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應
」 食藥署 小林製藥 衛福部 疫苗 新冠疫苗突破舊框架!新一代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嚴重氣喘控制再升級
【健康醫療網/呂佳恆報導】氣喘的臨床表現多樣化,為治療帶來諸多挑戰。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已成功開發出精準治療的生物製劑。由於不同患者的體質與誘發因子差異顯著,加上環境變遷的影響,氣喘的臨床表現變得愈加複雜。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過去的生物製劑治療主要針對第二型發炎(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於非第二型氣喘(Non-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的效果相對有限。隨著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不僅能有效控制第二型及非第二型氣喘,甚至對於具有複雜混合型氣喘的患者,也展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治療合併肥胖、鼻瘜肉及混合型複雜的氣喘患者 新一代生物製劑展現療效目前臨床上,透過生物標記已能為嚴重氣喘(Severe asthma)患者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治療方案。然而,由於氣喘的複雜性,例如患者抽菸、合併肥胖、鼻瘜肉、皮膚過敏或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等因素,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面臨挑戰。陳彥甫醫師指出,有些嚴重氣喘患者的生物標記指數並非每項都特別高,甚至可能所有指數都不顯著升高。然而,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為非第二型氣喘及混合型氣喘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陳醫師進一步說明,特別是合併肥胖的嚴重型氣喘患者,其病情難以控制通常與嗜中性球發炎密切相關。新一代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非第二型氣喘,對於合併肥胖的氣喘患者也能展現療效,為這類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希望。年輕媽因氣喘發作常跑急診 新一代生物製劑助控制氣喘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分享,臨床上曾遇到一名30多歲的年輕媽媽,體重約90公斤,屬於第二型嚴重氣喘患者。她幾乎每個月都因氣喘急性惡化頻繁前往急診室,主要症狀包括不斷咳嗽、痰多、喘息以及嚴重胸悶。特別是在生完孩子後,因孩子經常感染感冒,她也經常被傳染,進一步加重了氣喘症狀。治療過程中,她甚至一度需要依賴全身性類固醇來控制病情。考量到這名患者合併肥胖、鼻瘜肉,以及影像學檢查顯示多處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的情況,陳醫師為她申請了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在接受治療一個多月後,患者的類固醇使用量逐漸減少,氣喘症狀也得到了顯著控制,不僅緩解了不適,還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嚴重氣喘生物製劑均已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與安全性,並經由政府機構審核取得藥品許可證。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仍需留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例如注射部位的腫脹或疼痛。若發生疑似藥物副作用,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新一代生物製劑擴增給付條件 嚴重型氣喘患者新福音目前健保對於嚴重氣喘生物製劑治療的給付條件仍存在一些限制,在臨床運用上可能帶來挑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有些生物製劑其健保給付規定要求患者必須使用半年以上的口服類固醇才能申請。然而,類固醇治療對部分患者可能引發不適的副作用,例如肥胖、水腫、血糖難以控制、骨質疏鬆,甚至增加感染風險,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為了幫助更多嚴重型氣喘患者,健保今年進一步擴增了對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陳醫師強調,透過早期使用生物製劑來有效控制氣喘症狀,不僅能減少口服類固醇副作用的累積,也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這樣的治療策略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為患者帶來更大的希望。控制氣喘不二法門 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近幾年隨著更多新型生物製劑的問世,醫師在臨床治療上多了強有力的武器,能更有效地控制嚴重型氣喘。」陳彥甫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進步,確實為不同嚴重型氣喘患者的治療帶來了顯著突破。然而,想要真正有效控制氣喘,關鍵仍在於患者是否能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並結合戒菸、適當減重、規律運動,以及減少暴露於過敏原的環境,才能有效預防不可逆的肺部損傷。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生物製劑作為過去10年來嚴重氣喘的新型治療選擇,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其對疾病控制的效果。然而,若患者中斷治療,氣喘相關的生物標記指數可能逐漸回升,並增加症狀惡化的風險。因此,他建議尚未完全控制氣喘的患者,應每3~6個月由醫師評估治療反應,根據病情調整氣喘藥物及生物製劑的使用方案,以確保疾病穩定。「氣喘雖然無法完全痊癒,但只要規律用藥,就有機會達到臨床緩解,並有效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陳彥甫醫師強調,規律用藥與持續治療是氣喘管理的核心,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建議,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重回正常生活。
李佳穎孕期「掉出拳頭大血塊」 哽咽謝兒:很聽話地抓緊媽媽
李佳穎去年和小9歲「羊肉爐小開」阿力結婚,經歷9次取卵、2次植入才求子成功,並於上月5日平安產下兒子。今(7日)她剛做完月子就力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公益活動,提到孕期大量出血,她忍不住哽咽說:「陰道掉出拳頭大的血塊,當下會覺得北鼻是不是留不了?真的做了最壞的打算。」李佳穎起初堅持自然產,寶寶也在懷孕26周胎位轉正,未料產程遲滯,她在醫院躺了一天,寶寶還對催生點滴產生不良反應,胎心音一度下降到110以下,「我第一次當媽媽有嚇壞,腦中很多恐怖的結果,只有一個心念我要健康把寶寶生出來,就算不如計劃、身體再痛一點,還要再下一次麻藥,我都覺得沒關係。」好在最後平安產下兒子,讓李佳穎感動直呼:「謝謝他有很聽話地抓緊媽媽,對他是滿滿的感謝。」雖然李佳穎還有4顆受精卵,但過程太過煎熬,她透露老公反對生二胎,「他很怕我再痛一次」。現齡41歲的李佳穎自曝已有老花,親餵母乳時會看不清楚兒子是否有正確吸允,「如果人生要講最後悔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晚生小孩,我就覺得,我怎麼這麼老才生下他?」李佳穎後悔太晚生子,親餵奶時常看不出清楚。(圖/焦正德攝)
順藥連吞5根跌停板、晟德也跟跌 三點緊急說明未公布試驗數據原因
晟德(4123)和旗下的順藥(6535)11月29日起才因公布新藥LT3001臨床結果,符合重大資訊標準,二檔股票停牌暫停交易,各分別收在50.6元、361.0元;12月2日起恢復交易,順藥卻連著五天苦吞跌停板,本周跌幅40.7%,交易總量約3591張。順藥6日收在214元,單日跌幅達9.89%,成交量158張,一周以來股價下跌147元,;晟德今收在43.65元,下跌0.65元,跌幅達1.47%,交易量 2,885張;一周以來股價下跌6.95元,周跌幅為13.7%。晟德順天醫藥生技(6535)於11月29日公布,根據中國大陸授權合作夥伴上海醫藥公司公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新藥LT3001,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數據達初步療效;未來將積極推進與國際藥廠的授權洽談,加速全球開發計劃的進展。股價卻未因該項臨床試驗公布結果相對反應,順藥也發布重訊就投資人關注順藥公司授權中國夥伴上海醫藥於中國執行之二期臨床試驗解盲結果未揭露試驗數據、公告P值以及未來試驗數據的發表計畫,進一步予以說明三點。首先就「關於試驗數據揭露說明」,順藥表示,公司尚未取得上海醫藥提供的完整臨床試驗報告,目前僅掌握試驗數據資料。由於中國地區授權上海醫藥進行相關業務,公告內容需與上海醫藥公告一致。試驗數據的所有權歸屬於上海醫藥,因其商業考量,尚未同意揭露相關資訊。因此,在未獲上海醫藥同意的情況下,本公司無法擅自公開試驗數據。有鑑於此,本公司已於接獲上海醫藥試驗結果,立即依據上海醫藥通知與公告內容,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以及法人說明會揭露訊息。未來亦將依上藥規劃與通知,公告相關詳細數據。在「未公告P值的原因說明」,順藥表示,本試驗為本公司首次進行多劑量第二期劑量探索研究,旨在評估藥物的安全性及探索有效劑量,主要目標為確認試驗藥物的耐受性及劑量範圍,試驗結果已達成設定目標並顯示良好耐受性。由於第二期試驗以探索性研究為主,依據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以及本試驗之統計分析計畫書,本試驗對於療效部分並未定統計假設,故無對應之療效統計 P 值,以符合國際相關法規規範。LT3001 作為全新作用機轉的新分子藥物,其與對照組在療效指標上的差異於試驗前屬未知,因此試驗設計未包含 P 值分析。為進一步探索相關療效,本公司正積極著手規劃第三期臨床試驗,以確定療效及對應的統計顯著性,並作為支持藥證申請的重要數據參考。在「未來試驗數據發表計畫說明」部分,順藥指出,未來試驗數據的發表計畫,將依上海醫藥的規劃進行。本公司雖因上海醫藥的綜合考量而未能即時公告試驗數據結果,但此情況不影響後續開發計畫的進行。本次試驗結果為支持未來開發的關鍵數據,順藥將依據現階段中國二期臨床試驗與多國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綜合評估,審慎規劃三期臨床試驗之進行,此試驗結果之價值與運用並不受公告與否影響。順藥表示,傳統溶栓藥 rt-PA 因出血風險,僅限於中風後 4.5 小時內使用,治療時間窗極短,最新數據顯示 LT3001 對中風發作後達 24 小時內病患,展現改善神經功能潛能,且不增加出血風險,有機會顛覆黃金 4.5 小時定律,改寫中風治療史。順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據中國授權合作夥伴上海醫藥公司之公告宣佈,LT3001在中國進行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給予反應。此臨床試驗由上海醫藥在中國執行並順利完成,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給予LT3001,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後續的臨床開發提供關鍵數據支援。該臨床試驗設計於中國執行,為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的二期臨床研究,總共納入300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主要目的是評估多次給予LT3001後的安全性,包括首次給藥後90天內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包括首次給藥後3天內發生症狀性顱內出血、無症狀性顱內出血的受試者例數及發生率。次要目的是評估使用該藥物治療後第90天之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以功能評估量表(mRS)達到 0-1的比例做為評估指標。試驗結果安全性方面顯示,LT3001注射液總體安全耐受性良好。首次給藥後90天內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高劑量LT3001組、低劑量LT3001組和安慰劑組類似,且絕大多數為輕中度。三組均未發生症狀性顱內出血,僅3例受試者發生無症狀性顱內出血,且均發生在安慰劑組。療效指標方面,LT3001注射液在治療後第90天mRS達到 0-1的受試者比例上顯示出了初步療效。
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所致!「這些」症狀都是警訊應及早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科主任何春生表示,臨床上患者常會因為下背痛,前來就醫後發現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另外也有許多人是出現脆弱性骨折(如:輕微跌倒就手腕骨折、踢到東西就腳趾骨折等)、身高減少、駝背越來越嚴重等情形。何春生主任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又合併體重過輕或是多重內科疾病患者,就要懷疑可能是「骨質疏鬆症」,應及早就醫與評估,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了解骨密度、確定診斷,經專業評估後如果是屬於骨鬆高風險族群或是嚴重骨鬆的患者可以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骨質疏鬆有地域差異 偏鄉地區骨鬆較嚴重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主要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何春生主任指出,不同地區的居民面臨不同的骨質健康挑戰。都市地區因飲食西化及運動量不足,骨質疏鬆問題較為普遍;然而,研究顯示,雲嘉南地區的骨質疏鬆情況也相當嚴重。醫師呼籲,除了調整飲食外,日照充足與否也會影響骨質健康,建議民眾適當接受日照,促進維生素D生成,以減少骨質流失的風險。女性50歲後每3人就1人骨鬆 「這些」都是高危險群不過,這並不代表其他地區的民眾就不需要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何春生主任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50歲以上的停經後婦女大概三分之一都有骨鬆的風險,年紀是危險因子之一,以下族群其實都是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年紀(女性50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早期停經家族有骨質疏鬆病史體重過輕合併有慢性病共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等)長期使用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科自體免疫患者、胸腔科慢性肺阻塞肺病患者等)用DXA檢測骨密、診斷骨鬆 及早發現、治療避免骨折目前臨床上會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進行骨密度檢測來診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症。何春生主任表示,檢測時會測量兩邊髖關節、腰椎等三個位置,並取其中最差的T值作為身體的骨密度,如果T值≦-2.5就屬於骨質疏鬆,建議要介入治療,不過如果T值≦-3.0則為嚴重骨鬆,這時就要採取積極的介入措施。何春生主任建議,女性45-50歲接近停經前後,或是因婦科問題提早停經者穩定治療後都應考慮進行一次DXA檢測,另外男性65-70歲左右,或是被診斷出有慢性腎臟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民眾,也建議應追蹤DXA檢測。若未及時發現、治療骨質疏鬆而不幸發生骨鬆性骨折,不只會影響生活、行動,甚至會有死亡的風險。何春生主任指出,臨床上至少有2-3成的脆弱性骨折患者合併有骨鬆的問題,若為髖關節骨折,國人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為14%,五年死亡率高達42%,非常驚人,不過慶幸的是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實證研究發表指出透過骨鬆藥物治療後可以明顯降低國人的全因死亡率。治療藥物分為抗骨流失藥物、促骨生成藥物 嚴重骨鬆應遵照醫囑考慮先用促骨生成藥增加骨密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簡單分為兩類藥物,治療概念就有如替骨本銀行「開源節流」,一類為抗骨流失藥物,能幫助骨本銀行「節流」;第二類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開源」增加骨密度。在健保給付上,目前都需要先有骨折發生並符合相關條件才會予以給付,不過骨鬆專科醫師臨床執行時多會希望骨質疏鬆的患者在骨折發生前就進行治療,並建議採「先行增加骨密度,鞏固骨骼」的治療策略,依患者情況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續接抗骨流失藥物。何春生主任表示,如果是T值≦-3.0的嚴重骨鬆患者,或是T值在-2.5--3.0之間,但有2處以上的骨折或合併其他內科問題的極高風險患者,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因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很快地將骨密度補上,臨床相關研究指出,骨鬆藥物使用順序,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銜接抗骨流失藥物,幫助提升骨密度。何春生主任提出治療個案分享中就有位50多歲的婦女,雖有規律運動與日曬活動,感覺該婦女生活型態似乎不錯,但檢查骨密度T值卻是-3.5,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症。回朔患者病史後發現原來患者在40歲時,因為婦科疾病接受子宮全切除術而提早停經。針對這名患者,醫師評估後建議可直接選擇自費促骨生成藥物,目的是讓骨密度先行增加。搭配復健與肌力訓練可提升生活品質 持續治療、追蹤也很重要而除了藥物治療外,何春生主任表示,搭配復健治療,適度的進行負重、肌力與平衡訓練等,提升肌力與協調性,有助於減少跌倒風險,進而降低骨折的機率,直接有效地提升骨質疏鬆患者的生活品質。另外,持續維持性治療也很重要,何春生主任指出,如果停止治療,骨質疏鬆的再發率會超過一半以上,民眾應將骨鬆視為慢性病持續追蹤、治療,除了「三高」以外,也要注意骨密度「一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主動諮詢相關專科意見,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若在用藥期間有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建議應第一時間與臨床專業人員做進一步地討論,避免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Ref:https://www.ylh.gov.tw/?aid=102&pid=0&page_name=detail&iid=72TWN-162-1124-80005
順藥報喜 腦中風新藥大陸二期臨床試驗成功
晟德(4123)旗下的順天醫藥生技(6535)29日公布,根據中國大陸授權合作夥伴上海醫藥公司公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新藥LT3001,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數據達初步療效;未來將積極推進與國際藥廠的授權洽談,加速全球開發計劃的進展。晟德和順藥因公布新藥LT3001臨床結果,符合重大資訊標準,28日起股票停牌、暫停交易。截至收盤,晟德、順藥分別收50.6元、361.0元。展望後市,因法說會報喜下週股價望見紅收高。新藥解盲成功,將為全球中風治療領域帶來革命性突破。順藥總經理葉聖文在法說會上表示:「全球每4人就有1人中風,很小的血栓就會造成全身很大的傷害,但打通血管的手段30年來只有2個,使用靜脈血栓溶劑蛋白藥有出血風險,就算利用影像拿出血栓,不到一半的病人能恢復生活正常。」順藥表示,傳統溶栓藥 rt-PA 因出血風險,僅限於中風後 4.5 小時內使用,治療時間窗極短,最新數據顯示 LT3001 對中風發作後達 24 小時內病患,展現改善神經功能潛能,且不增加出血風險,有機會顛覆黃金 4.5 小時定律,改寫中風治療史。順藥在中國展開第二期臨床試驗,為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的II期臨床研究,共納入300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主要評估多次給予LT3001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首次給藥後90天內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包括首次給藥後三天內發生症狀性顱內出血、無症狀性顱內出血的受試者例數及發生率。次要目的是評估使用該藥物治療後第90天之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以功能評估量表(MRS)達到0-1的比例做為評估指標。試驗結果顯示安全耐受性良好,為 LT3001 在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領域的後續開發奠定關鍵數據支持。
67歲男走路吃力「竟是攝護腺癌」 初期無症狀難警覺
一名67歲的患者,平日作息正常,喜歡早起去公園散步,和老朋友下棋聊天,生活看似平靜安逸,但從幾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走路越來越吃力,腰酸背痛的情況時常發生。起初認為是年紀到了、骨頭老化所致,然而疼痛逐漸變得劇烈,走路的時候雙腿彷彿被千斤重石壓住,常常得停下來休息,才能勉強挪動步伐。直到某天他疼得幾乎站不起來,家人硬是扶他到醫院,安排了一連串的檢查,才診斷為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多處骨骼。攝護腺癌是台灣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尤其在5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的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診斷時,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其他部位擴散。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指出,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臨床證實,藉由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每三個月注射一次,能降低攝護腺癌死亡風險,為患者帶來穩定的病情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此外,穩定的睪固酮濃度管理不僅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更能顯著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讓患者在面對病情時更有信心。台灣目前對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方式主要是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來進行早期篩檢,同時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多種治療選項,包含手術、化學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然而,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醫師指出,PSA指數僅能作為一項指標,並無法全面反映攝護腺癌的進展狀況,從治療面來看,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與睪固酮濃度息息相關,如睪固酮濃度控制在<20ng/dL內,能延緩腫瘤病程進入去勢抗性的時間。許多研究證明,透過抑制睪固酮濃度的荷爾蒙治療,能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其中,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荷爾蒙治療更是治療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臨床統計顯示其對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顯著,約有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睪固酮濃度降低,穩定病情、延緩癌細胞的進展。楊明昕醫師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測PSA與睪固酮濃度,以確保癌症控制,醫師也會依據病況調整治療策略。針對攝護腺癌的荷爾蒙療法,長效荷爾蒙針劑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臨床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可長期穩定地抑制睪固酮濃度,減少了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亦指出,荷爾蒙療法在不良反應的控制上有顯著優勢,讓病人在治療上能有更好的耐受性。雖然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睪固酮濃度降低而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困難甚至擔心有骨質流失等症狀,但透過專業醫師的介入,這些副作用大多可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不大,建議患者仍應把癌症治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長效荷爾蒙針劑的注射方式有肌肉注射與皮下注射兩種,肌肉注射與一般疫苗注射方式相同,能為患者減少肉芽腫或膿瘍等風險,在第一個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睪固酮濃度,且相較皮下注射所造成的睪固酮濃度波動較低,對於病情控制和整體存活都有幫助。不少晚期攝護腺癌的患者因控制不佳而導致疾病惡化,透過荷爾蒙治療打前鋒,及早使用,搶下治療關鍵更顯重要!楊明昕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患者大多早期沒症狀,但癌症早在體內肆虐並轉移至身體各處,直到晚期才發現。上述67歲患者在即時使用長效肌肉注射荷爾蒙針劑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的疼痛便大幅改善,癌症病灶也都控制良好,PSA指數也從原本的200多ng/dl,降到了2ng/dl以下。查岱龍醫師強調,攝護腺癌的治療目前非常多元,若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平均存活率可達五年以上。採取適當的治療且定期追蹤,不僅癌症病況能得到良好改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可被控制,患者無需過度擔心。長效荷爾蒙治療的優點遠遠超過可能出現不適,並且對於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果,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
仁新白血病新藥獲FDA快速審查認定 董座:加速推進具潛力療法
仁新醫藥(6696)27日公告,旗下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新藥LBS-007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審查認定(Fast Track Designation),這是目前台灣第一家新藥公司取得的急性白血病快速審查認定,董事長林雨新博士表示,此認定為推進LBS-007具潛力的療法提供了加速途徑。仁新今天收盤價140.00元,下跌12.17元,跌幅達8.00%。仁新醫藥於2022年4月底由子公司Belite Bio(那斯達克股票交易代碼:BLTE)以每一單位發行價位6美元在那斯達克掛牌,目前股價來到64.02美元,下跌11.32美元,跌幅達15.03%。仁新指出,根據此項認定,LBS-007可獲得與美國FDA更頻繁的會議與書面溝通諮詢,在符合美國FDA相關條件下,將可再獲得加速核准(Accelerated Approval)與優先審查(Priority Review),並可在執行臨床三期試驗期間,透過滾動式審查(Rolling Review),先行提交新藥查驗登記申請(NDA)所需相關文件供審,除有助於加速未來美國藥證申請與審查之時程,亦有利於藥物及早上市。仁新總經理王正琪博士表示,在LBS-007臨床一期劑量遞增試驗中,目前所有劑量給藥的受試者都並未發生確定或極有可能相關的不良反應(Definitely or Probably Related Adverse Effects),這顯示出LBS-007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將為急性白血病患者帶來治療的新希望。LBS-007先前已取得FDA授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孤兒藥資格認證,仁新也將藉由法規優勢為全球急性白血病病患加速藥物的開發及上市。
寒冬吃薑好處多多 專業醫:降血糖、預防癌症與失智症
隨著天氣日漸轉涼,薑茶、薑母鴨等怯寒料理也開始出現在民眾的生活中。而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透露,薑除了有活血暖身的效果外,當中還含有薑油醇等多種珍貴的植化素,對人體健康有著許多好處。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蕭敦仁醫師在節目上表示,根據伊朗的研究發現,吃薑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糖水平。而印度科學家也發現,薑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誘導癌細胞自然凋亡,對預防癌症有著一定的幫助。除此之外,美國學者曾讓常運動的受試者連續服用薑粉11天,結果發現薑粉能夠緩解運動帶來的疼痛感。而泰國一項長期追蹤研究則顯示,長期攝取薑粉似乎對預防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有一定的效果。蕭敦仁醫師解釋,薑之所以對健康有如此多的助益,主要是因為它含有4種珍貴的植化素,分別是薑辣素、薑油醇、薑油酮和薑烯酚。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癌、暖身、提升免疫力、助消化、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發炎、提高代謝等多重功效。蕭敦仁醫師表示,薑對人體的六大益處,分別是降低膽固醇、防癌、抵抗感染、降血糖、減輕肌肉疼痛與痠痛、預防阿茲海默症。但蕭敦仁醫師也提醒,雖然薑有諸多好處,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使用之前還是要諮詢醫師的意見,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奶油沒標示「含有牛奶」!好市多急召回近8萬磅產品 美媒:最愚蠢的原因
美國好市多(Costco)近日緊急召回將近8萬磅的自家品牌奶油,原因是包裝上的標籤未標示關於牛奶過敏原的免責聲明,這也讓好市多遭不少網友抨擊「浪費食物」、「與其將產品召回,為何不直接列印貼紙呢」。根據外媒《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表示,此次召回奶油製品共有7萬9200磅,分別是4萬6800磅的Kirkland Signatur無鹽甜奶油,以及3萬2400磅的Kirkland Signature鹹甜奶油,係因標籤上沒有明確註明「含有牛奶」的過敏原警告。FDA指出,由於未申報過敏原,2款Kirkland招牌甜奶油的包裝都將「奶油」列為成分,但疏忽了「含有牛奶」的相關過敏警示,而此事件也被歸類為「II級召回」,意旨「違規產品可能會引發暫時或可醫治的健康不良反應,出現嚴重健康後果的可能性較低」。美國乳製品製造商Continental Dairy Facilities Southwest LLC是在10月份主動召回在德州分銷並在好市多出售的產品,包括1300箱(約46800磅)16盎司、4支裝的Kirkland Signature無鹽甜奶油黃油和900箱(約32400磅)16盎司、4支裝的Kirkland Signature有鹽甜奶油黃油。FDA稱,此次Kirkland Signature鹹甜奶油,其中1批的最佳保質期為2025年2月23日,另1批則為2025年3月29日;而4批無鹽奶油的最佳保存期限為2025年2月22日、2月23日、3月22日及3月23日報導指出,據FDA規定,廠商必須對「9大主要食物過敏原」進行標示,包括牛奶、雞蛋、魚、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大豆和芝麻,若配料已含有該過敏原的通用名稱,則可不需標示,否則應清楚以括號或寫出「含有」某成分。對此,許多網友吐槽到「人人都知道奶油含有牛奶成分」、「接下來他們會召回可能含有牛的牛肉」、「為什麼不直接列印貼紙補上就好?」;《紐約郵報》更直呼是「最愚蠢的原因」。另外,FDA並未透露食用該產品是否會出現任何疾病或不良反應。
國邑吸入新藥完成澳洲1期臨床 激勵股價上漲1.75%
國邑(6875)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結果揭曉,激勵24日股價上揚至63.9元,上漲了1.10元,漲幅達1.75%。台股本日加權指數收在23,192.52點,下跌142.24點,跌幅達0.61%。國邑總經理甘霈表示,L608是以微脂體包覆伊洛前列素的新劑型藥物,2023年底獲得美國FDA授予治療系統性硬化症的孤兒藥資格,L608的策略會先鎖定硬皮症的治療,挾孤兒藥法規優勢,在本次取得一期臨床數據後,將與美國FDA於今年完成Pre-IND會議,諮詢直接進入SSc-RP/DU二/三期臨床規劃建議,以加速L608的開發進程,盼能及早上市、造福病患。另外,本次一期臨床亦證明國邑自行開發之霧化器可達到使用方便與快速給藥之效果,未來將提供病患更方便的治療模式。國邑23日公告,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最高劑量下仍具有良好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接下來除持續規劃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二期臨床設計外,由於L608已取得美國FDA授予治療硬皮症的孤兒藥資格認定,預計將以此次的一期臨床試驗數據資料,在今年底前完成與美國FDA的Pre-IND會議,討論治療系統性硬化症相關雷諾現象和指尖潰瘍(SSc-RP/DU)之臨床試驗設計,並進行後續的IND申請。國邑指出,治療PAH吸入新藥L608的澳洲一期臨床試驗,在64位健康受試者中,使用至40 mcg的最高劑量下,配合自行開發新型網式振動霧化器給藥,所有受試者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皆無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SAE)發生。硬皮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而雷諾現象和指端潰瘍是硬皮症患者血管方面受影響的的主要臨床特徵。SSc-RP/DU在美國並無任何治療藥物獲准上市,在歐洲則僅有一項上市的注射藥物,但需於醫院接受治療,對患者來說,存在迫切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被低估的新冠2/疫苗不打嗎?確診後失智風險增8成 「腦霧」讓智商降6分
你打了幾劑新冠疫苗呢?隨著疫情爆發進入第4年,部分民眾對接種疫苗感到疲乏,黃振國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非常快,一定要隨時更新疫苗才能因應,也有民眾擔心疫苗副作用,最新研究顯示確診新冠會增加8成失智風險,且會傷害認知功能,最多會讓智商下降6分,權衡利害之後建議還是接種疫苗較有保障。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罹患糖尿病多年,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他曾透露自己為了預防感染,因應病毒變異,至今已接種9劑新冠疫苗,他建議民眾不必計算打了幾劑疫苗,該打就打,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病毒是難以預測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新冠病毒至今仍持續變異,目前流行的變異株為JN.1以及其子代變異株,如KP.2、KP.3等,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相當大,所以就需要更新疫苗。黃振國說,10月即將開打的JN.1新冠疫苗,不僅可以預防JN.1病毒株,對於KP.2、KP.3也具有交叉保護的效果,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黃振國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持續不斷變異,建議民眾應適時更新疫苗,才能增強保護力。(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但仍有許多民眾擔憂疫苗副作用如心肌炎,根據疾管署數據,心肌炎主要出現在12至17歲的男性接種BNT第二劑後,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26.79,與國際間報告的數據相近,屬於罕見的不良反應,而確診後的心肌炎機率反而較高。不只如此,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600多萬名65歲及以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這些患者確診後一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對照組高50%至80%。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新冠病毒嚴重時會導致血氧過低,腦部跟著缺氧就可能造成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倫敦帝國學院一項針對14萬人的研究也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認知和記憶能力產生影響,尤其是感染後出現「腦霧」後遺症的民眾,記憶、推理、執行的都出現明顯退步,分析發現,曾確診但已康復的人,IQ測驗分數與比未感染者相差約3分;而新冠症狀持續超過12周的人,智商則下降6分,因此預防感染仍然相當重要。
欺下害上2/法院認證據未保全有損人民權益 學者斥:應依法追究
針對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屬向總統「告御狀」,衛福部卻仍堅稱相關審議錄影錄音未保存,立委廖偉翔痛批衛福部被判決敗訴,就是連行政法院也看不慣疫苗救濟審議過程流於形式、空洞,甚至疑似淪橡皮圖章,他不排除提案修法提升疫苗審議辦法的法律位階。學者更直斥,審議資料本應保存以利日後釐清爭議,公務機關卻輕率銷毀、犧牲人民權益,違背正當程序應依法追究。廖偉翔說,衛福部進行中的健保總額談判會議、藥害救濟審查會議記錄都能保留、上網公開,不解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會議錄音為何「有錄音、不保存」,難怪外界懷疑政府公信,他要求衛福部立即按照法院判決「公布會議錄音」,否則他將提案修法,將疫苗救濟審議辦法位階提高到法律,回應民意。疫情期間,時任衛政官員陳時中、吳秀梅等人都曾因疫苗採購、研發等爭議被控圖利、瀆職,然當時北檢以「查無實據」全數簽結。如今檢方著手偵辦「超思雞蛋案」,當時同被列為重點弊端的疫苗相關案情是否會出現轉折,國人正密切觀察。綠營人士指出,前後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邱泰源雖同屬「英系」,蔡總統任內原有意安排邱泰源接替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時中,但當時陳力薦次長薛瑞元接班,且兩人對「再生醫療法」、「健保總額分配」主張相左,互生心結,但兩人都否認,如今邱被提拔為衛福部長,能否展現衛政新格局也令人矚目。一位沒有慢性病史的42歲婦人,在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後,引發急性腦水腫猝死,三總醫師除了在死亡證明書上開列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關,更將搶救過程寫成論文刊登國際期刊。圖為三軍總醫院醫學大樓(圖/翻攝自三總臉書)高等行政法院日前曾針對一起新冠疫苗受害者救濟案做出判決。據「111年度訴字第1511號判決書」內容顯示,法官質疑主審該救濟案的疫苗救濟審議第179次會議,「缺乏事證顯示多數委員出席」,因此會議採「共識決」,違背「衛福部疫苗受害救濟辦法」中、設置審議小組,引進多元化專家委員審查的宗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法官在判決書中語重心長寫下,審議小組應依法進行審查及決定,否則就易流於「由投票部隊」(審議委員皆由衛福部指派)完成名實不符判斷。惟因衛福部審議辦法未規定「最低出席人數」、「表決方式」、「決議結論的最低同意比例門檻」,若衛福部在開會前,未能清楚調查與會委員人數,卻堅持採共識決,事後製作會議記錄內容,也只有記載「結論」,將無法證明審查委員確實在會中「實質討論」,已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判決書還說,衛福部只提供參與線上討論的委員簽到名單,「無詳實會議紀錄」、「無開會錄音檔案可查」,會議是否確實進行實質審查,無從考證,對於家屬指控衛福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審查,未必全然無據,因而判決衛福部敗訴。新冠疫苗採購、研發案與與「進口雞蛋案」當初都引發極大的民怨,迄今在野黨也揚言務必查弊到底,釐清真相。(圖/記者黃耀徵攝)「接種疫苗可能有不良反應,能否獲救濟,攸關人民權益,有錄音卻不保存,不僅奇怪,還有違法之虞」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法律對公部門檔案保存有明確規定,包括《檔案法》、《政府資訊公開法》皆然,公部門說有錄音、卻沒保存,依法應追究。《政府資訊公開法》揭示政府資料「原則公開」,若純粹只是內部會議資料「得不公開」,但仍須保存,北市府京華城案保存大量開會記錄就是例子。他並表示,即使只是內部紀錄,仍可對特定利害關係人(例如疫苗受害者)公開,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攸關申請救濟民眾權益,申請救濟者自有權得知准駁過程、理由,一旦發生訴訟,才可釐清爭議。行政部門常以「會議紀錄若曝光,沒專家願受聘審查」,廖元豪直言,《公司法》對民間企業規範詳盡,至於公部門反而不需比照辦理,他以NCC諮詢委員為例說明,NCC委員權力大到可以關掉電視台,名為「諮詢」實為「決策」,當然也要面對外界檢驗,利害關係人才可援引《行政程序法》救濟,請求法院協助調閱審查過程文件;若擔心曝光就別接委員」,如此參與審查的專家才會愛惜羽毛,不會輕言放棄「實質審查」,淪為行政部門的橡皮圖章。
想替4歲兒治「灰指甲」 陸爸請「養生館」治療竟害兒手指截肢
近日,中國重慶市發生一起醫療事故,一間「足浴服務店」(類似台灣「養生館」)使用違規藥物非法替一名4歲兒童治療灰指甲,導致其左手食指出現壞疽壞死,最終被迫截肢。事後該足浴店在賠償客戶人民幣16萬元(約新台幣72.6萬元)已經註銷營業。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一名林先生於2023年7月2日發現4歲兒子左手食指的指甲,因為「灰指甲」而破裂,因此帶他到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羅珍東足浴服務店諮詢。該足浴店宣稱店內有治療灰指甲的藥物「脫甲膏」,可以替孩子治療。林先生在支付了治療費用後,工作人員將所謂「脫甲膏」塗抹在孩子的食指上,並用醫用彈力繃帶進行包紮。沒想到2天後,林先生發現兒子左手食指開始萎縮發黑,連忙帶他到醫院求治,被醫院診斷為壞疽壞死,必須將食指前端切除,避免最終感染整根食指。事後,林先生與闖禍的足浴店達成協議,由足浴店墊付前期治療肺,待治好後在替孩子進行傷殘鑑定,根據到時結果協定賠償金額。最後林先生依據兒子被醫院認定10級傷殘的結果,向該足浴店求償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91萬元),店家不從,於是雙方對簿公堂。調查單位發現,該足浴店使用的「脫甲膏」藥物包裝上沒有任何廠名廠址、批准文號、生產日期、有效期、適應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資訊,屬於非法違規產品,且該品產品功效屬於消毒類產品,並無治療疾病功能。此外,監管單位還發現該足浴店出示的營業許可證與店名不同,因此勒令該足浴店亭榭,並且承擔起非法對未成年人進行治療行為,卻導致其截肢的法律責任。最後該店家與林先生達成協議,賠償其人民幣16萬元。據傳,該家足浴店將賠償金支付給林先生後,已經終止了營業,並註銷了營業執照。重慶相關單位特地針對此案例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足浴店」這類經營場所不能開展疾病診療活動。如果身體出現不適症狀,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9/25用藥安全日 兒童用藥掌握「五要五不」
為更安心照顧孩子,記住簡單的「五要五不」用藥關鍵。(圖/取自衛生福利部臉書)每年的9月25日為我國的「用藥安全日」,也是世界藥師節,食藥署致力於培養民眾正確的用藥觀念與能力,也提醒大家在就醫或領藥時,應多與醫藥專業人員進行諮詢,以了解正確的用藥方式和可能的副作用,進而確保用藥安全,為自己的健康把關。當孩子生病時,相信家長心中都充滿著擔憂,「發燒了怎麼辦?」、「皮膚癢可以擦類固醇藥膏?」。面對這些情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家長,因為兒童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對於藥品吸收、分佈、代謝、排除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因此,為更安心照顧孩子,可以記住以下簡單的「五要五不」用藥關鍵。一、「五要」:1.「要」核對藥袋資訊:領藥時,應確認藥袋上的姓名、藥名、數量是否正確,以免領錯藥品。2.「要」使用正確的給藥技巧:瞭解如何正確使用不同劑型的藥品,並針對兒童的年齡選擇最適合的給藥方式。3.「要」注意兒童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孩子在服用藥品後出現不適,應該儘速帶孩子回診。4.「要」記錄兒童過敏之藥品:如果孩子對某種藥物出現過敏現象,應將藥品記錄下來,並於就醫時告訴醫師或藥師。5.「要」諮詢醫師或藥師:使用藥品前,若有任何疑問,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二、「五不」:1.「不」要自行購藥給兒童使用: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小版,切勿自行給孩子使用成人的藥品,或自行購買兒童藥品。2.「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不要因病情好轉而自行停藥,尤其是抗生素,請遵循藥袋或醫師藥師指示使用藥品,必須完成整個療程,以避免抗藥性的發生。3.「不」要任意放置藥品:將藥品放置於孩子不易拿取的地方,以避免被誤食。另,藥品應按照說明書(仿單)或藥袋上的指示儲存,勿隨意冷藏,以免讓藥品受潮。4.「不」要自行使用以前未使用完畢的藥品:未使用完的藥水或藥粉容易變質,當次未用完的部分應予丟棄,避免下次自行使用。5.「不」建議藥品與果汁或牛奶一起使用:服用藥品時,建議使用溫開水,避免與其他液體混合導致交互作用。食藥署提醒家長,因為兒童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對於藥品吸收、分佈、代謝、排除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掌握兒童用藥的「五要五不原則」,就能更安心照顧孩子,為孩子創造更安全的用藥環境。
別和果汁、牛奶一起用 兒童用藥關鍵曝光!5大NG行為要注意
當孩子生病時,相信家長心中都充滿著擔憂,像是「發燒了怎麼辦」、「皮膚癢可以擦類固醇藥膏嗎」。面對這些情況,食藥署提醒家長,因為兒童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對於藥品吸收、分佈、代謝、排除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因此,為更安心照顧孩子,可以記住簡單的「五要五不」用藥關鍵。《五要》1.要核對藥袋資訊領藥時,應確認藥袋上的姓名、藥名、數量是否正確,以免領錯藥品。2.要使用正確的給藥技巧瞭解如何正確使用不同劑型的藥品,並針對兒童的年齡選擇最適合的給藥方式。3.要注意兒童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孩子在服用藥品後出現不適,應該儘速帶孩子回診。4.要記錄兒童過敏之藥品如果孩子對某種藥物出現過敏現象,應將藥品記錄下來,並於就醫時告訴醫師或藥師。5.要諮詢醫師或藥師使用藥品前,若有任何疑問,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五不》1.不要自行購藥給兒童使用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小版,切勿自行給孩子使用成人的藥品,或自行購買兒童藥品。2.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不要因病情好轉而自行停藥,尤其是抗生素,請遵循藥袋或醫師藥師指示使用藥品,必須完成整個療程,以避免抗藥性的發生。3.不要任意放置藥品將藥品放置於孩子不易拿取的地方,以避免被誤食。另,藥品應按照說明書(仿單)或藥袋上的指示儲存,勿隨意冷藏,以免讓藥品受潮。4.不要自行使用以前未使用完畢的藥品未使用完的藥水或藥粉容易變質,當次未用完的部分應予丟棄,避免下次自行使用。5.不建議藥品與果汁或牛奶一起使用服用藥品時,建議使用溫開水,避免與其他液體混合導致交互作用。
網購藥品危險又易觸法 最重10年徒刑、1億罰金
網路購物生活所需用品已成為忙碌現代人的日常,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生活必需品均可自網路購物取得。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藥品不是一般商品,目前僅開放藥商和藥局、百貨店、雜貨店及餐旅服務商得於網路販售乙類成藥如綠油精、萬金油、曼秀雷敦,其餘藥品均不得於網路、電話、廣播及電視等消費者未能實際檢視商品而買賣之實體店面通路販售。消費者不僅可能買到假藥,還可能因此被視為是以個人名義進口藥品,而涉「藥事法」遭法律制裁。南投衛生局陳南松局長表示,合法來源的藥品,如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民眾可向衛生福利部提出藥害救濟申請、或向依據消費者保護法向各地方消費爭議委員會提出申訴。現在許多網路平台為境外網站,來源查證不易,無法取得賣家登記資訊,民眾如從網路訂購藥品,吃下肚後,萬一發生過敏不適、休克等副作用,無法申請藥害救濟及向賣家提出求償,風險均自行承擔,後果得不償失。食藥署表示,已與海關聯手加強抽查進口快遞郵包,並主動監控網路上非法賣藥行為,提醒無論消費者是自用還是轉售,一律依法處理,輸入未經核准的藥品最高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陳南松提醒,切勿在網路買賣藥品,把握「生病看醫師,用藥問藥師」有疾病問題應尋求專業醫師診療,有藥品問題應洽藥師諮詢,並向合格藥局或藥商購買合法藥品,辨明國內核准且合法製造的藥品,其包裝上會有「藥品許可證字號」,安全有保障,若發現藥品字體模糊、仿單內容不清或印有簡體字時都應提高警覺,民眾如藥品相關疑問可自行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藥品許可證。
破除中秋謠言2/柚子配優酪乳不會中毒 「魔王成分」搭7大藥物才會索命
只要手機收到「柚子配優酪乳、香蕉會中毒」訊息,就知道中秋節要到了。營養師程涵宇告訴CTWANT記者,柚子配優酪乳、香蕉並不會中毒,因為柚子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酵素,進而產生不良反應,時間長達數天,尤其是服用抗凝血藥物可能會導致腦出血,建議服用「這7大藥物」者不要食用柚子。據事實查核中心調查,2015年中國河北一名3歲女童因胃穿孔而亡,醫師表示在其胃中發現柿子、香蕉、牛奶,因此便有柿子搭香蕉、牛奶會中毒的說法,後來一傳再傳又變成「柚子配優酪乳、香蕉會中毒」。程涵宇表示,柚子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若是腸胃功能較差,容易腹脹或腹瀉,再搭配優酪乳,若有嚴重乳糖不耐症的人就會更覺得肚子不適,但並不是中毒。不過,柚子搭配7類藥物恐會危及健康。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師柯瑩蓮表示,抗心律不整藥物、心臟血管用藥、免疫抑制劑、降血脂藥、抗凝血藥物、抗焦慮憂鬱安眠藥,上述藥物若與柚子同時吃,可能進一步導致藥物血中濃度增加,進而產生藥物不良反應。若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建議諮詢藥師相關注意事項與禁忌,以免誤踩地雷造成藥物不良反應。(圖/報系資料照)柯瑩蓮表示,柚子內含有呋喃香豆素成分,這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酵素,CYP3A4酵素是身體重要的代謝酵素,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當酵素無法發揮作用時,人體分解藥物的速度會減慢,服用的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會延長,導致血中藥物濃度升高,進而可能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發生,例如肝毒性、腎毒性等。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陳志金醫師日前也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千萬不能吃柚子,「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柯瑩蓮提醒,柚子抑制藥物代謝的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2~3天,所以即使吃了柚子後再間隔服藥,也無法完全避免交互作用的發生,因此建議在服用特定藥物期間,還是盡量不要吃柚子,若服藥期間有不尋常的症狀則應立即就醫。
破除中秋謠言3/微波爐致癌有輻射?不必站遠遠!專家:它能保留更多食物營養
中秋節大餐後總留下不少剩餐或食材,需使用微波爐復熱,此時資深級的食安謠言「微波爐可致癌」和「微波加熱食物後會殘留輻射」,總會再度盛傳。究竟真相為何?專家表示,微波爐並沒有輻射,所以不必站得遠遠的,而且與傳統明火烹調相比,微波爐甚至能保留更多食物營養。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微波」是電磁波的一種,它可以穿透絕緣物體,當啟動微波爐時,就會讓微波爐內部產生「微波」,當「微波」被含有水分的食物吸收時,就會讓食物中的水分子與微波爐所發出的「微波」一起以相同的頻率震動,震動中會造成分子間的摩擦,進而產生熱能讓微波中的食物由外部逐漸加熱至內部。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微波爐並非利用「X射線」或「伽馬射線」來加熱食物,並不會使食物具有放射性。程涵宇說,與傳統烹飪水煮相比,微波爐加熱最高溫度是攝氏100度,因此對食物的營養破壞不太嚴重,因此可以保留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除此之外,最近盛產的榴槤也傳出配可樂、酒會有中毒反應,程涵宇表示,沒有醫學研究顯示榴槤配可樂會有不良反應,而榴槤搭配酒或薑母鴨等含酒料理,雖然沒有研究明確證實具有致命性的交互作用,但在體外試驗發現,榴槤富含的硫化物,可能會影響乙醛脫氫酶(解酒酵素),延緩酒精代謝物乙醛的排除,所以榴槤配酒可能會更容易產生臉紅、心悸、頭暈等醉酒症狀。榴槤搭配酒精雖不會中毒,卻更容易產生醉酒症狀,因此還是要格外小心。(圖/新華社)為何會有健康謠言?程涵宇認為,許多文化有一些代代相傳的飲食禁忌,通常是基於經驗、直覺或特定的事件。例如,中國傳統中有「魚和羊肉不能一起吃」的說法,這類說法可能是因為某些人曾經食用這些食物後感到不適,逐漸演變成廣泛傳播的禁忌。另外,一些關於食物組合的謠言可能源自某些人的過敏反應。例如,某個人對某種食物組合過敏,產生了嚴重反應,但這一現象被誤認為是普遍適用的,導致人們認為這些食物組合對所有人都有害。程涵宇說,許多人缺乏科學的營養知識,容易接受和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一些謠言可能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並沒有科學依據。在這種情況下,謠言往往會被誤傳,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根深蒂固。所以建議接收資訊時,也要同時懂得求證,或是詢問專業意見,才不會被謠言所迷惑。
中秋來臨!服「這7種藥」病患吃柚子注意 醫:小心影響藥效及交互作用
中秋佳節將至,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醫師提醒,柚子不可吃太多,只能淺嚐,尤其有服用抗凝血劑、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心律不整藥、安眠藥、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7種藥物的人,務必要小心「柚」與「藥」的交互作用。吃了柚子又服藥 易併發交互作用及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表示,柚子與葡萄柚裡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肝臟內的代謝酵素以及小腸內的醣蛋白作用,會影響藥物代謝。如果同時吃了柚子又服藥,可能造成人體內藥物濃度上升,引發不良反應。而可能與柚子或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常見藥物包括: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抗癲癇藥物等。服用藥物者 應詳閱說明或諮詢醫師由於吃柚子後影響藥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二到三天,因此若有固定服用藥物需求,建議避免食用柚子,不可以為吃完柚子隔了一段時間再吃藥就沒有影響。最後,楊晉州主任也提醒民眾,雖然在中秋節最應景的活動就是吃柚子和賞月烤肉,但吃柚子雖好,如果是有在服用藥物的朋友,在食用前還是先詳閱藥品說明書或是諮詢藥師、醫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服藥期間若有不尋常的症狀也應立即就醫。
小蝦米求神1/不捨疫苗救濟審議黑箱受害人撕心裂肺 律師向總統告御狀
新冠疫苗救濟困難重重,受到多名被害家屬委託的女律師歸納分析衛福部新冠疫苗救濟審議小組所有會議記錄,赫然發現審議小組目前認定救濟對象僅「定格」在接種AZ疫苗者,其他接種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者,即使國內外已有「可能引發血栓」的病例或研究論文,均不予採認直接駁回,甚至在會議紀錄上堅稱「mRNA疫苗絕不會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該女律師寫信向賴清德總統陳情,希望衛福部的資訊能「更新」,並以「通案」從寬認定救濟,降低爭訟與民怨。現年31歲的女律師翁伊吟日前向也是醫師出身的賴總統投書求助。翁伊吟說,遍查衛福部新冠疫苗救濟審議小組所有會議記錄,發現審議小組只接受接種AZ疫苗(發生血栓)的救濟,嚴重悖離國際醫學現實,也令被害人與家屬深陷不公不義的怨怒之中。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受害人及家屬遍覽救濟審議小組會議記錄,懷疑小組成員自成心證,僅承認AZ疫苗會引發接種者血栓,卻不參考國內外醫學機構認為mRNA疫苗也會引發血栓的研究與實例嚴重傷害受害者的被救濟權。(圖/記者侯世駿攝)翁伊吟還告訴本刊,她的媽媽接種新冠疫苗後全身過敏嚴重發癢,雖然在送醫看診後好轉,但是疫苗不良反應受害者家屬的煎熬心情,我很能理解。翁伊吟還說,她自己在接種新冠疫苗後血壓莫名飆升還頭暈,但之前並沒有高血壓,之所以會特別關心接種疫苗不良反應救濟權益,可能也是「感同身受」。「年僅40歲、無慢性病史的G小姐,2022年接種新冠疫苗(混打兩劑AZ加一劑莫德納疫苗後),三總用上包括「開顱」等緊急急救,10天後卻仍不幸死亡。」翁伊吟指出,三總醫療團隊11名醫師後來集體署名投書國際期刊,援引整個搶救過程,證實無慢性病仍可能因接種mRNA疫苗產生血栓,盼提供醫界參考。她說,被害人的丈夫「雙先生」向新冠疫苗救濟審議小組提救濟遭駁回,衛福部只是輕描淡寫地回說「mRNA疫苗不會血栓」幾個字,他轉向政院訴願也遭駁回,突與愛妻天人永隔,當事人決定提告討公道。手上有十多起疫苗重症或死亡案件的受託律師翁伊吟說,她曾親眼目睹受害人母親哀嚎「只想知道才20幾歲的兒子,為何打疫苗猝死」,也有受害人崩潰哭訴,因打疫苗導致身障,經濟壓力讓家庭快破碎,很後悔打疫苗。她說,自己不是反疫苗者,新冠疫苗也是讓社會恢復正常運作的重要公共政策,但政府設立疫苗救濟制度,就是為協助出現不良反應的接種者度難關;如今,家屬卑微的想得知猝死原因,盼救濟審議程序符合「科學」、「透明」、「合理」,但衛福部這種「黑箱審議」難杜悠悠眾口,才想請求賴總統代為主持公道。針對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屬、委任律師投書總統請求協助救濟案審議過程透明化,府方表示,還不知個案狀況,但會轉請衛福部全力協助。圖為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前往疫情指揮中心視察,並慰勉防疫團隊。(圖/報系資料)翁伊吟信中指出,懇請賴總統協助,要求衛福部新冠疫苗預防接種受害審議小組「保存開會過程錄音」;其次,請審議小組「公布審議過程所參考醫學文獻篇名、資訊」,讓受害人知道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小組如何審查、理由為何、所用資料文獻為何?她同時檢附國內外六篇近期醫學文獻(mRNA疫苗可能引發血栓)提供參考,並向總統致歉,若非受害人、家屬極度痛苦無奈,求助無門,她不會想麻煩總統。立委廖偉翔、陳昭姿今年5月曾陪同疫苗受害者家屬開記者會,引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書,直指衛福部疾管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程序缺乏透明度,審議過程荒腔走板、流於形式,呼籲審議過程應透明、從寬認定救濟申請,避免影響民眾打新冠疫苗意願。但三個月過去了,立委及受害者家屬盼望仍如「空中樓閣」。翁伊吟就說,遍查審議小組167次(出現首宗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救濟申請)到225次的會議記錄,歸納出共同的關鍵疑點,她懷疑審議小組成員似已有心證,堅決不採認國內外最新研究文獻記載,mRNA疫苗可能引發接種者(無慢性病)血栓,只要救濟案是接種mRNA疫苗出現血栓,審議小組就直接駁回不予救濟。翁伊吟指出,曾有受害者、家屬在法庭上要求調閱審議小組會議錄音,想釐清審議過程的疑點,但衛福部卻說「有錄音、但會後沒保存」,還拒絕告知審議是哪幾位小組醫師據此認定,嚴重影響接種新冠疫苗、卻出現不良反應民眾的切身權益。總統府表示,還未收到翁律師的陳情信,尚未獲知個案狀況,未來會轉情衛福部全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