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健康
癌神來我家2/癌症篩檢誰最準? 醫師:依賴腫瘤標記不可靠
大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黏膜組織變化,是最精準的篩檢方式,但屬於侵入性檢查,仍存有一定的風險。(圖/報系資料照)
大腸癌是健康檢查很重要的指標性疾病,以國泰健檢2017年到2019年健檢統計,透過大腸鏡檢測發現,3成的人出現異常狀況,其中45%屬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值得關注的是,確診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其中75%的糞便潛血呈現陰性、72%無消化道相關之自覺症狀、95%的人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
「大腸鏡能夠直接觀察黏膜變化,同時也可以直接切除大腸瘜肉,以免夜長夢多。」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而從數據中也可以發現,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更不用說腫瘤標記的偽陰性居然高達95%,更不建議作為大腸癌篩檢方式。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腫瘤標記抽血檢查中的癌胚抗原(CEA) 也是大腸癌健檢最常用的腫瘤指數之一,但是很多良性因素(抽菸、慢性氣管炎、胃潰瘍、胰臟炎、肝膿瘍、酒精性肝硬化、膽囊發炎等) 及其他惡性腫瘤 (如乳癌、胃癌、肺癌、卵巢癌等)也都有可能會造成CEA上升,總之,由於誤差率相當大,並不適合做為第一線大腸癌標準篩檢的方式,比較適合用於確診為大腸癌患者之術後追蹤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