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具女人國2/921地震危機變轉機 訂單暴增20倍被迫轉自動化生產
在台中大雅發跡的同名「大雅廚具」,50年前從小瓦斯行起家,後跨足廚具銷售,921地震後被迫走出中部,結果成了全國廚具供應商,還斥資7億元打造國內第一條自動化廚具產線,今年營收上看20億元。「我們是被客戶壓著做轉型,邊走邊修正。」與其說是接班,大雅執行長張怡嘉認為更像是和父母合夥創業,4年前還把資工背景的妹妹張育寧找回來,一起拚數位轉型。大雅廚具創辦人張光男與楊素眞,兩人不但是台中大雅人,還是大雅初中隔壁班同學,出社會後楊素眞從事代書工作,被經營玻璃行的公公看中「當媳婦的料」,介紹給兒子張光男。「我們結婚後創業,代書工作門路多,當時瓦斯行營業牌照大多都用買的,我是自己申請,靠著深耕在地的人脈,瓦斯生意相當好。」楊素眞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說,5年後,也就是1978年另設「大雅廚具」,為客戶裝配不銹鋼廚具,90年代隨趨勢轉型跨入歐式廚具,瓦斯行則收掉。「回來後才發現,不管是業務面、管理面,公司有一連串的問題,像一盤散沙,沒人管,當時年營業額2000~3000萬元。」原本在外工作的張怡嘉,1997年徵召回家幫忙,她回憶說,麻煩接踵而來,先是金融海嘯,接著是921大地震,讓管理毫無章法的大雅廚具更是雪上加霜。「那個年代,建商都是開票,而且沒有捧場買一間房子,很難做到人家的工程,所以她當時有7、8間房子,921地震後,被倒債,只好把房子賣掉、土地抵押還債,才走過那段艱辛的日子。」楊素眞在一旁補充。面對數位科技下的轉型,不斷調整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二代張怡嘉認為,「與其說是接班,更像是與父母合夥創業!」。(圖/翻攝自大雅廚具臉書)為了救活公司,大雅被迫走出房市蕭條的中部。張怡嘉先是透過同學介紹取得台北建商的支持,並跟著部分建商推案腳步來到高雄,當房市反轉成牛市,北中南都有建案廚具需要安裝,一下子成了全國型的廚具供應商,營業額暴增20倍以上。不過,和當時赫赫有名的「台灣櫻花」比起來,大雅還稱不上是「品牌廚具」,建商客戶上門說「你們應該要提升知名度!」為了拚出知名度,大雅在2011年砸了2億多元興建地上7層樓共1700坪的廚具展示旗艦館,還不惜代價找來名模林志玲代言,才打開知名度,訂單也隨之蜂擁而至。眼看市場供不應求,大雅決心轉自動化生產,2014年再砸5億元,在台中后里建置9000坪廠房,後又花1億多元購入智慧化生產設備與軟體。從人力作業轉成自動化製造,產能提升5倍,但也經歷一場大革新。負責工廠管理的副總聶慧華就說,資深員工碰電腦會害怕、抗拒,進而挑毛病,甚至還有主管拍桌走人,「只好親自下去帶員工走製造流程,讓他覺得透過機器工作可以更輕鬆、有效率,感受人力與機器搬運的差異,慢慢接受自動化作業。」圖為張怡嘉年幼時,還可見後方有廚櫃展示和瓦斯爐等產品。(圖/大雅廚具提供)「有些人是架構做好再找客戶,我們是被客戶壓著做轉型,邊走邊修正,但也好在因為不是股票上市公司,公司很靈活,只要家裡自己講好就能執行。」張怡嘉強調,大雅是國內第一家自動化產線的廚具工廠,但數位轉型的路很長,還有很多流程要改善,「大雅一直在轉變、進化,需要討論的地方很多,比起說是接班,更像和父母共同合夥創業。」目前大雅廚具全國新建案市占率2成,而台中大本營約有7、8成建案都使用大雅廚具。張光男表示,「光流理台就很頭痛,訂單滿載,又再買設備下去,下個月就會來安裝,4月會有系統櫃的設備會再進場。」他也早已買下工廠旁的玉米田,打算擴建成1.3萬坪廠房。「現在生產稼動率才6成,還能胃納4成的量,有很大成長空間,所以配合產線調整,數位部分會一直修正,讓稼動率能達到100%。」為此,4年前張怡嘉也叫回在中華電信做資訊系統的小妹張育寧回家幫忙拚數位轉型。楊素眞逐漸交棒給張怡嘉,「我們是一直有訂單,但人員組織架構沒有很完善,卡關的問題都出在人身上。」張怡嘉坦言,自己最不足的就是「好說話、沒原則」,她順勢將最大的弱項人事管理交給妹妹,姊妹倆聯手寫下大雅新頁。楊素眞與張怡嘉主要負責對外業務,圖中董事長張光男與副總聶慧華則負責廠務管理。(圖/趙世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