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狂通識課3/北中南學子最愛課程一次看 醫療比例高「貼近生活又實用」
台灣大學生普遍對醫療相當感興趣,例如台大毒物專家姜至剛開課的《毒道之處~看不見的危機》就吸引2214人搶修。(圖/翻攝自姜至剛臉書)
美國名校耶魯大學三百年來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快樂學」,台灣的學子呢?CTWANT記者調查北中南大學最夯通識課的前三名,發現醫療相關課程居多,以中興大學為例,前三名包括兩堂不同指導教師的《生活與醫療科技》與《體驗生活中的醫學》。中興大學校方表示,前三名授課教師皆為彰基醫師,由於學士後醫學系去年才成立,錄取名額僅有23名,因此推測大多是其他科系學生選修。
台大本學期最受歡迎的通識課是《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總共有2592人登記搶修,其次是《鋼琴作品與演奏欣賞》2548人登記、《毒道之處~看不見的危機》2214人登記。南部的中山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是《科學、媒體與文化》,指導老師李育諭認為台灣學生雖然仍屬被動,但已經愈來愈勇於發言,和過去大為不同,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並不脆弱。
中興大學公關部門告訴記者,第一名的《生活與醫療科技》早在110學年度即已開課,授課教師王偉勛是彰基骨科部副主任,課程內容包含急診常見疾病如腦血管、發燒,以及骨科常見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骨科常見手術等,「應是教授內容實用,所以很受學生歡迎。」
中山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前三名,領域也涵蓋非常廣,包含科學、人工AI、文學領域,第一名《科學、媒體與文化》的指導老師李育諭表示,這門課是希望從媒體、文化等各層面去研究科學領域,也讓學生了解科學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停電,有一段期間經常停電,造成許多人生活不便,我就發現不少學生對核能的立場突然轉變,原本是主張反核,現在卻不同了。」李育諭說,這顯示這些學生對科學不夠了解,所以才希望透過這堂課,讓更多學生對科學有個全面的了解,不至於發生一個事件,就瞬間改變觀點。
為了讓課程內容更貼近學生,李育諭在開課初期會調查學生對於課程的喜好,雖然仍有一些課程設計,但中心思想是「學生想學什麼,我們就教什麼」,也盡量多元化刺激學生思考,例如會邀請《科學月刊》的主編與記者,讓學生了解一篇科普文章誕生的過程,同時自己也嘗試寫一篇科普文章。「我也鼓勵同學們將文章投稿到科工館,參加它們舉辦的《全國科學探究競賽》,結果去年學生們表現很好,分別得到第二、三名跟佳作。」
不僅如此,李育諭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討論,避免從頭到尾都是老師講課,也從中更了解學生的想法。「例如我很驚訝他們對於AI的看法,現在網路詐騙這麼多,但學生們卻希望AI盡量開放,最好不要有任何限制,所以我就會經常提醒他們要多小心。」
李育諭說,現在的年輕學子相當注重創意,所以總是希望刺激愈多愈好,「我也發現學生們愈來愈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只是還是比較被動,一定要被點名才會發言,但他們沒有那麼脆弱,所以大人們實在無須過度保護。」
中山大學的學生也在PTT上發言,表示原本以為《科學、媒體與文化》是涼課,才會有這麼多人搶修,實際上課後發現課程內容豐富、教師幽默有趣,所以覺得這堂課實在是通識課的典範,鼓勵學弟妹們未來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