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
」 美國 中國 解放軍 日本 中國大陸台積電通知美國接獲詭異訂單 外媒爆料「中國試圖突破晶片管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台積電近日表示由於接獲詭異的訂單,推測有人試圖透過像台積電下訂,為華為生產美國規避出口的AI晶片。目前台積電也就此事已向美國商務部通報,根據《路透社》引述《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定,出口管制其中一個關鍵條款,舊式是禁止全球晶片製造商利用美國技術或設備來為華為及其產品生產晶片。這項管制自2022年生效,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中國軍事能力的擴展。自2020年9月中旬以來,台積電就停止向華為供貨,後續也沒有因此成為任何調查的對象。但由於《金融時報》曝光此事件,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其股價也因此下跌了1.5%。報導中提到,台積電收到一個類似於華為AI伺服器晶片「Ascend 910B」的晶片訂單後,就主動向美國商務部通報相關情況。Ascend 910B是一款用於大型語言模型訓練的AI處理器,其應用範圍涉及人工智慧技術和語言模型的開發,先前Ascend 910B曾由中國的中芯代工,但遭爆量率僅2成左右,產能難以擴大。而目前美國商務部與華為均未對這起事件對外界做出回應。
圍台軍演選在凌晨「實戰氛圍更濃」! 「怪獸級」海警船加入環台巡航
總統賴清德雙十國慶重提「新兩國論」後,中共今(14日)宣布,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與此同時,大陸4支海警編隊也首度開展執法巡查及「環台島巡航管控」,且世界上最大、排水量高達萬噸的海上執法船隻「海警2901」也會加入巡航。對此,大陸軍事研究員付徵南表示,解放軍這次行動的新特點是在凌晨夜間發動軍事懾壓行動,全天候實戰氛圍更加濃厚,讓賴清德政府近距離感受戰爭威懾,釋放不允許迷惑性、欺騙性、漸進性台獨,以蒙混過關的訊號。海警艦隊編隊環台島巡航管控示意圖。(圖/翻攝自中國大陸海警局)中國大陸海警局官網指出,大陸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表示,10月14日,海警2901編隊、1305編隊、1303編隊、2102編隊位台島周邊海域開展執法巡查,環台島巡航管控,「這是按一個中國原則依法管控台島的實際行動。」另根據大陸海警公布的「海警艦隊編隊環台島巡航管控示意圖」顯示,大陸海警船今次離開以往在台灣海峽執法範圍,「首度」繞行宜花東、以及基隆外海等海域,完整繞行台灣一圈。根據百度的介紹,海警2901船於2015年年底交付,噸位超過日本海上保安廳所擁有的世界最大巡視船——「秋津洲號」與「敷島號」,為世界第一大,日本部分軍事評論家更將「海警2901船」稱為「怪獸」。「海警2901」船的滿載排水量達1.2萬噸,配備76毫米速射艦炮、2門副砲以及2挺高射機槍,航速達25節,不論是續航力、耐衝撞性能、適航性、速度各方面都對週邊國家海上執法船具備較大優勢。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今發布的短影音也顯示,中國軍事科學院的付徵南分析,如果「聯合利劍—2024A」演習釋放的訊息是解放軍絕不允許激進「台獨」暴衝闖關,那「聯合利劍—2024B」演習投送的訊號就是中國大陸更不允許迷惑性、欺騙性、漸進性的台獨蒙混過關。台灣總統賴清德今年5月20日宣誓就職後,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週邊開展兩天的「聯合利劍—2024A」軍演。大陸國台辦當時稱,軍演是針對「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如今,賴清德上個星期四(10月10日)在雙十節致詞中又聲稱,「中華民國」已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對此付徵南指出,賴清德在今年雙十節上發表了極具欺騙性、迷惑性和危害性的台獨分裂言論,延續民進黨「台獨綱領」的錯誤主張,繼續鼓吹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綁架裹挾台灣民意。
時周揭密/空戰英雄柳哲生3 蒼鷹驚雲濤
編按:為迎接雙十國慶,CTWANT特地找出過去刊登於《時報周刊》的國軍英勇戰史報導,此篇刊登於民國74年11月17日第403期《時報周刊》,描述距今87年前的筧橋空戰。此系列全部以原始文章內容呈現,為方便讀者在網路上閱讀,此系列中有整段文字上下引號,即代表柳哲生將軍口述,其它均為當時撰稿者葉言都整理報導。日戰,夜戰,攔截,突襲,轟炸,格鬥,我空軍健兒以劣勢的軍備,從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到九月十八日,三十天之內,予以日軍最大的打擊和威脅。天上雲,海中濤,矯勁蒼鷹驚天地!劉哲生與其妻子合影。(圖/報系資料)劣勢迎戰/沒有航空業,沒有煉油能力,缺零件、燃料,我國空軍仍嚴陣以待…「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上午,李隊長的二一0一號座機修好,我把它從杭州飛到南京。當時四大隊調駐南京南門外的大教場機場,飛行員白天在機場待命,晚上住在陵園圖書館,主要任務是南京警戒。」影響長江下游地區的颱風,八月十五日從長江口以北登陸後,威力迅速減弱,八月十六日上海附近已經變成適宜飛行的天氣,日本的兩艘小型航空母艦「龍驤」、「鳳翔」也可以派上用場了,於是三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全體出動,攻擊上海附近的中國機場、地面軍事設施及部隊。中國方面則在八月十四日開始,就派出轟炸部隊攻擊日本的船團和登陸部隊,另留部分戰鬥機擔任機場及首都警戒。八月十六日柳哲生到南京後的一個星期間,就擔任的是防禦警戒任務。當時雙方轟炸部隊的出擊,都是困難重重,以致損失不斷。日本的困難在於可用的機場太小,而且在對方領空作戰,飛機一旦負傷或機械故障迫降,飛機和飛行員即等於喪失;再加上「戰鬥機無用論」尚未被完全打破,所以不論艦載機或陸地基地的轟炸機,一時都損失慘重。例如陸上基地的第一連合航空隊開戰前有九六式轟炸機三十八架,八一四、八一五兩天下來,竟只剩下二十一架還可以用,損失掉將近一半。不過日本方面占優勢的地方則有飛機和油料、彈藥、零件的來源都很充足,補充容易;中國軍事基地和陸軍部隊的防空武器不足,地面炮火的威脅比較小。中國空軍的困難與日本正好相反。中國當時可說沒有航空工業,也沒有煉油的能力,飛機、零件、燃料全賴進口,緩不濟急,補充極難,後來甚至不得不把幾架待修的同型飛機拆開,再拼湊成一架使用;加以機場防空不足,有些飛機被炸毀在地面,又因日軍是存心挑釁,有備而來,防空砲火猛烈,一開始對轟炸經驗不足的中國空軍,也構成威脅,例如八一四那天,即有一架二大隊的諾斯羅甫輕轟炸機被日軍地面炮火擊落。中國的優勢則在於機場多,又是在自己的領空作戰,燃料不足、負傷或故障時降落容易,飛行員換一架飛機仍可再戰,柳哲生就曾如此;而當時全體空軍士氣高昂,一心抗敵,技術優異者更是大有人在,戰力之強,出乎日人意料之外。柳哲生與蘇俄援助我國的i-16戰鬥機。(圖/報系資料照)俯衝轟炸/機腹下掛炸彈,我國空軍在白天以霍克三對日本軍艦施以痛擊…「八月二十二日起,任務改成轟炸,目標是上海附近的日本軍隊和軍艦。第二天四大隊掛上炸彈,午飯後出發,可是飛到半路就發現前方有日本戰鬥機迎擊,不得不放掉炸彈和對方纏鬥。一場混戰打下來,雙方互有死傷,我的中隊第二分隊長譚文龍在這天被擊落殉職。」四大隊飛的霍克三式機,美國的原始設計是一種戰鬥轟炸兩用機,腹下可掛炸彈,也可以掛副油箱;但在機腹下有負載時,速度減低,轉動也不靈活,所以在遭遇對方戰鬥機時,必須拉掉炸彈或副油箱,才方便纏鬥,但這樣一來,轟炸任務就自然無法達成了。 當時中國飛機缺乏夜行設備,飛行員也缺乏夜航訓練,因此轟炸多在白天進行,於是給予日本戰鬥機半路截擊的機會。雖然在空戰中也擊落了一些日本戰鬥機,可是轟炸任務一直不易達成。再者,霍克三是以動作靈活著稱的小飛機,攜彈量不多,執行轟炸時應以俯衝轟炸較為有利,因為一方面目標小,動作靈活,不易被對方擊中,一方面攜彈少,無法像重轟炸機一樣即使水平投彈,也因炸彈多,彈著面積大,只要不差太遠,總有幾個炸中的機會。可惜的是,那是中國空軍成軍未久,俯衝轟炸的訓練也告闕如。飛虎將軍/陳納德雖乏實戰經驗,但基礎訓練紮實,理論優異,對我空軍貢獻甚大…「回到南京後,陳納德顧問瞭解了這種狀況,決定訓練霍克三的飛行員俯衝投彈和夜間飛行。」「陳納德的訓練方法是在地上用石灰畫一個圓圈作為目標,前後各放一條長布條作為指定路線,另外用布包裝石灰,掛在炸彈架上。訓練時先列隊起飛,拉高後一架一架的俯衝,先練俯衝兩次,不投彈,第三次衝下來時,才把石灰包當作炸彈投下,炸中地上石灰圈的算及格。」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是世界空軍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生於一八九0年,十三歲時看到蒼鷹飛翔,便立下航空的志向;但早年的他,卻是一位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投身陸軍,後來進入陸軍航空隊,大膽苦練之下,飛行技術高超,軍階也逐步上升,可是真正瞭解空軍的陳納德,卻非常苦悶。原來當時美國也流行著「戰鬥機無用論」,陳納德卻獨持異議,認為戰鬥機絕對可以擊落轟炸機,對戰鬥機的改進和驅逐戰法的研究,絕對不可以忽視。這種理論不為那時美國的當道者所喜,陳納德強硬的個性又不願妥協,他平日在激烈氣流中飛行過多,憂急之下遂引發了慢性支氣管炎,住院療養。一九三七年初,蔣委員長知道了這種情況,特別派人敦請他到中國,擔任空軍顧問。五月中旬,陳納德搭的船經過日本,他竟大膽上岸,儘可能勘查大阪、神戶等地的港口及軍事設施,並拍下照片,實可稱為智勇兼備。而他拍下的這寥寥幾張照片,竟在太平洋戰爭美軍轟炸日本本土時派上用場。民國二十六年時陳納德雖然沒實戰經驗,但基礎訓練紮實,戰術理論異,對中國空軍責獻甚大。 1940年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接見陳納德(圖/翻攝維基)夜間航行/我空軍,白天出任務,黃昏練俯衝,天黑之後練夜航…「俯衝轟炸和夜間航行大概訓練了十天,共有六個人及格,我是其中之一。訓練期間白天仍要出任務,所以都是利用黃昏的時候先練俯衝轟炸,天黑之後練夜航、夜間落地。」「這個中間,八月二十九日曾經出任務轟炸花島山附近的日本航空母艦。那天奉到的命令是:前往轟炸花島山附近的敵航空母艦,如果發現敵戰鬥機,不可接戰,應即轉往上海附近攻擊其他敵艦或陸上目標。我們六架飛機離開海岸後不久,我就發現前方出現四、五個白亮的小點,是敵人新式的戰鬥機。我立刻搖翼提醒長機注意,長機遂依命令,率領我們轉往上海,可是上海附近也沒有敵人船艦的蹤影,巡航一陣後,只得折回。」日本從八月十六日起,雖然加派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但航空母艦上的九0及九五式戰鬥機,性能和攜油量都不夠,與中國戰鬥機遭遇時,並沒有占到便宜。於是在八月二十二日,日本又從本土把當時海軍最新型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調到三艘航空母艦上。九六式是一種全金屬製造,低單翼的單座戰鬥機,速度比霍克三快。性能比較如下:(表格)圖這天我機六架看到九六式戰鬥機後即轉往上海,在戰術上講是正確的。因為對方既然已有準備,而且有不明性能的新機,則一旦在距基地遙遠的洋面纏上,非但轟炸任務無法達成,戰鬥也處於不利地位。中國空軍開戰半個月以來損失已經不少,保存實力去打較有把握的仗才是要務。上海日軍基地被轟炸冒出濃煙,日本海軍正在觀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你炸中了/防空炮火密織中,柳哲生俯衝投彈,只見日本軍艦上爆起火花…「九月六日,我第一次出黃昏俯衝轟炸任務。下午五點半帶著一顆五百磅炸彈從南京起飛,六點二十到了上海,天上只剩下一點暮色。忽然我發現下方有一艘淺棕色的敵艦,立刻俯衝攻擊,衝近後發現沒有對正目標,就暫時脫離。我拉高後再度衝下,這次敵人的防空炮火比上次密,幸好沒有擊中我,我順利投彈後急速脫離,側頭看到炸彈命中敵艦的中後方,艦上爆起一大團火花。」「任務達成後就飛回基地,天已經完全黑了。各飛行員輪流向長官報告戰況,輪到我時,陳納德一聽完翻譯,立即高興地站起來說:『你炸中了!』」轟炸上海外海的日本軍艦是當時中國空軍最重要的任務。中國空軍前仆後繼,英勇奮戰,曾給日艦不少大小不等的傷害,其中以沈崇誨最為壯烈。沈崇誨在八月十九日以帶著炸轟的飛機撞中一艘日本軍艦,成為與敵俱亡的烈士。然而如果以戰果而論,則柳哲生應該是上海保衛戰中,唯一擊沈日本船艦的中國飛行員。依照日本的紀錄,九月六日被柳哲生炸沈的這艘船是一隻徵用商船。那時日本正向上海大量增兵,徵用了不少民間商船來運送人員及軍品。這種船隻徵集後拆除多餘設備,有的加裝一些輕型火炮,便當作運輸艦使用,他們既帶有人員物資,對空防禦力又比普通軍艦差,正是轟炸的好目標。可是中國當時沒有魚雷攻擊機,無法從吃水線以下攻擊日艦,又因對艦、對地攻擊都有可能,飛機攜帶的炸彈通常採用瞬發信管,更無法炸中船隻底部的鍋爐、油料庫、彈藥庫等重要部分。往往炸彈雖然命中,只能給船隻上部帶來損失,卻非要害。柳哲生這次攻擊能擊沈一艘大船的原因,可能是他那天炸彈上裝了延時性管。他第一次沒有命中的那枚炸彈並沒有激起水花,卻造成蕈狀的海湧,正是在水面下才爆炸的象徵;如果這枚炸彈幸運的穿入那艘日本船的底部才爆炸,自然有可能使它一彈而沈了。日軍旗艦「出雲號」的水上偵察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衝進火網/接近日本區域,曳光彈紅紅綠綠漫天飛,柳哲生硬著頭皮衝進去…「九月八日我第一次夜間轟炸。那天天黑之後才出發,接近上海上空時,發現我目標區幾乎毫不費力。因為上海市民住的地方和租借都燈火通明,黑暗的地方一定是採取燈火管制的日軍區域。日本人聽到我們的飛機聲音之後就開火了,曳光彈紅紅綠綠的對空飛舞,竟像一朵大花,我就硬著頭皮對準它衝沖下去。」「我在黑暗中找到一條日本船,也不知道是什麼型式,只管衝下去投彈,投完了拉起來時,猛然看到前面就是那條船的桅桿!我本能的把飛機拉高,險險避過。那晚應該是炸中了那艘日本船,它損失多大不清楚。」今年七十二歲(編按:當時民國74年)的柳哲生回憶起那天的情景,說當時覺得駕機打仗是一件英雄,甚至好玩的事,明知日本的軍備比我們強,卻偏要和它鬥一鬥。這種抱著輕鬆心情,英勇的去做最嚴肅之事的態度,也許正是柳哲生在空中履險如夷,屢立功勳的原因。另外一點必須說的,是在筆者整個的訪問過程中,柳哲生對於沒有達成的任務或戰果不明的情況,都絕不隱瞞的說出,不愧光明磊落的軍人本色。當時日本新銳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湔雪國恥/九一八國恥六周年紀念日,我空軍準備整晚出動,轟炸日本人一個通宵…「在南京的時間很快的過去,九月十八日到了。在這九一八國恥六週年紀念日又逢中秋前夕,空軍準備整晚出動,以志願人員去炸日本人一個通宵,我志願報名參加三次。所有的志願人員編為三個梯隊,每隊六架,志願兩次以上的人員,回來之後再編為第四、第五梯隊出發。」「晚上九點第一波飛機出發,上海的情況仍然和平常一樣,天上滿是日本的炮火,我投彈後安全返航,十一點多降落,加油加彈後再度出發。第二趟轟炸寶山敵人陣地完了以後,人已經非常疲倦,離開敵人炮火射程後心情輕鬆下來,竟在飛機上打起瞌睡,我扭痛大腿,盡力保持清醒,才沒有錯過南京機場的指示燈。誰知道進場時又睡著,還好沒有忘記放輪子,機輪猛力的著地把我震醒,總算幸運地回到基地,戰果不明。因為當晚的天氣不良,飛行員白天警戒已經很疲勞,到了第二次出發時,只剩三架仍堪作戰,其他有的降落句容、漂水機場,有的迷航,有的人員過分疲勞,都無法再飛。第二次包括我在內的三架回來之後,任務就取消了。」抗戰初期不但飛機缺乏,飛行員也缺乏,尤其是具有專門技術如夜間航行、俯衝轟炸等的飛行員更是少之又少。空軍作戰時在裝備上居於劣勢的一方,最怕的就是優秀飛行員的損失,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就因此吃了極大的苦頭。日本在一九四二年中途島海戰中除了四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外,當年轉戰珍珠港、南洋、珊瑚海各地的老經驗飛行員也幾乎喪盡,再以後倉卒訓練出來的新手,已經不是美軍的對手,最後只得用神風特攻隊拚命了。無日不戰/三十多天之中,日戰、夜戰、攔截、轟炸…「九月十九日大家休息了一天,日本飛機也沒有來,九月二十日四大隊奉命調往武漢,這趟卻是坐船去的。剩餘的飛機留在南京,交給五大隊繼續抵抗日本,我的新任務在蘭州等著:接收俄國飛機。」總計柳哲生在南京一個月又四天,幾乎無日不戰,經歷了日戰、夜戰、攔截、轟炸…種種瞬息萬變的狀況。作為一個飛行員,南京的這短短三十多天,柳哲生完全成熟,足可擔負以後更艱鉅的任務。
遏制中國軍事脅迫!日媒: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首次穿越台灣海峽…維護航行自由
面對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強軍事脅迫力度,包括8月底派出軍機進入日本領空、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通過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等等。對此,日本政府經過內部討論後,由首相岸田文雄下令,派遣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漣號」(さざなみ,JS Sazanami)通過台灣海峽,表明對於公海航行自由的立場,而這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成立以來首度通過台灣海峽。根據日媒《日本放送協會》、《讀賣新聞》報導,多名日本政府關係人士透露,昨(25)日上午開始,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漣號」穿越台灣海峽,從東海(東中國海)往南方航行,經過10幾個小時後,在當日傍晚通過台灣海峽,以便前往南海參加今(26)日起與澳洲、紐西蘭的海上聯合軍演。報導指出,自8月以來,中國軍隊不斷加大在日本周邊的軍事活動。其中,8月26日,中國的軍用情報收集機「運-9」進入日本長崎縣男女群島近海領空;9月18日,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遼寧號」通過沖繩縣與那國島和西表島之間的海域。而總理決定出動海上自衛隊,認為如果不採取行動,中國軍隊的行動有可能進一步升級。台灣海峽最狹窄處寬約130公里,依據國際公約等規定,沿岸12海浬(約22公里)以內才能算領海,而美國也因此聲稱台灣海峽為「公海」,是不屬於任何國家領海的國際區域。不過,中方反對將台灣海峽視為國際海域。對此,日本歷屆政府也考量到中方的反對,一直以來不允許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通過台灣海峽,過去即使面臨颱風來侵襲,海上保安廳的船隻也只在台灣海峽的公海區域待機,從未通過台灣海峽。另外,美國、加拿大等國的軍艦也會定期經過台灣海峽,以宣揚「航行自由」。今年9月,德國軍艦22年來首次通過台灣海峽。日本防衛省未立即證實這項消息。
台灣國防預算比北約國家高 林憶君:美國是台海和平的受益者
日前美國前總統川普表示,台灣拿走了所有的晶片事業,又接受美國的保護,認為台灣應該要付美國保護費,民眾黨立委林憶君18日表示,雖然台灣的國防預算尚未達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倡的3%,但台灣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國防努力,而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僅是台灣民眾的安全問題,美國更是最大受益者。 林憶君指出,從經濟面來看,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確實因為貿易全球化與科技發展的關係,製造業外移,所以從川普到拜登都試圖以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重振美國製造業。然而,在政治面來看,情勢卻完全不同。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僅是台灣民眾的安全問題,也是符合全球利益,實際上美國更是當前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無論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應該都不會希望現有的國際秩序出現變動。當然,這需要美國跟包括台灣在內的地區盟友共同合作才做得到。林憶君說,川普曾於任內點名北約國家領袖,若不付錢,屆時遭受俄國攻擊,美國將不會出兵保護;更於今年初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稱駐南韓美軍正置身險境,南韓應該多付錢。川普時期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也建議,台灣應該考慮至少把GDP的5%用於軍事支出,才能跟上中國軍事擴張的速度。林憶君表示,台灣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國防努力,2024年台灣國防總預算編列6,068億元,大約是年度GDP 2.5%,雖然還不到柯文哲提倡的3%,但也已經普遍比北約國家還高出許多。台灣也一直都是美國主要的軍事裝備出口對象之一,台灣的防衛力量完全不輸多數先進國家。林憶君認為,我們應該還是要站在有效使用國家整體資源的角度,因應全球局勢與威脅變化,謹慎而永續的編列「最適合」的國防預算。
《美日安保條約》64年來最大更新! 《金融時報》:駐日美軍司令部層級有望提升
英國《金融時報》24日披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下個月公佈的一項計劃中,宣布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堪稱《美日安保條約》(U.S.-Japan Security Treaty)自1960年簽署以來的最大規模升級,該計畫將有望加強2國之間的作戰規劃和軍事演習,以展現出美日應對中國軍事崛起的共同擔憂。據《觀察者網》的報導,英國《金融時報》24日引述5名知情人士的說法披露,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宣布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的計劃,以加強2國之間的作戰規劃和軍事演習,預計2人將於4月10日在白宮會晤時公佈該項計畫。近年來美日2國希望加強安全關係,以應對所謂的「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這迫使雙方的軍隊更無縫銜接的合作和規劃,尤其是在應對台海衝突這樣的潛在危機時。然而,拜登和岸田文雄雖然想要宣示「美日同盟的強大」,但由於拜登為了在11月總統大選前提升工會組織對自己的支持度,他稍早也明確表態反對日本製鐵(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美日同盟的堅實程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續稱,日本在過去幾年實際上已大幅提升其軍事力量,並增加國防開支,包括計劃購買美國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等。此外,日本軍方也將於明年成立「聯合作戰司令部」,以加強日本自衛隊各分支之間的協調。儘管如此,美日之間的軍事協調仍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這是因為美日2軍過去合作較少,相互指揮及駐日美軍司令的控制權薄弱。因此,日本軍方經常需要與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打交道,但夏威夷距離東京6200公里,有著19個小時的時差。對此,在2021年退休的美軍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也認為,「日本新的國家安全政策是本世紀東亞地區最積極的安全發展。認識到我們2國的國防戰略已經趨同,使我們的日常指揮和控制得到改善,這是合乎邏輯的進一步舉措。」長期以來,東京一直敦促華盛頓賦予由空軍三星中將、美國空軍第5航空隊司令兼任的「駐日美軍司令」更多的作戰權力,以此加強雙方在軍事行動上更密切的協調。如今,日方依舊認為,在日本需要承擔更大的區域國防角色之際,他們迫切需要美國向日本派駐一名更高層級的美國軍官。因此拜登政府目前考慮的一種模式是,建立一支直接隸屬於美國太平洋艦隊(USPACFLT)的美國軍事聯合特遣部隊,而「太平洋艦隊司令」自1915年3月19日以來,皆是由海軍四星上將擔任,層級高於「駐日美軍司令」。此外,「太平洋艦隊司令」未來必須在日本停留更常的時間,必將加強其在日本的部署,也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軍不同部門的特遣部隊將轉移到日本。不過知情人士也透露,目前仍然在考慮其它模式,包括直接升級駐日美軍的指揮層級,對此五角大廈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而前五角大廈和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現任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約翰斯通(Christopher Johnstone)則認為,升級駐日美軍司令部將是「朝著建立更可信的雙邊軍事聯盟邁出的一大步」、「將對該地區的軍事威懾做出重大貢獻。」報導還補充,美國國務卿和日本的外務大臣及防衛大臣,也將在今年稍晚共同討論這個議題。對此,白宮、五角大廈和美軍印太司令部都拒絕置評,日本政府也沒有發表評論。《金融時報》認為,無論將來選擇哪種模式,情況都會因為資源和基礎設施問題,以及與軍事層級有關的問題而複雜化,美軍各軍種之間也可能上演「地盤爭奪戰」。儘管東京方面一直敦促美國向日本派駐四星上將指揮官,但此項議題在美國國會仍面臨阻力。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ASC)的民主黨籍主席里德(Jack Reed)近期便聲稱,現任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C. Aquilino)與日本人的接觸「做得極好」,且目前的組織和安排是「足夠的」。當被《金融時報》問及美國是否需要派駐1名四星上將前往日本時,里德更回應:「也許將來會有,但我目前認為,我們已經具備了進行有效回應的指揮結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曾指出,亞太是和平發展的高地,不應成為大國角力的拳擊場,更不應成為冷戰熱戰的戰場。一切在亞太挑動新冷戰的企圖,都將遭到區域國家和人民的堅決抵制,一切在亞太建立和維護霸權的行徑都注定以失敗告終,「我們奉勸相關國家不要逆流而動,不要試圖在亞太複製陣營對抗模式,不要以犧牲他國戰略安全利益與亞太人民福祉為代價,維護一己私利。」
拜習會即將登場!外媒爆兩國協議承諾「禁AI用於無人機與核武」
烏克蘭軍人攜帶無人機和遙控器進行訓練。(圖/路透)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5日在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場邊舉行會晤。香港英文《南華早報》11日獨家報導,屆時拜習將宣布一項標誌性的協議,「承諾禁止」人工智慧(AI)科技使用於無人機等自主武器(autonomous weaponry),以及核彈的管控和部署方面。軍事應用有潛在風險 成討論焦點報導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說,AI技術(軍事化應用)具有潛在風險,料將是拜習會一個主要討論焦點。美中兩國都擔心,若不對AI進行規範,將會助長武裝衝突。今年2月,美國提出《負責任地使用AI和自主技術於軍事的政治宣言》,旨在就AI的軍事發展和部署建立國際共識。宣言談到,各國如何發展、部署和使用AI技術於國防,應確保遵守國際法與維持國際安全、穩定。目前已有36國表態支持這項倡議,預計明年共商執行和改善新規的可行之道。無人機成殺手機器人 烏淪實驗場《華爾街日報》8月報導說,中美都在積極嘗試將AI融入軍事系統,開發能夠自行尋找和攻擊目標的AI科技,而烏克蘭戰場成為最早的AI無人機實驗場。這令人憂心,戰爭可能將進入全自主式「殺手機器人」(killer robot)時代。近年解放軍也藉由先進AI技術的整合,探索如何運用到情報和偵察、自主武器及指揮控制等領域。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維持由人來監管及控制核指令非常必要。加州史丹佛大學中國軍事安全政策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也說,由於軍事發展和AI日益整合,初步應是避免核指令和控制的自動化。梅惠琳另表示,雖然拜習可能就持續核對話達成共識,但針對軍備管控的磋商還不會展開。她指出,中國對軍控的思維非常「敏感」,因為其核武庫規模遠不如美國,北京不願就此與華府打交道,這個立場仍將不變。拜登將採必要步驟 重建兩軍溝通在拜習會上,重建美中兩軍的溝通將擺在議程首位。一位拜登政府高級官員9日晚對記者說,拜登「決心採取必要步驟」,與北京重建兩軍溝通,相信這將為兩國關係注入更多的穩定性,並減少軍事誤判風險。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10日表示,他上月初就任時,曾致函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除了自我介紹,也提到「願意開啟溝通管道」。上月,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遭免職,劉振立被點名是可能繼任人選之一。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為此中止與美國的多項軍事溝通與交流機制。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指出,恢復兩項交流尤其重要,一個是國防政策協調對話(DPCT,陸方稱為「國防部工作會晤」),這是美中在副助理防長級別進行的討論,這種對話會確定全年兩軍交流日程。另一項是,根據中美1998年簽署《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MMCA)建立的對話,用於討論海上與空中意外事故。林碧瑩說:「如果至少有這些,以及其他一些被取消的軍事交流活動,那將是一個訊號,表明雙方可以在防止發生軍事意外上進行更多合作。它還將為我們的操作人員提供與中國人進行溝通的關鍵管道,以應對我們認為中方在空中和海上進行不專業、冒險行為帶來的日增風險。」
美指控共軍在東海、南海「危險攔截」 陸國防部:請停止「抵近偵查」
美國國防部日前指控中共軍機在東海、南海空域,針對美軍及盟友軍機的「危險攔截」事件加劇。對此,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指出,今年來已有高達2000餘架次的美軍偵察機抵近大陸領空展開偵察活動,反指控美方刻意炒作渲染不存在的「中國軍事威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國防部微信公眾號20日晚間發文表示,張曉剛就美國國防部指控中國戰機「危險攔截」一事回應記者,指出美方倒打一耙,炒作渲染並不存在的「中國軍事威脅」,是有預謀的對中國攻擊抹黑,「其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張曉剛續稱,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問題的根源,在於美軍艦機不遠萬里到中國家門口滋事挑釁,在中國周邊海空域長時間、大範圍、高頻度的偵察滋擾,「據統計,2023年以來,美軍偵察機就有2000餘架次抵近活動,美艦2艘次衝闖我西沙領海,5艘次過航台灣海峽並公開炒作,蓄意對華示強挑釁,極易發生危險接觸,推高地區緊張局勢。」張曉剛補充,中方對非法侵闖管轄海空域、干擾正常演訓活動的外軍艦機,依法依規採取查證識別、跟蹤監視、警告驅離等「安全專業管控措施」。對那些挑釁在先、具有敵意性質的行為,中方被迫採取必要措施反制,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會這麼做,「事實勝於雄辯,美方才是真正的挑釁者、冒險者、攪局者。」張曉剛也敦促美方停止以虛假敘事誤導國際輿論,停止對中國抵近偵察,嚴格管控和約束一線兵力活動,停止任何挑釁行動,避免造成誤解誤判,防止海空意外事件、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美國擴大限制輸中晶片 輝達兩晶片「降階」也躲不掉
為防止中國在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0)領域快速崛起,美國政府17日發布最新的晶片出口限制,將涵蓋更多相關產品。美國高級官員並表示,將更為嚴格的控制輝達(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800和H800晶片產品。綜合外媒17日報導,去年底美國政府推出晶片禁令,主要防止AI晶片流入中國,其中包括輝達先進的A100、H100晶片。為了繞開美國政府禁令,輝達隨後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降階版的A800和H800晶片,但如今這兩款晶片也要受制於美方新規定。消息傳出後,美股17日開盤輝達股價應聲下跌,最新大跌7%,失守430美元關卡。另外,與半導體股份息息相關的ETF亦下挫,當中三倍做多半導體ETF(SOXL)曾下跌近1成。輝達發言人回應指出,預計美國政府將擴大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但不會對輝達財務表現構成重大影響,並指公司遵守所有適用法規。對於美方這次新禁令,美國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希望監控所謂的灰色地帶活動,這次新規定將更廣泛的限制先進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口至包括伊朗、俄羅斯在內的更多國家,並將兩家未具名的涉及先進晶片製造的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指出,新措施旨在彌補去年10月所發布晶片禁令中的漏洞,從而阻礙中國的軍事發展,並且可能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她表示,美方目標是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這些晶片可能會推動對中國軍事應用至關重要的AI和超級電腦的突破,但美國政府無意在經濟上傷害中國。另外,美方新規指政府將在25天內審查公司通知,以確定是否需要許可證才能向中國出售相關的晶片產品。
拜登簽署新對華投資禁令!聚焦3大敏感科技領域 北京: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9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限制美國的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合資企業投資中國的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半導體3大敏感科技領域,以確保美國在下一代軍事創新上保持至關重要的優勢地位。白宮高級官員強調,這項舉措是出於國安考量,而非經濟因素。據CNN的報導,白宮官員在9日的電話會議上指出,該項行政命令的目標是在限制美國的資本援助中國軍事領域,而非為了損害中國經濟,「我們體認到跨境資本流動在美國經濟活力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這項行政命令旨在狹義上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另一名高級官員則表示,新的行政命令以及即將推出的法規,都將限制中國獲得技術、知識產權與專業人才等「無形資產」,而這些資產通常伴隨著風險投資或私募股權公司的投資而進入中國。官員也補充:「他們並不需要我們的資金,中國可是資本淨輸出國。因此,我們並不是要限制資金流入中國,因為他們根本不愁錢,他們缺乏的是專業知識。」報導指出,美國去年10月初祭出最嚴厲的晶片禁令,禁止先進製程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此後,白宮官員們便一直致力於推出新的投資規則,並縮小範圍,將重點的技術圍堵集中在國家安全領域上。對此,部分共和黨人則對此提出質疑,批評這些舉措的制定時間過於遲緩,而且力度不夠。目前正在競選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前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海莉(Nikki Haley)便狠批:「拜登的行政命令沒有半點措施!他們不會採取任何具體行動阻止美國資金透過中國科技公司流向解放軍。為了停止為中國軍隊提供資金,我們必須限制所有美國資金投資中國關鍵技術和軍事公司。」對此,大陸外交部則駁斥,美方聲稱不尋求阻止中國發揮大國作用,也不阻止中國發展經濟,實際上卻在運用內外全部資源對華進行無底線的遏制打壓。包括美國政府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華為,限制華為產品進入美市場,斷供晶片、作業系統,在世界範圍內脅迫別國禁止華為參與當地5G網路建設。此外,北京還批評美國違反公平競爭、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以各種莫須有名義,圍堵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迄今已將逾1000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尤其劃定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重點管控技術,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
爭和平展自主 行政院拍板明年度國防預算提高至4400億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30日,出席「客家褒忠義民宴」宣傳活動時表示,行政院拍板明年度國防預算預計將提高到4400億,台灣需要增加國防的力量,才有和平的籌碼,蔡政府努力實現國防自主、國防戰備提升,這是確保民主台灣追求和平的決心。 鄭文燦指出,台灣需要增加國防的力量,才有和平的籌碼,才能夠展現保護自己的決心,進而爭取民主國家的支持,過去在馬政府時期國防預算投入偏低,當時大概是3100億,現在提高到4400億,增加了28%。鄭文燦強調,因為以前的基期比較低,現在特別預算還包括飛彈的載臺、國機國造等,過去在新式武器裝備取得非常的困難,造成台灣國防裝備的更新相對落後,蔡總統執政這7年多來,努力的實現國防自主、國防戰備的提升,也把兵役的役期延長為一年,這是確保民主的台灣追求和平的決心,所以預算的提高將能夠接軌提升國防戰力的基本要求,不過正式的預算拍板,仍需等待行政院院會通過。另外,鄭文燦說,美澳2加2會談,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跟澳洲的國防武器生產以及防務方面的合作,會中特別關切到東海、南海以及台海的安全議題。事實上,美澳2加2會談最重要的是,要以和平為基礎的國際規則需要被貫徹。鄭文燦表示,特別在印太戰略底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是大家追求的目標,這個地區當中,最關鍵的就是台海安全,這個安全不只是台灣的利益,也是世界民主國家共同的利益,非常感謝美國與澳洲的2加2會談,再一次把中國軍事跟經濟脅迫其他國家的狀況特別凸顯出來,希望讓大家看到自由民主才是國際的共同語言。
荷蘭新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9月生效 中國使館:損害全球供應鏈穩定
荷蘭上周五(6月30日)宣布推出新半導體限制措施,屆時部份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商出口,須事先申請許可證,方可出口如DUV(深紫外光)曝光機等特定技術,措施將於9月1日生效。中國駐荷蘭使館回應稱,這種行為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批評是對出口管制措施的濫用。美國自2022 年以來就開始限制企業將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以防範技術被用來強化中國軍事力量,並推動日本與荷蘭跟進,其中日本針對23項設備的限制令將在 7 月下旬生效。據路透社當日引述荷蘭貿易部長莉希(Liesje Schreinemacher)稱,政府採取半導體設備管制措施,限制出口的設備或具有軍事用途,主要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僅有少數的公司和產品型號會受影響。雖然沒有提到中國或艾司摩爾(ASML),但是因為ASML是半導體供應鏈關鍵廠商,幾乎壟斷先進晶片製造設備的市場。此次管制措施鎖定的是ASML三款 DUV 光刻機,型號為TWINSCAN NXT:2000i、NXT:2050i和NXT:2100i,因此管制措施要求ASML出口DUV光刻機到中國都必須事先申請許可,等於限制ASML三種型號的曝光機出售給中國。對此,中國駐荷蘭使館回應稱,注意到荷蘭政府正式出台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措施,「這是對出口管制措施的濫用,是對自由貿易和國際經貿規則的嚴重背離,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指出,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也會讓荷蘭企業蒙受損失,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還將破壞荷支持自由貿易的良好信譽。報導中還提及,美國、荷蘭預計會在夏季進一步限制對華銷售晶片製造設備,防止中國利用相關技術,增強軍事力量。預料美國會在最先進型號外,進而限制阿斯麥向6間中國企業出口較舊的DUV設備,即使外國設備只有一小部份美國零件,亦會被限制輸往當地。管制措施的消息衝擊ASML上周五股價一度跌逾2%,但是ASML先前就有發表聲明表示,未來ASML要出口最先進DUV設備時都必須向政府申請許可,而相關措施對2023年度,甚至更長期的財務展望,並不會有重大的影響。
蔡英文過境美國 葛來儀:處理不妥仍會引來中國軍事報復
總統蔡英文即將在29日出訪中美洲友邦,首站跟最後一站分別會過境美國紐約和洛杉磯,並先後在華府智庫及雷根總統圖書館(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發表演說,期間還會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晤。對此,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則認為,雖然蔡總統的美國行是為了避免麥卡錫訪台,刺激中共,但倘若此次過境不妥善處理,中方最後仍可能高調展現軍力,美中之間將產生更多摩擦。總統蔡英文29日即將展開「民主夥伴共榮之旅」,赴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貝里斯國是訪問,去程會過境紐約,並預定在30日於華府新保守主義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閉門活動中接受「全球領導力獎」(Global Leadership Award)的頒發並發表演說。蔡總統回程則會過境洛杉磯,並在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期間還會與共和黨籍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預定4月7日返台。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雖然美國國務院表示:「(蔡英文)這次過境符合美方長期政策,北京沒有理由指鹿為馬,或當作過度反應的藉口。」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卻表示,「過去最嚴格時,台灣總統不能在美國公開演講,也不能與美國政界人士公開接觸。」麥卡錫若真的在加州會見蔡總統,將是台灣過境外交開展以來,中華民國總統在美國領土會晤層級最高的美方政治人物。報導續稱,蔡英文的美國行被廣泛視為麥卡錫訪台的「臨時替代方案」,因為美台雙方都希望避免再度激怒中國,重演去年8月裴洛西訪台後的圍台軍演。葛來儀也指出,若麥卡錫緊接在裴洛西之後訪問台灣,對台灣沒什麼好處,且若訪問發生在今年,共軍可能會再次舉行大規模軍力展示,強化國民黨口中「民進黨帶來戰爭,國民黨帶來和平」的論述。有鑒於台灣大選將至,這恐對民進黨造成政治傷害。但台北和華盛頓也不希望因為麥卡錫訪台的取消,讓外界誤以為他們屈服於北京的威脅。因此葛來儀補充,即便麥卡錫會在加州與蔡英文會面,但仍不排除麥卡錫訪台的可能,時間點或許在台灣明年總統大選後。即便蔡總統主動訪美避免麥卡錫訪台,中國外交部仍對蔡英文的訪美行程表達「嚴重關切」,並強烈要求美方「說明澄清」,大陸國台辦今天(29日)上午也表示,蔡英文若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接觸,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而葛來儀也認為,蔡總統這次過境如不妥善處理,可能引發軒然大波,中方最後仍會高調展現軍力,美中之間將產生更多摩擦。
美施壓阻半導體設備輸中 荷12家ASML供應商下周訪東南亞打算建廠
路透上周五(10日)引用兩名知情人士消息與一份文件報導,荷蘭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的供應商正考慮在中國和西方政治緊張局勢中,選擇在東南亞而非中國建廠。 路透報導,根據參與組織這次訪問東南亞的荷蘭布拉邦省投資發展局(BOM)的一份簡報,十幾家科技公司的高層將於下周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BOM與Brainport Industrie共同編寫的報告表示,大多數公司加入是因為他們正考慮在越南或馬來西亞擴大或建立生產地點。Brainport Industries代表總部位於荷蘭附近的200家高科技製造公司,此次代表團的12家公司幾乎都是ASML的供應商。ASML是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半導體製造商的全球頂級供應商之一。一些公司在中國設有生產設施。據悉,此次出訪的公司包括Neways、Bestronics、AAE BV、BKB Precision、HQ Group、KMWE Group、Sempro、Sioux Technologies和VDL ETG等。一名了解此次出訪行程的人士表示,其中一家公司正在與越南的合作夥伴就建廠進行深入談判,另一家公司也可能在越南投資。另一名知情人士還說,馬來西亞也是新投資的一個可能選項,因為一些公司在該國已經有設施。在美國施壓後,荷蘭政府從未頒發ASML向中國銷售其最先進設備的許可證。美國正在尋求遏止中國自主製造先進運算晶片的能力,並減緩中國軍事進步。兩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這些東南亞的投資可能是一項更廣泛的長期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減少對中國的曝險。
美國商務部長計畫訪中 先遣團近期出發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日表示,她考慮今年訪問中國大陸,先遣團可能在春季出發。她稱,拜登總統希望與中國保持接觸,避免局勢升級。但言猶在耳,美商務部當天宣布新增28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實體清單),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BGI)旗下兩個部門和雲端大數據服務商「浪潮」(Inspur),此舉料將進一步加劇美中緊張關係。雷蒙多受訪時說,拜登「希望以有利於美國的所有方式和中國保持接觸,無論是商業或外交,這種溝通意在為緊張關係降溫。這就是我們的期待,即避免局勢升級。」她透露:「我肯定會派團隊去(中國),可能春季就出發。我們正在努力安排。另外,我很可能也會去。」雷蒙多還表示,她正研究限制對中國的投資,但必須慎重行事。雷蒙多是拜登政府推動遏制中國科技崛起戰略的主要高官之一,且為《晶片法案》的一大推手。美商務部2月28日才公布該法案的補貼申請程序細則,一如所料劍指中國,要求獲得補助的企業,必須同意10年內不得在所謂「受關切的外國」擴增半導體製造產能。2日,美商務部轄下工業暨安全局宣布,新增37個中國和俄羅斯實體納入貿易黑名單,它們將難以從供應商獲得美國產品。上榜的中國實體有28個,包括華大基因集團旗下兩部門,以及浪潮集團。美商務部稱前者收集和分析基因數據,存有可能轉用於中國軍事項目的重大風險,另指控後者企圖收購美國產品,以支援中國軍事現代化計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日回應說,此舉是美方捏造藉口打壓中企的又一例證,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也將繼續堅定維護本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支持中企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此外,位於新竹的IC設計公司新德科技(Neotec Semiconductor),其產品疑似被用來協助俄羅斯或白俄羅斯軍隊,也遭美商務部列入貿易黑名單。經濟部貿易局回應,經查該公司主要出口產品為晶片及電機產品,但海關資料顯示,其產品大多輸往香港及中國大陸,並無申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出口至兩俄的紀錄,後續將請廠商進一步確認其產品流向。
美國防部高官已抵台 金融時報:蔡斯17日訪台與中國偵察氣球有關?
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傳出將會訪台,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蔡斯在台灣時間17日下午,已經從蒙古飛抵台灣,成為2019年、繼主管東亞事務的柯林克(Heino Klinck)訪台後,第二位來台訪問的五角大廈(The Pentagon)官員。根據報導,由於美中雙方因中國的高空偵察氣球飛到美國領空關係交惡,蔡斯這次訪台行的程因此備受矚目。從美國國防部當前的組織架構規劃可見,主管中國事務的蔡斯,同時兼管台灣事務。蔡斯在進入五角大廈前,曾是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的資深研究員,研究領域就是針對中國軍事現代化、台灣國防政策和印太安全等議題,過去,華府在在川普任內時,負責東亞事務副助部長柯林克於2019年訪問過台灣,當時是美台斷交40年後首位訪台的最資深美國國防部高階官員,而蔡斯將是拜登政府首次訪台的國防部高官。不過對於金融時報的報導,五角大廈拒絕做出回應,發言人邁爾斯(MartinMeiners)中校僅表示,美國願意支持和強化與台灣的國防關係,共同抵禦來自中國的威脅,另外,台灣駐美代表處的回應稱,對於本案本處無評論,台美在軍事合作各領域持續保持密切聯繫及溝通。金融時報報導指蔡斯此時訪台,引發外界推敲是否與近期中國高空偵察氣球有關。(圖/翻攝自推特)
爆料中共擬12年內擴增至900核彈頭 日媒:「不率先使用核武」立場恐改變
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中共解放軍目前正在考慮在2035年前,將目前持有的300枚核彈頭擴增至900枚。《共同社》認為,如果中共解放軍如果實現「彈道飛彈使用多彈頭」的研發的話,屆時對美國的威攝力將會提高,也有可能改變中國「不率先使用核武」立場。報導中也指出,美國一份五角大廈的報告也預測,中國政府會在2035年將核彈頭提升至1500枚,但有多位消息人士表示,增加至900枚是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但即便如此,中國在2035年之後「核武」實力大幅提升有很高的可能性。根據《路透社》2022年11月底報導指出,在美國五角大廈報告認為目前中國已經擁有400多枚核彈頭,而整體數量會在2035年前達到1500枚。當時中國政府就批評該份報告隨意臆測中國的軍力發展,目的只是為了加深全世界對「中國軍事威脅」的錯誤認知。而當時中國也回擊美國「擁有全球最多核彈頭」。
大開16條生產線 中科院今年預計飛彈量產逾千枚
為因應中國軍事威脅,中科院加速量產各型國產飛彈量產,軍方官員指出,中科院已開出16條生產線,去年飛彈總產量合計逾800枚,是中科院飛彈產能高峰,預估今年將量產超過1000枚各型飛彈。另外,中科院研製騰雲號大型無人機,正進行作戰測評,即將量產,至於量產數量,目前列機密。另預算高達到431億餘元的拉法葉艦「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近日決標,據軍方透露,首艘改裝的是西寧軍艦,會裝設由中科院研製的垂直發射系統,並且配置32枚海劍二艦載防空飛彈,可大幅提升拉法葉艦的防空戰力。現役6艘拉艦戰系性能提升案,預算編列431億餘元,自111年至119年度進行。國防部編列「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委由中科院量產包括劍翔無人攻擊載具、萬劍彈、雄昇飛彈,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陸射型與艦射型劍二飛彈、增程型空射劍二飛彈、雄三及增程雄三反艦飛彈等。軍方官員說,以往中科院著重研發飛彈,現也生產飛彈,目前各型飛彈的生產線已開到16條,且自廠房啟用之後,前年各型飛彈已量產逾500枚,去年則超過800枚,有助戰備及庫儲飛彈需求。另在無人機研製進度上,1位軍方官員說,不論騰雲號或我向美採購的MQ-9B無人機,都可以滯空1天、飛超過1000公里,因為新版騰雲號的發動機與MQ-9B一樣是同一型,直接向美國買的。由中科院研發的「巡飛彈」,即台灣版彈簧刀無人機,6月底研發會有成果。此外,整合國內廠商與中科院技術的無人機國家隊,國軍將採購3000架偵蒐等各型「軍用商規」無人機,國防部軍備局游玉堂少將昨表示,軍用商規無人機原型機規劃於7月31日完成,缺失改進或性能提升必須在8、9月完成,驗收合格後才會編預算採購。
前北約秘書長將訪台 外交部表示誠摯歡迎
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 Foundation, AoD)主席拉斯穆森訂於明年1月3日至5日訪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29)日指出,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曾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及丹麥總理,此行將晉見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並接受外交部長吳釗燮款宴,也將與立法委員及智庫學者等交流,針對民主自由、中國軍事威脅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等重大議題深入交換意見。歐江安說,拉斯穆森持續敦促國際社會關注台海安全,並呼籲國際民主社群與台灣加強交流合作,增進民主韌性與團結,共同應對威權主義擴張的挑戰,此行並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拉斯穆森於2017年創立「民主聯盟基金會」,強化國際民主社群的團結,宣揚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自2018年起每年舉辦「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邀請全球民主國家元首及政要與會。吳釗燮2019年曾赴丹麥出席致詞,自2020年起,蔡總統每年均受邀發表演說,大幅提高國際社會對民主台灣、台海安全及區域穩定的關注與支持。拉斯穆森自2001年至2009年擔任丹麥總理,自2009年至2014年擔任北約秘書長,不僅是國際聲譽卓著的政治家,也是台灣堅定的國際友人。外交部表達對拉斯穆森主席來訪的誠摯歡迎,期盼未來持續與國際民主夥伴加強交流合作,共同守護彼此共享的自由民主價值。
日本通過安保3文件 載明擁有「反擊能力」
日本政府16日在臨時內閣會議上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3文件,內容載明日本將擁有可攻擊敵方飛彈基地的「反擊能力」,並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是維繫國際社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未來日本將基於期待台海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的立場,持續推動各項政策。這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安保政策所做出的最重大一次改變。外交部16日對此表示肯定與歡迎。日本政府16日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國家防衛戰略」,及「防衛力整備計畫」等3項新版安保文件,內容稱日本正面臨二戰後最嚴峻且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近期中國、北韓發射飛彈是對區域居民的「威脅」。中國頻繁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軍事活動,導致日本、印太區域及國際社會高度憂慮台海和平穩定局勢,日本強烈反對中國試圖以實力片面改變現狀,也將強烈要求中國不得做出改變現狀的行為。中國的對外姿態與軍事動向已形成「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必須運用日本總體國力以及加強與同盟國暨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以為因應。文件內容也載明日本將保有「反擊能力」,如果遭受武力攻擊將在必要最小限度內,對敵方領域施加有效反擊,並將自2026年度起陸續部署長程彈道飛彈。且自2023年度起的5年間防衛力整備經費(國防經費)將編列約43兆日圓,並預計到2027年度將國防經費提升達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6日晚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中國軍事行動被認為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日中建立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日本保護南西諸島(琉球群島)的自衛隊部隊數量將增加一倍,並相應增加運輸機和艦船的數量。針對是否只有遭受敵方飛彈襲擊才會發動反擊能力的問題,岸田文雄僅稱:「這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微妙之處」。他強調具有威懾力、阻止對方進攻的反擊能力必不可少。「面對歷史的轉折點,我將堅決履行作為總理的使命,保護國家和人民。」岸田文雄表示,日本依據和平憲法所奉行的「無核三原則」、「專守防衛」政策和愛好和平國家的道路不會改變。但他也強調,「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主動保護我們的國家很重要。」他是在憲法範圍內推進國防戰略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