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老去2/在壓力下迎接老去?40歲後逐漸失去笑容 「承認自己不足」以免墜入深淵
前主播蕭彤雯(右)日前透露照顧媽媽的心路歷程,坦言過去3年都沉浸在沮喪又憤怒的沮喪心情。(圖/翻攝自蕭彤雯FB)
隨台灣社會高齡化,越來越多人多了一個「照顧年邁長者」的新身分。前新聞主播蕭彤雯8月中旬時在臉書傾訴,照顧母親3年來的辛酸,「每次帶媽媽就醫後都大哭半小時」,作家張曼娟8年前開始邊工作邊照顧年邁父母,無法喘息,不斷掙扎後才允許自己出遊放鬆,「保留自我」。對於要照顧父母及子女的三明治族群,專家建議,「可以承認自己能力有限,適時紓壓,才不會讓自己陷入深淵。」
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顯示,人在40歲左右時幸福感會降到人生的最低谷,可能是因為這時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家庭負擔都逐漸加大,而人生階段卻即將進入老年篇章,因此變得愈來愈不開心,一直到70歲左右,各種壓力解決後,人生的幸福感才又爬升起來。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40歲後的人生的確較為艱難,這些「三明治族群」除了焦慮變老,還要陪伴照顧更老的長輩,照顧本身已經很辛苦,但被照顧者的情緒問題有時反而更折磨人。
主播蕭彤雯的媽媽今年77歲,自從3年前腳步失衡之後迅速退化,變得情緒低落且相當依賴別人,蕭彤雯在臉書上透露,每次帶媽媽看醫生回家後,都必須先找一個地方大哭半小時,宣洩她從媽媽身上接收到的滿滿抱怨與負能量。「每當媽媽跟我抱怨她身上的任何不舒服、或喊著自己不想活了,我就會很認真的把它當作一個媽媽交給我的作業,努力想解決的方法,長期都陷在沮喪與憤怒交織的複雜情緒裡。」
但蕭彤雯這一年多來終於慢慢領悟到,自己必須接受「有些狀況我真的改變不了」。蕭彤雯說,這些自我情緒的梳理,和「承認並原諒自己的能力不足」,非常困難,尤其是對她這麽好強的人來說。很幸運的是這幾年中,透過工作得到很多好朋友的專業陪伴,慢慢地找到自己情緒的糾結點。過去總想著要改變媽媽:改變她的負面思考、改變她的悲觀….但改變別人真的是癡心妄想,改變自己才是解決之道。「我不必”要”她加油、也不用”幫”她加油,我只要陪伴就好。」
作家吳若權照顧中風、罹癌母親已20多年,「在金錢與體能上,可以為家人付出;但心態上,還是要先把自己照顧好,尤其是情緒方面的梳理,先平靜以待,才能面對無常。」吳若權認為,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資本,輔以財務規劃。只要心理韌性足夠,甘願付出,就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的更有力量,可以在承擔責任中體會生命的課題,尋找這些承擔與努力,對自己的意義。
面對長輩的負面情緒,吳若權建議「先共情,才能同理」。吳若權說,老化和衰退,是非常殘酷的過程,用心觀察體會對自己生命的無能為力,就能體會他們內心的恐懼。長輩很多負面情緒,其實都是因為病苦和怕死而來的,陪他們面對這份恐懼,也是中年子女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學習。這份共情同理,會讓彼此因為理解而柔軟,放下很多情緒的對立。
黃宜靜說,想讓被照顧者情緒更好,可以試著讓他們「有機會做決定」,這會改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係,不是上對下、給予或接受,而是一種合作關係,這可以讓年邁的長輩覺得自己也有貢獻。除此之外,黃宜靜也提醒照顧者要學習說出內心的負面情緒、整理心情,同時要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不如去想「我還有哪些選擇?」
作家張曼娟以過來人身分建議,多做「快樂練習」,無論是再小的事都可以開心,無論是再不好的事,也可以轉念思考,例如當你丟掉10元,你可以想「還好只丟了10元」,那麼就會快樂多了。
張曼娟在8年前多了「照顧者」的新身分。她曾受訪表示,以前父母總說要好好照顧身體,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她也真心相信,後來父親得了老年精神性疾病、母親得了失智症,這才了解,不管再怎麼認真努力,到了某一個年紀之後,很多事還是無可避免。
成為照顧者後,張曼娟持續每周「張曼娟小學堂」的授課工作,由於父親強烈的不安全感,喜歡出遊放鬆的她割捨自己的計劃,為父親留在家中,後來她明白那會讓自己沮喪很久很久,歷經許多掙扎,她明白必須保留一些自我,否則自己就會枯萎,因此就算父親不悅,現在她只要安排好家中事宜,還是會按計畫出遊。照顧父母後,讓張曼娟更貼身地面對「老」,也為迎接老年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