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
」 低溫 冷氣團 氣象署 天氣 冷空氣![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84650/sm-cef7e1fa84004b04496d793368668f2d.jpg)
打住不打商!都美建設士林推60億商辦案 曹來春:房市量縮價不變
政府頻頻對住宅打炒房,讓住宅建商避險轉向推商辦案,近期將公開北市士林總銷60億元的商辦案「大河商爵」,興建建商都美建設董事長曹來春認為,美國聯準會日前宣布降息1碼,這是今年降息循環以來第3次調降利率,預計明年還會調降,預期減弱台灣打房力道,市場現況雖量縮,但價格不會往下降太多,應該能維持,對於未來房市仍相當有信心。因近年政府持續祭出一波波打炒房措施,都美建設也將調整推案比重逐步挪移商廠辦的開發,「現在住宅打房,商辦比較不受影響,都更案也影響較小,是政府鼓勵的項目,目前都美推案比重都更住宅和商辦約6:4,每年穩定推出1、2案。」曹來春說。據了解,目前都美建設已送件的都更案有6件,地點多集中在雙北,包括北市華陰街、北投雙全街、延平北路五段、環河南路,以及新北市化成路4200坪廠辦案,還有即將於士林推出的A級辦公大樓「大河商爵」。其中,「大河商爵」士林百齡橋旁,總銷60億元的商辦產品,規劃地上24層樓,達106米高,是在地最高指標大樓,共規劃80户,每坪單價約75萬元,目前預售潛銷中。住宅部分進度較快的是宜蘭礁溪水野路住宅案,預計明年初可推出,基地面積達3500坪的休閒美式莊園,規劃15~50坪1~4房4樓電梯公寓和透天別墅,總戶數126户,每坪均價約36萬元,總銷約12億元,可望吸引台北置產客作為休閒度假宅收藏。展望未來房市,曹來春認為,成交量縮是一定的,房價則不會下修太多,應該能維持,對於未來房市仍相當有信心。曹來春雲林出生,新莊長大,今年7月接棒新莊獅子會第50屆會長,於日前舉辦新莊獅子會授證50週年活動,曹來春代表新莊會捐贈兒癌超音波儀器款項,以及帶領6個輔導分會聯合捐贈輔大醫院「兒童早療感官訓練中心」基金,除慈善捐贈外更有公益義賣和園遊會設攤。曹來春指出,希望透過慈善公益行動與社會各界攜手推動祥和風氣,紀念新莊獅子會授證50週年之時,更要延續「熱忱服務」走向下一個50年,讓歡樂與愛能傳遞到更多角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4646/sm-d496fbd8f03f7db02915de73500195ee.jpg)
菜價降了!葉菜類今「每斤20元起」 農糧署:年節期間供應無虞
2024下半年颱風頻頻擾台,造成中南部蔬菜產地受創,蔬菜批發價更一度飆破每公斤63元,創下歷年新高。此前,農糧署便多次評估表示菜價將於12月中旬回穩,近日可見菜價有下跌趨勢,今(22)日平均批發價降至40.9元,降幅超過3成。葉菜類部分,小白菜、青江菜等零售價更降至每斤20元起。農糧署表示,隨著產地復耕有成,菜價已明顯回穩,預估直到農曆春節前價格穩定、供應無虞。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統計數據,22日台北市蔬菜到貨量1334公噸,雖較前日1394頓為少,但每公斤平均批發價40.9元,是逾月新低價。其中葉菜類價格除地瓜葉每公斤要價68元外,青江菜、高麗菜、大白菜、小白菜等菜種已降至30元以下。不過花瓜果類價格仍偏高,苦瓜每公斤130元、番茄185元、茄子92元。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新莊公有市場廖姓菜販指出,近2週菜量供應趨穩,菜價、尤其是葉菜類價格有感下降,如油菜、小白菜、青江菜、鵝白菜等每斤不到30元,菠菜、A菜、空心菜價格約50元左右。此外,火鍋熱門蔬菜山茼蒿、大白菜每斤約30至40元,高麗菜約35至45元,茼蒿因供應量稍少,每斤約60至70元,建議消費者可用山茼蒿替代。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由於近期葉菜類復耕順利,供應量已銜接上來,菜價已經明顯回穩。至於苦瓜、大黃瓜等瓜果類,因復耕期約需3個月,預計下月供應量會增加,價格則要看供需狀況,但預期農曆過年期間菜價穩定、供應無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84619/sm-66055937878d0761baab2a0302bc66da.jpg)
男子吃不熟豬肉罹患「這症」 竟永久聽損裝電子耳
豬肉還是要確定熟啊!近日大陸深圳一名53歲男子疑似吃了不熟的豬肉,罹患腦膜炎,造成聽力永久受損,最後只能裝人工電子耳。據《南方日報》報導,3個月前,53歲的詹姓男子把冰箱內的菜和豬肉拿出來一起燉來吃,怎料隔天發現頭痛又發燒,還出現肌肉痠痛、寒顫、聽力下降等,走路也變得不穩,甚至會嘔吐。檢查後,詹男因為被豬鏈球菌侵害,得了腦膜炎,醫師懷疑詹男吃了不熟的豬肉,雖然之後腦膜炎的情況好轉,不過詹男的聽力卻無法恢復,只能植入人工耳,現在還在康復中。醫生提醒,細菌性腦膜炎會對聽力造成永久傷害,在處理生肉一定要當心避免細菌感染。疾管局也曾提醒,民眾處理生豬肉時,應戴上手套慎防損傷,如有傷口須徹底治療及妥善包紮,處理時區分生肉及熟食區避免污染,處理後要徹底洗手;豬肉、豬內臟等需充分煮熟後食用。如出現豬鏈球菌感染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時診斷及接受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未來一周2波冷空氣來襲「高山有望飄雪」 這日氣溫才回暖
今(22日)、明兩天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冷,尤其今日中南部日夜溫差大,氣象署也提醒,未來一週台灣將會有兩波冷空氣來襲,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可能出現結冰、霧淞或降雪現象。氣象署指出,今天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也冷,清晨中部以北及東北部低溫普遍只有12、13度,其他地區約14到16度,苗栗以北及宜蘭有局部10度以下低溫發生,白天北部、東北部及東部仍偏冷,高溫約15、16度,其他地區則在18至25度,中南部日夜溫差較大,請適時調整衣物穿著;降雨方面,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雨,大台北平地及澎湖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及金、馬為多雲到晴。氣象署說明,23日起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也在早晚感受到寒意。同時,南方水氣北移,基隆北海岸、東半部、中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亦出現零星降雨。各地氣溫分布方面,北部及東北部在13至18度之間,中部12至19度,南部14至20度,東部15至20度,東南部16至21度,離島地區如澎湖、金門與馬祖分別落在15至18度、10至17度及9至13度之間。到了24日,大陸冷氣團逐漸減弱,氣溫小幅回升,但水氣仍然偏多。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東南部、中南部及竹苗山區也可能出現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則以多雲為主。隨著晚間起水氣減少,桃園以南的天氣將轉為多雲。各地溫度略有回升,北部與東北部15至22度,中部15至23度,南部16至24度,東部17至21度,東南部18至23度,澎湖、金門及馬祖的氣溫則分別為17至20度、13至19度及11至14度。氣象署表示,25日台灣各地大多轉為多雲到晴,僅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氣溫進一步回升,北部及東北部15至24度,中部16至25度,南部17至27度,東部18至24度,東南部19至25度,離島地區的溫度也相對穩定,澎湖17至20度,金門14至20度,馬祖12至16度。不過26日起,東北季風稍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轉涼,影響持續至12月27日和28日。這段期間,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也感受到涼意,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則以多雲到晴為主。各地氣溫略有下降,北部及東北部14至21度,中部14至26度,南部15至27度,東部17至24度,東南部18至25度,澎湖16至20度,金門13至20度,馬祖11至15度;29日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回升。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天氣大多為多雲到晴;30日與31日各地天氣穩定,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僅東半部地區有零星降雨。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指出,未來一週台灣將受到兩波冷空氣影響。第一波大陸冷氣團今天達到最強,台北測站測得13.4度,符合冷氣團標準。明天冷氣團強度將減弱,但因南方雲系北移,各地雲量增多並伴隨降雨,北部氣溫略升,而東部及東南部則有降溫趨勢。氣溫要到週二、週三(聖誕節)才會明顯回升。週四起另一波東北季風將帶來涼冷空氣,預計週五、週六氣溫逐步下降,不排除發展為大陸冷氣團的可能性,需持續觀察。林定宜進一步說明,週四至下週日,冷空氣影響下,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及東南部迎風面地區可能出現局部短暫降雨。此外,今天至明天台灣附近海域風浪強勁,桃園至台南沿海、澎湖、馬祖及綠島、蘭嶼地區可能出現9至10級強陣風,需特別留意安全。他也提醒,明天及週二上午因南方中層雲系進入台灣,水氣豐沛,結合低溫條件,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可能出現結冰、霧淞或降雪現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84608/sm-ba3115073329a5afbbaff935d7a8c07c.jpg)
天冷泡溫泉要小心避免1事 醫示警:恐增加致命危機
隨著大陸冷氣團南下,全台氣溫驟降,不少民眾為了取暖也會選擇泡澡與泡溫泉,然而不少人認為冷熱池交替泡能促進健康,但專家指出,此方式對部分族群可能帶來健康隱患。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於談話性節目指出,冷熱交替泡湯可能影響心血管及自律神經調節,即使他年輕時也難以適應,更遑論中年有三高疾病、高壓工作者及長期服藥者。郭克林強調,身體頻繁進行冷熱溫差劇烈變化,容易干擾心血管神經調節,尤其對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較差的人影響更為顯著,中年以後,若罹患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甚至糖尿病,冷熱交替泡湯將帶來更高風險。此外,他提醒年長者、長期飲酒者、依賴藥物助眠者及高壓工作者,這些族群的自律神經調節功能可能較差,若身體體溫劇烈改變,可能增加致命危機。事實上,衛福部也曾提醒,血管遇冷收縮,造成血管變細,血液在流動時就會增加壓力,因而造成血壓上升,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中風為例,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現象,一定要撥打119,把握黃金期,儘速就醫。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如果選擇泡湯驅寒最好先諮詢個人醫師,還要注意泡湯6個小叮嚀,包括避免吃飯後泡湯,因為吃飯時,若有酒精、麻辣的食物會造成心跳加速,若加上泡湯水溫的刺激,容易增加心臟負荷,建議於飲酒或飯後至少1.5至2小時候再泡湯。泡湯時最好揪團結伴去,避免發生意外,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分,以免泡湯中間水分流失太多造成體內缺水;水的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可一下冷水,一下熱水,避免冷熱溫差大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需要休息一下,不要持續不間斷的泡湯。站穩再起身: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容易造成血壓下降,因此,泡湯後先站穩再起身,以免發生暈倒的危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84552/sm-04629f8e0af3a44ab941618c83737ae4.jpg)
天寒地凍生病人數變多 專業醫提醒做好3件事免受病毒侵擾
近期台灣由於冷氣團襲擊的關係,氣溫可以說是直線下降,非常寒冷。而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發文提醒,建議民眾做好三件事情,這自己可以避免各式病毒的侵擾,畢竟從12月起「好多人生病,候診清單深不見底」。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在FB發文表示,自己在診所中觀察到,自12月以來,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候診清單長達深不見底。其中腸病毒自12月初大規模爆發,雖目前稍有緩解,但仍不容忽視。同時,新冠肺炎的確診數量由於快篩數量減少而難以準確估算,而流感病毒則在近期病例中有所上升,單一夜診期間便出現4例陽性個案。根據疾管署提供的數據,除了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種病原體也持續有陽性檢出,顯示目前正處於病毒齊發的高峰期。面對多種病毒同時流行,張弘醫師特別提醒,病毒傳染力極強,尤其在家庭環境中,一人染病後往往迅速傳染給其他成員,造成全家感染的情況。張弘醫師強調,在這樣的季節裡,保暖是基本的預防措施,而外出時更應佩戴口罩並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4501/sm-f6a13d0f19a0a04aad23526a78b1f78a.jpg)
擺脫行人地獄惡名!政府訂定2050交通零死亡目標 學者籲3面向推動
政府訂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目標,交通部以工程、教育、監理及執法等面向,多管齊下欲擺脫行人地獄惡名。距離零死亡願景尚有25年,學者指出,每年道路死傷逾40萬已非道安問題,成了國安問題,目前正在打一場從「車本城市」轉型為「人本城市」的仗,建議從3大面向推動。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合辦「台灣永續運輸雙齊零論壇」,結合零死亡願景與淨零碳排2大議題,邀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立法委員針對雙願景達標需要做什麼、台灣交通轉型、行人友善街道通用設計等主題開講,盼整合「雙齊零」焦點檢視不足政策。台灣永續運輸雙齊零論壇今邀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還路於民理事廖怡理、立委林月琴、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陳雅雯、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超越遊戲共創夥伴李玉華、人本交通策略師單車盟成員Tauno Kelder輪番開講。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分享如何推動零死亡願景。(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趙家麟指出,零死亡願景已成全球性風潮,不過每次談零死亡都非常沉重,不如換個視野,希望要有什麼樣的城市生活,所謂零死亡願景為建立在道德層面的信念,人人都有權利在城市和社區安全移動,核心精神為任何人因道路交通喪生或重傷,在道德上完全無法被接受,像紐約推動零死亡4年,在2018年交通死亡人數創百年新低。觀察台灣情形,趙家麟說,1997年迄今,台灣與其他國家道路傷亡比較,死亡率20年下降20%,其他先進國家下降150至200%;先進國家是死傷一起降,台灣的A2事故在過去20年則增加400%,狀況嚴重;且2021年台灣道路事故死亡率為日、英等國的5倍;近10年,每年道路事故傷亡超過40萬,這已不是道安問題,而是國安問題。趙家麟指出,零死亡願景與傳統道安有3大不同觀念,現在台灣某種程度認為車禍是意外,但車禍死亡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非現代生活的必然;不全是駕駛,而是道路設計者和政策制定者,應承擔更多責任確保安全,設計若不良,道路會殺人;不是單一專業,而是跨專業、跨部門的整合性任務。台灣問題根源為何?趙家麟提到,政府有本「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是參考美國州公路及運輸官員協會、日本道路構造令及相關文獻,美國的州公路沒行人不需人行道,和台灣許多商業活動和行人的街道相比差很大,現在要將人行道蓋回去,又會去到商家反彈。趙家麟說,去年監察院注意到,台灣道路事故高,是否哪個公部門有疏失?他就提出道路設計規範一開始就用錯,形成後續行人地獄重要原因,要指責哪個單位可能都很難,交通、都計、土木等過去都以車輛為基礎,都在講車輛行為,如今就要從車本城市,改造為人本城市,但「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中仍有許多規範對行人不友善。「2023年是台灣邁向人本城市元年,開打一場從車本城市變人本城市的仗!」趙家麟表示,台灣可從3方面推動零死亡願景,首先是推動零死亡願景的新觀念,邁向人本城市,接著是政府組織需跨域整合,若不踏出這步就很難實現,最後要訂出零死亡願景的執行方法與行動計畫,包括針對死亡和重傷事故做深入個案研究,每年指認各城市10大危險路口與路段改造,將人行環境改善當重大政策推動,積極組織民間路權團體,協助推動相關理念,這部分政府已有在做,但相信政府也要學習在過程中有所調整。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21日合辦「台灣永續運輸雙齊零論壇」,吸引民眾參與。(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林月琴也分享,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現況欠缺完善子法架構,缺乏指導性原則,造成各部會局處權責破碎化;基層普遍缺乏人本交通觀念,成為道路環境改善的根本困境。林月琴說,建議借鏡國際經驗,提升人車路業管理等相關法令規範位階或強度、建立明確的道路分級與統一指導原則、強化基層道路環境安全規劃能量,兼顧安全與地方需求,期待能像國外盤點缺漏架構並補上。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運輸專案研究員、論壇主持人利祐任指出,這場論壇盼延續還路於民遊行聲勢,近一步聚焦運輸部門的永續轉型,其實淨零碳排和玲死亡願景在聯合國SDGs指標中有部分重疊,且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國際許多交通運輸部門都將兩者放一起討論,但台灣較少類似的統整,無論在民間關注度,或者未來政策修法上,能有所助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4500/sm-7a668554415264dc03e1a40edc1e6361.jpg)
冷氣團發威!北部明晨「低溫不到10度」再凍2天 跨年天氣出爐
今天(21日)下午開始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將逐漸轉冷,其他地區入夜後溫度也逐漸下降,中北以北及東北部夜晚低溫約13、14度,其他地區15至17度。氣象署表示,明天(22日)清晨苗栗以北、宜蘭等局部空曠地區低溫下探10度以下,明後天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冷。氣象署指出,明後天(22日、23日)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冷;明天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下週一南方水氣北移,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西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溫度方面,北部、東北部12~18度,中部12~21度,南部13~25度,東部15~19度,東南部16~21度;澎湖15~19度,金門11~16度,馬祖9~13度。下週二(24日)大陸冷氣團減弱,氣溫稍回升,但水氣仍多,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清晨至上午西半部山區及東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象署說明,下週四(26日)起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大臺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預計影響到下週六;29日、30日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回升;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84492/sm-8f8db967002c162584391e50400ce065.jpg)
4縣市「低溫特報」氣溫跌破10度 一路凍到明晚
今天冬至(12/21)中央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氣象署針對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發布低溫特報,21日下午到22 日晚間局部地區可能跌破10度,其中新北市和宜蘭縣亮橙色燈號,為非常寒冷。適逢週末假期,民眾外出務必做好保暖。氣象署表示,由於大陸冷氣團南下,台灣局部地區會出現10度以下氣溫機率,21日下午至22日新北市及宜蘭縣局部地區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要注意防範。低溫特報影響時間:21日下午至22日晚上橙色燈號2:新北市、宜蘭縣黃色燈號:新竹縣、苗栗縣低溫區域橙色燈號(非常寒冷)新北市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黃色燈號(寒冷)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另外,氣象署表示,21日清晨高雄以北及宜花低溫約13至16度,台東及屏東約17至19度,白天高溫北台灣約16至18度,其他地區約21至25度,下午開始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天氣將逐漸轉冷,其他地區入夜後溫度也逐漸下降,北台灣晚間低溫約13至15度,其他地區晚間低溫約15至17度,澎湖整天氣溫16至19度、金門整天氣溫12至18度、馬祖整天氣溫10至13度;天氣方面,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宜花地區及北部山區整天雲量較多,偶有局部降雨,其他地區及澎、金、馬雲量也偏多。冷氣團影響,4縣市低溫特報。(圖/翻攝自氣象署網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84460/sm-a8123de71c6794cec601a8b50b0be361.jpg)
寒假出遊注意!日本腸病毒「單週爆千例」 醫示警:有重症可能性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下降趨勢,惟仍處於流行期,請民眾持續做好手部衛生,尤其近來天氣寒冷,可能影響孩童濕洗手意願。另一方面,醫師提醒,國人常去的日本腸病毒單週增加8617例,疫情較台灣嚴峻,病毒型別也不同,呼籲計畫近期出遊的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接種疫苗。《TVBS新聞網》報導,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表示,台灣流行的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居多,日本則是71型;雖然國內目前尚未有71型重症傳出,但病例數若增加,仍有重症可能性。醫師強調,近期家長若計畫帶孩童出遊,除了提防蘋果症,也要小心感染腸病毒71型,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盡快接種疫苗。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50週(12月8日至12月14日)門急診就診計17,508人次,較前一週(22,279人次)下降21.4%,惟仍高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且處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今年累計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及克沙奇B4型各1例,其中6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皆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4417/sm-490f45b29a3147db479e75481af3af64.jpg)
美PCE增幅降市場轉憂為喜 「三巫日」美股三大指數齊反攻
美股「三巫日」,1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出爐,年增幅2.4%,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5%;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1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則是年升2.8%,低於市場預期的2.9%,與前期持平。PCE力撐美股,道瓊指數跌近196點後上漲498.02點,收42840.26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99.83點,收19572.60點;標普500指數上漲63.77點,收5930.8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71.44點,收4964.91點。美股七巨頭漲跌不一,蘋果(AAPL-US)漲1.88%,收至254.49美元;輝達(NVDA-US)上漲3.08%,收至134.7美元;亞馬遜(AMZN-US)漲0.73%,收至224.92美元;Alphabet (GOOGL-US)上漲1.72美元,收至192.96美元 。微軟(MSFT-US)小跌1%,收至436.6美元; Meta(META-US)下跌1.73%,收至585.25美元和特斯拉(TSLA-US)則下跌最多,3.46%收至421.06美元。通膨數據低於預期,推動美股反彈,化解本週稍早出現的悲觀情緒。當時聯準會表示,由於通膨頑固,將縮減未來的降息幅度。交易員繼續押注聯準會明年1月暫停降息,並增加在3月份降息的押注。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行長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表示,20日通膨數據令他感到振奮,儘管央行採取謹慎立場,但明年利率略為下降,通膨率仍有機會降至2%的目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4400/sm-245bafb17217c01be754014147ea0fea.jpg)
少子化影響!綜所稅申報學前扣除額戶數「降至51萬」創新低
近年來台灣生育率連連下滑,而受到少子化影響,綜合所得稅中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自實施約十年以來,近五年的申報戶數持續下降,根據財政部統計,111年(112年申報)申報戶數已降至51萬戶,創下新低。財政部指出,為減輕國人養育幼兒負擔、鼓勵生育,自101年起綜合所得稅增加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納稅義務人扶養5歲以下子女,每年可列報每名子女2.5萬元扣除額。政策施行後該項扣除額受益戶數年年攀升,從101年之57.4萬戶增至106年達61.6萬戶。然而近年受到少子女化與單身不婚族比例增加影響,申報戶數呈遞減趨勢,109年起已低於60萬戶,占總納稅戶數比重亦降至9%以下,依據本(113)年6月最新公布之綜所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111年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申報戶數降至51.0萬戶新低。財政部說明,納稅義務人性別差距逐年拉近,111年女性占3成6,兩性占比落差已縮小至28.6個百分點。整體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方面,實施第1年為187億元,106年升至203億元,為進一步減輕育兒家庭及中低所得者租稅負擔,107年大幅提高幼兒扣除額為每名子女12萬元,致扣除額達935億元,之後隨申報件數而減少,111年降為762億元。財政部表示,觀察近10年納稅義務人之年齡級距占比,育有5歲以下子女者主要集中在30至39歲年齡層,在103年以前該年齡層占比達7成,之後逐年遞減,111年為58.3%,較101年減少12.1個百分點,占比次高之年齡層為40至49歲,隨晚婚趨勢,該級距占比由101年19.0%明顯遞升至111年32.6%,其餘年齡層近5年占比變化不大,20至29歲平均占7.1%,50至59歲1.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84397/sm-0c866442fd275057b87ed5f91f86727f.jpg)
大陸冷氣團來勢洶洶!「這天」轉濕冷…低溫跌破10度
今(21日)清晨受輻射冷卻影響,氣溫仍低,下午起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氣溫逐漸下降,其他地區晚起亦轉涼。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這波大陸冷氣團來勢洶洶,評估至少要等到下週二(24日)的白天,才會減弱並遠離;下週一(23日),會再搭配南方水氣北抬,乾冷旋即轉為濕冷,高山結冰、下雪機率大大增加!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稍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從乾冷,到濕冷!」新一波的冷空氣,今天下午開始南下,並進一步影響到臺灣的天氣,台南以北到基隆、宜蘭一帶近山空曠地區又將有攝氏10度或以下低溫發生的機會。各地除氣溫明顯下降外;西線地區沿海空曠及離、外島地區也將有9至10級的強陣風發生,風寒效應讓冷更冷。林得恩續稱,這波大陸冷氣團來勢洶洶,評估至少要等到下週二的白天,才會減弱並遠離;下週一會再搭配南方水氣北抬,乾冷旋即轉為濕冷,高山結冰、下雪機率大大增加!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今也在臉書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發文指出,隨著大陸冷高壓分裂中心逐漸減弱消失,昨天來到台灣附近的冷平流強度也跟著趨緩,各地溫度呈現回升的情況,北部、東北部昨天白天高溫回升到17至19度,中部及花東地區高溫來到21至23度,南部則有23至25度,相對再前面兩天的溫度來說普遍都回升了不少,今天清晨台北市的低溫也回升到16.2度,比昨天清晨的低溫高了3度左右,整個冷空氣減弱的情況算是比較明顯一些。不過很快的,今明兩天(21至22日)新一波大陸冷氣團就要南下,吳聖宇表示,目前冷高壓分裂中心正由蒙古逐漸往華北、華中一帶南移,台灣附近的東北季風自下午起將明顯增強,冷平流強度也跟著增加,各地溫度將從下午開始,由北往南逐漸下降,今天晚間到明天就會感受到比較明顯的降溫轉冷的情況。由於冷空氣是下半天才會比較明顯影響,因此吳聖宇預估今天白天北部、東北部高溫16至17度,中部及花東地區高溫21至24度,南部高溫24至26度,除了北部、東北部略降溫之外,其他地方的高溫甚至還有機會比昨天稍為再高一點。明天溫度就會比今天下降許多,北部、東北部白天高溫會降到14至16度,中部及花東地區高溫19至21度,南部地區高溫也會降到22至24度左右。吳聖宇補充,值得注意的是今晚到明天清晨,台南以北到宜蘭一帶空曠地區低溫有機會降到10度或以下,市區的低溫也會降到12至14度之間,高屏、花東空曠地區低溫預估會降到12至14度,市區低溫14至16度,明晚到後天(23日)清晨預估還有一次類似的低溫發生機會,整個溫度逐漸開始回升可能要等到後天的白天之後。天氣方面,吳聖宇說明,今明兩天週末假期水氣集中在底層東北季風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東部一帶,桃園以北到宜蘭、花蓮等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新竹以南到台東一帶雲量較多,但有見到陽光露臉的機會,如果想要不受到天氣影響,假期活動可以往中南部地區安排。各地高山地區今明兩天可能都籠罩在雲霧中,中層的水氣有一些但並不會太多,配合低溫的作用,有發生結冰的機會,至於固態降水出現的機會較低,可能只有部分少數高山區會有些短暫的固態降水出現。吳聖宇續稱,值得注意的是下週一、二(23至24日),因為南海南部有熱帶擾動發展並且往越南沿岸移動,配合冷空氣減弱、中高層風向轉變為偏南到西南風,有些擾動外圍的雲層水氣將會跟著往北飄上來到台灣附近,各地雲量偏多且厚,並且短暫陣雨出現的機會,雨量預報並不大,不必太過擔心,但是包括中南部地區在內,各地都可能會下點雨,先提醒大家要留意,高山地區也可以注意水氣增多後,會不會有些局部冰霰、雪花發生的機會。吳聖宇表示,下週三(25日)南方北上的水氣減少,不過各地雲量仍多,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仍可能有些局部短暫陣雨機會。下週四(26日)微弱鋒面掠過後,另一波冷空氣又將逐漸南下,下週五到週末(27至29日)可能又會是較為偏冷的情況,目前的預報資料對於下週後半的冷空氣強度預估仍有較大的分歧度以及變動性,應該又會是大陸冷氣團等級,後續會不會有所調整還有待觀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84399/sm-1a745c6fa9f597422e185e7df1d75b02.jpg)
38歲女爆瘦「瘋狂網購」竟是罹罕病 醫示警注意6症狀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是一種典型的全身自體免疫疾病,病因至今未明。其千變萬化的臨床表現與多樣化的自體抗體存在為此病的特徵。台北一名38歲的江姓女子近半年來因頻繁發燒、皮膚紅斑及倦怠無力等症狀,加上體重明顯下降,甚至出現躁狂及妄想等精神異常問題。經就醫檢查,確診為紅斑性狼瘡合併中樞神經影響。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的報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賴佩幸近期分享一個病例,台北一名38歲的江姓女子近半年來因頻繁發燒、皮膚紅斑及倦怠無力等症狀,後續更出現巨額網購消費等躁狂症狀,就醫後才發現是紅斑性狼瘡合併中樞神經影響。而江女因忙於小夜班工作,延誤就診,導致確診時間拖延了半年。賴佩幸指出,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多樣化,診斷難度高。此病俗稱「蝴蝶病」,常見於患者臉上出現蝴蝶狀紅斑,但也可能有光敏感、口腔潰瘍、關節痛、腎功能異常及神經系統異常等表現,例如痙攣或精神病症狀。紅斑性狼瘡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與免疫系統異常相關。患者的免疫系統會產生自體抗體攻擊全身細胞,可能引發多重器官問題。此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10倍,尤其多見於青春期至40多歲的育齡女性。衛福部南投醫院也曾說明,紅斑性狼瘡主要是女性的疾病,在美國所有的報告中女性所佔的優勢是78至90%,其好發年齡是11至50歲,尤其是15至39歲為最高峰,也就是生育期間。至於發生率,紅斑性狼瘡盛行率估計約每2000人有1人,但人種與地域之差別很大。SLE約有6%與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溶血性貧血,甲狀腺炎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等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一起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84377/sm-8f71c84f844193c4abeefa074a738ba4.jpg)
冬至冷氣團到!越晚越冷「北台灣濕冷降至10℃」 聖誕節、跨年天氣曝光
今(21日)晨輻射冷卻影響,氣溫仍低,下午起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氣溫逐漸下降,其他地區晚起亦轉涼;桃園以北、台灣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提醒民眾,輻射冷卻影響,氣溫仍低,今(21日)清晨局部地區有10度以下氣溫(黃色燈號)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黃色燈號(寒冷)】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花蓮縣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氣象專家吳德榮今(21日)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中表示,最新(20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21日)起「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氣溫逐漸下降、愈晚愈冷,北台部分平地今晚將降至10度左右,應注意保暖;大台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北海岸、東北部明顯降雨。吳德榮分析,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22日)「大陸冷氣團」籠罩,北台整天冷,中南部早晚冷,西半部晴時多雲,大台北東側、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雨,因夜間「輻射冷卻」加成,明日早晚及下周一(23日)清晨、部分平地將降至10度以下,年長者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保暖、以保健康。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一白天起至下周三(25日)耶誕前後,冷空氣逐日減弱,氣溫逐日漸升。下周一(南海擾動的)中層雲自西方移入,各地雲量增多,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西半部亦有零星降雨的機率;下周二、三西半部轉晴時多雲,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吳德榮指出,下周四(26日)另一鋒面逐漸南下,大台北、東半部轉有局部短暫雨,下周五(27日)鋒後冷空氣南下、氣溫逐漸下降;28,29日冷空氣影響,天氣轉冷;歐(ECMWF)、美(GFS)模式模擬的強度都還在調整,應耐心觀察,30日起氣溫逐日回升,跨年無強冷空氣、天氣偏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84339/sm-51f0d67241213fd4499ee0c9406b27fa.jpg)
周末繼續冷 全台急凍轉濕「這2天低溫探10度」
周末還是冷!明(21日)清晨受到輻射冷卻影響,局部地區可能不到10度,大陸冷氣團將在下半天來襲,全台將再度降溫,而周日和下周一會是最冷的時刻,周一起降雨機率增加,3500公尺高山有機會飄雪。根據中央氣象署,清晨北部、宜蘭近山區,馬祖地區,局部區域接近10度,周日影響北部溫度最明顯,中南部也開始降溫。到了下周一冷氣團加上南方水氣北移,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西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中南部白天感受也偏涼。週日和下周一是最冷時刻。(圖/中央氣象署)氣象署說明,北部及東北部感受寒冷,但周日最冷,高溫低於20度,低溫11至14度,近期留意近山區地區清晨低溫,明晚起至下周一,部分地區接近10度。迎風面區域,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雲多降雨機率較高,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不時飄雨,下周一降雨機率最高。中南部地區白天舒適,夜間寒冷,周六清晨輻射冷卻,部分近山區平地留意接近10度低溫,周日起白天高溫下降,下周一白天高溫接近20度,低溫11至13度,日夜溫差大,下周一山區降雨機率增,平地雲量增;花東地區感受偏涼,周日及下周一,高溫降至18至21度,低溫16、17度,多雲到晴,但周日起雲量變多,降雨機率增。氣象署提醒,此波冷空氣最大影響落在周日和下周一,然而近期清晨各地都冷,請增添衣物注意保暖,高山地區可能路面結冰結霜,活動注意地面濕滑。由於後期溫度仍有不確定性,須持續觀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84297/sm-6e0c47bff6bb2179c099206bba511c23.png)
外銷訂單連九紅!11月接單522億美元 「這3類別」走跌原因曝
經濟部今(20)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統計522.7億美元,年增3.3%,雖然為連九紅,但表現不如預期,累計今年前 11 月外銷訂單達 536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統計處長黃于玲坦言,主因是來自歐洲、東協市場的手機拉貨動能趨緩,資訊通信產品接單失色,拖累整體訂單表現。按主要貨品別觀察,經濟部表示,由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增長,推升電子產品接單成長,年增7.2%;光學器材因電視備貨需求挹注,帶動大尺寸面板接單成長,年增7.0%;但資訊通信產品因手機需求放緩,致年減2.3%。傳統貨品因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增先進製程產能,帶動機械年增6.0%;塑橡膠製品因下游客戶回補庫存,年增4.0%;但基本金屬受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價格競爭激烈,年減6.3%;化學品則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開出影響,年減1.3%。經濟部表示,11月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重為49.8%,較去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主因電子產品廠商的國內生產比重提高,而海外生產比較高的資訊通信產品廠商接單減少。展望未來,經濟部強調,美中科技爭端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挑戰,但隨著高效能運算和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的加速發展,將繼續推動我國半導體高階製程和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此外,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將進一步支持外銷接單增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84280/sm-e5071be9f1ec25f86dca500ce25d3377.jpg)
越晚越冷…5縣市低溫特報「亮黃燈」 明晨恐不到10度
冷颼颼!雖然今天冷空氣減弱,但明(21日)又要降溫,氣象署也針對全台5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局部低溫可能跌破10度,提醒做好保暖措施。氣象署指出,今天白天起冷空氣減弱,北台灣高溫稍回升到17、18度,其他地區高溫可以回升到21至23度。不過明天有另一波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氣溫再度下降,而且越晚越冷,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溫度方面,北部、東北部為14至17度,中部為13至22度,南部為15至26度,東部為17至21度,東南部為17至24度,澎湖為16至19度,金門為12至18度,馬祖為11至13度。5縣市低溫特報。(圖/氣象署)氣象署16時29分發布低溫特報,受到輻射冷卻影響,明天清晨局部地區有10度以下氣溫(黃色燈號)發生的機率,代表「寒冷」,包含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花蓮縣,請注意保暖及日夜溫差,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及用電安全;留意早晚低溫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4161/sm-cd5e13de0d7d53ede158e898c26a4b0e.jpg)
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接種 年滿6個月以上皆可打!明年1/1開跑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期國內流感疫情呈現緩升趨勢,預期中下旬會進入流感流行期,並在春節前後達到疫情高峰。為提升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發揮疫苗最大效益,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至全民接種,民眾只要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年輕流感重症個案 不知自己糖尿病屬高風險可打疫苗疾管署公布,上週有一例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未接種過流感疫苗,12月上旬出現嚴重咳嗽的症狀持續約2、3天,後來發生虛弱無力、意識改變的情況,經由家人送往急診就醫時已意識不清,而且有發燒、血壓偏高的情形。經過檢驗發現,這名個案血糖特別高,在這次就醫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有糖尿病的問題,另外也經急診檢驗發現他有肝腎功能異常。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於急診進行流感快篩後確定感染A型流感,醫師觀察到他呼吸特別費力,而且血壓後來有急速下降的情形,研判已有休克的狀況,因此進行插管、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並且通報流感併發重症,後續檢驗確認這名個案感染型別為A型H1N1病毒株,林詠青醫師表示,個案在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第6天病況改善,並已轉出加護病房,不過可能還需要住院觀察一陣子。若從年齡來看,這名個案並未符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以糖尿病慢性病史來看,事實上這名個案可以接種疫苗來減少重症的風險。林詠青醫師也藉此個案提醒民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有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做健檢不然不易發現,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若有慢性病史其實是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條件的,應盡早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年齡又不符公費? 好消息曝1月將全民接種不過,如果沒有慢性病史、年齡不符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的民眾也不用擔心,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提供年滿6個月以上的民眾進行接種至疫苗用罄為止。曾淑慧發言人表示,經過諮詢會議建議根據目前流感疫情以及疫苗接種情況等評估後,疾管署決定在明年1月1日開始擴大公費流感疫苗全民接種,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者或是持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只要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屆時民眾都可接種疫苗來增強保護力、減少流感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但曾淑慧發言人也提醒,在還未開放全民接種之前,已經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還是應盡速接種,因為從接種到產生保護力大約需要2週左右的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84150/sm-a7f7be5e9ece037271dc212ed05fce37.jpg)
暖暖包不熱了先別丟!譚敦慈教戰「1招起死回生」:續熱好幾小時
冷氣團一波波接力來襲,各式保暖小物也紛紛出籠,其中暖暖包更是寒冬中不可或缺的抗寒法寶,不過暖暖包往往開封數小時後,便會開始降溫。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教戰,只要出動「常見1物」就可幫助暖暖包延長壽命。天氣冷颼颼,許多民眾都會拿出暖暖包禦寒,不過常常用不到半天,暖暖包就會開始溫度下降,發熱效果大打折扣,這時不少人便會將其丟進垃圾桶,但是先別急著丟,只需一個「夾鏈袋」,就能讓暖暖包起死回生。譚敦慈在《健康2.0》節目中提及,由於暖暖包是透過鐵粉與空氣接觸後,產生的氧化反應進而釋放出熱能,因此暖暖包開始失效時,可將暖暖包裝進夾鏈袋裡,再把袋內空氣全都擠出來,接著拉上夾鏈密封,就能讓暖暖包「續熱好幾個小時」,延長暖暖包的使用壽命。此外,譚敦慈也分享,使用過後的暖暖包其實還有用處,像是暖暖包中含鐵粉、活性碳等成分,具有除濕除臭功能,因此可放置在鞋櫃或鞋子內,有助於防潮、消除異味,但建議別將鐵粉取出混入土壤內,否則恐造成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