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台灣味!攜手盧森堡AIVA合作半年 富瑜文教基金會打造《臺灣AI組曲》
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AIVA打造《臺灣AI組曲》。(圖/富瑜文教基金會提供)
自從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問世後,感覺各「創作」領域都出現了AI的蹤跡,像是ChatGPT本身可以生成文章、圖片生成可以仰賴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軟體。而如今,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AIVA團隊,透過該公司的AI音樂創作引擎,耗時6個月的時間,打造出3首充滿「臺灣味」的交響樂曲。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朱玉昌解釋,在與盧森堡AIVA的過程中,使用了該公司三套AI模型,整體創作過程也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認識/創作臺灣音樂」、「選擇詮釋樂器」與「AI採譜」。
在第一階段「認識/創作臺灣音樂」的階段中,AI模型必須要透過學習的方式,去深入理解臺灣風格的音樂。在這其中,前文建會主委、資深鋼琴家陳郁秀,先前推出的《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給予很大的幫助,透過陳郁秀老師先前的資料整理,這讓富瑜文教基金會與盧森堡AIVA合作中,節省了大量蒐集音樂的時間,讓AI模型可以很快地進入到學習、認識臺灣音樂的階段。
在第一階段AI認識了臺灣風格的音樂,甚至嘗試性的創作幾首旋律作品,交由人工檢驗無誤後,就進入第二階段「選擇詮釋樂器」,這時候,富瑜文教使用了盧森堡AIVA的第二套AI模型,讓原本較為單調平板的旋律,變成由各式樂器組成的管弦樂團演出風格,大大的提升整個曲目的意境感。
由於富瑜文教在與盧森堡AIVA合作的過程中,一直堅持AI創作,人類演奏「以人為本」的理念,富瑜文教認為,人類演奏時的感情,是AI難以取代的。所以,當整個曲目的音樂都完成後,就需要盧森堡AIVA的第三顆AI模型進行「AI採譜」,將原本的由各項樂器合併演奏的音樂,轉換成人類可以理解、單一樂器的樂譜,這樣才方便專業的樂手們,以自身的技藝與感情,來完成這次堪稱數位與現實的跨界演出合作。
最後,富瑜文教與盧森堡AIVA在歷時半年後,成功推出了《臺灣AI組曲》,其中分別為《海洋臺灣》、《島嶼臺灣》、《科技臺灣》等三個樂章。朱玉昌表示,到這個階段的時候,他深深體悟到科技力量的偉大,現在的AI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想像。而朱玉昌也認為,之後人類要如何與AI共處,就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記者實際在現場聆聽時也注意到,這個《臺灣AI組曲》三個樂章的風格迥異,《海洋臺灣》帶給人一種波瀾壯闊的磅礡,宛如船舶航行在海洋中,一面抵禦著驚滔駭浪,一面呈現出對於冒險犯難後甜美果實的期待與悸動,初期讓人感覺沉重的音符逐漸和緩,接著轉為昂揚,給人一種強烈的雨過天晴的感覺。
《島嶼臺灣》初期則是呈現出一種靜謐、悠揚的感覺,猶如置身在寶島臺灣的山林之中,中間不時穿插出的長笛、鋼琴輕快的旋律,就好像呈現出人們靠著大自然、辛勤工作、勞累但是愉悅的紮實感,而弦樂陣陣悠揚的感覺,就好像是告訴著,大自然的山川樹石,都溫柔的環抱著島上的每個人。
在聆聽《海洋臺灣》、《島嶼臺灣》的過程中,其實多少都能聽出許多「臺灣味」,用通俗的方式講,就有點像是早年臺語歌曲、民謠變成管樂團演奏的感覺,許多橋段總是有讓人熟悉的感覺,但是細細品嘗,又品出其中的巧思與耳目一新。而這種感覺到第三樂章《科技臺灣》愈發強烈。
有別於前兩個樂章,《科技臺灣》的節奏偏快,當中太多橋段都能讓人產生一種「正在聽臺灣經典老歌交響樂」的感覺,但仔細聆聽能明顯感覺出其中新穎、現代化的感覺,並沒有落入過往的「老套」,反而成為一種相輔相成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有點像是上一秒還身處在70、80年代台灣民風純樸、積極向上的工商轉型時期,但下一秒又進入如今生活便利、科技快速發展的感覺,文字描述起來非常突兀,但實際聆聽卻又是享受在這其中的衝突中,過往臺灣社會的影子深深的重疊在現在的科技社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