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創舉」北榮發表康復型B肝研究 免疫治療有風險
醫師提醒如果有B肝帶原者應3個月抽血檢查、6個月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圖/報系資料照)
臺北榮總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也有患者發生嚴重肝炎,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到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的時間短則2年,長則可達20年。此為國際首次大規模且長時間追蹤得到之重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B型肝炎是臺灣的國病,過去有高達三百萬人是屬於B型肝炎帶原者,影響國人的健康甚鉅。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近年來因疫苗政策及健保擴大B肝健保給付,帶原者已日漸減少,根據民國107年臺灣肝臟研究學會的調查,全臺B型肝炎帶原者已經跌破200萬大關。但仍然有一大部分的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感染(resolved hepatitis B),亦即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雖然消失了,但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Anti-HBc) 仍呈陽性,這些病人原則上不會復發,但仍有人會因免疫力低下而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的情形,進而造成肝炎,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一種慢性關節炎,需長時間接受免疫調節的治療,包含一般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來延緩疾病的進程,減少關節的破壞。但過去對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抑制對抗B型肝炎的能力,進而使康復型B型肝炎的患者變成帶原者的情形並不清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發生的機會不高,但可以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後發生。蔡主任建議即使是康復型B型肝炎,也需要定期追蹤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及其抗體,才能讓患者遠離嚴重肝炎的風險,也能減少政府醫療支出。
57歲女性,10前年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98年1月起接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恩博)治療,剛開始反應良好,但效果漸漸變差,99年2月改以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106年8月此患者發生黃疸,肝功能也異常上升,雖四個月前剛驗過B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陰性,醫療團隊仍保持高度警覺性,再次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變成陽性,B肝病毒量139,000 IU/Ml,正常偵測不到,為康復型B型肝炎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且合併肝炎發作案例,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之後順利康復。
黃怡翔主任提醒,對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的患者,除了驗B 型肝炎表面抗原篩檢出帶原者以外,也應該要測B 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若為康復型B 型肝炎也不要輕忽, 除了定期驗肝指數及黃疸指數以外,至少一年追蹤B 型肝炎表面抗原,患者們也要配合醫囑規則回診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