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肌肉
」莫名下背痛後竟突然「半身癱瘓」!就醫發現這「1病」搞鬼 緊急手術助重新站起
一名72歲退休男性,某日平躺於床上做扭腰擺臀運動時,突感下背部疼痛,2小時後從肚臍下方延至雙下肢,開始出現麻木、無力,並合併解尿困難,立即被送至醫院急診,至急診時雙下肢已經完全無法移動。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 緊急手術治療因病患出現急性下半身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立即安排胸腰椎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第八胸椎至第三腰椎處出現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疑似有潛在的血管異常問題。收治該名病患的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鄭皓中醫師緊急進行第十胸椎至第一腰椎椎板整形手術併血塊清除手術,術後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血塊,並無發現動靜脈畸形或高血管性腫瘤等容易出血之病兆。脊椎血管攝影檢查 無發現脊椎血管病變鄭皓中醫師指出,因手術中沒有發現明確的出血原因,故再安排脊椎血管攝影檢查,檢查結果未顯示任何異常的脊椎血管病變。患者手術後當天雙下肢肌肉力量隨即改善,一週後恢復下床行走,經由復健治療,出院時已排尿正常、能獨立行走,且日常生活恢復完全自理。血塊壓迫脊椎神經相當罕見 常見原因有這些鄭皓中醫師說,自發性脊椎硬腦膜外血腫造成脊髓壓迫的情形非常罕見,文獻上每年約百萬人會有一人發生。常見原因包含病患凝血功能異常,或脊椎動靜脈畸形、血流豐富腫瘤出血所致,但也有將近一半的病患找不到出血原因。典型的症狀為急性且劇烈的背痛,合併神經學症狀的快速惡化,如同上述患者在數小時內雙腳完全麻痺無法動彈。使用抗凝血劑 務必留意異常症狀早期診斷以及盡早開刀移除血塊減壓神經是脊椎硬脊膜外出血合併脊髓壓迫的唯一治療方法。鄭皓中醫師進一步提到,此個案早期就醫,加上及時手術介入,因而恢復良好,能回到正常生活。近年來隨著抗凝血劑藥物的普及,文獻上有越來越多患者的脊椎出血與抗凝血劑的使用有關,提醒使用抗凝血劑的病友務必留意。
一人中風全家瘋?6成照顧者收入受影響 半年內密集復健是關鍵
中風是導致國人失能的主因,對家庭照護與社會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7)日公布最新「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結果,發現僅有37%患者中風後可自行進食、25%能自行洗澡、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同時,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受影響。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患者在中風後一個月內的失能比例達61.2%、三個月是55.58%、半年仍高達51.72%。台灣腦中風學會連立明理事長表示,為了減少中風帶來的沉重負擔,學會多年來持續針對中風的預防以及中風後的復健進行衛教,幫助民眾「遠離中風,減少失能」。台大醫院神經部蔡欣熹醫師表示,約4成患者會在中風後半年出現肢體痙攣,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腦細胞壞死時,運動神經的興奮和抑制失衡,進而導致肢體張力變強、肌肉緊繃和關節活動度受限,也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及成效,照護者也往往要更費力。「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124名中風患者、與221名中風照護者發現,中風後常出現的肢體痙攣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僅有37%患者可以獨立進食、25%能獨立洗澡及更衣、僅17%可以獨立搭大眾運輸或開車、也僅有28%可以獨立行走3到5公尺的距離,多數患者中風後的食衣住行皆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周中興理事長表示,「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次調查也發現,超過6成照護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如遠距工作或輪班,甚至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造成收入減少;另有近5成照護者坦言產生心理疾病或壓力,且因為照護家人影響人生規劃。除了照護的時間成本以外,中風照護的醫療花費也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4成中風家庭平均每個月花費1-3萬元在聘僱看護、購買輔具、尿布、保健食品上,逾3成家庭每個月花費超過4萬元。2018年1月,鍾先生在上班時,被同事告知有嘴巴歪斜、走路靠左偏等症狀,送醫後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且左半邊身體失去知覺。初期無法自己翻身、上下床、飲食或如廁,除了聘僱24小時看護外,上了年紀的父母、乾媽、妹妹也需輪流照顧他,那時他的妹妹一週至少需請假三天,工作跟照護的壓力猶如蠟燭兩頭燒。也因此,鍾先生立志要早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在一週6天的密集復健訓練下,經過3個月的努力,鍾先生出院時能自己拄著四角拐走路、獨立搭公車回診復健,雖然原先的工作回不去,他也努力投履歷應徵,在2019年成功重返職場。但是,左手因肢體痙攣,就算以右手用力扳也無法伸直,生活上無法派上用場,鍾先生自嘲是「單手超人」,因為無法伸直的左手就像「裝飾」,五年多來只能單手過日子。幸好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並搭配規律復健下,現在左手已經能拿起水杯,甚至輔助右手工作。熱心的鍾先生時常在社群上分享經驗鼓勵中風病友,也呼籲病友要調適心態,持續且積極地復健。雖然中風後盡早且持續復健對功能復原有很大的幫助,但此次調查發現不到4成患者持續復健半年以上。蔡欣熹醫師表示,持續的規律復健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若停止復健,患部攣縮可能更嚴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的關節攣縮,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導致簡單的清潔、飲食、穿脫衣服等都變得困難。完整的復健計畫應採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行,非藥物治療是指利用支架、輔具、電敷等常規性的復健運動;藥物治療是口服肌肉鬆弛劑等抗痙攣藥物,但若劑量過低恐效果不足,而增加劑量後可能會嗜睡;手術治療如脊髓神經背根切除術,對全身痙攣治療效果較好,中風後的單側痙攣較不適用此種治療方式。近年新興的肉毒桿菌素治療,為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後痙攣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不過此次調查也發現,僅有2成的患者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治療,是透過抑制神經訊息傳遞物質乙烯膽鹼的釋放,來抑制肌肉活動和收縮。醫師會先評估患者各部位張力及關節活動度,客製化訂定需治療的肌肉與劑量,透過每3-4個月一次的局部注射,對張力過大的上下肢肌肉達到放鬆效果及避免攣縮,且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待肌肉張力減緩後,患者再搭配積極復健訓練,可以先設定目標,鎖定自己在意的一、兩個動作,慢慢有進步,病人也會有成就感。肉毒桿菌素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符合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6個月以上、下肢至少3個月以上痙攣,影響其日常活動如飲食、衛生、穿衣等的患者即可申請給付,治療約3週就有肌肉鬆弛效果;若中風後初期肌肉張力太大,也可考慮自費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注射肉毒桿菌素除了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改善痙攣和增加行動能力之外,也能讓肢體外觀較恢復正常,提升對身體形象滿意度,有助於伸展痙攣的肌肉並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蔡欣熹醫師呼籲,中風後6個月至1年內是治療的關鍵期,此時的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中風半年內可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待亞急性期結束後,將復健重點回歸職場適應或生活自理上,以免過度依賴照護者或家屬。患者若有肢體痙攣症狀可向神經科、復健科諮詢,降低失能風險,減輕照護者負擔並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3類「高風險跌倒族群」曝! 醫示警「這情況」:下盤不穩危險了
69歲政論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在台北市吳興街散步時,意外踢到路邊花圃跌倒,造成頭部直接撞擊地面失去呼吸心跳,經搶救後雖恢復心跳,但仍處於昏迷狀態,目前據傳已接上葉克膜。對此,醫師姜冠宇也列出3類高風險跌倒族群的長者,包括有慢性病使用多重藥物、缺乏運動且下肢肌肉量開始流失,以及有心臟或內耳問題容易眩暈的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昨(4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不管是不是颱風天,只要是成人都要慎防跌倒,因為身體有一定的重量,跌倒瞬間反應未必像青少年這麼好,「跌倒中頭部的影響我想不贅述,好一點腦震盪、運氣差一點就腦出血了,就算腦震盪,後續也可能有水腦症變化,讓長者長期的認知功能更加減退。」姜冠宇也表示,高風險跌倒族群的長者,臨床經驗常見有3類,包括:慢性病使用多重藥物的長者欠缺運動,下肢肌肉量開始流失的長者 有心臟或內耳問題容易眩暈的長者姜冠宇進一步示警,其中第2點要察覺,若走一步超過1.25秒、6秒鐘內無法走完5公尺的距離,就是很危險了。他也補充,即便台灣的輔具產業是很先進的,但是大多數有潛在跌倒風險的長者,仍然沒有使用適當的輔具,或是用的輔具不搭,「這是會增加跌倒機率並增加傷害程度的。這在臨床看到很多,現在我們也看到跌倒確實是可以致命的。」他也提醒,真的跌倒的話,「短時間內我們要注意摔倒之人的意識,包含走路姿勢、言語表達、瞳孔是否異常等等,就算意識清醒也可能是暫時的假象,要過了1天才算數,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的,甚至建議要觀察3天,並在1週之內減少移動,這些不能不慎喔。」
北捷OL被逼讓座「自撞柱子」 醫嘆:睡很飽的長輩無法理解誰才是弱勢
台北捷運近期發生一名OL遭大媽、阿伯逼讓博愛座,女子竟情緒崩潰自撞柱子的事故,這也引起外界關注,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也感嘆,「有些睡很飽的長輩根本何不食肉糜,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需要讓座,上班12小時以上或反應已經累垮的,才是真弱勢」。姜冠宇在臉書指出,早在20年前,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轄下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就曾對工時進行研究,發現長期12小時工作時長的上班族與一般理想上8小時的上班族相比,那些工作12小時的人會在到9到12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出現警覺性降低、疲勞增加、認知功能下降、工作表現惡化或工作速度的減慢,「後續與更多的煙酒不良消費有關,那種上班頭痛需要吃越來越多的止痛藥、胃藥,否則無法上班的,大多就是指這個族群」。姜冠宇表示,10年前《刺胳針》期刊的研究,相較於每週工作40小時,每週工作超過55小時的人,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13%,中風風險增加33%,包含腦出血、中風、高血壓腦病變、心肌梗塞、心衰竭,甚至連主動脈剝離都有,這也讓姜冠宇質疑,「所以到底誰才值得被讓座?未來就算博愛座被取消,該讓座的人也不會變」。姜冠宇認為,他能理解新聞中的女子去撞牆的舉動,「因為她已經累了,這樣無異於逼她走終結站,這是控訴你們根本不把的人家的命當一回事,退休後每天享受健保的方便,別的國家都沒辦法這樣,而且國外長壽指南都說長者要健康,其實應該站起來多走動多運動,政策多為長者建設大眾運輸工具,是叫你們多站多走,訓練你們的下肢肌肉」。姜冠宇也提到,自己會這樣講是因為過往有類似經驗,「以前累到昏睡在公車上,也是有被好事的老阿姨叫起來讓座給長者,如果是今天的我,我會現場吼她:『白目,沒看到我很累嗎?』阿姨,這樣妳看到了嗎?妳以為在積功德,其實在增加業障」,姜冠宇呼籲,博愛座應該要全面取消,且取消之後,更應該正確認知誰要讓誰。
「靜脈曲張」半夜頻抽筋? 中年廚師「靜脈超級膠水」治癒!
一名50歲男性廚師,因工作關係需長時間站立,每天超過八小時,下班總是感到雙腳腫脹,尤其小腿奇癢難耐,讓他忍不住反覆抓搔,引起大小不一的傷口,但這些傷口卻久久不癒,甚至不停潰爛。幾個月前就醫下,才發現原來是「靜脈曲張」惹禍,所幸,最終透過微創的「靜脈超級膠水」手術,大約一個月後,明顯改善症狀,也讓他重拾自信、順利返回工作崗位。「靜脈曲張」導致搔癢 傷口潰爛不癒要當心!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韋良表示,上述患者因在餐廳工作,需要整日久站,長時間下來,導致腿部靜脈瓣膜破損,血液無法正常回流心臟,加上他運動量不足,腿部肌肉力量不夠,因此出現較為嚴重的「靜脈曲張」,也因此容易出現搔癢現象,以及傷口無法復原的情形。賴韋良說明,因「靜脈曲張」為靜脈瓣膜無法癒合,逆流情況下造成表淺血管隆起,才會有像蜘蛛網般的血絲;若是靜脈血管壓力持續上升,患者也會因此感到腿部無力疼痛、腫脹,以及出現皮膚顏色改變、傷口癒合不易的問題。「靜脈曲張」發生原因可能跟遺傳、運動量不足有關,根據研究指出,也可能與賀爾蒙相關,因此女性發生率也較男性高;另外需要久站或久坐職業,也屬於高風險族群,例如空服員、護理師、餐飲業、服務業等等。10分鐘無痛「靜脈超級膠水」 傷口小無瘀青、術後恢復快!治療「靜脈曲張」的方式多元,過去僅有傳統手術,將靜脈曲張血管直接抽掉,麻醉範圍較大,手術時間約1-2小時,雖然可一勞永逸不復發,但大多因需透過鼠蹊部進入血管,傷口較大,術後不僅有瘀青,恢復時間也較長,需兩周至一個月。賴韋良提到, 目前有其他微創方式可改善「靜脈曲張」症狀,包含熱能與非熱能。以熱能的雷射及射頻來說,透過熱能治療,以超音波確認位置,使用麻醉腫脹液,需多次扎針,最後透過導管位置,直接破壞靜脈血管,手術時間約0.5小時,屬於住院手術,術後需穿著彈性襪約一個月,每天至少八小時來維持成效。▲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韋良針對另一種「靜脈超級膠水 」手術,賴韋良特別說明,針對害怕開刀的患者來說,這是可考慮的術式之一,尤其「靜脈超級膠水」屬於生物型膠水,是非熱能治療,僅需局部麻醉,透過導管放置膠水至靜脈,直接進行按壓黏合,需5-10分鐘時間,手術時間大幅縮短,屬於門診治療。因患者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術後無瘀青,也不需穿著彈性襪,可以馬上恢復日常生活,是患者接受度較高的選擇。嚴重恐「血栓」有致命風險! 平時可穿「彈性襪」預防惡化最後,醫師提醒,「靜脈曲張」嚴重程度者,可能會引發血栓,引起局部發炎的靜脈炎,或是回流至肺部,引起肺栓塞,有生命危險,不可不慎,尤其針對腿部傷口久久不癒者,更需謹慎就醫診治。平時民眾可透過抬腿運動,將腿部置高於心臟5-10分鐘,每日做2-3次;同時也經由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等等,增加下肢肌肉力量。若有初期症狀,也可透過彈性襪來降低「靜脈曲張」不適,並延緩惡化;若為初次穿戴,醫師建議可依照鬆緊度,由小腿局部嘗試穿較鬆的彈性襪開始,並進階至大腿,視程度也可選擇褲襪式彈性襪來保護腿部。
睡到一半腳抽筋痛醒! 靜脈曲張不敢開刀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61歲呂女士雙腳靜脈曲張長達15年,雙腳易麻癢、睡到一半發生腳抽筋,臨床分期屬於第四期,且還有痔瘡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孟霖表示,靜脈曲張治療導管器械越來越進步,手術傷口也越來越微創,現今還有新型藥物可協助改善,呂女士經口服藥物與手術雙管齊下,術後恢復良好;若是屬於臨床分期第一型,甚至不需要進行侵入性的手術,口服靜脈用藥數週即可明顯改善。國人1/5靜脈曲張 嚴重恐致肺栓塞死亡靜脈曲張是一個國人常見疾病,盛行率約20%,年發生率約2至3%,該疾患與深部靜脈血栓、周邊動脈疾病甚至痔瘡等疾病皆有一定的關聯性。而深部靜脈血栓又有導致肺栓塞的可能,具有一定死亡風險,不可不慎。靜脈曲張好發於女性,原因包括懷孕、長期維持同樣的姿勢、肥胖、便秘等。除了造成外觀上的困擾,還有下肢皮下靜脈膨出、鼓起,尤其在經過一天長期站立後,下肢會感覺痠脹難忍,甚至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形成靜脈炎、靜脈血栓,皮膚可能紅腫,色素沉著,乃至於靜脈破裂、出血,甚至導致慢性潰瘍,難以痊癒。輕微可靠藥物改善 嚴重者仍須手術治療李孟霖表示,過去對於靜脈曲張的治療,無論是導管器械的進步,或是手術傷口的越來越微創,主要專注在手術技術方面的提升。現今新型藥物不僅萃取自天然的橘子皮,並非化學製藥,與其他各種藥物沒有交互作用,相對安全。三大效果包括促進靜脈收縮、抗發炎、抗水腫,且於國外的研究顯示大約使用2週後能開始出現效果,約2個月其效果達到明顯穩定,甚至有研究顯示使用6個月後效果仍相當明顯。雖然新型藥物是目前所有靜脈相關用藥中證據等級最高的藥物,並陸續得到許多歐美血管或靜脈學會的認證,建議可使用在各期的靜脈曲張患者身上,但李孟霖提醒,這並不代表靜脈相關的手術可以被藥物完全取代。藥物可以改善靜脈曲張症狀,然而對於已經產生嚴重逆流的靜脈血管,目前仍無法將其復原,需藉由手術處理。因此,新型藥物扮演的角色,可以是初期靜脈曲張時的單一治療,也可當作嚴重靜脈曲張時輔助手術的工具,例如改善手術後的併發症,包括術後疼痛或是血腫的消除。除了讓患者有更多治療選項,也能改善患者長期以來的困擾。改善靜脈曲張 日常保養有6招想要預防靜脈曲張或改善靜脈曲張,根據國泰醫院資料建議6訣竅:1有空時,多抬高下肢,讓下肢高過心臟,每天至少半小時。2穿著醫療級的彈性襪,最好在早上未下床前就穿好,以免靜脈腫脹後再穿,效果就不好了。3建議體重過重者減重,以減少下肢負擔,並且避免穿戴太緊的腰帶或上衣。4坐時不要翹二郎腿,以免阻礙靜脈回流。5多做加強下肢肌肉力量的運動,增加血液回流,如走路或游泳。6避免慢性便秘或咳嗽,以免增加腹壓,妨礙靜脈回流。
定期爬山、跑步有助「膝蓋保養」! 台大醫:這樣做才傷關節
有些長者時常會擔心爬山、爬樓梯、跑步傷膝蓋的問題。對此,台大醫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解釋,其實這些動作非但不會傷膝蓋,甚至還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反而是不運動導致的肌少症、骨質疏鬆、肥胖等問題,才真的會傷害膝關節。陳文翔在YouTube頻道《名醫觀點》中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高齡化社會常見的問題,不少樂齡族退休後,都會發現膝蓋卡卡的,而且聽說爬山、跑步或日常上下樓梯會傷害膝蓋,因此不敢運動。但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科學證據顯示,上述動作都不會傷害膝關節。陳文翔進一步說明,以跑步來說,馬拉松不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性,登山對膝關節的影響在於下肢肌力的強度,「只要循序漸進的訓練下肢肌力,反而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尤其是訓練股四頭肌、大腿後肌、小腿肌肉,強健的肌力有助於保養膝關節,因而越爬山越有利於膝關節。」不過他也提醒,如果平常沒鍛鍊下肢肌肉,就突然爬難度很高的山,輕則膝關節附近的肌肉、肌腱、韌帶受傷,重則造成軟骨磨損、導致退化,所以平常就要藉運動來鍛鍊下肢耐力,肌肉支撐力越強,越能減少膝關節的負荷。
10大健身常見問題 健身愛好者必讀!
以下是關於呼吸與肌力訓練的十大問題,希望能給你更多想法。有些問題看起來根本不需要解釋,有些則是很怪的問題,但這些問題都會一直出現。我們開始囉:Q:為什麼訓練的時候我會很想吼出來?A: 2006 年我在 Gold Gym 擔任顧問的時候,新聞上剛好有人在討論訓練時是否要吼出來。當時我跟大家說,有些人在「動作都已經做完」以後才把聲音吼出來,這樣一點必要都沒有,而且看來只是想引起別人注意而已。不過如果吼得有效率,確實會對訓練很有幫助,而且也有研究證實吼出來會讓你更有力量。為什麼呢?吼出來(或大叫)的時候,你的腹壁肌肉會啟動,大幅提升腹內壓和核心剛性。麥吉爾博士說:「大吼能夠有效提升運動表現。」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在 2014 年的一份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論,該研究要求受試者以三種方式抓緊握力器:閉氣、吐氣、以及吐氣時大吼。研究員克里斯.羅德里克(ChrisRodolico)在 WHYY.org 上面的「重訓時大吼的科學機制」(TheScience of Grunting While Weightlifting)一文中寫道:「我們發現大吼會讓力量提升百分之十。」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大吼、大叫、還是發出李小龍的招牌喊聲呢?要看你在做怎樣的動作。李小龍的喊聲很短但很有力,可以讓你打出短時間但強而有力的一擊。帕維爾.塔索林曾說:「呼吸肌群和腹部肌肉用力收縮擠壓空氣,會讓腹內壓提升到最大。這個方法可以大幅提升肌肉張力或力量,大約可以持續一秒鐘。」但如果你在測試臥推最大重量時使用這個方法,可能會有危險。塔索林也說:「臥推持續的時間比出拳還久。如果在大重量臥推時使用李小龍的喊聲,你的力量就無法延續,這時候槓鈴就會像斷頭台一樣壓到你的胸骨。」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如果把氣都吐掉,腹內壓和核心剛性都會下降。所以這時候不要用李小龍的喊聲,而是要在呼吸時吼出來或叫出來,讓你在整個動作過程都維持夠大的腹內壓。誰的大吼最大聲?網球明星瑪麗亞.莎拉波娃(MariaSharapova)最大聲可以吼到 101 分貝。Q:「大口呼吸」到底要多大口?A: 想像你現在要嘗試破背蹲舉個人最佳紀錄,這時候你要怎麼呼吸?首先要專注在核心準備,要讓全身從頭到腳都保持該有的張力。接著往水平方向吐氣,再垂直將氣吸進你的腹部,不過這和抬起胸口的垂直呼吸不一樣。波士頓肌力與體能教練 C.J..墨菲讓學員做到這種呼吸法的辦法,是請他們「用喉嚨的後面來呼吸。13」偉大的路易.西蒙斯(發明了西岸槓鈴的訓練法)建議,訓練者應該要在動作的離心階段之前,先把核心繃緊,再盡可能吸進最多的氣;俄羅斯著名教練伯瑞絲.薛可(Boris Sheiko)則建議訓練者只要吸一小口氣就好,這兩種方法其實都很常看到。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麥吉爾博士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曾經研究肺容積對腹內壓的影響,發現最理想的方式其實是折衷。訓練者吸入肺活量 70% 的氣體時,能夠產生最大的腹內壓。這代表什麼呢?首先,永遠要繃緊核心。第二,執行動作前一定要吸氣。第三,到底要吸入多少氣體才能讓你發揮最大力量,需要經過嘗試錯誤才能知道。墨菲曾說:「我覺得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吸比較大口,有些人則吸一小口就夠了,兩種方法應該都有效。」畢竟薛可和西岸槓鈴訓練出來的運動員,都強壯得不可思議。Q:我舉很重的時候為什麼會頭暈(或是流鼻血,或是感覺頭要爆炸了)?A: 2012 年阿諾盃的觀眾都目睹了神奇又怵目驚心的畫面,當時健力冠軍布萊恩.蕭(Brian Shaw)成功硬舉可怕的 1,073 磅。蕭從地上拉起裝有八個大輪胎的槓鈴時,血就開始從鼻子流出來。而其他人舉起大重量時會頭暈、臉部微血管破裂、甚至昏倒,都是出自相同原因:血壓飆升。只要你關閉聲門,例如在執行伐式操作的時候,血壓會飆升,而緊閉的聲門加上下肢肌肉收縮,體內的壓力就會把血液逼往頭的方向。戰鬥機駕駛就把這個現象運用得淋漓盡致:他們會收緊小腿和大腿,然後緊閉聲門,來對抗急轉彎時產生的 G 力。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強烈的 G 力就會迫使血液衝破大腦和視神經,導致失明甚至昏倒。傑.康薩維是美國海軍戰鬥機駕駛,同時也是紀錄片《速度與天使》(Speedand Angels)的演員。他曾經說:「你必須要學會說 hick 這個字,因為說出這個字的時候,你就做到了緊閉聲門。14」對戰鬥機駕駛而言,這個壓力可以救命;對於訓練者而言,這個壓力會在精彩試舉的最後增添駭人的結果。Q:胸內壓和腹內壓有什麼不同?A:胸內壓指的是胸腔內部的壓力,也就是橫膈膜以上的空間;腹內壓則是腹腔,也就是橫膈膜以下空間的壓力。這兩種壓力都有助於支撐脊椎,胸內壓支撐上背部,而腹內壓則支持腰椎和下背部。Q:我吸進去的氣最後都「跑」去哪裡了?A:一個很常見的迷思,就是吸進去的氣會先填滿肺的底部,然後再往上移動。但實際上你的肺是一個壓力系統,氣體會從高壓處移動到低壓處。也就是說,你在呼吸的時候,氣體會往四面八方移動;但如果體內有一些限制機制的話,例如將軀幹或橫膈膜繃緊,氣體就不會到處亂跑。如果氣體在進入肺部中肺泡較多的部位時遇到阻力,就會停在原地,或移動到肺部的最上方,因為這邊肺泡的密度比較低。Q:重量訓練和漏尿、脫垂有關係嗎?A: CrossFit 這項運動固然一直都有人批評,但 2013 年一部名為「重訓時會不會漏尿?」(Do You Pee During Workouts)的影片出來的時候,整個運動產業都受到很大的波及。在這部影片中,羅利.麥肯南(Rory McKernan)問了許多女性運動員這個問題,而許多人的答案都是「會」。可想而知,許多物理治療師和所謂運動專家就立刻展開無情的炮轟。崔西.施爾(Tracy Sher)是一名物理治療碩士兼肌力與體能教練,她曾經說:「大家必須正視這個問題。」而她後來也在自己的網站Pelvic Guru 上強調:「不要讓漏尿(以及骨盆器官脫垂風險增加)變成一種強度指標!」那麼到底重訓時為什麼會漏尿甚至器官脫垂呢?答案是腹腔內部的壓力太大,超過骨盆底肌所能負荷的範圍。而如果你是因為漏尿或脫垂才發現自己最弱的地方是骨盆底肌,或骨盆底肌在訓練時根本不會用力,就代表你沒有真正學會使用核心。至於解決方法,就是要牢記穩固的核心一定會從底部開始。艾略特.赫爾斯(Elliott Hulse)在 2013 年 3 月 22 日的一部 YouTube 影片中,發明了「把氣吸到蛋蛋裡」的這個說法,喚起很多人對骨盆底肌的注意。你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全力避免壓迫骨盆底的肌肉。有彈性又強壯的骨盆底(騎腳踏車時壓在坐墊上的那 20 條左右的肌肉)對下背部和骨盆健康至關重要。Q:嗅鹽會讓你更強壯嗎?A:有看過電視上 NFL 的比賽中,場邊的球員都會拿著小小的白色東西嗎?他們拿的是含有阿摩尼亞的膠囊,而如果吸入這個氣味,鼻腔和肺部的黏膜會受到刺激,進而引發一種吸氣反射。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指出:「這個反射會改變呼吸型態,促進呼吸流動效率,也可能讓吸入者變得更敏銳。」而吸入嗅鹽確實會讓人的敏銳度大幅提升,因此廣受健力選手歡迎。麥可.T 博士 15(Dr. Mike T)是一位運動生理學家,也是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的成員,他曾經告訴STACK 雜誌說:「阿摩尼亞會提升吸入者的喚醒程度與心跳率等指標,而從整體運動單元的角度來看,你會變得更強壯。如果不考量技巧,單純從力量的角度來看,嗅鹽確實有幫助。可是副作用是精準控制動作的能力會下降,而這可能也是舉重選手不太使用嗅鹽的原因,畢竟舉重的技巧成分比較高。如果你在穿針線之前吸了幾口嗅鹽,真的就只能祝你好運。」這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如果你的運動表現完全取決於力量,嗅鹽在緊要關頭時也許會有幫助;但如果你非常仰賴精準的動作控制,例如你是棒球投手,正試著讓球擦過本壘板的下緣;又或者你是足球選手,試著要帶球越過守門員,這時候嗅鹽可能就會阻礙你的表現。而如果你決定要使用嗅鹽,也不能太常使用,因為用得越多效果就會越不明顯,而如果讓敏感的呼吸道一直受到刺激,也不是一件好事。本文摘選自《健身者、運動員【呼吸訓練全書】》,采實文化出版。
連續腹痛1個月!高中弟「感覺0便意」小腿癱軟 正妹醫曝:恐怖位置長1顆
現在學生課業繁重,常因此忽略身體警訊,總是拖到無法忍受才就醫,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一名16歲高中生因腹痛長達1個月,且兩側小腿越來越無力,經中醫治療後仍沒有起色,只好到兒科就診;不料醫師進行神經學檢查後,發現患者腰部區域麻木,甚至感覺不到便意,驚覺大事不妙,最後果然檢查出腫瘤。正妹兒科醫師唐子涵近日在臉書粉專分享個案,「這幾天,一如往常有個16歲小孩,主訴也是來看腹痛,但在他步入診間時,我發現他走路步態不穩,媽媽說,小孩覺得左上腹痛大概一個月了,合併這陣子兩側小腿也越來越無力,媽媽都帶他去針灸跟推拿,但完全不見起色,甚至越來越無力,推拿師傅請媽媽帶來看醫生」。聽完患者問題後,唐子涵隨即對他進行神經學檢查,「發現雙下肢肌肉力量下降,且整個腰部區域都是麻木的,小朋友說這幾天都沒有感覺到便意」,研判自主神經已受到影響,絕對不只是單純的腹痛,於是她趕緊開立轉診單,請對方立即去大醫院找小兒神經科,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唐子涵透露,經醫院追蹤,透過核磁共振確定少年的胸椎長出腫瘤,導致神經受壓迫,才會出現腹痛、局部麻木等症狀,「小孩已經接受手術治療,詳細的病因要等術後病理報告,才有辦法決定進一步的處置。」醫生提醒,不論大人小孩,若有背痛或腹痛,伴隨身體麻木、失禁、無法緩解的疼痛時,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
42歲男生食豬肉雙腿疼痛 醫照X光:下肢都是蟲!
台中一名42歲泰籍移工因為生食豬肉,竟將「豬肉絛蟲」的蟲卵或幼蟲也吃下肚,結果出現「雙側下肢瀰漫性疼痛」而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男子下肢肌肉有多處異常梭狀白點,確診為「囊蟲病」,轉往醫學中心給藥治療後已大幅好轉。醫師提醒,切勿生食豬肉,以免染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泰國部分地區有生食豬肉的習慣,且是當地傳統菜餚,所以患者在台灣偶爾也會生吃豬肉,但最近卻感到雙腿「整片疼痛」,且無法明確指出位置,雙腳照X光影像竟發現「不明條狀物」,因此研判應是生食豬肉,感染囊蟲病導致。男子的X光片充滿白點,都是寄生蟲。(圖/翻攝畫面)「囊蟲病」(Cysticercosis)又稱囊尾幼蟲病,是由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的幼體(囊尾幼蟲)引起的組織感染,患者吃下未煮熟或冷凍不當之含囊尾幼蟲的豬肉就會致病,一旦豬肉絛蟲幼蟲寄生人體又稱為「豬囊蟲病」。會造成腦部出現神經性的病變,在開發中國家,囊蟲病是最常見的癲癇發作病因之一。幼蟲會寄生於人或動物的心肌、骨骼肌、舌肌、肺、腎、脾、淋巴組織、眼睛甚至腦部等部位,又以寄生於皮下組織及肌肉最常見。張為碩也提到,大多數的囊蟲在宿主的小腸內,經過2至3個月發育為成蟲後,蟲卵或身體的結片會隨宿主的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囊蟲從感染寄生在宿主身上,直到宿主死亡,宿主多半不會有任何症狀出現,但如果囊蟲感染到腦部、眼睛或脊髓,就會引發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可能導致癲癇發作。改善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可以有效地預防囊蟲病,包括將豬肉煮到熟透、配置廁所並且保持清理,以及使用乾淨水源。治療絛蟲病患者對預防囊蟲病散播非常重要。
下肢痛到忍不住求醫 X光下詭異白點曝光
來台工作多年的泰國籍移工「阿迪」,日前感覺雙側下肢出現瀰漫性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忍受,感染科醫師透過X光檢查發現他下肢肌肉有多處異常的梭狀白點,問診得知「阿迪」有時會與同鄉相約吃生豬肉,研判為感染「囊蟲病」,最後轉診至醫學中心治療病情才好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指出,「囊蟲病」(Cysticercosis)又稱囊尾幼蟲病,致病原因就是吃入含有「豬肉絛蟲」蟲卵或幼蟲的食物,其通常寄生於人或動物的心肌、骨骼肌、舌肌、肺、腎、脾、淋巴組織或眼睛、腦部等處,若冷凍不當的豬肉未經煮熟就被吃下肚,極可能就被吃進體內。泰籍移工「阿迪」經X光檢查,發現其下肢肌肉有多處異常的梭狀白點。(圖/亞大醫院提供)張為碩說,泰國部分地區至今仍有生吃豬肉的習慣,「阿迪」來台後偶爾也與同鄉大啖這項當地傳統菜餚,未料日前出現雙腿「整片疼痛」的情況,即便吃止痛藥也無法完全獲得改善,經研判,他疼痛部分不是關節、且X光片呈現雙腿有「不明條狀物」,才斷定是感染囊蟲病。張為碩強調,多數囊蟲被吃進人體後會先寄生在宿主的小腸內,經過2至3個月發育、長為成蟲後,蟲卵或身體的結片會隨宿主的糞便排出體外;但若囊蟲感染到腦部、眼睛或脊髓,則可能引發癲癇發作等嚴重後遺症。提醒民眾應避免生食生豬肉、生牛肉或受汙染的蔬菜、飲水等,尤其要注意切生、熟食的刀具、砧板應分開,避免感染。
以為罹患「漸凍症」!46歲男雙腿緊繃 就醫才知一事惹禍
1名46歲的男子日前因為經常性的頸部痠痛,近來雙腳又感覺緊繃,而且越來越嚴重,連走路都開始一跳一跳的,還以為自己罹患「漸凍症」,急忙就診。醫生檢查後發現他是因為「低頭滑手機」頸部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所幸經由頸椎手術及時解除了男子癱瘓的危機。治療男子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男子是是頸部脊髓病變,雙腿才會感到緊繃、無力;經過核磁共振檢查,證實他是頸椎退化伴隨椎間盤突出(俗稱的長骨刺),讓脊髓受到壓迫而變形。黃啟訓詳細詢問男子的生活習慣,患發現他班時經常需要打電腦,回到家又喜歡低頭滑手機,長期以來都姿勢不良,才會導致頸部椎間盤突出而壓迫到脊髓,經由頸椎手術及時解除了癱瘓危機。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漸凍症和頸部脊髓受到壓迫的表現非常類似。(圖/書田診所提供)黃啟訓表示,人體全身的動作都是由大腦所操控,而頸部脊髓就像連結大腦與四肢間的主電纜線,當頸部脊髓受到壓迫時,會先發生下肢肌肉僵直,起走路來一跳一跳的、無法協調。若不及時以手術排除壓迫,接著就會四肢癱瘓,類似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症),而漸凍症發病3至5年,也會四肢癱瘓合併呼吸衰竭;兩種病有時表現非常類似,但治療方式完全不同。黃啟訓表示,近年由於3C用品普及,低頭族也越來越多,前來求診的頸椎退化相關病病不僅越來越普遍,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研究,低頭時頸部每彎5度就要多承受約5磅(約2.26公金)的壓力,彎曲60度就要承受60磅(約27公斤)的壓力,長期下來很容易導致頸椎長骨刺壓迫神經和脊髓。黃啟訓提醒,想要預防頸椎骨刺的發生,應盡量少當「低頭族」,使用3C時要維持良好姿勢,不要固定同一姿勢太久,最好每30分鐘能起身動一動脖子;若出現頸部痠痛、肢體麻木、甚至影響四肢動作時,應盡快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