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就有! 核子試驗後出現新礦物「玻璃石」
綠色的玻璃石,是核子試爆後才會出現的「產物」。(圖/Joel Deluxe, Flickr.)
1945年8月6日,美國對日本廣島投下名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產生大量的人員傷亡。但在正式投下原子彈前先做的實驗中,科學人員發現原子彈投下後會出產生「人工礦物」,目前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Museum)也在網路上揭露這個「玻璃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為了對抗軸心國,所以製造原子彈,被命名為「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由科學家羅伯特(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負責進行研究,首枚原子彈,在1945年7月進行試爆。
被稱為「三位一體(Trinity)」的實驗,在距離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的索科羅(Socorro)東南方48公里處進行試爆。研究者將命名為「小工具(gadget)」的原子彈,試置在20公尺高的鐵塔上,原訂為7月16日上午4點引爆,因為大雷雨而延後,改到5點半進行。
當時像棒球一樣大、呈現球體狀的鈽(Plutonium),引發的核融合反應,等於1萬9千噸的黃色炸藥(TNT), 1億度的火球產生的高溫將鐵塔熔化,直接落到地面,沙漠上的沙粒被巨大的力量捲起然後融化,火球之後迅速上升,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核蘑菇雲,沙漠也因此形成一個3公尺深、寬330公尺的的小山,其中有許多新物質「玻璃石(trinitite)」產生,原來是高溫把沙子中的矽晶體熔化,凝固後形再的再結晶物質。
1945年9月,《時代》雜誌將玻璃石稱為「碧玉湖」。玻璃石長像奇特,大小不到1公分,外表上有泡沫、綠色蟲狀的多節片狀。它們主要是由石英和長石構成,被沙漠中的礦物質染成海綠色,裡面密封著凝結的鈽。
在1940至1950年代,有很多人會偷偷跑去實驗現場,採集玻璃石,但美軍在1952年把實驗位置埋起來,並明定採集是違法的,但在當地商店或網路上,現在仍可買到這個「歷史見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