.3公里處,地震深度僅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為宜蘭5弱,花蓮、桃園、新北市也有4級震度。氣象署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宜蘭近海規模5.7地震威力「等同0.18顆原子彈」,不過主震發生後還是會持續釋放能量,未來7天內恐有規模5.2餘震的發生機率,提醒民眾隨時做好地震防災準備。對此,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從今年1月起至今,台灣規模5以上的地震已累計逾50起,其中規模最大為4月3日的花蓮7.2強震,而規模6至6.9的地震有8起,規模5至5.9的地震則有41起。至於為何今年地震特別活躍?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蕭乃祺說明,今年的地震頻率比起往年偏多「情形的確較異常」,主要是因為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後,帶出不少規模5以上的地震,不過昨天宜蘭近海的地震與403花蓮大地震無關。
403大地震「全台位移」 花蓮壽豐抬高39公分
403花蓮大地震造成全台十餘人罹難,破千人受傷,後續陸陸續續發生的餘震更重創了花東地區的觀光。大地震除了釀成災情以外,也會造成地勢改變,內政部於今(4日)公告,根據地震前後衛星導航系統(GNSS)連續觀測站測量資料檢測,與地震前一日比對,花蓮地區東管處最大水平位移32.7公分,壽豐站高程抬升39.3公分,更是全台最多。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告指出,為了確保測繪精度,內政部於今年4月3日花蓮縣發生7.2級地震後,依地震前後衛星導航系統(GNSS)連續觀測站測量資料檢測,經與地震前一日比對,其中花蓮地區東管處最大水平位移32.7公分,壽豐站高程抬升39.3公分,全台最多,內政部地政司已在7月26日重新公告花蓮等地區震後基本控制點衛星測量成果。內政部說明,這次在0403震後立即進行基本控制點檢測,檢測範圍北起宜蘭縣三星鄉,南至花蓮縣豐濱,西起南投縣埔里鎮,東至台灣東海岸,共檢測247點,其中138點坐標已較原公告成果有顯著差異。再與109年公告測量相較下,發現4年來,花蓮縣及中央山脈地區的點位變動十分顯著,其中花蓮地區地表最大水平位移43.8公分,高程抬升49.1公分。內政部表示,4月22日餘震發生前後,北起銅門(點號:TUNM)南至鳳林(點號:FLNM)區域內之基準站發生約10至20公分之水平位移,高程則無大幅度變化,高程變化量在6公分以內。水平最大位移量位於月眉國小(點號:CG04)約19.4公分,其高程下降約1.6公分;高程變化量最大位於壽豐(點號:SOFN),抬升約5.9公分,其水平位移量約13.8公分。內政部也將前述範圍內基準站4月23日計算成果與4月2日成果進行比對,發現自主震發生後水平位移量最大位於東管處(點號:YENL),由主震後位移22.2公分增加至32.7公分,其高程則由抬升35.6公分增加至38.4公分;高程變化量最大位於壽豐(點號:SOFN),由主震後抬升31.9公分增加至39.3公分,其水平位移量約31.6公分。主震前後高程變化最大之花蓮基準站(點號:HUAL)位於本次位移變化量大之區域外,主震當時抬升約45.1公分,在本次餘震前後則無明顯變化,僅抬升0.3公分。
花蓮發生規模5.1地震 氣象署:是403餘震
花蓮縣近海於今(26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5.1地震,深度39.7公里,最大震度為4級。對此,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屬於403餘震。花蓮於今日上午10時24分發生芮氏規模5.1地震,深度39.7公里,本次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北北東方17.7公里,位於花蓮縣近海,花蓮最大震度為4級,其餘宜蘭縣地區最大震度為3級、新竹縣地區最大震度為3級、南投縣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台中市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苗栗縣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桃園市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新北市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嘉義縣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彰化縣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雲林縣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嘉義市地區最大震度為2級、台東縣地區最大震度為1級、新竹市地區最大震度為1級、台北市地區最大震度為1級、高雄市地區最大震度為1級、台南市地區最大震度為1級。對此,根據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廖哲緯表示,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秀林鄉近海,屬0403餘震範圍內,深度較深,因此各地感受震度較小,最大震度為花蓮鹽寮的4級,因需達到規模5以上且震度4級以上才會發布國家級警報,此次地震未達標準,因此未發布國家級警報。廖哲緯也提到,今年4月3日花蓮強震以來,共發生1617個餘震,主震後3到6個月內會有頻繁餘震。近期有感餘震數量下降,但此次地震位於地震活躍區,仍可能有餘震發生。根據氣象署定位調整,花蓮強震後,規模6到7的地震從6個增加到8個。廖哲緯說明,過去地震速報使用較少測站定位,經重新確認調整後,有2個地震從規模5.9調整為6.0,因此規模6以上的地震數量調整為8個。氣象署也示警,連日降雨民眾應注意坍方、落石、土石流及山洪暴發,避免進入山區及河川活動。此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發文指出,花蓮震度達4級,呼籲民眾這幾天非必要,請勿到山區,因為土石流山崩機率極高,「颱風登陸、暴雨、地震,蘇花公路更辛苦了…」。
5分鐘連4震「最大規模5.8」 北捷全線慢速行駛…派員檢視設備
繼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後,至今餘震不斷,今(10日)早上5分鐘內連續發生3起地震,下午又連續4震,其中1起規模5.8,最大震度4級,全台均有感。根據中央氣象署氣震報告,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花蓮縣地區最大震度4級;1分鐘後又發生規模4.7地震,3分鐘又來個規模4.5地震,到了3點50分發生規模4.2地震,短短5分鐘連續4起地震。地震報告。(圖/中央氣象署)由於地震緣故,台北捷運公司發布聲明表示,因發生地震,目前全線列車慢速行駛,暫無異常回報。後來捷運公司已派員檢視設備完畢,全線列車恢復正常行駛。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下午規模5.8地震為0403主震的餘震,震央位置跑到北邊去,主要為應力調整,後續3到6個月內仍會有規模5.5以上餘震,且應力調整和震央將會持續南北擺動。
5分鐘連3震「均為403餘震」 氣象署示警:震央恐往北邊跑
花蓮4月3日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已經過了1個月,但仍有大大小小的餘震。今(10日)上午就在5分鐘內發生3次地震,甚至有2起規模5以上等級。對此,氣象署提醒,3至6個月內仍可能有規模5.5以上餘震發生,且震央不排除再往北跑,民眾需做好準備。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報告,今天早上9點35分發生芮氏規模5.1地震,9點37分再度出現芮氏規模5.0地震,到了9點40分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短短5分鐘連3震。今天早上連續3起地震。(圖/中央氣象署)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這3起地震均為0403花蓮地震的餘震,震央位置接近主震破裂帶南邊,5月6日餘震震央位置偏山區,今天則再往南邊調整。吳健富說明,以921地震經驗來看,規模較大地震發生後,餘震會持續3到6個月,目前都還在餘震活動範圍內,因此還是會發生,民眾要提高警覺。吳健富透露,目前餘震數量有減少趨勢,不過還是有零星較大餘震,一旦出現規模5以上餘震,就會帶出一群較小餘震,但規模大小和數量隨著能量釋放,有減緩趨勢,但未來不排除還是有規模5.5以上餘震發生,由於南北應力調整,目前震央和應力跑到主震南邊,震央會再往北邊跑及應力調整。
連2震「都是403餘震」 氣象署:震央南北飄移、避免前往山區
花蓮縣近海6日傍晚5點45分到6點03分之間,連續發生5起地震。其中45分、52分都發生規模5.9地震,最大震度達到4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許麗文表示,可以看到餘震活動有減緩的趨勢,而今天兩起規模5.9地震,都屬於4月3日規模7.2強震的餘震,並提醒民眾近日避免前往山區。許麗文指出,6日傍晚5點45分,於花蓮縣政府南方26.0公里,地震深度15.6公里處發生規模5.9地震,7分鐘後在相同地點附近再次發生規模5.9地震,兩起地震震央距離很近,規模相同,震度也差不多。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許麗文表示4月3日發生規模7.2主震後,當天餘震在主震北邊發生規模6.5和6.1地震,23日地震震央回到主震附近,發生2起規模6以上地震,27日地震震央再回到北邊,發生規模6地震,今天地震發生在主震震央附近,發生2起規模5.9的地震。許麗文表示,兩起規模5.9地震屬於4月3日餘震,最近地震活動往北應力調整後,又再度往南應力調整,南北應力輪流調整,不管北邊或南邊,趨勢可看到餘震活動有減緩趨勢,偶爾有稍微大一點的餘震發生。她還提醒,因應未來天氣變化,民眾要避免前往山區活動,以免有土石鬆動坍方風險。
餘震不斷!花蓮「第4波地震活動」快來了 專家示警:最大規模恐達6
4月3日花蓮發生7.2強震後,據氣象署統計,截至4日上午8點16分,已發生1356起地震,其中規模6到7地震就有5起,讓全台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403地震到3日為止,已有3波主要地震活動,且規模都在6以上,目前第3波已經趨緩,但接著就會有第4波,並出現規模6左右地震,以921地震經驗,推估未來仍有4波餘震活動。403強震後,據氣象署統計,截至4日上午8點16分,已發生1356起餘震,其中規模6到7的地震有5起,規模5到6地震有64起,規模4到5地震有419起,規模4以下地震則有867起,總計顯著有感地震為341起,小區域地震1015起。對此,郭鎧紋分析,從403的7.2主震發生到3日為止,總計出現3波主要地震活動,第1波是從4月3日至20日,403當天地震個數最高達247個,最低為17至20日,其有感地震降為4個,這段期間除7.2主震外,還出現規模6.5、6.2共計2個規模6以上的餘震。郭鎧紋說明,第2波是從4月21日至26日,其中23日當天就出現規模6與6.3的2個規模6以上餘震,第3波則是從27日到5月3日,其中27日有感地震達25個,並出現1起規模6.1地震,最低則是3日的2個。郭鎧紋認為,403還會有4波地震活動,他表示每一波地震活動開始前,餘震次數會增加,之後再出現規模6左右地震,接著地震活動減少。目前雖然推估還有4波餘震活動,但根據過去經驗,每波餘震的總數會逐漸減少,間距也會慢慢拉長,因此民眾不用太過擔心。
餘震不斷還有規模7強震? 台大專家示警:3斷層需注意
花蓮於4月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後餘震不斷,27日再度地牛翻身,凌晨發生規模6.1、5.8地震,讓全台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台灣大學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目前有大約9成的餘震都發生在主震的破裂面上,而在短期內可能還會持續發生地震進行調整,然而附近的3個斷層近百年來卻沒有發生大規模地表變動或規模7以上的地震,因此後續需要關注的重點為,是否可能被先前的主震影響,進一步產生類似規模的地震。陳文山於2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回顧73年前,當時1951年10月22日在花蓮外海發生2起規模7.1與規模7.0的地震,造成了米崙斷層的錯移,緊接著在1個多月後,11月25日在玉里、池上間又發生1起規模7.1台東地震,造成瑞穗斷層、池上斷層以及玉里斷層(中央山脈斷層系統)的錯移,陳文山說「這表明1951/11/25的台東地震受到1951/10/22花蓮地震的影響,從而調整了整個縱谷斷層系統的應力分佈。在目前狀況下,是否會再度發生在2024/04/03花蓮ML7.2地震之後?」陳文山說明,在未滿1個月的時間內,有大約9成的餘震都發生在主震的破裂面上,也就是嶺頂斷層,而嶺頂斷層屬於縱谷斷層系統的北段,與中南段的瑞穗斷層、池上斷層、利吉-鹿野斷層相連。雖然池上斷層南段和瑞穗斷層在1951年的台東地震以及2003年的成功地震中發生了錯移,釋放能量,但百年以來,奇美斷層、利吉-鹿野斷層以及池上斷層北段則沒有發生大規模地表變動或規模7.0以上的地震。陳文山表示,若考慮主震規模7.2,嶺頂斷層可能已經釋放了大部分能量,「然而,這對整體縱谷斷層系統的應力分佈可能產生何種影響?是否可能導致南段的斷層系統釋放應力,進而產生類似規模的地震?」則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餘震位置轉移…台北盆地「震波放大」 專家曝921地震經驗
自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已經超過1200多起餘震,一般而言餘震數量會愈來愈少,規模也會變弱,但昨(23日)凌晨卻接連發生2起規模2以上地震,研判是應力調整,餘震可能至少持續半年至1年,而台北因為盆地的地形,地震波會有放大效應。花蓮昨天凌晨2時26分、2時32分,接連發生芮氏規模6.0及6.3強震,導致原本因403強震已被判定為危樓的花蓮統帥大樓、富凱大飯店,均發生嚴重傾斜。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餘震分布最早在地震北邊完全被卡住,是一個地震空白帶,從2022年到今年4月都沒在動,能量都聚集在那,所以那邊就是震前的空白帶,也是震後的餘震密集帶,是氣象署所說的北方屏障減弱,做應力轉移。雖然判斷是餘震,但發生的位置略有不同,推測是4月3日花蓮地震主震後,產生應力轉移作用而觸發。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詹忠翰指出,由於台北是盆地的地形,建立在相對比較鬆軟的土層上,以地震學角度來看,不館地震波從哪個方向來,都可能造成所謂的放大效應。以921地震經驗來看,餘震可能持續半年到1年,雖然照往例來說,會逐漸減少,但不能排除還是會有規模6地震發生,提醒民眾做好防災準備。
近期「恐出現規模7強震」?地震專家:已釋放約42顆原子彈能量
花蓮在4月3日發生規模7.2地震,造成十餘人不幸罹難,百人因災害受傷,建築物倒塌傾斜,受災民眾和救難人員在這段時間的努力下,終於要恢復過往的日常生活,然而22日晚間開始又出現規模6以上的地震,23日還接連發生規模6.0、6.3強震,也讓民眾人心惶惶,擔憂這些是否是「前震」,後續還會有更大的地震出現,對此,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做出回應。花蓮自403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後,截至今(24)日上午9時許,共發生了1224起餘震,其中規模大於6的餘震則有4起,而顯著有感的有306起,由於這次的地震和73年前的縱谷地震系列極度相似,這也讓許多人擔憂未來是不是還有規模7以上的強震。而郭鎧紋則表示這方面涉及到地震預測,因此自己並無法說明,但從1951年的縱谷地震系列來看,當時是先發生了規模7.3的主震,隨後同一天又發生了兩起規模7.1餘震,而在時隔一個月後,再度發生規模7.3地震,不過震央已經從花蓮跑到台東近海。郭鎧紋也指出,每年地震都不一樣,並不是說403地震會跟1951年類似,這些觀測是氣象前輩辛苦蒐集而來,目的是為了提醒後代過往曾有這些案例,值得參考看看,他也提醒縱谷地區的居民要做好防震準備,不過也不必太過恐慌,從3日至今的地震,大約已經釋放等同於42顆原子彈的能量,因此目前能量應該都釋放的差不多了。至於餘震頻繁的問題,郭鎧紋也解釋過去氣象署曾觀察到,台灣一天出現過300起的群震,因此近日地震不斷的現象雖然不常見,但過去確實也發生過,不必太過擔憂。
403強震後「為何餘震深度越來越淺」 氣象署揭2原因:當地地質構造
花蓮自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後,截至今(24)日上午9時許,共發生了1224起餘震,其中規模大於6的餘震則有4起,而顯著有感的有306起,不過民眾也發現震源深度有越來越淺的趨勢,且最淺的一次深度僅在1.1公里,對此,中央氣象署也給出了兩個解釋。根據中央氣象署資訊,4月3日上午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最大震度花蓮縣6強,幾乎全台都有感,隨後陸陸續續發生了多起餘震,自22日晚間開始有多起全台有感地震。23日凌晨2時26分發生芮氏規模6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方29.9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最大震度花蓮縣5弱;23日凌晨2時32分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地震深度5.5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西方17.2公里(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最大震度花蓮縣5弱;23日清晨4時52分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地震深度1.6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西方23.4公里(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最大震度花蓮縣4級。從氣象署的資訊可以看出,地震的震源深度有不斷變淺的趨勢,自22日開始至今,發生在深度2公里以內的地震共有7起,且最淺的僅1.1公里。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也指出有兩個可能,第一是可能和速報結果誤差,第二則與當地地質構造有關。吳健富指出,目前根據地震發生的位置和時間推斷,這些地震應該都是0403強震的餘震,而當初403強震主震發生後,剛開始的餘震大多集中在北邊,現在應該是北邊的能量釋放完畢,因此應力調整為南邊開始釋放。至於近日都是極淺層地震,吳健富表示經過觀測後確實有發現地震深度有逐漸變淺的趨勢,不過氣象署速報結果可能會存在誤差,因此待有時間進行分析時,這些數據結果可能會進一步修正;第二是當地的地質可能具有特殊構造,會因此導致地震深度就是這麼淺,不過這部分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去確認。
訪陸濃縮成3天? 傅崐萁強調兼顧救災與拚經濟
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23日晚間表示,出訪大陸要帶來遊客、行銷農產品,屬於公務行程,仍會前往。外傳將濃縮為26至28日共三天,傅崐萁則未置可否。0403花蓮強震距今已逾20天,大小餘震仍不停歇,23日晨間花蓮甚至再有建物傾斜。而花蓮立委傅崐萁早於上星期便宣布25日訪陸,是否如期成行,或延期以利留台救災?震後外界皆高度關注。傅崐萁強調,原定出訪大陸行程,就是希望能為台灣帶進更多陸團客和自由行旅客,推動兩岸和平之於,也要讓台灣農產品在對岸貨暢其流,這是國會議員的公務與責任,地震救災要緊,但出訪拚活路也不會因此就能怠慢。傅崐萁重申,各界的批評指教自己都尊重,但是「同島一命、同島一心」才是自己最在意的,必須要讓災區趕快復建起來,不要讓災民、各行各業面臨破產,這才是要積極解決的問題,自己不管在哪裡,心都在花蓮跟鄉親永遠站在一起。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則透過CTWANT呼籲,花蓮在近期的主震、餘震中遭受嚴重損害,許多居民的生活和家園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此時選區立委的首要任務應是確保所有受影響的民眾能夠獲得必要的支援,並加速地區的復甦工作。陳冠廷感嘆,國民黨團選在此時訪中,時機、目的、優先次序皆不對,恐怕會導致救災量能和注意力分散,延緩災區的復甦進程,呼籲傅崐萁、國民黨黨團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刻,應該要重新考慮其行程安排,延後出訪,優先處理國內賑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