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金控
」 吳東進 吳火獅中信金搶親2/吳東進陷兩難「怎向老爸吳火獅交待」封口不回應!辜仲諒起手式引爆話題
新光金及台新金這門婚事,時隔22年,8月22日晚上在仁愛圓環台新金總部大樓裡正式簽定,董事長吳東亮回覆CTWANT記者提問一路走來心境,他堅定地說,「往前看,不回頭看背後!」道出「新新併」決心,也證實沒有成功勸退半路搶親的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台新金控、新光金控於8月22日同一天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兩家金控併購案,並於當日晚間舉行簽約儀式。左為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與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完成換約。(圖/黃威彬攝)為何辜仲諒對新光金勢在必得?與吳東進有何默契承諾?金融界議論紛紛,「若是新新併,即由吳東亮當家;若中信金搶親成功,吳東進被禮遇,新光吳家兄弟之爭最後走到這樣局面,也讓人看了戚戚焉。」金融界高層分析說,富邦金控併購日盛金的「金金併」帶來獲利綜效成績,有目共睹,穩座金控龍頭,對台新金、中信金來說係可仿效,「尤其對中信來來說更為誘惑,成功收購新光金控之後,整體淨值可從第三大金控躍升到超越富邦金控,對中信來金來說,多年來也是在一直尋找合適的併購標得,現在還挺著接到吳家兄長邀請,登門入室,勿錯失良機。」事實上,新光金與台新金談合併一事,一直是金融圈的老戲碼,從2002年首次公開後,雙方就且戰且走,去年新光金經營權大戰期間,創辦人吳東進一派與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結盟吳東亮的「改革派」,更是委託書大戰及文宣戰,直球對決,最後改革派勝出,但吳東進一派並未棄守。今年5月初,金融圈盛傳吳東進邀多家金控「試親」,當時即傳出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對迎娶新光金有意願,也將回到在父親所創設的三三會中與產業界共同為國際經濟交流努力。接著,5月17日,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以法人董事身分重返金控董事會。三個月後的8月19日,台新金與新光金總座聯袂向金管會報告合併案內容;21日,三三會理監事會改選,辜仲諒順利擔任理事;23日,中信金宣布收購新光金。辜仲諒自2006年退出中信金後,蓄積多年實力,如今重磅復出,令金融界同業不敢小覷。對於中信金要搶新光金,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提到自己也有聽到市場傳言,也去接觸中信金大股東,見面討論併購案,「我們和辜家也算是有二代交情,本來上一輩就是很熟的朋友,大家都很熟識,我們有努力在溝通,希望最好能夠大家可以和平共存,不要有這件事」「但很遺憾的是,我很努力說服對方,但能力有限,沒有說服對方。」吳東亮還提到說,「中信金是大哥(吳東進)找來的,他以前也曾找過我談新光金台新金併購(2002年)。」為何辜仲諒沒有接受吳東亮的勸退?「他是接到吳東進邀請,如今卻卡在他與吳東亮兄弟之間,只能說,『能助吳家一個兄弟,也能助中信金與新光金股東權益』,對辜仲諒重返中信金的起手式,有市場熱門話題,炒熱股價,一旦成功娶得新光金,創造更漂亮的獲利成績與股價的話,辜仲諒在金控金融史上再記上輝煌成績。」不過,「心理戰術」已經開打,新光金第五大股東裕鐵,即以公開力挺中信金,稱說「企業選擇合併對象,應該選擇體質好、出價能力高,不是家天下,中信金已公開表達合併新光金的意願,不管就資產規模、經營績效,還是出價能力,對新光金來說,中信金就是國內金控唯一、且最好的合併對象。」裕鐵這一句「不是家天下」也為這場新光金、台新金與中信金的吳家、辜家之爭立下界線,要拉高層級到「公司治理的經營績效比一比」。相關人士也提到,「迄今,吳東進也未親口說他有邀請國泰富邦或中信金來談合併,以常識來看,現在中信金不僅玩真的,而且亮大砲出高收購價,他會不會揹負著如何跟老爸(吳火獅)創辦新光集團事業交待;但台新金提出的換股比例又覺得誠意不足,對吳東進來說是兩難局勢,他近期也未像去年會發出公開聲明表達立場的大動作,顯示還在沉思考慮中。」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前排右)1986年10月逝世,迄今38年,其三子吳東亮(後排左)與長子吳東進(中)從新光金經營權之爭到併購案,受到社會注目。(圖/報系資料)究竟誰能娶得美嬌娘,要等到10月9日新光金股臨會後揭曉,但投資人從8月22日消息正式曝光後,就已開心不已,新光金股價一路爆量大漲,26日一度漲到13.35元、漲幅7%,交易量更是連著兩個工作天各爆出100萬、150萬餘張巨量,台新金股價26日也上漲了3.09%來到20元。「以台新金提出的一張新光金換0.6022股台新金來看,台新金股價漲得愈高,對新光金股東愈有利。」一名熟稔併購案的法律專家分析,「市場現在交易爆大量,感覺是中信金的白馬騎士較多,因為台新金約以12多元的收購價,中信金則是開出約以每股14.55元收購,現在買新光金能為中信助陣,還能賺到價差。」新光金、台新金、中信金因併購案題材,三家金控股價都上揚,新光金更是爆巨量,連著兩個工作天的交易量各超過100萬、152萬張。(圖/報系資料)
三大金控與瑞昱組「新創幫投資聯盟」 楊泮池:引百億資金助產業打世界盃
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今天(1日)宣布,國家新創獎正式與三家金控國泰、富邦、台新以及科技界瑞昱半導體共同合作成立「新創幫投資聯盟」,幫助新創通過不同階段資募挑戰。據了解,除了預計引進百億元投資基金,希望號召更多有意支持新創投資企業共襄盛舉,台灣醫療科技展同日登場的「國家新創獎Demo Day」首度對外開放,吸引逾30多家企業參加。國家新創獎自2008年開始對醫界、學界早期技術進行評估,幫助新創技術價值被看懂、被投資者青睞。15年來,國家新創獎評析超過2500件創新技術,至今協助創業已經有172家,募得總額達232.8億。「國家新創獎Demo Day」1日首度對外開放,吸引逾30多家企業參加,協助生醫界加速新創企業研發突破與市場布局。(圖/生策中心提供)其中種子輪、天使輪就投入超過將近百億;更有12家企業上市櫃,市值已近1500億!顯見國家新創獎已經成為台灣生醫創新募資重要指標。要扶持新創成立公司、甚至上市IPO需要一棒接一棒的投資挹注。國家新創獎與國內金控以及科技夥伴成立「新創幫投資聯盟」。生策中心經營長吳明發今天代表正式簽署推動投資合作協議,包括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富邦金旗下的富邦創投董事長龔天行、台新金控財務長賴昭吟、瑞昱半導體策略長劉彥劭等出席簽署締約,並率投資團隊參與現場11家Demo Pitch,挖掘潛力技術。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同時也擔任新創獎評審召集人楊泮池表示,今天新創幫投資聯盟成立,要幫助國內新創資金庫做大,除了種子/天使輪,也會擴大到 Scale up 募資輪,希望未來更多企業加入,一起參與新創案源的審查、評估,參與投資,共同孵育台灣生醫新創成長。
台新新光金2/兄弟終歸是兄弟「樂見合併案」 力保吳家第三代一席之地
「就感情層面來看,兄弟吵歸吵,終究是兄弟,如果兩家沒談攏外流到他家,可能間接壓縮吳家第三代經營空間,遠遠落後蔡家、辜家。」熟悉金融界高層向CTWANT記者透露,「吳東進辭去金控董,似有倦勤,而吳家四兄弟在金融經營表現應屬吳東亮較能幹,其實乾脆把新光金交給弟弟或許比較輕鬆點。」一家金控高層分析,「金控營運有三條腿,銀行、證券與保險,台新金以台新銀行起家,主要為短期資金,缺乏像壽險收取長年期保費的長期資金,2021年6月底完成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其優點是財務體質算乾淨,沒有亂投資,但缺點就是規模小,保費收入是位居22家壽險的後半段班。」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當年走訪迪化街友人籌措資金,一手創辦台新銀行至今年正好滿30周年,於慶祝會中感性發言一度說到哽咽熱淚盈眶,右為夫人彭雪芬。(圖/黃威彬攝)「新光金的新光人壽強,至少還是與國泰、富邦、中國、台灣、南山人壽並列前六大,但從過去投資宏達電、巴西公債、避險的俄羅斯債等『踩雷』表現與公司治理備受討論。」這位金控高層說,「再看銀行,新光銀規模比台新銀小:元富證券市占率排前五名,比台新證券大。」多位金控高層不約而同地說,「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即可藉此擴大規模。」新光金控2021年獲利224億元,台新金控獲利則為203億元,兩家金控若能合併的話,總資產超過7兆元,躍升國內15家金控前段班的第三大金控,僅次於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還超越中信金(2891)、開發金(2883)。台新金控在2021年6月底,正式完成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交割程序,更加增添金控營收動能。(圖/CTWANT資料照)「吳家二三代在怎麼說都是有強烈傳承創辦人吳火獅的觀念,感情因素來看,兩家金控控股權以吳家為主,現在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合併財力如何還要看,兄弟吵歸吵,終究是兄弟。」另一名資深金融界人士說。該資深金融界人士繼續說,「但新光創辦另兩家族洪家、林家應該更希望新光金有更佳的經營績效,若吳家兩兄弟真沒合起來,和他家合併的話,對新光金吳火獅第三代來說恐較無參與經營空間。」認識吳家的友人則跟CTWANT記者說,「對兩家金控來說要成長的很好辦法就是合併,看蔡家、辜家的作法就可見一般,金控大到一定程度後,因應金融風暴能力也較大,因此吳家身旁友人與小股東看法一致,多是樂見其成,除非吳家自己談不攏,其他金控才有可能機會合作」
台新新光金3/先併先贏「重現新光集團榮耀」 黃齊元:民間自發第三波金改
新光金(2888)、台新金(2887)「一旦強強併,先併先贏,可望重現新光集團榮耀。」金融圈名人、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分析說,台灣市場目前有15家金控,實在過剩,5家金控較為合理。CRIF中華徵信所曾就「金金併」題材做過分析,認為以台灣金融市場規模來看,9家金控公司已經足夠,由資產總額規模來看,國泰金及富邦金屬超大型金控規模,而資產總額超過3兆元的中信金、臺灣金、新光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中華開發金則屬大型金控。儘管金管會4年前曾力推「金金併」,但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離職後,金金併訊息也一併「登出」金融市場,直到疫情帶來新衝擊。「隨台商資金回流、股市波動帶動起來,民間自發性掀起第三波金改,整體可見金融公司『跨界需求』大增,走向『大者恆大,規模很重要』、『整併、拓展海外市場』策略。」黃齊元觀察。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檔,攜手合力透過併購銀行、保險到日盛金控,壯大富邦事業版圖。(圖/翻攝自富邦臉書)富邦金拔頭籌,2021年公開收購日盛金(5820),成為「首樁金金併」。CRIF中華徵信所跟進研究指出,「官股行庫若受到『金金併』風潮帶動之下,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及彰銀也是極佳的組合。黃齊元以富邦金為例,併購對象不分海內外,包括台北、香港、廈門等銀行,為擴大證券市佔率,公開收購以證券為主體的日盛金控,海外保險事業則是買入韓國現代人壽等,資產規模更加壯大,超越國泰金控;中信金以銀行為主體,透過併購美商大都會人壽、台灣人壽等擴大,開發金控也是100%併購中國人壽後,股價一飛而上。黃齊元繼續分析,新光、台新金控的經營績效與規模屬中段班,「長期來看『吳家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台新買了彰銀後,一路走來頗為辛苦,新光人壽本來是前三大壽險,市場競爭備受挑戰,現在排名則是在國泰、富邦、南山人壽之後。」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認為,大者恆大,金控規模要夠大,較能因應全球經濟挑戰。(圖/CTWANT資料照)目前國內市場與中國大陸脫鉤,「在全球大風浪來襲時,金融業經營可能是『短多長空』,建議抱團取暖、跨界戶補,打國際盃,更能勝出與穩健立足。」黃齊元說。黃齊元還說,「以前談合併案,大股東的意見多是一言堂,現在是公司治理時代,有董事會與獨立董事等,雙方展開合併案要有意向、意願,台新、新光金合併能否成為國內前三大金控,還要看綜效提升股東價值與淨值,換股是其中一種合併方式」「國泰、富邦蔡家與中信、開發辜家的規模大,應是去打國際盃與亞洲盃,再併購國內標的較無意義。」
新光金、台新金可望合併? 新光金:仍待討論
金金併又將出現?新光金控19日將加開董事會,專門討論由董事吳東明、洪士琪提出的成立與台新金控合併的研究小組案,董事吳昕達、林伯翰已附議,新光金內部亦傳出「吳東進並未表達反對」,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亦持開放度,所以新光金董事會成案機率極高。由於提案只表示因應市場變化,應成立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研究小組,若成功合併,則雙方總資產將逾7.1兆元,有望超越中信金控,成為國內僅次於國泰金控、富邦金控的第三大金控,18日新光金收盤價10.3元、台新金收盤價19.55元。新光金內部透露,由於吳東進被金管會停職後、辭去新光金董事長一職,吳東進的女兒即新光金控總經理吳欣儒,亦不是新光金董事,現就算吳東進的子女及新光金經營團隊高層有反對意見,恐也在19日的董事會上有些使不上力,但內部的確仍有雜音。據分析,新光金12席董事與3席獨董,其中新光金老臣、亦代表吳東進的新光金董事長許澎仍被金管會停職中,新光三越代表葉雲萬、吳昕達、新柏股份法人代表吳東明與林伯翰、洪士琪都會支持成立研究小組,吳東進方面仍有暫代新光金董事長的新光銀董座李增昌、新誠投資法代吳敏暐、吳東進基金會法代邱德成,及董事蘇啟明、潘柏錚,另有一位是新壽創始老臣吳家錄之子吳邦聲,原本雙方應是五五波,但目前傳出吳東進並未反對,因此吳東進方董事亦可能不會投反對票。但目前不確19日董事會上獨董是否會有反對意見,且因經營團隊可能不同意以此方式進行,明日是否會順利通過,成立合併研究小組,亦仍有變數。且提案中對研究小組成員、是否延攬獨立第三方專家,研究期限等,並沒有具體提案,仍待董事會討論;但內部人士透露,吳東進恐無法再回到新光金經營層,台新金及新光三越等股東又擔心新光金被其他金控併走,因此共同催生此提案,但也不保證所有股東一定都會同意,至少研究看看。
富豪新列傳/富邦金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檔身價近2千億 登上台灣金融業首富
由中華徵信統計的台灣100大集團,在疫情時代動盪下,龍頭首度換人,由橫跨金融、電信等富邦集團以資產總額破11兆元,超越蟬聯30年居冠的霖園集團,富邦金控(2881)受到證券、保險、銀行三大引擎驚人成長的規模,還引來知名英國《經濟學人》注意。與此同時,富邦集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檔以幾近2,000億元身價,在美國《富比士》(Forbes)台灣富豪即時統計中,截至今年1月27日,他們分居第五及第六名,堪稱金融鉅子,在這富豪排行榜上,國泰集團蔡政達、蔡宏圖兄弟與中租辜仲立緊跟在後,其後還有元大馬志玲、國泰蔡鎮宇、台新吳東亮與新光吳東進。台灣金控超強成長力道受到國際知名媒體注意,其中最受矚目就是金融界兄弟檔蔡明忠、蔡明興,攜手坐大富邦集團資產規模逾11兆。(圖/翻攝自富邦臉書)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倆的父親蔡萬才,為霖園集團蔡家第一代,1961年集團成立國泰產險,由蔡萬才負責經營,1992年與國泰蔡家分家後更名為富邦產險,成為富邦集團核心,2001年成立富邦金控。如今富邦已逾60年,一甲子以來橫跨金融、電信等成為綜合性集團,富邦金控(2881)去年獲利逾1,446億元、EPS達12.49元;台灣大(3045)以好速成双、mo幣多、Disney+等獨門方案加速引客,獲利109.9億元EPS為3.90元;富邦媒(8454)創千元股價,單是Q3獲利就超過前年一整年,去年營收也破883億元成長31.5%。1月21日,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出席主持「起家厝」富邦產險大樓危老重建拆除祈福儀式,他手持金錘親觸牆面,祈求人機平安拆除順利。這一錘,也象徵台灣集團新龍頭將邁入下一個里程碑。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帶頭喊出,「NoESG, No Business , No Money , No Taiwan」,成為產業關注ESG領頭羊。(圖/張文玠攝)與富邦集團伯仲之間的霖園集團,目前由創辦人蔡萬霖之次子蔡宏圖掌理,擔任國泰金控(2882)董事長,長子蔡政達擔任董事,與弟弟蔡鎮宇、蔡鎮球都是台灣前50富豪榜單常客。國泰金控在蔡宏圖長子蔡宗翰領軍下,2016年成立「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加速創新變革,去年整個金控獲利也創歷史新高,全年稅後純益達1405.7億元,年成長85%,EPS達 10.32元,賺逾一個股本。其中,身為國內最大的保險公司國泰人壽,去年獲利達1,128.7億元,EPS達19.15元,表現最亮麗。蔡宏圖曾提到,2022年國泰集團成立滿60年之際,「深刻體認一個企業要能夠長久發展,除了自己努力,也要利害關係人一起進步,一個好的企業要兼具『永續表現』與『企業獲利』,才能展現長期競爭力」。「國泰金控不僅要自己好,還希望用集團資產的影響力化為動力,去議合企業,讓全台灣產業一起好,一起永續、減少碳排。」蔡宏圖已喊出「No ESG, No Business , No Money , No Taiwan」,領頭關注ESG議題。元大金二代馬維建(後排左)今年元旦起擔任元大證券董事,與金控董事馬維辰(後排右)兄弟聯手,繼續搶攻台股基金市占率。圖為元大集團2003年歲末旺年會,集團總裁馬志玲(前排)與夫人杜麗莊,後排還有馬維建妻子唐可珊。(圖/報系資料照)以證券起家為營收最主要核心動能的元大金控(2885),去年不僅以每股稅後盈餘2.87元超車中信金,僅次於富邦金、國泰金躋身前三大金控,馬家第二代馬維建也以元大證券董事新身分,於今年元旦重返經營團隊,與擔任元大金控董事的弟弟馬維辰,繼續引領元大金擴大台股基金市佔率。元大金馬家兄弟檔與富邦金蔡家兄弟檔,仍是採取共同參與經營家族創辦事業,在美國《富比士》(Forbes)統計世界億萬富豪榜單中,則是以元大金創辦人、父親馬志玲為主。疫情時代起,受惠台股交易量與金額創新高,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在2021年仍是投資人台股ETF首選,持續擦亮元大金控招牌,馬家資產淨值也增加了224億元,隨擴大發行台股基金投資標的與準備再推新版的投資型保單上市,元大馬家兄弟將再顯身手。
馬大少回歸1/元大金EPS超車中信金躍第三大 馬維建回鍋證券董事掌舵
2022年金控繼續拚獲利、揚股價,虎虎生威!其中元大金控(2885)不僅以每股稅後盈餘2.87元超車中信金,僅次於富邦金、國泰金躋身前三大金控,馬家第二代馬維建也以元大證券董事新身分重返經營團隊,接下來他與擔任元大金控董事的弟弟馬維辰會把元大帶向何方,引發關注。2021年是元大金獲利大豐收的一年,也是多事之秋。5月間元大證董座及副總遭菱光科技控告價購委託書涉嫌共犯,8月金管會出重手勒令停賣4張首推的投資型保單並祭出高額罰款,11月發生駭客入侵「密碼撞庫攻擊」資安事件,都與元大金的核心主業元大證券有關,年底則是給驚奇,「馬大少回來了!」大家所稱的馬大少,即是元大金控創辦人馬志玲的長子馬維建,他以大股東兼元大創投董事身分,從今年元旦起擔任元大證券董事,該屆董事任期至今年5月底。元大金控大股東馬家二代馬維建(後排左﹚與馬維辰(後排右)兄弟倆,近幾年較少公開露面,行事趨於低調。圖為元大集團2003歲末旺年會家族合影,總裁馬志玲與夫人杜麗莊、媳婦唐可姍(後排中)。(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調查,其實馬維建2年多前為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董事長時,即已擔任元大證券董事,但上任5個月後則改派理律法律事務所初級合夥人蘇詠筑出任,蘇現為元大金控法務長。馬維建回鍋元大證券董事會,元大金控對外一律採取低調未說明理由,令外界好奇的是,馬維建為何會選擇此時、董事任期剩不到半年之際回歸。翻開元大證券董事會登記資料,該屆董事共18席,包括馬維建等12位一般董事與6位獨立董事,任期為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馬維建在2019年10月底卸任,睽違2年多後於今年元旦再擔任元大證董事。「馬董回到元大證董事會,一因是去年有兩位董事馬永玲、沈慶光陸續辭任,董事會有2普董、1獨董缺額,加上元大證延續去年台股旺勢,今年更要全力衝刺市占率,更專注推廣『台股基金』相關投資標的商品,因此董事會積極邀請馬董歸隊給力。」知情人士分析說。元大證券購併韓國東洋證券不到一年,2015年第一季已轉虧為盈。(圖/元大金控提供)確實,元大金控以證券起家,元大證去年獲利達232.93億元,對金控整體獲利348.66億元貢獻逾6成,每股稅後盈餘(EPS)達3.89元,其中韓國等10餘處海外據點挹注元大證近2成,為獲利重要動能;發行許多ETF等基金商品的元大投信的EPS則來到8.46元,相當亮麗。「海外投資與併購,都是Victor(馬維建)擅長專注領域,而且鑽研市場趨勢,非常看好今年台股基金發展。」金融界資深主管說。2022年新展望,元大金控表示,金控已發展成具有證券、銀行、人壽、投信、期貨等5大獲利引擎的金控,各有經營重點,其中在龍頭券商元大證券方面,未來將開發更多年輕客層、推動數金業務;對於海外市場,將進行跨境業務的整合,並開發當地利基市場,元大證券會朝發展為亞洲區域型證券機構邁進,包括韓國、香港、泰國、印尼、越南等成熟和開發中市場都有新的策略方向。
前七月獲利 8家金控賺百億
15家上市櫃金控公司公布7月自結數,顯現肺炎疫情衝擊效應漸淡,累計前七個月有八家賺逾百億元,其中富邦金控以稅後淨利507.3億元奪冠、年成長20.13%也居金控第一名,每股稅後盈餘(EPS)4.67元同樣是各金控之冠。富邦金7月稅後淨利134.49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淨利破500億元、年成長逾二成。富邦金表示,主要獲利貢獻來自子公司富邦人壽,總資產首度突破5兆元大關達5兆980億元,合併淨值達4,263億元,總資產及淨值雙創新高,挹注金控母公司總資產達8.97兆元,淨值超過6,700億元,也創下金控成立以來最高紀錄。富邦金指出,富邦人壽前七月累計稅後淨利331.47億元、年成長55%,主要受惠投資收入成長,淨利成長及國內股票市值提升帶動,未實現資本利得增加,至7月底資產規模達4兆2,698億元,投資組合包含國內外股票、債券、不動產等多元組合標的,因看好台股、尤其是長期持有台積電等大型績優權值股。第二名國泰金前七個月累計稅後淨利469億元,年成長也有二位數至12.77%,EPS為3.23元。中信金7月稅後盈餘79.73億元,前七月累計稅後盈餘271.50億元、居金控第三名,EPS為1.34元。中信金控說明,主要來自子公司中信銀前七月稅後盈餘161.34億元的貢獻,雖因疫情受影響,但核心業務仍然維持穩健,存放款業務持續成長,財富管理動能良好。中信金強調,子公司台灣人壽前七月稅後盈餘131.55億,除股利進帳26億元,並有處分股票利得,整體獲利衝高,且負債成本下降,投資部位成長,加上投資收益佳,整體表現亮眼。除三大金控,前七個月稅後淨利破百億元的還有元大金149.41億元、新光金142.53億元、兆豐金144.42億元、玉山金113.72億元及第一金107.66億元。但全體15家金控合計前七月稅後淨利2,280.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357.8億元相較,仍小幅減少3.28%,未能轉正,金控主管認為,接下來的8、9月還有龐大現金股利入帳,累計獲利年成長在第三季轉正,應該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