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反升
」 新冠肺炎 台股 鋒面 空汙 癌症台股ETF將破千萬人!債券型續創新高 「兩高一低」這樣挑
台股22日午盤加權指數來到23,424.58點,下跌117.95點,跌幅達0.50%。台股ETF受益人數上一周已來到近992萬人,將邁向千萬人大關;其中,存股族加碼「含積量」(台積電)成分股高的市值型ETF之外,持續加碼債券ETF,法人觀察以長天期美債ETF與投等債ETF為主流。中信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在台積電公布9月營收達成第3季財測高標,毛利遠超法人預期,法說會亮眼,凸顯先進製程仍供不應求,也激勵股價領先大盤再創新高,「買台積電」成為市場投資人主流共識,因此「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F異軍突起。同時,債券ETF上周受益人數來到202.9萬人續創新高,今年以來債券ETF受益人數增加88.7萬人,增幅高達77%,穩居三類ETF之冠,而長天期美債ETF、投資等級債ETF仍是最熱門標的。儘管聯準會已降息兩碼,但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不降反升,新加坡大華資產管理預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年底前將維持在3.8%至4.3%間,市場關注「高票息」、「高品質」與「低入手價」兩高一低的債券商品入。00948B中信優息投資級債經理人呂紹儀表示,長天期債券利率敏感度高,於降息循環期間表現最為出色,其中高評級公司債因有信用風險溢酬,利率較公債高,收益也優於公債,可考慮利用降息循環初期布局殖利率較高的投等債ETF,可望享有較佳的殖利率水準,同時亦可分批布局長天期美債ETF。00959B大華投等美債15Y+經理人郭修誠則認為,預期到2025年底前還有4至6碼降息空間,儘管美國大選前政見發表將可能影響市場表現,但從技術面來看,10年期美國公債維持在高原區,意味者長期收益率上升,提高長天期債券市場的吸引力,成為美國大選前動盪的支撐點。
想吃素調整身體 結果遭遇「三大高油天王」…40歲男子血脂越吃越高
如果想要透過改變飲食習慣來調整身體的話,真的要進行研究一下。近期營養師劉怡里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男子想要透過吃素的方式來降低自身血脂,沒想到遭遇素食中的「三大高油天王」,反讓自己的血脂越吃越高。營養師劉怡里在《醫師好辣》節目表示,一名年約40歲的男子,因為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血脂偏高,特別是三酸甘油脂指數。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男子的妻子便建議他在外出用餐時選擇素食自助餐,理由是可以吃到更多的蔬菜,而且素食餐廳通常提供五穀飯或紫米飯等較健康的主食選擇。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實行這個飲食計劃一個月後,這位男士的血脂不降反升。於是,他在妻子的建議下找到了營養師劉怡里尋求幫助。劉怡里仔細詢問了這位男士的飲食習慣,發現問題出在他選擇的素食蛋白質來源上。原來,他常點的三樣菜品恰好都是高油脂的豆類製品:油炸的蘭花乾(豆卜)、含大量大豆油的百葉,以及炸豆皮類食物。這些食物雖然是素食,但油脂含量高,反而導致血脂上升。針對這種情況,劉怡里建議他改選一些更健康的豆類製品,如豆乾(包括小方豆乾、黑豆乾)、毛豆、鷹嘴豆,甚至是滷豆腐。這些食物相對來說更有利於控制血脂。除了主食的選擇,劉怡里還注意到這位男士因工作繁忙常在外面喝飲料解渴。考慮到飲料價格昂貴且不利健康,她建議他選擇豆花系列飲品。豆花不僅價格較低(可能便宜約10元),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相較於一般飲料更有營養價值。經過這樣的飲食調整,三個月後,這位男士的血脂指數明顯下降,達到了預期的健康改善效果。
浙江翁腹腔嚴重感染「腎衰竭命危」 元凶竟是廚房用具…發霉長毛全病菌
廚房用具、餐具碗筷等,時間久了就要換新的,否則會孳生細菌。中國浙江有一名70歲老翁,因為腹腔感染嚴重,腹內高壓超出正常人數倍,最後甚至腎衰竭,而且有生命危險,元凶竟是常見的廚房用品。這名老翁6月底被送到急診,躺在病床上喘著氣、渾身是汗,明明四肢纖細瘦弱,但肚皮卻高高隆起,「他說肚子那裡脹疼得厲害,1、2天什麼也吃不進,尿不出來!」還難受到說不出話來。更讓家人心疼的是,老翁住院後發炎指數不降反升,肚子脹痛也沒有好轉。醫生進行抗感染、抑酶、護胃、補液、利尿等一系列對症治療,但腹內壓仍持續升高,是正常人的3倍,心跳更達到110次/分,呼吸也越來越困難。醫師結合各項檢驗檢查結果,初步判斷為「腹部腔室症候群」(ACS),後來老翁病情急轉直下,腎功能和呼吸功能明顯受損,體溫也越來越高,需要緊急動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肚子裡大小腸水腫明顯,尤其大腸擴張厲害,腹壓高!」老翁腎功能損傷,需要洗腎。(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醫師回憶,手術過程中,可以看到老翁腹腔內感染十分嚴重,不僅有大量淡黃色混濁液體,還有多處腸道水腫發炎、積氣積液造成了腸阻塞。經過半個月的治療,情況才逐漸好轉,但腎功能已嚴重損傷,需要洗腎。不過老翁為何會感染這麼嚴重?醫師追問後才知,老翁家中的砧板、筷子和睦刀架等都用了10多年,梅雨季過後,這些廚房用具發霉長毛,他捨不得丟掉,只是擦洗乾淨就繼續使用。殊不知砧板是細菌最容易聚集的地方,多數家庭用完之後,只是用抹布擦一下,或稍微用水沖洗,根本洗不乾淨。如何減少砧板、筷子上的病菌?專家給了5點建議:1、首選密度大的材質,如一些硬木、食品級不銹鋼材質。2、減少水分和食材殘留,盡可能去除病菌生長的溫床。3、木質砧板最好1、2年更換一次,筷子應該3、6個月就更換,一旦發現筷子發霉長斑、變形或出現異味,要立即更換。如果砧板已經發霉,或者有很深的刀痕、裂痕,這種情況下,無論怎麼消毒都沒用,應盡快更換。4、清洗筷子時注意逐根清洗、不聚攏搓洗,使用洗潔精清洗筷子砧板後,迅速擦乾,並放在通風處自然晾乾,絕對不允許它們“濕噠噠”。5、有條件的家庭,最好使用洗碗機、消毒櫃等機器幫助消毒。用不同砧板分開切生、熟食。此外,刀具、抹布等也要清洗乾凈,定期消毒。
30歲OL 2天喝1瓶「健康飲品」 竟喝成重度脂肪肝
許多人會透過飲食來保持身材,但除了要注意均衡攝取之外,也要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近日醫師就分享一起個案,一名30歲的女性上班族,為了補充蔬果攝取,每1、2天就飲用1瓶蔬果汁,沒想到竟罹患重度脂肪肝。對此,醫師提醒,許多蔬果汁、檸檬飲每毫升的含糖量比奶茶還多,若喝1.5瓶就超過每日糖分攝取量。根據中央社報導,開業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分享,該名女上班族經常3餐外食、應酬交際,因此她為了保持身材,不僅完全不吃宵夜,還嚴格控制精緻澱粉攝取,沒想到體重不降反升、小腹突出,甚至被診斷出患有重度脂肪肝,體脂率也超標,經詢問才發現,原來她認為自己蔬果攝取不足,因此每1、2天就飲用1瓶蔬果汁。幸好經過飲食調整,該女子4個月內便瘦了近10公斤。吳榛槿指出,市面上常見奶茶、檸檬飲、果菜汁等飲料,含糖量都相當驚人,1瓶400ml的健康果菜汁含有高達26.4公克的糖,1瓶就佔了「建議每人每日精緻糖攝取量」的70%;另外看似成分單純的檸檬飲,375ml實際含糖量達28公克,幾乎與1瓶600ml奶茶含糖量相當,且平均每毫升含糖量甚至高於奶茶。吳榛槿進一步表示,蔬果經加工變成飲品,會讓纖維質流失,但纖維其實對血糖有緩衝效果,若缺了這層保護,糖分就會被身體更快吸收,再加上為提升口感而添加的糖,更容易導致在飲用時攝入過量糖分。最後吳榛槿提醒,研究指出,吃糖與吸食毒品所誘發的腦中活躍區域完全相同,因此一旦「糖上癮」就很難戒除。且糖份不僅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脂肪囤積,還會造成身體長期慢性發炎,進而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及反應力,建議民眾嘗試減糖,戒除糖癮。
自行車肇事激增 吳旭智籲廣設通勤自行車道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微笑單車YouBike在新竹縣上路2年以來,自行車騎士受傷比例不降反增,呼籲新竹縣政府應優先盤點危險路段,盡速改進。據了解,YouBike自2022年06月在新竹縣上路以來已滿2年,成為不少民眾日常通勤選擇,累積已將近200萬人次使用,而自行車道不足等衍生問題,卻引起不少批評。對此,新竹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表示,新竹縣正在研究「上位指導計畫」,讓未來建置自行車道或標線畫設時,直接有定型化明確指引參考,並可同時根據竹北市區自行車通學通勤需求及路段規畫路網。吳旭智表示,民眾沒有時間等縣府完成這些計畫,因為通勤意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尤其竹北中華路以及興隆路沒有自行車道的一側更是事故熱點,加上竹北市內還有很多這樣沒有專用道的路段都是潛在風險,縣府應立即盤點危險路段,優先改進。吳旭智拿出資料直指,根據2024年3月新竹縣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議資料顯示,竹北的各項交通意外傷亡都降低,唯獨自行車騎士的受傷比例不降反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月騎乘自行車而受傷的人數,竟多了1倍,這就是微笑單車普及後,立刻需直面的問題,安全不容打模糊仗。吳旭智建議,不妨在人行道、人車共道的路面增加標線標誌,區隔出步行空間與騎乘空間。若像中華路等沒有人行道的路段,自行車被迫與大車爭道,就需要用另外手段設置專用自行車道、人行道以確保人車安全。對此,縣長楊文科坦言,新竹縣YouBike上路前沒有做好配套,但既然YouBike已經上路一段時間,且獲得不少好評,為了民眾安全起見,交旅處「上位指導計畫」就必須盡速完成,近日則應先就有迫切需要改善的路段、事故熱點,研究如何進行改善、是否可以退縮車道,挪出空間做自行車專用道,先以試行方案,在柏油路刨除更新時一併做起來,縣府刻正處理中,近日就會公布初步盤點結果。
只能撐到6月!8水庫蓄水率低於3成 解旱寄望5月梅雨準時來
全台21座水庫有8座低於3成,昨鋒面報到,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單日全台水庫就有820萬噸進帳,以翡翠水庫最豐。由於氣象署預報這幾天仍會降雨,預期對水情小有幫助。但真正要解決旱象仍得看5月的梅雨是否準時。截至18日晚間,全台水庫蓄水率低於3成的有8座,其中桃園石門為24.5%、新竹寶山22%、苗栗明德26%,其他還有台中石岡壩、南投霧社、嘉義仁義潭、台南白河、南化等。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對水情以「不鬆懈、不悲觀」6字形容,即便8座水庫水位低於3成,較前一天的7座增加,可是現有用水已可撐到6月底止。王藝峰表示,昨鋒面報到,總計為全台水庫帶來820萬噸進水,且平地收穫更豐,如此可減低石門支援桃園灌區每日50萬噸的壓力,且鋒面預估還會維持幾天,仍會持續入流。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截至18日傍晚5時,石門水庫水位為219.49公尺,蓄水量5044萬噸、蓄水率26.6%,因透過節水供灌及跨區水源調度等穩定供水措施,17日水位不降反升5公分,18日又再回升18公分。苗栗縣地區昨天早上雖有降雨,但雨勢只持續不到1小時,縣內明德、鯉魚潭與永和山3大水庫仍難解渴,以明德水庫水情最嚴峻,蓄水率僅剩26%、有效蓄水量326.4萬噸。據明德水庫工作站觀察,昨雨勢多在大壩位置,水源區降雨不多,集水區累積雨量約16.5毫米,推估只進帳20萬噸,若以每日供應15萬噸推算,水情仍不樂觀,原排定的人工增雨,也因鋒面條件不佳取消。鯉魚潭水庫蓄水率33.9%、有效蓄水量3918.8萬噸,昨約進帳60萬噸。永和山水庫蓄水率50.1%、有效蓄水量1499.6萬噸,雨勢帶來20萬噸水量。王藝峰也提醒,旱象不能光靠這波鋒面解決,仍須觀察5月梅雨是否準時。
石門水庫水位上升「估可進帳40萬噸」 鋒面降雨集中平地!專家這原因喊別灰心
今(18日)鋒面通過,一早中部以北有短延時強降雨,而水情吃緊的石門水庫,預估可增加超過40萬噸水量。另外,今一早有超過千名網友齊聚桃園市政府的YouTube頻道《桃園智慧旅遊雲 Taoyuan Travel》,為石門水庫祈雨。氣象粉專則表示,這波的鋒面雷雨即將結束,不過別灰心,下周二(23日)起會有連續的鋒面影響,預估至少會有3天是容易下雨的日子。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石門水庫集水區至今(18日)9時30分累積降雨量約9.5毫米,水庫水位為219.41公尺,蓄水量5019萬噸,蓄水率24.5%,預估可為水庫增加超過40萬噸水量,因透過節水供灌及跨區水源調度等穩定供水措施,而昨(17日)石門水庫水位不降反升5公分,今迄今亦又再回升10公分。降雨集中平地。(圖/翻攝自臉書/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今有許多降雨在水庫下游平地,所以立即協商農水署石門及桃園管理處,獲得同意停止農業用水供應以落實節水供灌,預計至少減少水庫放水量50萬噸。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提到,因依氣象資料分析顯示,此波降雨有延續至明天趨勢,將加強守視透過節水操作及加強引水,努力讓水庫穩定供水,至於是否有實施人工增雨規劃,將視天候條件適當機動實施,以增加水庫集水區降雨機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鋒面雲雨帶已經東移,部分南移中部地區,但強度也減弱許多了,這波的鋒面雷雨即將結束,真的是來的又急又快,今(18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北台灣平地,水庫集水區進帳十分有限,不過別灰心,下周二(23日)起會有連續的鋒面影響,預估至少會有3天是容易下雨的日子,只是降雨的規模大小、範圍可能要再觀察一下。
4年砸766億改善空汙 環團批「減量目標過於保守落後」
環境部24日提出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並加強管理重要汙染源,從高處遠眺台北市區,遠方籠罩在一片茫霧中。(圖/中國時報范揚光攝)為改善空汙,行政院近日核定「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包括環境部等9部會及國營事業將在4年內投入766億,目標在2027年全國PM2.5可達每立方公尺13微克、中南部區域每立方公尺15微克,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較2019年改善80%等目標。但環團指出,WHO(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即提出PM2.5應小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政府核定的減量目標過於保守、落後,且北、中南部目標不同,中南部民眾情何以堪。根據環境部空汙報告指出,2022年全國細懸浮微粒手動測站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2.4微克,各汙染物的全國年平均濃度亦均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持續改善中,僅有臭氧不降反升。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表示,第二期的改善重點為PM2.5及臭氧,前者的問題集中在中南部、11月至4月等,後者挑戰為氣候暖化、背景濃度上升抵銷改善作為等,中央政府未來4年將編列116億元預算、國營事業650億元預算協助改善。張順欽指出,將透過盤點可行前瞻技術,推動與產業減量協談,強化定期檢查及認證管理、鼓勵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港區防制、營建工程、農業露天燃燒、河川揚塵及民俗活動會透過各部會專案管理,同時加強台中電廠、中龍鋼鐵、興達電廠、中鋼公司及中油公司減量,並強化空氣品質不良季節應變能力。二期方案的目標為全國平均達到每立方公尺13微克,中南部每立方公尺達15微克,但更希望各測站都能達到13微克的目標。「目標太保守及落後」,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說,全國的13微克目標過於保守,而每立方公尺15微克是2012年訂定的空氣品質標準,但中南部卻要在2027年才能達到,更是落後,此外臭氧前驅物的VOCs減量目標過於保守,鋼鐵業等高汙染行業標準也太寬鬆,應加大步伐及力道。台灣健康空氣行動盟召集人葉光芃則批評,WHO(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提出PM2.5應小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現在還用這樣的標準就是在危害人民健康,且去年空氣品質較前年惡化,改善就說是環境部的努力,空品不佳就說是天氣的影響,令人看不下去。至於外界關切的空汙費,張順欽也說,將針對固定汙染源季節性費率增加有害物種,調整減免額度、增列減免項目;移動汙染源則擬提供汙染較低的燃料浮動式調整費率,營建工程類則會提供自主減量減免。
2024上半年運勢大公開!魔羯繼續個人特色 獅子往利多前進
星座專家唐綺陽29日發文揭密12星座2024年上半年運勢,同時也在臉書「唐綺陽占星幫」分享,表示這個時間會碰到冥王星移動、木星放大天王,突發事件會多到驚人,提醒大家要轉念,「要相信這是生命給我們的新契機,沒有這些衝擊,我們就還會不死不活、呆板下去」。牡羊座牡羊座上半年守護火星與諸星相連,自尊心、企圖心蠻高蠻強,行動力能好好發揮。因冥王星正式移動,1到8月在11宮,意即探測自身人氣與市場的關係、與社群、人際有關,無法再仰賴體制或貴人保護,該出去闖蕩了。另外木星與天王星也在財帛宮運作,將延續去年意想不到的賺錢與花錢方式,4月份金錢爆發性會更強。3、4月會成為當紅話題人物,有自我表達機會及獲得他人評價,能展現獨特性能趁勢崛起。逆行部分,冥王星逆行4到5月,需要在做自己與市場之間游移、評估,年中是觀察良機。6月時土、海停滯,可能會有被秘密牽制的無力感,其中星盤在13至27度有星的牡羊座,要勇敢面對、克服陰霾,才不會被克制。雖受土星牽絆,但仍有貴人支持,另外也要顧好身心健康。感情部分能見度高,多出席社交場合、大方展現,戀愛的選擇權在自己手中。金牛座2024上半年有木星和天王星支持,能夠勇敢表達自己,讓人驚艷,3至4月星盤17至21度有星者,有轉型機會或驚人之舉,拿回生活主控權。事業部分冥王星1至8月在10宮,需向主流靠攏、承受壓力,另外也有貴人相助,但要接受馴化,與做自己做出平衡。土、海停滯,與過去圈子人際關係漸行漸遠,可能需放慢腳步處理人際關係,面對情勒、複雜糾紛要一一克服。水逆部分在12宮,3至4月隱憂爆發,健康問題、職場小人要花時間處理,多接觸身心靈領域能有具體幫助。4至5月冥王星逆行,拿回新身份後需要調整,過於自由之處需收斂。感情部分桃花運強、散發個人魅力,當心爛桃花,3至4月秘密戀情藏不住,當心對象太自我,容易有無力感,要懂得自我保護。雙子座2024上半年雙子座經歷世俗的碰撞,容易感到挫折,在面對不同價值觀時需學習柔軟應對,在土星的磨練下會更成熟,扛下更多職責。1至8月冥王星在9宮,會渴望釋放野性、追求理想,在訴求理念時需考量他人接受度,不要太過自我,在4至5月時能檢驗成果。水逆部分在人際宮位,3到4月會接受他人批評指教,可能能收穫人氣、擴大市場,是發揮影響力的觀察期。木星與天王星緊密合相在12宮,3、4月是業力爆發、好壞見真章的時機,嶄露隱藏個性,好的個性能更加分,反之則小心有有顛覆事業的危機。土、海6月停滯,星盤13至27度有星者要小心人設的秘密揭露,與老闆、長官磨合會是上半年度的課題,可以多接觸身心靈、冥想、學習自處,調整表達方式,能幫助人際關係。感情方面有支持型桃花出現,建議讀懂對方意願,不要一味主動。巨蟹座2024上半年冥王星會進入危機宮位,產生危機意識,能提升自我加強競爭力。敏感的巨蟹座會意識到周圍環境改變、缺乏歸屬感,不妨趁機來提升膽量。因木星、天王星的影響,巨蟹座打開人際圈找到自己在團體中的定位,會有貴人運,能邊探索、調整往人生方向前進。3至4月多接觸人群,嘗試拓展視野、跨界的挑戰,展現獨特性將獲得機會。水逆部分在10宮,會思考怎麼更上一層樓,做出人生重大決定,扛下更多責任。好事多磨,會因問題被凸顯出來而能做調整。有機會與高層接觸,改變溝通方式,學習穩重表達、顧全大局。土、海停滯在9宮,渴望高飛及流浪的生活,卻受困於自我感覺、擔憂,自限腳步。建議要保持心理健康、強化心理素質,不乏機會,實力能震懾市場。感情方面渴望互相支持的伴侶,避免負能量讓關係遇到挫折,建議以「經營事業」的心態來經營感情。獅子座回顧木星及天王星的影響,去年有奇特機運,今年會有更加顛覆的機會降臨,驅使往利多方向前進。土、海停滯8宮,保守的控管危機會使腳步緩慢,如保有自己步調並把握奇特機會,3到4月事業及身分會有晉升機會。金錢、親密關係壓力大,可嘗試賺錢的商業模式。冥王星正式移動會在6、7宮徘徊,獅子座意識到婚姻、合作關係的改變,學習與對方配合協調,人際關係有助拓展事業版圖。3至4月水逆在9宮,會有思考進修、出國及跨領域機會,建議擬定周全計畫,當心溝通不良或避免過於自我。旅行運強,要注意訂房、交通等問題。感情方面出現正桃花,對象是可靠穩健的成功人士,突然來電,會有閃婚機會。處女座2024上半年冥王星在6宮,處女座會為更大的發展而忙累,累積技能、多方接觸、花時間轉型,4到5月冥王星逆行會看見初步成果。木星與天王星合相在九宮,與海外、外國人或不同文化有接觸,或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可跨界、跨領域嘗試,有助於眼界打開。守護水星逆在8宮,3月、4月考驗處理危機的能力,宜整頓理財、避免貿然投資,性方面的冒險要收斂一點,別太在意他人的負面評價。另外土、海在7宮,和在意的人綁定容易帶來無力感與壓力,人際關係該做選擇切割或保持距離,6月能看見關係修煉的成果。感情方面需思考付出是否值得,單身者有機會遇到魅力型桃花;對於無法掌控的對象要量力而為。天秤座2024上半年冥王星會使課題更進階、承擔更多責任,學習適時放手,讓夥伴協助你。土、海停滯在6宮,需花時間處理職場問題、避免獨攬重擔,要多多與員工溝通,拿出方法協助他們,使其成為助力。要正視身體健康、調整飲食作息,投入工作的同時也要兼顧生活品質。冥王星1到8月在5宮,會意識外型的重要性,認真打扮能增添氣場。木星及天王星在8宮,會成為「危機處理達人」,在投資新計畫能獲金主青睞,即使受到期待也應量力而為,星盤有星在19至23度者,有經濟上翻身或投資的支出,危機就是轉機,好好掌握機會。水逆在合作宮位,3到4月出現奇特的合夥人,多聽取意見避免衝突,合作關係易出現波動。感情方面,冥王星進5宮讓能見度提升,感情機會多,重心著眼在事業上,尋找能力、條件相當的桃花。天蠍座上半年守護星冥王進4宮,將挑戰家庭與事業的安全感,在不安的敦促下會積極做出改變。木星和天王星在7宮,會有互相看重的合作機會找上門,能力備受矚目,在1、2月期間觀察雙方合作的效應。4、5月木星和天王星合相,星盤在17至23度有星者,會有奇怪的合作邀約,學習配合來自不同領域的強者是上半年功課。5至8月冥王星逆在4宮,在自立門戶的過程中,對於以為安全的選擇要重新調整;3至4月水星逆行,注意職場團隊、配合夥伴出狀況,要耐心溝通。健康方面當心老毛病復發,對於發炎、氣管問題要多加小心。土、海在5宮,會擔憂能見度不夠、市場重要性,經營嚴肅形象並展現專業、運用美化包裝,可讓能見度不降反升,是嘗試新領域、建立安全感的契機。感情方面,要克服土、海帶來的內心恐懼,適合成熟穩重的對象。射手座上半年為家庭犧牲工作,事業有爆發性成長或轉型契機,若2者兼顧要當心過勞。木星及天王星進入6宮,為職場與健康帶來顛覆能量,接觸到夢寐以求的工作,工作佔有一席之地,健康調整有特別機運。1至8月冥王星進3宮,人際關係改變,與重要人物交流能增長見聞;4至5月逆行,要慎選朋友,手足對生活有重要影響,善意勸告有助改變,家庭牽絆多要設好底線。土海停滯4宮,外表風光、內在卻充滿隱憂,星盤有星在13至27度者影響甚深,6月要處理內部憂心之事,小心事件爆發。3至4月水逆5宮,有表達自我的機會,子女或戀愛對象有個性、展現自我發揮創意,當心別太自負。感情方面自我特質展露無遺,遇到有名氣或能力強的對象,要學習配合與對方溝通。魔羯座2024年上半年冥王星進入2宮,過去累積的名聲已奠定份量,建議繼續維持個人特色,1至8月會感受到新嘗試帶來的財務影響,用對的方法能迎來新的金錢運勢。木星及天王星的影響在3、4月表現慾強,有絢麗的誘惑,受感情或子女的影響,有機會顛覆過往改變人生方向,成果則只有自己知道。土、海停滯3宮,花時間學習、看世界及交友,重新調配生活與工作比例,生活旅行能隨遇而安,朋友成為生活重要的部分,有助打開視野、學習友人身上優點,同時也是壓力來源。水逆在4宮,3到4月當心與家人溝通不良、注意房屋買賣及搬遷問題,另外要預防家中物品狀況發生。感情方面能遇到改變自己的對象,被對方特別的魅力或價值觀吸引,桃花類型會跌破眾人眼鏡。水瓶座2024上半年天王星及木星進4宮,持續自我探索及嘗試,勇敢挑戰不安全感、勇於離職、轉行,發展重心轉移,改變能量強,利於建立自己的王國。改變只要用對方法,能提升內部或家庭關係,當心避免過度冒險。冥王星進1宮,風格會丕變、展現全新自我,受到眾人矚目。4到5月冥王星逆行,蛻變成果能揭曉,體悟方向是否正確。土、海停滯,財務壓力大,調整過往的犧牲奉獻之處,要謹慎理財。水逆3到4月,處理朋友及兄弟姊妹糾紛,規劃學習及旅行計畫,當心變化大需未雨綢繆,注意口舌是非與交通安全。感情方面,與聊得來有共同話題的人吸引,有機會從朋友變情人,或對象來自朋友介紹。雙魚座2024上半年,行星集中星盤左半邊,雙魚座關注個人內在及潛意識,好、壞並存,對命運有深刻體會,摸索未來人生道路,得到階段性的解答。冥王星進12宮,在同溫層或身心靈領域獲得喘息並帶來幸運,感受改造及重生的能量,追求事業也需重視身心健康。土、海停滯,海王星在命宮,突顯自我、展露好強特質,土星帶來約束,缺點會被提出檢討,虛心受教、改頭換面會有良好成果。木星及天王星在3宮,交友圈擴大,結識意想不到的朋友,有學習新技能及異地旅遊的機會,凸顯與眾不同的想法。感情方面戀愛的想法面臨矛盾,選擇權在自己手上,需觀察自我、釐清想法。
台灣空汙不減反增…中部、雲嘉南情況嚴重 肺癌躍居10大癌症之首
台灣空氣汙染不減反增!環境部26日公布監測結果,今年國內PM2.5和臭氧年平均濃度均較去年上升,尤其中部及雲嘉南地區的PM2.5未達空氣品質標準,汙染較嚴重。醫師表示,空汙是台灣肺癌的重要影響因子,政府應減少火力發電,並加速處理南部的化工廠問題。依國健署公布的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躍居10大癌症之首,每年奪走近萬條人命。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22日在政見發表會指出,他的父母死於肺腺癌,都與空汙及PM2.5有關。據研究統計,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的類型。環境部26日公布監測報告,今年國內PM2.5和臭氧年平均濃度較去年上升1.4微克及1.8ppb,空氣品質較去年下滑。環境部說,長期來看各項汙染物皆有改善,但臭氧的趨勢卻是不降反升,甚至超越PM2.5成為指標汙染物,細查各地區PM2.5狀況,中部及雲嘉南未達年平均濃度15微克的目標,空氣品質較差。環境部解釋,主要是環境風速低、日降雨量較少,在此條件下,細懸浮微粒不容易擴散,造成局部汙染物累積。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說,行政院近日核定第二期空氣汙染防治方案,已增訂「全國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數較2019年減少80%、中南部區域PM2.5達到每立方公尺15微克、全國每立方公尺13微克」目標,目前也規畫修正空氣品質標準。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說,國內PM2.5標準仍是每立方公尺15微克,與世衛組織(WHO)建議的5微克相差甚遠,近日舉辦多場遊行,但執政黨卻未回應。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去年一項以英、韓、台肺癌患者為樣本的大型跨國研究發現,空汙是台灣肺癌的重要影響因子,導致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比例比英、韓要高,直接證實肺腺癌是空汙所致。蘇一峰說,台灣很多人莫名其妙就得了肺癌,其中很多人不抽菸,3、4年前的本土研究顯示,南部病人的肺癌成長速度是北部的10幾倍。他認為,政府應減少火力發電,加速處理南部的化工廠問題,以減少肺癌的死亡人數。
疫情重創觀光…民宿業不降反升4年增2000家 房價年年上漲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觀光業和旅宿業,不少旅館或觀光旅館黯然退場,民宿業家數則是不降反升,2019年底至今增加約2000家、近1萬個房間,且供給變多也撼動不了價格,平均房價從2363元漲到2536元。業者分析,民宿屬於家庭副業,營運成本也較低,小規模經營更能調整步調撐過危機。2020年新冠疫情本土爆發後,不時傳出有旅館停業或關門求售,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2019年底一般旅館家數為3373家,至2023年10月為3316家,減少57家;觀光旅館從127家減為119家。民宿業則不受影響,每年仍以約500家的速度成長,從疫情前9267家成長到現在1萬1336家,房間總數從3萬8990間增至4萬8491間。全台民宿房間4年增加約1萬間,房價未因供給變多而降價,反而年年上調,2019年平均房價2363元,到2023年上半年平均房價2536元,若加上下半年的統計還會更高。DoMo集團董事長李奇嶽分析,當旅宿業遇到亂流時,旅館業因為規模較大,營運空轉時仍要持續付出龐大成本,自然比較難撐下去,而民宿規模和成本都小,且多屬於家庭副業性質,沒客人上門,屋主無論自住或閒置,壓力相對輕許多。中華民國民宿協會全聯會理事長張心盈指出,新冠疫情反而讓民宿迎來客人,大家不敢住飯店,偏好人群分散的地方。民宿住宿量提升是因為疫情,而疫後住宿率穩定,則是疫情改變了民眾消費習慣,既能享受住宿,又能到鄰近景點遊玩,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選項。
5萬人健保「高薪低保」逃費7.32億 他年薪350萬…少繳4.6萬最多
如果身體不舒服,只要有健保卡,就可以到診所或醫院看診,十分方便。不過,健保署調查發現,去年有5萬人有「高薪低保」情形,雖然疫情期間人數減少,但金額不降反升,逃費高達73.32億新台幣,平均每個人少付1.4萬。假如被發現者,除需追回短繳保費外,還得按短繳金額處以2至4倍罰鍰。健保署利用去年財稅單位報稅資料、勞保投保薪資資料,勾稽被保險人資料比對,去年有5萬700人健保費高薪低保,比2020年的11萬4662人少一半,不過少繳的7.32億元,比2020年的6.48億元還多。對此,健保署承保組長張温温指出,去年健保高薪低保人數減少,但少繳保費反而增加,推測是疫情期間暫緩辦理部分查核項目,也可能因為處理追繳時間拉長,造成金額變多,又或者與近年投保薪資上升有關,可能原因很多。據了解,去年平均每人少繳健保費為1萬4447元,其中有1名年收350萬的批發零售業人員,月投保金額應為18萬2000元,年繳保費應為10萬4178元,實際上只頭保10萬1100元,總共少繳4萬6304元保費,是去年少繳保費最多個案,健保署會追溯追繳保費。
交通安全改革不能等 民眾黨團呼籲完善《道交基本法》
台灣交通亂象被外媒評為「行人地獄」,21日更發生遊覽車和小客車碰撞事故釀4死,即使政府豪砸預算推動交通改革,交通事故傷亡人數反而逐年增加。針對今(25)日交通委員會審查《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立委邱臣遠、賴香伶召開記者會,呼籲訂立明確的政策目標及詳細的責任制度,行政院長也應每年向立法院提出報告。立委邱臣遠指出,民進黨政府交通改革缺乏規劃,2022年較2016年車輛數僅成長6.2%,同期車禍數卻成長23%,死傷人數也成長23.8%。交通部2019年至2022年推動「第13期道安方案」,編列逾11億元經費,但執行期間死傷人數不降反升,甚至被審計部認為成效欠佳。邱臣遠直言,社團及學者建議,基本法應納入人民監督與參與,並增設向國會報告的監督機制,行政院長每年應向立法院提出報告,應定期評估檢討交通安全政策之執行狀況。立委賴香伶表示,2011年至2022年間,大貨車事故從5322件增加到6619件,有媒體揭露,目前交通部僅依靠照片判定大貨車是否合格,而忽略實質審驗程序,即便面對業界與民眾質疑,交通部始終不願積極調查或確認問題真相。賴香伶指出,交通環境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系統,政府應採取更具防禦性的風險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於實施更嚴格的安全標準、提升車輛配備安全技術、提高安全檢查頻率,並增加公眾對交通安全的認識。此外,須從立法、監管、教育等各方面進行風險管理,這正是民眾黨團積極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的主因,希望透過此法改善統計偏見、風險評估不足等問題,通過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有效提升交通安全,朝「人本交通」邁進。民眾黨團認為,交通安全改革不能等,呼籲政府盡速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做為交通改革的指導總綱,交通安全需要政府、企業和民眾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升交通的整體安全水平,達成「零死亡願景」的目標。
台南登革熱疫情趨緩「高雄不降反升」原因曝 疾管署估11月病例減半
疾病管制署今(24日)表示,依據統計,今年10月17日至10月23日新增1,74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臺南市(1,426例)、高雄市(193例)、屏東縣(33例)、雲林縣(31例)、嘉義縣(19例)、新北市(10例)、臺中市(8例)、臺北市(6例)、新竹縣及嘉義市(各5例)、新竹市(4例)、桃園市(2例)、宜蘭縣、彰化縣及臺東縣(各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以上,其中931例男性、814例女性,發病日介於9月19日至10月23日,另新增本土重症病例7例及死亡病例5例。死亡病例年齡介於70多歲至80多歲,為4名男性、1名女性,均有潛在病史,於發病後2至25天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疾管署指出,國內近7日新增本土病例數較前7日略降,評估疫情傳播風險仍高,須持續觀察。今年截至10月23日累計18,829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於臺南市16,728例、高雄市1,023例、雲林縣563例、屏東縣144例、嘉義縣115例、新北市67例、臺中市39例、臺北市38例、桃園市33例、新竹市及嘉義市各18例、新竹縣及彰化縣各12例、南投縣10例、宜蘭縣及苗栗縣各3例、基隆市2例、臺東縣1例;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10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占37%,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今年累計本土重症病例103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分別為臺南市83例、雲林縣15例、高雄市3例及屏東縣2例,另累計死亡病例37例;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疾管署說明,10月14至10月20日期間,「登革熱前進應變工作隊」羅一鈞隊長前往 參加臺南市北區、永康區環境清潔日及進行社區診斷;並訪視臺南市永康區、安平區教育部權管校園,進行環境巡查,同時提醒天溝及屋頂不易到達之處仍可能成為隱性孳生源;前往視察臺南市永康區中央權管場域,提醒投藥時須注意劑量濃度;另持續參加臺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一級指揮中心會議,與市政府及相關專家密切合作,分析疫情趨勢及提供防治建議。疾管署表示,上週臺南市登革熱疫情已明顯下降,較前一週降28%,本週近5日病例數亦較上週同期下降11%,已顯示防治成效。因臺南市整體誘卵桶指數已連續3週減低,且氣溫轉涼、近日無明顯降雨,預估疫情將持續下降。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依據疫情中心監測結果預測,下週病例會更少,11月初可望降至1200例。針對台南疫情趨緩、隔壁的高雄卻增加,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解釋,高雄疫情主要發生在鳳山、三民、苓雅區,群聚疫情屬於多點分散,整體來看社區傳播風險相對高。疾管署提醒,疫情雖明顯下降,整體氣候環境條件有利於防疫,仍須民眾持續共同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才能保全防疫成果,民眾外出參加全國運動會等戶外活動時,務必加強個人防護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才能有效阻斷登革熱疫情,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
瘦身失敗恐是「吃太少」!營養師曝6大元兇:一輩子在減肥
少吃多動一直被公認為減肥的不二法門,不過就有營養師提醒,「吃太少」反而會變更胖,包括基礎代謝率降低、肌肉流失、影響荷爾蒙分泌等6大原因,都會讓人越減越肥,甚至陷入反覆復胖的痛苦輪迴中。營養師陳怡錞在臉書粉專分享,經常遇到門診諮詢的個案在減肥期間不吃澱粉、油脂,食物烹調一律清蒸或水煮,導致個案明明吃很少卻瘦不下來,體脂率不降反升。陳怡錞透露,吃太少的「6大缺點」,恐讓想甩肉的民眾越減越肥,第一、「基礎代謝率降低」:熱量消耗減少,有多餘熱量就會變胖;第二、「肌肉流失」:肌肉流失導致基礎代謝率降低,形成更容易復胖的體質;第三、「缺少飽足感」:當飽足感不夠,餐與餐之間更容易吃進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或睡前宵夜,自然就更胖;第四、「影響腸胃道荷爾蒙分泌」:無法抑制食慾使食慾大開,更想亂吃;第五、「影響脂肪細胞荷爾蒙分泌」:同樣會造成無法抑制食慾的情況;第六、「心理無法滿足安全感」:不安全感強烈,很容易崩壞怒吃,使得減肥無法持續下去。對此,陳怡錞強調,少吃就會變瘦是常見的減重迷思,但事實上卻恰好相反,「如果飲食觀念不改變,那可能就得一輩子無止境的在減肥、復胖、減肥、復胖的惡性循環中」,提醒想要減重成功又不復胖,正餐一定要吃飽。
國際原油連升 下周油價估再漲 95無鉛重回31元
美元走軟刺激國際原油連升,依照國內油價公式,預估中油下周一將再調漲汽柴油價格每公升0.3到0.4元,這是油價連二漲。加油站發油量最高的95無鉛汽油,時隔近2個半月後,每公升牌價又重回「31」數字。美國通膨持續消退,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僅上漲3%,生產者物價指數亦為近三年來最低,讓激進的升息政策可望告緩,這導致美元走軟跌至一年來低點,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價格本周漲幅逾4%,加上沙烏地與俄羅斯要深化去年11月的減產承諾,支撐原油價格,布蘭特原油每桶跨過80美元門檻。如此一來,中油的中東指標原油均價也回升,依據機制,下周汽柴油每公升漲幅在0.3到0.4元間。這會是自本周調高0.3元後,連續第二周漲價。95無鉛今年4、5月時,每公升仍在31元以上,自5月8日才跌回30字頭,但始終未回到2字頭。本周不降反升至30.6元。如果下周確定調漲0.4元,將是時隔近2個半月,又回到31元整數,高油價欲跌不易。由於95無鉛超過30元,中油會啟動油價平穩措施,吸收1/4漲幅,目前汽油已累計吸收0.2元,柴油因啟動到第二道亞臨最低價緩漲機制,則是有0.6元未漲。下周調漲後,吸收幅度會增多,中油會於下跌時回收
均衡飲食一週體重不降竟反升 醫揭影響短期體重3原因
均衡飲食一周,體重卻不降反升?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解答,肝糖造成體內的水分、女性經期的荷爾蒙、排尿與排便都會造成短期體重變化。因此,減肥應以適合長期執行的健康生活型態為方向,「我們不會隨時間而復胖,而是擁有更理想的體重和體態」就是最終目標,別因為短期的體重起伏而患得患失。蔡明劼6月28日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健康。瘦身》發文指出,追求健康體重和體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要因為短期的體重起伏而患得患失,他也點出影響短期體重3因素:1.肝糖造成體內的水分變化肝糖是體內儲存能量的重要容器。但是每公克肝糖同時也夾帶大約3公克的水,所以肝糖儲存量如果增加500克,水分儲存就會增加1500克,體重馬上增加2公斤。所以有些長期低碳水飲食的人,一吃澱粉就會體重暴增,從此罹患「澱粉恐懼症」,其實只要平常都有吃澱粉,就不太會出現這種體重上沖下洗的變化。2.女性經期的荷爾蒙變化在經期前,有些女性會發現體重增加,這通常是體內荷爾蒙(主要是黃體素)的變化,造成的水分滯留所引起的。用白話來講就是水腫,體重變化幅度有可能0.5到1公斤,甚至有些人可以到2、3公斤。蔡明劼補充,通常在經期結束後,水腫會慢慢消退,體重也會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些女生喜歡在月經期間亂吃,月經結束後發現體重都沒變而暗自竊喜,但其實那只是水分的減少而已,「你身上的脂肪一點都沒少。」3.排尿與排便的影響蔡明劼表示,假如你喝下1公升的水,體重當然會暫時增加1公斤,但腦袋清楚的人都知道,這不是真的變胖,而且這些水遲早會排出體外。排便也是一樣,今天你排出很多,確實肚子會比較消、體重也會降低一些些。「但是很抱歉,排出來的只是大便而已,你身上的脂肪還是一點都沒少。」最後蔡明劼也在文末總結:「有句話說『想要抵達目的地,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我們不需要在那邊煩惱能不能吃澱粉、有沒有大便,每天心情跟著體重計上上下下。」
《元素方城市》全球票房突破1億大關 4大元素巧思大玩雙關語笑話
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聯手打造動畫新片《元素方城市》,電影裡巧妙運用元素的特性,大玩雙關語笑話。電影全球票房開紅盤,僅僅超過一週的全球票房已突破一億美元大關,在韓國第二週票房也是不降反升,成長近二成,打敗眾多強片逆勢上揚拿下冠軍,也是當地皮克斯第二週票房史上第三高作品,僅次於《腦筋急轉彎》和《玩具總動員4》。《元素方城市》巧妙運用元素的特性,大玩雙關語笑話。(圖/迪士尼提供)導演彼得孫表示,小時候上自然科學課時,會把元素週期表想像成一棟接一棟的公寓大樓,所有元素都比鄰而居,除了這個靈感來源,他還把公園命名為「元素週期公園」,其中甚至有形同元素週期表的草地圖案。片中四大元素也各有各的精心設計巧思,例如火小孩會用金屬吸管喝「煤油汁」鋁箔包、火寶寶會喝「打火機配方油」、火族群會吃「洋木片」,還有「冰炫火」和「烤木串」等「平民美食」,令人莞爾不已。在「調查篇」中,小炎爸要前往稽查店裡食物的水弟吃下熱騰騰的「炭」,讓他打嗝打出一顆大氣泡,一句原本指火人看起來好熱,卻被誤以為「你好『火』辣」,看見編劇在劇本的創作上發揮巧思。「酷斃了篇」則揭露小炎每一觸碰礦物質就會改變顏色的能力,不甘示弱的水弟則一展滑水長才,在空中潑灑出一道彩虹。這些片段都將元素特性、劇本幽默發揮得很極致。《元素方城市》將於7月6日在台上映。
4月行人車禍死亡 桃園5人冠全台 交警曝原因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全台積極取締「車不讓人」,但交通部統計全台4月行人車禍死亡人數,桃園增加5人居冠,交通警察大隊分析1件是行人闖紅燈、4件是行人未依規定穿越道路,除持續加強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也會將「行人違規穿越道路」列為交通執法重點。交通部道安委員會統計發現,4月的行人事故不降反升,總計有31名行人死亡,較去年同期增加10人,其中以桃園市增加最多。交通警察大隊長林鼎泰指出,去年4月桃園並未發生行人死亡交通事故,今年有5人才會有「激增」的狀況。林鼎泰表示,統計今年1至4月,桃園24小時內死亡的行人交通事故中,行人違規穿越道路的情形高達8成,尤其老人居多,總計18件就有13件、72.2%是老人,像是大溪91歲詹姓老翁,1月11日突然穿越介壽路,寧姓駕駛開著曳引車行經,因視線死角當場將老翁輾斃。林鼎泰說,觀察數據發現,在高密度取締「車不讓人」後,行人違規釀禍的比例有升高趨勢,因此5月起也率先針對「行人闖紅燈」穿越道路強力執法,共取締1364件,他坦言行人違規無法用科技執法取締,只能靠警力當場開單,容易引發警民衝突,但為了行人安全,勢必得強力執法提醒,避免貪圖一時方便丟了性命。林鼎泰也提到,截至27日,桃園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 汽機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或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共7693件,較去年同期只取締741件,大增6952件。其中5月在警政署全國大執法專案中,單就「車不讓人」取締3213件,為全國第二多。林鼎泰呼籲,汽、機車駕駛人應禮讓行人優先通行,但行人通過馬路也應遵守交通規則,勿任意穿越馬路,另外走路時也要專心,不要有低頭滑手機等易分心行為,謹記「行人不隨意穿越馬路,不闖紅燈」、「行人綠燈秒數不足請等下一次綠燈」、「長者晨昏穿亮衣」、「盡量遠離大型車」以避免憾事發生。
行人注意!不只汽機車駕駛 違規穿越馬路、低頭族列重點取締
行人地獄,行人也要負責!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昨日發布今年1至4月道路交通死傷統計,4月份整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行人死亡卻增加47.6%。道安會分析後發現,有許多事故是行人本身造成,因此第3季加強執法除了汽機車不禮讓行人之外,也會將行人違規穿越馬路、車道上使用手機阻礙交通等,列入重點取締。根據道安會統計,今年4月單月死亡人數明顯下降,較去年4月減少10人。不過,綜觀1至4月的道路交通事故13萬3972件,造成1039人死亡、17萬9930人受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萬967件(8.9%)、增加62人死亡(6.3%)及增加1萬6185人受傷(9.9%)。其中4月份的行人事故死亡31人,較去年同期大增10人(47.6%),1至4月行人死亡134人,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2人(9.8%)。道安會分析,行人死亡主要發生於路口、約占整體行人死亡52%,路段死亡次之、約占整體行人死亡45%。再依年齡區分,高齡者94人最多(70.1%)、成年人37人(27.6%)。道安會執行秘書黃運貴表示,行人死亡不降反升,經分析,很多是行人本身違規造成,因此今年第3季會與警政署合作,除了加強取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之外,還會將行人遵守交通規則作為宣導重點,包括違規穿越馬路、車道上使用手機阻礙交通等,依據現行規定,行人違規穿越馬路可罰500元,若行人當低頭族誤闖車道、阻礙交通者,可罰300元。交通部強調,針對行人安全改善,已與相關部會就工程面、教育面、監理面、執法面提出改善,截至今年6月21日,全國調整行人早開時相1769處、專用時相910處,行人穿越道退縮635處,5月份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達1萬996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