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場
」電商生死鬥2/全球十大電商七家中資嚇壞歐美日 台商:「時尚密碼不值錢」SHEIN翻轉產業鏈
不只台灣電商競爭加劇,歐美日電商圈也兵荒馬亂,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球十大活躍電商,居然有七家背後擁有中國資本,這對於近來積極對抗中國產業的美國、以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為傲的歐洲、以及「愛用國貨」的日本來說,「中國製造」隨中國電商的「侵門踏戶」已敲響警鐘;這也是美中貿易戰掀起「圍堵中國」國際氛圍的一大挫敗。日本經濟新聞社3月29日報導,美國調查公司Sensor Tower從監測機構和合作夥伴的軟體收集數據,將每月至少打開1次APP的人數作為月均活躍用戶進行推算,結果顯示,今年1月全球電商月均活躍用戶數,排行第一為新加坡冬海集團Sea Limited運營的蝦皮Shopee,首次將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壓到第二名。第三名是印度的 Flipkart,第四名是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第五名是SHEIN,第六名是印度的Meesho、第七名是新加坡的Lazada,第八與第九名是阿里的淘寶和全球速賣通,第十名是小紅書,中國電商在全球市占率高達26%。此外,中國企業還投資各國電商APP,例如阿里巴巴投資新加坡「Lazada」、土耳其「Trendyol」和南亞「Daraz」等。CTWANT記者調查,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只CP值高,台商更有感,近幾年以科技顛覆產製流程,用市場力量倒逼業者轉型,不但改變了過去時尚產業以歐美大品牌主導流行的手法,更讓無數的鄉下小工廠、電商新手,都能經由網路輕鬆連結世界市場。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國從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過10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超過690個,銷售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到2025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2.5兆人民幣,正是中國政府為拉抬經濟與就業率的重點政策;以中國資本為主的電商平台,挾著低價商品、AI分析、以及在14億人口競爭戰場鍛鍊出來的十八般武藝,正在席捲全球。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已經是全球第四大活躍的電商平台。(圖/翻攝自TEMU官網)例如在歐美年輕人間掀起旋風的小商品電商「Temu」、快時尚電商「SHEIN」,因為商品便宜又好看,還常有遊戲般的優惠活動、短影片宣傳,就算有批評聲浪說快時尚浪費地球資源、剝削勞工、或是抄襲造型等,仍無法撼動他的成長速度。美國調查公司data.ai統計,Temu和SHEIN的用戶去年在美國已超過1.1億人,是1年前的4倍,已接近本土品牌的亞馬遜。「我常買SHEIN,便宜的內搭、或是特殊活動要穿的洋裝,台幣一兩百元就能入手,基本上不會『翻車』。」常做跨境購物的陳小姐向CTWANT記者表示,外界說SHEIN的衣服「像『紙糊』的,就過頭了。」她認為,蝦皮的台灣賣家很多也是淘寶貨,不如直接找源頭買。不只在台灣熱賣,蝦皮今年首次打敗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活躍電商。(圖/蝦皮提供)為何能做到這麼快速且便宜,在中國經營30多年服裝廠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解釋,「過去服裝廠要設計衣服,大約半年到9個月前就要定案,製作後透過時裝周或大品牌商吹捧。」如果流行不起來,就會有庫存問題,尤其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下,過去由Zara等歐美快時尚業者養起來的成衣產業鏈,更是艱難前行。「歐洲快時尚主導的成衣產業鏈模式,已被SHEIN打破。」這位台商說,SHEIN統整了廣東番禺的小型服裝加工生產聚落,推出自己的追蹤系統,抓取各家服裝零售網站正在熱賣的產品,對比顏色、價格、元素等,並以Google Trends抓各地區消費者的搜索關鍵字,總結出最受歡迎的流行元素,也不需要厲害的設計師,就能進行小量生產試水溫,發現「中了」再大量生產,有效解決服裝業最怕的庫存問題。台商說,「對SHEIN來說,『時尚密碼』不值錢,他們直接把數據給小工廠製作,速度才能快。」供應商表示,從收到SHEIN訂單、面料到將成衣送至SHEIN倉庫,只需5天就能完成。SHEIN在中國相當低調,據傳創辦人是1984年出生的許仰天,2008年在南京成立SHEIN公司,原本是做禮服,2015年搬到廣州打造自己的成衣供應鏈,而一開始就走國際市場,原本是為了避開本土激烈的競爭,沒想到另闢新天地。中國電商勢力崛起的另一大助力,來自地方政府的積極扶植,在出口通關上盡量放寬,且大量設置原料生產、服裝加工、物流倉儲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提供外貿公司一站式解決商品出口所有問題,讓店家專心生產。深圳基石供應鏈公司負責人黃立南2月時表示,為因應大量訂單,除了新增海運航線,今年直接在歐洲和美國設立海外倉庫,提供「門到門」服務,也就是從中國廠商的門、直接送到歐美消費者門口。利用中國成熟的電商平台,陳暘升從運動員成功轉型成國際賣家。(圖/翻攝自陳暘升臉書)就連電商小白,也能靠著中國電商平台輕鬆跨過創業門檻。兩年內拿下橫跨五大洲訂單的暘昇運動負責人陳暘升告訴CTWANT記者,他原本是競速滑輪運動員,因受傷而做起運動用品生意,像他這樣的電商新手、甚至英文也不太會,但使用阿里的alibaba.com平台,就能知道世界各地的業者想要什麼商品,像是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開踢前的9至11月期間,就可看到足球相關商品的關鍵字數據成長,他就開發足球周邊產品,後來也賣相關訓練器材,收了錢再製造,沒有庫存問題。最近他透過阿里的AI生意助手,配對並聯繫上西班牙的品牌廠商,透過AI翻譯討論後,從原本要賣單一產品,變成共同開發多品類運動訓練套裝,這是過去很難想像的事,也可看出中國電商長年累積起來的實力,讓生產廠商無後顧之憂,所以才能百花盛開。
2022ITF台北國際旅展盛大登場 展場限定優惠多 打卡、抽獎玩不完
2022 ITF台北國際旅展於今日(11/4)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開幕,包含總統蔡英文、交通部部長王國材、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及多國代表與邦交國大使等,都蒞臨旅展開幕典禮,希望一同推廣觀光。泰觀局邀請團隊帶來富有泰國風情的舞蹈表演。(圖/魏妤靜攝)開幕典禮由泰國觀光局的「五彩繽紛的泰國四部曲」及福爾摩沙合唱團帶來的「台灣組曲」,為4天活動揭開序幕。總統蔡英文表示,ITF作為10/13國境開放後的第一個國際旅展,是國際旅遊重啟的重要象徵,期望透過今年旅展為觀光產業注入更多量能,而截至10月底,已有52團旅遊團入境,相信產業復甦的腳步會愈來愈快;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表示,觀光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產業,也是台灣和全球互動的連結點。據世界旅遊及觀光委員會(WTTC)的推估,未來十年亞太地區的觀光GDP每年將成長8.5%,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成長;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則表示,交通部持續推動各項振興國旅方案,獎勵觀光業包裝精緻旅遊,台北國際旅展是重要的國內外旅遊平台,透過旅遊交易會,可以接軌台灣業者與世界市場。台灣虎航(右)與台灣高鐵都以鮮明視覺迎客。(圖/魏妤靜攝)「國家森林館」除了祭出旅展限定6~8折優惠與旅展報名折扣、森遊抵用券優惠等,也將場館打造成森林意象。(圖/魏妤靜攝)此次展出單位包括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71個國家/城市,以及全台最大40餘家旅行業者、超過130間飯店餐廳、航空公司、遊樂園等,共1,200個攤位參展,各攤位也有不少活動與打卡點,像其台灣虎航現場推出互動遊戲-幸運輪盤,民眾只要IG打卡便可參與抽獎;農委會林務局籌畫的「國家森林館」企圖拿下「最美場館」稱號,結合以三維擬真手法與台灣在地原生物種,讓民眾像是走入真正的山林。日本埼玉縣祭出嚕嚕米打卡區(左),故宮博物院派出吉祥物小翠賣萌。(圖/魏妤靜攝)ITF韓國館有郵輪區、手作體驗、闖關遊戲及韓團BTS SUGA和JIMIN的人形立牌可以打卡。(圖/魏妤靜攝)韓國觀光公社今年擴大宣傳規模,館內分為舞台區、韓流區、自駕露營區、地方政府宣傳區、郵輪區、銷售區共六大區域,並設有眾多互動體驗活動與潮流打卡點,只要在展區內完成3項關卡、集完8個闖關章,即可體驗時下最流行的韓式拍貼機(每日數量有限,贈完為止),闖關遊戲包含韓國傳統遊戲體驗、VR體驗、濾鏡打卡、韓流Quiz、各地方政府攤位活動等,同時也將有新塗鴉秀、生動感CREW兩組表演團體帶來吸睛演出。凱撒飯店連鎖推出超值聯合住宿券,圖為台東趣淘漫旅熱氣球主題大廳。(圖/凱撒飯店連鎖提供)飯店部分,凱撒飯店連鎖推出效期長達1年、全台9家飯店通用的聯合住宿券,每張2,500元,持1張券即可於平日入住台北凱撒精緻雙人房(含2早)台東趣淘探索客房一大床(含2早,贈卑南文化公園門票2張)等飯店房型;台北新板希爾頓酒店則推出下殺2.7折的「希爾頓雙人客房住宿券」,旅展期間,每張只要3,500元(原價12,800元),再贈隔日豐盛自助早餐(價值825元/人),年末優惠僅此一檔;寒軒國際大飯店也推出寒軒國際大飯店/高雄商旅 聯合住宿券,每套2張3,300元(單張面額1,650元),購買4套(8張)13,200元再送「寒軒全景客房平日住宿券一張」(效期至2023/12/30止)。
中國採購俄天然氣 俄:將改用人民幣和盧布支付
據財聯社報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當地時間周二表示,該公司將把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付款方式從歐元和美元改為盧布和人民幣。俄氣沒有提供付款機制的進一步細節,也沒有說明何時將付款方式轉為盧布和人民幣。歐洲國家準備聯合起來給俄羅斯能源價格設置上限,以壓制俄羅斯,因為在這場制裁中,俄羅斯通過高價售賣能源,經濟不垮反升。但俄羅斯直接釜底抽薪,宣佈關閉「北溪一號」輸氣管線,對歐盟徹底斷供俄羅斯天然氣。中國為何轉賣與此同時,土耳其媒體爆料——「中國高價向歐洲國家出售俄羅斯的天然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土耳其媒體爆料的依據,是中國海關的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俄羅斯出口了235萬噸價值21.6億美元的燃料,通過西伯利亞管道向中國出口的液化天然氣則是增加了63%,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235萬噸液化天然氣。實際上,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速,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相應地快速增加,但中國的天然氣儲備能力有限,而中俄兩家公司簽了一份長期合同,到2025年輸氣量將達到480億,再算上未來還將啟用的兩條管道,每年天然氣供應還能再多500億立方米。儲備能力達到了上限,當然就要轉賣,歐洲急缺,正好往歐洲賣。所以土耳其媒體及一些西方媒體就聲稱,中國向歐洲出口高價俄氣,當「白手套」間接違反歐洲的禁運。「但他們忘了,中國的天然氣來源可不只俄羅斯。」報導稱,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時期,為了減少中美貿易順差,逼中國買天然氣,逼中國向美國企業簽了8000萬噸為期20年的天然氣長期協議,為了防止中國反悔,甚至還加了許多違約條款,一旦不買,中國就要付美國高額違約金。不過好在長期協議通常有個固定價,不是隨行就市價,於是以接近頁岩油氣開採成本的價格與美國簽署了這個協議。報導稱,現在中國自己的儲備裝滿了,和美國協議定下的天然氣,從美國港口裝船出來,直接運到歐洲以現價賣給歐盟,甚至還能打個折,解歐洲燃眉之急。不是背刺是合作歐盟想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中國幫助了歐洲,有人認為這是「背刺俄羅斯」,到時候俄羅斯一怒之下把中國也停氣了怎麼辦?報導稱,首先要知道,俄羅斯經濟基本上靠的就是能源,包括這次俄烏戰爭也是,以前的天然氣出口主要是面向歐洲,現在「北溪一號」已經無限期徹底關閉了,缺了中國這個巨大市場豈不可惜?但中國天然氣儲能達到了極限停買,俄羅斯的收入命脈不就又被掐住了?而且西方國家試圖給俄羅斯能源價格設上限,石油、天然氣一個都不放過,如果壓價到歐洲接受的程度,俄羅斯肯定不滿意了,所以俄羅斯選擇讓利給友好國家,白宮發言人尚皮耶稱,美國認為,「俄羅斯已經向一些國家提供高達30%的大幅折扣和長期合同」以繼續向世界市場供應石油。所以中石化向歐洲的轉售,不僅不是背刺俄羅斯,反而是中俄歐的三贏。報導稱,歐洲國家制裁俄羅斯是政府行為,但中企向歐洲售賣美國天然氣是市場行為,如果中國不轉售,最高興的是高價售賣的美國。中國的轉售,分薄了美國的市場,讓歐洲得以購買到較低價的能源,讓俄羅斯的能源能夠繞過制裁繼續出口,自己還能賺錢,何樂而不為?目前美國對這種供貨的反應暫時沒有更進一步的表態,尤其是在由於台海危機使得美國和中國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世界多國爭搶液化天然氣船,對中國影響有多大?液化天然氣(LNG)船火了。截至9月2日,Flex LNG和Golar LNG今年迄今的漲幅分別為48.2%和98.1%,在世界經濟多個行業低迷背景下,這樣的數字格外醒目。LNG船成為香餑餑,背後是國際能源市場的巨大震蕩,俄烏衝突下,經濟制裁、油氣禁運都已成為武器。與美國站在一起制裁俄羅斯的歐洲,如今面臨嚴重的油氣危機,借助LNG船儲氣成為歐洲多國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世界的LNG船本來就運力有限,且製造週期相對較長,構成了歐洲解決能源危機的「瓶頸」。世界多國爭搶LNG船,中國會受影響嗎?液化天然氣船供不應求《環球時報》引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觀察,「在歐洲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後,『北溪一號』、『北溪二號』管道輸送的天然氣也在減量,因此很多歐洲國家都選擇轉向進口液化天然氣。」但值得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氣需要通過在零下161.5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運輸液化氣的專用船舶進出口,其運輸方式極度依賴海運。董秀成表示,「全球LNG船的數量有限,歐洲的能源擔憂蔓延至日韓,運輸船供不應求,這才導致了LNG船的費用大幅上漲。」據瞭解,目前全球700餘艘LNG船掌握在貨運公司以及天然氣貿易商手中,液化天然氣運輸與天然氣交易方式類似,採取市場化的訂單制,遵從「先到先得」或「價高者得」的原則。液化天然氣運費價格評估機構Spark Commodities的報告顯示,在多方競價之下,9月中旬至11月中旬LNG船的日租費已超過10萬美元。在利益面前,液化天然氣貿易商們正在瘋狂預定船隻。8月17日,韓國大宇造船因旗下玉浦造船廠為新加坡天然氣運輸巨頭BW Group按時交付2艘LNG船獲得了200萬美元的特別獎金。據韓聯社報導。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210萬修正總噸(CGT),其中韓國承接116萬修正總噸(19艘),佔比55%,位居全球第一。中國承接62萬修正總噸(35艘),以30%的佔比排名第二。國際船舶界權威認證機構英國勞氏船級社預計,韓國和中國的6家專業LNG船製造商年產量為70-80艘。而據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預測,由於訂單激增,作為LNG船最大建造國的韓國造船業產能全滿,最快要到2027年才能承接新訂單。但董秀成提出,在短期內歐洲「虧氣」的情況還將持續,原因是LNG船製造難度高,生產周期需要以年計算,遠水不解近渴。另外他強調:「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進口液化天然氣的能力。這要求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國必須有能夠建設大型的天然氣液化設施的港口,而進口國也必須在港口修建天然氣再汽化設施。「這次德國深陷天然氣危機就是因為沒有滿足條件,無法直接從港口接收液化天然氣。」最新消息顯示,德國首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已於今年7月開啓動工,但最早投入運營的時間也需等到明年年初。對中國影響有多大?在動蕩的國際天然氣市場以及LNG船極度短缺的背景下,中國是否會受到影響同樣引發關注。報導稱,在中國的能源供給中,天然氣的佔比不到30%。中國一年大概消耗3000多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其中,僅有三分之一依靠進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道:「中國進口天然氣的來源國不僅有俄羅斯、澳洲、馬來西亞、卡達,還有美國和土庫曼,結構相對穩定。」而針對液化天然氣運輸價格推高的情況,林伯強稱,「相較於其他國家,目前中國的情況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雖然中國同樣面臨油輪價格和LNG船租金上漲的問題,但中國對其依賴性並沒有那麼強。中國進口的天然氣大多數是通過管道,海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只佔很小的比重,而且中國有自己的LNG船,因此運輸導致的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對中國來說相對可控。」據瞭解,中國LNG船數量即將突破百艘。此外,中國本土造船廠還接到了大量國外訂單。中國船舶集團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該廠累計手持訂單243艘,2088.7萬載重噸。同時,中國可運輸17.4萬立方公尺液化天然氣的大型LNG船也已研發成功,這一船舶的出現將為中國的天然氣發展帶來更好的保障。林伯強補充,另一方面,雖然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但是中國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壓力被分散到幾個主體,地方政府會提供一些支持,中央政府也在持續推動西氣東輸的工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三大企業也會幫助穩定天然氣價格。「因此,短期來看,未來1年到2年,天然氣市場的波動可能不會對我國能源產生大的衝擊。」歐洲備戰「凜冬」歐洲是當今世界這場能源危機的「震中」。凜冬將至,歐洲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愈發迫切,大到發電取暖,小到生火做飯,民生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天然氣。歐洲天然氣總庫存網站數據顯示,截止8月31日,德國儲氣罐填充水平為84%。德國柏林能源問題經濟學者維海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洲各國的儲存設施彌補了用氣量的波動,從而形成了一種天然氣市場的緩衝系統。「歐洲正在為冬天做準備」,歐洲新聞電視台報導稱,在西班牙,議會已經批准了政府的節能計劃。葡萄牙也在為冬季做準備。政府將在8月底前提出一項節能計劃,比如減少商店營業時間等措施。克羅地亞政府希望將木屑顆粒和木柴的增值稅降至5%,太陽能電池的增值稅將完全下降。家住德國漢堡的馬庫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們一家三口所居住的100平方公尺左右的公寓,去年使用天然氣燒水和供暖,一年花費了900多歐元,而今年預計將達到2500歐元。對中等收入家庭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一家人現在每周只洗兩三次澡。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季,家裡也準備用木柴取暖。雖然歐洲已在為過冬「儲氣」,但現實情況是各國民眾和當地公共設施的能源使用均處於非正常狀態。若在秋季結束前,歐洲還未停止對俄羅斯的制裁,天然氣危機將繼續影響這些國家,全球LNG船短缺的局面也將持續。對這些國家而言,即將到來的冬天不僅會格外寒冷,社會動蕩和政治動蕩的風險也會增加。據報道,英國政府已經開始制定計劃應對可能因能源危機引發的社會動蕩。
台泥完成購併義大利NHΩA 攜手Stellantis進軍儲能與充電樁市場
台灣水泥(1101)今(20)日夜間宣布,子公司台泥歐洲控股(Taiwan Cement Europe Holdings BV,下稱TCEH),以每股17.10歐元,總額合計為1.32億元之對價,完成對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 SA 60.48%之股權收購,公司的新名稱“NHΩA”也正式生效。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此購併案至爲重視,親率高階主管前往義大利,舉行NHΩA的交割儀式及主持首次的董事會。張安平並表示:「讓我們一起為地球及世界做出改變」。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2020)的統計,合併NHΩA後,台泥儲能將成為儲能系統建置容量全球排名第四名的公司,也成爲國際多功能高端電動車充電樁主要的供應廠商。台泥表示,透過本次購併,台泥集團將成為國內唯一具有綠能、電池、儲能、電動車快充的研發與自製能力的全方位能源集團。NHΩA與世界第四大汽車公司Stellantis(原飛雅特、克萊斯勒加標緻)的合資公司Free2Move eSolutions,已積極開展佈署南歐最大電動車雙向快充V2G之電網,並透過儲能打造最大虛擬電廠。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推估,2030年全球儲能市場產值將從2020年的180億美元翻升為1600億美元,全球充電樁市場則將從2020年的490億美元,躍升到2030年的2120億美元。張安平認為:「要走到世界市場,一定要與世界的人才合作。能源佈局不能只看台灣市場,必須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歐洲在綠能及儲能發展是世界先驅,台泥的新夥伴NHΩA更具備絕佳的創新能力與研發技術。NHΩA為座落義大利米蘭並於法國上市之儲能公司,擁有全世界最先進BESS(電池儲能系統)技術,而且擁有最先進的電動車快充裝置、智慧電網及擁有130項之氫能相關各式專利及完整的產品線,案場遍布歐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已完成之全球儲能建置有300MWh、建置中有600MWh。此外,NHΩA的強項除了儲能及快充,更結合人工智慧之能源管理系統、即時的雲端監控平台。收購NHΩA後,台泥企業團也將成為台灣唯一具有建置長效型、大型儲能系統的公司,提供《用電大戶》之最佳解決方案。台泥儲能已與國內大型電子及傳產公司之儲能需求,進行設備規劃及場域佈建。台泥的儲能方案預計將為客戶儲存非尖峰或再生能源多餘電力作為備轉容量,將成為用電大戶穩定電力的關鍵要角。
疫情助攻1/跨境電商正夯年增近3成 要把MIT賣進國際
新冠疫情自2020年蔓延,不僅帶動一波零接觸經濟,更讓全球跨境電商迎來大爆發。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調查發現,2020年全球網路零售業銷售總額超過4兆美元,年成長率達27.6%。eMarketer更預估,2022年全球網路零售業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2024年再攀升至6兆美元。台北市進出口公會則指出,2020年因疫情影響全球許多展會,統計約有高達1,200個全球展覽會取消或延期、5,000家台灣外貿企業受到影響,重創傳統外貿拓銷。到2021年,多數實體展會仍改成線上展會型式,傳統拓銷模式仍然不樂觀,因此台灣產業過往長期依賴展會拓銷的型態勢必要有所改變。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秘書長黃文榮表示,台灣外貿發展超過70年,企業慣常以實體通路拓銷全球,造就許多「MIT隱形冠軍」。但在這波電商浪潮下,公會希望能協助這些具優勢的製造商、貿易商,能再轉型、升級成為跨境電商,期許未來跨境電商能成為台灣外貿主流。他也指出,公會跨境電商小組會員數,從2016年的152家,至今(2021)年的615家會員,已成長超過3倍。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指出,台灣賣家的數量是4年前的3倍。(圖/黃威彬攝)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指出,因應全球消費線上化,跨境電商已成為台灣外貿發展新趨勢,今年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列。以品類來看,2020年台灣賣家主要成長動能則來自5大品類,包含電腦周邊、居家、廚房、無線配件及辦公用品。亞馬遜全球開店表示,目前亞馬遜上台灣賣家的數量是4年前的3倍,賣家類型呈現多元發展態勢,包含傳統製造業、傳統知名品牌及網路新創品牌等,都加入跨境電商行列。Supplyframe亞太區總經理洪子倫。(圖/魏鑫陽攝)創立於2003年、全球規模最大電子產品價值鏈平臺Supplyframe,年前低調落腳台北。Supplyframe亞太區總經理洪子倫表示,Supplyframe是一個能從設計到採購獲得一站式解決的平台,給予晶片設計公司、製造研發設計公司、中小型企業、學術等電子專業人士使用,協助企業增加競爭優勢,並積極與學界合作,輔導台灣新創團隊與研發人員,行銷台灣科技走向世界市場,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環。洪子倫強調,創業者只要帶著創意來到Supplyframe的美國矽谷辦公室,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資源及幫助來完成產品打樣、開發、製造,甚至是之後的生產、銷售以及上架銷售都沒有問題。像Google Nest智慧空調溫度控制器,就是透過Supplyframe設計開發。Supplyframe給你一個能從設計到採購獲得一站式解決的平台。(圖/Supplyframe提供)目前Supplyframe在全球10個城市設有據點,DSI平台生態已經有超過70個搜索引擎和技術資源網站,有超過1,000萬名專業人士使用相關服務。今年3月,Supplyframe已與成功大學合作成立創新實驗室。而旗下工業創新平台 Hackaday 便提供許多創新設計,透過該平台,可以與全球「創客」們互相學習、交換意見與分享想法。Supplyframe位於美國矽谷的辦公室。(圖/Supplyframe提供)Cyberbiz執行長蘇基明表示,北美市場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市場潛力無窮,為了協助台灣廠商進軍北美市場,推出「Cyberbiz Global計畫」,可與Amazon網站對接之外,還提供客戶官網串接金流、物流,讓北美消費者輕鬆下單結帳,並最快在一天內收到台灣產品。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資料,2020年美國零售市場擁有近6兆美元的實力,是台灣市場的45倍。Covid-19疫情大力衝擊實體零售業績,卻開啟線上通路的發展機會,雖然目前北美電商市場占整體零售市場不到兩成,卻擁有18%的成長動能,預估至2022年,電商佔比會持續提升,創造近8600億美元的產值。
第11屆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上任 定位商總是服務單位
延宕許久的商總第11屆理事長改選終於在昨(10)日舉辦,會中選出新理事長由台灣人壽副董事長許舒博當選。商總第11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昨日假圓山飯店舉辦,會中進行理、監事改選,會後即召開第11屆第1次理監事會議,選出第11屆理事長。新任理事長許舒博當選後表示,商總將轉型從上級領導單位,成為上級服務單位,以服務代替領導,帶領服務業走向世界市場。第11屆商總理事長由台灣人壽副董事長許舒博當選。(圖/商總) 許舒博進一步解釋,商總的任務在戮力解決會員產業發展問題,維護產業權益,持續向政府提供建言,打造良好經商環境,培育產業人才,為繁榮經濟而努力。新任理、監事共包括常務理事16位、理事34位、監事會召集人1位、常務監事4位、監事12位。
不再是世界工廠 習近平:大陸將成世界市場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4日晚間登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致詞時宣布繼續對外擴大開放的四大措施,強調中國會持續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 習近平宣布四大擴大開放措施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提出的開放四大措施,首先,要建設開放新高地。中國將有效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引領作用,推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數位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第二,要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支持外資拓展中國商機,並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將壓縮「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為技術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創造良好環境。第三,要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中國將繼續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強化智財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第四,習近平表示要深化雙邊、多邊及區域合作。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習近平並指出,大國要率先示範,主要經濟體要以身作則,發展中國家要積極作為,通過共同開放、共擔責任,推動世界共同發展,不應該任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習近平並提到「十四五」規劃中「雙循環」經濟模式,強調這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他說,預計未來10年中國累計進口額有望超過22兆美元,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習近平表示,中國願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推動盡快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加強與世界高標準自貿區交流互鑑。還將積極參與WTO改革,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進博會開幕之前,大陸發改委等9部門宣布新設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包括上海市虹橋商務區、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江蘇昆山、浙江義烏、安徽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建省廈門湖里區、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廣東廣州南沙區、四川天府新區和陝西省西安國際港務區,涵蓋東、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囊括海陸空港,落實習近平在第二屆進博會所提到的培育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統一「水到渠成」? 紐約大學教授曝 10年後大陸人均GDP超越台灣
大陸共軍戰機頻頻擾台,而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選期間打出反中牌,台灣民進黨政府選擇靠攏美國力抗北京,兩岸關係漸行漸遠,根據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指出,兩岸問題中經濟是關鍵因素,預計大陸2030年人均GDP超越台灣後,統一問題就「水到渠成」。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圖/中評社)根據《中評社》的報導,熊玠日前在線上座談發表上述看法提到,美國國會通過《美國台灣旅行法案》後,包括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翰次國務卿克拉奇先後以官方身分訪台,他認為川普打出台灣牌,民進黨政府也樂於配合,甚至「狐假虎威」,另外,川普就任3年多,已8次同意對台軍售案,總額達680億美元之多,相信很快還會有第9次,熊玠認為,兩岸問題中經濟是關鍵因素。圖為東部戰區由杭州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展開實彈演習訓練。(圖/翻攝自東部戰區)熊玠引述智庫數字指出,大陸今年GDP是台灣的24倍,但人均GDP只有台灣的2/5。不過根據美國兩個智庫的預測,大陸將在2030年趕上美國的GDP,其「人均收入」將超過台灣,他認為,屆時統一問題就會「水到渠成」。熊玠指出,兩岸問題中經濟是關鍵因素,預計大陸2030年人均GDP超越台灣後,統一問題就「水到渠成」。(圖/報系資料照)熊玠對兩岸統一前景的看法是樂觀的,他認為,由於經濟安全的比重遠超過軍事安全,隨著大陸持續發展,台灣和大陸經濟發展對比必定會明顯改變。再來,如果大陸在2050年後真如美國智庫預測,替代美國成為世界首強霸主,美國也就無法不接受這樣事實的轉移。熊玠指出,兩岸問題中經濟是關鍵因素,預計大陸2030年人均GDP超越台灣後,統一問題就「水到渠成」。(圖/中新社)他也談到,民進黨對處在一個完全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繼續和大陸較勁,甚至拒之於千里之外,勢必是越來越不理智的選擇。熊玠篤定認為中國統一,不是會與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不過對於這位學者的說法,台灣網友則是狂批,「文組的談經濟就是癈」、「怎麼可能,除非消滅台灣」、「不過全世界市場沒有大到讓中國人均變2.5倍」、「十億人薪水超過台灣..那真的就稱霸全球了」。
台灣農產外銷創佳績 蔡英文:不把雞蛋放同籃方向正確
農業一直是台灣經濟重要的一環,如何外銷創造佳績更是一個大課題,總統蔡英文3日宣布好消息,除了前陣子台灣的芭樂成功外銷美國,最近更加碼將鳳梨賣到澳洲,更突破長途運輸的限制,把萵苣賣到了沙烏地阿拉伯,還有柑橘持續外銷到了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加拿大等地。農產外銷都需要經過嚴格檢疫,這一次能將鳳梨、萵苣與柑橘外銷到國外,蔡英文指出,都要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及地方政府團隊的努力,「證明台過我們過去四年,加強農產品外銷,開拓全世界市場,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方向正確。」尤其是萵苣的外銷,還要突破長途運輸與保存的障礙,她也指出這相當不容易。蔡英文強調,政府目前雖然緊盯防疫,但農產品外銷工作依然沒有停下腳步,她要特別感謝台灣的農民,希望請大家多多支持台灣的農產品,用行動來回報農民的辛苦。她也說明,未來將繼續加強生產管理、安全用藥,「台灣也會更努力行銷台灣的蔬果,讓全世界都享受到台灣農產品的優質風味」。
【全球第一牛仔褲1】如興陳仕修40次失敗贏得 中資風波後首度受訪
Levi's、GAP、GU及H&M等時尚大品牌的牛仔褲,都來自台灣的「如興股份有限公司」。如興原是紡織業三軍,4年前因快時尚崛起面臨掉單危機,便四處談併購,歷經40次失敗,直到第41度出擊,才成功「以小吃大」併購港商「玖地」,翻身為全球第一大牛仔褲製造商。然而這樁交易卻被前立委黃國昌質疑「中資借殼」,董事長陳仕修遭偵辦,以500萬元交保。過年前夕,陳仕修首度露面受訪,風暴中,他暫停併購腳步,還出售「中和羊毛」持股及柬埔寨廠區資產,備妥現金以度寒冬。「歡喜做甘願受,抱怨只會讓員工更沮喪,我自己有信心,員工也會有信心能度過風雨。」記者這天來到台北市復興北路上的如興總部,明亮的裝潢顯得生氣蓬勃,董事長陳仕修身著黑色夾克、Levi's牛仔褲走進會議室,一句「謝謝大家的關心!」後,招呼本刊記者飲用桌上的苦瓜片溫水。陳仕修身穿如興研發的智慧發熱衣,關鍵在於獲得專利的電子模組,可連同衣服直接放入洗衣機清洗,並能連接行動電源充電。(圖∕王永泰攝)陳仕修接著拉開夾克,從口袋拿出一個手機大小的扁平行動電源,裝置末端有一條線縫入夾克內,「靠著這一條USB線,我的夾克能自動加溫最高到攝氏四十七度,挺暖的,有客戶穿去歐洲滑雪體驗。」陳仕修說話鏗鏘有力。「這件智慧發熱衣是如興自行研發,已經拿到亞洲、美洲等許多地區的專利,就等著量產……。」陳仕修邊說邊請研發團隊,教大家掃QR Code下載App、試穿夾克,並練習操作調整發熱衣溫度。(待續)幾年前領先對手,率先使用雷射水洗生產機具,讓如興在牛仔褲世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