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地球所
」 地震花蓮米崙斷層錯動「恐釀規模8強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闢謠了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22日傍晚至23日凌晨更是整晚搖不停。沒想到23日卻有媒體引用所謂的「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的說法稱,花蓮一帶米崙斷層未來錯動機率高達88%,地震最大規模恐達8,遠至台中、台北都會受影響。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發文闢謠,該報導為「錯誤」訊息。馬國鳳本人也火大回應,有媒體「蓄意錯誤引用一年半前的訪問」,更澄清她的頭銜是「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不是什麼「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23日網傳報導聲稱「花蓮餘震不斷,專家認為花蓮米崙斷層未來發生錯動機率高達88%,最大規模可達到8!」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4日發出3點闢謠,首先是網傳媒體引述的專家為中研院地科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她在23日、24日分別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我什麼時候講過,米崙斷層會有規模8的地震,還機率88%!真是氣死我了」,同時指出媒體蓄意錯誤引用一年半前的訪問。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接著引用中研院地球所黃信樺的說法指出,地震的規模跟斷層的長度有關,花蓮的米崙斷層長度並不長,由此研判不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就算真的整條斷層帶全破碎,頂多發生規模6的地震。事實查核中心還檢視網傳報導的原始訊息源,發現馬國鳳2022年2月19日受訪時提到的1920年琉球海溝地震,指的並非是米崙斷層,更與2024年4月花蓮地震與後續餘震無關。不過23日發生規模6餘震後,有媒體卻再次引用馬國鳳過往受訪的內容,並自行拼湊原始談話,導致全文錯誤解讀成馬國鳳稱「琉球海溝地震帶有一條米崙斷層」、「未來發生錯動最大規模可達到8」等內容。因此,網傳相關資訊證實為「錯誤」訊息。對此,馬國鳳24日也對誤傳事件做個小結,「昨天的內容是蓄意錯誤引用一年半前的訪問。一年半前年前的訪問是專題介紹MiDAS。」她也還原之前的訪問,指出報導者當時持續一年的追蹤報導,才是專業記者的實力!「『記者不是,小時不念書長大當記者』,他們的整理,真是厲害!」
台灣進入大地震週期?專家警告「這地區」將發生致災性地震
台灣東部海域今(24日)上午7點05分發生今年首次芮氏規模6以上地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提醒未來5天恐出現規模5.5到6餘震。另有專家指出,依台灣30年一次的大地震週期,10年內可能發生致災性大地震,其中「這地區」要特別注意。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若依規模7的致災性地震分析,「台灣確實有所謂的地震週期」,約每30年一次,如再從1999年的921大地震切入,不排除未來10年內、尤其「西部地區」將發生致災性大地震。汪中和指出,儘管外界對頻繁的地震感到擔憂,但地震的能量釋放其實對減災有正面助益。然而,台灣2018年至今地震活動偏低,且西半部近幾年累積能量都未正常釋放,又新竹、梅山、集集等過去發生大地震地區都在中南部,加上西半部斷層相對較長,逆斷層擠壓引發的破壞性也格外高,而國內重要工業設施、鐵路運輸都在西半部,因此要特別注意。不過,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郭陳澔認為,台灣自1960年代才有現代地震觀測資料,且每個地區岩石構造不同、承受應力不同,加上觀測時間不夠長及岩石材料複雜性等因素,「大地震時間還難以確定」,但目前確有應力持續往西部擠壓累積,大地震未來確實會發生。
往後會發生更大主震? 醫生曝「大震之後」7件事要注意
近日台東接連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且餘震不斷,讓不少民眾感到擔憂覺得不尋常。中央氣象局表示,已進入地震活躍期。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根據數據分析,「目前台灣也確實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往後可能還會有更大的主震發生,因此提出在「大震之後」7個要注意事項。黃軒今(20)日在臉書發文,提醒網友不要輕視未來可能發生的地震規模,「很多人以為大地震結束後,就是餘震或小震,殊不知更大的主震往往發生在後面」,黃軒因此提出專家們一致認同的「大震之後,7大提醒」。1.保持警覺任何地點發生大地震,皆有可能只是前震,在接下來的日子應保持警覺,提防近幾日發生規模更大的地震。2.家人傷勢要主動關注家人是否因地震導致身體受傷,尤其是家有老人或長期臥床者,他們可能沒有能力,在當下便告知何處受到傷害。3.廣播報導了解如何善用廣播媒體,通過廣播報導,能得到許多支援、警示訊息。地震可能會破壞電訊基地,且地震期間會有許多緊急電話湧入,因此勿要隨便佔線一直聊天,應留給緊急救援服務使用。4.禁打火機地震發生可能會導致多地停電,許多地方因此陷入黑暗,若是在黑暗中要尋找東西,勿要使用打火機,以免因瓦斯外洩或易燃液體外漏,引發大火。5.用手電筒地震發生後若停電,建議使用手電筒,並爭取時間檢查家中或身處的建築物,管路是否毀損、牆壁破裂情況,以防下次地震造成更嚴重後果。6.尖鋭物品地震發生後,記得要穿鞋移動,以免踩到地上的尖銳物品而受傷。7.少去山區、海邊大地震可能會引起海嘯或山崩,因此近期盡量減少在海上或山區活動,以免突遭危險逃避不及。
連續有感地震 專家:已進入強烈地震高風險期
921地震23周年前夕,台東昨規模6.8地震更是今年以來最強震,讓不少人擔憂是否還有強震發生。專家表示,目前正接近強震的周期,有感地震次數異常偏低或偏高都是警訊,台灣確實已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也有學者認為,從斷層可看出地震活躍的變化,但不代表台灣整體已進入地震活躍期。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2003年12月10日,台東東側的成功鎮就有規模6.4的強震,2006年4月1日,台東南側鹿野也有規模6.2的強震,台東原本就是強震頻繁區,目前台灣也確實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汪中和說,有兩項觀察可以視為台灣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第一,台灣發生規模7以上強震的周期約30年,上一次是1999年921大地震,目前逐漸接近再現的周期;第二,2018年9月以來,台灣地區有感地震的次數異常偏低,板塊擠壓的能量釋放不夠,大地震的風險正快速上升。他表示,台灣有感地震次數無論是異常偏低或偏高,或是地下水位異常、地景持續異常變形等,都是區域的警訊。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執行祕書郭陳澔表示,從地震觀測史看來,人類進入精密觀測大約才30至50年,觀測資料仍相當不足,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要以定義來研判。若以造成本次強震的斷層來看,確實是進入活躍期,因為餘震頻率相當高,也可以預期;但若放到更廣的尺度如台灣或全球,就需要再評估。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吳逸民則認為,現在是否真的進入地震活躍期,其實很難界定,通常淺層地殼附近的中大型地震都會引發較多餘震,深度深的地震被偵測到的相對較少。以921為例,因為車籠埔斷層較長,影響的區域較多,但下一次何時會發生大地震仍有不確定性,斷層出現地震的周期相對好掌握,但整個台灣地區就相當難了。
台灣升溫速率高於全球平均 估未來冬天將愈來愈短
全球暖化嚴重衝擊人類的生命財產及自然環境,專家指出,2022年全球夏季創歷史高溫紀錄,台灣的升溫速率更高於全球平均,推估台灣近年來冬季僅約20至40天,未來冬天將愈來愈短,直至消失。基隆護海公民學堂28日舉行講座,探討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因應,主講者為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汪中和表示,目前地球人口將近80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因為生活型態在傷害地球,人類約自西元1750年大量開採化石燃料,1850至2020年累積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2兆4277億噸,而光是2021年就高達364億噸。2021年全球大氣溫室氣體的平均濃度高達416.4ppm,較2020年上升了2.4ppm。他強調,「是地球400萬年以來的新高!」中央氣象局測站資料顯示,過去110年,即1911至2020年,台灣氣溫平均上升了攝氏1.6度,21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至120到150天,冬季則縮短為70天,近年來更縮短至20至40天。汪中和表示,今年全球夏季6、7月的陸地均溫已是連續5年(2018-2022)快速上升,2022年夏季更創了歷史高溫紀錄,而高溫紀錄只會不斷被打破,所以和未來相比,今年炎熱的夏天還算是「最涼爽」的,台灣的冬季將愈來愈少,直到完全消失。根據關注氣候的美國非營利組織Climate Central研究推估,2050年若不積極減碳,屆時地球海平面將上升超過30公分。
全球暖化加劇 專家嘆:台灣未來恐再無冬季
全球暖化為全球各地帶來極端高溫,嚴重衝擊人類的生命財產以及自然環境。專家指出,2022年全球夏季創了歷史高溫紀錄,在高溫持續創紀錄的狀況下,而台灣的升溫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推估台灣近年來冬季僅約20-40天,未來冬天將越來越短,直至消失。基隆護海公民學堂今(28)日召開講座,探討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因應,主講者為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汪中和表示,目前地球人口將近80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因為生活型態在傷害地球,人類自1750年左右起開採化石燃料,而從1850-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驚人的2兆4277億噸,光2021年排放到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就高達364億噸,2021年全球大氣溫室氣體的平均濃度高達416.4ppm, 較2020年上升了2.4ppm,這是地球4百萬年以來的新高。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指出,2千年以來大氣層的溫室氣體濃度與地表均溫都呈現穩定、微幅跳動的自然變化,直到1750年人類世(Anthropocene)以後才開始急遽且單向的上升,到了2021年平均已經升溫1.2度,過去地表要升溫1度要5000年的時間,結果現在只要短短百年,預計未來5年內就會突破1.5度的門檻。據中央氣象局測站資料顯示,台灣平均氣溫在自1911-2020年上升了1.6度,高於全球平均,21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約120-150天,冬季則縮短為70天,近年來更縮短至20-40天。汪中和表示,今年全球夏季6-7月的陸地均溫已連續5年(2018-2022)在快速上升,2022年夏季更創了歷史高溫紀錄,和未來相比,今年炎熱的夏天還是「最涼爽」的,台灣的冬季將越來越少,直到完全消失。
新竹2天搖12次…最大規模3.7 專家:恐是強震前兆
中央氣象局表示,從2月4日早上到2月5日中午,新竹縣峨眉鄉共出現12起小區域淺層地震,地震深度均不到10公里,最大規模3.7,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該區域地震如此頻繁相當不尋常,很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當地居民對此相當緊張,出身峨眉的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很少見過如此密集的地震,且震央都在峨眉,他4日即指示消防局整備人力及裝備,隨時待命救援。西南地區要提高警覺根據統計,自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台灣地區有感地震次數一直偏低,是罕見的低震期,汪中和說,板塊擠壓蓄積的能量沒有抒發,大地震發生的機率也大為提高。汪中和指出,這些群震與新城斷層、獅潭斷層的分布都有相當的距離,倒是與斗煥坪構造相近,應該與附近的地質構造的活動有關,是否與之相關需要持續調查才能確認。汪中和說,大地震仍是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最好的的策略還是做好避震防災的準備工作,新竹縣政府已經啟動地震的防災部署是正確的,只是發生大地震不全然一定會在新竹地區,台灣的西部及南部地區也要提高警覺。而新竹縣消防局集結特種搜救隊警消18名、義消特搜隊13名整備待命,並呼籲民眾發生地震切勿慌張,最重要的是避免頭、頸部受傷,地震發生時應立即做好「趴下、掩護、穩住」等3個動作,並事先準備好緊急避難包,若建物嚴重受損,立即遠離並前往避難場所。鄉長籲做好防災準備峨眉鄉長王增忠說,地震已成為峨眉鄉民這2天的主要話題,大家當然很擔心,連氣象局都說這現象很罕見,如今只能安慰自己「小震不斷,大震不來」,當作正常能量釋放;他也呼籲鄉民做好萬全的防災準備,因應可能發生的意外。
全球暖化冰川消融「地殼被重壓力量減輕」 專家:氣候變遷成地震誘發導火線
嘉義縣阿里山鄉5日晚間9點54分發生規模4地震,最大震度4級,台灣東部海域9點11分才發生規模5地震,兩者僅相距43分鐘。面對近期熱議的百年一次大型板塊擠壓,台灣恐爆發規模8的隱沒型地震。不過專家認為,要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板塊擠壓的隱沒地帶深度要夠深,其距離台灣本島較遠,震度與傷害都會比較輕,反而是全球暖化,冰川消融讓原本地殼被重壓力量減輕,帶來了更多的地震應受到更大的關注,氣候變遷成為地震誘發的導火線!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當能量超過負荷限度就會釋放出致災型地震,也因為累積時間較長所以才會說是百年周期。最近大家討論度很高的百年周期恐引發規模8的隱沒型地震,但是要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首先斷層長度要夠長,再來板塊擠壓的隱沒地帶深度要夠深,只是「海溝型地震」出現的隱沒帶距離台灣本島較遠,當震波到達陸地時,震度與傷害都會比較輕。而在關注百年周期地震同時,也應重視全球暖化與地震的相關。根據統計,2009年以前每年全球平均出現規模7以上地震約11次,2009年以後平均一年增加為16次,但近幾年平均已有超過20次紀錄,溫室效應不止讓海平面上升,也讓強烈地震出現頻率增加。汪中和表示,氣候暖化讓地表熱能增加,並累積在空氣、海洋、地殼之中,其中冰山消融會減少大陸板塊地殼原本應該承受的重量,於是地殼向上翹起,垂直抬升現象加劇也帶來更多的地震。以喜馬拉雅山為例,2005年以來,周邊已經出現9次規模7以上強烈地震,震央均圍繞在冰川融化顯著地區,雖然喜馬拉雅山周邊地震主因是由於印亞板塊碰撞,但冰川消融造成的垂直應力變化卻是誘發的導火線,延緩全球暖化不僅影響氣候,更是降低地震發生頻率的一大課題。
專家示警:台灣10年內恐有規模7以上強震 買房建議購買5年內新屋
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台灣陸上出現規模7以上強烈地震約30年一個周期,1999年921大地震至今已22年,專家指出,若按照周期來看,10年之內有可能碰到另一個強震,尤其雙北與宜蘭受衝擊最大,政府應加速都更及建設供撤離的新市鎮,等發生強震恐怕已經來不及了。籲建立新市鎮供疏散全球暖化加劇,令人驚訝的是,暖化不只會造成全球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等現象,也讓地殼累積龐大能量,大大提升地殼活躍性,成了地震頻率增加的因素之一。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台灣陸上規模7以上強烈地震大概是30年一個周期,特別是台灣西部為規則出現強烈地震的地區,距離上一個規模7以上的921大地震已經22年,按周期來看,最快10年內會再有另一個類似強震。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宜蘭沿海平地以及台北盆地受到地震的衝擊較大,上述兩地區若要疏散,政府應該馬上著手建立新的城市,包含新市鎮,並以每一百萬人的規模分散在相對安全的地方。5年內新屋安全性較佳然而新市鎮需要有完善的醫療、教育、交通動線等,台北到台中因為有高鐵沿線,沿線站距短,加上地勢較高,空間與成本上最有優勢,相關新市鎮的建造現在就應該開始執行,若等發生強震再疏散,恐怕已經來不及了。台科大營建系榮譽教授李咸亨則表示,營建署已推動建築物的耐震補強作業多年,目前學校和公家單位辦公室幾乎都已經完成耐震補強,只是許多大樓屬於私有財,幾乎都沒做耐震補強,政府只能加強宣導。李咸亨強調,面對未來的強震,新市鎮建築物一定要嚴格符合最新耐震結構方法建造,若民眾要買房,強烈建議購買5年內符合最新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的新屋,即使坪數小,但安全性好過大坪數、屋齡長達20至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