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祖先有保佑2】線上祭拜很沒FU 千年傳統「遙祭」收服長輩
古人也有不方便前往掃墓的時候,此時「遙祭」也能達到對祖先的敬意。(圖/林榮芳攝)
擔心清明祭祖造成交叉、群聚感染,各地方政府嚴陣以待,並鼓勵民眾使用「線上祭拜」,不過民眾在看過網站後紛紛覺得很沒FU,不只老一輩不習慣,甚至有人提出「萬一祖先不懂網路,能收得到嗎?」近期有民俗專家提出可採古代「遙祭」的方式取代掃墓,都是疫情下的權宜之計。
為方便民眾遠距追思,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彰化縣、雲林縣、金門縣等地方政府,都有提供線上追思服務,不僅電腦畫面皆是各地靈骨塔和墓地實景拍攝,也有提供「焚香」或是「禱告」等不同宗教的追思方式。
雖然網站做得栩栩如生,希望讓祭拜者能身如其境,不過不少民眾使用後仍覺得「假假的」、「不習慣」,光是第一步驟設定專屬帳號密碼,就有民眾覺得麻煩打退堂鼓。
華人幾千年的傳統習俗,一時之間難以科技取代,尤其年長者更是無法心安。因此民俗專家高煜霖建議可採古代「遙祭」方式祭祖,能滿足內心的「傳承觀念」,也可以符合民俗精神,祖先又接受得到子孫的敬意。
高煜霖表示,「遙祭」在《周禮,春官,大宗伯》裡提到,「不可一往就祭,當四向望而為壇遙祭之」,當特定原因無法到現場祭拜,則可就地向天拜禱,即符合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緬懷祖先」的傳承精神。
高煜霖指出,只要在家面向外,例如大門口、客廳或陽台朝外擺設祭拜桌,可以如中元節獻上要祭祀的供品,或單純只是雙手合十仰望天空祝禱皆可;接著,將遙祭的訴求向神明說,請該神明將話語帶給祖先,同樣可達到祭祖的目的。
高煜霖說,幾千年的習俗產生的做法,也可以作為無法前往掃墓,又對線上祭祖有疑慮的民眾,只要心誠則靈,待疫情後方便前往時再補祭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