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李侑珊」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31 篇文章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除吸引許多明星高中學子就讀,近幾年也有很多護理系、醫檢師轉換跑道,重讀5年大學拚考藥師。(圖/嘉南藥理大學提供/中國時報曹婷婷台南傳真)

想當藥師…護理師轉換跑道重讀藥學系 醫檢師、營養師也不少

近十年全國藥師發證數簡表「我喜歡與人互動,但醫院繁重工作反而無法照顧病人的心,決定出走…。」江柔真5年前離開護理師工作,考上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9月將以不同身分重返醫院實習。藥學系逾200人和她一樣重讀5年大學,有人嚮往穩定工作與高薪、有人為繼承家業,護理背景也不在少數。全台逾3萬名執業藥師,3分之1來自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嘉藥因而享有「藥師搖籃」盛名,今年高中申請入學,吸引1012人爭搶200多個名額,除吸納北一女、建中、南一中等明星高中生就讀,近年來,每年更有10多名護理師重讀5年藥學系,為的就是拚考藥師。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藥師多了開業和拓展業務市場等多元收入的機會,在就業規畫與選擇上較彈性。32歲的江柔真自慈濟大學護理系畢業後,在醫院擔任護理師3年多,負責化療時1人顧16床,曾遇乳癌病患淚眼找她傾訴,她卻忙到無暇安慰,「我一個護理人員卻無法陪伴病人」,內心承載太多負能量,決定重拾書本報考藥學系。和江柔真一樣,有愈來愈多護理師轉換跑道。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王四切說,每年都有10多名護理師重讀藥學系,醫檢師、營養師也不少,另也不乏碩士、軍職人員等。王四切說,歷年來,遇過最年長的學生是65歲的退休公務員,考上藥學系也到醫院實習4個月,畢業後只花2次就考上藥師。當年這位「阿伯」純粹是因女兒考上台大醫學系,想在小孩面前證明自身價值。魏佳卉表示,藥學系課業繁重、考試壓力大,尤其平時成績攸關大五實習選擇,「少零點幾分都不行」。許多考生會以藥師考照率高低來選大學,因為沒考上國考,就業機會自然就減少了。

23日凌晨連續強震,造成花蓮市富凱大飯店嚴重傾倒,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圖/中國時報王志偉攝)

19小時狂搖237次…花蓮災情雪上加霜 民喊有「末日感」

花蓮市明禮路的紅單建築物統帥大樓,23日又因地震而傾斜。(圖/路透)4/3-4/23花蓮地震記錄震不停!全台民眾剛經歷0403花蓮大地震,未料,22日下午5時起,19小時內發生237起餘震,國家級警報聲徹夜狂響,不少花蓮人嚇得奪門而出,露宿車上或到大馬路上避難。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觀測,0403主震後,至23日已有超過1203起餘震,並提醒1年內都有可能出現餘震。氣象署指出,前天下午5時08分發生規模5.5地震後,震央開始往南移動至花蓮壽豐、鳳林等區域。前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0403花蓮大地震至今,釋放約42顆原子彈的能量,但第一天即釋放了39顆,這兩天狀況看起嚇人,實際上釋放能量少。餘震先前集中在北邊,這2天回到南邊,是正常的應力平衡,民眾不必擔心。震央海轉陸 震源最淺僅1.1公里前天入夜後,花蓮狂震80餘起,包括凌晨2時26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6.0地震、2時32分壽豐發生規模6.3地震,花蓮市、鹽寮、磯崎最大震度測得5弱,有12個縣市民眾收到國家警報。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花蓮前天下午開始出現的密集地震,從位置與規模分析,皆屬0403花蓮大地震後的餘震。由於餘震不斷且震源極淺,民眾感受強烈,且發生在深夜、背景雜訊小,都讓民眾更加有感。吳健富強調,規模7.2的地震,能量不會短期就釋放完,由921大地震的經驗中可發現,半年、1年都可能有餘震,一般而言,規模、次數會縮小,卻也無法排除有大事件會發生,還是要做好防震準備。另外,0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逾1203起,之前,餘震大多在主震震央的北邊地區,前天下午則密集出現在偏南邊地區,震央從外海轉到陸地,震源也更淺,最淺甚至測得1.1公里。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若畫出0403主震及所有餘震的位置,可連成一條帶狀,地震是沿著破裂斷層進行。近1、2天餘震那麼多,其實仍在0403主震的餘震範圍內,是同一個斷層系統應力調整,是好現象,民眾可以放心。至於昨天地震震源極淺,甚至觀測到幾次深度在2公里以內,李錫堤認為,可能只是觀測的誤差,且縱使震源深度淺,只要規模不大,就不會有斷層破裂到地表。米崙斷層被觸發 專家:無跡象因花蓮倒塌建物都位於米崙斷層,擔憂米崙斷層被觸發,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彥指出,米崙斷層沒有錯動跡象,花蓮幾棟建築倒塌與此無關,恐是本身結構的問題。不過,也因為餘震太頻繁,也會即時發布地震通報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官方帳號,從前晚7時許,因推播巨量資訊,致使系統暫時熔斷,直到昨日上午才恢復正常運作。花蓮災情雪上加霜 民眾喊有末日感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前天的大雨導致蘇花公路、鐵路中斷,已經陸續搶通,0403地震後蘇花有6處邊坡要加強,年底前會處理好。他也請陸海空單位各自去詳細檢測場站設施狀況,檢查大致都正常。花蓮近來飽受地震、暴雨侵擾,從小在花蓮長大的吳先生說,雖然早已習慣生活中有地震,但這次真的是前所未見,直呼餘震威力比起以往地震多且大,第一次這麼害怕,市區隨處可見建物鋼筋裸露、水泥塊掉落、牆壁龜裂,重度「末日感」陡升。除花蓮人飽受驚嚇,昨天上午8時4分、8時6分,花蓮又分別發生規模5.8、4.6的餘震,震源深度僅2公里、5公里,雖然雙北震度只有2級和1級,但正值上班尖峰時間,民眾明顯有感。台北捷運也一度全線列車採慢速行駛。

受到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風波影響,北市信義區遠百A13美食街昨用餐人數相當稀少。(圖/中國時報羅永銘攝)

純譯名!米酵菌酸與米無直接相關 農業部:國產食材安心食用

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後,多個縣市政府禁止疑似產生「米酵菌酸」的粿條至校園營養午餐中,也引發民眾人心惶惶,甚至對米製品產生憂慮,農業部指出,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中譯名,與米並無直接相關,並強調台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但學者仍呼籲,一定要溯源,才能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經農試所土壤專家瞭解,唐蒼蒲伯克氏菌共有4個亞種,僅有椰毒病原型會產生米酵菌酸,長期觀察台灣土壤並未發現該亞種,代表我國農產品相對安全,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國產食材。農業部提及,米酵菌酸是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製、包裝等步驟,到食米過程都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罄,受到汙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至於各縣市禁止營養午餐使用粿條料理一事,是否會影響糧價?陳駿季強調,會密切監控,而粿條等產品可能還會使用其他如玉米澱粉等進口產品加工製成,尊重各縣市政府及餐盒公會決定,政府會盡快釐清。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明信則認為,禁止粿條等米製品,對營養午餐影響應該不大,原本該類型產品就不會經常性供應。但他也說,任何食材都有風險,呼籲業者應做到源頭採購管理、驗收,及庫房的溫溼度控管,食材才能維持安全。對農業部的說法,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首個死亡病例的血液中,既然找到米酵菌酸,一定要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菌,藏在廚房裡的哪個食材中,唯有找到才能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此病原體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何美鄉提醒,歷經疫情階段,台灣已訓練出大量且專業有素的防疫醫師與疫調人員,因此呼籲農業部等中央單位,在調查上,不能留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人員單獨操作,「不能丟給地方自治」,應全力投入協助。

央行宣布升息半碼,房貸負擔將加重,緊接著4月再漲電價,勢必會帶動物價飛漲,小資族感嘆日子更難過了。圖為民眾在賣場購物。(圖/中國時報鄧博仁攝)

降低升息衝擊 「7類貸款」由政府續補貼

電價費率審議會22日召開,確定4月電價調漲,為抑制通膨,央行21日率先宣布升息半碼,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緊急召開跨部會會議,拍板7類貸款項目持續由政府補貼,不受升息影響。電價調漲後,首當其衝的大眾運輸也醞釀漲票價,行政院長陳建仁昨說,台鐵漲價正研擬中,客運、高鐵不漲價機會高,捷運多數乘客都用TPASS(通勤月票),若漲價會讓民眾覺得奇怪。政府應對漲電價與升息。央行升息使房貸、學貸族跳腳,為減輕特定族群負擔,鄭文燦昨邀集中央銀行、國家發展委員會、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教育部、勞動部等部會開會研議。勞工紓困貸款 全額補貼所增利息鄭文燦決議,勞工紓困貸款因升息增加之負擔,只要依約正常還款者,將由勞動部全額補貼升息半碼的貸款利息,預計受益勞工達52萬人。至於就學貸款、資金紓困振興貸款、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疫後振興貸款及低碳智慧納管貸款、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政策性房貸補貼等部分,則不受升息影響,仍由政府繼續補貼。就學貸款部分,目前超過93%就學貸款學生,在學期間利息本由教育部全額補貼;而須自行負擔利息的就學貸款在學學生,亦將比照111年及112年共計5次升息的作法,由教育部協助補貼因升息所增加的利息,學子不用擔心升息影響。畢業後還款者如申請緩繳本息,只要符合每月平均收入未達5萬元資格者,可以申請最長12年緩繳本息,緩繳本息期間將免負擔本金及利息,利息全部由教育部負擔,同樣不增加利息負擔。財政部主管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不論既有貸戶或新貸戶,均維持由公股行庫自行吸收半碼,加計2023年8月青安貸款精進方案,由政府額外補貼1碼,補貼期限至2026年7月31日止。因應本次升息半碼,將持續補貼因升息所增加之利息至期限止,不增加申貸戶負擔。客運不漲票價 TPASS也不會漲而4月電價調漲,恐牽動大眾運輸票價。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質詢問起台鐵、高鐵、捷運、客運等大眾運輸工具是否會漲價,陳建仁說,燃油巴士大部分都使用燃油,沒有漲價的空間,客運不會漲;對高鐵來說電的成本占比不高,且去年高鐵營運有盈餘,高鐵不漲價機會高。至於捷運,陳建仁認為,在高雄和台北搭乘捷運的人很多都用TPASS,TPASS絕對不會漲價,若北捷或高捷為了少數沒有用TPASS的人而漲價,民眾會覺得很奇怪。交通部長王國材補充,國道客運調漲方案送上來了,短途的部分TPASS已經吸收,台鐵調漲票價現在還在草擬階段,由其透過公司董事會討論,台鐵若調整,TPASS都吸收。至於電費占台鐵、高鐵多少營運成本?王國材說,大約1成,像高鐵有盈餘、台鐵有虧損,要依照成本結構做分析;預算的部分,TPASS不會調整,未來若漲票價,民眾付的錢是一樣,經費就會由政府來支應。第10波減徵關稅 加碼延至6月底鄭文燦昨也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考量地緣政治及氣候異常等通膨風險續存,為從源頭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並穩定末端售價,原實施第10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今年3月底,會議決議加碼延長至今年6月底。減徵措施包括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

台中市配合雙語教學政策,找來外籍老師上課。(圖/報系資料照)

4班百人僅1人聽懂英語上課 雙語教學引反彈

蔡政府推出「雙語政策」2年8個月以來,教師、家長與學生都反彈,甚至有老師說「4個班、逾百人,只有1人聽得懂英語上課」。教師團體要求立即停止實施,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說,不論2024誰當選總統,都應立即停止現行的雙語政策,不要再以英語去教其他專業學科,否則將造成學生英語及學科都學不好的「雙貧乏」現象。賴清德2017年 規畫政策副總統賴清德2017年接任閣揆後,開始規畫「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發會和教育部推出「2021年至2024年雙語政策」,目標是要在高中以下學校運用英語進行多領域學習,並在大專校院設立雙語標竿學校,培養本土雙語人才。政策目標很宏大,但在中小學執行時,出現不少亂象。例如,目標之一是在2024年培育6000位雙語教師,鼓勵在職教師先進修,以取得雙語教師資格,但在職教師對此意願低落,現距離2024年不到半年,僅培育出1001位。師資配套不足 亂象一堆侯俊良表示,雙語教師人才不足,造成許多會說英語,但是專業不足的人當老師,例如在體育課有雙語教師授課,重點放在教學生如何以英語說「三步上籃」,而不是三步上籃的動作。宜蘭縣公正國小雙語老師鄭祺怡有歐洲學歷與工作經驗,她說,先前教3年級音樂課與表演藝術課,用英語教學時,4個班級、每班28個學生中,只有1個學生聽得懂,大半學生處於放空狀態。她趕緊調整教學方式,先用英語講一次,再用國語講一次,確定學生都懂。在課堂上,聽不懂的學生私下問英語好的同學,「老師在講什麼?」這種情形很常見。侯俊良說,二手傳播教法,學生的專業科目及英語都學不好。「雙語政策當然做不下去!」台師大英語系兼任教授周中天說,賴清德想必是想將台灣打造成如新加坡的雙語社會,但新加坡已經失敗,他們提倡英語,導致當地各族群愈來愈少使用母語,台灣不應重蹈覆轍。英語及專業科目 都學不好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學生社團及語言學者4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檢討雙語政策、回歸教育正軌」倡議,不到3天就衝破成案門檻。教育部與國發會雖在7月14日有答覆,但被批是避重就輕,答非所問。教師工會團體呼籲各政黨總統參選人就此表態,賴清德競辦表示,每學年度都會參考專家學者及教學現場相關意見,滾動調整,希望能持續修正,努力找出符合台灣情境推動雙語計畫的執行策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辦表示,雙語政策已有許多問題浮現,相關法令與規定之修正應當邀集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社會人士代表一同討論並取得共識,必要時也應召開公聽會,進行政策溝通。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競辦強調,政策的推出必須全面規畫,第1先備齊雙語師資人力、第2教材課程應經完整設計,否則雙語教育只會流於形式,造成老師與學生的負擔,難以有實質成效。3組總統參選人的答覆都令教師團體失望。侯俊良說,3人對英語政策的主張類似,而且都有英語迷思,認為「英語等於競爭力」,奉勸各參選人,無論誰當選,應立即停止現行的雙語政策,要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應回到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及建構友善英語環境這兩方面來進行。

頭份市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停招4年多,目前校內已是荒蕪一片。(圖/中國時報謝明俊攝)

退場私校校地乏人問津 偌大校園成廢墟如鬼域

近年退場私立大專校院土地使用情況私立大專院校倒閉風潮擴及全台,繼東部、南部私校不支倒地後,雙北市私校也快招架不住,私校退場後的校地由誰承接備受矚目。教育部說,將由行政院跨部會會議決定校地如何運用,原則上優先由中央機關承接使用。但據統計,已退場的9所私校,有5所學校土地使用不明,偌大校園形成廢墟、荒草蔓生,校產常遭竊取,私校工會痛批教育部欠缺積極作為。少子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連頂大都發生申請分發入學缺額破百,私大招生更是大不易,位於雙北市的傳統老牌私校都逃不過。以111學年新生註冊率為例,在新北市的真理大學及聖約翰科大新生註冊率各僅有46.27%、35.31%,非常慘淡。再以去年分發入學為例,缺額最多前2名是文化大學2378名及淡江大學1037名,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缺額最多前3名是文化、淡江及銘傳,均超過800人,私校可謂個個拉警報。從2014年第一所私校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倒閉後,陸續有8所私校關店,台南市台灣首府大學與彰化縣中州大學將在本月31日退場,雲林環球科大預計在明年7月31日退場。土地在台灣是稀有資源,但私校退場後的校地至今有一半是「用途不明」。位於屏東的永達技術學院退場已9年,閒置校地並未善後,校園彷若時空靜止般,地下室成蓄水池,還有魚在游動,荒廢宛如鬼域。由於校地屬於文教用地,限縮開發用途,僅能作為學校或長照使用,加上校區位於麟洛鄉鬧區,外界估算土地逾40億元,反而沒有人敢接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說,政府忽視私校退場問題,缺乏積極作為,直到去年5月公告實施《私校退場條例》才有所改善,但先前已停辦的私校師生權益受損,卻求助無門,校園殘破、資源浪費,卻無人負責。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表示,行政院會組成一個跨部會會議,需要土地的部會可以提出,例如勞動部要某個校地來建職訓中心,如果學校沒有負債,那就以捐贈方式將校地提供給勞動部使用,如果學校有負債,就由學校清算或由勞動部價購來處分一部分土地以還債,之後再將校地給勞動部使用。例如,中州科大預計7月底停辦,教育部長潘文忠透露,教育部與內政部正在討論將中州科大校地用來建社會住宅,這將是首間改為社會住宅的退場私校校地。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分析,依台灣高齡化狀況,退場後校地最適合拿來做長照、日照或養護中心,但從學校轉換為這樣的機構,必須變更地目,而且要找到醫療院所配合投入,並不容易。他建議政府對私校退場後土地運用,應提出統一性規範,才能有效利用。

美國最高法院6月29日裁決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具有種族意識招生做法的「平權措施」違憲後,支持和反對的示威者擁抱在一起。(圖/路透)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平權招生違憲 亞裔、白人學生受惠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6月29日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將種族作為招生考量因素的做法違憲。這一裁決顛覆了美國數十年來實踐的「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將對美國大學招生政策產生重大影響,預料對亞裔和白人學生有利,原先受惠的非裔和拉丁裔學生則會受衝擊。此外,美國最高法院6月30日繼之裁決,美國總統拜登的學貸減免計畫無效。這使拜登的競選承諾跳票,讓原本可從中受益的4000萬名美國人希望落空。最高法院表決以6比3駁回此案,在最高法院占多數的保守派大法官認為,美國聯邦法律沒有授權該計畫免除這項近5000億美元(約台幣15兆元)的債務。種族列招生考量 哈佛和北卡大違憲「平權措施」指大學在招生時考量學生種族等因素,以便給予少數族裔優待而實現各種族享有平等權利。但有些學校硬性規定招收某族裔學生比例,引發「逆向歧視」爭議。針對哈佛的訴訟由一群亞裔學生提起,他們聲稱哈佛的招生政策歧視亞裔,低估了他們的學術成就和高分。美國最高法院以6比2和6比3的表決結果,分別通過針對哈佛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裁決。這些裁定遵循了意識形態路線,包括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在內的6名保守派大法官都投贊成票,其中3人是前總統川普任內提名。另3名自由派大法官則在意見書中譴責裁決。大法官言詞交鋒 憲法不以膚色考量大法官羅伯茲指出,大學收生須依據學生的經歷來考量,而不是根據種族,但大學卻長期得出錯誤結論。非裔保守派大法官湯瑪斯也堅稱,憲法不能以膚色為考量。隸屬自由派的美國史上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傑克森則指,該裁決「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一個悲劇」,她主張法律理應用來減少根深蒂固的不平等,還與同為非裔的湯瑪斯展開言詞交鋒。2003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格魯特訴波林格爾案」(Grutter v. Bollinger)中裁定,密西根大學優惠少數族裔的招生方式不違憲。此次最新裁決並未直接說推翻上述判例,但專家認為,美國高等院校幾乎不可能再考慮種族因素。而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哈佛等常春藤盟校,去年常春藤盟校錄取率已創歷史新低,想要擠進名校窄門越來越難。自由派再次挫敗 拜登表示極度失望此次裁定引發自由派陣營的抨擊。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極度失望」,他說,「美國仍舊存在歧視…我認為,種族多元的大學更強大」。前總統川普則稱這是「美好的一天…有利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競爭」。去年6月,保守派占多數的美國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裁定,結束長達半世紀聯邦對墮胎權的保護,交由各州制定自己的墮胎法令。如今裁定依據種族因素招生違憲,是自由派的又一次重大挫敗。白人及亞裔學子 以法律手段爭權益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表示,在大學入學種族議案方面,從1970年代起,美國從校園到社會便有所爭論。廖元豪認為,當時包含哈佛大學等菁英型大學,都會特別想辦法讓黑人等少數族裔優先保障入學,尤其哈佛大學的原告學生,除了白人,還有不少亞裔學子,均認為過去入學優惠措施都沒有囊括亞裔,而哈佛大學的亞裔學生又超過2成,因此決定透過法律手段爭取權益,最後說服了美國最高法院,即種族不可以成為大學申請入學的計分標準。

大陸來台交換和研修生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影響中斷3年後,於今年2月已低調重啟,目前已近300名陸生入境台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透露,世新大學目前已有30多位大陸交換生、研修生來台,下學期秋季班招生目前反應熱烈。圖為陸生贈送字帖給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中)。(圖/報系資料照)

陸籍交換生中斷3年 今年2月低調重啟來台

大陸來台交換和研修生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影響中斷3年後,於今年2月已低調重啟,目前已近300名陸生入境台灣。而最新統計顯示,至少有22所大陸大學發出2023年春季(本學期)赴台交換通知,對接到台灣的33所大學。年初親自到機場迎接首批陸生的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透露,世新大學目前已有30多位大陸交換生、研修生來台,下學期秋季班招生目前反應熱烈,台灣大學教育環境對大陸同學有相當吸引力,校園友善更是關鍵。大陸來台交換和研修生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影響中斷3年後,於今年2月已低調重啟,目前已近300名陸生入境台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透露,世新大學目前已有30多位大陸交換生、研修生來台,下學期秋季班招生目前反應熱烈。圖為境外生到機場的櫃台報到。(圖/報系資料照)擔心兩岸政治影響 校方低調至於為何2月就重啟,近日消息才曝光,主因還是兩岸學校都深怕受到兩岸政治起伏影響,選擇低調以對。文化大學副校長王淑音說,在所有境外生群體當中,還是偏好陸生,主要原因不只是兩岸語文相通,求學態度也十分認真。而文大近來也啟動招收大陸短期交換生,目前來台人數也大約30人左右,除了希望短期生數量可以增加之外,也盼望能恢復正式學位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2020年2月3日宣布陸生「全面暫緩來台」,其中針對研修生(短期就讀一學期或一學年)的禁令直到2022年11月3日才由陸委會宣布解禁。多所大陸大學在當月下旬向學生發送台灣交換的申請通知,此後歷經篩選與錄取作業,在2023年上學期入境台灣當交換生。今年2月10日下午,包括世新、銘傳等學校的老師在桃園機場親自迎接3年來第一批大陸交換生。大陸22所大專院校 發布通知大陸《南方周末報》統計,至少有22所大陸大專院校發布了2023年春季的赴台交換通知,其中985、211類名校占14所;一本、二本院校共8所。而這些大陸高校所對接的33所台灣的大學排名大多位居前列,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400名的26所台灣大學中,此次就有20所。李功勤指出,以上開放春季首批來台交換生的都是非常積極的學校,因為從通知學生到報名、甄選的時間相當短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到世新交換的大連理工大學姜同學,當時從收到申請通知到報名截止,時間不到6小時。陸籍研修生來台 去年底開放2022年11月7日,台灣正式恢復陸籍研修生來台,其實早於本學期正式開始前的2022年12月19日,世新大學就迎接41位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短期研修生來台,其中包含陸生,可說是首開重啟交流的先聲。此後在隔年才有大陸高校的陸生直接來台交換。據陸委會統計,去年第4季申請來台的大陸籍研修生為252人次、核准數為79人次,實際入境22人。今年第1季則有291人次入境;世新大學就占了34位,目前仍在校就讀。陸生來台讀學位 盼盡速恢復至於學位生在大陸教育部2020年4月宣布暫停試點迄今,仍未恢復陸生來台攻讀學位的政策。李功勤說,恢復陸生學位生是台灣大專院校界的共同期盼。陸委會1日再度向對岸喊話,如果要讓兩岸關係能和平穩定發展,要多展現一些自信。如已經停辦4年的大陸高中畢業生什麼時候可以來台灣?台灣現在的高中畢業生可以自由地參加他們的招生,「那他們還不敢放他們的學生過來。」研修生從2011年「陸生元年」起,一直是陸生來台的主力,每年入境人數皆遠高於學位生。研修生來台高峰在2015年達到3萬4114人,之後逐年減少,到2019年時仍有1萬6696人。2011年迄今累計來台的研修生總數達20萬5276人次。

圖為2020年12月,世新大學陸生與家長為了感謝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中)協助陸生返台,特地送字畫給副校長李功勤。(圖/報系資料照)

連4年陸生停招 學士班將面臨「清零」窘境

105-111學年陸生來台人數統計2020年4月9日大陸宣布暫停陸生來台,我大學已連4年不能招境外陸生,112學年也就是今年6月,將面臨「學士班陸生清零」。但矛盾的是,大陸最近5個月放了280個短期研修生(含交換生)來台。專家解析,陸生來台處於「春暖花不開」情況,兩岸教育只能低度、少量但又不斷線的交流。國內大學陸生人數在105學年達到最高峰4萬1975人,其中包含學位生9327人、研修生3萬2648人。不過隨著兩岸關係緊張及疫情因素,大陸在2020年4月9日宣布暫停陸生來台,僅讓原本在台灣就學的陸生可留下來或升讀碩博士班。大陸這舉動造成我大學陸生人數陡降,即使去年11月我陸委會宣布陸生得申請來台研修,到今年3月大陸放了280個交換生到台灣30所大學,我大學陸生人數達3401人,但僅是巔峰時期的8%。教育部表示,歡迎陸生來台,呼籲陸方解除限制,以推動兩岸正常有序的教育交流。但知情人士說,陸方現在不想談陸生來台議題,而近幾個月獲准到台灣的是交換生,台灣合作學校要相對送學生到大陸。我方陸生聯招會綜合業務組組長陳順智說,2020年大陸就不讓陸生來台,今年也未改變政策,因此112學年時,我大學學士班陸生面臨清零,僅剩少許延畢生。至於我大學碩博士班今年仍可招陸生,但僅限原先在國內就學的應屆畢業陸生為對象。大陸最近有友善動作,但還沒有到要開放來台讀學位的地步。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分析,大陸現在只想與台灣維持低度、少量的教育交流,但又不要斷線,也就是處於「春暖花不開」局面,以維持操作彈性。他認為,明年初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若是陸方喜歡的政黨贏了,就會讓大量陸生來台了。升學平台資訊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則表示,希望陸方啟動陸生來台,也盼我方規畫更多具體配套措施,包含開放大陸學者來台,以及雙聯學制等課程對接,全面展開文教交流,才能降低台海敵對的政治氛圍。畢業於政治大學的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雁斐說,兩岸直航的陸續恢復,核酸檢測現以快篩即可,這對兩岸青年交流來說,都是有利政策。

立委黃國書(左)、律師陳為祥(右)10日舉行「中研院生醫所精準醫療計畫,收集人體基因資料是否合法?」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及中研院盡快釐清爭議,做好國民基因資料安全防護。(圖/姚志平攝)

立委踢爆 中研院生醫所爆60萬筆資料疑外洩

蔡英文總統10日出席「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揭牌典禮」並高喊「資安即國安」,但諷刺的是,近期台灣公私部門資安外洩事件頻傳,無黨籍立委黃國書昨還加碼開記者會質疑,中研院生醫所執行中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未符合《人體生物資料管理條例》,國人近60萬筆巨量基因及臨床資料有外洩疑慮,恐釀國安危機。黃國書表示,中央研究院生醫所2019年由所長郭沛恩主持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恐未符合相關法規,有外洩國人病歷及基因資訊的高度風險。他提出5點疑慮,是否依法取得參與者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參與者同意書」與告知退出權;近60萬筆巨量基因和臨床資料,是否依《人體生物資料管理條例》規定申請設置生物資料庫保管及使用?如同步持有備份,是否合法?黃國書提到,使用的基因檢測晶片、儀器,在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下,檢測報告提供作為臨床使用,更讓病患下載利用,可能導致參與者陷於醫療風險;基因及臨床資料未實際去識別性,更未去連結性,有違法之虞,且該計畫接受全外資控股的GeneRight公司協助募資12億的贊助,已與境外公司商業合作。黃國書指出,基因資料不只具龐大商業利益,更衝擊國家安全,中研院生醫所保存的受試者資料除了可能外洩至國外從事商業利用,也可能流出給境外敵對勢力做不當使用,衛福部、中研院等主管機關,應進一步查處。對此,「台灣精準醫療計畫」透過中研院發出聲明,強調計畫單純作為研究使用,參與者資料皆「去識別化」,並無任何商業合作,更無資料外洩國外之情事。衛福部長薛瑞元則表示,衛福部會與中研院、國科會配合,進一步了解詳細狀況,目前也正在修改相關法規,讓人體生物資料庫更為嚴謹。據了解,該計畫目前已暫停。國民黨副發言人呂謦煒質疑,蔡英文揭牌資安院,雖已建立官網,但所有「公開資訊」全部點不進去,沒有法規、計畫、預決算書,搞得跟黑機關一樣;他批評,還有數位部擁有200億高預算,甚至花7000萬元租昂貴地段辦公室,卻眼睜睜看著人民個資遭駭客盜取,政府資安危機重重。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