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馬紹慈」編輯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24 篇文章
原PO為了省錢選住相對平價的小商旅,結果遭女友擺臭臉,讓他委屈問「這樣真的很不ok嗎?」(示意圖/取自freepik)

他省錢住「台北一晚2000元」慘遭女友臭臉 網嘆「國旅真的被國外屌打」

有人曾說「旅行是修煉愛情的最好方法」,由於在旅途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能藉此徹底了解對方性格,也是情侶間必經的考驗。最近就有網友分享,他已經步入社會好幾年,為了省錢選住相對平價的小商旅,沒想到女友全程臭臉,遭酸「早知道要訂這種,就貼錢住好一點」讓他感到委屈,不解問「這樣真的很不ok嗎?」原PO日前在PPT發文表示,他已經出社會好幾年了,因為知道國旅住宿貴,所以這次與女友出遊就找了一些比較平價的小商旅,房間含浴室大概5~6坪,距離停車場要走一小段路,這樣在台北一晚大概2000元左右。他原本心想只是睡兩個晚上,畢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面玩,所以就以省錢為優先,沒想到女友從進大廳就開始擺臭臉,還嗆說「早知道要訂這種,她就貼錢住好一點的」甚至形容「這是給學生出遊住的地方」讓他不禁疑惑「這樣真的很不ok嗎?」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為原PO抱不平,「只是睡覺真的不用花太多錢,設施沒用到才是白花」、「就是物慾比較強的女人,也顯示出兩人地位你比較低」、「又是一個典型不做事也不參與,事後才抱怨的人,男女都一樣」、「台北2千其實還行,頂多有點陽春又小間,我倒是覺得還好,就睡覺而已」、「我覺得只是睡個覺的地方,乾淨好睡可以洗澡就好」不過,仍有不少網友替原PO女友平反,「重點是有沒有溝通吧」、「難道出門都沒有問對方意見?」、「每個人對住宿的要求不同,你不ok的部分應該是對女友不夠了解,又沒先問過吧」、「訂房不都會問對方?事先說好就好」、「我覺得跟出社會沒有關係,跟想把錢花在什麼上比較有關」、「2000沒有錯,錯在沒有先溝通」、「我覺得出去玩就大方花錢,如果過度追求節省,乾脆不要住了」、「我挑住宿一定給女友先看過」原PO在文中提到在台北住一晚2000元的價位,意外掀起網友討論,「台北2000真的不怎樣,品質應該很糟糕吧」、「台北一晚2000大概就是舊大樓的旅館」、「台北2千...你在開玩笑嗎」、「台北平日一晚2000勉強,假日一晚兩千就是偏爛的那種」、「台北市2000的房間應該是蠻可怕的,建議至少找2500以上的房間」、「台北2000是鬼屋吧?」也有網友拿來和熱門的日本旅宿比較,「日本2千能住很不錯的了」、「在日本住雙人房的話,1人2000多元就可以住到不錯的~」、「國旅真的被國外屌打」、「沒錢就乖乖去日本,國旅收入十萬以上再考慮」。

現在一份蚵仔煎漲到75元,許多網友紛紛感嘆「物價回不去了」。(圖/報系資料照)

平民美食不再平民? 一份蚵仔煎從「40元漲到75元」網嘆:回不去了

近幾年全球原物料價格飆漲,民生物價持續攀升,且一但漲價就一去不復返,最近就有部落客感嘆,在台灣留學時,一份蚵仔煎才40元,讓他瞬間愛上這道庶民小吃,即便現在一份要價75元,但當年的美味記憶依舊讓他念念不忘,「雖然物價上漲,不過我還清楚記得第一次看到台灣美食的感動」貼文一出,讓許多網友不禁流下「時代的眼淚」。一名部落客在臉書粉專「順九郎的台日生活漫畫」發文分享,他當年來台灣留學時,一份蚵仔煎只要40元,不禁讚嘆「明明那麼好吃,賣這麼便宜真的沒問題嗎?」沒想到今年來台時,卻發現一份蚵仔煎竟漲到75元,即使價格上漲,但他仍感性表示,「雖然物價上漲了,不過我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看到台灣美食的感動。」一名部落客提到,當年在台灣留學時,一份蚵仔煎只要40元,結果現在一份竟要價75元,讓他對物價上漲相當有感。(圖/翻攝自順九郎的台日生活漫畫臉書粉專)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有感表示,「物價真的回不去,好難過」、「40元大概是20年前的價格」、「一份章魚燒以前35元,現在要70元」、「在珍珠奶茶剛推出時,一杯700C.C.只要25~35元就有了」、「很多烘焙食品也都漲好多」、「雞蛋漲價也回不去」、「只是加了蚵仔的蛋餅為啥這麼貴」、「看到便利商店最便宜的義大利麵跟麻婆豆腐飯都直接漲到80元」由於前陣子日幣狂跌,也有不少網友改推日本旅遊,「感覺日本東西比台灣便宜了」、「日幣跌好多,現在反而是從台灣買日本的藥妝便宜」、「因為日幣貶值,現在去日本玩就會比較便宜,但對日本人來說國外的東西就變非常貴」、「日本的物價也一直漲,只是日幣比較便宜,所以花起來差不多」

許多常見的台灣傳統早餐,像是水煎包、蛋餅、燒餅、鐵板麵等,都是藏有高油脂的熱量炸彈。(圖/報系資料照)

小心避開早餐雷區!營養師點名「這些食物」 :熱量高到超乎想像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許多人會以早餐開啟新的一天,不過現代早餐種類五花八門,究竟要怎麼選才健康?營養師提醒,早餐應避開高精緻澱粉的食物,像是水煎包、蛋餅、燒餅、鐵板麵等,都是藏有高油脂的熱量炸彈,長期下來,恐造成體重上升,甚至面臨糖尿病化的風險。營養師黃淑惠提醒,選對早餐非常重要,應避開含有高精緻澱粉、隱藏性油脂的食物,才不會帶給身體負擔。(圖/截自健康2.0臉書粉絲團)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現代人大多追求快速方便,選擇買外食當早餐,倘若沒有「選對早餐」,恐對身體帶來負擔。營養師黃淑惠在《健康2.0》中表示,大部分市售的早餐,都是屬於精緻澱粉及油脂較高的食物,例如水煎包、蛋餅、燒餅、鐵板麵,這些不僅是精緻澱粉,還隱藏很多油脂,熱量相當驚人。她以常見的「燒餅油條」為例,或許有人會心想「不吃炸油條就好,燒餅是烤的應該沒關係」,然而燒餅的麵團含有許多油脂,其實1份燒餅的熱量就等同於1碗飯,屬於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黃淑惠解釋,因為精緻澱粉的糖分偏高,會讓身體的血糖在短時間變高,連帶影響到胰島素反應,並加速把血糖從高處送往低處,這時就會觸發「脂肪的合成作用」,讓它加速把血液裡面的糖轉換成脂肪。長期下來,就會造成體重不容易控制、血糖忽高忽低,不斷消耗胰島素分泌,導致有遺傳性糖尿病體質的人,可能在年輕時就出現糖尿病初期的現象,甚至更早出現糖尿病化。因此,黃淑惠呼籲,在日常生活飲食裡面,適當選擇早餐至關重要,「聰明選聰明挑,避開這些精緻澱粉、隱藏性油脂,對我們才健康。」

盛產於冬季的茼蒿,不僅口感特殊,還具有高營養價值。(示意圖/達志)

冬天火鍋必點配菜!醫列茼蒿「3大好處」  堪稱減肥聖品

盛產於12月中旬的茼蒿,因具有特殊香氣和口感,常被當成冬天火鍋的必備配菜。事實上,茼蒿不只美味,也富含高營養價值,羅明江醫師點出吃茼蒿的3大好處,不僅能維持在暗處的視覺,有助於骨骼、牙齒發育與生長,還可以增強腸胃蠕動!茼蒿生育期不長,並非一年四季都有產出,中醫師羅明江解釋,茼蒿只有在冷涼的季節才適合生長,若在溫暖的天氣裡,它會抽花苔,而不會長葉子,因此在臺灣大約是11月下旬進入生產季,到12月中旬才會盛產,為冬季重要蔬菜之一。羅明江提到,在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了:「茼蒿,味辛平,無毒,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得配本草》也提及「茼蒿」:「利腸胃,通血脈,除膈中臭氣。」等等功效,可見古人對茼蒿相當推崇。而茼蒿的營養確實非常豐富,其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超過一般蔬菜,可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提高維生素A的利用率,不僅維持在暗處的視覺、增進皮膚與黏膜健康,也有助於骨骼、牙齒發育與生長。此外,由於茼蒿含粗纖維,容易消化吸收,增強腸胃蠕動,促進膽固醇從腸道排出,也可以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很適合減肥族群食用。雖然茼蒿適合大多數人食用,沒有特殊的禁忌,不過,羅明江提醒,若大量食用容易引起腹瀉,對於容易腹瀉的人,則要節制食用量或暫時不攝取。茼蒿的嫩莖和葉子皆可食用,被稱為火鍋的好朋友,但其實茼蒿不是只有一種吃法,涼拌茼蒿菜也很香甜美味。羅明江分享,先把茼蒿菜用沸水中煮熟,切細並加上麻油、醬油、醋或鹽,就可以適量拌來吃。不過,要如何挑選「茼蒿」呢?羅明江建議,可以選擇鮮嫩完整、肥厚飽滿、不抽苔開花、少病蟲斑點的葉片,在食用前一定要將基部去除,每片葉片剝開清洗乾淨,或是浸泡清水10分鐘後,再用水洗過一次。

一名70歲的老太太吃一個月的止痛藥,卻沒有搭配強效胃藥服用,造成胃部破了快30個洞。(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頻道)

70歲婦人解黑便 照胃鏡才驚覺「破了快30個洞」畫面慘不忍睹

胃藥是為了減緩胃酸對胃部的傷害,但也要吃對胃藥才有用!腸胃科醫師透露,一名70歲的老太太胃痛求醫,結果胃鏡一照,才驚覺胃部已經破了快30個洞,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吃了一個月的止痛藥,卻沒搭配強效胃藥來保護胃部,導致嚴重胃潰瘍。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醫師好辣》節目上分享,有一名70歲的老太太已經連續幾天都排出黑便,他當時一聽推測可能胃出血,立即安排照胃鏡,沒想到胃部竟然破了20~30個洞,慘不忍睹的畫面讓現場來賓形容「像被散彈槍打到」,後來一問之下才得知老太太在一個月前,因為膝蓋痛去看了骨科,醫師開給她消炎止痛藥、胃藥和肌肉鬆弛劑,她都有按時一次服用3種藥,但還是感到胃痛,令她相當困惑。蕭敦仁指出,正是因為這名骨科醫師開的並非強效胃藥,導致胃部沒有受到全面保護,因此他後來建議老太太,止痛藥不痛就不要吃,改吃PPI(質子幫浦抑制劑)以減少胃酸分泌,再用護膝稍微顧一下,結果四個月後,老太太的胃痛就痊癒了。不過,有哪些藥物需搭配胃藥來吃呢?蕭敦仁提醒,例如消炎止痛藥、阿斯匹靈、類固醇都容易傷到胃,不僅要搭配胃藥,更要選擇「好的胃藥」,但他也特別強調,鐵劑絕對不能跟胃藥一起吃,「胃藥裡面有很多鈣、鋁、鎂等礦物質,若是同時服用鐵劑的話,會互相競爭吸收的位置,反而會讓吸收效果變差」。

中國河南一名男子和朋友玩遊戲輸了,臉和脖子被蓋上藍色的豬肉印章「檢驗合格,允許屠宰」,沒想到兩天後還是洗不掉。(圖/翻攝自微博)

糗大了!男子臉和脖子被印「允許屠宰」 洗不掉崩潰喊「快搓到起火了」

這下真的糗大了!中國河南一名男子和朋友玩遊戲輸了,臉和脖子被蓋上藍色的豬肉印章「檢驗合格,允許屠宰」,沒想到不管再多用力搓洗,過了兩天還是洗不掉,臉上印記仍清晰可見,怕丟臉只能穿高領的衣服並戴口罩出門,讓他崩潰不已。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河南一名男子28日和朋友玩遊戲,規定輸了要被被蓋藍色的豬肉印章,於是他的臉和脖子就印上大大的「檢驗合格,允許屠宰」,沒想到玩笑過後,印章卻怎樣都洗不掉,過了兩天仍清楚印在上面,他再也笑不出來,並形容「臉都快搓到起火了,還是洗不下來」害他出門只能穿高領衣服再戴口罩遮掩,他懊惱表示,「以後會更謹慎玩遊戲,防止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並強調至今都「還沒洗掉」。事件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湧入留言,「剛好可以測一下粉底液的遮瑕力哈哈哈」、「對自己夠狠」、「快過年了,等著被宰吧」、「放心吧不影響食用」、「可以出籠了,檢驗合格,允許屠宰」、「一般家庭處理這種豬肉印章,都是先拿開水燙,然後拿刀刮」、「這個滲透力特別強,煮熟了那個印都一清二楚去不掉,這個真的成胎記了」、「這朋友太損了吧!直接絕交啊」也有些網友解答為什麼豬肉印章不容易洗掉,「這個是蛋白質印章,也就是蓋上去就跟皮膚的蛋白質結合了,是不可能洗掉的,等2~3週過後蛋白質被代謝掉就沒有了」、「這是蛋白質染劑,等兩週吧」、「去不掉就先戴一段時間的口罩吧,兩個星期左右就好了」此外,有網友指出這種印章對人體不好,不應該隨便亂玩,「建議不要因為覺得好玩而輕易嘗試,雖然章的染料一般用的是食用色素,但浸入皮膚可不好去除哦,靠皮膚自然代謝掉比較慢。」

從今年6月底開始,若行車超過最高時速40公里,除處新臺幣1萬2,000元至3萬6,000元罰鍰外,並吊扣牌照6個月。(圖/報系資料照)

駕駛注意!超速40公里重罰+扣牌半年 北市舉發數暴增4.8倍

為了有效遏止交通違規,提升行車安全,今年6月底開始,行車最高時速60公里調降至40公里,若違規將吃上1萬2,000元至3萬6,000元罰單,並吊扣牌照6個月。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指出,光統計7月到10月,臺北市就有2,613起危險駕駛被舉發,呼籲用路人小心駕駛,遵守道路速限並減速慢行。自2023年6月30日起,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關於「危險駕駛」條件,行車最高時速從60公里下修至40公里,若行車速度超過40公里以上,即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危險駕駛舉發,除處新臺幣1萬2,000元至3萬6,000元罰鍰外,還要吊扣汽(機)車牌照6個月,如果不按時繳送,將會被註銷車牌。裁決所提到,今年7月至10月裁決所轄管車籍為臺北市之車輛被舉發第43條危險駕駛須吊扣車牌違規計2,613件,月平均653件,等同於今年1月至6月修法前月平均135件的4.8倍,截至今年11月29日止,已執行牌照吊扣共計有973件。裁決所呼籲民眾,如果被開罰,務必按照規定繳送牌照執行吊扣,勿聽信網路免扣牌謠言,花錢當冤大頭,還可能必須負擔刑責。並提醒用路人小心駕駛,遵守道路速限、減速慢行,維護自身安全也保護其他用路人,平安出門平安回家。

網友好奇問「為何只有台灣人愛用Line」,許多網友紛紛提出關鍵原因「Line不用收費」。(示意圖/unsplash)

為何台灣人最愛Line? 網揭「1關鍵」直接完勝Whatsapp

網路時代的來臨,現代人大多仰賴通訊軟體與他人聯繫,讓各種相關軟體紛紛崛起。近日就有網友觀察到很多國家幾乎都用Whatsapp,疑惑「為什麼只有台灣用Line?」並大罵Line一堆功能「根本垃圾」,貼文一出,立即引起網友熱議。原PO日前在PTT上發文指出,他觀察到世界各國幾乎都用whatsapp,偏偏只剩下台灣還在用Line,他認為Line一堆功能「根本就是垃圾」,這個軟體讓他越看越不爽,嘲諷稱「台灣為啥不一口氣把Line變成whatsapp接軌世界」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Line會被嫌棄主要是因為app肥大超不順」、「原來韓國不用Line」、「全世界只有日本跟台灣用Line,就連南韓也沒用Line了」、「韓國是用kakao」、「台灣就是世界的邊緣人,沒錯啊」不過,還是有不少網友覺得Line功能多又好用,而且重點是免費,「Whatsapp沒啥功能,Line已經包山包海了」、「Line貼圖綁住很多人了吧」、「老人發長輩圖方便,要跟老人溝通只能用Line」、「公司主管都用Line溝通」、「誰叫Whatsapp剛開始要收費」、「Whatsapp剛開始還要收費,Line趁機把市場把持住就很難不用了」、「Line最大優勢就是免費,WhatsApp那時候要收錢就跳了」也有網友認為Whatsapp很難用,推薦可以改用微信,「建議換成微信」、「微信功能更強啊,Whatsapp根本弱」

一名網友國考8年全都落榜,求問「該放棄了嗎?」(示意圖/取自freepik)

國考8年都落榜該放棄嗎? 網一針見血:這就是停損的重要性

公務員薪水穩定、上下班時間固定,是不少人追求的「鐵飯碗」,有些人為了考上公職,苦讀多年也在所不惜,但並非努力就能得到回報,最近就有網友分享,他參加國考8年,但卻屢屢以失敗收場,導致心態徹底被擊垮,讓他覺得人生全毀了,崩潰問「該放棄了嗎?」貼文一出,網友紛紛點出殘忍現實。原PO日前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以前每年做約聘半年;準備國考半年,不過,他至今已經參加國考8年了,卻依舊未能考上,於是他陷入自我懷疑,形容現在自己「人生全毀了」同時,身為文組的他也感慨現在工作很難找,自己經常被人資看不起,感覺之後也找不到好工作,落寞問「我該放棄了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勸他認清現實,「這就是設停損的重要性」、「考那麼多年,一種都沒上,代表你並不適合」、「國考3年沒上就該找退路了」、「最多3次沒上就該放棄了,還是早點認清」、「8年真的有點久,也許你不適合考試」、「我想最久考3年吧,沒上繼續考幾乎變萬年考生」此外,不少網友也提醒他別把公職想得太美好,「國考不值得你耗那麼多年啦,公務員薪水真的不高,唯一的好處是穩定,穩定低薪,別對公部門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回頭想想到底考公務員要幹嘛,去業界不好嗎」、「2年不上就該放棄了,現在公家薪水這麼差」還有些網友建議他可以去學個技能,「考高考cp值不高,專技才是鑲金的」、「做土水、水電、修冷氣都可以啊」、「去上水電職訓班吧!後面考個證照做水電」

天冷在家時,也要做好保暖措施,以防猝死。(示意圖/取自freepik)

天冷在家小心猝死! 醫列「6大致命因子」 危機藏在生活裡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賴向華19日凌晨在住處猝死,初步研判疑似天冷引發心肌梗塞,搶救後仍宣告不治。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醫師點出6大致命因子,提醒民眾在家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其實危機藏在生活習慣中,而不是衣服穿得多厚」。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日前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他過去常被問到「明明已經穿厚衣服保暖了,健康的人怎麼還會猝死?」對此,他解釋其實危機都藏在生活習慣中,並點出6大致命因子:1. 「要緩慢起床」在秋冬起床時,千萬不要馬上離開溫暖被窩,若是忽然少了保暖措施,讓身體在毫無防禦下接觸到冷空氣,溫差太大的情況下,體內血管就會迅速收縮,恐怕會在一下床就猝死。因此,醒來時可以先穿件厚外套,確認四肢和身體暖化後再把棉被拿開。2. 「使用溫水洗臉」起床後,大家通常會進去浴室梳洗,但要特別注意,浴室是最容易猝死的地方之一,許多人在使用冷水洗臉刷牙時,以為只是局部冰冷一下子而已,往往忽略臉和血管可能會被冷水急凍收縮,建議以溫水接觸肌膚較為恰當,還有去浴室上下厠所彎腰動作,也要特別小心。3. 「不要光著身子太久」有些人在泡湯或熱水洗澡後,以為沖過熱水就能禦寒,並沒有馬上穿衣服,在皮膚上的熱水珠一接觸到冷空氣,身體就瞬間全身顫抖不已。因此,要記得不能將毛巾放太遠,擦掉水珠後迅速穿上衣服。4.「別忽略耳根、脖子的保暖」過去有許多人只顧到身體及四肢保暖,卻疏忽掉耳根和脖子而猝死。事實上,耳根較薄並沒有什麼脂肪增暖,而脖子充滿許多細小的交感神經和血管,這兩個部位的保暖至關重要,建議搭配圍巾和耳罩。5.「正確的穿衣順序」冬天的穿衣順序絕對不能錯,正確穿法也稱「三明治」穿著,最𥚃面是吸汗的棉衣,中間穿毛衣來維持身體溫度,最外層則是防風防水的外套,萬一穿錯了身體就不能保溫,容易讓心血管迅速緊縮而猝死。6.「運動前要做好暖身」當我們在劇烈運動時,心臟每分鐘輸出量是沒運動的6~17倍,這時候肌肉血流量也會增加超過25倍,一接觸到冷空氣,血管卻會一直持續收縮,甚至讓心臓血管梗塞,很有可能導致猝死。最常見的運動猝死包括有暖身就突然運動,或是運動激烈後立即停下,以及在高山峻嶺處於缺氧環境做不熟悉的運動,以上情況都要特別注意。他提到,台灣猝死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而發病年齡則是呈下降趨勢,猝死好發於「深夜」和「清晨」,地點大多在臥室、客廳、浴室。因此,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人,都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在家裡更要多加注意!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