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體驗
」初夏藝遊台東4/走一趟石山部落學月桃編織 讓有機農場變身香草教室
有時候除了難忘的風景與回憶,一個紀念品或手作DIY體驗,也能幫助你記住這段旅程。台東不僅海景迷人,藝術能量亦十分蓬勃,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簡稱東管處)推動的「東海岸藝術生活平台串聯計畫」,每年都能挖掘出具有特色的在地藝文資源。例如記者走訪了被阿美族稱之為「ka-kawa-san」(意為聖靈聚集之地)的「石山部落」(又稱富豐社區),部落位於中華大橋旁、鄰近台東志航基地,由於基地因素,附近的開發相對受到限制,反而保留了淳樸風貌。在這裡還有個組織「有限責任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透過月桃與稻草編織、漂流木工藝等,既傳承部落工藝也開發出在地文創商品與部落導覽,帶動了地方產業。小朋友認真動手將月桃葉鞘取下。(圖/魏妤靜攝)工作坊老師讓大家嘗試將月桃葉鞘透過機器固定寬度,才方便進行編織。(圖/魏妤靜攝)當記者來到石山部落,合作社負責人林宋博芳帶著一行人徒步走逛,沿途訴說部落因各種原因不斷遷徙的過往,也領我們欣賞族人巧手打造的木雕、稻草裝置藝術等。再來到部落工作坊時,只見月桃植株成排排列,教授編織的老師解說如何將月桃葉鞘(假莖)取下捲起、感受其韌度,原來這就是編織最重要的素材,因為月桃具有耐水、吸汗、散發香氣等特性,還可製作出能反覆使用的杯墊、提籃、草帽甚至草蓆等;除了月桃編織,這裡還以稻草製作日本新年時會在住家門口懸掛的「注連繩」,並開發出「注連繩御守」體驗,亦很受遊客歡迎。如果停留時間不長可能來不及完成一件編織作品,但仍可透過老師示範、自己嘗試其中的步驟,了解月桃編織的眉角。(圖/魏妤靜攝)在卡塔文化工作室挑好一顆喜歡的琉璃珠後,工作室老師會提供三色串珠供旅人自由串組成手鍊。(圖/魏妤靜攝)卡塔文化工作室所處的糖廠倉庫空間,還販售許多部落手工藝商品。(圖/魏妤靜攝)如果喜歡小巧飾品的人,則不妨來到位於台東糖廠裡的「卡塔文化工作室」,「卡塔」(qkata)之名源自排灣族古語,意指「有花紋的琉璃珠子」,這裡提供燒製琉璃珠、串珠體驗,可以讓旅人從代表人緣、愛情、成就、守護等不同含意的20多種圖案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像我們當天體驗的是「串珠手鍊」,在選擇一顆主要的琉璃珠後,便可進行串珠配色、打結、扭轉等,親自做出一條自己的手鍊。除了燒製琉璃珠或串珠體驗,工作室另有圖騰噴砂玻璃杯體驗,同樣可讓大家在帶回一個手作紀念品外,順便了解原住民族的傳統圖騰。園主會提供採集香草的工具,讓大家剪下喜歡的香草放在茄芷袋裡。(圖/魏妤靜攝)遊客同心協力將澳洲茶樹帶回農場工作區,感受農遊樂趣。(圖/魏妤靜攝)當然想要再更親近大自然一點也沒問題,轉場來到位於市區近郊的「範樟園農場」,這是東管處推廣東海岸觀光圈品牌的其中一個入選業者。當我們走進一甲地的有機農場,放眼望去可見牛樟樹、澳洲茶樹、香草、樹葡萄、檸檬馬鞭草等,連薄荷都有巧克力薄荷、鳳梨薄荷等不同品種。說起農場故事,原來是第一代園主退休後,想將果園打造成一座牛樟森林,後來卻遇上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滿園牛樟樹幾乎都被吹倒,經多方詢問建議後,第二代園主吳美樺決定和父母一同將牛樟提煉成精油,也開啟了範樟園經營精油品牌的起點。遊客來此可以預約「香草農遊趣」體驗,除了可以走逛農場進行生態導覽、植物認識,還能動手採集香草自製香草茶,以及採集咸豐草進行熱萃、製作香膏帶回家,活動進行時還會採小組競賽方式,讓體驗變得有趣許多。當遊客透過小組活動將澳洲茶樹重新整理與秤重後,農場人員會協助進行精油萃取。(圖/魏妤靜攝)當咸豐草熱萃後,遊客可以親自嘗試將其與農場特調精油、蜜蠟結合,製成草本萬用膏帶回家。(圖/魏妤靜攝)有限責任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電話:(089)238-042體驗地點:台東市富豐里吉林路一段231巷33號(石山部落)網址:https://www.kakawasan.com/備註:提供部落導覽、御守體驗、月桃置物籃等體驗,費用與人數限制依體驗不同,請依官網為準卡塔文化工作室電話:(089)228-107地址:台東市中興路二段191號(台東糖廠文創園區內)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atabeads/備註:串珠手鍊、燒製琉璃珠、圖騰噴砂玻璃杯體驗皆每人300元範樟園農場電話:0916-095-912地址:台東市青海路四段2巷200弄57號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fan0218備註:「香草農遊趣」90分鐘體驗含農場生態導覽、香草採集與萃取、自製香草茶、天然香膏製作,每人350元,至少4人成行;另有120分鐘體驗、每人700元
MIQUMICANG米勾米藏 探索曲冰、卡度布農文化2天1夜輕旅行!
萬豐村曲冰部落充滿文化生命力進到部落活動中心廣場,布農耆老們穿著傳統服飾,圍成半圓或坐或站,哼唱著古調,用美妙的歌聲迎接遊客。沿著83縣道進入部落,近百公尺的六面故事牆,把神話傳說轉成藝術品,要孩子們記得布農族卓社群故事,與一整年的大型活動祭典。從烏日高鐵站到達仁愛鄉中的萬豐村曲冰部落,著名的曲冰遺址就在此區,因為海拔高度七百至九百公尺間,也可稱為台灣最高海拔的史前時代遺址,目前已受政府保護,等待後續的規劃與整理。所以眼前這片用柵欄圍起的雜草區,地下蘊藏著珍貴的遺跡,遊客可以透過照片了解先前挖掘時的景致。群山環繞山下的濁水溪還是源源不絕,但前人在此生活的歷史痕跡,已變成斷垣殘壁,留下的智慧與文化傳承,都在萬豐部落裡一一展現。記錄布農文化的洪文和老師(圖/仁愛鄉公所提供)。經營楓紅雞的台83線第一名廚何美欄,利用部落鄰近的自然食材,有竹筒飯、溪魚、蝦、地瓜、昭和葉裹上麵衣酥炸、馬告香腸、段木香菇雞湯等,使用原型食物,製作成既營養又好吃的原民料理。飯後亦可以欣賞由彩色串珠拼貼而成的原民傳說。藝術家洪文和表示製作一幅畫大約花費36小時,非常耗費眼力,但他樂此不疲,希望把老人家口中的經典故事,透過精準構想與設定,完成美麗的圖畫永遠流傳。萬豐鐵管吊橋橫跨濁水溪兩岸萬豐鐵管吊橋原是為了灌溉引水而蓋的吊橋,將武界壩的儲水輸送至農地之用;民國100年因莫拉克風災受創後來重新修建, 橋面寬度僅1.5人,兩岸的綠樹茂密,把紅色醒目的橋身襯托得更秀麗,四五月盛開的油桐花,可由鐵橋上方欣賞白色花瓣,吊橋全長有172公尺,因為交通便利與獨特造型,吸引許多網紅前來取景。布農族工藝串珠體驗曲冰文化驛站匯集有關木雕、石雕、編織與竹製品,驛站管理者劉春蘭特別安排幾個簡單的體驗DIY,來自原野的材料,每個小零件都有他的意涵,讓遊客透過手作彷彿回到原始狀態,敬天敬神地,串起難得的緣分,更加地了解布農文化與特色。烤肉晚會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圖/仁愛鄉公所提供)。農事體驗自然農法蔬菜更健康經營虹谷有機農場的廖金池前村長,四個大型溫室吸引遊客的目光,近期栽種四款百香果,透過自然農法,讓百香果各個飽滿,等到五月就可以供遊客摘採食用。鄰近露營區,營區的規劃完善,淋浴、廁所,許多露營玩家都深深著迷,星空下廖大哥也可依遊客需求安排BBQ烤肉PARTY,讓民眾有機會參與載歌載舞的原民晚宴,留下美好的回憶。熱鬧以外的中正村卡度部落因為地形走向很像要出港的大船,而布農族語的”船”稱為卡度(qatu),這就是卡度部落命名由來,離埔里市區僅十分鐘車程,以前滿山遍地檳榔樹的景象,如今已漸漸轉變。目前由高金水村長與兒子們開始帶頭,種植高經濟作物咖啡,而這裡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讓咖啡豆品質優良,參加多次比賽都有好成績。卡度咖啡目前總栽植量達到25公頃,供應鄰近咖啡產業,更有新竹桃園的店家慕名而來採購。多肉植栽也很有原民風格(圖/仁愛鄉公所提供)。卡度873咖啡卡度八麒山咖啡又稱873咖啡,這裡可不是現代化的咖啡館,喝杯專業選豆烘豆的單品手沖,遊客可以體驗旁邊的射箭場地,三五好友比賽精準度,原民狩獵陷阱製作是枯枝、石板、藤蔓等,根據要狩獵的獵物大小來量身訂做,充滿智慧的陷阱裝置大開眼界。另外一區為療癒的多肉植物,高村長開發出特色盆栽,有竹筒、蝸牛殼等,處處展現原住民對於大自然的掌控與發揮。卡度教會後方的聖母堂(圖/仁愛鄉公所提供)。當地信仰中心卡度教會沿著藍天白雲階梯往上,首映眼簾的是像皇冠建築,盛開的紫色小花引導階梯往上,綠色攀藤植物充滿地聖母院主建築,與一旁超大黃金十字架,在此可以遠眺大象山,各種花草樹木依照時節綻放吐息,居高臨下的教會,可眺望整個卡度社區,就像守護著社區的全體住民般存在。達瑪啦舢烘培坊開立許多烘培體驗課程(圖/仁愛鄉公所提供)。布農搗米體驗與達瑪啦舢手做麵包利用糯米經過搗壓後,加入自己喜歡的內餡,有芝麻、花生、地瓜等,Q彈有勁,體驗最道地,是搭配手沖咖啡的好點心。達瑪啦舢手做麵包是石志強第二專長,以前在日月潭可是船長,負責導覽明媚的湖光山色。後來返鄉為了部落的小朋友,就到中正國小當任廚爸,最後幾番思考才成立這個烘培坊,用來教學與回饋鄉里。許多部落的小朋友或是社區大學,透過石師傅的教導後學得一技之長,改變人生。兩個常被匆匆經過的美麗村落:萬豐村曲冰部落與中正村卡度部落,在南投縣仁愛鄉公所的輔導下,開發出多樣化的遊程與旅遊特色,如果周末假日安排到南投度假,推薦這兩顆原民之星,走進可愛的原鄉讓大小朋友永生難忘。更多資訊,請洽仁愛鄉公所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