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這件事」是訊號 蔡英文麥卡錫會面可能有變數
蔡英文總統(前中)於美東時間3月30日在紐約與插畫家互動,右為插畫家鍾逸婷,左為插畫家張雅晴。(圖/翻攝蔡英文臉書)
蔡英文總統(台北時間)3月31日上午接受華府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贈予「全球領導力獎」,原本傳出美前國務卿蓬佩奧也會出席,但卻未現身,加上日前美國白宮取消蔡英文總統過境的簡報,意外狀況不斷。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指出,美國取消蔡英文總統簡報和蓬佩奧未出席,是一個訊號,未來與麥卡錫會談,可能不一定是面對面,會有一個折衷的方案。
廖達琪分析,中國一連串的國際動作,反應比較強,美國也收到這樣的訊息,做了很多臨時的更動,這個節骨眼拜登總統意識到警訊也下車,沒有要往前衝。
她判斷,甚至未來與麥卡錫會談,可能不一定是面對面,會有一個折衷的方案,例如可能是視訊方式,因為完全取消對美國來說也掛不住面子,並以麥卡錫代表國會,不是行政單位的人來解釋,就像前國會議長裴洛西來台的說法。
廖達琪直言,蔡英文出訪對台灣的價值並沒有大突破,因為形勢比人強,可能有小突破但大方向沒有,出口轉內銷的效果有限,且值得檢討蔡出訪對台灣到底好不好,美國也在謹慎保守的評估,蔡英文原本的目的打了很大的折扣。
前國安會副祕書長楊永明認為,拜登政府透過管控蔡英文總統訪美,對北京表態,希望能夠跟北京恢復對話和溝通,現階段中美關係已經降到谷底,如果進一步推台灣議題,會造成中美關係惡化,用這種低調的方式來做為籌碼,向北京表達想恢復對話。
楊永明說,不確定北京對於麥卡錫和蔡英文見面會有什麼反應,但白宮國安會也挑明,不會有官員和蔡英文見面,感受到拜登政府刻意低調的作為,共和黨也因為已經安排麥卡錫與蔡見面,就不用再提高見面層級。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表示,蔡英文訪美是在中美博弈的架構下,美國考量既想換取台灣對他們的忠心,也不希望太過挑釁中國大陸,希望在美中台三邊做平衡。
鈕則勳分析,蔡英文也知道這次是在美中妥協下不得不來,只能默默的承受,對於「出口轉內銷」是非常棒的機會,整個宣傳對她有利;他直言,這次蔡訪美絕對是選舉考量,民進黨也能鞏固基本盤,可以宣傳台美關係堅若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