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業
」壽險唯一女董2/「一人一業做到卓越」 林文惠感謝阿公與父親身教栽培
「一人一業,每個人一輩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最好、卓越,是阿公傳承給我的人生價值觀,也是我追求的方向,一直謹記在心。」全球人壽女董座林文惠告訴CTWANT記者,她從全職媽媽順利轉身為壽險企業人,最要感謝的是家族的栽培,同樣地,她在職場上展現「女力」思維獨立,全球人壽中女性主管占比55%,更是居業界之冠。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分享阿公、台玻創辦人林玉嘉說的「一人一業做到卓越」的身教與言教。(圖/報系資料)「看這個女性主管佔比數據,所代表的是女性同仁在職場上所展現的專業能力與傑出表現並不亞於男性,都是同仁的努力而得,非公司給予女性特別的待遇或晉升名額。」林文惠也特別強調。 林文惠是台玻董事長林伯豐的長女,台玻創辦人林玉嘉則是她的阿公。她自英國雷丁Reading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返台先是進入家族事業,1998年1月婚後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家庭,教養子女。 對於過去的15年,她如何從全職媽媽變身為一家擁有1.4兆資產壽險公司董事長,林文惠親自給答案,一切要從婚前進入台玻工作說起,就如同友人形容說,「這是在栽培總經理嗎?!」 「阿公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也是非常非常樂於工作,在我看來是個工作狂,從小在餐桌上常聽到跟我父親、叔叔都在討論公司上的一些決策,對於做事情的認真態度,也同樣的要求我們每個人。」林文惠說,「父親深具有包容性,他會跟我說什麼是可以做的容許範圍內,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 林文惠大學時先在台玻資訊部實習,畢業後從台玻出口外銷業務、採購、財務部等各部門每年輪調,並隨著台玻到大陸設廠,遠赴青島、昆山廠學習。 「在青島廠時,我要帶第一批工程師到英國學習製程技術,並幫忙翻譯,為能夠清楚說明製造流程,出發前我到生產線花了二周密集學習了解生產技術,才能順利完成這個任務。」 林文惠憶起當年她在台玻的完整紮實歷練,以及阿公、父親給予的家教與身教,「這對我的人生,在家庭與孩子教育上,以及回到職場、企業經營上,都給予很大的幫助。」 林伯豐看女兒出任全球人壽董事長,「她非常像我」,欣賞長女的決斷跟用心;全球人壽的員工也說,「董事長決策明快,有想法。」 林文惠也提起當年與夫婿彭騰德認識40天決定結婚時,接受阿公建議先訂婚,經過一年春夏秋冬的相處後,才步入禮堂,婚後夫妻相處,重於分享與溝通,就連去年接任全球人壽董事長一案,也是受到先生鼓勵。 「還沒進全球人壽前,我是個全職媽媽,但也沒有閒著,從孩子讀幼稚園開始,進入家長會,身為一個新手媽媽,有很多的疑問,需要向人請益。」她因此組織動員家長,策畫活動,每周安排講座。 「家長中有小兒科醫師、美術、音樂教師、廣告界與會做財務,我就邀請他們分享小孩保健、兒童美學等,幫忙作文案行銷,還可以收費管帳。」林文惠說,「我覺得參與家長會事務,要結合大家資源合作完成目標,這不會讓我與職場脫節,對我來說也是一項很好的訓練。」 直到2009年,她隨著夫婿彭騰德進入全球人壽董事會,重返職場。新工作的挑戰更是一大籮筐,2013年全球人壽承接國華人壽後,包括之前併購的美國家庭人壽、全美人壽台灣分公司、安盛國衛,光是在全球人壽內部的保戶資訊平台系統即有二套,還有來自各個公司的團隊,通通都需要「磨合」。2009年中瑋一買下荷商全球人壽為單一股東,資產從1900億元成長逾七倍至1.4兆,穩居保經通路前三大壽險公司。圖為2024年3月在台北漢來飯店舉行成立30年慶生會。(圖/黃威彬攝) 為要將併購進來的團隊融入全球人壽企業文化,林文惠卯足全力。「我的英文名字是Diana黛安娜,HR同仁就取其音設計了一個『黛飯糰』活動,每次跟12個同仁一起午餐吃便當聚會,讓在不同部門的同仁們彼此可以更加熟稔,我也可以跟每位同仁們認識聊聊。」「我在這個機會可以聽到大家給予的反饋。」光是這一項黛飯糰,每位同仁與她至少一次午餐會。 再者,「當時公司有全球、國華二套保戶系統,習慣使用的人都希望保留那一套,我就想,全球人壽應該是將大家揉合成一套核心系統,歷經許多溝通討論,2018年4月完成,才能走到今天的階段。」林文惠說。 看到林文惠親力親為,全球人壽業務團隊也很給力,新契約市占率持續拚高。「她出席通訊處尾牙為我們加油打氣時,上台高歌周杰倫《Mojito》炒熱現場氣氛,當唱到徐若瑄《別人的》,她說這是首形容家人之間一份感情很溫暖的歌,就像我跟你們之間一樣。」 「再唱到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還用她那感性嗓音地說如同歌名,把通訊處名字刻在心裡,讓在場人士歡聲雷動。」一名出席的業務幹部說,也是全球人壽團隊為這位站在第一線的董事長按讚不已。
80歲老董破冰行3/世界朝5G、電動車應用前行 林伯豐領著台玻新南向
面對科技產業朝「5G、電動車應用」前行,台玻2018年開發出用於高階PCB的Low.DK玻璃纖維布。這是繼美、日後世界惟3家成功的佳績,「經國內外終端大廠認證,玻璃纖維布需求進入快速成長期」,董事長林伯豐瞇眼笑起來像個小太陽,領著台玻走在科技賽道上。在5月一個雨後下午,林伯豐接受本刊專訪,描繪著他心中的台玻發展藍圖。台玻目前在台灣有5個廠、在中國大陸近20個,依產品應用概分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容食廚、汽車」4大類。玻璃纖維能用於車用印刷電路板(PCB)與銅箔基板(CCL)。(圖/報系資料照)值得一提的是,台玻2008年結合外資在江蘇成立「實聯化工」。「台玻是全球唯一自產原料『純鹼』的玻璃製造商,完整掌握玻璃產業,這是我父親的理想,所以我們在懷安做了化工廠,主要生產上游材料純鹼,副產品是安摩尼亞,銷售狀況還算理想。」林伯豐的垂直整合計畫,綜效正逐步顯現。 台玻在中國大陸投資積極,但也不是只看中國,台灣PCB供應鏈在泰國成型,林伯豐透露,正考慮赴馬來西亞和泰國設廠,強調:「不是把中國或台灣的產能遷過去,會是新的市場、新的投資。」被問及近三年台廠紛紛布局新南向,台玻現在才起步會不會太晚了?林伯豐說:「時機要正確,沒有來得及來不及問題,要有正確企業、投資夥伴都需要正確選擇。合資,有當地華商、政府協助是更好。」他等著地利、人和的時機。三三會今年參訪台玻旗下實聯化工。(圖/三三會提供)他更發揮商人的精算本色:「現在台灣的製造成本佔整個產品的24%、中國佔12%,東南亞還沒去,不過比例一定更低;而且我的印刷電路板PCB、銅箔基板CCL客戶已經到泰國… 我們希望就近供應。」他進一步分析遷廠與否的決策:「首先要考慮技術進步、第二是市場競爭力成本、三是客戶服務。」至於中國昆山廠因當地發展成商業區,應政府要求規劃成商住使用,「搬遷到新廠,要技術提升、規模放大、品質更好、成本更低;先前(2020年)把在大陸玻璃砂廠賣掉,因為大陸人經營比外資經營有利,資產活化後的資金會繼續在玻璃行業投資;我秉持父親理念『一人一業』,專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