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出一身病1/怕公廁髒「半蹲小解」竟傷膀胱 醫透露「這姿勢」最完美
時序已經進入秋天,隨著氣溫降低,許多人變得較為頻尿,尤其是膀胱過動症患者,不只上廁所次數變多,重點是尿意來得又急又快,甚至有可能尿溼褲子。一名50歲的女攤販業者就為此所苦,由於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就醫檢查,才發現一切都是因為她長期在公廁「半蹲尿尿」,最終導致膀胱過動,醫師透露這種錯誤姿勢會傷害膀胱功能,而最完美的尿尿姿勢則是「全蹲」。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有18%的民眾有程度不等的膀胱過動症,盛行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上升,以台灣地區2300萬人估算,約有414萬的人患有膀胱過動症,追究原因相當廣泛,而剛出版的《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一書中,則揭露「長期用錯誤姿勢上廁所」竟也是關鍵之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亞洲文化大多是「蹲式廁所」,也就是需要兩腳張開、完全蹲下,這種最傳統的上廁所姿勢,其實對尿尿來說最有幫助。「除了能增加腹壓幫助膀胱排尿,兩腳張開、蹲下時,也可以讓骨盆底肌肉放鬆。」坐在馬桶上時,上半身若稍微前傾,可增加腹壓幫助排尿,若能將雙腳墊高,則能讓骨盆底肌肉更放鬆。(圖/123RF)骨盆底肌肉是指包圍在尿道、陰道、直腸出口附近、位於骨盆底部的肌肉群總稱,主要功能是支撐骨盆內的器官,例如子宮、膀胱等。楊旻鑫說,相較於全蹲,半蹲尿姿因為需要出力,就會讓骨盆底肌肉非常緊繃,導致膀胱出口無法完全打開,腹部必須額外出力才能解尿,研究發現,以這個姿勢上廁所,尿流速會減慢21%、殘留尿液多出149%。「長期下來,膀胱無法順利排空而一直處於高壓狀態,會逐漸變得纖維化,最終出現各種疾病,包括慢性骨盆疼痛、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症等。」楊旻鑫說,國外曾有統計,約有50~85%女性上公共廁所時,因為擔心衛生問題,所以經常採取半蹲姿勢解尿,很容易引發上述疾病。楊旻鑫透露,曾有一位50歲左右的女患者因頻尿、急尿而求診,問診後發現女患者平常擺攤做生意,所以大多在附近的公廁半蹲解尿,結果長期骨盆底肌肉處於緊繃狀態,就導致罹患膀胱過動症。「一般人的膀胱存有300毫升的尿液時,就會想上廁所,但膀胱過動症患者大約只能容納100毫升的尿液,換算下來不到2小時就需要解尿一次,所以幾乎無法離開廁所太遠,對生活極為不便。」楊旻鑫建議女性朋友在外面可選擇蹲式馬桶,或者準備一次性的馬桶墊,盡量避免半蹲上廁所,以免尿出一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