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墾丁國家公園鳥類調查出爐 鳥種數近年次高
墾丁國家公園2025年度新年鳥類調查,合計共記錄鳥種數45科135種。圖為在樹林間休憩的赤腹鶇。(圖/墾管處提供/中國時報羅琦文屏東傳真)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進行2025年度新年鳥類調查,合計記錄鳥種數45科135種,鳥種數僅次於2016年的141種,與2019年並列第2高。墾管處指出,全部7個調查區中,依舊以龍鑾潭區的93種最多,可見龍鑾潭棲地對在台灣度冬雁鴨的重要性,而龍鑾潭南岸淺水域陸化問題仍需持續關注。
墾管處表示,這次調查與屏東縣野鳥學會、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大學及在地社區志工結合,調查日是2024年12月15日,將園區畫分為7區、15條調查線,其中除滿州區規畫3條獨立調查線外,其餘東海岸、社頂、墾丁、龍鑾潭、西海岸、赤牛嶺等6區均採甲、乙2線對走方式,以調查在上下午不同時段出現鳥類。
墾管處表示,調查初步結果,保育類共27種,其中2級保育類有24種、3級保育類3種。7個調查區中以龍鑾潭區93種最多,東海岸及西海岸均為71種次之,社頂區33種,是鳥種數較少的調查區。除墾丁及西海岸鳥種較2024年度少外,其餘各區均較去年度的調查為高。
墾管處指出,龍鑾潭區雁鴨科有13種,數量以鳳頭潛鴨1446隻最多,赤頸鴨92隻次之,花嘴鴨78隻再次之,其中凍原豆雁、棉鴨、羅文鴨、紅頭潛鴨等,為台灣稀有冬候鳥,但凍原豆雁、棉鴨、羅文鴨、白眉鴨等4種,僅在龍鑾潭周邊溼地或魚塭發現,未在潭區出現。
墾管處表示,龍鑾潭南岸淺水域陸化問題,或許可考慮在非雁鴨度冬季節以工程方式營造不同深度水位,並種植多樣水生植物,以吸引不同的浮水鴨類棲息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