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陷入火海!20萬羅興亞人捲入緬甸內戰 「種族滅絕」危機再現
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若開軍」在與緬甸軍政府的內戰中,佔領羅興亞人群聚的城鎮布帝洞,並造成超過20萬名羅興亞人流離失所。(圖/翻攝X/KocovichInsights)
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若開軍」(Arakan Army)19日宣稱已經佔領羅興亞人(Rohingya)群聚的城鎮布帝洞(Buthidaung),造成超過20萬名羅興亞人流離失所。緬甸特別諮詢委員會的專家19日提出警告,表示羅興亞人「再次面臨種族滅絕的風險」,並敦促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召開特別會議,以解決緬甸日益惡化的人權危機。
羅興亞人是以穆斯林為主的緬甸少數族群,人口約在100萬人左右,主要居住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Rakhine state)。這些穆斯林有不少是由孟加拉移入,但也有部分是緬甸原生居民收到宗教影響後加入,但緬甸長期以來堅稱所有羅興亞人都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因此拒絕給予他們公民身分。這些無法獲得公民身份的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到系統性歧視,無法自由遷移、與其他民族隔絕、在醫療、教育或工作上的資源十分缺乏。過去聯合國曾指出,羅興亞人是世界上遭受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民族之一。
據《CNN》報導,緬甸軍政府自2021年2月透過軍事政變奪權以來,緬甸政府軍便與國內各地的少數民族武裝團體開啟一場曠日持久的內戰。2023年年底,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若開軍為首的「三兄弟聯盟」在內戰中逐漸取得優勢,尤其若開軍2023年11月在緬西若開邦與政府軍開戰後,已經控制該邦一半以上的城鎮,而靠近孟加拉邊境的部分地區也落入若開軍手中。
在戰況不利的局勢下,緬甸政府軍開始強制徵召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加入軍隊,並派遣他們到前線與若開軍作戰。此外,政府軍更操控當地媒體,對雙方不停進行分化,加劇若開民族和羅興亞人的對立。
布帝洞約有20萬名人口,其中又有93%的居民是羅興亞人,隨著緬甸政府軍在當地節節敗退,不少人權組織擔心若開軍會對羅興亞人展開報復,使得羅興亞人又再度面臨種族滅絕的危機。
緬甸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由緬甸前政府官員流亡後組成的組織)代表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指出,若開軍在19日襲擊布帝洞前數天,已經在當地召開長老會,宣告要求當地民眾盡快離開該城鎮。但他同時也提到:「羅興亞人說他們不會離開,因為他們無處可去。」事實上,隨著之前幾周圍繞著布帝洞周邊發生的戰鬥,造成周邊居民遷移往布帝洞集中,也讓布帝洞的人口激增。
羅興亞人權組織「Free Rohingya Coalition」創辦人奈山倫(Nay San Lwin)告訴國際媒體,若開軍警告布帝洞的羅興亞人要在18日上午10點前撤離,然而他們卻在17日晚上21時30分就將部隊開進布帝洞,隨後開始放火燒毀城鎮。另一方面,有跡象顯示緬甸軍政府在當天也對布帝洞發動了空襲與砲擊。
由於緬甸軍政府則在該州實施了網路和電信封鎖,導致海外的親屬幾乎無法與當地的家人交談,記者、活動人士和國際監測組織也幾乎無法核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據《CNN》向美國太空總署火災資訊資源管理系統調閱的衛星影像顯示,該鎮確實有多處遭大火焚燒,並受到大面積的嚴重破壞。
奈山倫向外媒表示,約有近20萬人因這次武裝衝突而被迫逃離家園以躲避戰火,包括婦女與兒童在內的許多人在空曠的稻田裡躲了好幾的晚上。他們沒有食物、藥品或衣物,迫切需要人道救援。奈山倫還表示,若開軍向逃難的民眾威脅不准聯繫居住在國外的親人,還收走了他們身上的現金跟手機,因為「他們擔心難民留有若開軍燒毀城鎮的影像紀錄。」
若開軍發言人凱圖卡(Khaing Thukha)則否認了一切指控,並表示若開軍正在協助這些穆斯林民眾逃離戰區,還為他們提供食物、住所與醫療服務。凱圖卡宣稱,若開軍「恪守根據軍事行為準則進行戰鬥的原則,從不瞄準非軍事目標」,還指責布帝洞破壞是由緬甸政府軍以及與其結盟的羅興亞激進組織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