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時報莊哲權」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89 篇文章
保育團體在遭火焚的知本溼地發現被烤熟的鳥蛋,周邊還舖滿親鳥的絨羽,研判鳥媽媽回來繼續孵蛋。(圖/呂縉宇提供)

知本濕地大火害鳥巢蛋被烤熟 專家曝現場一跡象心酸又感動

「蛋蛋的悲傷與濃稠的感動!」,台東知本溼地3月26日發生雜草火警,保育團體最近到災區巡視,發現數窩鳥巢的蛋幾乎都已經被烤熟,但是巢邊還留有新鮮的絨羽,可見鳥媽媽重新回到火場,看到形狀完好的寶貝蛋,鬆了一口氣,發揮天性及母愛繼續孵蛋,此情此景,令人動容。台東生態工作者呂縉宇說,知本溼地生雜草火警,燃燒面積難以估計,由於正值野鳥繁殖季,擔心對當地的鳥類造成危害,日前與荒野保護協會人員進入災區巡視,果然發現4個鳥巢,巢內的蛋都已經焦黑、熟透。而令人揪心的是,他們發現鳥巢周邊布滿鳥媽媽新鮮的絨羽,表示鳥媽媽回來過!呂縉宇說,部分野鳥會利用自己的絨羽把巢布置成溫暖的家,以提高孵化率,但是大火後,原先的絨羽早已飛灰湮滅,推測是災難過後,鳥媽媽重新回到火場,看到形狀完好的寶貝蛋,鬆了一口氣,發揮天性及母愛繼續孵蛋,「這一幕非常心酸,卻帶有更多感動」。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環境議題組長蘇雅婷表示,知本溼地是環頸雉重要棲息地,所以他們原本以為是環頸雉的蛋,但是連續兩天都在巢區附近看到花嘴鴨飛起,鳥類專家也研判,應該是花嘴鴨的蛋。她說,一般人對花嘴鴨的認知是棲地比較接近水岸,這次卻發現牠們也在乾旱的草原築巢、繁殖,可見草原與溼地有著緊密的關係,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也呼籲民眾不要擅自進入,避免對野生動物造成干擾。

漁民1次捕獲近50尾地震魚,地方議論紛紛,都說從沒看過這麼多。(圖/民眾提供)

軍演擾魚群?漁民狂捕50條地震魚嚇傻直呼沒看過 專家給答案了

台東縣成功漁港魚商指稱,有漁民1次捕獲近50尾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總重量達400餘公斤,地方議論紛紛,有人認為是日前天花蓮地震影響,也有人推測是中國大陸可能在海底演習,造成地震魚受驚擾,不過,水產試驗所東部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應該是漁民技術獨到。成功鎮阿春新鮮魚貨的王俞文說,該漁船是小船、不是定置漁網,捕到的地震魚最大尾19公斤、小尾約7公斤,過去一般漁船每次出海能捕到1尾就不錯,3尾已很少見,沒有想到這次能夠捕到近50尾,就連80歲父親也說「從來沒有看過」。小鎮對此議論紛紛,有人推測是地震的影響,也有人懷疑是否對岸在海底軍演,造成魚群受驚擾。不過,水試所東部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這是花蓮地區某漁民以延繩釣法釣得,該漁民對於釣皇帶魚有獨特技法,也能掌握魚的棲息地,才能1次釣到這麼多。

全國鬧蛋荒,不少遊客到台東順便買雞蛋,不過蛋商表示,以供應老主顧為主。(圖/中國時報莊哲權攝)

全台蛋荒未解 民眾遊台東人手兩盒成買蛋之旅

國內各縣市出現缺蛋荒,台東屬於封閉型市場,雞蛋原本還能供應在地需求,但是清明連假期間,不少遊客來台東都順便買2盒蛋回家,許多台東人發現,農會超市一上架就被搶空,台東蛋商表示,台東雞蛋仍以供應在地為主,外地要大量購買,當然不能賣,也呼籲民眾不要屯雞蛋。國內缺蛋危機長期未解,許多外縣市民眾都怨嘆無蛋可買,台東加豐蛋行姜姓業著表示,台東的市場屬於封閉型,加上人口較少,雞隻禽流感也沒有那麼嚴重,只要大家不要屯積雞蛋,台東蛋量供應無虞。姜姓業者指出,清明連假期間,不少遊客來台東也會順手買2盒,生鮮超市的蛋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台東人發現「超市的蛋都被買光了!」而原本很少來台東調蛋的北、西部蛋商近期也都來台東調蛋,甚至北部還有盤商想開高價買蛋,但是自己都不夠了,沒辦法賣。另外,長期供應台東商行、店家雞蛋的億豐蛋行負責人徐裕智表示,這2個月各地蛋商都來台東調雞蛋,但他的雞蛋就這麼多,主要供應在地商家、早餐店、學生營養午餐,外地商雖想買,但仍以在地供應為主。「我賣不認識的人,否則如何對在地商家交代?」徐裕智說,有些人看到他的蛋行前放幾10箱蛋,1次就要想買幾箱,他當然不賣,這些蛋都是在地商家每天固定的需求。他也勸說店家不要幫外地調蛋、買蛋,如果一直想幫別人買,台東在地雞蛋一定不夠,價格一直漲、只有自己吃虧。也提醒送蛋司機,依過去商家需求供應雞蛋,過去2天買1箱、現仍維持2天送1箱。

台東知本溼地昨傍晚傳出火警,火勢驚人。(圖/翻攝畫面)

台東知本溼地大火狂燒恐釀生態浩劫 環團:可能是人為縱火

台東知本溼地昨傍晚發生雜草火警,今凌晨1許完全撲滅,燃燒面積約6公頃,荒野協會人員表示,目前正值環頸雉等野鳥繁殖季,這場大火對生態勢必造成影響,知本溼地火警頻度太高,可能是人為縱火,應由地方政府、部落及保育團體3方合作,進行保育及適當管理。台東知本溼地昨傍晚傳出火警,熊熊大火吞噬灌木叢林,火勢相當驚人,所幸消防局增派人手,在今天凌晨1時許火勢撲滅,白天溼地草原的南邊、靠海區域,可以看到一大片被大火燒過焦黑的樹林。台東知本溼地昨傍晚傳出火警,火勢驚人。(圖/翻攝畫面)荒野保護協會和台東縣野鳥學會等環保團體,在火災前才調查記錄到196隻環頸雉,打破往年紀錄,這場大火可能造成牠們的棲地受到破壞。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組長蘇雅婷表示,知本溼地兩年前也曾發生大火,火警頻率太高,令人匪夷所思,人為縱火的可能比較高,所以也涉及到管理不當的問題,未來迫切需要的是移除銀合歡,種回先驅性的原生種植物的復育工作。蘇雅婷指出,縣府的管理措施可能還要再加強,尤其知本溼地也是卑南族卡大地布的傳統領域,而且也是國際鳥盟認證的野鳥重要棲地環境,需要縣府帶頭和部落、環團共同討論更積極的管理機制,避免再次發生大火。台東縣政府觀旅處觀光管理科長徐一中表示,縣府一向都很重視知本溼地,現場設有告示牌及人員巡視,希望大家關心這塊土地,不要亂倒垃圾或燃燒廢物,讓知本溼地保留最自然的狀態。台東知本溼地昨傍晚傳出火警,火勢驚人。(圖/翻攝畫面)

1條長約1.5公尺的南蛇現蹤,紅冠水雞振翅捍衛家園。(圖/中國時報記者莊哲權攝)

台東海濱生態池驚現南蛇 紅冠水雞媽媽振翅示威護寶寶

1隻巨大的南蛇在台東海濱公園旁的生態池現蹤,正在育雛的紅冠水雞媽媽,看到大蛇侵門踏戶,急忙振翅示威,南蛇僅昂首回嗆後隨即識相溜走;蛇類專家說,南蛇雖然塊頭較大,動作又快,其實牠蠻膽小的。台東民眾在海濱公園生態池賞鳥時,意外看到1條長約1.5公尺的南蛇在水面悠遊,剛好附近有1對紅冠水雞築巢,眼看大蛇逐步逼近,紅冠水雞媽媽擔心寶貝蛋被當成早餐,非常緊張,便展翅威嚇,試圖引開大蛇,而大蛇也被突如其來的動作嚇了一大跳,僅稍微昂首吐信便掉頭走開。許姓生態工作者表示,非保育類的南蛇為無毒蛇類,是台灣3大大型蛇類之一,現正值水鳥繁殖季,在台東的溼地、河口、池塘已可看到紅冠水雞寶寶破殼,可能成為南蛇的食物,因此親鳥看見大蛇竟然侵門踏戶也格外緊張,。國內蛇類專家杜銘章表示,民眾對蛇大都是負面印象,從這次雙方和平收尾的結局來看,可見南蛇雖然體型大但也蠻膽小的,只不過南蛇容易緊張,動作又很迅速,一般人會以為牠要攻擊,其實牠只想拼命逃開,所以看到牠不必太害怕,「南蛇的心裡面可能更害怕」。

金樽漁港今天中午發生轎車墜海意外,轎車由吊車拉起。(圖/翻攝畫面)

馬路三寶再現!8旬翁忙跟釣友打招呼忘拉手剎車 愛妻連車帶人墜海

台東東河鄉金樽漁港今天中午發生1起轎車墜海意外,80歲老公帶著73歲妻子到金樽漁港釣魚,結束後下車要和其他釣友打招乎,卻忘了手煞車,車子往前滑直接墜海,海巡安檢人員發現,跳進海裡將老太太拉出水面,所幸沒有大礙,只受到驚嚇。台東80歲傅老先生,帶著73的賴姓妻到金樽漁港釣魚,結束準備返家時在碼頭迴轉,下車要和其他釣友打招呼,卻忘了手煞車,車子往前滑直接墜海,車上的妻子也在車裡嚇壞了,還好對面的海巡安檢人員發現,立即全部動員,跳進海裡將老太太拉出水面,意識清楚,無明顯外傷,由救護車後送醫治療觀察。車子則由吊車垃起。

台東漁民捕獲罕見「波口鱟頭鱝」,由佛心魚販標下野放。(圖/鯊魚黑幫提供)

「像恐龍的鯊魚」台東被捕獲 好心魚販標下野放、真面目曝光

台東縣成功鎮漁民捕獲1尾「長得像恐龍的鯊魚」,經水試所人員鑑定,是已列入IUCN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波口鱟頭鱝 」,這尾罕見大魚在新港漁港拍賣市場由魚販陳文榮標購,陳文榮說,並不是每條鯊魚都要殺來吃,難得這條大魚還活著,將予以野放。新港漁港「漁隆1號」在成功外海活捉1尾重36公斤、長約1米的大魚,今天在漁市場拍賣,由魚販陳文榮以近3000元標購,陳文榮說,過去標到的鯊魚多數都已死亡, 發現這尾大魚還「活跳跳」很開心,先將牠安置在池裡,等牠穩定後,再予以野放,讓牠重回大海的懷抱。被形容為「長得像恐龍的鯊魚」,經水試所東部中心鑑定,中文名稱為「波口鱟頭鱝」,俗名為「飯匙鯊」,雖然名字中有「鯊」,卻是魟魚的近親,IUCN在2019年已列入紅色名錄中極危的物種。在台灣的沿近海偶可捕獲,但是並不多見。據悉,波口鱟頭鱝主要吃螃蟹、貝類,頭部前圓而寬闊,魚體背面為藍黑色、有白色圓斑,長像十分獨特,個性溫馴,是大型水族館中餵食秀的動物明星。

落難的「土地公」黑眉錦蛇因為多處骨折,嘴巴一直合不起來。(野灣提供/莊哲權台東傳真)

保育類黑眉錦蛇「下巴脫臼」鑽小廟獲救 意外揭秘土地公化身傳說

「落下頦(台語下巴脫臼)土地公」出院了!1尾嘴巴遭鳥網纏繞的黑眉錦蛇,躲進台東縣池上鄉慶豐村福德宮的土地公神轎內,野灣野生動物醫院人員獲報趕往救援,住院16天已順利野放。這條被保育員稱為「土地公」的美麗大蛇,因骨折導致嘴巴一直合不起來,直到1周後才恢復正常,住院期間幾乎都沒進食。被列為三級保育的黑眉錦蛇有人稱為「最美麗家蛇」,也有人說牠是「土地公的化身」,巧合的是,池上鄉慶豐村福德宮的土地公神轎曾經鑽進1條長逾1公尺的黑眉錦蛇,民眾通報野灣野生動物醫院,保育人員獲報趕抵現場發現牠的嘴被鳥網緊緊纏繞,身上有多處外傷,將牠帶回救治,還幫牠取了個綽號叫「土地公」。為了便於清創及傷勢檢查,獸醫為落難的黑眉錦蛇插管麻醉。(野灣提供/莊哲權台東傳真)經獸醫檢查發現,這尾黑眉錦蛇的上、下顎骨有多處骨折,脊椎骨裂、多處皮膚割裂傷潰爛,也因為骨折,嘴巴一直合不起來,成了「落下頦的土地公」,直到1星期後才恢復正常。保育員廖朝聖表示,野生蛇類在醫院內因為會緊張,所以通常都不進食,因此獸醫除了為牠的外傷塗藥以外,只讓「土地公」在特製的高級蛇籠內靜養,直到骨頭自然癒合並蛻皮,住院16天經評估已恢復健康順利野放。廖朝聖指出,該院自成立以來,救過的蛇除了有「神轎裡的黑眉錦蛇」以外,還有被粘鼠板粘到的雨傘、被車輾過的百步蛇、被狗咬傷的南蛇,2年多來救傷蛇類27筆,到院前死亡7筆,院內死亡11筆,成功野放9筆。廖朝聖提到,其實蛇並不是那麼可怕,人類可以透過一些方式,像網子、粘鼠板不要隨意放,避免牠們死傷,家裡堆積雜物不要太多,也可以減少蛇類入侵。受傷的黑眉錦蛇日前鑽進池上鄉慶豐村福德宮獲救。(圖/池上福德宮FB粉專)

天龍吊橋去年11月開通,2月1日起又要封橋。(圖/中國時報記者莊哲權攝)

南橫天龍吊橋開通3個月就要整修 2/1起再度封閉

南橫公路東段知名景點天龍吊橋和古道,是連接霧鹿及利稻部落緊急聯外道路,封閉8年後去年11月開通,但因為長年受到風雨侵蝕以及地震影響,路線壞損狀況嚴重,為了進行修繕,台東縣海端鄉公所將從2月1日起暫時封閉天龍吊橋,呼籲遊客勿擅闖施工區域。興建於1929年的天龍吊橋以及古道,承載著地方重要歷史,同時也是霧鹿及利稻部落在颱風期間的緊急救災交通要道,2014年列為危橋後,便封橋長達8年,去年11月恢復開通,當地布農族人以及遊客開心走過吊橋,還不忘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海端鄉鄉長胡金至表示,天龍橋雖然已經通橋但是在考量它的上邊坡的天龍古道嚴重崩塌,因此將於2月1日起再度封橋進行修繕,造成遊客不便,希望能夠體諒,工期預計到今年中,呼籲遊客遵守封橋規範,切勿擅闖施工區域危害自身安全。

南橫向陽山區今天清晨降冰霰,成了一片銀白世界。(民眾提供)

寒流續發威!南橫向陽山區零下4°C 銀白世界美不勝收

南橫向陽山區今天清晨降冰霰,成了一片銀白世界。(民眾提供)南橫向陽山區今天清晨降冰霰,成了一片銀白世界。(民眾提供)南橫向陽山區今天清晨降冰霰,成了一片銀白世界。(民眾提供)南橫向陽山區今天清晨降冰霰,成了一片銀白世界。(民眾提供)寒流發威,台東南橫向陽山區今天清晨氣溫一度降至攝氏零下4°C,雖然沒有下雪,但是仍降下冰霰,時間持續1個小時,成了一片美麗的銀白世界,民眾上山意外撿到夢幻美景,直呼「賺到了」。海拔2320公尺的向陽山區今天清晨降下冰霰,時間持續1小時,周邊部分地表、森林植被及向陽派出所成了一片銀白世界,從鹿野鄉走南橫公路回到西部上班的陳姓民眾,意外撿到北國般的美景白世界,特別將車子停在向陽遊樂區下方停車場休息,看到向陽派出所宛如童話世界中的「白雪小屋」。台東林管處表示,無法確定是否降下冰霰,但周邊部分地表及森林植被上確有霧淞或結霜的現象,但伴隨著日出後氣溫回溫,植被或地表的霧淞或霜則在陽光照射下逐漸融化。林管處指出,目前向陽山區氣溫仍低,體感溫度也不到5°C,提醒要上山的民眾行前請確認南橫公路沿途路況,山區濕度高、地面溼滑,行車亦請注意安全。另外,也請民眾備妥禦寒衣物,做好保暖、避免失溫。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