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打空 最終絕招還沒出
金管會自2008年到今年,共五次出手「救市」。(圖/黃鵬杰攝)
金管會自2008年到今年,共五次出手「救市」,但2008年是全球系統性風暴,當時出手後股市未漲,2015、2016及2020年三次手,大盤都有上揚3.8%到26.24%不等,且有效降低空勢力。限制借券賣出及提高融券保證金成數只是中期手段,最終就是「有條件禁空」及「全面禁空令」。
據金管會統計,2015年因歐美股市重挫,影響台股信心時,曾祭出提高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拉高到120%,相隔11天後再祭出平盤下不得放空的「限空令」,從措施開始到結果,大盤指數從8,283點,上揚到8,601點,上升幅度達3.8%,擔保維持率亦從156%提高178%,交易量有微幅下降,從967億元減為952億元。
第二次是2016年1月的陸股閃崩,亦是祭出提高融券成數到120%,及授權券商放寬擔保品範圍,為期二個月左右,大盤由7,852點拉升到8,411點,上漲幅度7.12%,擔保維持率亦從162.64%提升到175.02%,但交易量則從1,176億元降為848億元,少近27.9%。
而2020年3月全球股市因疫情爆發嚇壞,金管會亦祭出限制借券賣出額度,由30%降到10%;亦有放寬擔保單範圍;還搭配前一日跌幅逾3.5%,次一交易日平盤下不得放空,措施亦為期二個半月左右。因當時市場資金充裕,且全球很快回神,台股大盤指數由9,218點攻上11,637點,漲幅26.24%,且借券賣出占市場成交量亦從3.78%降為1.52%,空方勢力大減,但交易量也是從2,123億元降為1,755億元,少逾17%。
這次金管會就是看到9月最後幾天外資借券賣出量,已占台股交易量的3.76%,與2020年時比重相近,但今年金額918億元則比2020年時少近65%,所以限制幅度僅20%,沒有達到2020年時的10%。