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熱線
台企業要求員工休假 外資:恐弱化消費者信心不利經濟
公司要求員工休無薪假或減少工時,收入減少,被外資解讀為不利消費動能。(圖/陳柔蓁攝)
台灣陸續傳出製造業公司要求員工休假或減少工時,被外資解讀為收入減少、不利消費動能,隨著對股市和經濟的擔憂、科技業成長率放緩,消費者信心也弱化,台灣可能無法像2020年那樣輕易擺脫經濟壓力。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消費情況近期看似回升,但這主要來自於低基期與防疫措施放寬,事實上,全球經濟衰退之風漸起,在全球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台灣出口年增率由第二季的15%第三季下滑到3%。中國(包括香港)的降幅最大,其他市場的成長趨勢也明顯減弱。
台灣各項出口產品中,電子產品表現一支獨秀,其他光學、化工、塑料、橡膠、金屬等產品的銷售均下降。外商直接投資(FDI)年初至今較去年成長148%,主要集中高科技製造業和綠色能源業。艾西亞認為,雖然結構性需求仍在,但如果全球銷售短期前景黯淡,企業可能會延遲投資和擴張計劃。
艾西亞表示,台灣科技業從成長轉向去庫存,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的年增率放緩,PMI 未來六個月前景預期緊縮。目前工業生產和製造業景氣低迷,更多製造業企業要求員工休無薪假或減少工時。
艾西亞指出,美國升息令資金外流,新台幣兌美元年初至今下跌 14%,在亞洲貨幣中,貶值幅度僅低於韓元和日圓。未來一段時間内,科技業的低迷情緒和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繼續對股市和台幣構成壓力。在通膨開始慢慢放緩的情況下,台灣央行可能需要轉向較爲溫和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