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76%偏頭痛患者求錯醫 咖啡因攝取過量恐更加惡化

偏頭痛 患者 咖啡因 過量 台灣頭痛學會 止痛藥
女性發生偏頭痛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且以18-50歲的青壯年族群最為常見。 (示意圖/取自photoAC)

女性發生偏頭痛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且以18-50歲的青壯年族群最為常見。 (示意圖/取自photoAC)

台灣約有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患病。根據台灣頭痛統計,偏頭痛患者平均每月因病失能達3.6天,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以及社會經濟。偏頭痛患者最期待疼痛可以獲得快速緩解,為此,台灣頭痛學會特別推出全台第一個「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呼籲企業共同響應,為隱形忍痛的病友們打造更友善的辦公環境。

台灣頭痛學會楊鈞百理事長指出,偏頭痛是全球導致50歲以下民眾失能的主要原因1,據統計台灣每年因偏頭痛請假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高達46億元。偏頭痛不僅是頭痛,而是三叉神經血管過度敏感所致的疾病。由於CGRP(抑鈣素相關基因胜肽)對中樞與周邊神經帶來刺激造成血管擴張與發炎,訊號經三叉神經傳遞到腦部造成成疼痛。

發作時通常會造成全身性症狀,包括持續4-72小時單側或雙側的中重度頭痛,另還有噁心、嘔吐、對光或聲音敏感等症狀,嚴重干擾工作及生活品質,甚至影響睡眠,導致憂慮或焦慮。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發生偏頭痛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且以18-50歲的青壯年族群最為常見。

台灣頭痛學會吳致緯秘書長指出,依據台灣「偏頭痛病友生活調查」發現,大部份病人最初都先到一般診所(家醫科、內科、耳鼻喉科)就診,僅1成患者選擇至醫院神經內科求診,平均需花費約3.3年才能診斷出偏頭痛。偏頭痛病友每月約有3.6天因為偏頭痛發作而無法上班或上學,「病人常以為偏頭痛不必看醫師,多自行吃止痛藥,或想說睡一覺就好,因此很多偏頭痛患者並未有被妥善的診斷與治療。」

該調查也發現,近5成病友最常自己在藥局買止痛藥服用。吳致緯強調:「止痛藥過量反而會讓頭更痛,每週吃止痛藥的天數超過3天以上,或一個月使用藥物超過10~15天以上,就表示藥物使用量過多,無差別止痛不但無法緩解疼痛還可能會引發『藥物過量使用頭痛』。」

3年前,劉小姐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徹底顛覆。起初,她感到牙齒和眼窩疼痛,伴隨著畏光和噁心的症狀。起初以為是牙齒問題四處求醫,卻總是得到「可能是壓力太大、或可能是神經痛所導致」的模糊回答。痛苦難耐的她幾乎每兩天就換一家診所,希望能找到病因。

「那種疼痛堪比生產之痛,甚至是平常經痛的2~3倍。」劉小姐回憶道,「痛到要命」一詞絕對不是誇飾。為了緩解症狀維持生活,她開始頻繁服用止痛藥,甚至到了每2小時一次的地步。然而,混合服用處方藥和成藥並沒有改善症狀,仍然痛到無法出門、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工作,時常需要請假或在家辦公。

直到她造訪神經內科、進行詳細檢查才終於確診偏頭痛。從那時起,劉小姐開始了規律的治療和回診,並記錄頭痛日記,掌握自己的病情才能重新投入工作與生活。

楊鈞百理事長進一步說明,每月少於15天偏頭痛,稱為「陣發性偏頭痛」;反之,若每月超過15天且頭痛持續三個月,則符合「慢性偏頭痛」的定義。陣發性偏頭痛急性治療時遵守分層治療原則,針對輕度中度的偏頭痛主要提供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針對中重度的病友則主要以「偏頭痛專一性藥物」為主。

專一性藥物可以有效阻斷引起偏頭痛的神經傳遞,作為急性治療使用,2小時內就可以緩解疼痛6。除了用對藥物,及早用藥以外,建議病友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幫助減輕偏頭痛症狀,包括管理和減少壓力、頭痛日誌紀錄、充足睡眠、解決心理健康問題與規律運動等,。

楊鈞百說,壓力、特定食物、睡眠品質不佳或是過度使用藥物等都可能是偏頭痛的誘發因子,建議病人頭痛日誌記錄自己發作頻率、疼痛程度及症狀還有飲食作息等紀錄,幫助醫師了解你的偏頭痛狀況。

此外,上班族每天人手一杯的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成分,是天然的中樞神經興奮物質,可減少體內疼痛訊號物質的接收,因此有的患者覺得喝咖啡可以減少疼痛。但過度攝取反倒會影響大腦的恆定性造成偏頭痛惡化,建議一天咖啡因攝取量要控制在100毫克內,也就是一杯小杯美式咖啡或一杯中杯拿鐵。

「偏頭痛不只影響身體,也影響心理與工作。」劉小姐說,「很多人不理解偏頭痛的嚴重性,甚至會聽到『我也會頭痛,但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等在工作上不能被同事諒解的狀況。

鑑於偏頭痛對職場的重大影響,台灣頭痛學會推出全台首份「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建議透過調整工作場所的照明和噪音以降低環境中誘發因子、彈性工作時間等,打造偏頭痛病友善的工作場所。台灣頭痛學會呼籲企業主管和人力資源部門能夠重視這一問題,也鼓勵患者勇於與雇主和同事溝通自己的狀況,共同營造一個互相理解、支持的工作環境。

偏頭痛 患者 咖啡因 過量 台灣頭痛學會 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