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壽
」 三商壽 三商美邦人壽 台股 施瓊華 翁肇喜金金併再起2/蔡炅廷與戴誠志同進退? 蔡天贊證實少年仔沒興趣接京城銀
京城銀(2809)在2024年一馬當先,去年大賺62.0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5.59元,大方配3元,跑贏自己及同業,市場驚艷之際竟傳「要嫁人」。一名蔡家友人告訴CTWANT記者,若大股東、72歲董事長戴誠志想退休,51歲副董事長蔡炅廷無意接班,「應該是會同進退!他們向來都是尊重對方,一同做決定。」京城銀行副董事長蔡炅廷為人行事低調內斂。圖為2006年7月21日,台南企銀在京城建設入主改制為京城銀行後,慶祝台北分行開幕,中為其父親京城集團董事長蔡天贊,右為時任京城銀行董事長王全喜。(圖/報系資料)從高雄建設起家的京城集團董事長蔡天贊,十九年前入主台南企銀(京城銀行前身)四年後,蔡天贊邀請友人戴誠志出任京城銀董事長,與擔任副董事長的蔡天贊長子蔡炅廷組成「戴蔡雙搭檔」,營收獲利逐年增加。戴誠志父親早年開設玻璃工廠,他繼承父業改開貿易公司賣玻璃,以薄利多銷、一個客戶、二個客戶慢慢攢進,月營業額從十幾萬元成長到千萬元年營收破億,後來更跨入投資圈,在以自己能夠承受多少風險判斷基礎下,穩紮穩打積累數十億身家,連外資圈人士都折服。蔡天贊跨入銀行業時,擔任誠泰銀執行董事的戴誠志,正好花了三年將虧損累累的誠泰銀調整體質並順利嫁人,在他操盤下,誠泰銀行換股併入新光金,這樁以每股28.2元、高於淨值近一倍的價格併購案,創下當時最貴的合併紀錄,戴誠志在金融圈立下戰績。因此,2009年戴誠志擔任京城銀董事長,再次當「銀行人」,為京城銀辦私募時,不但自己掏腰包認股,外資圈大咖前高盛投資銀行亞洲區副董事長宋學仁也參一腳。「戴誠志對併購案一直都不排斥,可以被公司併購,也可以併購別人的公司。」一名金融圈高層分析說。戴誠志迄今,個人持股超過7%,其對國際金融局勢的布局與觀點,深受持股達三成的好友蔡天贊倚賴。戴誠志曾多次公開透露自己經營企業的觀點,「合併對台灣的金融業是加分」,無論是合併他人或是被併,「企業就是要創造自己的價值」,因此他就有說過全台灣的金融機構,有機會,他都會去談。在他入主京城銀四年後,京城銀一度傳出要與國票金、安泰銀併購、與三商美邦人壽合組金控等,皆未成功,三商壽十年來對京城銀持股也從近10%減持到3.51%。事實上,戴誠志的夫人余美玲是三商壽大股東三商行旗下三商家購大股東,「今年還買下日本股份,持股大增到20%。」此外,七年多前,戴家買下台灣紙業大股東持股,順利取得經營權後於2020年6月下市,儘管此案鬧得沸沸揚揚,現交由女兒戴頌雯擔任董事長,台灣廠區也轉型經營化工及化學品事業。京城銀行昔日原有意與三商美邦人壽合組金控,如今京城銀獲利與配發股利再創新高,圖為擔任京城銀15年董事長戴誠志。(圖/翻攝自京城銀行臉書)至於當年蔡家入主京城銀,外界盛傳蔡天贊為要讓學經濟工程的長子蔡炅廷到金融業闖闖,擁有自己的舞台。對此一說法,蔡炅廷曾否認,「我還在學,沒有那麼大的企圖心!」如今,在京城銀歷練近二十年,仍無意接下董座一職,就連老爸蔡天贊也直言:「少年仔沒興趣,不勉強他了。」「蔡炅廷是一位熱善好施的企業人,對金融專精,在京城銀也相當投入,很認真,長期以來和董事長(戴誠志)合作無間,戴董看重蔡副董的想法,他也尊重戴董的決策」,「他為人低調,內斂,如果真不想接,應該是兩人一起做決定,要同進退。」一名熟識蔡炅廷友人跟CTWANT說。
台股史詩級下跌!這類股逆勢抗跌
台股遭遇史詩級下跌,金融股19日下挫1.66%,跌幅較大盤重挫3.81%輕微。其中,群益證、國票金、統一證、遠東銀逆勢上漲,而近期漲多的京城銀、三商壽、新產、元大金、上海商銀、開發金、中信金、永豐金、國泰金跌幅則在2%以上。觀察金融股19日表現,四檔逆勢上漲個股都可看到高股息殖利率仍是金融股的重要「護身符」,因此短線觀察金融股的指標仍是現金股息殖利率。公股銀指出,台股崩跌,金融股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因此也跟著下跌,但近期金融股明顯展現抗跌力道,主要就是有股利護身,後市金融股仍將回歸基本面,後續需要時間整理後才有上攻力道。
股匯雙殺「台幣貶破32.5元」逼近33大關 台股也沒了2萬點
台灣股匯市16日雙殺,台股一早開盤暴跌552.70點,跌幅2.70%,跌破2萬點,最低來到19,894.51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破32.5,最低貶至32.56,逼近33大關,市場熱議關注點是520元總統就職前後,而現今央行調節匯市力道是否會加大,更成為關注焦點。今天上午10點,準閣揆卓榮泰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三波內閣人事,財經部會皆換新人,經濟部長為延攬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數位發展部長為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黃彥男,國發會主委為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前董事長劉鏡清,金管會主委為政治大學保險系教授彭金隆,國科會主委為南台科技大學校長吳誠文;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為前立委、前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受到美股下跌影響,道瓊工業指數跌幅248點,那斯達克下跌290點,台股16日開盤就一路往下跌,財經部會新任首長人選出爐之後,台股曾一度回升到2萬點,不過,不到半小時,跌破萬九,午盤來到19,894.81點,下跌了554.96點,跌幅達2.71%。美股修正,台股也跟著沒了二萬點,台積電下跌21元,來到785元,跌幅達2.61%,技嘉、緯創、廣達、鴻海、微星等跟跌,金融股也下跌,做散熱板的尼得科超眾(6230)這一檔漲停187元,三商壽(2867)也漲到6.01元。至於崇越(5434)股價受到董事長入閣消息影響,股價跟著起漲,11點一度漲破5%,最高來到265.5元,午盤來到254.50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同步下跌,一早以32.40元開出,一個小時候貶破32.5元,創近8年盤中最低價位;由於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從30.68元貶值到32.56,貶幅達5.77%,對於進口訂單較多的鋼鐵業、能源業等較不利,而相對其他亞洲國家來看較低,日圓、韓元、泰銖的兌美元匯率貶幅超過6%~9%間。
三商壽Q1獲利轉盈「淨值比達標」 開盤跳空漲停委買爆量逾4.7萬張
三商美邦人壽(2867)今天一開盤跳空漲停到5.35元,為近一年新高,股民歡慶三商壽昨天最新公布今年第一季淨值比達標,回升到法定標準3%以上,委買量達47,160張,目前成交總量達33,213張,已較昨天的3,920張大增近10倍,股價昨收在4.87元。三商美邦人壽11日公布113年第一季財報自結數,該公司113年第一季自結稅後淨利3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9.8億,每股盈餘0.60元。淨值比已由去年底的2.97%提升至3.24%,回升至法定標準以上。三商壽指出,受惠於國內外股市上揚,以及台幣兌美元貶值的正面影響,第一季底淨值為446.8億元,單季淨值增加47.4億元,總資產已達1.57兆,亦較112年底成長3.3%。隨著第一季台股指數上漲,該公司113年第一季權益類已實現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14.1億元,且國內外債券殖利率較去年底上升,經常性收益呈現穩定成長。整體壽險業第一季受惠於匯兌利益,有助於獲利表現,但外匯避險成本高昂仍具挑戰,未來三商美邦人壽將持續以積極管理平衡布局為原則,將資金積極投入長期獲利成長股票與持續布局海內外債券相關商品,並彈性調整匯兌避險策略,以減少匯率波動造成之影響。三商美邦人壽指出,為接軌IFRS 17,仍持續推廣投資型及保障型商品,113年第一季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占率達82%,於此同時,長年期健康險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20%。第一季表現漸入佳境,獲利轉盈,該公司持續抱持穩健積極的態度,財務方面,今年3月份董事會通過之各項籌資案亦陸續進行中,以努力強化財務結構、厚實資本。
新光金董事會通過新壽現增70億是否達標? 保險局施瓊華:等看到計劃案再說
針對新光金控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新光人壽2種二個管道的70億元增資案,據了解,透過「子公司盈餘上繳」初估約有68億元,2億元是金控自有資金。是否符合金管會要求範圍中,保險局長施瓊華20日表示,「等看到(計劃書)再說。」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出席產險公會新春團拜,她透露,到2023年底為止,宏泰人壽的RBC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已回升達到法定門檻;目前僅有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增資速度還須加快,而三商壽去年在現資部分也非常努力。根據重訊,新光金控19日董事會通過對新壽現增70億元議案,將會依金管會要求,本月22日前提報改善計畫。不過,董事會中,名譽董事長、大股東吳東進派的兩位董事與獨董許永明皆對增資討論案提出反對。新光金表示,首季對新壽的70億元現增,資金來源包含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等子公司盈餘上繳,與金控自有資金,實際金額將等各子公司年報經會計師核閱、並經各子公司董事會通過後才較明確,但初步估算確定可有70億元。對於新光金控使用「子公司盈餘上繳」來做為對新壽的增資來源,局長施瓊華進一步表示,接下來就是要看有沒有符合銀行法的一些相關規定。新壽對金管會承諾,從2023年到2025年每年各現增70億元,去年新光金僅用帳上現金現增新壽15億元,金管會要求今年要補上55億元,加上今年原本就要增70億元,共計125億元,首季即會完成70億元。新光金控表示,將請財顧在3月中提出方案,3月底召開金控董事會討論,儘速提出對新壽再增資55億元的方案,與新壽6月底RBC要達標的具體計畫,送金管會核准。
買進宏達電「虧損60億」成全台最慘投資?網曝翻車1案:公司差點掛掉
許多人都想靠著投資股票致富,不過股海之深就連金控大佬也碰了一鼻子灰,2011年新光金以每股平均1100元高檔價格,大舉買進6千張宏達電,怎料股價一路下滑,但新光金仍不願放手,直至跌幅高達90%才醒悟脫手,足足撐了4年之久,也因停損不及慘賠近60億元。對此,就有網友好奇拋問,該起「新光金套牢」是台灣最大投資慘案嗎?引起鄉民熱烈討論。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看見新聞報導,新光金前董座吳東進因在某場飯局中,「聽到王雪紅發展自有品牌,宏達電一股賺72元」,便指示投資部門進場力捧,沒想到最終卻以「慘賠60億」收場。原PO納悶指出,平均成本為1100元,一般人發現跌到900出頭就會覺得大事不妙,但新光金竟還能長抱4年,更何況持股部位這麼大,讓他忍不住發問,「新光金買宏達電慘賠是台灣最大投資失利嗎?」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熱議,「吃個飯就被雪紅姐騙啊」、「紅茶100都嫌貴了,還1100真的外行人」、「再笨紫光爛機一直出包時也該跑了」、「停損在差不多最低點,冥燈中的冥燈。」另外也有人點名,三商壽投資「台灣50反1」ETF失利,才是台灣最大投資慘案,「我覺得三商壽才是最經典」、「比虧錢三商壽笑而不語」、「三商不是超車了嗎?50反買到差點公司掛掉」、「買50反1那個可是虧150億。」
保費衰退拼出路2/苦了快90歲老董燒腦拚增資 三商壽業務部隊強韌獲利回穩
產壽險公司今年前三季罕見的增資發債超過1700億元,延續去年防疫險理賠風暴,以及準備2026年接軌「大魔王」IFRS 17與ICS 2.0版。據最新公布的半年報資料,21家壽險公司中,新光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2867)、宏泰人壽的資本適足率RBC都未達到標準200%門檻,面臨增資經營財務壓力。金管會保險局統計,壽險業今年前三季增資的公司有台銀人壽6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25.25億元、中華郵政18.03億元及遠雄人壽1.24億元,截至9月底共增資104.52億元。核准6家壽險公司申請發債1110億元,用於資金需求,提高清償能力等,分別為國泰人壽350億元、富邦人壽250億元、南山人壽150億元,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各130億元,及中國人壽100億元。產險界增資的則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00億元、富邦產險160億元、兆豐產險60億元、中信產險50億元、和泰產險45億、南山產險15億元,共增資達530億元,扣除南山產險,其他五家皆為防疫險苦主。CTWANT採訪到保險局長施瓊華,她說,新壽準備發行130億次順位債,允諾年底前完成;宏泰人壽則原本要出售在淡水的土地,雖還未完成買賣交易,但在淡水的一些大樓出租收益來看,有機會在年底前達標。至於三商壽要在年底前完成五億股(以25日收盤股價5.09元粗估,可能約25億元)增資到位,賣地或策略投資人、私募等籌資也還沒有具體進展,89歲董事長翁肇喜也多次被找到金管會討論,是保險局認為年底前能否達到RBC標準200%,相對另二家較為棘手。三商壽2021年投資元大台灣50反1、俄羅斯債失利,重創營運,稅後虧損一度高達67.2億元,EPS為負2.31元,資本適足率(RBC)190%未達到法定標準,面臨開業近30年以來最大虧損財務困境,遂於去年10月3日,由三商行創辦人、88歲翁肇喜親自掌舵出任三商壽董事長,迄今也滿一年。保險局長施瓊華(左)表示,今年壽險業受到傳統避險成本超過4%導致獲利減少,但在新台幣貶值的匯兌利益則有投資獲利表現。圖為2023年8月產險公會會員大會,中為產險公會理事長、泰安產險董座李松季。(圖/李蕙璇攝)「三商壽的保單商品、業務部隊都是有競爭力的,前三季首年度新契約保費28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已經看到第三季獲利回穩,單季稅後淨利25.8億元,前三季累積稅後虧損20.6億元,較去年同期已縮減36億元。」壽險同業主管觀察說。但這名壽險主管也坦承地說,「如果沒有通過大魔王壓力測試,業界也不敢輕易出手投資或是併購三商壽!」三商壽儘管也有受到登錄業務員減少影響,但在轉型以投資型商品為銷售主力商品,持續培訓考照及激勵方案促使,業務部隊仍拚出較同業的好成績,不僅在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6%,保障型商品的健康險、傷害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也成長逾11%,自結RBC與今年度第二季相比亦回升至150%以上。此外,保險局統計,壽險業去年10月起連續6個月稅前虧損,直到今年6~8月受到新台幣重貶匯兌利益,恢復獲利動能,只是台美利差擴大,今年前八月在避險工具成本累計高達2291億元,光是8月就315億元,不僅都是史上新高,還等於是「花掉了,有去無回的」,嚴重衝擊壽險業獲利。財委會立委吳秉叡、高嘉瑜等10月16日在立院質詢該如何因應壽險業獲利減少,三家壽險資本適足率RBC不達標是否「會接管?」保險局長施瓊華答詢證實壽險業受到傳統避險成本超過4%,導致獲利減少,但在新台幣貶值匯兌利益有投資獲利表現,「還須等待台美利差縮小,降低避險成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答則強調,穩定金融市場秩序,會在平常透過監管要求業者準備金充裕等配套措施,作事前預防,「而非事後接管」,期盼能降低未來使用保險安定基金的可能性。CTWANT進一步觀察擁有大型壽險金控獲利表現,今年前九月獲利成長力度最多為中信金(2891),幅度高達50%,旗下的台灣人壽(包含子公司中信產險)累計稅後淨利達144.6億元,較去年同期100.2億元大增了44億元。國泰金(2882)旗下的國泰人壽的保費收入表現,雖仍是業界第一,但在前九月的稅後淨利303.3億元,較去年同期467.6億元減少了164億元,且比疫情前2019年賺的305.6億元略少;產險則從今年6月起轉虧為盈,累計獲利9.6億元。至於今年前九月最賺錢金控的富邦金(2881),子公司富邦人壽累計稅後淨利431.3億元,則較去年同期的836.1億元減少快一半;產險虧損額度則是從去年同期的逾百億大幅縮小到24億元。中國人壽累計合併稅前盈餘12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的230.6億元減少;新光人壽則虧損79.1億元,但去年同期則獲利達53.5億元。這五家金控僅有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的獲利呈現成長,國泰、富邦、中國人壽都是衰退,新光人壽虧損狀態,看樣子要恢復往昔水準還須繼續覓新出路。
金融股掃陰霾3/擺脫防疫險理賠獲利看俏 新產旺旺保股價逆勢創新高
8月的金融股可說是上沖下洗,先是籠罩中國大陸地產陸企爆雷危機,類指盤丟失半年線,中信金領跌下多家金控跟著走弱,接著揮去陰霾翻紅站回10日線;產險股則擺脫防疫險陰霾報佳音,新產(2850)逆勢大漲4%、旺旺保(2816)股價則創8年來新高。截至8月底,保險公司陸續揭露今年上半年二大財務指標淨值比、資本適足率RBC;RBC未達200%,或連續二期淨值比低於3%,股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保險股公司資本是否有不足的問題;其中,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這三家壽險的RBC分別為184.38%、140.23%、145.82%,皆低於法定標準200%;三商壽淨值比2.84%,宏泰人壽淨值比2.42%,皆已連續三期在3%以下。依規定,新壽為「資本不足」,三商壽、宏泰人壽為「資本顯著不足」。在產險股等部分,目前已有新光產險、旺旺保、臺產、第一保、中再保等五家公司,皆在2023年上半年財報交出不錯的成績單,股價也在8月28日當日走揚,旺旺保獲利7.65億元,股價以23.4元漲停作收;新產、臺產也來到近一年來高點。旺旺保上半年稅後純益7.6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42元,相較去年同期損的8.16億元來看,可說是轉虧為盈,「除了去年多提存近2億元防疫準備金沒用到之外,今年在投資等也有盈餘獲利。」旺旺保主管解釋說。旺旺保2023年上半年獲利7.6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由虧轉盈。(圖/翻攝自旺旺友聯官網)新產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97.53億元,稅前淨利14.2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1.71億元,基本每股盈餘3.71元,跳空大漲逾4%,改寫近1年高價,躍居金融股領先指標;中再保獲利則為11.79億元,台產5.31億元,第一保2.85億元。再看多家金控的第二季法說會內容,中信金(2891)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288.13億元,每股稅後盈EPS為1.48元,受益於股利、投資收入挹注及台灣人壽避險成本降低,2023年第二季金控獲利季成長達22%,累計上半年獲利年成長19%,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6.17%,領先金控業。新光產險總經理何英蘭(前排中)及副總經理劉崇文(前排右三)帶領同仁獲得保險卓越獎二金三銀的肯定。(圖/新光產險提供)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就說,上半年獲利金額已達去年全年九成,加上中信銀上半年獲利201億元年增29%,單是海外獲利達103億元,年增逾59%。從以上數據來看,顯示中信銀多年海外深耕布局大有斬獲。富邦金(2881)上半年稅後淨利429億元,年減38.2%,每股盈餘3.18元,獲利及每股盈餘成績仍居金控業第一之外,總資產逾10.9兆元,年增4.4%,淨值為7433億元,年增18.6%;其中,富邦人壽貢獻稅後淨利262.3億元,淨值比8.99%,資本適足率RBC逾300%,並發行次債225億強化資本。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還提到,今年5月以115億人民幣買下中國的花旗銀行的房貸資產,承受1萬戶房貸戶,因此讓富邦華一銀行的房貸上半年會比較高。而這一案近期也受到立委的關切質詢。國泰金(2882)上半年稅後純益330億元,年減逾三成,每股純益EPS為1.98 元;其中,國泰世華銀行獲利創同期新高,年成長30%;國泰人壽稅後淨利131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以第一季已實現股票獲利133.97億元來看,年減22%,已實現債券獲利22.45億元年減達八成。國泰人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目前有部分債券為國內的ETF,有實現一些資本利得,投報率較佳之外,正在調整的海外債券中有一些損失之外,新錢有投資海外債券、外幣保單及新台幣ETF。開發金(2883)上半年稅後淨利101億元,每股盈餘0.61元,年減25.7%,股東權益報酬率從11.4%降到9%;旗下金雞母中國人壽,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為49.3億元,年減約六成,受到股債實現78.84億元,較去年同期153.89億元將近砍半,但在台股投報率10.62%優於富邦金的逾4%多。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表示,中壽外幣保單初年度保單市占率已提高到居業界第一,保障型保單市占率衝高到第2名。至於中壽股票實現47.91億元,年減43%;債券實現30.93億元,年減56%;海外債占比近七成,投報率3.98%;國內股票約1468億元部位,佔比6.5%,投報率10.62%,海外股票投資901億元,占比4%,投報率5.22%。
一招救壽險股1/宏泰賣地、三商壽再增資 「大到不能倒」就是要撐住
台灣經濟復甦腳步不一,科技產業的庫存風暴已近尾聲,壽險公司則尚未脫離淨值風暴。21家壽險公司中被點名需改善資本的三商壽(2867)已兩度增資近百億元,宏泰人壽(2876)也正準備賣地籌80億元,到年底能不能「Hold住3%淨值比」門檻,業界人士坦白說「就是要撐住!」這一波壽險公司的淨值風暴,源自美國聯準會(FED)為抑制通膨,2022年3月16日暴力升息,點燃股債雙殺,整體壽險業去年9月底淨值失守兆元大關,下探7年低點,海外投資部位大的壽險公司首當其衝,其中擁有全國超過666萬保戶、有效保單逾1178件的南山人壽(5874),去年第二季、第三季淨值比率從1.72%掉到負的0.83%,國泰人壽(5846)淨值比也掉到2.64%,皆未達金管會規定的3%門檻。為搶救淨值,壽險大咖紛紛申請變更經營方式,將海外投資債券部位從會隨市場波動的OCI(綜合損益)部位,改列不會波動的AC位置,在金管會點頭下,才順利暫時解除危機。美國聯準會26日宣布升息1碼,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達2001年初以來最高的5.25%至5.5%。(圖/CTWANT合成、聯準會提供)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曾因看到多家金控配不出股息,認為是這一波暴力升息讓金融機構拉警報,開始出現後座力,隨著多家壽險公司選擇資產重分類,南山、國泰不僅拉高淨值比,還高於新光、中國、台灣人壽等。不過,宏泰人壽淨值比仍遠低於3%,在去年上半年、下半年連續兩期的淨值比1.64%、1.13%,三商美邦人壽的2.00%、2.19%也未達標,更是2022下半年唯一一家未達資本適足率(RBC)200%的規定。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就說,「自助才會天助!」保險局3月底發函要求三商壽、宏泰須於限期內提出增資或改善計畫,而三商壽在3月24日才完成第二次增資25.25億元資金到位,現在又要展開第三次增資。宏泰人壽則是在5月11日公布經董事會決議,將公開標售新北市淡水區新市段147、148地號兩筆土地。「一家是資本不足,一家是資本顯著不足」保險局長施瓊華說,「兩家壽險得需增資改善,若以宏泰公布處分土地來看,估計約可入帳80億元應有助改善。」宏泰人壽大股東林鴻南為宏泰集團執行董事,「前幾年市場有傳出南哥(林鴻南)有意將人壽包裹投信、證券等金融事業打包出售,但最後不了了之!如今大家都在準備2026年接軌ICS,去年突來的淨值風暴嚇壞了保戶,也嚇醒了市場買家,經營保險公司大不易,也不敢輕易出價買。」宏泰人壽大股東、宏泰集團執行董事林鴻南。(圖/焦正德攝、報系資料照)「宏泰有豐沛土地資產可撐,三商壽投資苦吞鉅額虧損,大傷元氣了!」壽險同業感慨地說。三商美邦人壽大股東翁肇喜2022年10月臨危受命,以88歲高齡回鍋三商壽董座,他大讚三商壽資產1.4兆「金水」,親自坐鎮要辦現增引進策略投資人,12月29日遂以27.6億元將所持有的復華投信30.71%股權出售給南山人壽,處分利益約13.6億元,賣出內湖精英大樓獲利12.6億元,再加上今年3月下旬完成25.25億元現增到位等,盡心盡力救三商壽,只是到今年上半年淨值比為2.84%,仍未達3%門檻。除了增資、賣地「自助」外,三商壽、宏泰人壽仍要拚保費收入,2020到2022年這三年來,宏泰人壽保費收入市佔率從0.62%下降到0.57%,去年拉回到0.66%,勉強維持基本盤:三商壽則是一路都有成長,從4.22%到4.40%再增至4.92%,今年上半年初年度保費收入達205億元,年增19%。「接下來就要看這二家要挺得過。」金融業者說。
一招救壽險股2/新壽過60歲生日「將籌資170億」 魏寶生保證年底前完成任務
國內前七大壽險公司中,新光人壽(5831)的淨值比雖超過3%規定,但在2023年上半年累積虧損111.9億元的情況來看,遠高於三商壽(2867)的46.4億元,「新光金剛打完一場經營權之戰,新壽董座、副董新人上任,加上原有的總經理等團隊,接下來吳、洪、林三大家族會如何完成增資,就看大股東的決心。」壽險界人士說。從新上任的新光金(2888)董事長陳淮舟到新壽董座魏寶生、副董洪士琪、總經理黃敏義,就連前新壽董潘柏錚,保險局都約去喝咖啡提醒「完成增資」的重要性,這一點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加以證實。對於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後召開的董事會,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表示,「董事會開得很融洽!有我在,氣氛一定和諧。」他進一步說,7月下旬董事會討論通過增資、發債規劃後,即請求母公司新光金控協助;7月10日前是每一家公司交出改善計劃,增資是其中一小部分,高利率保單目前下降到3~4成約800~900萬張保單。7月27日,新壽董事會決議採私募方式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上限70億元之外,並以公開募集方式發行十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上限100億元,合計現增、發債將籌資170億元。新光人壽董座魏寶生表示,7月底董事會將討論增資、發債等計畫,待通過後將會請求母公司新光金控協助。(圖/黃威彬攝)7月30日是新光人壽60歲的生日,「新壽創辦人吳火獅67歲過世,大家都很遺憾這麼早離開;他生前布局保險、銀行等事業體系,縝密、多元化全方面,建立深入大街小巷的家庭主婦業務員部隊,新壽市占率也是數一數二;如今要積極蛻變改善體質重生,挺過接軌大魔王挑戰。」一位壽險同業說。新光金7月10日公布子公司自結稅後盈餘,新光人壽今年6月單月自結財報,雖然獲利翻正為18.28億元,創九個月來新高,但上半年仍有四個月單月虧損,上半年累計稅後虧損111.8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虧損1.52元,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恐掉到法定要求的200%以下;連帶地,新光金6月單月稅後純益32.16億元創兩年新高,上半年累積虧損仍達61.95億元。新光金發言人、副總林宜靜表示,新壽受惠於台股股息收益挹注,加上6月新台幣貶值3.69角,對匯兌評價有所助益,若不是6月新契約保費收入月增6成,保單負擔費用增加,新壽6月單月獲利會更高。就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新光人壽而言,有的是去年底財務指標未達法定標準,或今年上半年虧損百億元等皆需辦理增資,三家壽險中除了三商壽3月完成一筆25億元增資到位,其他二家增資計畫尚無新進度。壽險公司在2023年7月10日前,已提供財務改善計畫書,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黃鵬杰攝)
三星Q1營業利益暴跌96%證實減產 激勵台廠記憶體股價上漲
綜合外電報導,南韓三星電子昨(7日)宣布,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急劇跌勢的惡化,最近一季營業利益暴跌96%,低於預期。面對低迷的市場需求,三星證實將進行減產,激勵華邦電、南亞科等記憶體族群股價上漲。三星電子今年第一季(1月至3月)營業利益從去年同期的14.12兆韓元(100億美元)暴跌96%,只剩下6000億韓元(4.555 億美元),改寫14年新低紀錄。該集團發表一份聲明指出,由於整體經濟形勢和客戶買氣放緩,記憶體需求急劇下降,許多客戶繼續出於財務動機消化庫存。三星電子釋放異常強烈的減產信號,雖沒有透露計劃削減的規模,卻是競爭對手在大量庫存打壓售價跟獲利後一直在等待的舉措。華邦電(2344)昨日盤中跳升4.3%或1.1元至26.7元,今年來大漲35%;旺宏(2337)上漲2.3%至35.15元;南亞科上漲3%或2元至68.4元,今年來大漲29%。昨日集中市場外資及陸資買超12.58億元,投信賣超0.39億元,自營商買超12.72億元。其中買超較多的個股爲,開發金、華邦電、國泰金、新光金、仁寶、長榮、南亞科等;賣超較多的個股爲,三商壽、英業達、聯電、台船、廣達、臺企銀、宏達電等。元大證券分析師Baik Gilhyun預估,第二季DRAM價格將下跌約10%,今年第一季大跌約20%,去年第4季度重挫30%以上。Baik指出,三星的減產信號可能有助於提振晶片價格,這是轉虧為盈的關鍵一步。「由於三星正在調整產線,將記憶體晶片的產量降低到有意義的水平,因此供需狀況可以更快改善,短期擔憂即將結束。」不過,三星在聲明中強調不會放棄激進的戰略,會繼續投資基礎設施,以確保必要的無塵室,並擴大研發投資以鞏固技術領先地位。這家南韓最大的公司曾警告,由於銷售放緩,第一季收入將下降。同時,因為消費者和公司應對經濟衰退風險,智慧手機、PC等各種電子產品的需求低迷,記憶體價格的跌幅超過預期。儘管中國今年已經解封,其市場也沒有預期那樣迅速反彈。
金兔年投資法2/春江水暖鴨先知 台積電魏哲家成大股東加碼持股指標 金融股谷底已過外資反手大買
「最熟悉公司營運狀況的人就是大股東,如果大股東都大力加碼持股了,除非是原本的持股比重就低於法令規定,那就要再觀察看看,不然整體來看,當大股東加碼自家股票時,有可能就是股價已經跌深,連大股東都覺得不合理的價位,因此投資人可以觀察是否具有買進加值。」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說。觀察去(2022)年第四季的上市櫃公司大股東加碼自家股票的統計資料,當然最大的指標公司,就是台積電(2330),根據公開資訊站資料,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10月份將名下所持有的6346張持股,質押了1600張,市場預估可取得超過6億元的資金,由於10月並非是報稅時期,加上質押取得的金額也不少,因此讓市場關注魏哲家質押持股的用途,就是要來加碼自家股東。果不其然,魏哲家在10、11及12月,連續三個月都加碼的台積電持股。甚至魏哲家面對媒體詢問對於巴菲特首度持有台積電股票的看法,他就直言希望會有正面效益,因為他自己都繼續加碼台積電股票了,「而且還是借錢買的。」東和鋼鐵公司董監去年每月都有加碼持股。(圖/翻攝自東和鋼鐵官網)法人指出,另外東和鋼鐵(2006)董監事在去年也是逐漸增加公司持股,加上近期國際廢鋼行情轉強,讓鋼筋報價相對有撐,以目前其股價價位來看,不難看出公司仍看好未來鋼市而加碼公司持股。分析第四季公司大股東加碼持股變化,其中港建*(3093)在12月就是由法人董事兼董事長王氏港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直接加碼;11月,三商壽也是由法人董事兼董事長三商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加碼持股;10月的堤維西也同樣是由法人董事兼董事長國啟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加碼持股。觀察外資在今年封關前夕的買超狀況,由晶圓雙雄聯電(2303)及台積電(2330)分居前兩位,而3-10名則是由金融股統包,分別為新光金(2888)、元大金(2885)、台企銀(2834)、開發金(2883)、中信金(2891)、台新金(2887)、永豐金(2890)、兆豐金(2886)。如果放寬到外資買超前20名,則還有國泰金(2882)、第一金(2892)、富邦金(2881)、合庫金(5880)等,合計多達12檔。金融股去年遭受疫情險重擊,但今年衝擊不再,也讓外資今年以來持續加碼。(圖/富邦提供)法人指出,金融股相較於科技股,並沒有所謂的庫存問題,去年的防疫總理賠金額雖然尚未公布,不過市場普遍預估約在2500-3000億元,已經是最大的谷底,今年就不會再有防疫險的變數出現,而且像是金控指標的國泰金及富邦金,去年股價都一度接近腰斬,近期短線漲幅也約有10-20%,相較於去年高點,也還是相對低位階,因此也是投資人或是存股族可以觀察的族群。
南山金融版圖拓展到投信業! 今砸27.6億從三商壽買進復華30.71%股權
三商壽(2867)今天晚間宣布董事會決議,以27.6億元將所持有的復華投信30.71%股權出售給南山人壽,南山人壽對此表示投資考量期盼能獲取穩定投資收益,該案仍待取得保險局及證期局個別核准後,方得辦理交割。三商壽以每股150元出售所持的復華證券投資信託的18,425,631股,出售給南山人壽,總交易金額為27億6,384萬4,650元,處分利益約13.6億元,取得或處分有價證券標的公司每股淨值46.31元。南山人壽也說明29日董事會決議事項,通過授權董事長與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締結股份買賣契約,由本公司買受三商美邦人壽所持有復華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60,000,000股之30.71%計18,425,631股普通股。復華投信經營績效良好,透過本投資案,本公司期盼獲取穩定投資收益,秉持永續經營理念,持續帶給保戶完整保障。南山人壽表示,此交易屬保險法第146條之6所規定投資保險相關事業,並涉及取得投信業股份之適格性,故股份買賣契約簽署後,仍待取得保險局及證期局個別核准後,方得辦理交割。
翁肇喜讚三商壽資產1.4兆「金水」 老董坐鎮辦現增引進策略投資人
身為三商美邦人壽(2867)大股東、創業董事長翁肇喜今天(13日)表示,三商壽是一家體質很好「金水」的公司,不能被踐踏,因此最後決定由他這位有份量的老傢伙來坐鎮,會優先思考對三商壽保戶、同仁最好的經營方式,先做好現增、私募引進策略投資人二項工作。三商美邦人壽為三商投控旗下公司,今天舉行內湖企業總部啟用儀式,88歲創業首任董事翁肇喜睽違金融界20年,重返三商壽扛起董座一職,備受注目,由於外傳他回任董事長主任務包括救淨值,甚至擬求售換求生,翁肇喜與總經理陳宏昇兩人在致詞時,皆強調三商壽大股東深耕台灣的決心,以及開放的態度,會持續壯大,照顧好保戶與股東。三商壽去年投資元大台灣50反1、俄羅斯債失利,重創營運,讓2016年擔任董事長的三商陳家大股東陳翔玠,與另一大股東翁家的副董事長翁翠君,雙雙在今年4月請辭董事,由總經理陳宏昇代理董座。截至上半年,三商壽稅後虧損高達67.2億元,EPS為負2.31元,今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190%未達到法定標準,正面臨開業近30年以來最大虧損財務困境,董座在懸缺五個多月後,於10月3日宣布由三商行創辦人翁肇喜親自掌舵出任三商壽董事長。翁肇喜首先全程以河洛話致詞,1993年創辦三商迄今,初期從一個辦公室角落發展,咻!一眨眼,走來要30年了,三商是體質很好的人壽,也要邁進第30年紀念的里程碑,這是他一生當中最大福氣,儘管現在不是最理想的狀態,危機變成轉機,感謝董事會在適當契機,成立新辦公室,煥然一新。會後,翁肇喜也開放媒體採訪,全程也是有問必答,展現企業家臨危不亂大將風範。對於CTWANT記者詢問,既然董事長一再強調三商壽是很好、水(漂亮)、體質好的公司,那麼三商壽現在到底怎麼了?還有外傳陳翔玠、翁翠君請辭董事是為投資失利負責與金管會是否有關聯?翁肇喜對此逐一說明,完全沒有閃避,他一開頭就說「三商壽沒有什麼問題」,他也質疑一有風吹草動,對三商壽有些「言過其詞」的議論,這些是不能被質疑,好公司是不能被踐踏的。對於稅後67億、股票債券73.8億停損等債券與虧損危機,作法就跟銀行打掉壊帳一樣,重新整頓。「我們最重要的是正派經營,公司內外部同仁都沒有對三商壽失去信心,三商就是水!資產也到1.4兆了,等於嫁妝就有1.4兆,業務團隊也非常強,當壽險同業都面臨衰退,三商壽保費是增加的,好公司是不能被踐踏的。」翁肇喜強調。翁肇喜也對於前任董事長陳翔玠,與自己女兒擔任副董事長翁翠君雙雙請辭一況,進一步說明,他們兩人辭去董事時,三商壽就已經在規劃引進策略投資人,因此展現三商大股東有非常open mind的開放態度,讓舊人離去,才可以讓新進來的投資人有發揮空間。外傳陳翔玠、翁翠君兩人請辭與金管會態度有關,三商壽副總高志強也補充解釋說,這一點金管會也已澄清無關,也非與投資失利有關連。翁肇喜接著還說,他上任董事長後首先拜訪三位獨立董事,並與總經理陳宏昇深談中給他許多啟示,尤其是提醒自己不能站在投控的思維,三商壽是一間有機的獨立法人,要思考接下來對三商壽保戶、同仁最好的營運與服務,何去何從才是他優先工作之一。CTWANT記者並繼續翁肇喜,是否等引進策略投資人之後,就完成「階段性任務」卸下董事長職務?翁肇喜面帶微笑說,「我都88歲了!」意涵有這層意義,他也提到,「三商壽是三商集團很重要的公司,應該是三商投控負責人陳翔立董事長來坐鎭,但考慮『產金分離』,才會由我這位有點份量的老傢伙,鴨子被趕上架,當然也是我自己志願的。」翁肇喜也提到確實有多家金控很早很早就找他談,對投資三商壽有興趣,但公司沒有將此當最優先項目,現階段是以引進策略投資人為主,不只期待資金,也期盼挹注獨特網絡、人際關係,是他上任三商壽董座須做好的二件工作。
大股東翁肇喜親接三商壽董座 再次掌舵首要任務「救淨值」
三商美邦人壽(2867)於今日(3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代理董事長陳宏昇請辭,續專任總經理,並推舉翁肇喜先生為新任董事長。三商美邦人壽表示,董事會今日推舉具代表性、關鍵性及決策力的三商集團創辦人翁肇喜先生擔任董事長一職,不僅是因為翁肇喜先生具備壽險經營經驗及治理能力,同時具備財務、商務專業,更是該公司大股東表示負責任及對公司支持決心的展現。三商美邦人壽還強調,相信在董事長翁肇喜先生的帶領下,必定能繼續追求卓越,為保戶、員工及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翁肇喜先生畢業於台大商學院與具有英國桑德蘭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為三商集團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三商美邦人壽創立時的首任董事長。當時三商壽在翁肇喜帶領下,創立5年後即在當年度開始創造獲利,民國87年總保費收入更一舉突破百億,在翁肇喜先生7年任內,不僅讓三商美邦人壽成為本土新壽險公司的領導品牌,也為三商美邦人壽寫下輝煌的成績。翁肇喜先生除了金融保險業的成就外,在其他領域也有卓越的創舉及貢獻。他於31年前即創辦了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以「同行不是冤家,異業可以為師」的宗旨,為連鎖加盟產業建立良好共好、共榮的經營環境,在民國106年獲得該協會頒贈「終身成就獎」。另翁肇喜先生為推動台灣高爾夫球的發展不遺餘力,創辦三商名人賽等賽事,致力宣揚高爾夫「心、技、體」三者合一的精神,並以個人名義贊助台灣高球「肇喜登峰巡迴賽」,協助選手度過難關,為台灣高爾夫運動發展極其重要的推手。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於今年年初特別頒發該協會首座「終身貢獻獎」給翁肇喜先生,來表彰他無私的奉獻及貢獻。
三商壽、大略-KY、欣厚-KY淨值低於票面 9/8暫停融資融券
證交所今天(7日)公告,三商壽(2867)由於每股淨值低於票面,9月8日起應暫停融資融券交易。櫃買中心今天也公布大略-KY(4804)及欣厚-KY(4924)等兩家公司的每股淨值低於10元,9月8日起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但了結交易不在此限。證券交易所表示,依據「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4條、「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22條及第23條規定,審核本國上市公司(金融保險業)公告並申報之111年第2季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資料,三商壽(2867)每股淨值低於票面,111年9月8日起應暫停融資融券交易。櫃買中心則依據「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22條及23條規定,審核上櫃公司(第一上櫃及金融業)最近期依規定公告並申報之111年第2季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資料,因大略-KY(4804)及欣厚-KY(4924)等2家公司之每股淨值低於10元,公告其股票自111年9月8日起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但了結交易不在此限。
三商宏泰南山人壽上半年淨值比未達3% 保險局:三家理賠正常無影響保戶權益
今年截至6月底止,南山、三商美邦與宏泰人壽共三家保險公司的淨值比低於金管會規定的3%,同時三商美邦人壽由於資本適足率也低於金管會規定的200%「資本不足」門檻,已提出增資55億元、銷售辦公大樓等財務改善計劃。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今天(6日)對此則表示,三家公司理賠保單正常,不會影響保戶權益。南山人壽與三商壽(2867)日前也皆公開表示,其7月淨值已有所回升。三商美邦人壽發言人財務長、資深副總曾裕芳表示,截至6月底之淨值比為2.0%,資本適足率估計為190%,雖皆低於法定要求標準,然公司早已於年初即採取行動因應,致力強化資本,啟動現金增資計畫,7月13日以83.5億元處分內湖精英大樓,可認列12.6億元獲利,同月14日再公告辦理現增10億股,展現出大股東三商投控及三商集團力挺三商美邦人壽的決心。金管會要求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低於3%,為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二項重要參考指標。根據保險公司於8月底上傳的2022年上半年年報,22家壽險公司中,三商美邦人壽今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為190.07%,淨值比2%,雙雙皆未達標。此外,南山人壽的淨值比1.72%,資本適足率(RBC)為318.13%,宏泰人壽的淨值比1.64%、資本適足率(RBC)為227.82%,兩家保險公司的淨值比未達標。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目前南山、宏泰人壽皆是第一次未達到淨值比3%規定,依金管會規定,需連續兩期未符合淨值比3%以上的公司才會列入「資本不足」,還要視年底的淨值比數據,做為進一步財務改善參考依據。
三商壽7月淨值回升 兩管道「私募、賣大樓」強化資本
隨著近期債券價格回穩、股票指數回升,三商壽(2867)表示7月淨值已有所回升,發言人財務長、資深副總曾裕芳指出董事會決議,以私募方式引進策略投資人,後續將在有利條件下陸續處分台北信義區舊總部大樓及台中七期達摩大樓部分樓層,實現不動產投資獲利,強化資本。三商美邦人壽於8月11日董事會通過111年第2季財務報告,揭露了業主權益為261億元,相較去年底下降約37%,此乃因上半年受到升息及股票市場變動影響,造成業主權益波動較為劇烈。然而在該公司適時採取停損機制,有效降低波動風險下,與整體壽險業業主權益下降52.3%相較,降幅相對和緩。三商美邦人壽董事會通過111年第二季財務報告,1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稅前淨損為-53.2億元,稅後淨損為-67.18億元,每股稅後淨損為-2.31元,總資產1兆4,384.9億元,總負債為1兆4,123.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為261.39億元。三商美邦人壽發言人財務長、資深副總曾裕芳表示,截至6月底之淨值比為2.0%,資本適足率估計為190%,雖皆低於法定要求標準,然公司早已於年初即採取行動因應,致力強化資本,啟動現金增資計畫,7月13日以83.5億元處分內湖精英大樓,可認列12.6億元獲利,同月14日再公告辦理現增10億股,展現出大股東三商投控及三商集團力挺三商美邦人壽的決心。董事會中同時通過,擬以私募方式辦理普通股現金增資,在總股數不超過20億股的額度內,引進策略投資人大幅挹注資金強化資本。依年初現金增資35億元即增加資本適足率約17%推估,該公司於完成下半年的公募及私募計畫後,將可大幅強化資本,有效提升該公司淨值比及資本適足率至法定標準之上。
三商上半年歷史同期最大虧損67億 逾兆元壽險公司中最慘
三商美邦人壽面臨30年來最艱困的經營時刻。三商壽21日公告自結上半年財報數字,因為上半年對上市櫃股票、債券ETF及各類型基金等嚴謹執行停損,實現損失約73.8億元,加上認列俄國債券預期信用損失9億元,上半年累計自結稅前虧損53.2億,稅後虧損67.2億元,創其歷史同期最大虧損金額,每股稅後虧損2.31元。三商美邦人壽近年稅後獲利。三商壽首季即執行有價證券停損,前三月累計稅後虧損33.18億元,等於第二季再多虧34.02億元,主要就是資本市場波動,股債雙跌,三商壽執行停損機制,第一季實現虧損48.1億元,並完成現增35.26億元,第二季再認損25.7億元,因要強化資本結構,三商壽亦已宣布要辦理10億股的現增。前六大壽險公司已公告上半年稅後都是獲利,三商壽應是上半年資產逾兆元公司中,唯一出現虧損者,也可能是壽險業上半年虧損最多的公司。三商壽在市場回檔時執行停損機制,實現近74億元投資損失,強調確實有效降低市場波動風險,保護了淨值,淨值淨變動數降幅不若其他壽險同業「劇烈」。據了解,三商壽上半年淨值約少130億元左右,減少金額的確在大型壽險公司中算是「少」的,淨值減少幅度約近30%,對比大型壽險公司40%~80%不等的減幅,也算溫和,但三商壽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已不到200%、淨值比也不到3%,因此今年必須第二度增資,且增資額度比第一季更大。在諸多壓力下,三商壽表示,仍有三個正面消息,一是受惠新台幣兌美元貶值,加上動態調整避險措施,其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較去年底增加45.1億元,餘額約49.2億元,將有助未來因應匯率波動對損益影響。二是上半年經常性收益,避險前收益已超越去年同期,升息有助新錢投資收益率,可提升未來投資報酬率。三是三商壽上半年新契約保費達1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排名壽險業第十名,亦算是壽險公司中少數今年新契約保費還能正成長者,三商壽表示仍會持續深耕保障型及投資型商品。
大魔王來襲1/三商壽、宏泰人壽淨值比吊車尾 新壽增資逾92億最大宗
2022年對保險業肯定不是一個好年。壽險業在戰爭、升息、通膨等衝擊股債的拖累下,前5月淨值狂掉1.07兆後,又經歷防疫險之亂,已有6家申請增資,金額逾兩百億元,五年累計破四千億元;如今再爆,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支付的公債利息,認列預期信用損失逾142億元。看來,風暴持續中。「今年第一季各壽險淨值比率中,三商美邦與宏泰人壽都是低空飛過,各為3.04%、3.16%」,「宏泰人壽已在去年1月減資223.9億元彌補虧損,同年2月現金增資19.5億後改善財務,三商美邦人壽今年3月完成增資35.26億元,創十年來最高一筆!」一名金融界資深高層說。截至6月,金管會核准增資案中,目前最大筆新光人壽92.43億元、台新人壽現增50億元、盈餘轉增資21.45億元,以及第一金人壽、中華郵政壽險、安達人壽申請現增、資本公積增資共約32億元,總計增資達231.14億元。新光金控日前公開表態展開金金併計畫,旗下的新光人壽申請增資逾9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壽險業今年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引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回檔。據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5月底,壽險業淨值降至1兆6,47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102億元、減幅達33%;與2021年底相比較,今年前5月淨值大幅蒸發1兆750億元。接著5、6月間,台灣疫情急遽升溫,業者過去一年多來狂賣的防疫險保單,集體慘賠逾126.03億元,已是保費收入的3.23倍。與此同時,俄烏戰爭開打至今超過4個月, 5月25日俄羅斯受到新的國際制裁手段,外國代理銀行被禁止處理,出現自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債違約,其中一檔寬限期到6月26日,俄羅斯政府也曾在6月23日表示將以盧布支付利息。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證實,有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於5月27日支付的公債利息。(圖/CTWANT資料照)但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28日證實,「目前有7家壽險未如期於5月27日應收到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包括盧布、美元計價者皆未收到。」保險局雖未公布7家壽險公司名稱,但根據保險局統計,截至5月底已有8家壽險認列投資俄羅斯公債預期信用損失142.35億元(以預估未來1年無收到利息計算)。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人壽,以其投資俄羅斯公債帳列價值逾1,035.64億元來看,較去年底1,470億元,銳減金額達434.36億元。一名熟稔保險業資深主管說,「應該是受到國際制裁影響,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應該已經給銀行端,只是壽險公司還無法收到」。如今,美國聯準會Fed再放鷹訊傳7月升息3碼,台股近日頻頻探底,接下來就看「壽險公司的股債投資有否踩雷,才是主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