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神佛傳奇大勢至菩薩2/擔任阿彌陀佛脅侍與觀世音共列西方三聖
「西方三聖」以阿彌陀佛居中,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列兩側,隱含悲智雙修、功德圓滿的教義。(圖/報系資料庫)
台灣民間,大勢至菩薩法像造型多樣化,有的手持貝葉經(首次書面集結佛教三藏的古印度佛教經典)、有的持玉如意者、蓮花等,共同特徵是頭戴天冠,天冠中有一寶瓶。
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秘書鍾右業指出,大勢至菩薩雖原屬佛教神明,但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儒、道、釋的界線並不明顯,除了低調嚴謹的佛教道場供奉大勢至菩薩外,普羅大眾相當親近的媽祖和觀音廟,也多會同時供奉包括大勢至菩薩等「西方三聖」。
創於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的關渡宮,是台灣北部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供奉的「黑面媽祖」神蹟靈驗盛名遠播,當地除了從清代開始的媽祖信仰外,宮廟裡就有一座十分莊嚴明亮的「三聖殿」,內奉「西方三聖」供民眾參拜,大勢至菩薩的神像就在其中。
鍾右業指出,根據清朝「諸羅縣志」記載,關渡宮前身「天妃廟」創於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是台灣第二早、北部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供奉的「黑面媽」更以神蹟靈驗盛名遠播,當時就有「南有北港媽、北有干豆(淡水干豆門、指天妃廟)媽」之說。
至於關渡廟中的「三聖殿」前身是關渡宮的香客大樓,當年興建時因誤用海砂,為避免結構危險,廟方後來發現後決定築層改建,興建「五佛殿」及「三聖殿」,樓下整建中的淡水文物館近期也將完工,提供信徒依信仰需求自由參拜禮佛。由於重行修繕後的大樓正面對關渡休閒風景區,山海景色相當優美,廟方也希望能藉此提供信徒更多心靈體驗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