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症
」 帕金森氏症盲眼龍婆神預言?英國2024年已有3狀況實現 雷暴侵擾、GDP急遽下降0.3%
全球知名靈媒「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雖然早在1996年就離世,其生前的話語依舊受到熱烈關注,如準確預言出911事件、英國脫歐、俄烏戰爭等等。如今,盲眼龍婆對於2024年的預測似乎正在實現,讓英國人民感到不寒而慄。根據外媒《每日星報》的報導,盲眼龍婆曾經預言,表示2024年將出現巨大的經濟危機,並會影響到全球經濟體系,而事實上,英國正在面臨經濟衰退,其GDP在短短3個月內已急遽下降了0.3%。不僅如此,盲眼龍婆也曾指出,2024年將出現可怕的天氣事件和天災,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氣候破壞及輻射水平飆升的問題。報導就指出,英國近期出現了強烈的雷暴,夜空被到閃電照亮,許多民眾也在半夜遭「像炸彈爆炸一樣」的雷聲驚醒,窗外傳來的暴鳴聲讓不少人感到恐懼。對此,英國《鏡報》也提到,本土雷暴侵擾伴隨著傾盆大雨,英國氣象局也加大了天氣警報,可能在下午和晚間從東部開始形成,並會緩慢向西移動,少數地區還會有冰雹出現,提醒民眾應該注意「暴風雨般的惡作劇」。另外,盲眼龍婆還預言過,2024年醫療領域將有「巨大發展」,可能出現不治之症的新療法,而根據最近的消息證實,來自牛津大學、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共同研發肺癌疫苗「LungVax」,並從英國主要的慈善機構成功募集到了170萬英鎊(約新台幣6883萬元),用於生產3000劑疫苗。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僅3成存活逾5年」 半數骨髓移殖後復發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名,是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今日已有多種藥物可讓患者在無經濟負擔的狀況下使用,舉例而言,異體幹細胞移植前,可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倘若不幸復發,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選擇,醫療團隊仍可為患者搶時間救命。」「我平日身體狀況良好,每天爬山、登高600階,但去年卻突然變得容易疲倦、氣喘吁吁,且腰部、腹部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爾後輾轉到了現任職於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蘇柏旭的門診,經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帶有高惡性度的費城染色體突變。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看似老化、疲勞的症狀,竟然是急性血癌引起,甚至在完成化療後不到半年,就被醫師告知復發,需要接續進行更高強度的化療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六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憶起罹癌期間的心路歷程分享:「考量到自己復發風險較高;且身邊親友的幹細胞都不適合捐贈,每一次的移植都要碰運氣、花時間等待善心人士的捐贈與配對,所以我接受了蘇醫師的建議,在移植前先透過藥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很開心在完成全部治療,並在隔離病房長居兩個月後,我成功在今年農曆年前出院了,終於能夠與一路陪伴我的媳婦、兒子,一起在家中團圓過好年。」「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說明:「發病後的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是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黃泰中秘書長接續說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目前治療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誘導期,以高劑量化療為主,並視基因突變與否加入標靶藥物,把癌細胞殲滅至5%以下、達成完全緩解為目標;第二階段為鞏固期,以殺死剩餘的癌細胞為目標;第三階段則是藉由低劑量藥物避免復發。屬於高風險復發、難治或復發型的患者,則建議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較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多數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後就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但有半數可能在三年內發生復發。因此,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中,治療目標不僅僅是達到傳統的完全緩解,更建議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時間。「只要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變異就建議異體幹細胞移植,此外,若是發生復發、或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有移植的必要性!」,林口長庚血液科主任郭明宗說明:「儘管異體幹細胞移植很重要,但是對於醫師、患者而言,都是一個充滿挑戰且長期的『大工程』。移植前,要先透過高劑量化療殲滅癌細胞,才可接續植入異體幹細胞;植入後,也需住進隔離病房避免感染。為了不讓辛苦白費,醫師往往會在移植前盡可能的協助患者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爭取更長的存活時間、更穩定的疾病控制。郭明宗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種治療方式,且健保有條件的給付相關療程,有機會在不同疾病階段,幫助各種需求的患者,盡可能地爭取更穩定的控制疾病、降低復發風險。舉例而言,在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前,除了高劑量的化療以外,也可以在藉由免疫治療藥物,爭取較高的機率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有望提升移植後的成效。若仍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發生復發,也無須過於恐慌,臨床上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接續使用。鼓勵患者,若在療程期間有任何疑慮或想法,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切莫因為恐懼而放棄治療。
女星昨病死、今復生! 她為宣導子宮頸癌防治出奇招
印度一名女星傳出因子宮頸癌而於32歲之齡驟逝,讓許多影迷相當錯愕,這名女星潘迪(Poonam Pandey)的官方IG帳號2日發布她因罹患子宮頸癌而病逝的消息,印度各大電視台、平面與網路媒體廣為報導。沒想到她3日「死而復生」,她指自己「假死」是為了宣導提高子宮頸癌的防治意識。印度女星驟逝卻復生,原來是宣導子宮頸癌防治出奇招。(圖/翻攝自X)潘迪3日在官方IG帳號發布影片表示「我還活著,沒有因子宮頸癌而死。但很不幸,成千上萬的婦女卻真的是因子宮頸癌而死」,她在影片中強調,子宮頸癌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即可有效預防,及早發現仍可妥善治療。潘迪同時在影片中對那些為她流淚或被她傷害的人道歉,她自知假死是極端作法,但她認為子宮頸癌是女性沉默殺手,需要大家立即關注,潘迪表示,一個名人之死能讓整個國家的新聞、談話節目、自媒體全都聚焦子宮頸癌,對於自己的「『死訊』引發的新聞效應」感到驕傲。潘迪3日在官方IG帳號發布影片表示「我還活著,沒有因子宮頸癌而死。但很不幸,成千上萬的婦女卻真的是因子宮頸癌而死」。(圖/翻攝自IG)這位女星2010年以模特兒出道,隔天她曾許諾若印度板球隊能奪冠將脫衣慶祝而一夕成名,當年印度板球隊果然奪冠,不過她因為輿論壓沒有兌現承諾,前一天,潘迪的經紀人查拉(Parul Chawla)對外「證實」潘迪因為子宮頸癌末期而死,印度媒體當天除了報導潘迪的「死訊」外,也大篇幅討論子宮頸癌的徵兆與防治方法。針對潘迪的做法,印度坊間則是出現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這是「廉價炒作」,但也有人認為潘迪的假死確實讓印度民眾關注到這個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過去就曾指出,印度共有6種最常見的癌症,分別是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肺癌、胃癌和大腸直腸癌。報告指出,在印度,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罹患口腔癌和子宮頸癌有關;而都市化、教育水準的提高及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整體社會經濟地位上升,則與罹患乳癌和大腸直腸癌風險增加有關,儘管印度一些地區的子宮頸癌發病率已有下降,但印度仍占全球子宮頸癌負擔的1/5。印度女星驟逝卻復生,原來是宣導子宮頸癌防治出奇招。(圖/翻攝自X)
「盲眼龍婆」預測2024年7狀況 普丁恐被自己人暗殺
已故的保加利亞預言家「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因曾說出911事件、俄烏戰爭等事件,因此在去世25年後仍受到許多關注。如今即將進入2024年,她曾說出人類在2024年的7項預測,如今讓人期待是否會成真。根據《Astrofame》報導,巴巴萬家對於2024年第一個預感,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被俄羅斯人暗殺。另外她也認為歐洲恐怖攻擊將會增加,她聲稱明年將有一個「大國」進行生物武器試驗或攻擊,還預測恐怖分子將在歐洲發動攻擊。巴巴也曾表示,明年將會出現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她強調了幾個影響因素,例如債務水準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以及經濟力量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她預感到明年將會出現可怕的天氣事件和天災。短時間內發生,可能會引發氣候破壞和輻射水平飆升等問題;高級駭客將直接攻擊電網和水處理廠等重要基礎設施,網路攻擊將會增加,她預測這將導致國家安全威脅。在醫療領域帶來了積極的消息,並表示將有針對包括阿茲海默症在內的不治之症的新療法。她還表示到 2024 年,癌症將得到治癒。另外科技革命,她預見到量子計算將取得重大突破。量子運算正在迅速進步,能夠比傳統電腦更快解決問題,人工智慧將進一步加速。
屈中恆肛門腫脹如高爾夫球 強忍疼痛就醫得知結果驚呆了
金鐘視帝屈中恆和妻子童秀娟(Vicky)育有4名女兒,夫妻倆時常上目分享家庭點滴,婚姻相當幸福。屈中恆日前錄影《聚焦2.0》,透露有次過年帶全家人去澳門玩,自己卻意外罹患肛門瘻管、如坐針氈的不堪過往。屈中恆回憶,當時以為是痔瘡,決定忍耐幾天回國再就醫,沒想到肛門不僅化膿,還腫脹如高爾夫球般大顆,讓他嚇得趕緊向李佩甄的丈夫王祚軒醫師求救,緊急安排手術化解危機,這次經驗讓屈中恆飽受驚嚇直呼:「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屈中恆深耕演藝圈近40年,時常跟隨舞台劇至國外演出,身體依然保養得宜,唯獨有次過年前帶家人去澳門旅遊,因沉迷賭場每天玩通宵,又加上啤酒暢飲不忌口、加速身體惡化,初期以為單純是久坐導致痔瘡找上門,沒想到強忍疼痛回國後,肛門竟開始腫脹、流膿,情急之下找台灣好媳婦李佩甄的老公王祚軒醫師求救,醫師一看便判斷這是「肛門瘻管」,立馬安排手術才讓屈中恆即時得到救治。節目上主持人高文音為防止屈中恆再度久坐,特別安排健身教練到場教學,親自帶領屈中恆「跳跳床」,短短兩分鐘跳床運動就讓屈中恆上氣不接下氣、腿軟扶牆休息,畫面相當逗趣。肝膽腸胃科陳炳諴醫師提醒,飲食偏好油炸、熬夜作息不正常的民眾,要當心肛門口容易細菌感染導致肛門膿瘍,若罹患「肛門瘻管」應盡快就醫,避免惡化引發敗血症,平時也可透過糞便顏色分辨腸道警訊,鮮紅色血便可判斷是肛門出血,黑色血便可判斷是上消化道出血,透過血便顏色判斷身體變化。
美國准了!首款阿茲海默症藥物納醫保 食藥署:台灣最快2025年上市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6日全面批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老人失智症)新藥「Leqembi」,這是首款已證明具有減緩病情發展療效的藥物,有助於阿茲海默症擺脫「不治之症」的印象。因該藥獲批准,美國的公營長者健保「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也把Leqembi選定為保險適用對象。由於患者負擔減輕,估計該藥將普及化。食藥署表示,藥廠已於6月中旬申請銜接性試驗評估,如採加速審查,有望在2025年在台核准上市。Leqembi由日本衛采製藥(Eisai)與美國藥廠百健(Biogen)合作開發。今年1月,該藥獲得相當於臨時許可的「加速批准」,開始在美國國內銷售。Leqembi是一種單株抗體(mAb)藥物,為了去除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蓄積的「β-澱粉樣蛋白」而設計,它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可使認知功能惡化速度減緩27%的療效。美國約有65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Leqembi的治療對象是處於發病前期的輕度認知障害(MCI)及早期患者。每2周靜脈注射一次,藥費每年約2萬6500美元(約新台幣82.9萬元),Medicare的被保險人仍需自行負擔20%、約數千美元的醫療費用,其餘費用則由保險支應。Leqembi在臨床試驗中,有1至2成參與者被發現有輕微的腦溢血和腦水腫,尤其是帶有「APOE4」基因的人風險會增加,因此應該在開始用藥前做檢查;此外,使用活血藥物的人也容易發生腦溢血,需加以注意。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Leqembi適用於早期輕度阿茲海默患者,美國FDA曾核准另一款藥物Aducanumab,但副作用較多,當時引發不少爭議;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指出,通常新藥在美國核准後,約2到3年後有機會在台上市,快則1年半,預估最快2025年引進台灣。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回應,一般藥品審查天數為360天,若為國人生命及健康維護有迫切需求,審查天數可縮減為240天;由於國內尚無阿茲海默症藥物,藥廠可提出加速審查申請,如經審查符合條件且資料齊全,將有望在2025年在台核准。
糖尿病併發重要注意 嚴重恐致全身器官傷害
「最近健康檢查,醫生說我得了糖尿病要好好治療,但是我根本一點不舒服都沒有,最近還常常和朋友出去玩,得了糖尿病會怎麼樣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吳如臻說,電視許多民眾對於糖尿病熟悉卻又陌生,因它遠近馳名、聞之色變,卻又有點神祕,其實糖尿病沒那麼可怕,即使患病也可以好好控制、更可以很簡單有效地預防。糖尿病恐蝴蝶效應 引發全身器官傷害在一百多年前,沒有胰島素及相關藥物,糖尿病可說是不治之症;胰島素是血糖進入細胞的通行證,最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的功能無法發揮,糖分無法進入細胞,最後細胞挨餓,血糖卻過高的狀態,嚴重時,身體會感到飢餓而吃更多、口渴、多尿、體重卻不斷消瘦;過高的血糖,會造成心臟血管、腎臟、神經以及全身其他器官的傷害,長久不治療,更容易罹患心肌梗塞、慢性腎臟病、視網膜病變、傷口不容易癒合、抵抗力變差等等。小小的糖尿病所造成的蝴蝶效應,即使在醫療進步的現代,仍然是不容忽略的健康隱憂。先天加上後天造成 就醫多已引起併發症除了先天因素之外,糖尿病同時也是後天造成的疾病,體重過重、過多含糖飲料會增加身體的負擔,糖尿病會更早上門。糖尿病早期通常沒有症狀,等到就醫的時候,常常已經患病多年,全身的併發症也已經造成。在台灣,成年人每10人就有一人有糖尿病,腎臟衰竭需要長期洗腎的人當中,有一半是糖尿病腎病變造成。預防勝於治療 飲食、運動維持健康生活預防勝於治療,預防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飲食、運動,以及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飲食包括每日規律用餐,選擇均衡的食物;運動可以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分鐘,可選擇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或是任何形式的運動,有動一定比不動好,並避免運動後過度飲食,選擇能夠長久維持的飲食及運動方法。吳如臻提醒,糖尿病出現時往往無聲無息,患病之後可以好好控制卻少見痊癒,如果已經罹患糖尿病,請立即就醫並接受相關的治療。少吃多動,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
海清遭傳「染怪病退演藝圈」 《心居》廢柴老公驟逝成最慘媳婦
出道超過20年的實力派演員海清,過去以《蝸居》和《媳婦的美好時代》塑造好媳婦形象,更有著「國民媳婦」之稱,而她主演的《心居》3月1日起將在中天娛樂台播出,該劇故事主軸圍繞買房壓力、姑嫂鬥法、家庭情感等,劇中海清飾演「最慘媳婦」馮曉琴,老公顧磊是「扶不起的阿斗」,最後還因意外早逝,她上有老下有小,所有家裡的重擔都壓在她身上,還要面對大姑顧清俞(童瑤飾)的刁難,讓網友忍不住替她叫屈「海清在劇中太難了!」,也因人設讓海清在劇中大展精湛演技。張頌文(右)談及在《心居》的角色個性有一部分是從海清身上去借鑒。(圖/中天娛樂台提供)近期海清在採訪中談及過去一年,自己一邊跟身體的疾病搏鬥,還要一邊準備新作品的拍攝,原本有「肩膀韌帶撕裂」,病情卻加重變成「雙側韌帶撕裂」,嚴重程度讓她徹夜難眠,然而海清的這段採訪卻被一些媒體扭曲成她得了「怪病」、「不治之症」,甚至傳出她考慮要退出演藝圈,對於這些不實言論,24日海清的工作室也出面澄清,表明「無藥可醫」、「自曝退出娛樂圈」等內容皆為不實資訊,更侵犯海清的名譽權,並要求這些虛假資訊能停止侵權行為、刪除虛假資訊。而這則澄清一出也讓喜愛海清的粉絲紛紛留言「還等著海清多多拍戲!」、「演藝圈不能沒有海清!」海清受訪時也提到面對工作的壓力以及身體的疼痛,讓她相當痛苦,但仍勇敢面對:「我覺得好像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的話,就好好地體驗這段痛苦」,展現她樂觀的個性,而《心居》同劇演員張頌文在訪問中也提到海清在劇組是開心果,跟她合作相當愉快,更說自己劇中飾演個性開朗的「展翔」,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海清身上去借鑒,從該劇的幕後花絮也能看到海清時常自己加戲,讓劇組笑聲不斷,更獲封「戲精」稱號。這部展現海清多樣魅力的《心居》自3月1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10點在中天娛樂台播出。
國外新藥助79歲血癌患者重獲新生
79歲吳先生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十餘年,多年來使用多種口服標靶藥物,都無法達到疾病緩解,不時因感染、疲累等原因而需就醫治療,去年因吳先生兒子生病,需承擔接送兒子就醫重責,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特別協助他申請國外新藥,服用後疾病獲顯著控制,體力也改善,讓他能好好照顧家人,如今吳先生病情穩定,能自行開車就醫,自在生活。血癌造成症狀 與血球出狀況有關一般來說血癌疾病造成病人的症狀,與其血球出狀況有關。李思錦醫師說明,如白血球異常,就容易感染、發燒、疲累,若血紅素下降,就容易貧血,若是血小板下降,則容易出血。此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會有脾臟腫大的問題,病人會有腹脹、吃不下、食慾不振等相關症狀。血液癌症治療 推陳出新標靶 吳先生罹患的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血癌的一種,目前的治療方式是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主,健保已針對第一代、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給付,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但仍有部份病人無法得到緩解;針對這些無法使用標靶藥物控制的病人,可以使用干擾素治療、化學治療或進行異體骨髓移植。李思錦醫師指出,吳先生是屬於少數使用一、二代標靶藥物效果不如預期的病人,十幾年來陸續更換標靶藥物,都無法達到疾病完全緩解。恰好得知國際藥廠提供第三代標靶藥免費恩慈藥物,就協助準備資料向國外申請,幸運通過審核;吳先生從開始服用新藥,服用半年後,疾病獲顯著控制,體力也變好。癌症正確用藥控制 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李思錦醫師強調,會有病人以為得到癌症就是不治之症,馬上會面臨死亡,但如果找到對的方法,一樣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延長生命。慢性血癌疾病能靠服藥控制,但長期服藥對病人而言很辛苦,因此提醒病人要規則服藥,切勿自行停藥,如果病情已多年緩解,也有機會在醫療監測下進行停藥。
苦命女「倒貼聘金」也要嫁…兒子一出生就被拋棄 渣夫辯:她有精神病
以為是能共患難的天涯淪落人,結果竟被狠心拋棄。中國大陸一名從小苦命的女子,為了與丈夫結婚不惜倒貼聘金也要嫁,怎知丈夫卻在兒子出生後不久拋棄她,讓眾人相當不捨,就連男方的親戚也站出來聲援女子,未料丈夫竟稱妻子有精神病,堅持要離婚。據《搜狐新聞》報導,32歲劉姓女子自幼喪父,與母親、姊姊相依為命,她每日雖忙於農作和學業,但仍認命辛勤耕田、讀書。怎知16歲時母親因疲勞過度患上不治之症,很快就離開人世,這打擊讓姊妹倆不得不輟學,到工廠打工賺取生活費。但命運又對姊妹倆開了影響一生的玩笑,劉姊23歲時與工廠的同事結婚,而劉女則因孤苦一人,導致個性越來越孤僻,不僅夜夜失眠,還懷疑有人要害她,整天獨來獨往、不與人接觸,有時甚至「醒來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事」,最後被檢查出罹患精神分裂症。好在她積極接受治療,讓病情逐漸好轉同時,也累積了一筆存款,之後在27歲時認識了丈夫張姓男子。兩人在媒人介紹下,相互袒露了自己的過去,張男告訴劉女,他2歲和11歲時分別遭遇母親喝藥自殺、父親罹病過世,從此成為孤兒,好在大伯對他視如己出,其他親戚也給了很多幫助,讓他沒有走偏。張男表示,自己從事裝修業,有房子和穩定收入,雖然來相親是因為大伯催促的關係,但他也對劉女動了心,更「不在意她的精神病史」。情投意合的兩人交往6個月就結婚,且劉女「拒絕聘金又倒貼6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6萬)」給張男,怎知兩人兒子出生後不久,張男就把劉女送回劉姊家,還對她們不聞不問、從沒給過一分錢,甚至拒絕劉女見兒子,直到張男大伯把劉女接回張男家,劉女才見到許久不見的兒子,然而,小孩卻因為分離太久,已經不認識媽媽。沒想到,張男回家見到妻子竟一臉不耐煩,還說「為了懷孕停藥」的劉女只要發作就會對他拳打腳踢,當場提出離婚。劉女則反駁產後已經重新服藥,大伯與其他親戚也出面聲援,表示劉女相當正常,但張男離婚心意已決還討價還價,想把劉女索討的聘金及過去家庭支出共10萬砍到5萬元,卻表示這筆錢要等還完貸款才能出,最終毫無共識的雙方選擇打離婚官司。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居「兒癌之冠」 台灣首例細胞免疫治療個案痊癒
對所有的家長而言,家中孩子無疑是心頭肉,但凡受點小傷、生了小病往往都會讓父母自責不已。然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林東燦董事長指出:「台灣每年約有500個家庭被迫與癌症展開長期抗戰,確診的噩耗無疑宣告了孩子的快樂童年畫下休止符,往後數年都需要在冰冷的病房中與病魔奮鬥。林東燦董事長進一步說明,所有兒童癌症之中以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pALL)佔比最高,發生率高達25%,平均每4個癌童就有1人罹病。值得慶幸的是,儘管抗病之路沉重且漫長,但積極採納正規治療,約有80%至90%的癌童可以在完成第一線治療治癒;剩餘10%至20%治療反應不佳、疾病復發的患者,除了副作用較高、容易影響生活品質的異體幹細胞移植,所幸我國已有細胞免疫治療,一次性注射即有望為癌末兒童帶來治癒曙光,而台灣也已經出現首例成功個案。兒童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陳博文醫師表示,癌症是僅次於意外事件、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每年新發癌症的500位癌童中,以新發個案數約125位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最高,進一步檢視疾病類型,更可發現約有8成屬於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主要好發於未滿18歲的兒童,以3歲至5歲之間的兒童為最多數,成人發病的機率則較低。發病後,患者的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全面衝擊癌童身體機能,也因為病程發展快又猛,未及時採納正規治療恐短短幾個月就會造成生命危險,至今仍是造成最多兒童死亡的癌症之首。陳博文醫師提醒,儘管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程發展快速,但初期的症狀卻不典型,民眾容易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撞傷、生長痛等搞混,建議家中兒童出現8大症狀,包含:骨骼或關節疼痛、蒼白疲勞虛弱、淋巴結出現觸壓無痛感的腫塊、皮膚紅疹、莫名發燒、腹脹腹痛、瘀青與流血不止、食慾不佳,應提高警覺,及時帶孩子到小兒血液腫瘤科進行骨髓與血液檢查,爭取更高的治癒機會。面對突如而來的確診噩耗,多數家長只覺得晴天霹靂,部分甚至無法接受罹病事實,往往要諮詢第二醫囑後,才願意面對罹病事實。陳博文醫師鼓勵,確診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後,家長無須過於灰心,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相反的,只要積極治療約有80%至90%患者可在第一線的化療與標靶藥物階段就達成治癒目標。目前治療包含:緩解誘導期、鞏固性治療、維持期治療與中樞神經預防治療,為期約為2年至3年。第一階段的治療主力以高劑量化療為主。待疾病達成完全緩解的目標後,則可調降化療劑量並維持長期服藥以達鞏固治療的成效。此外,所有病人都須接受預防性脊髓腔內化療注射以預防中樞神經的侵犯,而具有費城染色體突變者則可在療程中加入標靶藥物。此外,我國更是已經將微量腫瘤偵測(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簡稱MRD)納入治療指引,在化療期間,可根據癌童骨髓內癌細胞殘存量來調整化療強度,不僅有望視情況降低化療強度、減少副作用,也可以及早為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安排未來的治療方案。兒童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血液腫瘤科周獻堂醫師說,仍有10%至20%的癌童可能因為基因的關係,對化療反應不佳或是容易復發。過往,這些孩子必須完成異體幹細胞移植才有機會控制與爭取治癒。然而,異體幹細胞移植考驗重重,不僅需要先配對到合適的幹細胞,還須要採用遠高於一般化療強度的高劑量化療,才有機會暫時殺滅癌細胞,以利接續植入健康的幹細胞。但這樣的治療容易讓孩子留下永久性後遺症,未來發生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此外,為了避免植入的幹細胞攻擊原本癌童自身的器官,孩子可能需要終生服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時間從2年至3年延長為終生抗戰,癌童餘生可能都暴露於感染的風險中,無論是飲食、外出都有諸多限制,也容易阻礙癌童未來的自我探詢與夢想實踐。周獻堂醫師說,所幸今日已有細胞免疫治療可用!目前臨床上共有兩種方式,傳統的細胞免疫治療,透過大量複製免疫細胞盡可能的增加殺滅癌細胞的機會。另外一種細胞免疫治療會先在免疫細胞上安裝上可以精準找出癌細胞的基因,如同導彈一樣,可以精準殺滅癌細胞,透過一次性治療即有望迎來治癒曙光。更讓人興奮的是,由於治療武器來自於自身,且孩子無須受到更高劑量化療的折騰,日後正常細胞發生病變的機率也較異體幹細胞移植少得非常多。周獻堂醫師也分享,今日國內已有一例成功的細胞免疫治療成功案例,該個案確診時僅有6歲,在進行基因檢查後,便發現其屬於難治型,可預期第一線的化療成效不佳,因此當時很快就為該癌童配對合適的骨髓,然而,直至第一線治療失敗後都沒有配對到合適骨髓。所幸當時已有細胞免疫治療可用,在完成一次性的療程後,該個案成功治癒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疾病穩定控制至今。周獻堂醫師也呼籲,目前免疫細胞治療費用容易對患者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希望政府可以聽見癌童家庭的心聲,藉健保資源支持癌症家庭,以利孩子們可以獲得適切的治療。在有強力治療武器的今日,兒童癌症基金會為了鼓勵癌症家庭不要放棄希望,特別在基金會成立40年與九月兒童癌症關懷月之際,於 9月5日至9月18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17點舉辦《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來敲門時 別怕!越過「白」日「惡」夢後有彩虹》親子共學圖文特展,也邀請剛晉身新手爸爸的黃子佼擔任公益活動大使,黃子佼表示,兒童血癌雖然無法預防,但可以透過了解疾病衛教與治療方式來緩解焦慮感,還能幫助孩子掌握黃金治療期。邀請各位家長帶著孩子們參加親子共學圖文特展,共同輕鬆學習-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常見8大症狀與最新治療方式。
先天小腦發育不全 小橘貓跳踢踏舞模樣爆紅
一名烏克蘭網友領養了先天小腦發育不全的小橘貓,貓咪名叫Phineas,大腦中協調運動的部分沒有發育完全,讓牠走起路來容易搖晃,就像在跳踢踏舞一樣。此疾病雖然為不治之症,但不會痛,也不會隨時間惡化,在飼主的用心照顧之下,Phineas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松菜奈《餘命10年》罹絕症 RADWIMPS操刀主題曲成精神糧食
日本電影《餘命10年》翻拍自熱賣超過65萬冊的人氣愛情小說,由「厭世女神」小松菜奈飾演女主角高林茉莉,「鹽臉男神」坂口健太郎飾演男主角真部和人,其中淒美哀傷的故事劇情,部分來自原作者小坂流加的親身經歷。小坂流加在大學畢業後罹患絕症,雖長年為病痛所苦,依舊致力於執筆創作,並到日本知名出版社「文藝社」自費出版,讓小說《餘命10年》獲得出版發行的機會,卻在2017年校對結束之後離世。《餘命10年》於2020年夏天開始拍攝,並在2021年的初夏殺青,經歷了將近一年的長期拍攝才終於完成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後感動超過200萬人次,拿下28.6億日幣的驚人票房成績。女主角小松菜奈分享如何保持「茉莉」這個角色:「我在拍攝期間也會飾演其他的角色,所以要維持在茉莉的心情是很辛苦的,而且為了角色的需求還需要減重,這些時候支撐著我的就是RADWIMPS創作的主題曲〈うるうびと〉。不只拍攝期間,就連沒在拍攝時也時常聆聽,藉此切換心情,也將自己與茉莉聯繫在一起。」人氣樂團RADWIMPS曾為知名動畫《你的名字》、《天氣之子》操刀配樂及創作主題曲,此次是他們首次負責真人電影的配樂,主唱野田洋次郎分享創作的經過:「這是我們首次為真人電影伴奏,既新鮮又充滿了挑戰。一邊看著電影畫面,要為茉莉、和人以及他們周遭登場的角色添加怎樣的音色,該如何在背後推他們一把等,這些都讓我們傷透腦筋,製作時間長達相當於看了100次這部電影。在所有的編曲結束,最後的和弦結束並完成正式錄音後,我看著畫面眼淚也跟著奪眶而出。」《餘命10年》將於6月10日在台上映。片中小松菜奈罹患數萬人中僅有一人會得的不治之症,被宣告餘命僅剩10年。(圖/車庫提供)
普丁再爆罹癌!臉部浮腫「右手緊抓桌沿不放」…遭疑化療後遺症
俄烏戰爭至今即將屆滿2個月,號稱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不但無法佔領烏國首都基輔,還不得不收攏部隊試圖在頓巴斯(Donbas)孤注一擲,發動戰爭以來最大的會戰。據傳俄軍不斷被「凹單」、甚至整場戰爭爆發的原因,都與即將年滿70歲的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疑似罹患絕症有直接關聯,而最近一段普丁與下屬會談的影片曝光後,此一說法再度掀起熱議。俄國日前公開普丁與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對談的影片,只見普丁臉部和脖子異常臃腫,頭、頸部看起來甚至有些「陷入」到肩膀中,加上他右手緊抓著桌沿不放,兩腳也不時出現抖動,與過去從容自若的形象大相逕庭。就有專家認為,普丁臉、頸部浮腫可能是服用類固醇藥物或接受化療的後遺症,以及因為無法穩定自己的上半身,才會在總共長達15分鐘的對談中,右手全程緊抓桌沿不放。 俄國新聞調查機構Proekt曾指出,普丁在2016年至2020年曾召見一名治療甲狀腺癌醫生35次,另名耳鼻喉專家也曾在這期間拜訪普丁高達59次,認為普丁可能罹癌或是出現不治之症,政治分析師索洛維 (Valery Solovei) 也在2020年透露普丁可能罹患帕金森氏症或癌症。另有專家指出,普丁在片中不只喪失過去的強人形象,甚至數度避開紹伊古的目光,而不是像過去全程緊盯著對方看,加上紹伊古早因戰爭陷入膠著,而被認為是可能被肅清的對象,且紹伊古在上個月才因心臟病一度消失在公眾視野,但如今看來,普丁反而更像是大病初癒的患者。普丁在片中不像過去緊盯著談話者看,甚至會避開對方的目光。(圖/達志/美聯社)此外,普丁在影片中雖讚揚俄軍「解放」馬立波(Mariupol)並包圍烏軍在該地的最後陣地亞速鋼鐵廠(Azovstal),但亞速營士兵卻拍片聲稱「戰鬥還沒結束」,且他們當天又再摧毀1輛俄軍坦克、2輛裝甲車和1輛裝甲運兵車。不過,讓普丁更難堪的是,俄羅斯親克里姆林宮媒體《Readovka》日前意外曝光來自「俄國國防部閉門會議」的俄軍死傷人數,目前已有1萬3,414人陣亡、7,000人失蹤,其中莫斯科號死亡116人、失蹤100人以上,雖然這則報導很快就遭到刪除,但已被許多網友備份轉傳。
無悔照顧病母28年…他嘆「沒有女人願意進家門」 曝媽媽最大心願
在這個養兒防老觀念逐漸淡薄的時代,一名50歲男子無悔照顧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母親長達28年時間,他幾乎奉獻所有青春與私人時間,唯一的願望就是媽媽能多活幾年,但隨著母親病情日漸加重,這個願望已經無法實現,他也因為照顧病母的關係,一直無法實現母親的最大心願:看著兒子成家。綜合陸媒報導,來自中國大陸浙江的曹加齊,每天下午一點都會擺攤賣燒餅,而小小攤位旁的麵包車中,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母親總會在副駕認真看著兒子工作,這樣的生活,曹家母子已經過了數十年。曹加齊表示,母親在45歲確診帕金森氏症,讓當時22歲的他「一下子就長大」,為了盡可能延緩媽媽病情惡化,曹加齊已花費人民幣40多萬手術費(約新台幣181萬)和每月固定數千元的醫藥費。曹加齊透露母親的病情已經來到晚期。(圖/翻攝自微博)但13年前的某天,醫師告訴他「媽媽的時間不多了」,令曹加齊深受打擊,曹加齊表示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媽媽身體變好、多活幾年,雖然明知帕金森氏症是不治之症,且當年替母親診斷的醫師也罹病癡呆,但他心中還是懷抱著這個小小希望,但面對母親「已經步入晚期,腳趾頭向內彎無法伸直,已經完全走不了路」的現實,依然讓他難過不已。為了方便照顧母親,他直接在10坪大臥室中放了「子母床」,好隨時半夜起床幫母親上廁所、喝水、擦口水;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查看母親的狀態,曹加齊表示:「在別人眼裡我媽是個負擔,但每個人都會老,只要有我在,我就會盡力顧好她,我也只能堅強,我媽只能靠我撐著。」曹加齊透露,他深知自己50歲卻沒找到對象,與媽媽有直接關係,畢竟有誰會想嫁進有重病者的家,「沒有女人想進我家門」。曹加齊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母親多活幾年。(圖/翻攝自微博)不過,在曹加齊細心照料下,被評估罹病後最多只能活20年的母親,已經多活了8年,但在他為此感到欣慰之餘,在母親意識還算清楚之時,都會聽到媽媽盡全力慢慢說出:「找個伴,不然我沒了,你就孤苦伶仃了。」這句話總讓不曾為媽媽哭過的曹加齊難過得想要掉淚,當母親的都希望孩子能成家,但對他來說,擁有自己的家庭卻也意味著可能失去媽媽,所以曹加齊表示:「百善孝為先,該盡的責任一定要盡到,這是最起碼的良心。」
5歲兒罹自閉症!母心碎問「這會好嗎?」 5症狀要警覺「把握早療黃金時間」
5歲的小明被診斷為自閉症,媽媽緊張地在門診不斷詢問:「這有可能會好嗎?來得及補救嗎?會需要進特殊班嗎?」醫師表示,自閉症的兒童若適時接受早期療育,腦部發育後的認知、語言、社交等能力皆可能有令人驚喜的成長。呼籲家長無需過度恐慌、甚至為孩子貼上「不治之症」的標籤。讓孩子及早接受適當治療,擁有一個選擇不同人生的機會。衛福部臺中醫院精神科醫師章秉純表示,自閉症的正式名稱為「自閉症光譜疾患」,其成因非常複雜,通常與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及掌管腦部高級功能的楔前葉(Precuneus)相關;也與掌管情緒功能、記憶的杏仁核、海馬迴相關,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腦部狀況。加上人類的腦部不同於其他生物,出生後直到青春期都屬於成長階段。由於兒童腦部尚未發展成熟,個體差異更大,使得自閉症的診斷、治療均必須高度「個人化」,也因而最新的診斷準則中,將傳統的「自閉症」、「廣泛性發展障礙」、「亞斯伯格症」等診斷整合稱為「自閉症光譜疾患」。章秉純醫師指出,現代醫療科學對於自閉症光譜疾患已累積相當可觀的實證研究成果,建議及早接受個人化的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只要把握腦部發展的初期,於學齡前進行早期療育,就如同為發展中的腦部「灌溉」,讓孩子原本落後的部分得以發展,甚至迎頭趕上。為了協助自閉症光譜疾患的兒童,臺中醫院成立「小小蒲公英學園」,由專業兒童早療心理師團隊,以系統化、個人化兼具的方式,與家長共同教育每一個特殊的孩子。讓孩子腦部中,負責社會互動、人際溝通、認知功能的神經元,在成長中得到外界的合適刺激,進而讓孩子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章秉純醫師提醒,若孩子有「察言觀色」、「眼神接觸」、「重複行為」、「暴躁易怒」、「人際關係」等5狀況時,建議家長不妨帶孩子一同來諮詢醫師,了解問題。孩子的人生充滿著無限多彩的可能性,只要適當接受早期療育,自閉症光譜疾患的孩子也可以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星談心/詹雅雯開唱不邀父母原因藏洋蔥 約定歌迷絕不因生病退縮
金曲台語歌后詹雅雯即將在12月25日5度唱進小巨蛋,舉行《一起逃開吧》演唱會。她於3月時宣布罹患帕金森氏症,且左腦中度萎縮,一直以來積極面對病況的她,坦言曾無法面對,「我沒有大家想得勇敢、沒有大家想得堅強,獲知得病後我在家躲了一個月,整個月連垃圾都沒倒。」透露當時自己越來越萎縮,完全不想面對人群,「不知道何時會跌倒往生、不知道會不會哪天呼吸中止,我只知道這是不治之症。詹雅雯準備第五度攻蛋,希望大家不要替她擔心。(圖/寬宏藝術提供)會發現到自己發現身體出狀況,詹雅雯說是在去年小巨蛋開唱時,身體已有異狀且頻繁嘔吐,「我腳指甲全掉光了,全部腳趾只剩下肉的部分,然後碰到什麼就受傷」,但因為成立多年的「感恩志工團」仍有事情要處理,待一切安排妥當後才去就醫。她表示前後前後看了很多醫院,最後到台大時,醫生一看就說一定要住院,但遭到她婉拒,「醫生直接說台大病床沒那麼好喬,如果沒必要我不會要妳住院,我才發現事情嚴重了。」經過一周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我說謝謝後轉頭就走,後來才知道這病症無藥可醫。」雖然坦言「沒有大家想得勇敢、沒有大家想得堅強」,但詹雅雯正向的力量還是鼓勵了不少歌迷。(圖/莊立人攝)確診為帕金森氏症初期後,讓詹雅雯生活模式開始大改變,她透露自己甲狀腺在小時候就因腫瘤切除,對於藥物反應比一般人都大,胃腸也沒辦法消化,「後來變成胃潰瘍,到現在我的胃腸神經都沒辦法排泄,現在都要靠吃藥,因為我沒有代謝功能了。」但醫師告訴她吐的不會是百分之百,殘留的就是養分,如果不吃就會越來越萎縮,「路不轉、人轉,醫生也說沒有做過的趕快去做,不要留下遺憾。」詹雅雯不捨歌迷掛心,連躺在病床看診都心繫粉絲。(圖/葛瑞特音樂提供)詹雅雯說原本沒有計畫要在今年開唱,接到邀約之後考慮許久才點頭答應,「我對於舞台上的一切很在意,希望粉絲平安地來看、平安地回家,還有所有的工作人員也好,不要為我擔心,很怕因為我搞砸了演唱會;但另外念頭想起,我一直都是用正向,來鼓勵大家,鼓勵獨居老人走出來、幫助山上的小孩如果這是最後一場,希望能牽引所有的病友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唱、一起能如陽光般的走出來,我才有了這個主題《一起逃開吧》,逃開的不是我們,逃走的不是我們,走出來後的正能量,讓所有的黑暗逃開。」雖然身體抱恙,詹雅雯表示忘詞也好、失憶也好、斷片也好,粉絲們一定會幫她唱完50首歌,「這是革命情感,他們絕對不會在我生病的時候退縮。」而開唱當天也會有醫護人員在場,以備不時之需。詹雅雯很希望疫情整個過去之後能再帶爸媽出國去玩。(圖/莊立人攝)為方便就醫,詹雅雯已從台中搬來台北,也說自己早簽署了放棄急救跟器官捐贈、拍下對家人最後話語的影片,「但不代表我隨時會走,我30年來都牽引別人走出來,活多久我都沒有遺憾,只希望不要比父母早走。」她說病後有一次年邁的爸爸特別北上來探望她,從來沒有擁抱過她的爸爸,竟然給了她一個很大的擁抱,讓她非常感動。但這次開唱她刻意不邀父母前來,「我不希望他們看到我心疼,因為父母會看到孩子身上隱藏的傷,所以我怕他們看到我是ㄍ一ㄥ住在舞台上的,怕他們會心疼。」詹雅雯認為生病還在家裡待著很浪費生命,而她的愛犬也讓她感覺療癒。(圖/公視提供)詹雅雯透露爸爸身體狀況並不好,但媽媽有可能會去看她的演唱會,「媽媽從來沒有這樣自己搭車,或許她會很勇敢地搭高鐵上來台北」,她回憶雙親退休後,有次帶著他們一起去加拿大玩,「我們是很單純的家庭,跟爸媽出國旅遊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希望未來疫情過後還能夠帶他們一起出國玩。」
知名兩性作家尪患「不治之症」 求醫5年又罹癌!父親心疼喊話她秒落淚
知名兩性作家薇薇23日證實老公「奶爸」的身體自2015年底出現問題,經診斷是纖維肌肉疼痛症,儘管這是不治之症,她仍陪著另一半四處求醫,孰料檢查過程中意外發現丈夫罹患甲狀腺癌,她這5年多來發現,本以為磨合的會是婚後的最大問題,如今竟是面臨另一半的生老病死,「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我仍在其中學習」。薇薇的老公被診斷出有纖維肌肉疼痛症後,又發現罹患甲狀腺癌。(圖/翻攝自薇薇weiisly臉書)據薇薇透露,奶爸不是被說就會聽的個性,還記得在2017年時,老公明明感冒卻堅持北上應酬,回家後不舒服也不看醫生,直到她發現對方在睡覺時很不對勁,才緊急帶他掛急診,確定是腦膜炎,病毒已入侵,「住病房時,奶爸已經沒有清楚的意識」。薇薇認為婚姻本是一門艱深的學問。(圖/翻攝自薇薇weiisly臉書)除此之外,奶爸有纖維肌肉疼痛症的狀況,從外表看似正常,但其實奶爸無時無刻都會感到疼痛,「痛的時候只能吃止痛藥,沒有任何方式可以醫治」,這種病痛起來,脾氣會差到旁人無法理解,但她必須忍受奶爸的所有情緒,偶爾藉由獨自出門散心,試圖理解老公的情緒。薇薇的老公被診斷出有纖維肌肉疼痛症後,又發現罹患甲狀腺癌。(圖/翻攝自薇薇weiisly臉書)所幸奶爸的狀況有所好轉,但爸爸仍非常心疼她,「覺得嫁出去的女兒,一直這麼辛苦(我什麼都沒有和老爸說,但他單單聽到奶爸住院就這樣和我說)」,直到現在,她一想到這句話就會掉淚,而發生過幾次類似經歷後,老公也變得比較會聽她的建議。薇薇坦言,婚姻本是一門艱深的學問,她也還在學習,「雖然中間很多次(差點被病痛)打倒,多想點奶爸的優點,人生就會好過一點XDD」,雖然生活充滿挑戰,但她很慶幸擁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偶爾看到他們的笑容,她就認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打倒自己,要和奶爸一起撐下去。以下是薇薇臉書全文:【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昨天的情緒很複雜,我一向習慣把事情看得很正面。本來奶爸開刀時冷凍切片是良性所以只切一半,那時候我們很開心還開玩笑說白開了!沒想到經過兩三個禮拜,詳細的檢驗報告發現有癌細胞,判定是惡性腫瘤。--一開始,我們也是樂觀的面對,想說還好提早發現只是甲狀腺癌一期,直到奶爸回來和我說,在醫院時,癌症個管師還問他心情如何?安慰他說一些話。然後和我提到有聽了一些衛教和申請重大傷病。我這才發覺好像蠻嚴重的。--結婚的時候,以為最大的問題是兩個人的磨合和相處,從來沒有考慮過生老病死這個問題, 奶爸身體大概從2015年底就出問題,一開始為了纖維肌肉疼痛症我陪他到處看醫生,因為這個病是不治之症,外表看似正常,實際上無時無刻疼痛,痛的時候只能吃止痛藥,沒有任何方式可以醫治。那個時期我每天上網查資料一兩個小時,希望可以查到一線希望能夠改善他的疼痛。這種病痛起來脾氣很差,旁人無法理解,因為他看起來很正常,待在旁邊的我必須要忍受他的所有情緒,再正向的人都會被影響,偶爾我有情緒的時候我就會一個人去走走,離開個半天也好,試圖理解奶爸的情緒。除此之外還要提醒他注意身體健康,那段時間他一直咳嗽因為抽菸的關係早上常常咳了好長一段時間,他的個性不是說就會聽的,畢竟從交往時再到生小孩我都有提到要戒菸,他每次都答應但都沒有做到。直到2017年,他感冒又要跑台北應酬,我勸他不要去,他說吃個感冒藥就好。我那時候腦中閃過覺得這樣一定會出問題,一直和他說吃感冒藥不要喝酒,然後吃感冒藥要用水配。-果然,去完台北他可能有點不舒服卻不看醫生,我千交代萬交代他看醫生都沒理我,直到最後不能走路了,他還是沒看醫生,當天我參加朋友婚宴馬上衝回家發現他在家裡睡覺,我覺得不對勁硬拉他掛急診,醫生診斷時他已經無法走直線,手也沒辦法看準醫生的手指頭來回比對。這麼嚴重急診只安排病床躺著,我詢問狀況醫生說要確實做檢驗才能知道,我說要做什麼檢驗?醫生說抽脊髓液,然後又是一直等,後來我受不了跑去一直問,護士才說要住院才能抽,我問說是沒有病房嗎?護士說有,我就說那就馬上安排病房我們願意住病房,馬上安排檢查。後來確認了腦膜炎,病毒侵入-住病房時奶爸已經沒有清楚的意識,中間更是胡言亂語(幻聽)、然後一直說看到什麼火車經過(幻覺),然後因為不舒服加上那時候還有胃食道逆流,他足足超過五天沒有進食,無論買什麼都不吃。醫生堅持腦膜炎需要採用自然療法,患者本身的抵抗力去對抗,我看著奶爸沒進食到第五天吐到膽汁都出來了,我和醫生說他沒有吃東西根本沒有抵抗力一定需要幫他打針或是做一些事情讓他身體有辦法對抗才行!--醫生禁不住我一直強調和拜託,後來終於換了另一種方式,我老媽那時候也打給我和我說試看看吃粥,第六天奶爸吃的第一樣食物就是我煮的粥,後來逐漸轉好。我老爸那時候看到我說非常心疼我,覺得女兒嫁出去一直這麼辛苦(我什麼都沒有和老爸說,但他單單聽到奶爸住院就這樣和我說)到現在我想到這句話就會掉淚。-奶爸清醒以後自己說要戒菸,不想要再一次躺病床。(無法走路無法正常排尿和上廁所)那時候我就像看護一樣,推坐輪椅的他去外面晃晃幫他擦澡和換尿壺,對有強烈自尊心的他來說應該也是一大折磨。-戒菸也是有好處的兩個兒子以前三不五時感冒就會變成肺炎每次去看醫生,醫生都說要小心兒子氣喘。我那時候就有和奶爸說要戒菸因為即使他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在陽台和廁所抽,小孩還是會被影響。每次感冒都會有很重的呼吸聲,然後都要掛到急診,因為那種呼吸聲真的聽了蠻可怕的。奶爸戒菸以後,兩個小孩感冒都沒有像以前那麼嚴重了 !也沒有很重的呼吸聲了。幾次這樣的經歷以後,奶爸偶爾才會聽從我的建議(是偶爾不是每次)在打貼文的同時其實我哭了,因為真正的辛苦只有自己明白。-曾經我還打電話給醫院的護士詢問說:有沒有病人家屬的組織或協會?因為只有陪伴在病人身邊的家屬能夠知道家屬的心情?那時候我差點要撐不過纖維肌肉疼痛症的陰影。所以前幾年我才會打文章,想要告訴大家你們並不孤單,這種漫長的過程我都經歷過。--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我仍在其中學習雖然中間很多次(差點被病痛)打倒,多想點奶爸的優點人生就會好過一點XDD還好我有兩個可愛樂觀的小孩偶爾看看他們的笑容,我就會活過來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打倒我。
店長消失半個月⋯貓咪咖啡廳變「貓地獄」 食物發霉、幼貓慘死發臭
近年台灣與中國大陸皆掀起寵物咖啡廳熱潮,這些店家都以與可愛貓、狗互動的溫馨氣氛為主打,不過近日四川成都一間瀕臨倒閉的「貓咪咖啡廳」竟被揭發超過半月無人管理,店內飼養的約30隻貓也遭人遺棄,許多貓已經死亡發臭,或是生病奄奄一息。綜合陸媒報導,8月18日四川當地貓咪急救平台和救援組織「和貓住」接獲通報,一名酒吧老闆表示,店面旁邊的一間貓咪咖啡廳已經超過半個月沒有人管理,裡面甚至傳出陣陣惡臭,已經有不少隻貓死去。四川一間貓咪咖啡廳竟有半個月沒人管理,30隻貓無人照顧慘死。(圖/翻攝自微博)「和貓住」派人前往遭投訴的貓咪咖啡廳,並和到場處理的員警一同進入咖啡廳,發現店內由於無人打理,環境相當雜亂,不僅食物早已發臭變質,還有多隻幼貓成為死屍,其他貓則眼口鼻耳有發炎、生病現象。可怕的環境讓救助人員相當痛心,直言「我只有一個想法,牠們會死,真的會死」。四川一間貓咪咖啡廳竟有半個月沒人管理,30隻貓無人照顧慘死。(圖/翻攝自微博)後來「和貓住」工作人員聯繫到貓咪咖啡廳負責人,他則解釋是由於家中老人患上不治之症,所以回家陪伴家人,加上疫情衝擊經營不善,才會留下店面,並交代兼職人員照顧店貓,沒想到竟發生這種情況。經過協商後,「和貓住」將其中10幾隻病重的貓帶出救治,並直接買下幾隻較為年長的貓,將會等待這些貓咪恢復健康後,開放民眾領養,其餘的貓則由貓咪咖啡廳自行處理。
歸鄉創業做自己3/冷凍包一天賣光光 羊二代放棄上市公司工作打品牌拼行銷
在進口羊肉包辦93%的全台羊肉市場裡,台灣本土自產自銷的「豐園牧場蔬菜羊肉鍋冷凍包」,1月初上架首日就幾乎完售。亮眼的銷售成績背後,藏著彰化青農黃建迪及其父黃惠台的養羊故事。身為獨子的黃建迪(被父親黃惠台抱者),一直是家中支柱,很聽父母的話。(圖/黃建迪提供)黃惠台開過鐵工廠與釣蝦場,但都經營不善關門大吉,在友人介紹下轉而養羊,希望兒子回家幫忙。「我原本做機器研磨,常加班、輪班,身體不堪負荷,所以當爸爸說要養羊,我想那就試試看吧!」時年31歲的黃建迪,毅然辭去工作九年的「上銀科技」職務,回鄉和老爸一起打拚。黃惠台認為,做生意比較有前途,因此要兒子黃建迪回家幫忙養羊。(圖/宋岱融攝)2015年,黃建迪剛回彰化時,家裡僅60頭羊,黃建迪覺得規模太小,於是貸款擴建設備,「我擴增羊舍,搭配自動給水系統,用機械式拖網取代人工掃羊糞,讓爸媽輕鬆一點。」為了增進飼養技術,黃建迪到處聽課學習。「以前的羊隻都吃進口牧草和飼料廠的配方,現在我租地自種牧草,並經營養師建議,改用含有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配方。此外,我定期消毒環境,讓牠們較少生病,養殖過程幾乎無需用藥。」豐園牧場種有牧草,長到200公分時收割,讓羊隻享用。(圖/黃建迪提供)針對羊隻的不治之症「山羊關節炎腦炎」(CAE病毒,俗稱羊的愛滋病),黃建迪則以人工餵養小羊,直到3個月大斷奶為止,降低染病風險。大幅改善羊隻飼養環境的黃建迪,更獲行政院農委會評選為「百大青農」。在台灣羊肉市占率僅7%的國產羊中,有7成是「努比亞羊」及雜交羊,黃建迪培育了三百多頭努比亞羊。「紐西蘭進口的綿羊,肉是剃完羊毛後的『廢棄品』,其他國家進口的則是野放山羊,兩者都未經閹割,肉騷味較重。」他表示,他的羊在長到60公斤時宰殺,但羊肉只占約21公斤,所以價格比進口羊肉高多了。為了推廣國產羊的美味,2019年黃建迪決定將原本送去屠宰場、再賣到肉品市場的自家羊,以品牌「豐園羊」在網路上販售羊肉及羊肉鍋冷凍包。豈料,黃建迪推出羊肉鍋的過程歷經波折,「原先合作的加工廠添加雞骨粉,成分裡有我不認識的化學名稱,所以只做200包就不想賣了;還好2020年我認識了不加味精、只用蔬果熬製高湯的新廠商,合作的首批500包,1個月就賣光,證明我的堅持是對的。」帶皮羊肉最受歡迎,沒有腥羶味的國產羊,更是饕客的最愛。(圖/翻攝自豐園牧場臉書)顧客王小姐表示,雖然國產羊肉比進口羊肉貴,但較沒騷味,而且豐園羊的肥瘦適中、口感豐腴,家人都很喜歡。現在黃建迪固定和3家傳統市場店面及兩家餐廳合作,占營業額6成,另外4成則透過臉書及官網等通路販售,他苦笑著說:「目前年營收約150萬元,但還有貸款要還,等於沒賺錢。」不過,拜天氣變冷所賜,去年11月及12月殺了超過40頭羊,比2019年一整年的業績還要好。積極參加各種小農展的黃建迪(左),推廣自家羊肉不遺餘力。(圖/翻攝自SOGO臉書)繼官網、LINE官方帳號在去年11月建置完成後,黃建迪下一步想做LINE貼圖。「除了網路行銷,我覺得要養500頭羊以上,才稱得上『有規模』,比較有機會損益平衡,所以會繼續擴建牧場。未來我還想打造觀光農場,讓大家知道台灣羊的好!」養羊養出興趣的他,還有許多點子要實現!和新廠商合作的「蔬菜羊肉鍋冷凍包」非常受歡迎,才2星期就賣光光。(圖/翻攝自豐園牧場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