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13縣市高溫警戒「飆36℃」 氣象粉專:慎防熱傷害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 太平洋高壓 氣象粉專 高溫警戒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歐宗學 橙色燈號 黃色燈號
(示意圖/劉耿豪攝)

(示意圖/劉耿豪攝)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明(28日、29日)2天臺灣各地及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金門、澎湖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或雷雨。氣象粉專也指出,還沒有下雨的時候依然高溫炎熱,各地普遍都有34至36度高溫發生機會,因此要慎防熱傷害。

氣象署今上午7時25分發布高溫警戒,指出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今日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新北市、嘉義市為黃色燈號,請注意。

氣象署也提醒,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

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歐宗學今稍早也發文表示,凌晨在中部地區有小範圍的對流雲系發展,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且範圍小,但曾有雷雨發生,代表大氣環境已經開始往不穩定的的方向轉變,最主要是今天太平洋高壓勢力有開始減弱的趨勢,因此今天上午雖然天氣看似跟昨天一樣是晴到多雲,但是午後時段熱對流雲系發展可能會旺盛許多,而且隨著環境風向轉為偏南風,降雨熱區除了各地山區以外,會擴大至中北部、東北部的平地區域也可能受影響,提醒大家留意下午時段的天氣變化,尤其是在山區或溪谷河床遊玩活動時,如在空曠地區聽聞雷聲請盡快進入室內躲避。

歐宗學提醒,還沒有下雨的時候依然高溫炎熱,各地普遍都有34至36度高溫發生機會,戶外長時間活動,務必要防曬並多喝水,尤其是戶外勞動者要適時休息,以免遭受熱傷害。

歐宗學續稱,週六(29日)持續相似的大氣環境,白天期間高溫炎熱,午後時段要留意仍有局部大雷雨影響。週日到下週一(30日至7月1日)環境風向偏南至西南風,迎風面中南部地區偶有雲系自海上發展移入帶來局部短暫陣雨,預估在早晚時段發生機會較高,且南部地區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雨勢。中午過後陸地上仍然會有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各地山區、中北部、東半部地區還是有局部雷陣雨機會,未下雨時持續高溫炎熱,上午到中午出門時別忘了做好熱傷害的防範措施。

下週二(7月2日)太平洋高壓勢力開始再度增強,環境風向轉為東南風,迎風面東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各地山區及西半部有午後雷陣雨機會。歐宗學認為,從中長期的預報展望來看,類似的大氣環境有機會一直持續到下週末,沒有明顯的改變,在沒有熱帶擾動系統發展接近,太平洋高壓勢力也沒有進一步增強籠罩或是明顯減弱的情況下,這種白天高溫及午後有雷陣雨天氣型態還會繼續下去。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 太平洋高壓 氣象粉專 高溫警戒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歐宗學 橙色燈號 黃色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