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緯度
」 鄭明典 颱風 冷空氣今年第20號颱風最快今生成 專家示警:對台有影響
今(20日)白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基隆北海岸、桃園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專家也提醒,下週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機會,目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大範圍熱帶擾動發展,週日到週一確實有機會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但預報路徑相當分歧。氣象署指出,今日清晨東北季風持續增強,清晨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台灣東北部、東部及大台北地區降雨較廣而明顯,有短延時強降雨,並有局部短延時大雨或豪雨發生,北部、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白天起東北季風持續影響,但水氣有稍減的趨勢,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桃園以北及東北部地區轉為有局部短暫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公司」表示,今天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的天氣狀況不一。北部東北部將會感受到秋季的涼意。新竹以北高溫預計會降至攝氏24到25度之間。由於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這些地區的雲量會明顯增加,北海岸與東北角局部陣雨。宜蘭山區可能會有較強的降雨。粉專說明,今日中部地區天氣相對穩定。早上會有些許雲量,但大部分時間陽光露臉。高溫預計會在28至32度之間,適合戶外活動。南部地區,今天的天氣也相對穩定。雖然早晚氣溫稍涼,但白天高溫依然會達到31至32度。北花蓮天氣較不穩定,容易有陣雨,高溫降到29度左右,南花蓮到台東天氣還不錯,陽光露顯,高溫仍有30至31度。至於明天的天氣,粉專提到,明天東北季風減弱,只剩宜花地區有短暫陣雨,其他各地陽光露臉氣溫上升,北部東北部高溫會回升到27至29度左右。中南部與東南部高溫31至32度。但到了週二下半天,下波東北季風又增強,北部東北部又將轉為陰有雨的天氣,週三北部東北部氣溫轉涼,並持續到週末。中南部與東南部影響不大,都是晴時多雲,白天悶熱的穩定天氣。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何時生成?粉專表示,數值預報模式一直顯示下週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機會,目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大範圍熱帶擾動發展,週日到週一確實有機會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但預報路徑相當分歧。主要原因是中高層太平洋高壓的強度,如果高壓強一點,就會引導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往呂宋島到南海方向移動,如果高壓明顯減弱,則可能由台灣東方海面北上。未來幾天還要持續觀察,但至少週三前對我們都還不會有影響。氣象專家林得恩也在臉書粉專表示,根據今晨歐洲ECMWF及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式模擬結果顯示,在關島附近的96W,最快在今、明2日,就會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隨後並有繼續再增強為颱風的趨勢;強度最少在中度颱風或以上,結構相當紮實,屬中型到大型的颱風。從歐洲ECMWF系集模式對熱帶擾動路徑模擬預報來看,結果相當發散,但部分成員已經有修正朝台灣來的變化趨勢;美國NCEP則維持朝西,經過菲島呂宋附近,到南海海域,「不管怎麼走,評估對台灣都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需特別注意」。氣象專家吳德榮則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 ,北太平洋未來10天、大約有2個熱帶擾動發展,因為有中緯度與熱帶大氣的交互作用,比夏季複雜,故各模式模擬的行徑,不但有差異、且不斷大幅調整。吳德榮說明,根據歐洲(ECMWF)模式25日20時模擬圖已大幅調整前進至呂宋島東北角,未來轉向台灣東部近海,直接闖進警報區。美國(GFS)模式25日20時模擬圖則調整為、已通過呂宋島北部,未來向南海前進。歐洲模式模擬、有侵台疑慮;美國模式模擬則有「秋颱共伴效應」,不過各國模式持續大幅調整中,下定論還太早,應密切觀察。
「山陀兒」路徑恐再西修!暴雨連炸3天 鄭明典示警:恐出現共伴效應
第18號颱風「山陀兒」已增強為中度颱風,今天(29日)上午11時位於鵝鑾鼻東南方460公里海面上,並逐漸朝巴士海峽及臺灣東方近海接近,明天開始會受其外圍環流影響,週二、週三是影響臺灣最明顯的時候。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山陀兒」出現大角度轉北,原因是有冷高壓接近,預告東北季風共伴情況很可能發生。鄭明典今天在臉書說明,颱風不喜歡冷高壓,冷高壓前方高層都會伴隨「槽線」,這是中緯度天氣系統的特徵,所以當颱風發展較深、高層導引主導時,颱風就會被槽線導引,通常會大角度轉北;相對地,當颱風較弱,低層導引當家,颱風受低層封場導引,就會持續往西或轉西南。鄭明典指出,「當颱風出現大角度轉北,原因是有冷高壓接近,那這樣的路徑其實也預告,東北季風共伴情況很可能發生!這次冷高壓有點偏弱,共伴效應可能不特別明顯,但是有多樣共伴效應的條件符合,應該還是會有共伴效應的雨型特徵出現!」鄭明典認為,颱風的路徑預告東北季風共伴情況很可能發生。(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氣象專家吳聖宇也在臉書粉專「天氣風險WeatherRisk」透露,由目前預報來看,颱風中心將在週二(1日)到週四(3日)上半天之間經過台灣東南部、東部、東北部近海逐漸北上,暴風圈將籠罩全台灣,不過從一些電腦模式預報資料來看,颱風路徑可能有更往西調整的趨勢,不排除先登陸恆春半島後再往北北東沿著花東近岸北上,預期最快可能要等到週四下半天才會遠離,影響時間相當長。吳聖宇說,依照現在的預報路徑,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及南部山區將首當其衝,雨勢可能相當劇烈,其次就是宜蘭地區、南部平地以及中北部山區,雨量也會很大,中北部平地一帶就要看颱風北上後的移動速度而定,若是後期速度加快,中北部平地的累積雨量就會比較小。風力部分,專家認為全台影響都會很大,特別提醒颱風中心可能接近的恆春半島、東南部地區,風勢最大,另一個重點可能落在西半部沿海,偏北風加上台灣海峽地形作用,預期也會有強風出現,風雨最大的時間將會出現在週二一直到週四上半天,週四下半天之後風雨才會減小。吳聖宇預測,颱風影響期間,台灣北部海域有可能出現東北季風跟颱風外圍環流交會的共伴效應,不過劇烈降雨區域大致以海面上為主,對陸地上的影響可能較小。同時颱風離開後,整個環境將轉變為東北季風型態,水氣大幅減少,不會有後續的西南風或西南氣流,因此颱風過後降雨會明顯減少,不必擔心會有持續降雨的狀況。
秋天即將來臨? 鄭明典:看到小股「冷空氣」南下
雖然如今時節已進入9月底,但外面的天氣依舊炎熱陳悶,讓不少人直呼受不了。但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目前看到小股「冷空氣」南下,對中緯度來說還不算真的冷,但已可以帶來秋天訊息,可以視為季節轉變徵兆!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在FB發文表示,這股冷空氣和西南季風遭遇,會有一些鋒面生成過程,會是雨比較多的鋒面,但是影響地區仍然偏北,台灣在「邊緣」,主要還是偏南風的影響。而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陳姵安受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台灣周邊仍處於大低壓環流的影響下,但北方高壓即將南下,預計21晚開始將為台灣帶來明顯的天氣變化。陳姵安的解釋,北方高壓南下將導致台灣北部海面和台灣海峽的東北風逐漸增強。這種天氣型態通常被視為秋天來臨的前兆。然而,陳姵安也指出,目前這股東北風的主要影響範圍仍在華中沿海地區,尚未完全抵達台灣。陳姵安預測,今晚到明天清晨,台灣多數地區的最低氣溫將降至26到27度左右。而最明顯的降溫時段預計出現在明天晚上到下週一清晨,屆時氣溫可能進一步下降到25度左右。
「負北極振盪」冷空氣外流中緯度! 鄭明典:對台影響有限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3日)指出,「負北極振盪」正在發生中,偏暖的空氣流入北極圈,北極的冷空氣外流至中緯度,持續時間會相對長一些,不過由於主要影響範圍偏北,對台灣天氣應該無影響。鄭明典今(3日)在臉書貼文指出,「負北極振盪」正在發生中,偏暖的空氣流入北極圈(黑色圓圈),北極的冷空氣外流至中緯度(藍色區)。這次冷空氣串成一團分布約半個緯度圈,是很明顯的波數1結構,持續時間會相對長一些,主要影響範圍較偏北,對台灣天氣應該無影響。根據氣象署官網顯示,北極振盪(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20˚N以北區域的一種大氣振盪現象,主要在描述北極與中緯度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呈現相反相位變化的關係。其中「振盪」是指有些時期北半球極區的海平面氣壓異常偏低,中緯度的氣壓則異常偏高,稱為「正」北極振盪;而有些時期極區氣壓異常偏高,中緯度的氣壓則異常偏低,稱為「負」北極振盪。正北極振盪發生時,中緯度高空西風噴流(風速最大的區域)一般會變得比較強,極區冷渦漩強,北極與中緯度的氣流不易交換,極區冷空氣較不容易南下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天氣,結果將導致北美和北歐容易發生氣溫異常偏暖的情形,以及使地中海區域降水減少、出現乾旱,北歐降雨增多。相反地,負北極振盪發生時,西風噴流及極區冷渦漩會較弱,因此極區冷空氣便較容易南下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天氣,使得較接近極區的的北美、北歐及北亞(西伯利亞到蒙古一帶)容易出現偏冷的天氣,中緯度的地中海區域國家則出現降雨偏多的現象。由於臺灣位於熱帶與副熱帶之間,與北半球極區相距較遠,北極振盪對臺灣的影響較不直接,負北極振盪導致冷空氣南下的影響亦有限。因此,並不是有負北極振盪發生,臺灣就會冷,而臺灣冬季低溫也並非皆肇因於負北極振盪。
3股冷空氣「中緯度流竄」!全球平均氣溫卻偏暖 鄭明典:6月起天天破紀錄
今(30日)起至週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東部多雨、氣溫降,中南部則多雲到晴,空氣品質不佳。對此,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指出,目前有3股冷空氣在中緯度流竄,統計上是容易讓台灣偏冷,但這回卻是對台影響有限,他並以一張圖指出,「今年從6月開始,幾乎每天的全球日均溫都處於『破紀錄』狀態!」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今早發文指出,今天開始至週日,受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南下且水氣多影響,迎風面的北部及東部將為陰雨天氣,整體來說,降雨範圍會較廣泛且持續,尤其北海岸、基隆、東北角至宜蘭地區將有局部大雨發生機會。粉專示警,氣溫亦會下滑轉冷,預測低溫約15至17度,高溫19至21度,期間以週五(12月1日)下半天至週六(12月2日)清晨冷空氣影響最明顯。而中南部影響較小,天氣型態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為多雲或晴的天氣,高溫24至29度,低溫為17至20度。空氣品質的部分,今日受東北季風挾汙染物南下,北部及中南部空品有些轉差,普遍為普通等級外,由於西部風速顯著增強,亦有機會引發揚塵現象導致空品再惡化,這樣的情況可能要等到週六季風強度減弱後才會有些緩和。鄭明典今早也在臉書貼出「全球最近一天的氣溫距平圖」,他解釋從圖中可以看到北半球很多地方明顯偏暖(紅棕色),但有3股相對冷的空氣在中緯度流竄(藍色),「統計上,這種中緯度3波結構最容易讓台灣偏冷,但是這次東亞這邊的冷空氣偏北通過,預測上對台灣影響有限!」除了台灣不冷外,全球暖色系明顯大於冷色系,鄭明典分析,「全球平均氣溫還是明顯偏暖。事實上,有現代分析以來,今年從6月開始,幾乎每天的全球日均溫都處於『破紀錄』狀態!」
颱風蘇拉「小鋼炮」恐變強颱⋯專家示警:襲台機會大增 1條件三颱共舞
今、明(26日、27日)兩天台灣各地為多雲到晴,東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局預報,今(26日)仍為各地晴到多雲、有午後雷陣雨的夏季天氣型態,白天要注意高溫,普遍為32至35度,其中台北盆地、中南部近山區、花蓮縱谷及台東長濱有可能出現36度以上高溫,且近中午紫外線達到過量等級,外出務必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降雨方面,午後因熱力作用,各地都有雷陣雨發展的機會,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尤其中南部山區可能有短延時強降雨,下午外出請留意天氣的變化並攜帶雨具備用。氣象局表示,第9號颱風「蘇拉」已於今天清晨2點時增強為中度颱風,目前位於恆春東南方410公里之海面上,預估周末兩天會向南遠離台灣,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上打轉,對台灣周末天氣暫無直接影響;第10號輕度颱風「丹瑞」目前位於台北東南東方3440公里之海面上,未來往北朝日本東方海面前進,距離遙遠,對台灣天氣及「蘇拉」颱風皆無影響。預測路徑。(圖/氣象局)氣象局指出,關島未來會有第3個熱帶擾動發展,不排除下周三生成為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是否出現三台共舞情況?氣象局表示,丹瑞颱風正逐漸跑到風速較強的中緯度地帶,預計27日逐漸減弱,丹瑞颱風活久一點、海葵颱風盡快發展,才有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氣象達人彭啟明在臉書提醒,持續保持關注,蘇拉襲台機會大增,尤其接近台灣時可能是最強時候,有機會接近強颱等級,下周三、四的活動務必要提高警覺,路徑仍有相當高的變動空間,周日再來觀察可能是較好時間點。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分析,蘇拉颱風是「小鋼炮」型的颱風,根據今晨日本JMA最新數值模式模擬顯示,蘇拉颱風在29日有機會從「中度」颱風再增強為「強烈」颱風,發展強度推進到最巔峰;當時環境海域條件,分別為弱垂直風切、高海溫以及海水熱焓量大,颱風要不強壯也難,面對這樣又強又結實的颱風,帶來的不只是驟雨,也需留意強風與大浪,一定要預先做好防颱避災準備。
有機會三颱共舞? 11號颱「海葵」下週三生成
不少人關注颱風動態,目前海面上有「蘇拉」、「丹瑞」,不過據中央氣象局今(25)日表示,西北太平洋目前有一熱帶雲簇,未來有機會發展成熱帶系統,不排除下週三生成11號颱「海葵」。氣象局表示,最快下週三可能會再生成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由於丹瑞正逐漸跑到風速較強的中緯度地帶,預計27日開始強度就會逐漸減弱;至於颱風「蘇拉」,預計明日會增強為中度颱風,且不排除會再擴大或增強,若要三個颱風同時存在,丹瑞就必須活久一點、且海葵要盡快發展才有機會。根據氣象局最新預測,蘇拉的暴風半徑可能會達到180公里,雖然不排除增為強烈颱風,但還是以中颱上限機率較大。氣象局還指出,蘇拉在下週二會逐漸靠近台灣,預估下週三、四會是距離台灣比較近的時候,宜花東、恆春半島,甚至北部地區都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東半部雨勢較大,有機會來到大雨等級。
第7號颱風「蘭恩」最快下周生成 賈新興:未來10天「可能還有2個」
雖然卡努颱風今(5日)中午已趨向日本,但最快下周三、四(9日~10日)西太平洋又有另一個颱風生成,屆時若成颱,將是今年第7號颱風「蘭恩」(Lan),路徑可能往日本東方海面掃過,不影響台灣。對此,氣象專家賈新興也表示,未來10天,至少還有2個颱風生成的機會。賈新興今(5日)稍早在臉書發文指出,「2023年1月到8月颱風生成數,今年截止目前今天(5日)為止,只有6個颱風生成,氣候上1月到7月平均生成數7.9,氣候上8月有5.5個颱風生成,1到8月氣候上為13.4個生成。」賈新興昨(4日)曾表示,下周三、四西太平洋有另一個颱風生成的機率,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7號颱風蘭恩,初步研判路徑可能會往日本東邊海面掃過,離台灣比較遠,因此不影響本島,惟後期預報不確定性略高,需留意最新預報資訊。此外,氣象局預報員官欣平也表示,由於目前進入主要颱風季,因此颱風頻繁生成並不意外,尤其台灣附近低壓槽常會有低壓消消長長,下周比較遠洋或中緯度地區會有低壓生成,至於變成熱帶低氣壓或颱風的變數仍大,不過這些跡象顯示現在進入颱風活躍期。
「中國氣球事件」疑點重重 3大QA一次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原訂5日訪問中國。但2日在蒙大拿州上空發現的「中國氣球」卻掀起美國政壇與民間的強烈反彈,導致布林肯的訪中行程被無限期推遲。對此,北京則表示,該氣球屬民用性質,係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美國國土,但華盛頓和美媒卻將其定調為「間諜氣球」,雙方各說各話,儼然已引爆新一波美中外交衝突。疑點1:氣球真的有被人為操控?據BBC的報導,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瑪麗娜米隆(Marina Miron)聲稱,「這個氣球可能被地面的操作員遙控,」她說,「他們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以搭乘不同氣流,去往不同方向。中方還可以讓它定點逗留,以搜集數據,這是衛星做不到的。」此說法影射中國氣球透過人為操控,在蒙大拿州上空定點逗留,以監測美軍位於該地的陸基核武設施。不過,我國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指出,「正常情況,中緯度高空的西風很強,氣球可能在2天內就飄離美國本土。這幾天剛好遇上我們介紹的『平流層暖變』,高空西風帶位置明顯偏移,美國上空變成一個弱風帶,要一直到美國東北,快要出海前才會遇到強風。」也就是說,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而透過圖示的比對也能理解,中國氣球的飄流軌跡符合1920年代,由日本氣象學家大石和三郎(Wasaburo Oishi)發現的行星尺度大氣環流「高速氣流」(Jet Stream)的軌跡。疑點2:美加軍方1月底就發現氣球?為重大國安危機?北美防空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6日在一場閉門簡報會中聲稱,軍方在美東時間2月2日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刊登中國氣球的報導以前,沒有偵測到中國氣球的威脅,是情報部門事後通知軍方,他們才認知到相關國安風險,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形容為「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但據《彭博社》和《紐時》的報導,由美加兩國共同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其實早在1月28日就偵測到中國氣球進入美國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阿拉斯加州領空,但美軍當時並未將其視為威脅,而該氣球也在1月30日順著氣流進入加拿大領空,加國軍方同樣未將其視為威脅。且《華盛頓郵報》也指出,拜登政府掌握的情資顯示,中國高空氣球曾在川普政府任內已3度侵入美國領空,本次的「中國氣球事件」並非首例。倘若這顆中國氣球真的如BBC等外媒所言具備偵查能力、能夠監控核武設施,又是類似「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美加軍方卻都未能在前3次的入侵中認知到威脅,也未在中國氣球進入領空的第一時間,也就是1月28日立即反應,甚至提前在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州將其擊落,屬實嚴重失職,影響國安程度遠比中國氣球本身更具威脅。疑點3:「中國氣球事件」適逢「布林肯訪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聲稱:「每逢中美高層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對照此次布林肯釋出訪中消息後,拜登政府從1月就開始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施壓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則在2月2日達成協議,菲國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圖/中國外交部官網)沒想到這次卻碰了個軟釘子,中國政府對布林肯的造訪消息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表現出不歡迎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1月31日直言,美方「不能一邊談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而此時正好發生「中國氣球事件」,對拜登政府而言,不失為一種解套。
聯合國報告:「臭氧層」有望在本世紀中葉恢復1980年水準
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10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得益於國際社會減少碳排放的努力,保護地球不受致癌紫外線侵害的臭氧層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內得到恢復。綜合CNN、BBC的報導,臭氧層保護地球免於致癌紫外線的傷害,但自20世紀 80年代後期以來,科學家們開始示警臭氧層出現破洞危機。報告稱,臭氧層近期的自我修復完全是因為世界各國的政府抱持極大的政治決心,逐步減少釋放毀壞臭氧的人造氯氟化碳氣體。這項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的研究員發表的報告指出。自1989年《蒙特婁議定書》生效以來,全球氟氯化碳的使用量已減少了99%。基於《蒙特婁議定書》及相關協定開展的行動成功降低了冰箱、噴霧器、絕緣泡沫塑料和滅火器等產品中的氟氯化碳和海龍(HALON)等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報告指出,如果能夠全面遵循《蒙特婁議定書》,中緯度地區和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望在2040至2045年期間恢復到1980年的基準水平(臭氧層出現嚴重消耗之前的水平)。南極地區則要等到至少2066年。對此,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M.Jarraud)也指出:「針對臭氧層的國際行動是一個環保成功的範例。這將鼓勵我們展現同樣的應急和團結能力來解決氣候變化的更大挑戰。」英國南極考察處教授奎克則向BBC表示:「我們必須謹慎一點,但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好消息。我們來自南極的數據還需數周處理,但我們希望能確認這些發現。如果數據凖確,這將顯示國際協定的潛在力量。」根據《自然》雜誌在2021年的一項研究,如果沒有《蒙特婁議定書》等禁令,全球可能會額外升溫高達攝氏1度。自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已經升溫了1.2度左右,科學家示警,氣溫的提升應限制在攝氏1.5度內,以防止氣候變遷造成的嚴重後果,例如極端乾旱、野火、洪水和糧食短缺等危機。
今2地區防午後雷陣雨!鄭明典「蒲公英再增強」 下周恐又有颱風
今(29日)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晴到多雲,僅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第16號颱風蒲公英再度增強。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賴忠瑋則提醒,下周熱帶洋面上容易有擾動或熱帶性低氣壓生成,不排除有增強成為颱風的可能性。氣象局預報,今(29日)各地仍以晴到多雲的天氣為主,午後南部近山區的平地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此外,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陣雨;清晨夜晚舒適,各地低溫約24到27度,白天偏熱,各地高溫約31至35度,戶外活動請適時補充水分。颱風預測路徑。(圖/中央氣象局)第16號颱風「蒲公英」今(29日)凌晨2時,中心位於台北東方1470公里之海面上,持續朝日本東南方海面前進,對台灣無直接影響,不過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沿海有長浪發生的機率,台灣東南部沿海地區(含綠島、蘭嶼)並有3米左右浪高出現,海邊活動請注意安全。鄭明典指出,第16號颱風蒲公英再度增強。(圖/RAMMB)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第16號颱風蒲公英再度增強,原因是要導引它往東北的高層槽線接近,槽前環境有利對流發展,所以蒲公英颱風持續下去,就會逐漸併入中緯度的西風帶天氣系統。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賴忠瑋表示,蒲公英颱風目前仍為中度颱風等級,中心位於台灣東方約1500公里海面上,未來會持續朝北轉北北東,往日本南方海面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預計登陸日本的機會也不高,僅要留意其外圍環流。賴忠瑋提醒,這樣的天氣持續到周四,周五及周六高壓再減弱,大氣環境變得較不穩定,容易有局部短暫陣雨及午後雷陣雨,尤其以北部及中南部山區的午後雷雨機率較高;周日起高壓再增強,台灣附近環境也會轉為偏東風,東部雲量會增加,西半部回到穩定炎熱的天氣,要特別留意的是,下周熱帶洋面上容易有擾動或熱帶性低氣壓生成,不排除有增強成為颱風的可能性。
潛在危險小行星「2020 WU5」來了!13日最靠近地球
天文學家稱,本月13日,一顆潛在危險小行星「2020 WU5」將飛過距離地球800萬公里的位置,並穿越地球軌道。小行星軌跡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網站上查看。綜合外媒報導,小行星2020 WU5於2020年11月29日發現於NEOWISE太空望遠鏡(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上,12月4日被納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電子通報,而它屬於阿波羅型小行星,是軌道穿過地球軌道的近地天體。據科學家估計,小行星2020 WU5的直徑在500公尺至1.1公里之間,它的運行軌跡經過船尾座、麒麟座、小犬座、雙子座和御夫座。1月13日和14日晚上,它將到達最接近地球的距離,以0.05410天文單位(AU)穿越地球軌道。1天文單位等於1495億9787萬0700公尺,因此該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預計為80億9324萬4804.87公尺,約為809萬4244公里。計算數據顯示,這顆小行星的亮度為12.9等,角速度為每分鐘33.4弧秒。屆時,它將從雙子座向御夫座移動。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為觀測「2020 WU5」的良好地區,可透過200毫米以上口徑的望遠鏡看見該顆小行星,儘管「2020 WU5」掠過地球的最近距離還是相當遙遠,據不同推算在750萬至810萬公里外,但它仍被歸類為潛在危險小行星。
衛星泰坦有山有湖 地形塑造方式與地球類似
科學家今天說,土星有眾多衛星,最大的一顆有大片平原、由冰冷有機物質形成的沙丘與液態甲烷聚集而成的湖泊,在與塑造地球相同的許多力道作用下,表面有鑿刻痕跡。據《中央社》報導,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Technology)科學家羅培斯(Rosaly Lopes)率領的團隊則說,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又稱土衛六)可觀察到的外觀,「從地質角度而言是太陽系中最多樣的」。羅培斯表示:「有機物對於泰坦可能形成生命而言至關重要,我們之中有許多人認為,泰坦冰冷外殼下的液態海洋可能發展出生命。」他與團隊認為,有機物質可以往下滲透到液態海洋,如果有生命演化,將可提供形成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科學家說,土星最大衛星泰坦表面在沉積物堆積與侵蝕下有高有低,「隨著緯度不同而有明顯的多樣地形,赤道有沙丘,中緯度部分有平原,兩極地區地形曲折且有湖泊」。圖為泰坦第一張地質地圖。(圖/翻攝自NASA網頁nasa.gov)報導指出,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的文章中表示:「儘管地球與泰坦的物質、氣溫與重力場有所差異,許多表面特徵卻很相似,可以解讀為相同地質作用的產物。」科學家說,他們使用卡西尼太空探測船(Cassini)取得的雷達與紅外線資料,填補繪製泰坦地圖中的許多空白。卡西尼太空探測船2017年完成20年任務後就墜毀於土星。泰坦距離地球約12億公里,泰坦的沙丘與湖泊相對年輕,而山地形成時間似乎較早。科學家繼續指出,泰坦表面在沉積物堆積與侵蝕下有高有低,隨著緯度不同而有明顯的多樣地形,赤道有沙丘,中緯度部分有平原,兩極地區地形曲折且有湖泊。赤道周圍地區很乾燥,越靠近極地地區濕度越高。而且泰坦的地貌是由多種力量形塑而成,包括撞擊坑、液體與空氣侵蝕、含有甲烷的雨水、地殼板塊運動與可能的火山活動,就像地球一樣。任職於巴黎薩克雷大學(Paris-Saclay University)的團隊成員勒高爾(Alice Le Gall)說,泰坦「是唯一已知表面有液體的外星星體」。甲烷在超低溫狀態以固體、液體、氣體3種狀態存在,並且可以製造類似地球下雨的循環,形成河流、湖泊,之後再蒸發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