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工商時報楊晴安」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10 篇文章
(圖/報系資料照)

iPhone 16傳為過渡機型穩定銷量 明年有機會推創新機種

蘋果新機iPhone16將於9月發布,人工智慧平台Apple Intelligence成為市場關注一大亮點。但外媒報導,iPhone16的目標將是維持銷售穩定,預期直到明年才會推出更多創新機種。同花順財經報導,Apple Intelligence作為蘋果即將推出的人工智慧功能套件,所有iPhone16型號都可以運行,但iPhone15Pro系列也可以使用,並預計手機右側設置將會一個新的相機控制按鈕,至少會出現在iPhone16Pro系列上。此外,預期Pro系列機型將有專屬更大螢幕,從6.1英寸增加到6.3英寸,而Pro Max將從6.7英寸增加到6.9英寸。顏色方面,Pro系列的藍色將被取消,而幾年前流行的玫瑰金將回歸。新的手機會使用A18晶片,四款機型現在都將擁有8g內存,這是運行蘋果智慧系統的最低要求。外媒分析,儘管這些改變都是不錯的升級,但可能不是必須的,因此不認為新機型會為蘋果帶來購買熱潮。

美國眾議院再對中國出擊,27日以415票贊成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案」。(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美眾院全票通過法案 呼籲終止陸「發展中國家」地位

美國眾議院再對中國出擊,27日以415票贊成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案」,要求不再把中國歸類為發展中國家,並呼籲美國國務院遊說國際組織,把中國重新歸類為高收入、中高收入或者發達國家,不再給予中國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提出法案的民主黨眾議員金映玉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8.6%,規模僅次於美國,美國被視為發達國家,中國也應如此。她批評,中國政府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持續在國際上操弄制度,剝奪了真正需要幫助國家的資源。民主黨眾議員懷爾德(Susan Wild)則指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很長時間以來,中國都借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來逃避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

(圖/翻攝自小紅書官方網站)

小紅書赴美IPO計畫擱置 最新估值下滑最多50%

大陸社群軟體小紅書據傳在私募市場最新估值介於100億~160億美元,較去年融資時的200億美元估值下滑最多五成。消息指出,大陸監管部門出手調查網約車滴滴之後,由阿里巴巴及騰訊投資的小紅書也被迫擱置美國上市計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小紅書等企業價值。外媒引述私募股權數據提供商Altive數據顯示,年初以來,投資者私募市場的小紅書參考估值介於100億~160億美元之間,有主要投資者10月計劃以140億美元的估值出售小紅書持股。Altive執行合夥人Jake Chan表示,小紅書估值區間很大,部分原因是私募市場效率低,另因其投資者基礎多元化,包括大陸房企、騰訊及阿里巴巴所支持的家族辦公室等。Jake Chan分析,部分房地產企業有流動性需求,由於這批股東的核心業務受到宏觀環境和疫情影響,故更願意接受更大折讓以加快減持,造成定價區間如此大。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則指出,小紅書若不進行IPO的話,將無法支撐其高估值,且小紅書尚未找到良好商業模式,目前過度依賴廣告收入,當企業客戶削減營銷預算時,恐將造成問題。

德國總理蕭茲抵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美聯社)

德國總理抵達北京 與習近平大談中德合作

  中德新公布合作項目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4日率團抵達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習近平表示,中德在變局、亂局中更應該攜手合作,建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蕭茲此行為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以來,首位訪中的G7(七大工業國)領導人,此行引發各界關注。新華社引述習近平表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談及中德問題,習近平指出,政治互信破壞很容易,重建卻很難,需要雙方共同呵護。習近平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中德作為有影響力的大國,在變局、亂局中更應該攜手合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貢獻。中方願與德方、歐方繼續深化航空合作,並就新冠肺炎防治展開交流合作,希望德方與中方一起抵制保護主義。路透引述分析認為,隨著緊張局勢升溫,蕭茲本次短暫的一日訪中行程,意在為中西方國家之間試水溫,會晤議題不僅涉及俄烏戰爭、氣候變遷和市場准入等經貿議題,德國如今面對嚴重通膨和經濟衰退,蕭茲也強調與中國繼續合作的重要性。蕭茲訪中期間,中德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項目,涵蓋航空、汽車、債券和環保等項目,包括中國航材與空中巴士簽署採購140架空巴飛機架購協議,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和中國石化等企業合作推行中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等,德意志銀行集團將首次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熊貓債。新華社引述蕭茲指出,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溝通協調,中國是德國和歐洲的重要經貿夥伴,德方反對「脫鉤」,願繼續深化經貿合作,支持兩國企業相互開展投資合作。蕭茲強調,德方願與中方就雙方立場不一致的問題交換意見,增進了解和互信,努力穩定、鞏固和發展德中關係。隨後,蕭茲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晤,雙方會後舉行記者會,李克強表示,中方歡迎德國企業前來投資,會推出實際措施支持。蕭茲則提出台灣議題,強調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改變現狀必須是和平或經雙方同意。中共「二十大」閉幕後,習近平展開一連串外交活動,繼越南和德國元首訪中後,日本產經新聞4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日正安排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11月中旬登場的G20或APEC峰會期間,舉行中日領袖峰會。岸田文雄此前透露,有意藉此與中方針對國家安全和經濟領域的議題切實對話。

美國「台灣政策法案」內容修正概要。(圖/工商時報楊晴安製表)

美參院通過「台灣政策法」 內容修正概要曝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4日,以17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台灣政策法」。在中美關係緊張之下,新修訂內容更改或刪去敏感詞,包括將我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的條款,改列為國會意見建議性表達,但對台軍援則增至五年65億美元。參院外委會經兩小時審議後通過本法案。對比原版和修正版法案,涉及主權認定的內容多有異動。原法案將台灣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更改為台灣將受「主要非北約盟友同等對待」。原「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的內容,修正為列入國會意見建議性表達。此外,原法案指出,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任命程序應比照美國駐外使節,提名後經參議院同意,並將職稱改為「代表」,形同邦交國家待遇。但通過的修正案將此部分刪除。軍事方面,新版法案顯示,美國將在4年內(2023年~2026年)對台灣提供45億美元安全援助,並於第5年加碼提供20億美元,總計為65億美元,且為「無償提供」,藉此加速台灣軍力現代化,提高軍備實力。提出法案的民主黨籍議員梅南德茲表示,美不尋求戰爭或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而是透過提高武力犯台的成本,戰略性地降低台灣面臨的威脅。該法案須經美國參眾兩院全體審議通過,再送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後生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5日表示,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該法案如繼續審議,將極大程度動搖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強烈敦促美方停止打台灣牌,搞以台制華,停止推進審議有關法案。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15日向本報表示,拜登政府相對理性務實,已向民主黨議員進行遊說,希望對台海議題勿做出錯誤判斷,以免刺激中國。但期中選舉之前,美國內部仍有拉鋸,行政部門會以務實有效的方式,降低政治象徵性的條文,降低和中國的衝突。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認為,美國行政和立法部門針對「台灣政策法案」進行協調,修改部分涉及主權認定的內容,但對中國來說仍不夠。由於該法案不只是精準的台灣政策法,更牽涉美國的「一中政策」,後續將再推出修正案,仍需持續觀察。

中美關稅戰事件簿。

逾400美企贊成貿易戰 白宮擬延長對中關稅

綜合外媒3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美東時間2日宣布,由於超過400家美國企業強力要求,美方決定延長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同時持續進行複審。中美關稅戰事件簿。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延燒至今,當前美國面對通膨危機,各界關注美國總統拜登,會否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以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外媒報導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自5月7日起,對美國業界展開諮詢,評估對中國商品進口關稅的下一步走向,該調查於7月5日結束,但因官員意見分歧及美國期中大選將至下,拜登政府遲未做出決定。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曾表示,業界調查結果,將成為調整美國對中關稅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美國貿易代表署2日終於做出宣布,該次調查共434份,來自美國生產商和商會等實體的意見,要求政府維持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18年和2019年間,陸續向中國商品施加的「301條款」關稅政策。因此,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不會在實施後的第四年期滿終止。美國企業主張,懲罰性關稅可促使中國停止對美國有害的貿易政策和措施,包括技術轉讓等不公平競爭行為,同時可加強美國商品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競爭力等。公告並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持續對關稅政策進行審查,強調拜登政府仍可能對此做出改變。但公告未訂定具體時間和審查標準等細節。報導稱,因不滿中國長年不公平貿易行為,川普政府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前後對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7.5%~25%的懲罰性關稅,相關措施原訂今年7月6日及8月23日到期。此前一度傳出,拜登會在7月敲定新關稅政策,在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為首的官員提議下,考慮取消部分不具戰略價值的中國進口商品關稅,涉及約100億美元的自行車和服裝等民生用品,同時針對中國補貼產業展開新一波調查。中國則數度對美國喊話,要求取消全部對中加徵關稅。但自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初訪台後,中國隨即在台海進行多次實彈軍演,據傳拜登為此延後對於取消中國關稅的考慮。

深圳傳出疫情爆發。(示意圖/pixabay)

中國西安才稍微降溫 河南、深圳又傳疫情爆發

在陝西西安疫情降溫的同時,大陸多地卻傳出疫情警報,新一輪傳播更發散向大陸第三大城市深圳,另一端還向蘋果供應鏈重鎮河南鄭州延燒。由於北京冬奧會2月4日即將登場,當前陸方各項防疫措施愈加嚴謹,中央到地方緊守「清零政策」,嚴防疫情擴散。綜合陸媒報導,大陸衛健委7日公布,6日共新增116例本土確診病例,本輪疫情重災區的西安趨緩,但仍占57例,近日疫情升溫的河南則占56例,包括許昌28例、鄭州26例、洛陽及固始縣各1例。浙江3例,包括寧波2例、金華1例。此外,深圳7日上午通報,該市發現兩例新冠陽性感染且為夫妻關係,分別在羅湖區、龍崗區工作,相關密切接觸者正在排查中,其居住、工作區域已實施管控,個案活動過的重點場所已完成消毒。深圳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隨後緊急公告,實施嚴格離深管理,「市民非必要不離深、不出省」,必須離開深圳者,自7日24時起,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當地並嚴控聚集性活動,重點區域則暫停舉辦大型聚集性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為大陸第三大城市,尤其這些年鼓勵企業創新,科技巨頭騰訊、華為、比亞迪等企業總部均設立於此。2020年經濟數據顯示,深圳全年為廣東省GDP貢獻約24.3%。疫情方面,深圳自2021年底即列為「新增重點關注地區」風險等級。本輪疫情帶來的另一危機,落到蘋果供應鏈組裝重地河南鄭州,本輪累計達42例本土確診,且持續增加,當地富士康鄭州廠為大陸iPhone最大組裝廠。鄭州7日啟動第二輪核酸普篩,同時升級防疫措施,景區、文體休閒娛樂等人員密集場所,全面暫停開放。河南許昌防疫同步升級,公共交通停運,每戶每二至三天,可安排一人到指定地點採買生活物資,且外來人員一律勸返。陝西方面,西安本輪累計報告1,913例本土確診,疫情高峰單日通報172例確診病例,近日確診個案持續下降。大陸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表示,採取極嚴格的防控措施後,西安此輪疫情的「拐點」應該已經出現。

(圖/shutterstock)

陸人口出生率、淨增人口數創新低 專家:人口負增長時代恐逼近

2020年大陸歷經疫情擴散,再加上育齡婦女減少等影響之下,年度人口出生率觸及43年來低點,淨增人口更是繼1959年後的「三年大饑荒」以來新低。專家分析,大陸人口總量增加的動力缺乏,人口負增長時代恐已步步進逼。近10年大陸人口增量第一財經引述「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大陸2020年全國人口總量相比於2019年,共淨增204萬人,規模創下1961年以來新低。回溯當年,在大躍進背景下,大陸爆發「三年大饑荒」(陸稱「三年困難時期」),總人口於1960年、1961年連續兩年呈負成長。各方估計,期間共造成1,500萬至5,500萬人的非正常死亡。大陸人口隨後於1962年迅速反彈,年度淨增規模達1,436萬人,此後延續強勁增勢。直至2000年,大陸淨增人口在39年以來首次萎縮到1,000萬以內,僅增957萬人,至今仍以2012年的1,006萬人,維持新世紀以來的高點紀錄。大陸官方為此數度推出獎勵生育措施,以刺激不斷下降的人口增勢。2016年全面推出「二孩政策」,淨增人口一度達906萬人,卻未見長期激勵效果。2021年5月再祭出「三孩政策」,如今各地方密集擬定生育假、住房補助等配套措施。江蘇海安住建局等五部門7日公布「關於促進城鄉統籌改善居住條件的暫行辦法」,對子女未滿18歲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市場價格基礎上分別給予每平方公尺人民幣(下同)200元和400元的住房優惠。北京、安徽和廣東等地也相繼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給予多孩家庭優先照顧。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指出,從現有的情況來看,人口總量增加的動力缺乏,發展趨勢將越來越接近於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相交叉的邊緣。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日前表示,若生育率降太快,年輕人口缺乏,老齡化問題就會很突出,削弱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加重經濟社會的負擔。要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建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以提高出生人口數量,改善人口年齡結構。

(圖/報系資料照)

電動車如四個輪子的手機 台商:抱團切入大陸供應鏈

在大陸政府鼓勵產業發展並支持內需消費下,台商看好大陸新能源車市場,亟欲切入產業鏈。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指出,在當前車企業者積極合作情勢下,台商應避免單打獨鬥,須尋找得力企業發展策略結盟,以抱團方式搭上大陸新能源車風潮。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3日舉辦台商創新營運模式論壇,邀請多位台商分享經營模式與經驗。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表示,台商須因應各國政策尋找營商利基,並備妥短中長期策略,他強調,選擇比努力還重要,台商迎向趨勢的同時應發展策略聯盟,以追求互惠雙贏局面。生產品牌銘版、汽車零配件產品,從事電鍍與精緻金屬等業務的台展集團董事長廖漢明表示,大陸的內循環政策帶動汽車市場日趨蓬勃,台商若要切入大陸新能源車產業,需精進環保技術,以達到客戶要求,並取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旗下ISO900等品質管理的系統審核認證。大陸2020年初受疫情嚴重影響,多數汽車產業停工,直至4月過後疫情趨緩,車市在5、6月迎來報復性成長。廖漢明表示,在新能源車市場導向下,未來的造車趨勢是鋁合金壓鑄,這為公司帶來危機感,公司正朝轉型道路前進。據統計,大陸「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市值合計約人民幣(下同)7,636億元,已超越美國三大老牌車廠通用、福特及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市值總和7,628億元。看好新能源車前景,許多企業積極布局,近期大廠聯手消息不斷,包括富士康與大陸最大汽車製造商吉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拓展業務。與會台商形容,未來智慧電動車將如具備四個輪子的手機,產業鏈之間需緊密合作,異業結盟例子也會愈來愈多,台商抱團更能搶占商機。

小米10 Lite 5G。(圖/小米台灣提供)

這家手機大廠今年股價翻漲1.9倍 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港股上市的手機大廠小米集團日前公布小米11系列將於28日登場,小米股價於23日續升4%,高見30.9港元,再創上市新高,小米股價2020年以來已累近1.9倍,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小米創辦人雷軍曾揚言,要讓上市首日買入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賺一倍」,以招股價17港元計算,意味即至少升至34港元。按小米股價今日高位暫為30.9港元,小米股價只要再多升一成,雷軍當日的豪言便得以兌現。小米於21日上午11時,股價一度沖破30.85港元,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元,最終收漲1.73%至29.3港元,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截自21日,小米股價已累計暴漲32.6%。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