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金童解密4】存百萬赴美念MBA「投資教育」 30多歲當上副總裁
在美國拿到MBA碩士學位後,劉奕成到投資銀行擔任商品交易員,販賣貴金屬及原油,也曾做過信用衍生性商品。(圖∕劉奕成提供)
劉奕成說他只是勇敢地去做自己,努力求上進,父親在他大二那年生意失敗,去餐廳倒茶當服務生,在工地搬磚頭到手指骨斷裂。看到香港的「月光族Moonlight」不是我們所稱的每月花光薪水族,而是白天晚上都在工作打兩份工。
劉奕成發覺「人生很難輕鬆」,便決定力求上進,努力成為一名學霸,而從他讀仁愛國中開始,其他班的同學說會認識他,是因為老師會拿著他寫的詩與作文給全校傳閱。
「我喜歡讀書,就是把書念好,還有請幫我特別感謝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獎學金,讓我拿了很多年幫助甚多。」其實,劉奕成讀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時,年年獲得書卷獎,他沒提這些當年勇,卻感性地叮嚀一定要寫上華南銀行。
台大畢業後,劉奕成為了出國深造,選擇先投入職場存錢。「為了省錢,我走路上班,磨破好多雙皮鞋,後來買了機車代步卻被偷,幸虧我有買保險。」
他工作三年存到200萬元,立刻辭去工作飛到美國攻讀碩士,「母親一開始反對,現在家人和我自己都覺得當年『投資教育』是對的。出國看看世界,徹底改變我的思維。」
拿到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MBA碩士學位後,劉奕成留在美國工作,30多歲就當上美國摩根大通投資銀行副總裁,從紐約到南非、古巴、韓國、日本、香港等地,再回到台北,半個世界都有他歷練的足跡。(待續)
關於財務智商
劉奕成因為選讀商業院及受友人影響有了財商啟蒙,過去也有許多教育專家提到知識可以讓大家享有公平學習機會。但若就財務智商的起跑點,許多企業二代三代從小跟著祖父、父親看華爾街日報,在家庭耳濡目染進入財經裡領域而提早啟蒙。
從美國到台灣,開始有團體遊說推動應該在教育體制裡加入財務智商課程,「我覺得可以從高中、大學讓學子知道如何管理現金流,從儲蓄做累積一定金額時成了資產,進而學習操作有報酬率收益型的投資行為。」
劉奕成贊成財務智商早點納入正規的學校課程中,拉近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習機會,「年輕時可以考慮了解投資股票,早期像鴻源吸金案說會給20、30℅的報酬率,根本不可能,學習理財很重要是要能獨立思考分辨資訊真偽,不能人云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