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未見! 除了止痛藥…軟便劑也沒貨
大陸疫情升溫引發退燒藥搶藥潮,日前傳出連常用於排便不適的氧化鎂、軟便劑現在也都斷貨。(本報資料照片)
不只退燒藥普拿疼缺貨,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連常用於排便不適的氧化鎂、軟便劑現在也都斷貨,資深胃腸肝膽科醫師大嘆,「30年來未見」。食藥署坦言,最近缺藥通報率確實比往年高,專家則建議食藥署成立缺藥監測中心,以利提前掌握重要藥品庫存,避免救命藥短缺。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常用於排便不順的氧化鎂,是相當「古老」且普遍的藥,醫院現在卻都叫不到貨,常用的軟便劑也都缺貨1個月了,這是他從醫30年來從未遇見的景象。
軟便劑包含Senokot 12mg(便通樂)、Normacol Plus Granules(樂瑪可顆粒劑)目前都斷貨。朱光恩說,現在只能用濃縮纖維應急,但因此藥必須泡水才能服用,喝起來「口感糊糊,容易讓病患感到噁心」,接受度並不好。
開業藥師沈采穎也指出,治療高血脂的「優泰脂10/20毫克」也缺貨,且此藥為國內唯一複方藥品,已無替代藥可用,更不用說早已缺貨多時的糖尿病用藥「胰妥讚」、「胰妥善」、「易週糖」等,被醫美診所搶去用於做「瘦瘦筆」減重,藥局根本拿不到貨。
沈采穎呼籲,台灣早該成立缺藥中心,定期檢視長備用藥的庫存,美國早在10多年前就成立缺藥監測中心,要求藥廠、進口商定期回報FDA低於6個月安全庫存量的藥物,以避免救命藥短缺,「台灣不是什麼都要學美國?為什麼這個就不學?」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坦言,最近缺藥的通報件數確實比往年多,主要與去年5、6月國內疫情爆發,藥廠生產線都改生產退燒等新冠症狀相關藥物,因而排擠其他藥品生產,與大陸缺藥現況類似,但當時食藥署即啟動監測、調度機制,協調廠商增產必備藥品進行供貨,才能安然度過本土疫情。至於軟便劑、氧化鎂短缺,楊博文指,是因國外供應出現問題,以及國內製造廠缺工導致,現已專案核准同成分或同機轉的藥品讓其他廠商生產,最快1月底就能恢復供應。
楊博文強調,近年來全球都面臨藥品短缺的結構性問題,根據《藥事法》,廠商如預知藥品會短缺,應向食藥署通報,目前己有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可讓醫療機構上網申報,如有需求會以公開徵求的方式辦理專案製造、進口,以維護國人用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