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買單1/藍白立委合推外匯成立主權基金 稍有差池損及國家信用
吳欣盈擔任立委期間與出任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時,都大力推動移撥10%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進行國際投資,民眾黨也已經正式提案修法落實。(圖/報系資料照)
為了兌現2024民眾黨副總統選人「新光金大公主」吳欣盈提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政見,民眾黨立院黨團正式提案,而國民黨立委也提出同性質法案,然而不僅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力持反對意見,就連學者都認為負責「雙率」和物價調控的央行勢必入左右為難,且無償挪用外匯存底一旦虧損,將衝擊我國際信用。
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曾宣布當選後成立主權基金的政見,而基金來源則由央行提撥10%外匯存底,追求7%到8%「低風險高報酬」收益,然而由於吳欣盈新光集團大公主的身份特殊,去年爛賠的新光金控獲利又屈居末座,投資風險引發各界高度討論,且擴及利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的可行性。
即使「柯吳配」在大選中落敗墊底,央行總裁楊金龍始終力持反對無償撥用外匯存底,然而新科立委甫上任,挪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的提案卻悄悄燃起「狼煙」,由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落實吳欣盈的政見;藍委羅明才更再度加入戰局、領銜提案落實與白營類似的主張,兩案都要挪用10%外匯存底,並要央行成立「政府獨資之專業化及市場化的投資機構」,立院內盛傳楊金龍近來頻頻私下拜會立委,就是盼該案「留中不發」,並發現楊的白髮更白了。
羅明才是立院財委會召委,加上國民黨大黨鞭傅崐萁也參與連署,外界預期該案闖關機率高,央行能否緊鎖外匯存底大金庫很難說,倒是金融界躍躍欲試,研判主權基金若成立,政府基金代操市場將更大,手續費收入可期。
台灣外匯存底10%有多少錢?據今年三月央行最新統計顯示,我國二月份外匯存底金額是5,694.22 億美元,10%約569.4億美元(1.8兆新台幣)。著名的星國淡馬錫控股(基金)去年淨值是2855.72億美元(約新台幣8兆9139億元)。
知情人士透露,新立院組成之初,盛傳白營盼藍營禮讓財委會召委,就是為要在財委會兌現「主權基金」政見,沒想到意外引發「柯黑」群起批判白營與財團扯不清,立委賴士葆隨後公開表達早已決定力挺羅明才任召委,民眾黨後來也以黨團名義提出主權基金草案,降低敏感性。
賴士葆在上屆立委任期曾反對無償撥用外匯成立主權基金,主張整併四大基金(公務人員退輔、勞保、勞退及郵政儲金)成立,現在再與同黨召委、黨鞭站在對立面,賴強調外匯存底是廠商暫存央行的錢,最終要換回外幣,「無償挪用」沒道理,一旦虧損還衝擊我國信用,更甚者是外資撤離;四大基金操作績效遭批不如淡馬錫基金好,只要透過整併成主權基金有助提高績效。
他還說,國際上主權基金多以退休金成立,例如星國淡馬錫控股(Temasek)、挪威政府退休基金(GPFC),但也有用銷售天然資源盈餘成立的主權基金,例如全球最大的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就是以賣油盈餘成立。至於國際赫赫有名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GIC),的確由星國外匯存底成立,但星國對GIC建立最嚴格的「防政治力干預」規定,我國政治環境難以移植。
即使GIC致力絕對中立確保收益,2008年仍曾損失350億美元,導致2018年到2022年間平均報酬率也只有3.7%;淡馬錫雖曾在2020年創下24.53%的高收益率,但兩年後卻淪為負5.07%、損失55億美元,近五年平均報酬率是4.41%,凸顯就算被視為政府基金操作績效「模範生」,也仍可能「看走眼」,成立主權基金絕對要慎重。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黃朝熙也曾公開表示,央行主要任務是維持金融、匯率及物價穩定、促進經濟成長,但主權基金目的要累積財富,兩者任務截然不同,央行若主管主權基金,一方面要提高績效,另方面要緊縮金融市場抗通膨,立場對峙動輒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