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
」 股票 中國 美國陸港股市9月爆發式急漲 德銀:「2025年沒人敢錯過增持這國股票」
9月整月,中國滬深300指數上漲23.06%;港股方面,恒生指數累計上漲17.48%。德意志銀行分析師Peter Milliken 10月2日發佈策略報告稱,如此規模的反彈表明中國市場趨勢的急劇變化。分析師表示:「這種上漲會持續下去。根據經驗大盤指數的空頭回補通常不是持續幾天的事情,而是一種趨勢變化。」德銀認為,儘管市場短期內買超,但投資者應該繼續增持。理由是投資者在A股或港股的倉位通常只有疫情前的一半,這種狀況需要大量的交易和市場行動才能逆轉。當前美國佔iShares全球股票指數的63%;德銀表示,如果美國股票的份額下降到50%,那麼其他國家的股票配置將增加三分之一。分析師表示:「如果美國表現不佳,那些專注於動量和科技的投資者,很可能會將注意力轉向其他領先的科技公司,而中國將獲得更多的關注。」香港和A股指數成分股往往是世界領先的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主導規模。其中,一半的公司擁有淨現金流,這為進行大規模回購或投資於有機或無機增長計劃提供了資金。德銀預計到了2025年,沒有機構敢錯過增持中國股票,他們將在2025年初產生更多的購買行爲。德銀還指出:「隨着消費逐漸升溫,利潤也隨之上升,我們預計這將推動未來更多的股票配置。因此建議投資者繼續尋找入市的機會。」
政策扶植看好中國股市! 高盛:股票便宜估值可望提升20%
陸媒「華爾街見聞」報導,高盛集團近期表示,在最近的客戶交流中,股息和股票回購相關話題被頻繁提起,被認為因先前跌到谷底的中國股市「太便宜」,加上政府開始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以最樂觀的情況下,中國上市企業估值提升可能高達40%,就算是平均水準,也有20%的上升空間。陸港市場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近期已連續多個交易日淨買入陸股,4月26日甚至爆買224.49億元人民幣,創下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單日新高。報導提到,中國股市上週出現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佳周回報率成績,一周內MSCI中國指數上漲了8%,科技股領漲13%,中國離岸股票1月底以來反彈19%,表現優於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基準。高盛認爲,近日反彈主要是因爲第一季的宏觀經濟數據表現超出預期,加上有關支持資本市場的新政策陸續推出。高盛分析師Kinger Lau領導的團隊在4月29日公佈的報告指出,在最樂觀的假設下,如果中國股市在股東回報、公司治理標準,以及長期投資者持股比例上能與全球領先水準相當,那其估值提升可能高達40%,即使在不那麼樂觀的假設下,這些指標僅提高到全球平均水準,其估值仍有20%的上升空間。高盛表示,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國股票的估值仍然偏低,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的交易市盈率分別爲9.6倍和11.4倍,仍低於長期平均水準的1個標準差,這將對中國股市形成支撐,預測MSCI中國和滬深300每股收益(EPS)將在2024年分別到達8%和9%,2025年上升至10%和11%。香港《信報》也引述外電報導,瑞銀報告稱,MSCI中國指數的成份股中,消費和網路行業比重居高,因此盈利未明顯受到房地產市場逆風的影響,隨著消費出現初步回暖跡象,預計公司的業績有更佳表現,因此瑞銀調高中國股市評級至「增持」。
龍年抄底時刻2/「跌到谷底國家會救!」 外資口嫌體正直加碼陸企龍頭阿里
「唱衰中國是目前市場的主要旋律!」經營大陸市場30多年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包括歐美、香港、台灣各地券商報告或分析師,無不看壞陸股,然而截至2月14日遞交給美國證管會(SEC)13F報告顯示,多家大型機構2023年第4季悄悄買進阿里巴巴等陸企龍頭股。國際大型機構「口嫌體正直」,一邊唱衰陸股又一邊買進,在台灣上市的各檔陸股ETF,農曆春節前後一周也出現買盤及漲勢。此時,投資人最關心的是,陸股「抄底時刻來了嗎?」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台商及分析師,其中一位台商直白地說,「目前陸股最大的利多就是『跌到谷底』,國家會救!」陸股是否已跌到谷底?這次上證從2021年9月的3703點跌到今年2月初的2700點保衛戰,創下2020年4月以來最低。剔除淨資產為負的股票,已有超850檔股票的股價淨值比不足1倍,《證券時報》表示,「顯示股市嚴重超跌」。 放眼全球各主要股市,2023年大多收紅盤,美國那斯達克全年漲44%、S&P50漲24%,台股漲超過25%,唯獨中國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大跌12.22%、26.38%,今年2月5日甚至悲情上演「千股跌停」戲碼,上海及深圳兩交易所共一千多檔跌停。中國股民在陸股「千股跌停」時紛紛上傳重賠影片,還到美國駐中國大使微博留言。(圖/翻攝自西瓜視頻)美國MSCI指數公司2月12日也發布消息,「MSCI全球指數(MSCI ACWI)」中將剔除66檔中國股票,數量是過去2年最多的,包括房地產企業、大型航空公司等都被刪去,29日收盤後生效。不過,陸股一片淒風苦雨中,一位台商老練地告訴CTWANT記者,就像中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房市,房價腰斬了卻沒人敢買,陸股到底哪裡是谷底,端看政府了,如果政府想大力扶植,就會用「人民幣的力量」維持一定的信心,「所以『看懂政府文件』、跟對市場風向走是最重要的。」事實上,2月5日「千股跌停」這一天,中國證監會在盤中信心喊話,當天收盤後市場也發現,大筆資金進場護盤,上證勉強守住2700點關卡。《新京報》也特別告訴大家,「證監會連續出手後,『國家隊』強勢加入,半年三度買買買,ETF規模已增超千億元。」中國國家隊成員之一的中央匯金公司,日前也在官網發出公告,已於近日擴大 ETF 增持範圍,並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19日是大陸股市龍年首個交易日,儘管國家隊強勢介入,但盤中仍是漲跌互見,最後上證收在2910.54點、漲1.55%,深成收在8902.33點、漲0.93%。分析師指出,包括食品飲料白酒股在內等業績績優的消費族群,是可以關注的標的。(圖/中新社)陸股慘跌之際,不只國家隊護盤,就連國際大型機構也搶進,尤其是陸企龍頭阿里巴巴,在美股與港股都有斬獲。依二月最新美國證管會(SEC)13F報告顯示,像是電影「大賣空」本尊貝瑞(Michael Burry)創立的對沖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2023年第四季增持阿里巴巴2.5萬股,總持倉達7.5萬股,市值581萬美元,為該基金最大持倉部位,同時還增持京東7.5萬股,總持倉達20萬股,市值578萬美元,為第二大持倉。加拿大最大養老基金2023年第四季也錢進中概股,分別增持阿里巴巴、理想、京東、網易等,增持規模分別為360萬股、170萬股、133萬股、29萬股,光是阿里巴巴,買入的市值就高達2.79億美元。由於加拿大年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PPIB)的養老基金投資策略,一般都會選擇穩健投資標的,因此這次大買中概股,格外引起投資人注意。此外,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2023年第四季也增加了阿里巴巴持倉部位至7.5萬股,價值約為581萬美元。有「抄底王」之稱的對沖基金Appaloosa,去年第四季也大舉買入435萬股阿里巴巴股份。而就在股民送走兔年迎接龍年之際,慘賠的中國股民不但上傳重賠影片,還到美國駐中國大使微博留言,希望能救救陸股,在台灣上市的陸股ETF已陸續反彈。據統計,春節紅盤後首周交易日,富邦中証500(00783)、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復華中國5G(00877)等陸股ETF,在近一周的漲幅已超過10%,其中富邦中証500漲幅更達12.5%。 另外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富邦上証正2(00633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群益深証中小(00643)、元大MSCI A股(00739)、富邦深100(00639)、國泰中國A50+U(00636K)、富邦上証+R(00625K)、復華滬深(006207)等漲幅也在5%以上。對於近期陸股ETF反彈走勢,富邦中証500經理人陳双吉也在受訪時表示,主因就是中國證監會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新推監管措施,尤其是放空融券業務,還撤換證監會主席,換上有「券商屠夫」、「問題券商終結者」之稱的吳清。投資達人「不敗教主」陳重銘也在粉專分享自身操作案例,他在過年前低檔撿了幾百張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年後反彈後先行獲利落袋。陳重銘強調,「ETF的重點就是便宜,存股跟價差是兩相宜!」。也想跟進抄底的投資人,此時該如何?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表示,目前市場避險情緒較濃,但3月兩會政策預期升溫,資金著手新的佈局,市場風險偏好或有望改善,像是「國產替代科技創新」,可關注半導體設備、通訊服務運營商、遊戲、影視院線等板塊;以及業績績優的消費族群,譬如食品飲料的白酒股、醫藥生物的中藥股、旅遊運輸等,還有數位經濟、國防軍工、綠色低碳相關領域等。陸股ETF在龍年開盤後強勢反彈,不少都有超過5%以上的漲幅。(圖/翻攝自基智網)
阿里救市3/股市腰斬國家隊出手護盤 外資對中概ETF看法兩極 「便宜+警訊多」
2月5日,上海與深圳兩地股市「驚天爆」,一度超過千檔個股跌停,滬指一度跌破2700點,讓中國證監會不得不在盤中時發聲護盤,最後滬指收在2702點、跌1.02%;深成指收7964點、跌1.13%;創指收1562點,漲0.79%。業內人士分析,這次反轉行情與以往明顯不同,是中小盤漲幅明顯,創業板ETF(159915)等成交創歷史新高,可能是「國家隊」入場了。此時,是投資人逢低進場的好時機?美股三大指數從去年到今年,一路走高、勢不可擋,陸股及港股卻低迷到不行。英國的《金融時報》報導,高盛集團1月底在香港公布的調查顯示,逾40%的投資人認為中國已是「不可投資」(uninvestable)的市場。高盛首席亞太股票策略師慕天輝表示,指標性的MSCI中國股票指數從2021年初的最高點暴跌超過60%,市值蒸發逾1.9兆美元,「我們接觸的全球投資人,大體上已離開中國。」曾經追捧的「中國概念」ETF的台灣投資人,也幾乎退到場邊,就連理財達人慢活夫妻也在官網中用紅字表示:「如果你有打算投資中國市場的話,建議先用小部分金額投入就好,畢竟這是屬於政治風險比較高的一個市場。」《經濟學人》引述彭博數據稱,今年迄今,中港股市市值蒸發1兆美元、約台幣31.2兆元,雖然政府試圖安撫投資人,各種出招救市的效果卻十分短暫,然而就在外資大撤退之際,今年1月24日,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突襲式宣布將大約新台幣4.43兆元的資金活水投放市場,「我們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兆元人民幣。」同一天,阿里創辦人馬雲大量買進自家股票的消息、以及原本會緊縮網路遊戲的政策暫緩新聞接連推出,出現了久違的股市大振、以及ETF的歡聲雷動。台灣也有中國概念的ETF,近來隨著消息面不斷波動。(圖/復華投信提供、截圖Google財經)1月25日,在台灣掛牌的陸股相關ETF漲幅比陸股還兇,包括「老牌指標股」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1小時爆10餘萬張大量,成交量高居國內ETF排名第一,漲近7.5%,中信中國50正2(00753L)一度漲逾8.3%、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復華香港正2(00650L)最高也都有7%以上漲幅。原型ETF則以富邦中証500、復華中國5G漲幅超過4%,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上午短短一個小時也爆出2萬多張大量,漲逾3%,成交量居高股息ETF之冠。中國上交所也在2月2日推出首批中證A50ETF,選取50只各行業A股市值最大的龍頭上市公司證券、30個中證二級行業以及50個中證三級行業,包含新經濟領域龍頭,八成企業擁有A級以上的ESG評級。中國官媒報導,摩根資管全球主席PaulBateman與多位高層看好中國市場,認為中國權益類資產未來15年報酬率處於世界前列,且看好4年後中國ETF資管規模將大增233%、至1兆美元。香港的邦德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梁江說,「中國市場具有價值,但目前缺乏催化劑。」另一家大型英國資產公司亞太區主管說,「中國相當便宜,但同時有許多警訊」。中國民眾對景氣的不信任,讓投資與消費力都減弱。(圖/中新社)一位法人則表示,滬深300指數的本益比13.44倍,比起美國標普500的21.44倍、日經225指數26.13倍、韓國KOSPI指數17.24倍、台股19.11倍,顯示陸股目前相對便宜,加上政策陸續推出認房不認貸、印花稅減免、禁止大股東和管理層賣股、國家隊進場護盤、鼓勵企業回購股票等政策,扶持股市意圖明顯。2月6日,原本集體走低的陸股,在隸屬「國家隊」的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已於近日擴大ETF增持範圍,並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陸股三大指數隨即翻紅,最後滬指收在2789.49點、漲3.22%;深成指收8460.38點、漲6.22%;連港股都大漲超過4%、收在16136.87點。這樣的大起大落,心臟不夠大的投資人要特別注意。
美國將頒布行政命令 限制投資陸高科技!此前曾多次延期
英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將發布外界等待已久的行政命令,對流向中國的敏感技術境外投資進行篩查。共和黨籍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更是致信拜登,敦促進一步擴大投資禁令範圍,將美國投資機構對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投資也考慮在內。《路透》報導,知情人士表示,拜登將發布的行政命令會針對美國私募股權、風險資本及合資公司在中國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投資,涵蓋的多數投資實體在投資中國時將被要求必須通知政府,且某些交易將被禁止。預計這些監管規定不會立即生效,拜登當局將就此徵求公眾建議。消息人士說,拜登當局已經與利益相關方舉行過會晤,並且一直在與盟友磋商。兩名消息人士說,該命令預計將於周一進行簡報,周二做出宣布。但是公布這項行政命令的時間之前曾多次延期,這次也有可能再度發生。前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政策主任布萊克(Laura Black)說,新的作法不會像CFIUS這樣逐案審議並由委員會來批准、修訂或封阻某項交易。預計某些投資將會被禁止。曾從事對中國投資政策工作的前美國官員基爾克里斯(Emily Kilcrease)說,美國還一直試圖界定什麼算是人工智慧(AI),並且也希望管控美國個人與公司的離岸投資。這項行政命令是這方面的一項重大步驟,且預計這套體系會隨著時間擴展。美國應當做好面對中國報復的準備,我們應當有這樣的預期。蓋拉格3日致信拜登稱,據估計,多達1.1兆美元的美國資本通過公開市場投資於中國股票和債券,然而美國政府沒有任何機制要求披露或限制流入此類外國對手公司的資本流出,構成了重大國家安全風險,這等同資助美國自身的毀滅。禁令應將美國對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投資也考慮在內。美國參議院於7月27日通過的《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NDAA)版本中,獲得兩黨跨黨派支持納入了多項與中國相關的修正案。其中名為《對外投資透明法》的修正案,要求美國實體在對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等「關注國」的敏感技術產業進行投資的14天前,必須向美國財政部通報。在交易確立14天後,也必須向財政部通報,以了解美國資本流動向這些「關注國」時,轉移了多少AI、半導體等關鍵技術。
多家外資巨頭表態下半年「超配」中國股票 大摩上調半導體股投資評級
多家外資巨頭近日發表了2023年的年中展望,其中,全球最大的資管機構貝萊德(BlackRock)對中國股票市場持超額配置觀點;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也認為,中國股票的估值很有吸引力;寶盛集團(Julius Baer Group Ltd)對中國股市繼續保持選擇性策略,預計中國股指將出現正回報。從配置的角度來看,多家外資表態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看好。貝萊德基金中國投資長陸文傑指出,由於全球投資者目前對中國市場是明顯低配的;同時未來12個月中國的企業盈利增長還是兩位數,這一水平在全球也很罕見。此外,中國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0、11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市場之一。展望下半年A股市場,陸文傑表示,希望看到經濟的進一步恢復,這是股市比較好的表現的基礎。目前市場沒有太多增量資金,因此以把握結構性機會爲主。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也表示,中國股票估值具吸引力。當下正處於有波折的著陸和平穩著陸間的臨界點,因而創造了一個不錯的投資環境,投資者有機會重新思考如何進行配置投資。寶盛集團預計中國股指將出現正回報,但市場可能期望看到更多基本面改善以及更加清晰的地緣政治前景。在此之前,市場可能將出現窄幅波動。寶盛表示,中國國有企業股票截至年底有估值上行的潛力,也看好人工智慧、能源轉型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的主題。另外,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將大中華區半導體股票評價上調成「具有吸引力」。分析師Charlie Chan上週四(6日)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科技行業通縮、價格彈性、人工智慧半導體需求,這三項因素將共同觸發邏輯晶片的下一個上升週期,可能從今年第四季開始。Chan進一步表示,當前半導體行業正處於U型週期復甦底部。從歷史上看,半導體庫存天數的逆轉,是行業股價上升發出的強烈信號。一方面,摩根士丹利表示,過去兩週以來,人工智慧半導體訂單湧現,考慮到AI半導體的長期趨勢,重申買進建議,上調包括台積電在內的領頭AI半導體公司之盈利預期;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者有選擇地參與智慧型手機半導體週期的觸底反彈,將韋爾、日月光股份評級上調至「買進」,將匯頂科技、長電科技評級調整至「中立」。
《全動法》僅限戰時?新聞自由、金融外匯遭箝制? 主要爭議一次看
國防部於21日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以下簡稱全動法),修法內容引發外界質疑箝制新聞媒體、形同「戒嚴」,甚至被批是先前胎死腹中的《數位中介法》的借屍還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為何而修、將修正哪些內容、最大爭議點為何?CTWANT也整理修正草案來龍去脈和各項爭議。為何這時要修《全動法》?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才剛在美東時間2/21日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拜登政府官員舉行長達7小時的閉門安全會談。會議結束後,與外交和國安部門關係密切的國防部就隨即推出《全動法》。對此,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郭正亮也質疑,《全動法》正是美國在背後下指導棋,只為了在承平時期控制輿論,並以防止中共認知作戰為由,避免疑美論和反戰論在台灣形成共識,否則美國難以將台灣推向「代理人戰爭」的最前線。此外,《全動法》公告期間竟然只有短短14天供外界瀏覽,中間還經過228連假,試圖掩人耳目,「可以看出美國有多急。」此次《全動法》主要引起爭議的草案內容如下:平時對新聞媒體進行調查和約談:「訊息傳播動員準備方案」為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訊息傳播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主管機關,應對出版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與應用服務提供者及新聞從業人員,實施調查、統計、編組及規劃;直轄市、縣(市)政府應配合辦理。平時對金融外匯進行管制:「金融外匯動員準備方案」財力動員準備,旨在配合軍事動員需求,統籌策劃戰時預算轉換、戰費籌措及金融外匯管制等事宜。平時對資通訊進行管制:「資通訊動員準備方案」由本部主政該方案,並統合該分案下轄之「資安防護分類計畫(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通信動員分類計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國軍資訊動員分類計畫(國防部)」三項分類計畫,以強化資通訊之動員能量。過去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國安會副秘書長的楊永明表示,在平時的動員準備期,政府可針對出版、廣播、電視、網路等相關服務業進行「調查、統計、編組與規劃」,等於是「數位中介法的借屍還魂」。草案中還規定媒體應配合辦理並提供相關動員能量資料,定義不清不楚,就像回到「動員戡亂時期的準備階段」。另外,楊永明也提到,草案中更列出「金融外匯動員準備方案」,代表蔡政府有意針對台灣人民的資金財產進行控制。而且如果法律修過,恐怕會使許多外資和台灣資金因考量安全性而選擇離開,會把投資逼走,讓留在台灣投資的FDI(外商直接投資)減少,影響層面不小。郭正亮也表示,政府在國防部定義的「準備階段」(可能是平時)就可以透過「金融外匯動員準備方案」對金融界人士的行為進行監管,「例如人民幣或中國股票買太多,可能就會被政府約談。」另外,還有「資通訊安全方案」也可能授權政府介入資安相關設備零件生產,楊永明提醒,這個《全動法》不只影響新聞自由,更不是只有規定戰時的方案,蔡政府並未考量到相關的實際衝擊與影響。本次《全動法》僅限於戰時?根據「全國法規資料庫」的資料顯示,本次《全動法》有規定「動員準備階段」和「動員實施階段」,而前者的準備階段從何時開始,完全是由國防部決定,平時也能被視為是對戰爭的準備,因此《全動法》當然不僅限於戰時。對於《全動法》的爭議,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的游盈隆強調,核心問題不在政府要限制人民的言論自由,因為戰爭爆發時本來就會變成憲政獨裁,所以重點在何時會限制言論自由,以及政府要怎麼做,如果平時就要限制,那這個政府就完了,「不會笨到這種程度吧?國防部不會又製造一個麻煩吧?但他們到現在為止也講不清楚。」郭正亮也表示,這些管制在「戰時」是絕對可行也必須的,他沒有話說,但《全動法》最大的爭議在於,它還規定可以在國防部定義的「準備階段」(可能是平時),對新聞媒體、金融業和資通訊進行管制,而且這些都是法條寫明的,違反是有刑責的,這就會對新聞媒體、金融業等產生寒蟬效應。過去白色恐怖時期的警總也常以「保密防諜」為由,透過監聽通訊、活動審查、攔阻郵件等方式監控人民日常生活,如今以「防止中共認知作戰為由」推出此法,效果有如「警總復辟」。
投資雷達》十月以來的反彈,大家最愛買什麼?
經歷2022年股債市的大幅修正,全球主要市場在2022年9月觸底之後強勁反彈。接連幾個月市場表現急速拉升(MSCI世界指數自低點回升將近20%),也讓許多在場邊觀望已久的投資人重新回到戰場。大家一定很好奇,近期股市反彈以來,投資人都跑去買什麼類型的資產?這些火熱的投資標的有什麼特色、績效又如何?1. 去年十月以來全球資金流去哪?基金的淨流量表示一段時間內資金流入減去流出的淨額,因此可以從這個數字來觀察投資人對基金的信心程度。從下表可以看到,在基金淨流入排行榜中,第一名是美國平衡混合型,其中貢獻最大的是聲量長久不衰的熱銷基金-安聯收益成長以及富蘭克林穩月收;而美元債券基金也因聯博美國收益的大量淨流入奪得排行榜第二名;第三名則是國家逐步解封、反彈力道強勁且淨值回升變化最大的中國股票基金,其中又以富達的中國聚焦和中國內需消費成長最多。各基金類別的淨流入排行榜各基金類別的淨流入排行榜資料來源:Lipper,「鉅亨買基金」整理,資料區間為2022/9/30-2023/1/31,統一以美元計算,採理柏環球分類的基金類別。此資料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2. 為什麼這些基金如此火熱?基金績效總是投資人最關注的因素之一,觀察過往報酬表現也是許多投資人申購基金前的第一個動作。從下表可以看到,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之間,基金淨流入排行榜中各類別的累積績效幾乎都有介於8%-20%正報酬表現,其中又以平均上漲19.2%的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及17.8%的中國股票基金表現更佳。在經歷2022上半年的風風雨雨後,終於迎來正報酬的投資人信心回升,也因此充分利用市場上升趨勢來調整投資配置(美元貨幣市場基金自10月以來規模縮小約7%,環球股票與美元債券則分別擴張約11%及16%)。各基金類別的績效比較各基金類別的績效比較資料來源:Lipper,「鉅亨買基金」整理,資料日期:2022/9/30-2023/1/31,統一以美元計算,採理柏環球分類的基金類別。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模擬回測,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3. 近三個月台灣資金流去哪?如果以台灣投資人近幾個月最愛買的境外基金來看,從下表的國人淨申購金額排行榜可發現,除了前段提到的全球熱門基金外,投資人也因應經濟前景不明確,買入相對保守的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另外,隨著美國通膨率自高點逐漸回落,市場樂觀認為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有望轉向,美元指數自2022年9月高點逐步走弱,與美元走勢息息相關的新興市場上漲動能強勁(MSCI新興市場指數自低點回升將近25%),從榜單中也有不少新興市場相關基金可看出,台灣投資人也同樣跟上這段趨勢,大舉買入新興市場基金。淨申購金額排行榜淨申購金額排行榜資料來源:基金資訊觀測站,「鉅亨買基金」整理,資料日期:2022/11-2023/1,統一以新台幣計算。此資料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鉅亨投資策略不論穩健或積極,各有各的優勢本篇文章整理了自2022年10月反彈以來,全球及台灣投資人的資金流向。可看出全球投資人偏好將資金佈局較穩健的美國平衡及債券型基金,以及步上復甦之路的中國股票基金;台灣的投資人則是除了保守型基金之外,同樣看好新興市場相關基金。能夠受到大多數投資人青睞的基金一定有它的優點,投資人可評估有沒有哪檔基金同樣也適合你?投資雷達》十月以來的反彈,大家最愛買什麼?投資雷達》ChatGPT超紅,誰是最大贏家?
規模62.6億美元!股票基金連四周買超 FOMC聲明留伏筆
根據富達統計,整體股票基金連四周買超,近周買超62.6億美元。美國股票基金和中國股票基金連四周買超,至於全球股票入息轉為買超,單周也買超13.1億美元。聯準會於11月利率決策會議在上周宣布再度調升3碼,但FOMC暗示未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出現轉變,於聲明中提到「在決定未來目標區間的升息步伐時,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的累積緊縮、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活動和通膨的滯後性,以及經濟與金融發展」,讓外界解讀FOMC接下來將放緩升息步調,使風險性資產出現買盤。若以單一國家股票基金資金流向,富達指出,美國股票也連四周買超,近周買超15.1億美元,不過,歐股基金賣超趨勢並未改變,歐股連38周賣超,近周賣超8.7億美元;而中國基金則連10周買超,單周買超25.2億美元。在產業類股基金方面,科技股基金連四周買超,單周買超13.1億美元;健康醫療類股基金則連三周買超,單周買超9.7億美元。但金融類股基金則轉為賣超,單周賣超5.2億美元。
能源股領漲美股收紅 法人:台股看好這2類跌深反彈股
雖然俄羅斯否認與烏克蘭的談判獲得重大進展,國際油價聞聲重回100美元之上,不過聯準會(Fed)僅升息1碼合乎市場預期下,在能源股帶動下,周四(17日)美股開低走高,四大指數全數收紅。台積電ADR漲0.76%;日月光ADR漲1.90%;聯電ADR漲0.75%;中華電信ADR漲0.38%。17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上漲417.66點、1.23%,收34,480.7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78.23點、1.33%,收13,614.7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53.81點、1.23%,收4,411.6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4.48點、0.73%,收3,364.55點。美國科技股中,蘋果漲0.65%;Meta(臉書母公司)漲2.07%;Alphabet(谷歌母公司)漲0.42%;亞馬遜漲2.70%;微軟漲0.28%;特斯拉漲3.73%;英特爾漲1.09%;AMD跌3.19%;Nvidia漲1.10%;高通漲1.58%;美光漲1.07%;應用材料漲1.16%。台股站上年線,化解長線翻空疑慮,近期半導體股跌深反彈,看好第三代半導體以及台積電供應鏈。(圖/台積電提供)17日台股開高走高。一開盤大盤就跳空漲逾200點,其中權王台積電更是跳空開高站上10日均線,短線出現初步止跌訊號,隨買盤不斷湧入,指數漲幅持續擴大,終場大盤就以17448.22點作收,大漲507.39點、3.00%,重新站回5、10日以及年線之上。櫃買指數則以211.47點作收,上漲7.30點、3.58%,成交金額放大至716.99億元。集中市場17日成交金額續增至4008.73億元;三大法人同站買方,合計買超500.21億元,外資終止4連賣,買超448.03億元,外資自營商買超0.13億元;投信連32買,買超0.47億元;自營商買超26.47億元、自營商避險買超25.23億元。資券變化方面,融資金額增加5.08億元,融資餘額為2646.05億元,融券減少1.1萬張,融券餘額為34.35萬張。當沖交易金額降至3154.05億元,占市場比例為38.67%。全美零售聯合會(NRF)周二(14日)表示,今年美國零售額將成長6~8%,除了人們投入更多於外出用餐和旅遊等服務支出,雜貨、汽油等物價勁升也是帶動消費額上漲的另一原因。NRF的預估值意味今年美零售額成長將比2021年趨緩,去年零售額躍升14%,寫下20多年最大增幅紀錄,但2022年增幅仍可高於疫情前十年期間的成長均值3.7%。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其所主持的金融穩定會議上稱,中美監管機構正在就在美上市的中國股票開展合作計劃,並表示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海外上市。官方會議報告中還透露,將努力穩定香港金融市場以及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陸港股短線強彈,化解中國金融危機擔憂。統一證券表示,烏俄持續進行談判,戰事干擾雖淡化,但不確定性仍高。聯準會宣布升息1碼,今年預計升息7次且最快5月啟動縮表,市場對於聯準會鷹派言論,短線利空淡化,全球股市跌深後出現強勁反彈,不過考量中國疫情擴大、深圳緊急封城,加上通膨居高不下,須關注近期原物料價格及農糧短缺狀況,若通膨數據再度攀升,影響消費力道,恐衝擊企業獲利。統一證券指出,台股昨日大漲507點,重新站回5日線、10日線以及年線之上,化解短線翻空疑慮,目前年線仍持續上揚,長趨勢偏多,惟月線以及季線呈現空頭排列且反壓在上,近期反彈若無法有效站上月均線,操作上仍建議保守,下檔支撐為多方缺口17085,上檔壓力在月均線17586。近期半導體股跌深反彈,看好第三代半導體以及台積電供應鏈,短線可以留意台積電、中砂、嘉晶以及漢磊。
郭台銘要引進BNT疫苗 !上海復星:台灣採購必須透過我們 永齡基金會回應了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要引進德國原廠BNT疫苗,但目前仍卡在指揮中心要求出具原廠授權書。據中國股票資訊網站雪球網上網友整理的上海復星醫藥股東大會資訊,復星醫藥11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德國BNT疫苗的台灣代理權在復星,不管是台灣民間還是官方採購,都必須透過復星。(圖/黃耀徵攝)針對近來台灣欲採購BNT疫苗,在雪球網上所整理的資訊顯示,復星針對台灣市場,有意願也積極提供疫苗;但不管台灣民間還是官方採購都需要經過復星。復星還表示,支持台灣防疫工作,不過「台灣的代理權在復星,任何採購必須走復星」;其次,對於在台銷售的合作方復星需要嚴格審計,保障接種的安全可控,造福台灣同胞。(圖/黃耀徵攝)復星強調,「關於台灣網上的謠言很多,各位不必採信,一切以公司公告為準」,這樣的說法除了顯示復星不管跟台灣哪方面合作,復星和BioNTech都會保證疫苗的接種安全,而重點就是「台灣只能透過復星購買疫苗,這是毋庸置疑的」。BioNTech去年3月和復星簽訂協議,BNT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由復星代理,稱為「復必泰」疫苗,已在香港及澳門施打,但尚未獲得大陸官方批准在當地上市。對於上海復星的說法,《蘋果新聞網》引述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的回應指出,「各種資訊釐清中,個人表示現代社會運作遵從法令與商業機制為常態」!另外,針對鴻海和永齡基金會擬進口500萬劑BNT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2日稍早表示,將開放有條件專案進口,對此,劉宥彤則表示,正在了解中。
超過市場預期 中國外匯儲備降幅創下今年最高紀錄
根據中國政府7日發布的數據,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17萬億美元,較2月底減少349.7億美元。路透社的分析師估計為3.19萬億美元。而截至2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為3.205萬億美元。隨著中國先於其他國家克服新冠肺炎危機,資金流入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勢頭依然強勁。3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1.28%。美元兌主要貨幣則上漲2.52%。截至3月底,黃金儲備為6264萬金衡盎司,與2月底持平,若以美元計算,則為1059.3億美元,低於2月底的1091.8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境外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全球經濟復甦和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加,有利於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誰能拯救世界經濟 高盛:再次取決於大陸
高盛在最新發佈的一篇報告中指出,如果全球經濟再次下滑,儘管美國聯準會必當全力以赴,但由於美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拯救世界的重任將再次取決於大陸,就像2008/2009年那樣。與此同時,據《券商中國》報導,高盛針對重倉中國股票解釋稱,中美貿易摩擦不會對大陸股市造成太大影響,將繼續維持「超配大陸股票」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資料顯示,1-7月,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接近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4月和6月成為外資流入高峰,分別淨買入532.58億元和526.79億元。高盛在這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央行在2020年上半年實施的貨幣政策寬鬆類型有三個特點值得注意。首先,一些政策工具是非常短期的流動性準備金。其次,其中一些資料指的是貸款總額,而非淨貸款額。第三,許多寬鬆措施本質上是有針對性的。這些資金專門用於受疫情嚴重打擊的部門、在獲取信貸方面面臨最大挑戰的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而且是在疫情對經濟影響最嚴重的時期。有鑑於此,這些寬鬆措施對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綜合影響並不是很大,且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