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觀點》
」 楊振昌小心毒從口入!保溫瓶有「3種現象」就該更換 專家提醒1味道是警訊
在講求環保減塑的時代,保溫瓶已經是許多民眾隨身攜帶的好夥伴,不過營養師雷小玲提醒,若保溫瓶出現內膽變形、受損,或是飲用時有鐵鏽味,一定要立刻更換。不然小心把金屬化合物喝下肚,導致毒從口入!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營養師雷小玲日前參加健康談話綜藝《健康2.0》表示,不鏽鋼保溫瓶算是目前各式杯子中,比較穩定的材質,能承受的溫度、酸鹼範圍也較大。但要注意保溫瓶若是摔到,造成內膽變形、受損,或是喝起來有鐵鏽味時,就代表不鏽鋼的合金結構已受損,使得溶出金屬化合物的機率增加,建議民眾應盡快丟棄換新,以免危害健康。至於不鏽鋼容器的保養方法,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先前在《名醫觀點》強調,最重要的是「喝完立刻清洗」。清潔時,可使用軟刷或專用刷具,並加點清潔劑來洗淨;市面上也有一些專門用來清洗不鏽鋼容器的清潔劑,如檸檬酸。楊振昌建議每週至少用1次專門的清潔劑,來把不鏽鋼容器洗得更乾淨。楊振昌補充,不鏽鋼保溫瓶一般建議選304材質,市面上也有316和200系列的不鏽鋼。他指出,316製品也是可以的,但200系列因品質關係,其抗氧化及抗鏽蝕沒有304來得那麼好,用久可能容易產生鏽蝕,在挑選時要特別注意。此外,「無毒教母」譚敦慈過去也曾也指出,使用保溫杯時,部分飲品要盡快喝掉。有檢驗機構研究發現,將豆漿放入保溫杯內,短短30分鐘,細菌就增長30倍。尤其台灣會長菌的溫度就是攝氏7到60度,「若你買了拿鐵、豆漿這些含蛋白質與含糖的飲料,放到保溫杯裡要趕快喝掉,不要早上買的拿鐵,到中午還沒喝掉,就會長菌了。」譚敦慈還指出,這類飲品喝完,一定要再做一個動作,就是用水洗乾淨,「因為你的蛋白質與還留在裡面,這是會長菌的。」
定期爬山、跑步有助「膝蓋保養」! 台大醫:這樣做才傷關節
有些長者時常會擔心爬山、爬樓梯、跑步傷膝蓋的問題。對此,台大醫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解釋,其實這些動作非但不會傷膝蓋,甚至還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反而是不運動導致的肌少症、骨質疏鬆、肥胖等問題,才真的會傷害膝關節。陳文翔在YouTube頻道《名醫觀點》中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高齡化社會常見的問題,不少樂齡族退休後,都會發現膝蓋卡卡的,而且聽說爬山、跑步或日常上下樓梯會傷害膝蓋,因此不敢運動。但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科學證據顯示,上述動作都不會傷害膝關節。陳文翔進一步說明,以跑步來說,馬拉松不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性,登山對膝關節的影響在於下肢肌力的強度,「只要循序漸進的訓練下肢肌力,反而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尤其是訓練股四頭肌、大腿後肌、小腿肌肉,強健的肌力有助於保養膝關節,因而越爬山越有利於膝關節。」不過他也提醒,如果平常沒鍛鍊下肢肌肉,就突然爬難度很高的山,輕則膝關節附近的肌肉、肌腱、韌帶受傷,重則造成軟骨磨損、導致退化,所以平常就要藉運動來鍛鍊下肢耐力,肌肉支撐力越強,越能減少膝關節的負荷。
臉紅、盜汗是心衰竭?醫曝「5大警訊」嚴重恐猝死:吃飽會喘要注意
臉紅、吃飽容易喘竟是心臟衰竭的前兆!台北榮總實驗外科主任張效煌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有3大主要徵兆,包括易喘、胸口悶痛、暈倒等,嚴重恐將導致猝死。對此,他也呼籲民眾,控制三高並定期健檢是遠離主動脈瓣膜狹窄的預防重點。張效煌在YouTube頻道《名醫觀點》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最主要的3個症狀,包含心臟衰竭容易喘、胸口悶痛及昏倒,其中心臟衰竭最不易被患者發現,但仍可透過幾種跡象觀察,由於不管是吃飽飯、洗完澡或活動過後,血液循環都會增加,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所以若出現易喘、冒汗以及臉部漲紅等警訊,均需多加留意。張效煌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並非少見疾病,通常好發於75歲以上的長者,大約有3%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因此,他也特別點出4大高危險族群,第一大類為「75歲以上」,由於老化造成瓣膜鈣化,所以瓣膜不容易打開,因此就會引起主動瓣膜狹窄,且男女發生的比率是一樣的;第二大類為「先天性瓣膜異常」,正常瓣膜有3片葉片,若先天只有2片的話,瓣膜較不耐用,可能在40至60歲就會提早發生主動脈瓣膜狹窄;第三大類為「風濕性心臟病」,若是年輕時瓣膜遭到細菌感染,將導致瓣膜提早老化;第四大類為「鈣質及磷代謝異常」病患,像是副甲狀腺長腫瘤或是洗腎患者,較易引起瓣膜提前鈣化、老化,不得不注意。對此,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主動脈瓣膜狹窄的重點在於控制三高、定期健康檢查,若是出現走路容易喘及心臟衰竭等症狀,則建議另外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