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
」 南極 全球暖化 癌症 新冠肺炎人類演化史恐改寫! 中國發現古人類「巨顱人」化石
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人類物種,該物種在20萬年前滅絕。考古學家表示,這群體型壯碩的古人類具備低平寬廣的顱骨與寬大的顎骨,適應嚴酷環境的生活方式,使其成為東亞古人類演化研究的焦點。許家窯遺址出土的古人類化石和其他骨骼,為巨顱人可能為獨立物種提供重要線索。(圖/翻攝自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份發布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中國北方,發現生活於20萬年前,被歸為獨立、已滅絕古人類物種「巨顱人」(Homo juluensis),而學名中的「julu」在中文意思為「巨顱」或「巨頭」。根據報導,這個由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人類學教授貝爾(Christopher J. Bae)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指出,巨顱人顱腔容量約1700至1800立方公分,明顯超越現代智人,約1350立方公分及尼安德塔人的1450立方公分。研究人員透過許家窯遺址與許昌遺址出土的化石獲取更多線索,透過樣本顯示,現代智人和巨顱人有相似的內耳結構與牙齒特徵。據了解,現代智人在12萬年前遷徙至東亞,巨顱人或許逐漸與新來的族群融合,吳秀傑指出,現今亞洲人基因中,丹尼索瓦人DNA的比例變異不一,不過丹尼索瓦人牙齒形態和巨顱人高度一致,研究認為,丹尼索瓦人或許屬於巨顱人物種,這也驗證智人和古人類之間的基因交流史極為複雜。貝爾也呼籲學界應該重新審視東亞古人類的演化歷史,並認為以西方為中心的就有研究模式,似乎忽略了東亞化石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像是丹尼索瓦人目前更應該被視為族群的稱謂,而非正式物種學名,儘管巨顱人的假說仍需要更多化石和基因證據來支持,但這項研究已在學界引發廣泛討論。許家窯遺址出土的古人類化石和其他骨骼,為巨顱人可能為獨立物種提供重要線索。(圖/翻攝自X)
40萬年前地球現異常暖期 海洋暖化是主因!台大解謎團登頂尖期刊
台大地質系碩士班研究生宋文惠在北義大利女巫洞操作鑽機,鑽取石灰岩岩芯標本。(圖/台大提供/中國時報李侑珊台北傳真)暖化現象日益嚴重,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灣大學地質系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揭示40萬年前地球便出現的異常暖期原因,即並非需要特別高的溫室氣體濃度,而是只要長時間海洋暖化,便可達成升溫效應,所以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這項研究成果已於7月15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變遷。依地質紀錄顯示,距今約40萬年前,全球冰量少於現在,海平面卻比當代還高出10公尺。這個暖期持續約3萬年,是地球歷史上的最熱暖期。此時期太陽輻射弱,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也比現代低,此暖期於焉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著名謎團,被學術界稱為「MIS 11c悖論」。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展開研究。胡訓銘表示,台大地質系攜手歐洲研究夥伴,2014年在北義大利的女巫洞,鑽取洞穴石灰岩岩芯標本,利用台大地質系實驗室的高精度鈾釷絕對定年技術,分析標本沉積時間,加上精細碳氧同位素與微量元素資料,重建南歐48到36萬年前的環境變化史。團隊比對太陽日照量、全球海面變化與大西洋各地氣候紀錄,終於解開謎團。研究結果顯示,「MIS 11c」極致暖期是多種因素導致。首先,約42萬年前,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上升,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受太陽力量影響,達到極致高溫。在海洋暖化後,地球傾角漸增,引發更炎熱的夏季,使溫暖海洋持續數萬年,洋流再把大量熱能傳到高緯度,造成冰棚持續融解,導致百萬年地球史上最熱暖期。胡訓銘提到,這項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對預測氣候變遷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H5N1禽流感病毒突變「可空氣傳播」 恐擴散哺乳動物和人類
H5N1禽流感病毒過往只會影響禽鳥,對雞隻具有高致病力,常造成大量雞隻死亡,但病毒會不定時基因突變,衍生新品種,導致原來僅感染禽類的流感病毒,變得可以影響人類,日前美國首度在乳牛中檢測出H5N1禽流感病毒,且其中一種亞型的病毒株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給雪貂,恐對人類造成威脅。根據《SciTechDaily》的報導,美國於3月首次在乳牛中發現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到5月疫情已蔓延至9個州,不過目前牛隻之間的傳播方式仍不清楚,然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類似的H5N1毒株(亞型進化枝2.3.4.4b)能夠透過空氣傳播給一小群雪貂,該毒株此前曾於2022年在養殖水貂中引發疫情。報導中指出,這是H5N1分支2.3.4.4b病毒首次被證明具有空氣傳播的能力,領導這項研究的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也表示,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病毒正在進化以感染哺乳動物,並可能增加對人類的風險,「雖然沒有證據表明目前影響乳牛的H5N1 病毒株能夠透過空氣傳播,但我們的研究表明,該病毒家族的另一個成員已經進化出一定程度的空氣傳播能力,這一發現強調了持續監測這些病毒的進化及其擴散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的重要性」。研究團隊發現,雪貂的呼吸道在病毒感染和傳播方面與人類更為接近,因此他們將已感染H5N1病毒株的雪貂與未感染的雪貂放在同一籠子裡,以測試病毒的「直接傳播」。在另一組實驗中,他們將感染和未感染的雪貂放在能防止物理接觸的籠子中,以測試「空氣傳播」。結果顯示病毒透過「直接傳播」傳染給75%的雪貂;在「空氣傳播」測試中,經過9天約有37.5%的雪貂通過呼吸道飛沫感染,且感染的病毒量較低。此外,研究還發現雪貂病毒株含有一種稱為「PB2 T271A」的突變,這種突變降低了感染雪貂的死亡率和空氣傳播機率,「這些結果表明,『PB2 T271A』的突變增強了病毒的複製,促進了雪貂之間的病毒傳播。理解這些病毒突變的作用,意味著我們可以監測目前流行的H5N1病毒株中是否出現類似突變」。研究發現從雪貂中觀察到的該病毒株傳播率低於典型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我們研究的雪貂在感染病毒9天內只傳染給不到40%的接觸者,而流感大流行病毒通常只需3到5天就能透過空氣傳播給75%至100%的接觸者」,研究團隊還發現,該病毒的感染劑量較低,這意味著即使少量的病毒也會引起感染。
幫胚胎「換外殼」 中國科學家成功複製恆河猴 已3歲還越來越壯
中國科學院團隊透過新技術成功複製1條恆河猴「Retro」,並順利飼育至3歲,成為人類複製的第2種靈長類生物。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自從首個複製哺乳類「桃莉羊」在1996年誕生,科學界便研究複製不同的哺乳類,美國在1999年複製出同為恆河猴的「黛翠」(Tetra)後,中國科學院於2018年利用與桃莉羊相同、但難以運用在靈長類的體細胞核移植(SCNT)技術,複製出2條長尾獼猴「中中」和「華華」,掀起學界極大關注。中國科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盧(Lu)向《CNN》表示,這次Retro複製成功的矚目點在於使用改良版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因為原技術與正常受精胚胎相比效率非常低,而Retro的成功象徵了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一大進步。以中中、華華為例,當時科學家創造出109個複製胚胎,並將四分之三植入21條代理孕母猴體內,但最後只有6條受孕,出生與存活的幼猴就只有中、華。研究員之後把近500個複製的恆河猴胚胎跟同樣數量的普通體外受精胚胎作比較,發現能成功植入孕母體內的一般胚胎數量為74個,但複製胚胎只有35個,進一步分析得出,複製胚胎最外圍「滋養層」的缺陷,導致胚胎無法順利發育,於是再透過「換外殼」移植一般胚胎的健康外層,成功突破障礙。來自113個複製胚胎中唯11個被分別植入7條孕母體內,再成為唯2成功發育、最後僅存誕生的Retro,其名字便是來自新技術「取代滋養層」(trophoblast Replacement)。Retro誕生至今狀態良好、越發茁壯除振奮研究員,猴類相較最常見實驗動物老鼠更接近人類的特性,也象徵基因醫學邁出重要一步,並可能加速新一代的疫苗研發。
別再熬夜了!長期「睡眠不足」可能造成各種疾病纏身 嚴重甚至引發休克死亡
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大、工作課業繁忙,熬夜、失眠讓每天睡覺的時間被迫壓縮,睡眠時長不足,導致早上哈欠連連、提不起勁、頭暈目眩等。近期,美國科學期刊《Cell(細胞)》最新研究發現,若長期「睡眠不足」除了會感受到明顯疲憊外,還有可能引發全身性的細胞因子風暴,導致器官損傷,嚴重的話甚至會休克死亡。除此之外,缺乏足夠的睡眠還會破壞人體內腎上腺素等激素的晝夜規律,進而影響免疫功能,使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增加代謝性疾病、癌症和精神疾病的發病風險,特別是在30到50歲這20年間,更容易發生慢性病。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也顯示,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增加了1/3,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上升,一旦睡眠出現問題,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等各種內分泌本應有的規律及功能也會被打破,進而擾亂免疫系統,為癌細胞提供生存的機會。睡眠不足也不僅僅對生理上產生危害,長期的睡眠不足也可能會對心理上造成威脅,增加焦慮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發生機率,睡眠時間越短,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就越高。要解決「睡眠不足」的問題,也並不是睡得越長越好,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于歡表示,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因人而異,可以先以自身的睡眠時長、睡眠深度、日間活動度、夢境頻繁度、夜間入睡時間,這五點去判斷自己的睡眠是否充足,品質是否良好。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偉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每晚起夜超過2次、早上過早醒來無法再入睡等情況,就有可能存在睡眠障礙,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另外,想要提升睡眠品質,醫師也建議,可以遵循以下方法去做改善:晚上10點左右上床休息,睡前2小時停止工作,睡前1小時停用電子設備;白天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但避免在睡前3小時內進行高強度運動;晚餐時間不宜過晚,避免攝入難以消化的食物,睡前2小時停止進食;保持室溫在20~25攝氏度之間,選擇氣密窗、遮光窗簾以減少噪音及光線的干擾。
禁用氟氯碳化物臭氧層破洞仍未明顯變小 專家研判恐是氣候變遷所致
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簽訂以來,全球就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以保護地球上空的臭氧層。然而根據《自然通訊》中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即使全球禁用氟氯碳化物,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破洞在過去20年的仲春時分,仍變得更大更深。臭氧層距離地球表面11到40公里,能過濾掉大部分的紫外線輻射,保護地球上的生物遠離皮膚癌和白內障。然而在1970年代中期,科學家發現被廣泛使用在噴劑、冰箱的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會降低臭氧的含量,更因此每年都使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巨大的破洞。為了修補臭氧層的破洞,1987年各國簽訂《蒙特婁議定書》,自此禁止氟氯碳化物的使用。今年1月聯合國支持的1項重大評估表示,當年禁止氟氯碳化物的使用正在發揮作用,預計到2066年左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就能恢復到1980年的模樣,而北極上空較小的臭氧層破洞,也能在2045年恢復,其他地方的破洞則在大約20年內就能復原。不過根據法新社的報導,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中有1項新研究指出,儘管氟氯碳化物減少,但南極臭氧層的破洞面積並未明顯變小,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破洞中心的臭氧含量也越來越少。發表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是紐西蘭奧塔戈大學(Otago University)資深講師施佩雷(Annika Seppala),她向法新社坦言「過去9年中,有6年的臭氧含量極低,且臭氧破洞非常大。」施佩雷也表示「或許是現在大氣中正發生其他事,才會造成這個情況發生,可能是氣候變遷導致的。」
北極海要沒冰了! 國外研究稱北極海的冰最快2030年全部融化
科學家6日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報告表示,北極海的冰最快在2030年9月會完全消失,就算人們從現在開始遵守《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暖化限定在攝氏1.5度的範圍內,最晚在2050年,北極海的冰也將全部融化。根據《法新社》報導,漢堡海洋大學教授諾茲(Dirk Notz)表示,現在將北極海以景觀及棲息地的標準來保護已經為時已晚。隨著冰層的減少,天氣、人類、生態系統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南韓浦項工科大學研究人員閔升基向法新社表示,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永凍土層融化,順勢加速全球暖化。厚達數公里的格陵蘭冰層若融化,其產生的海水量足已讓海平面升高6公尺之多。閔升基也指出,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最快在2030年9月北極海的冰會全部消失,這比先前的預測提早了10年。一般而言,若北極海冰層覆蓋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里,科學家將此狀態稱為「無冰」狀態,2012年北極海海冰面積為340萬名方公里,創下冰層面積最小的紀錄。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發表1則報告指出,在21世紀中葉,北極海將出現至少1次幾乎無冰的狀態。
氣候危機加劇 「這些地方」易受極端熱浪侵襲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隨著氣候危機加劇,阿富汗、巴布亞紐幾內亞和中美洲等國家地區,危險又破紀錄的熱浪將增加。科學家說,「當真正的極端熱浪來臨時,馬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據《CNN》報導,一項研究2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科學家分析了跨越60多年來的溫度數據集以及氣候模型,計算前所未有的極端高溫的可能性及可能發生的地點。科學家表示,他們將阿富汗、巴布亞紐幾內亞和中美洲等國家地區,包括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這些都是高風險熱浪的「熱點」,因為這些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能源供應的機會有限,進而削弱了他們對極端溫度的適應能力。布里斯托爾大學大氣科學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米切爾(Dann Mitchell)說,「有證據表明,這些地區很可能會遭遇大熱浪,而且他們不會做好準備」,其中,阿富汗面臨的威脅最嚴峻,而該國面臨嚴重的社經濟問題鬥爭,人口又不斷增長。據了解,熱浪具有廣泛的負面影響,它除了會降低空氣品質,也會加劇乾旱,增加野火發生的機率,讓基礎設施受影響;除此之外,極端高溫更會讓人中暑或熱衰竭,發生生命危險。報導稱,今年3月阿根廷部分地區的氣溫比正常高出攝氏10度,而4月大部分的亞洲地區高溫紀錄也被打破。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奧特(Friederike Otto)說,隨著世界繼續燃燒化石燃料,熱浪和其他其端氣候事件只會更嚴重,政府需要實施許多政策來拯救生命。
光療美甲導致皮膚細胞死亡! 研究指出將有致癌疑慮
光療美甲質感好、持久度佳,受到許多女性青睞。然而,根據《自然通訊》(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用來凝固光療凝膠的燈有紫外線輻射,會破壞人體DNA並導致細胞發生致癌突變,有罹患皮膚癌的疑慮。紫外線是一種電磁輻射,波長範圍為10至400 nm,其中UVA 波長315至400 nm,能深入穿透皮膚,常用於近十年來流行的光療指甲機,透過照光讓指甲油凝膠中的樹脂成份固化。光療機照射 導致皮膚細胞受損死亡研究人員指出,美甲沙龍中常用的光療機通常是用340至395nm波長的紫外線燈,日光浴則是使用280至400 nm。用光療機照射人類和小白鼠的皮膚細胞,照光一次20分鐘,會導致20%至30%細胞死亡,連續照射3次各20分鐘後,高達60%至70%的皮膚細胞死亡,剩餘的皮膚細胞的線粒體和DNA明顯受損,並出現與皮膚癌相同的突變模式。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生物工程和細胞與分子醫學副教授盧德米爾亞歷山德羅夫(Ludmil Alexandrov)表示,光療指甲設備被宣傳為安全的,但據目前所知,並沒有人真正研究過這些設備以及它會如何影響人體細胞。據《CNN》報導,猶他大學皮膚病學助理教授朱莉婭柯蒂斯(Julia Curtis),表示這些發現再次證實紫外線輻射的有害影響,並顯示細胞死亡和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皮膚癌,她形容:「日光浴被列為致癌物質,而光療指甲就是指甲用的迷你日光浴。」皮膚科女醫師 教妳減少光療風險如果擔心光療美甲的致癌風險但又不想放棄美麗指尖,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來降低風險。1使用普通指甲油。2改用光療美甲替代品,例如現成美甲貼片,就不需要使用光照凝固。3做光療前為雙手使用富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的保養品。4在指甲周圍塗上含有鋅和鈦的防曬霜,並在進行光療指甲時,戴上露指手套,保護手部皮膚。5紫外線會使皮膚老化,表現為曬斑和皺紋。如果妳常做光療美甲,可向皮膚科醫生諮詢,檢查皮膚是否有任何皮膚癌前兆,便可及早治療。光療美甲的壽命比一般指甲油長的多,但專家提醒,有皮膚癌病史、皮膚較白或有白化症、藥物或免疫抑製而對光更敏感的人,要更加小心預防。然而,現今仍無法完全保護,因此最好的方式仍然是避免做光療美甲。 原文出處:A common nail salon tool may cause 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in human cells, research finds
科學家研發男性避孕藥可抑制精子活力 未來有望進行人體試驗
科學家近期研發出一種非激素男性避孕藥,可阻止精子游動。在實驗室小白鼠身上實驗過後證明,它可使精子至少停止活動幾個小時,時間長到足夠阻止它們到達卵子,在事前服用,可降低24小時的生育能力。女性口服避孕藥是以賀爾蒙打亂月經週期,過去也曾設法研發出利用男性賀爾蒙睪固酮的避孕藥,但會導致使用者變胖、罹患憂鬱症等副作用。甚至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進而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科學家近期研發出1種藥物,有望解決男性口服避孕藥難題。據了解此種口服藥物針對控制精子游動的一種稱之為「可溶性腺苷酸環化酶」(soluble adenylyl cyclase,sAC)的細胞訊號蛋白做干涉。實驗發現,此種「TDI-11861」sAC抑制劑可降低小白鼠和人類的精子活力。而精子活力是精子功能的關鍵性指標。研究人員還指出,這種藥物生效得很快,在30至60分鐘內就抑制了小白鼠的精子,並在2.5小時內保持100%有效。3小時候,一部分精子已恢復活力,24小時候,小白鼠幾乎恢復了全部的生育能力。科學家表示這種男性口服避孕藥的優勢之一是不會破壞睪固酮,也不會引起任何男性賀爾蒙缺乏症的副作用,未來實驗人員將會進一步將實驗轉移至兔子身上,最後再用於人體實驗。而這次的研究結果也發布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別再喝咖啡了!「醒腦3公式」連賴床都有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頂尖睡眠研究人員在近期提出了3招一早醒來最有效的「醒腦公式」,包括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低糖早餐、養成激烈(strenuous)運動的習慣,以及7至9小時的充足睡眠和賴床(lie in),不過許多人視為靈丹妙藥的咖啡,並不在這3個方法中。據《每日郵報》的報導,這份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醒腦公式」,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針對833人進行研究後得出的結果,受試者在實驗中分別吃了不同類型的早餐,佩戴手錶記錄活動和睡眠數量、品質、時間和規律性,並飲食記錄2周。參與者也被要求記錄從醒來到入睡前的清醒狀態,並且測量血糖。這3招「醒腦公式」包括:攝取富含碳水化合物且低糖分的早餐參與者在吃早餐前須禁食8小時,吃完後需禁食3到4個小時。研究發現,吃高碳水化合物且低糖的早餐,最能消除疲勞感,例如燕麥片加堅果、酪梨和香蕉就很理想。相反的含糖早餐的效果最差,研究作者瓦雷特(Raphael Vallat)表示,「因為糖分會導致血糖飆升,顯著削弱大腦在睡眠後恢復清醒的能力。」每天7到9小時的充足睡眠,拉長睡眠時間或晚點起床、賴床此外,充足睡眠也有助於清除我們體內持續累積、可能導致我們疲倦的腺苷(adenosine)。瓦雷特指出,現代人經常在一周內睡眠不足,若可以在某一天睡得更久,將有助於清除身上背負的「睡眠債」腺苷。另外,如果比平常更晚起床,會使你在生理時鐘比較清醒的時刻開始一天,並在整個早上逐漸增加並提高清醒程度。每天進行「激烈」運動瓦雷特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運動有助於隔天的清醒,但運動可能增加睡前的疲勞感並推升情緒水平,「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確實發現參與者的情緒與他們的警覺性水平存在高度關聯性。」
「長新冠」到底會持續多長? 蘇格蘭研究:62%患者染疫18個月後仍有症狀
許多人都知道,新冠肺炎麻煩的地方並不是容易感染,而是即便康復,仍有機率得到未解的後遺症,這些被統稱為「常新冠」的後遺症,深深地影響著每個患者。目前也有科學家追蹤研究發現,有62%的患者在染疫18個月後,自己仍然受到長新冠的後遺症所苦。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蘇格蘭一項新冠肺炎後遺症的研究調查,研究人員針對3萬3281位確診病患、6萬2957位健康的民眾展開調查。其中發現「長新冠」常見的後遺症多達24種,其中包含了嗅覺異常、味覺異常、呼吸困難、機送痠痛、心悸、胸痛,以及腦霧。而且研究人員發現,當時確診症狀越嚴重的患者,其後遺症也會跟著嚴重。這項調查主要是透過長期且連續性的問卷方式來調查,而這些有症狀的確診患者中,有42%的患者在「最近一次」的調查中表示自己只是部分康復。甚至在調查持續12個月後,有11%認為尚未康復、51%認為部分康復,只有39%的人是完全恢復。而在調查持續到18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先前的調查數據「毫無變化」,這也顯示有62%的患者在確診1年半之後,仍然飽受長新冠之苦。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負責領導這項研究的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公共衛生學教授佩爾(Jill Pell)表示,這項研究了長新冠對於人們的影響,「除了健康之外,還有更多不同的影響,像是生活質量、就業、教育與自我照顧能力都有影響」。
新冠病毒後遺症 港大研究:20到50%骨質流失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19日公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感染新冠病毒會出現20%至50%不等的骨質流失,且會持續較長時間,在染疫完全康復情況下仍持續流失。研究結果證明,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性骨質流失可能是一種被忽視的併發症,未來需要持續跟進。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此項研究,由臨床醫學學院楊偉國教授和陳福和醫生共同領導,為「全球首次」利用接近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狀況的敘利亞倉鼠進行實驗。研究團隊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可誘發破骨細胞(分解骨頭組織)的炎症,在患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及康復後期造成嚴重的骨質流失。這項研究為新冠肺炎在骨骼系統上的長期併發症提供了新見解。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圖右)小梁骨密度明顯低於未感染病毒的對照組(圖左)。(圖/翻攝自香港大學官方網站)為研究新冠病毒對骨組織代謝的影響,研究團隊在敘利亞倉鼠模型鼻內注入新冠病毒,收集牠們受感染後的骨組織樣本。通過三維微米級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團隊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會引起長骨及椎骨等部位內的小梁骨結構,出現20%至50%不等的嚴重骨質流失。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骨質流失,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進一步發現骨質流失與因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細胞因子失調有密切關係。這種病理上的骨質缺乏與破骨細胞(一種負責骨組織吸收的細胞)的炎性息息相關;由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細胞因子失調不單影響破骨細胞分化,還在骨骼組織中引起炎症反應,增強其促進破骨細胞生長的影響。楊國偉教授表示,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手腳的長骨的影響較大,對腰骨等椎骨的影響較小,因此手與腳骨質流失的可能性較高。曾有中年康復者在複診時,表示大腿位置的骨骼有持續疼痛感,楊國偉推斷與嚴重骨質流失有關,呼籲有相關症狀的康復者要持續留意。後續將研究可否透過藥物,阻止染疫後骨質流失的問題。
最新研究示警 全球均溫升3度…每年將面臨「高達1.6兆美元」經濟損失
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締約國承諾減碳避免暖化加速,但始終難以達標。一份最新研究示警,若全球均溫升幅達攝氏3度,全球每年將因勞動生產力流失,面臨高達1.6兆美元的經濟損失。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14日發布的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3度,就連一天當中最涼爽時分,都會對全球勞工造成重大健康威脅。炎熱國家的氣溫和濕度正在急速上升,地球暖化要是無法控制,戶外作業的勞工受到的威脅最大,在波灣國家討生活的南亞移工,可能因此斷送經濟命脈。研究發現,勞工在炎熱潮濕的環境掙扎求生,已讓全球經濟每年損失高達3,110億美元。全球均溫相較於工業化前已多出攝氏1.1度,研究警告,要是全球均溫比現在再高個攝氏2度,經濟損失恐放大5倍以上,多達1.6兆美元。195個締約國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承諾,以工業化前的全球均溫為基準,將均溫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但人類持續燃燒助長暖化的化石燃料,以致遲遲難以達到《巴黎協定》目標。研究警告,萬一全球均溫升幅真的到攝氏3度,現今讓戶外作業勞工提早或延後上工的防暑措施將沒什麼效果,因為全天候都變得酷熱難耐。研究報告共同作者、美國杜克大學講師帕森斯(Luke Parsons)指出,屆時全球勞工連在每天最涼爽時分都無法上工。全球暖化若到這種程度,勞工受傷及腎臟出問題的風險也將升高,甚至是英年早逝。帕森斯表示:「很多低緯度國家戶外作業的勞工,是氣候變遷下最脆弱的一群,為了保護他們,我們必須對未來暖化設限。」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資料,這些高風險區域包括中東地區,當地濕度上升尤其快,而且匯聚3,500萬移工。《自然通訊》研究發現,一旦全球均溫升幅達攝氏3度,卡達和巴林勞工將是最大受害者,每年每人平均將少了逾300小時工時。
陸學者研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 10萬年僅出現一次
中國安徽師範大學的研究小組在一個銀河外星系中,發現一對互相繞過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布。根據《頭條新聞》報導,10萬年才發生1次,機率為10萬分之1。即使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天體物理學家們也只能在少數的幾個活動星系中找到超大質量雙黑洞,所以能夠捕捉到這種天文現像是極為罕見的。該研究小組則是由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的舒新文教授所帶領,舒新文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一個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遠的星系中,成功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觀測證據,這是天體物理學家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第2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的例子。據研究資料顯示,黑洞具有獨特的時空結構,進入其視界的所有物質都無法逃脫,就光線也不能倖免。而當一個恆星太靠近黑洞時,便會被其強大的引力撕裂及瓦解,繼而被黑洞吞噬,期間會釋放出短暫的電磁波輻射,科學家稱該現象為「黑洞潮汐撕裂恆星」。舒新文教授表示,如何尋找和探測超大質量雙黑洞系統,是當今天體物理學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超大質量雙黑洞系統的探測和研究,對揭露宇宙中最早期巨型黑洞的成長機制、宇宙引力波現象的產生和變化規律,乃至於對宇宙及其基本物理規律的探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