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案2死、5命危「14人症狀」一次看 薛瑞元:不排除人為下毒
(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驚傳食物中毒事件,截至今(28日)早累計通報的14例中,已有2死、5命危,如今相關症狀也出爐,提醒過去2週曾到寶林茶室用餐的民眾須留意。對此,衛福部昨(27日)晚間推測,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高,若檢驗結果相符,將成為台灣首起米酵菌酸中毒案。衛福部長薛瑞元今接受媒體聯訪時也表示,專家討論後較不偏向衛生引起的毒素,可能會往「食物內生性的毒素」和「外面加進來的毒素」的方向進行討論,也就是不排除人為下毒。
衛福部昨晚首度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於會後說明,目前疫調個案都是集中於3/19至3/22在寶林餐廳用餐,共通點為食用「炒粿條、滑蛋河粉」,這2類食材是使用同一原料製作;至於臨床症狀,14人住院、比較重症者都類似,包含噁心、嘔吐、倦怠、虛弱無力、頭暈、腹瀉、腹痛、腸胃不適、食欲不振、胃寒、心悸、休克,以及急性肝衰竭引發後續器官衰竭等病症。王必勝也提醒,民眾若在過去2週曾到寶林茶室用餐,且有出現上述多個症狀,應該通報各大醫院。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邀請衛福部長薛瑞元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薛瑞元會前受訪時表示,昨日所召開的專家會議主要是將資訊彙整,邀集臨床照顧醫師、毒物專家、環境部化學局、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等相關單位代表一起討論。
目前根據專家的建議,食物中毒有3大可能性,包括衛生引起、內生性毒素和外加毒素。但薛瑞元表示,目前專家討論較不偏向第一類微生物引起,目前往後2者機率討論;也不排除人為下毒,檢調現在正在調查。
至於馬偕醫院有個案家屬要捐肝搶救家人性命,薛瑞元則認為,這部分仍需醫療評估,因為可能不只是肝臟問題,還要考量捐肝是否就能改善、病人情況是否適合接受手術,這都尚須評估。
中毒事件爆發後,有外界懷疑地方衛生局檢驗進度太慢,對此薛瑞元還原當時狀況稱,起初有食物中毒案件通報後,他第一時間就到場所基本檢測,因為食物中毒一般都是微生物可能性較大,就會對人員、食物、環境進行採檢,而台北市處理這件事也是按表操課,但有案子陸續發生後,才開始發現過程不太一樣,從嘔吐到肝腎衰竭的嚴重症狀是在短時間內發生,與平常的食物中毒情況不同,「我們也很警覺」,因此食藥署接到案件後,衛福部、疾管署和食藥署與地方一起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