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大戰烤蘋果5/台商撤退大陸高難度 南向成顯學
隨著蘋果雙供應鏈效應發酵,蘋果供應鏈位於印度的代工廠角色也將愈來愈吃重。左為鴻海印度廠、右為緯創印度廠。(圖/翻攝自YouTube、鴻海官網)
中美關係不好,兩岸關係不好,卡在中間的台商,都苦思著『如何撤退』!
一名上市櫃公司財務長解釋,「台商就算順利賣廠賣地,交易所得想要走合法管道匯出去,不但稅負高,還有外匯管制,不可能輕易放行,除非有合適的項目或名目,否則絕對會被卡住,若金額小,還可走地下管道化整為零慢慢匯出去。」
「例如緯創賣給立訊精密新台幣138億元,這筆錢後來以做價方式,入股立訊精密126億元,繼續留在大陸境內。」該財務長進一步指出,「立訊精密不但靠著大陸政府10年無息貸款做大,這次買下緯創的交易,更是靠著大陸政府『補助一半』。」言下之意,可成科技賣掉大陸子公司的新台幣420億元,拿錢撤退的難度更高。
對於陸企買下台灣在大陸的工廠,台商的下一步何去何從?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總監陳子昂表示,後疫情時代保護主義抬頭,大陸、非大陸「雙供應鏈」儼然同步成形,企業面對客戶(如蘋果)要求必須做出選擇。此外,台商與陸商之間也有微妙變化,一方無利可圖想脫手、另一方哈很久想接手,雙方一拍即合,未來台陸兩邊企業交易買賣,隨時都會發生。
「未來2至3年是關鍵。」一位鴻海集團主管表示,組裝大廠換人,這些蘋果供應鏈的零組件衛星廠商也要開始在地化,適應與磨合過程中有可能會被取代,「我打個比喻,不是神的話就是在地面,在地面就要接地氣。全球產業鏈都在調整,各地都在搶食投資資源(美國、大陸),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該主管認為,南向的海外布局是明確而可行的方向。例如鴻海早已在越南和印度布局,鴻海在越南當地已跟其他零組件供應商,組成蘋果供應鏈聚落;仁寶去年也在越南擴廠,迎接Apple Watch訂單;廣達選定泰國設置新廠,做好雙供應鏈的布局;英業達的馬來西亞檳城新廠,今年即將投產,可望拿到蘋果新型耳機的代工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