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時報周麗蘭」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133 篇文章
雲林縣府正拓寬虎尾鎮的一處舊芒果路成為30公尺寬的芒果大道,芒果樹下的馬路變成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外圍是快車道及混合車道。(圖/雲林縣府交通工務局提供/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傳真)

芒果大道擬移植老樹拓寬道路 雲林縣府續溝通

雲林縣府正在打通虎尾空軍基地旁的雲92-1線、闢為30公尺寬的「芒果大道」,因有地主陳情反對被徵收,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日前開會,委員一面倒認為應移植老芒果樹,把車道縮為20公尺,縮小徵收面積。交通工務局長汪令堯表示,將持續溝通,若地主仍不同意,就先跳過不施工。縣府2022年為串聯虎尾2個都市計畫區,爭取中央補助3億5270萬元及自籌8273萬元拓寬雲92-1線,該工程全長1.6公里,是新舊城區最短也是徵收民地最少、不需拆屋的道路。縣府保留沿途60年芒果樹打造為30米寬的「芒果大道」,原本的馬路作為人行道、自行車道,外圍開闢1快車道、1混合車道。該工程用地87.6%是公有地、私有地12.33%中有4%地主反對徵收。反對的地主屢向內政部陳情,迄今土地徵收條件尚無定論,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11日舉行會議,2戶地主強烈反對,審議小組的專家學者亦認為應以最小徵收面積進行,質疑芒果大道工程是否需為保留芒果樹而拓寬至30米。多數委員認為,芒果大道周邊未來若是產業園區,就不設置人行道及休閒景觀。把芒果樹移植他處,拓寬為20米寬就夠。汪令堯表示,保留老芒果樹是多數虎尾鎮民的共識,高鐵特定區現有一處1000戶的開發案,加上軍方人員、矽品公司員工進駐、估計2026年該區會增加1萬多人,芒果大道不僅是虎尾的記憶,也肩負新舊城區溝通的重大功能。汪令堯表示,先前已同意價購地主有30%、無意見26%,反對者占34.4%,會持續與地主溝通徵收方案,若僵持不下,工程就先跳過無法取得之處繼續推進。

西螺鎮台一省道西螺交流道附近1家全家便利商店今晚(12日)晚上7點40分發生1輛自小客車失控撞入店內喝咖啡的座位區。(圖/中國時報記者周麗蘭攝)

玻璃碎滿地!轎車失控「衝入超商座位區」 路旁情侶遭撞傷送醫急救

西螺鎮台一省道西螺交流道附近1家全家便利商店今晚(12日)晚上7點40分發生1輛自小客車失控撞入店內喝咖啡的座位區,造成1對情侶被撞上送醫急救,還有4輛停在店門前的摩托車被波及。據了解,該輛車是一名24歲的廖姓男子所駕駛,酒測值是0,不知為何失控撞入側面的咖啡座位區, 衝入時路旁有1對情侶被撞到,傷勢不明,還有4輛停摩托車也被掃到,玻璃碎一地,不幸中大幸是咖啡區和摩托車上都無人,目前肇事車輛還在便利超商裡面。

北港朝天宮媽祖、北港神童團5日通過風雨考驗,清晨7點攻上玉山山頂。(圖/民眾提供/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傳真)

與十年前相同!北港朝天宮媽祖 二度成功登頂玉山

北港朝天宮董事蕭嘉鴻有意帶媽祖二度攻玉山獲得廟方准許,擲筊決定出馬的也是10年前攻頂的同一尊神像!攻頂的10多名團員輪流背媽祖神轎與誠心宮2尊神童,5日團員們通過風雨與信心考驗,清晨7點攻頂成功!平安返抵北港朝天宮時,好友們在廟前大街上一路放鞭炮,英雄式歡迎他們歸來。蕭嘉鴻、誠心宮林延欣、爐主吳豐吉是好友,吳提議帶著「神童」登玉山,3人商議後決定也背媽祖神像同行,原定7月底出發,結果遇到凱米颱風來襲延期,剛好有時間密集訓練體能,因為攻頂的10餘人都沒有太多登山經驗。登山隊員們4日經過誦經儀式後,由蕭嘉鴻背著媽祖神像從朝天宮啟程,到排雲山莊過夜;5日凌晨4點天未亮,大夥信心十足展開攻頂行動,大家輪流背媽祖、神童像,但當時氣溫只有4度,風雨交加,個個冷得發抖,半途遇上折返的山友也勸他們別上山。蕭嘉鴻說,大家商議決心要完成,咬著牙慢慢走,媽祖保佑下小心邁出每一步。清晨7點,眾人終於看到玉山主峰的峰頂標石,一時山林宏偉、媽祖神威的感受交織,每個人激動大叫「我愛媽祖、我愛玉山」。眾人攻頂後休息片刻即下山,沿途山友遇見朝天宮媽祖無不駐足祈福,也為媽祖登山隊加油。登山隊5日平安返抵北港朝天宮,廟方及信徒隆重迎接媽祖神像返宮,也向團員祝賀圓滿完成任務,這次不只北港媽祖再次攻頂成功,還有2名神童陪同,創下攻頂新紀錄。朝天宮表示,前董事蘇榮泉10年前就曾完成台灣第一尊媽祖玉山單攻紀錄。這次攻頂前經過擲筊決定,獲得6個聖筊、雀屏中選的媽祖神像,竟和10年攻頂的是同一尊,巧合之處難以解釋。

莿桐鄉興桐村23日晚間發生兄弟因分配家產鬧出持刀刺傷事件,馬路上還有血跡。(圖/民眾提供)

分產反目持刀刺傷弟媳、2姪女 雲林地院裁定羈押

莿桐鄉興桐村昨(23日)晚間發生兄弟分家產而刺傷人事件,62歲張姓男子向弟弟爭討田產吵鬧,胞弟外出報警,造成伯父持水果刀刺傷弟媳婦、2名姪女,雲林地方法院今(24日)晚間裁定羈押。張嫌在北部從事鐵工,多年前即與胞弟為家產發生不快,據鄰居表示,其弟曾給他百萬元做為分家比例,但張嫌認為應該不只。張嫌23日晚間8點半前往弟弟家討田產,要求2分田地要分一半給他,弟弟不堪其擾乾脆出門報警,把張嫌留在屋內。不料2名女兒回家看到伯父又來家裏吵鬧,憤而說出「沒見沒小」之語,激怒張嫌去廚房拿水果刀,刺26歲大姪女左肩及背部,又刺19歲小姪女頸部、背部、左手等處,弟媳聽到樓下吵鬧聲下樓欲保護女兒也遭刺傷。鄰居表示,其中1名姪女逃出門外跌倒在路上,幸好警方即時趕抵壓制嫌犯。今天中午斗六分局將張嫌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地檢署表示,26歲大姪女有側穿刺傷併左側氣血胸,19歲小姪女有頸部及氣管穿刺傷、背部刺傷,兩人手術後脫險仍在住院;弟媳婦石姓婦女有左腰刀傷,已先出院。雲林地檢署以張男涉犯殺人未遂、傷害等罪,犯罪嫌疑重大,所犯為5年以上重罪,有逃亡及反覆實施之虞,向雲林地方法院聲請羈押,法院審理後裁定羈押。

國道1號高速公路北上234.2虎尾交流道附近發生多輛大車擦撞,其中聯結車車頭受損嚴重。(圖/民眾提供)

國1虎尾交流道5車連環撞釀5傷 1人受困已救出

國道1號高速公路北上234.2虎尾交流道附近今晚10點多發生2輛聯結車、1輛吊車、1輛槽車、1輛自小客車擦撞事故,現場有5名傷者,受困車頭內1人已救出,北上西螺到到北斗交流道目前全線封閉。雲林縣消防局虎尾分隊消防人員搶救中。(圖/民眾提供)雲林縣消防局晚間10點49分獲報北上國道234.2號公里處發生4部大貨車及1部自小客車輛擦撞事故,派遣1部器材車、4部救護車救援、11名消防人員搶救中,事故原因有待調查。受困在聯結車頭內的傷者在剛剛11點半救出,右大腿骨折但意識清楚,送雲林基督教醫院急救,其餘4人輕傷,分別送虎尾若瑟醫院、台大雲林分院急救。這起大車追撞事故造成北上虎尾交流道附近的中、外線車道封閉僅,剩內線車道可通行,目前虎尾段時速約22公里,車流量有待消化,由於往前再開2公里到西螺交流道有施工工程,所有車輛仍必須下西螺交流道改道走台一線。高公局指出,北上西螺交流道到北斗交流道,今晚8點到明天早上6點進行「西螺交流道穿越橋改建工程」,目前封閉施工,北上車輛都必須從西螺交流道下來改道走台1線銜接北斗交流道匝道入再重新上國道1號。

古坑鄉因仍有13處土石流紅色警戒繼續停班停課,圖為草嶺村滑坡。(圖/草嶺村提供)

颱風假+1!雲林「古坑鄉」仍有土石流警戒 27日繼續停班停課

雲林縣26日晚間8點開完災害應變中心會議,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雲林縣長張麗善宣布,27日古坑鄉因仍有13處土石流紅色警戒繼續停班及停課,其餘19鄉鎮市恢復正常上班上課。指揮官張麗善原本宣布因海、陸颱風警報均已解除,27日全縣20鄉鎮市恢復正常上班、上課。但會後古坑鄉長林慧如致電表達,該鄉尚有13處土石流紅色警戒,再加上山區內陸續有土石流、路樹倒塌,有停班、停課需求。縣長張麗善裁示,古坑鄉持續停班、停課。雲林縣因凱米颱風來襲,創下連續放3天颱風假紀錄,古坑鄉則獨自創下連放4天颱風假紀錄。古坑鄉長林慧如會後表達該鄉仍有土石流警戒,盼27日繼續停班停課。(圖/本報資料照片)

水林鄉西塭底抽水站附近大排26日中午發生1名10歲男童失足落水,雲林縣消防局出動11人搜救。(圖/雲林縣消防於提供)

雲林10歲童失足遭湍急沖走 逾20人搜救仍無音訊

水林鄉西塭底抽水站附近大排26日中午發生1名10歲男童和父親外出,卻失足遭湍急沖走緊急事件,消防局獲報後出動11名警消趕往搶救,水上救生協會4人及紅十字會9人也加入搜救,但到傍晚7點仍無音訊。水上救生協會4名及紅十字會9名人員共計出動3車、人員13名、1船艇前往搜溺,其中紅十字會由縣議員林岳璋帶隊搜救。(圖/林岳璋提供)水上救生協會4名及紅十字會9名人員共計出動3車、人員13名、1船艇前往搜溺,其中紅十字會由縣議員林岳璋帶隊搜救。(圖/林岳璋提供)水林鄉26日部分村莊開始淹水,雲林縣消防局於中午12點25分獲報西塭底抽水站附近大排水流湍急,1名約10歲小孩被水沖走。據了解,落水的10歲男童是跟著爸爸和弟弟出門,男童是哥哥,他不知何故被渦流捲入,父親發現後抓著試圖找人但水流湍急,趕緊報案求救。消防局出動各式消防車3部、救護車1部、救生艇1部、人員11人前往搶救,由第三大隊副大隊長吳宗憲前往指揮。吳宗憲表示,小男孩落水處的大排水溝寬度約3米、深度2米,因抽水站在旁抽水,水量跟流速都很大,中午至今已在該處多次地毯式搜救,仍無所獲,且當地持續下雨、排水湍急,搜救視線不佳且困難,明天將持續搜救。搜救人員潛水搜救。(圖/林岳璋提供)水上救生協會4名及紅十字會9名人員共計出動3車、人員13名、1船艇前往搜溺,其中紅十字會由縣議員林岳璋帶隊搜救。林岳璋說,研判男童落水後可能被沖到1公里外的前池,15人全部下水,分成2組人分頭往中間地毯式搜索,若有在前池應該不會遺漏,但到下午7點仍無所獲。

西螺果菜市場25日仍有盤商交易,交易量銳減一半,平均交易價格每公斤反而跌2元。(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

凱米襲台農民搶採收!「賣相差」西螺果菜市場均價跌2元 業者憂北部菜價恐漲翻天

雖全台放颱風假,雲林西螺果菜市場25日仍有盤商交易,但交易量銳減一半,平均交易價格每公斤38元,比24日小跌2元,原因是賣相差、承銷商少。農民說,最近菜都種不起來,成本很高,所以不要再抱怨菜貴。台北蔬菜行業者則憂心,南部災情嚴重,26日菜價可能會漲翻天。西螺農民說,颱風來襲前天氣太熱,很多農民沒播種,農田大部分是沒種植或剛種下去還來不及收成的幼苗而已,種植成本是很高的。西螺果菜市場董事長蔡德福表示,24日交易量1100公噸,平均交易價格站上每公斤40元,比颱風前漲3、4元。25日交易量剩500公噸,平均交易價格為38元,原因是蔬果賣相差、承銷商少。西螺果菜市場的高麗菜交易量高達200噸以上,凱米颱風造成中部山區道路中斷,高山高麗菜無法運下山,因山區高麗菜占7成,預估高麗菜會繼續漲,目前高山高麗菜交易均價每公斤45元。台北蔬菜行黃姓業者昨表示,近幾年颱風來襲時,南部蔬菜產地都未遭受重創,因此菜價波動不大,但這次南部產地災情嚴重,26日運來台北的蔬果量可能大減,菜價可能會漲翻天。業者透露,產地很多菜都泡在水裡,甚至沒辦法運上來北部,上次這麼嚴重大概是8、9年前的事了,26日的菜價應該會很恐怖,颱風前葉菜類每公斤價格大約7、80元,預計今可能會飆漲至200元。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副總經理路全利表示,颱風帶來豐沛雨量,可能影響農民採收工作,且颱風來臨前產地農民也提前採收,預估26日周五開市後的到貨量,應該會比25日休市前的量還要少,但減少幅度,還要再觀察。他強調,26日價格是否上漲,還是要看到貨量與品質、供需數量而定。新北果菜公司經理郭榮瑞則認為,24日颱風襲台第1天,果菜市場就因缺乏買氣下跌,預計颱風過境後還會再有1波下跌,跌幅約1成,因農民擔心風雨影響,搶在颱風前採收,導致到貨量較平日增2至3成,另颱風期間果菜市場交易本就不熱絡,即便攤商沒有特別囤貨,仍會因民眾減少需求而銷不出去。

雲林高鐵站的後站(西側門)目前尚未開放,道路空空蕩蕩。(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

雲林高鐵站前交通大打結!雲縣府請求開通後站遭拒 鐵道局強力介入

雲林高鐵站目前僅站前可出入,導致接送旅客的車輛擠成一團,雲林縣政府請求高鐵公司打開後站(西側門)疏通車流,但該公司意願不高;交通部鐵道局強力介入協調,21日指派多個單位共同會勘,現場測量,並責成縣府交通工務局1周內完成規畫書圖提報鐵道局,直接研商動工時程。縣府及縣議員去年請求高鐵公司打開雲林高鐵站的後站遭拒,今年4月間立委張嘉郡、丁學忠會勘要求鐵道局協商後,據了解高鐵公司仍無規畫,擬於虎尾產業專區三期開發時再規畫,時程約4、5年後。昨天交通部鐵道局強力介入協商,指派該局產管開發組、土木建築組、營運監理組人員南下,會同高鐵公司、雲縣府交通工務局現場現勘,並聽取高鐵公司的意見、協助解決窒礙難題,還當場測量大門寬度。交工局長汪令堯表示,高鐵公司認為雲林高鐵後站(西側門)是該公司保留作為緊急疏散空間及通道,打開有困難;但他認為這不是問題,施作閘門就可達成緊急疏散時所需的控管效果。汪令堯還說,雲林高鐵站只要送客、接客分流,就能紓解交通流量,前站送客、後站接客,後站施作3米人行道、7米單向雙線接駁專用車道即可解決。鐵道局當場責成縣府規畫,並於1周內提報鐵道局,由該局召集相關單位研商施工時程。有國民黨縣議員認為,目前民眾最需要的是每日周而復始的接送客順暢動線,希望交工局妥善兼顧高鐵站疏散人流所需空間以及車流量暢通,議員們都會全力支持。

西螺、二崙、莿桐等分隊車組漏夜噴水降溫。(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

西螺塑膠袋工廠深夜大火!警消破門灑水降溫 塑膠粒原料持續悶燒

西螺果菜市場附近一家生產塑膠袋工廠今(7)日晚上9點半左右發生火警,廠房全面起火燃燒,雲林縣消防局派遣9輛消防車、救護車及約20人前往滅火,雖火勢已控制,但倉庫塑膠粒悶燒高消防人員持續抽旁邊灌溉溝渠水源滅火降溫,所幸無人受困,起火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西螺、二崙、莿桐等分隊車組漏夜噴水降溫。(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鄰居指出,9點20多分左右發現廠房有火光,以為只是在燒東西,沒想到火勢越來越大,趕緊打119報警。雲林縣消防局9點27分接獲報,派遣西螺、二崙、莿桐等分隊車組前往搶救,西螺分隊在9點29分抵達現場,回報建物已全面燃燒,又加派第二大隊前往指揮及虎尾分隊前往支援,共計有9輛消防及救護車,人員20多人在現場搶救,工廠面積約有200坪。水箱車自灌溉溝渠取水。(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火勢一度在9點52分控制,但不久又出現火光及濃煙,倉庫塑膠粒持續悶燒,溫度達400度,加上工廠門打不開,消防人員以破壞器材破壞鐵捲門,並持續抽取灌溉溝渠的水降溫滅火,目前仍在滅火中,有待怪手及堆高機馳援挖開悶燒的塑膠粒。縣議員、第二大隊義消副大隊長李明哲(背面)前往協助、關切。(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